當前位置:首頁 » 祝福演講 » 身教與言教演講稿

身教與言教演講稿

發布時間: 2021-02-06 11:00:49

㈠ 以"身教重於言傳"寫篇議論文!

設計是在論文寫作選題確定之後,進一步提出問題並計劃出解決問題的初步方案,以便使科研和寫作順利進行。護理論文設計應包括以下幾方面:(1)專業設計:是根據選題的需要及現有的技術條件所提出的研究方案;(2)統計學設計:是運用衛生統計學的方法所提出的統計學處理方案,這種設計對含有實驗對比樣本的護理論文的寫作尤為重要;(3)寫作設計:是為擬定提綱與執筆寫作所考慮的初步方案。總之,設計是護理科研和論文寫作的藍圖,沒有「藍圖」就無法工作。
三、實驗與觀察
從事基礎或臨床護理科學研究與撰寫論文,進行必要的動物實驗或臨床觀察是極重要的一步,既是獲得客觀結果以引出正確結論的基本過程,也是積累論文資料准備寫作的重要途徑。實驗是根據研究目的,利用各種物質手段(實驗儀器、動物等),探索客觀規律的方法;觀察則是為了揭示現象背後的原因及其規律而有意識地對自然現象加以考察。二者的主要作用都在於搜集科學事實,獲得科研的感性材料,發展和檢驗科學理論。二者的區別在於「觀察是搜集自然現象所提供的東酉,而實驗則是從自然現象中提取它所願望的東西。」因此,不管進行動物實驗還是臨床觀察,都要詳細認真.以各種事實為依據,並在工作中做好各種記錄。
有些護理論文寫作並不一定要進行動物實驗或臨床觀察,如護理管理論文或護理綜述等,但必要的社會實踐活動仍是不可缺少的,只有將實踐中得來的素材上升到理論,才有可能獲得有價值的成果。
本回答由網友推薦

㈡ 辯論: 正方:身教重於言教,反方:言教重於身教

我反方:身教屬於示範、榜樣教學,而言教屬於歸納總結的教學法。學生要從榜樣身上提取、總結到理論高度,再去實踐,此過程,無言教的支持,無可實現。

㈢ 教育演講稿

愛的智慧
擁有智慧的愛的父母並不是天生的,在孩子慢慢長大的過程中,父母要處處做個有心人。
1、你是孩子的「克隆」對象
家庭教育的特點是潛移默化,言傳身教。由於孩子的可塑性大,模仿性強,父母的一言一行、一舉一動都在以身示範,無時無刻不在潛移默化地對孩子施加影響。對於0—3歲的嬰幼兒而言,這種影響尤為重要。因為人的個性和主要優缺點大多是在這一時期奠定基礎的。這一時期的孩子接觸最多的就是父母。因此,孩子在家庭中所學到的一切,包括說話的語調、動作、走路姿態、性格和品德等都會打上父母的烙印。所以有人說,孩於是父母的鏡子。如果父母下班回家後只顧吃喝玩樂『生活自由散浸,甚至行為不軌,無疑會給孩子造成負面影響。
2、人家孩子取代不了你的孩子
父母要教育好孩子,首先就要了解孩子的年齡特徵和個性特徵。年齡特徵是指一定年齡階段的生理與心理發展水平及特點。如孩子在幼兒期特別喜愛游戲和故事,父母採用做游戲和講故事的方法來教育孩子,便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成效。倘若一個勁地講大道理,效果肯定不好。個性特徵是指每個孩子各自具有的性格特點,如有的孩子性格外向,活潑好動;有的則性格內向,偏於腸腆、安靜。因此,不能採用千篇一律的教育方法。父母學一點兒童心理學知識非常重要,應該經常注意觀察和研究自己孩子的個性特徵,並站在孩子的角度去觀察其所思、所為及其心理需要。在家教過程中,父母千萬不要用」人家孩子怎麼的「來衡量自己的孩子,因為每個孩子都有自己的個性特點。明智的父母希望孩子成為最好的自己。
3、孩子一樣有自尊心
有些父母從未意識到孩子也是有自尊心的,一味求全責備或輕視孩子的點滴進步,在不經意中就傷害了孩子。自尊心是影響孩子健康成長的重要心理因素,尊重孩子不僅能促進其自信心、自尊心的發展,而且能促進其創新精神與自我行為控制。受到損害的孩子,在發展中必然會產生心理障礙,如自卑感和對抗心理等。因此,父母必須時刻注意尊重孩子,保護並培養其自尊心。在生活中,注重孩子的點滴進步,及時肯定和鼓勵。對於孩子不及他人之處,不責備,不諷刺,可用其他長處來激勵孩子
4、從小教起,從小改了
0—3歲是孩子身心發展最迅速和最基礎的時期,此時可塑性大,培養良好的品德及性格最易取得成效。同樣,若是在嬰幼兒時期形成了某種不良行為習慣,糾正也最容易。但是,如果錯過了幼年時期再進行教育,難度就大得多[當前,有些中小學生行為品德上出現的許多問題,都是由於幼兒期缺乏良好教育或教育不當所致。
5、愛護不等於護短
每個孩子都有優缺點,但有不少父母只愛聽表揚和贊頌之辭。如果有人批評自己的孩子,往往很不高興。當自己發現了孩子的缺點,也是大事化小,小事化了,為孩子隱瞞。有的父母還想方設法為孩子開脫、辯解,甚至指責別人。其實,這不是愛護孩子的正確做法。一則由於父母護短,孩子會有恃無恐,變本加厲。二則別人不再反映情況,不利於父母全面了解孩子。但是孩子的缺點是客觀存在的,總會表現出來。
6、強化好行為
孩子有缺點要及早發現,但不等於一定要死盯著孩子的缺點不放,明智的父母應多用正強化,對孩子進行教育時,對於其表現出的良好行為給予肯定和表揚,會使孩子感到高興,以後自然願意再重復這種良好行為,這種做法稱之為正強化。而相反,有些父母的眼睛總是盯住孩子的缺點,並翻來覆去地講這些缺點,這就稱之為負強化。負強化不僅改變不了孩子的不良行為習慣,反而易於強化這種習慣。如有些孩子有偏食的毛病,父母甚為著急,希望孩子改掉,逢人便說:「這孩子只吃魚、肉、蛋,蔬菜不沾邊……這可怎麼辦呢?」尤其當著他人的面數落孩子的缺點,更會加劇他的缺點。孩子出現越管越糟的現象,往往是父母慣用負強化所致。因此,用好正強化往往能達到聲東擊西的目的。
7、不用暴力「征服」孩子
有些父母認為」不打不成才「』常用粗暴的態度對待孩子,從而帶來許多不良後果。一則孩子的神經系統十分脆弱,粗暴的態度會使其精神緊張,有損其身心健康,並可造成兩代人的感情隔閡。二則孩子因為懾於暴力,往往不敢向父母講實話,久而久之,容易養成說謊話、不誠實的惡習。三則孩子的模仿力強,以後也會成為粗暴納人。所以,父母採用高壓手段來「征服「孩子的做法是很不明智的。
8、不把電視當成「保姆」
現在,有為數不少的父母為圖省事,把電視當成孩子的全日制「保姆」,這對孩子的身心發展是不利的。一則讓孩子長時間看電視,會直接妨礙親子間的語言和感情交流,也不利於孩子口頭表達能力的發展。二則成天讓孩子看電視,勢必減少戶外活動和人際交往,對視力也有不良影響。三則看電視所需要的是被動注意力,若看得太多,不利於發展認真學習的主動注意力,以致學習時注意力不能持久集中,做事易於出現疲勞。因此,孩子看電視要有選擇,時間不宜太長,父母首先要管理好自己,別讓孩子成為自己的「陪看」。
9、掌握教育孩子的最佳時機,可以事半功倍,為人父母者,應用心探索。
(1)孩子經過自己的努力,取得了成績,此時他處於興奮狀態,希望自己的親人為他的成功而高興,父母千萬不能無動於衷。
(2)孩子在不自覺中做了好事或有所創新發明,這時家長要及時給予肯定和表揚,以引導孩子把不自覺的行為變成為自覺的行為。
(3)孩子的生活環境里出現了較大的事件,如某人受獎或某人受罰,此時父母應及時幫助孩子辨析孰是孰非,使孩子形成是非觀念。
(4)孩子遇到困難和挫折,此時父母除給孩子以必要的理解外,要幫助孩子分析原因,找出克服困難的辦法。
(5)孩子闖禍犯了錯誤,此時情況較復雜,簡單和姑息縱容的做法是錯誤的,應當耐心疏導進行說服教育。

㈣ 身教勝於言教議論文第一段怎麼寫

孔子說:「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雖令不從.」前蘇聯教育家馬卡連柯也說過:「不要以為只有你們在同兒童談話、教訓他、命令他的時候才是教育.你們在生活的每時每記得,甚至你們不在場的時候,也在教育兒童.你們怎樣穿戴、你們怎樣對待朋友和敵人,怎樣哭,怎樣笑……這一切都對兒童有重要意義.」
小學教師在學生心目中有著崇高的地位,教師的一言一行都在有意無意地影響著學生,學生就像老師的影子一樣無時無刻不伴隨著老師.教師的身教常常比言教還能起作用.因此,教師要以自己的言行、思想作風、待人接物的態度,給學生做出表率,潛移默化,影響學生良好的思想品德和行為.
作為班主任,我在這方面有著深刻的體會.例如,在班會上,我曾不止一次地講,學生們要愛護勞動工具,用完後,要把勞動工具整理好,然後擺放整齊.但仍有些學生做完值日後,隨手把工具扔到角落裡,有好幾次上課時,我發現值日用的掃帚、水桶、墩布等胡亂地扔在教室里,看到這種情景,我沒有發火,也沒有訓斥學生,而是講完課後,在學生做練習的幾分鍾里,把凌亂的勞動工具擺放整齊.我的澮深深感動了班裡的每一位學生,在我的影響下,學生們紛紛效仿,以後,再也沒有出現過亂扔勞動工具的現象.看到同學們的變化我感到一絲欣慰,並給予肯定和鼓勵.
又有一次,學校改造下水道.這個任務布置給某班.時值夏天,天氣特別熱.人稍一活動不會汗流浹背.幹了不一會兒,有幾個學生就躲到蔭涼下.老師發現後,批評那幾個學生.其中有個學生當面頂撞老師.問他為什麼不接受老師的批評時,這個學生說,她說我們不勞動,可老師她也站在樹蔭下和其老師聊天,她有什麼資格說我.是的,細想起來,這位學生的話也不無道理.
以上正反兩方面的例子有力地說明了「身教勝於言教」的道理.教師的人格形象在教育教學中有巨大作用和顯著效果.所以,老師要時刻注意自己的形象.前蘇聯政治家、思想家、教育家加里寧曾指出:「一個教師必須好好地檢查自己,他應該感受到,他的一舉一動都處在嚴格的監督之下,世界上任何人也沒有受過這樣嚴格的監督.」是的,每天都有那麼多眼睛注視著我們,作為小學教師,這就要求我們在德識才學各個方面都應該成為學生的表率.
教師的語言是有聲的行動,教師的行為是無聲的語言.教師的語言應當令學生信服、教師的行動應當令學生佩服.一個人如果口裡說得好聽,實際行動跟不上,甚至說的是一套,做的是另一套,就談不上有好的品德.為了培養學生言行一致的作風,教師本人首先要以身作則,說到必須做到,給學生做出榜樣,這同樣體現了身教重於言教的道理.
教師是最光輝的職業.作為教育工作者,我們要把「做學問」與「做人」統一起來,在各方面給學生做出榜樣,做出表率,以自己的模範言行來影響和感染學生,並通過自己的努力,培養出更多合格的接班人.

㈤ 言傳重於身教的演講稿

你寫反了
其實,

㈥ 急需一篇身教勝於言教議論文

習慣是最重要的,但習慣也是最難建立的。
在班主任工作中,我發現下面一些情況:講台上的粉筆頭,教室地面上的紙屑、走廊、樓梯上的雜物,大多數同學是熟視無睹,老師不叫撿,他們也許一輩子也看不見,也不會撿。不是他們看不見,而是看見了卻從不和自己沒關系,沒有這個習慣去撿。為此,我利用晨會班會的時間,對同學進行苦口婆心的教育,結果仍收效甚微,甚至可以說是外甥打燈籠——照舅(舊)。究竟怎樣才能使學生養成見垃圾就撿的好習慣呢?我冥思苦索,終於眼前一亮,俗話說:身教重於言教。讓學生去撿不如我撿。我要用自己的行動去教育學生。我在尋找著機會。
機會終於來了。有一天,我剛走進教室,便發現二名同學圍著衛生委員在爭論著什麼。經過詢問,我才知道了事情的來龍去脈:衛生委員在課間檢查地面的時候,發現了在二張桌子之間有片紙屑,可是那前後二名同學都不承認是自己掉的。我見此情景,二話沒說,分開他們,彎下腰撿起了那張紙,扔進了垃圾袋裡。當時,教室里靜極了。我發現同學們的目光都在注視著我,有的充滿了疑惑,有的充滿了驚訝,而更多的是充滿了信任。
從此以後,我又有意識地在同學面前去撿講台上的粉筆頭,同學們紛紛效訪;我主動地去撿走廊、樓梯上的雜物,同學們紛紛效仿;我主動地去撿教室地面上的紙屑,掉在地上的學慣用品,學生也紛紛效仿。經過這樣的潛移默化,同學們再也不用我去撿了。有一位同學風趣地說:「老師,您光榮下崗了!」師生頓時發出會心的笑聲。
這件事使我受益非淺。做為一名塑造人類靈魂的工程師,必須做到正人需先正已,身教重於言教,以自己的模範行為去感染學生,教育學生,使學生接受你,喜歡你,效仿你,這樣才會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葉聖陶老先生說:「凡是良好的態度和好的方法,都要使它成為習慣。只有熟練得成了習慣,好的態度才能隨時隨地表現,好的方法才能隨時隨地應用,好像出於本能,一輩子受用不盡。」此話可謂一語中的。以後我一定再接再厲,讓學生養成各種良好的習慣,去從容而又自信地去面對今後的學習、工作和生活……

敢問您是位老師?????

㈦ 「身教重於言傳」的辯論材料

我方認為「身教重於言傳」,所謂身教是指以自己的行為或者實踐來讓他人獲得教育,或是以自己的德行和情操去教育他人,而言傳則是指單純的用語言來教導別人知識。孔子曾經說過:「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雖令不從。」。我國著名教育家陶行知也曾經說過「要想學生好學,必須先生好學;唯有學而不厭的先生才能教出學而不厭的學生。」
無數的現實的例子也證明了我方觀點,相信大家都聽過海倫.凱勒這個名字,作為19世紀最著名的人物之一的這位偉大女性,自幼就是一個同時患有盲、聾、啞三種疾病的殘疾人。她曾經經歷了常人難以想像的痛苦和艱難,最終戰勝了命運,並以優異的成績完成了高等教育,成為一名著名作家和社會活動家。可是鮮為人知的是,是誰把她從黑暗無聲的世界帶出來的呢?是她的老師安娜.莎利文。就是這位老師用自己的勇氣、才能、創造精神、頑強的斗爭意識和堅韌的性格,以自己的身教承擔起打開黑暗無聲大門的重任。有人說是安娜把海倫.凱勒的心靈解放了。試問如果不是安娜握著凱勒的手讓她去撫摸感受外界的事物,讓她的手按住自己的喉嚨,感受每一個字的發音振動,又怎麼會有後來的海倫呢。這就是言傳所無法企及的教育力量呀,而且在世人們都知道了海倫凱勒的事跡之後,凱勒本身就成為了那個蕭條時代里的一盞明燈,她的堅強和力量為當時的人們帶去了希望,這也是一種身教,是身教無與倫比的號召力、感染力和重要性的證明。
我國的《三字經》中曾經說到: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習相遠。說的是人出生的時候本性都是善良的,性情也很相近。但是隨著各自生存環境的變化和受到他人行為的影響不同而產生差異,身教通過其更具有感染力的和潛移默化性的本質,影響並塑造著我們每一個人。也正是由於人與人之間的互相影響和身教的感染力,才從某些方面促成了各地文化差異的形成,身教不僅是最重要的教育手段,在世界文化形成方面也有著重要的地位。
而在當今這個時代,應試教育和各種書面教育方式越來越受到人們的非議,人們開始呼籲對於教育者本身學問、道德、能力素質的重視,我國的教育部門在前幾年就已經很明確的提出了肯定身教重要性和呼籲身教與素質教育的觀點了,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也在2002年的例會上明確提出了「重視教育者及教材編撰者的素質要求」的看法,所以就讓我們在這里在此肯定下這個時代的潮流,並堅定我方論點「身教重於言傳」!

㈧ 身教勝於言教的最好例子

最好的例子就是父母用行動來教育自己的孩子。

例一:孟母三遷

從前孟子小的時候和母親住在墓地旁邊。孟子就和鄰居的小孩一起學著大人跪拜、哭嚎的樣子,玩起辦理喪事的游戲。孟子的媽媽看到了,就皺起眉頭:「不行!我不能讓我的孩子住在這里了!」孟子的媽媽就帶著孟子搬到市集,靠近殺豬宰羊的地方去住。到了市集,孟子又和鄰居的小孩,學起商人做生意和屠宰豬羊的事。孟子的媽媽知道了,又皺皺眉頭:「這個地方也不適合我的孩子居住!」於是,他們又搬家了。這一次,他們搬到了學校附近。每月夏歷初一這個時候,官員到文廟,行禮跪拜,互相禮貌相待,孟子見了之後都學習記住。孟子的媽媽很滿意地點著頭說:「這才是我兒子應該住的地方呀!」於是就居住在了這個地方。

例二:

有一位母親帶著自己七八歲的女兒去逛商場,在某城區一商場門前,不經意撿到一

個錢包。其間,失主高聲詢問,但她裝作沒聽到未作回應,這一切孩子都看在眼裡,她

悄悄地說:「媽媽,我們老師說好人都應該拾金不昧。」這位母親臉紅心跳,一把將孩

子扯到一邊,小聲說:「錢包是咱撿的,又不是偷的,活該他倒霉!」說完,拉著孩子

匆匆走進了商場。

啟示:這一案例告訴我們,家長應增強教育子女的責任感和義務感。案例中的這位

母親缺乏教育子女的責任感和義務感,她的行為會對孩子產生不良影響。一個錢包,雖

是小事,但對可塑性強的孩子來說卻是大事。孩子的心靈是凈土,就像一塊空地,種下

什麼就收獲什麼。作為家長,我們要時時謹記: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也是孩子學

習的,教育子女始終是自己應盡的責任和義務。

孔子說:「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雖令不從。」前蘇聯教育家馬卡連柯也說過:「不要以為只有你們在同兒童談話、教訓他、命令他的時候才是教育。你們在生活的每時每記得,甚至你們不在場的時候,也在教育兒童。

教師在學生心目中有著崇高的地位,教師的一言一行都在有意無意地影響著學生,學生就像老師的影子一樣無時無刻不伴隨著老師。教師的身教常常比言教還能起作用。

㈨ 「身教勝於言教」的事例。

曾參殺豬的故事是一個。(不說謊)

中國古代向來重視身教,講究行勝於言!

熱點內容
古代勵志的名言 發布:2021-03-16 21:50:46 瀏覽:209
形容兒孫繞膝的詩句 發布:2021-03-16 21:49:35 瀏覽:878
席慕蓉賞析印記 發布:2021-03-16 21:48:26 瀏覽:311
權力很大含有手的成語 發布:2021-03-16 21:48:22 瀏覽:584
能聽的兒童故事 發布:2021-03-16 21:48:15 瀏覽:285
關於足球的詩歌詞句 發布:2021-03-16 21:47:40 瀏覽:870
拖拉機的古詩 發布:2021-03-16 21:42:53 瀏覽:571
亮甜的詩句 發布:2021-03-16 21:42:00 瀏覽:831
廣東話生日快樂祝福語 發布:2021-03-16 21:38:55 瀏覽:409
噓的短句 發布:2021-03-16 21:38:07 瀏覽:8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