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祝福演講 » 道家演講稿

道家演講稿

發布時間: 2021-02-01 02:25:54

『壹』 以《荀子·修身》為主題的演講稿

修身,是指修養身心,努力提高自身的思想道德修養水平。道家、儒家、墨家都講修身,但內容不盡相同。儒家自孔子開始,就十分重視修身,並把它作為教育八目之一。儒家的「修身」標准,主要是忠恕之道和三綱五常,實質上是脫離社會實踐的唯心主義修身方法。他們認為修身的過程是:格物、致知、誠意、正心。修身是本,齊家、治國、平天下是末。由此通過「反省內求」的方法,使個人的行為同封建道德相吻合,為其封建統治和政權的鞏固培養人才。道家的修身要求做到順應自然;墨子則要求做到「志功合」興利除害、平天下。

荀子是戰國末葉著名的思想家、文學家,也是先秦儒家思想的集大成者,自然他自己對儒家會有獨到的見解。我讀的是《修身》篇,從中領會到一些東西!
這是一篇專門論述修身之道,即如何進行道德修養以及最後所達到的文章。文章首先指出,修身養性是一件關繫到個人安危、國家存亡的大事。然後指出,君子有所謂「遍善之度」,即無往而不善之道,用次可治氣養心,可修身自強,其功堪稱重大。
本篇章以「見善,修然必以自存也;見不善,愀然必以自省也。」開始,講述修身先要自省,查看自己的行為是否合乎情理,見到不善就要驚心警惕,反省自己是否也有此不善,自己身上的善,一定要固守。我們還要認清身邊的人是我們的朋友,還是獻媚阿諛我們的人,是小人還是賢能的人,這是基本的修身之道,做好自己。我們可以從荀子的修身中看出做符合道義的事,尊崇最基本的道德,體貌恭敬,內心忠誠,尊崇禮儀是必不可少的,我們要從內尋求外在的修養,以一顆朴實平靜的心去面對生活中的幸與不幸。也不要為了謀求自己的利益而去傷害別人,遠離禍害,對於道義所在,要極其勇毅去擔當。
「道雖邇,不行不至;事雖小,不為不成」更是講求實踐的原則。面對為問題,光是思考沒有實際行動,就好比做夢一般,什麼事要想成功都是要親力親為才能有所收獲的,也能從實踐中學到更多的東西。修身就要內外兼修,心裡想到的,實際也要做到,做到言行一致才是君子所為。
修身還要敢於面對自己的過錯。認識自己的不足也是修身一部分,辨別是非的能力是必不可少的,堅持對就是對的,錯就是錯的,才能稱得上是明智的人。這里荀子是用極其簡練的話來闡述深刻的道理,遵循生活中的道德准則,以禮待人,尊卑有度,賞罰分明,懲奸揚善,與人和睦,這才是做人之道。
在我看來,修身就是要讓人能夠勇於承認自己的優勢與不足,充分的認識自己看清自己,發揚自己的優勢,並且還能彌補自己的缺陷,這才是修身的目的。

『貳』 《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演講稿

各位老師,各位學長,各位前輩,各位小朋友們:
大家好!(向與會人員鞠躬)感恩這次大典的舉辦者和主持人,給了我這次匯報、學習、歷練的機會!(向籌辦者鞠躬)
我先自我介紹一下:我是一位傳統文化學習傳播、經典誦讀力行的受益者。去年在這里,我向大家匯報了《現代人傳承儒學的意義和方法》,今天我和大家分享的是這幾年來學習、推廣傳統文化、誦讀力行聖哲經典教誨的點滴心得。
自07年以來我和孩子們一起,在王老師的讀經教育理念支持下誦讀以儒家《大學》、《中庸》、《論語》、《孟子》、道家《老子》為核心的中國傳統文化經典著作;按照經典的教誨「克己」、「克念」的要求,一路走來,可謂有酸也有甜,有苦也有辣!總起來說,可謂受益匪淺。
首先,和老師講得一樣,通過和孩子們誦讀經典,我自己有了很大的進步。
聖人教導我們:「克己復禮為仁」、「克念作聖」、「行有不得者,皆反求諸己」、「吾日三省吾身」等等。這些理念讓我改變了以前做事的心態,不再以自我為中心,脾氣不再暴躁,開始反躬自省等等。正是這些改變,讓我的家庭戰火漸漸熄滅,挽救了我瀕臨破碎的家庭,給孩子的成長營造了比較和諧的家庭環境;也正是這些改變,讓我對自己的命運不再有抱怨、嗔恨,明白了一切都是自己感召來的,只有從自己的內心真正改變開始,從自己的點滴行動無怨無悔的改變開始,做到「在邦無怨、在家無怨」,才能改變自己的命運。真的,傳統文化所承載的聖德智慧,學了以後,相信;體解聖人心願放下個人利益、顏面,發願和聖人一樣利益眾生、利益社會,大同不至,誓不停息,死而後已!;《論語》中曾子教導我們「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遠,仁以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後已不亦遠乎?」立大志向,知難而進,永不停息,是行,信、願、行三者具矣,在聖人聖德聖慧的庇蔭護佑下,我想我們的生命一定會大放光明,價值倍增!感恩老師的引導,感恩聖人留給我們的聖德智慧之作!
再有,以前我是一個心理素質極差,信心極為不足的人,三個人一起都不會不敢大聲致詞,看到別人激昂慷慨的演說羨慕的不得了,當快輪到自己的時候,心裡就怦怦跳,上台後,本來准備充足的內容卻什麼也說不出來,通過和孩子一起讀書,我有了信心和內容,我竟然能夠當著這么多人引經據典,這大概就是「腹有詩書氣自華」吧!再一次感恩老師的引導,感恩聖人留給我們的聖德智慧之作!
其次,是通過讀經典孩子們的變化。
別人的孩子看電視、玩玩具、打游戲、看動畫的時候,我要求我的孩子和我的學生是要讀書的,時間久了,我的孩子和家長聽話的學生讀書的時候和別的孩子看電視、玩玩具、打游戲一樣愉悅,一樣投入。只要有文字、有書的地方。孩子們很快就會靜下來,沉浸其中。這大概就是「志於道」的樂趣,大膽的比對一下,這大概就是復聖顏回「一簞食,一瓢飲,在陋巷,人不堪其憂,回也,不改其樂」的狀態和境界吧!這種狀態,學習和成才還用擔憂嗎?智慧的家長們,有緣到場的朋友們,讓我們的孩子遠離毒品——電視、游戲、肆無忌憚的玩耍、看動畫,就像毒品一樣侵蝕著我們孩子的心靈,我們的孩子欲罷不能,就像有煙癮酒癮一樣,很痛苦——不要再讓孩子一時表面愉悅,一生空空碌碌無為了!今天讀聖賢書,好像苦了一點,可苦一陣子,幸福一輩子,雖苦亦樂,雖嚴,是真愛呀!
另有今年暑假,我們全日讀誦論語,力行弟子規的經典共學班吸引了大中小學生20餘人,一個月下來,孩子們經過一段時間的適應,甚至逆反,由於寄宿,最終適應下來,浮躁的貪欲,自我意識大大減少,繼之而來的是彬彬有禮的儒雅風度和靜下心來專心讀書的良好習慣。我們所說的讀書,是口誦心惟,是熟讀玩味,念茲在茲,浸入心靈,見諸言行。所以,朋友們,及早為之,及早受益,事半功倍!
還有,就是在推廣傳統文化的過程中,我們得到了北京讀經教育推廣中心、北京華藏圖書館、以及安徽廬江傳統文化教育中心種子老師、孔夫子後人孔先生、聖城曲阜儒者聯合會段會長等等各界人士的無私幫助,讓我體會到了「君子敬而無失,與人恭而有禮,四海之內皆兄弟」、「德不孤,必有鄰」的聖言真實不虛!當然,我們也遇到了很多的不理解、不支持,甚至嘲諷,老子講「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我們明白:這是很正常的,這也正印證了曾子講得「仁以為己任,任重而道遠」的聖言量!天下實現仁愛、德治、禮制,是孔夫子的理想,也是每一個有血性的人應該有的理想,可以講,這個理想是無限量的大願,幾乎是不可能實現的,有人講:「世風日下,人心不古」,我說:「人心不古古亦然,古代不也有大舜的繼母、父親和弟弟、也有閔子騫的母親、也有盜跖嘛?」而且我敢說,未來,只要有人類,就一定會這樣,這也正是一代代志士死而後已的不竭動力所在,也正因為如此,才需要我們一代又一代人,前赴後繼義無反顧的為之努力。學習推行聖賢經典教育永無止境,有智慧的人們,想讓自己和後代生命潛力發揮極致的人們,義無反顧的加入進來吧!
老子說,上士聞道,勤而行之;中士問道,若存若亡;下士聞道,大笑之。朋友們,現在您怎麼想的,孔夫子所願看到的他的血脈傳人、和志向傳人應該都是上士!子曰:聞義不能徒,不善不能改,是吾憂也。 孔子說:聽到了正義的道理,卻不能馬上實行,身上的缺點也不能改正,這些都是我所憂慮的。孔子還說:見義不為,無勇也!
謹以此言與大家共勉!謝謝大家!

『叄』 "做一個有道德的人'演講稿。兩三分鍾左右的。今天就要!!!!!!要與眾不同!!!

做一個有道德的人演講稿(一)
親愛的老師和同學們:你們好,我是三(2)班的,
今天我演講的題目是《道德之時時暖人心》。
道德是最美麗的花兒,隱藏在人們的心底,散發出它那迷人的清香。
道德是一種愛心,當別人在需要幫助時,給予最真誠的幫助。
突如其來五.一二大地震,2:28分,這2:28,厄運降臨,頃刻間,8級大地震向四川飛奔而來,房屋轟然倒塌,路面更是被撕得四分五裂……滿目所見,一片片瓦礫,一個個廢墟,一幕幕,慘不忍睹。許多幼小的孩子在這場大災難中失去了自己的父母,許多丈夫失去了妻子,許多妻子失去了丈夫……更多的家庭流離失所。
災難的無情,人間卻是有情。看到電視上,一支支救援隊伍,一個個捐款箱排起長龍,一位位捐款的人們為了捐款有的甚至排上好幾個小時的隊,一個個醫護人員精心照顧自己的病人,自己卻幾夜沒合眼……人間處處有真情,真情時時暖人心,總有這么一種愛心叫道德,道德時時暖人心田……
道德有時是渺小的,多做一個動作,多說一句話,你就已經獲得了道德。
有一次,我到超市買東西,結賬時,計算機出現了問題,食品的價格沒有出現在小票上,只需我付牙膏的2.8元錢,我毫不猶豫地對服務員提了出來,收取了我的食品的費用。走出超市,我異常興奮,道德竟是這般美好的感覺。
道德,是一種美德,是一種財富,更是一種智慧。
我的演講完了,謝謝大家!
做一個有道德的人演講稿(二)
義大利詩人但丁說過:「一個知識不全的人可以用道德去彌補,而一個道德不全的人卻難以用知識去彌補。」我們今天不去討論道德和知識誰更重要,但我相信我們的國家和民族最需要的是具有道德高尚的知識者。
我們中華民族歷來崇尚道德。無論是以孔子為代表的儒家思想,還是以老子為代表的道家思想,無不都以高尚的道德作為他們的至高境界。宋代文人蘇轍就曾寫道:「轍生好為文,思之至深。以為文者氣之所形,然文不可以學而能,氣可以養而至。」這就說明,道德是做人的基本准則。
怎樣做一個有道德的人?我個人認為,首先要做到「勿以善小而不為,勿以惡小而為之」。三國時期的劉備曾經以此教導過他的兒子。我們如果能夠從身邊小事做起,嚴於律己,那麼我們每做一件事情,我們的道德水平就會得到一次升華。積跬步,以至千里;匯小溪,以成江海。我們要善於由大及小,從大處著眼,從小處著手,決不要以微小而不足道,細小而不足為。
做一個有道德的人,要注重培養自己的道德觀念,必須注意到知、情、意、行的統一。不能只講動機不計效果,也不能只根據效果去判斷其善惡。要注重道德認知,處理好知與行的關系,注意實際行為的鍛煉,在實踐中增強道德情感、意志力。
做一個有道德的人,從事教師這個特殊行業的我們該如何做一個有道德的教師呢? 我認識到教師是「人類靈魂的工程師」,對於孩子們的成長和成才的作用不言而喻。古人對教師的職責概括為:傳道、授業、解惑。這其實只指出了老師「教書育人」的職責中教書的一面,而我們日常掛在口頭上的「為人師表」則對老師提出了更高的人格上的要求。
學生在學校里學習,既受同學的影響,也受教師的影響,而主要是受教師的影響、學生願意接近的教師,比學生不願意接近的教師,對學生的影響要大。作為教師,你要把學生培養成大家都願意接近的人,你就要注意培養學生的道德,而你要使學生成為有道德的人,就要讓學生願意和你接近,以便對學生產生更大的影響。因此,我們自己就首先要成為有道德的人,這是我從事教學教育工作以來感觸最深的。只有大家相互信任了,才能更好地幫助學生提高成績,做一名合格的教師。
如何成為師德高尚的老師,如何作一個有道德的教師呢?
一、教師要經常自省:
教師這項工作,體現師德的意識是很強的。為人師,不僅要對學生負責,也要對社會負責、對科學負責。如果馬馬虎虎教學,也可以應付過去,這只是敷衍塞責履行教學工作。如果我們養成了自省精神,就可以在一日工作之後,自檢一下自己是否盡職盡責。反省自己可以激勵自己,這是積極進取的表現。一個人,貴在自知之明,這需要有自省作為手段。不「省」自己就不知道自己長在哪裡,缺在何處,一個人缺乏自知之明,容易驕傲自滿,時間一長,就會脫離群眾,就會退步,就會降低自己的威信。當然,只有自己努力才是唯一的方法。
二、要正確對待學生的意見:
師生之間保持一種人格上的平等,要建立一種和諧的師生關系。教師與學生之間的教與學的關系實際上是一對矛盾,處理得好,會教學相長,形成一種師徒般的師生關系。但處理不好,會產生對立情緒,造成教師不願教,學生不願學的局面。老師應去研究學生的心理,研究人的個性,因為每個學生都有不同的個性,然後根據不同個性的學生去因材施教,去處理一些問題,才能收到良好的效果,老師要多了解學生的要求,不管是在思想工作還是教學工作中,只有多了解學生的要求,我們的辦法才會更多,處理問題才會更慎重,師生間只要形成了一種和諧關系,教學工作、思想工作就會比較順利。
三、必須樹立平等對待觀:
每個學生都有自身的閃光點,只是我們老師沒有把它發掘出來。每一位學生都是祖國的花朵。我提倡平等對待,教師應服務於全體,不厚此薄彼,想到手心手背都是肉,好生差生都是生,努力做到一碗水端平,讓所有學生同乘一輛前行的車。教師應服務於全面,對每一個學生的思想品質、學習成績以及身體素質都要悉心關照,服務周到,促使其全面發展。
「一日為師,終身為父」是學生對老師的尊敬之言。好的師德師風的一個具體表現,就是師生之間保持一種人格上的平等,相互學習、相互尊重。既然做「父親」,就要關心愛護學生,對學生負責。教師切勿將此言理解為可以用「家長」的身份來干涉學生、指使學生甚至利用學生。有句古話說:人有德於爾,爾不可忘。爾有德於人,爾不可不忘也。
做一個有道德的人演講稿(三)
敬愛的老師,親愛的同學們:
大家好!
我是三年(2)班的徐諾,今天我演講的題目是《道德,生命中最絢麗的色彩》。
在生活中這樣的鏡頭你一定不會陌生:公園里,給小朋友系鞋帶;在家裡,我們把自己煮好的飯菜端到晚歸的媽媽手中;校園里,我們把一張廢紙悄悄地塞進自己的口袋……
這就是道德的舉動。有些人以為做一個有道德的人難,其實你用心去做了,就會發現其實很簡單,因為
道德有時是一種感恩。
我要給大家講一個這樣的小故事:某學校舉辦了一個親子游戲活動。活動中,先給媽媽們蒙上雙眼,看他們能不能在一排孩子中摸到自己孩子的手,結果所有的媽媽全都找到了自己的孩子。可是,當游戲進行到下一個環節——讓孩子們蒙上自己的眼睛去摸尋媽媽的手時,卻沒有一個孩子能摸到媽媽的手。所有的媽媽都哭了,像孩子一樣哭得那樣傷心、委屈。因為她們為孩子付出那麼多,卻得不到愛的共鳴。
這是一個令人心痛的故事。現在的孩子怎麼啦?學會感恩以成為培養道德之心之首要。鮮花感恩雨露,因為雨露滋潤它成長;蒼鷹感恩長空,因為長空讓它飛翔。我們要學會感恩父母,因為父母給了我們溫馨的避風港;我們要學會感恩老師,因為老師教育我們用知識和修養去書寫青春的篇章;我們要學會感恩社會,因為社會讓我們發揮所長、神采飛揚!
道德,有時是一種習慣。
著名教育 家陶行知先生曾經說過,每天都要問一問自己的道德有沒有進步,因為道德是做人的根本。根本壞了,即使你有一些學問和本領,也不會成為對社會有用的人。做一個有道德的人是做人的基本准則。只要我們從身邊小事做起,就會成為有道德的人。比如:給工作了一天的爸爸媽媽捧上一杯熱茶,為學習困難的同學解答一個疑難問題,在公交車上主動為年邁的老人讓座,把被風吹歪了的小樹苗扶正,見到紙屑彎腰撿起等。生活是一面鏡子,學會道德,對生活時時保持微笑,生活也會還你以微笑。播種思想,收獲行為,播種行為,收獲習慣,播種習慣,收獲性格,播種性格,收獲命運。只要我們從每一件小事做起,我們就會成為有道德的好少年。
道德沒有重量,卻可以讓人有泰山之重;道德沒有標價,卻可以讓人的心靈高貴;道德沒有體積,卻可以讓人的情緒高昂。道德是做人的准則!讓我們追隨道德之光,讓道德在生命中綻放最絢麗的色彩吧!
做一個有道德的人演講稿(四)
道德,世界因你而美麗
尊敬的老師,親愛的同學們:
大家好!
今天來到這里參加「做一個有道德的人」主題演講活動,我的心裡特別高興。因為,在這里,我可以為道德插上翅膀,讓她在天空自由飛翔;在這里,我可以把道德人物頌揚,為我們樹立行動的榜樣;在這里,我可以讓更多的人知道,道德不用苦苦尋找,翹首觀望,她就在我們的身旁。今天,我演講的題目就是《道德,世界因你而美麗》。
道德是什麼呢?是文明?是誠信?是感恩?還是責任?是啊,這些美麗的詞彙都在以不同的方式描繪著道德。但是我要說,道德絕不僅僅是這些。在我的眼裡,道德宛如山間的涓涓細流,雖然沒有驚濤駭浪的雄偉壯觀,但是能默默地潤人心田;好像顆顆細小的沙礫,雖然沒有碧玉的青翠欲滴,卻能成就萬丈高樓。
說起道德,前些日子的雲南大旱再次牽動了我的心。那一幅幅感人至深的畫面無一不是道德的縮影,無一不在展示著道德的力量。我清楚地記得,在旱情最嚴重的地方有一名小學生,把學校發給她的礦泉水偷偷地攢了起來。當記者阿姨問她為什麼要這樣做時,她說要留給山頂的媽媽。看到這里,我哭了。在電視里,我看到了她那被太陽曬得黝黑的臉,不捨得用水洗一洗的蓬亂的頭發,因缺水而乾裂的嘴唇。我想,她的嗓子也一定干澀了吧,或許她渴得只剩下為媽媽帶礦泉水的力氣了。她攢下的不僅僅是礦泉水啊,更是一個孩子對媽媽真誠的愛,是傳承了幾千年的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在雲南,有比我還要小得多的背水的孩子,有住在石洞里守護著全村唯一水源的老爺爺,還有許多為那裡送水的車輛和叔叔阿姨……在大家的努力下,那裡終於挺過來了。我為他們感動了,我在想,道德就像那清清的水,沒有顏色,沒有味道,那麼清澈,那麼純凈,卻可以讓人們心裡甜甜的,暖暖的。
道德讓我們的生活環境更加清新亮麗,讓我們的心情更加愉悅舒暢。當我們隨著爸爸媽媽漫步在清潔而美麗的清水綠堤,是道德讓我們享受著那裡的鮮花、綠樹和青草;當年邁的老人擠進公共汽車,是道德讓他們擁有了座位;當放學時幾百名學生一齊湧出校門,是道德使機動車繞行或停止行駛,讓我們的道路暢通無阻……
道德,讓我們感動,讓我們享受,更讓我快樂而幸福。
校園里,我彎腰拾起一團廢紙,老師誇我講究衛生;在家裡,我為年邁的奶奶打上一盆洗腳水,奶奶把我緊緊地摟在懷里,說我是個孝順的孩子;小區里,我主動為抱著小弟弟的阿姨開門、拎東西,阿姨誇我有愛心……一句句表揚,讓我感受到了講道德的快樂,讓我體驗到了講道德的幸福。
道德,就像是蒲公英的種子,隨風飄散,落到哪裡,就在哪裡生根,成長,就會在哪裡開出美麗的金色小花。而我們的行動就像那傳播種子的縷縷輕風。讓你,讓我,讓我們大家都行動起來吧,共同播下道德的種子,讓我們的身邊開滿道德的花朵,我們的世界一定會更加絢麗多彩,芳香宜人。
做一個有道德的人演講稿(五)
親愛的老師們、親愛的同學們:
今天,我演講的題目是《做一個有道德的人》。
所謂道德,是指一定社會、一定階級向人們提出的處理個人與個人、個人與社會之間各種關系的一種特殊的行為規范。這一概念說明,道德是以善惡為標准,調節人們之間和個人與社會之間的關系的行為規范,道德總是揚善抑惡的.
在選拔人才時,堅持德才兼備、以德為先,既重德也重才。以德為先,「德」為前提、「德」為先決,失去「德」,就失去了提拔重用的基本資格。義大利詩人但丁曾說過這樣一句話:「一個知識不健全的人可以用道德去彌補,而一個道德不健全的人卻難於用知識去彌補。」我們可以看出「德」的重要,「道德」的重要。
做一個有道德的人,是黨和國家對廣大未成年人的殷切期望。做一個有道德的人,是未成年人健康成長、全面發展的根本利益所在。做一個有道德的人,也是億萬家庭對未成年人的心願。
在中共中央頻發了《公民道德建設實施綱要》,提出了「愛國守法、明禮誠信、團結友善、勤儉自強、敬業奉獻」的20字公民基本道德規范以來,我們包頭市通過群眾推薦、嚴格審核、媒體公示、群眾投票、評委評選等程度評選出:文光學、張鳳、陳允光、沈富財、田林森、劉嗣東、張慶傑等30名道德模範。
通過樹立先進典型和其他有效手段,開展以「社會公德、職業道德、家庭美德、個人品德」為主要內容的道德實踐活動是我們包頭市的傳統,也是我們包頭市思想道德建設的特色。這也是我們包頭市被評為文明城市的一個亮點。
做一個道德高尚的人是需要勇氣的,有時還需要付出很大的代價。在剛剛結束的第28屆奧運會上,中國運動健兒們不僅在金牌數上取得了突破,而且表現了道德風尚,受到了世界人民的好評。給我印象很深的中國男子花劍團體的運動健兒們和俄羅斯體操運動員涅莫夫在運動場上所表現出來「一切服從裁判」的道德行為,告訴每了一位運動員和我們這樣觀眾這樣一個道理:只要表現出高尚的道德風尚,那麼雖然可能會失去項目上的金牌,但一定會得到觀眾心中的金牌。
人是需要完善自己的,社會也是需要完善的。有了責任和良知的人,是有道德的人了。但我們需要的不是一個人的道德,我們需要的是全社會的道德,需要構建穩固、持久、健康和積極的社會道德體系,使社會道德成為推動社會進步和發展的重要力量,成為每一個人幸福和快樂的內在力量,那麼,這就需要每個人能自覺地把自身的境界提高作為生活和工作的主要目標。在經濟水平和生活水平已經提高的同時,我們要努力提高自己的精神境界和道德境界。不僅要成為認真履行責任和富有良知的人,更要使自己成為一個遠離庸俗和低級趣味的人。
親愛的同學們,黨和政府在關心著我們的成長,爸爸媽媽在期待著我們成才,我們在為現代化建設而努力學習文化知識的同時,我們還要明白自己在道德建設中所肩負的重要使命。讓我們從今天開始,從現在開始,從自己開始,自覺地做道德建設的宣傳者、實踐者和捍衛者,逐漸具備良好的公民道德,長大後成為一個具有高尚的道德修養的響當當的中國人!
謝謝大家。

『肆』 關於道家精神的演講稿

煉丹先要煉心。煉心之法,以去閑思妄想為清凈法門。仙家祖祖相傳,無他道也。吾心一念不起,則虛白自然相生。此時精為真精,氣為真氣,神為真神。用真精真氣真神,渾合為一,煉之為黍米珠,為陽神,而仙道成矣。以神合氣,靜養為功,孟子所謂「存心養性」是也。以氣合神,操持為要,孟子所謂「持其志,無暴其氣」是也;以精合神,清虛為本,孟子所謂 「養心莫善於寡慾」是也。雖然,精氣神三者,分之則三,合之則一。神氣者,聽命於精者也。人能完其精而神自旺,完其精而氣自舒。然後加以調劑之功,返還之道,無患靈胎之難結,而大丹之不成也。此入門下手之法,特書以示子。
子欲煉丹而不先煉心,猶鞭馬使奔而羈其足也。煉心為成仙一半工夫。心靈則神清,神清則氣凝,氣凝則精固。丹經所謂築基、葯材、爐鼎、鉛汞、龍虎、日月、坎離,皆從煉心上立名。至於配合之道,交濟之功,升降之法,烹煉之術,此其餘事。若心源未能澄澈,情慾纏繞,則築基雖固必復傾,葯材雖具必多缺,爐殘鼎敗,龍戰虎哮,日蝕月晦,坎虛離實。此時欲講配合,則陰陽不和,不明交濟,則水火不睦,欲升而返降,欲降而退升,三屍害之,六賊擾之,一杯之水難救車薪之火。故曰:煉心為成仙一半工夫。此至言也,確論也。此一語道破天機、打穿魔障者也。
煉心者,仙家徹始徹終之要道也。心地茅塞,雖得丹道,亦是旁門;雖成頑仙,不登玄籍,參不得大羅仙子,進不得大乘法門。是故,欲結聖胎,先登圓覺,此要語也。調劑之功,全在升降。升降之法,全在靜觀。靜不終靜,靜中有動。有動非動,造化轉旋。觀不執觀,觀中有覺,有覺非覺,靈光恍惚。靜而後觀,觀而能靜,是為靜觀。當此之時,鼎虛而葯實,水剛而火柔,一烹一煉,一噓一吸,皆與天地同其玄化,日月同其運轉,陰陽同其清濁,四時同其代序。從有入無謂之黍珠,從無入有謂之陽神。工夫至此,形神俱化之時也。若未曾煉心,依舊是七情六慾污穢俗腸,而欲求長生之術,窺金丹之妙,是猶武夫執干戈而操絲桐之韻,劣馬服羈靮而驟羊腸之坂,欲五音調暢、六轡安閑,難矣!
上章言煉心為成仙一半工夫,此萬派歸宗之論,歷代祖師心心相印,非子好道,我決不傳。然煉心有不同,有煉聞見之心,有煉無聞無見之心。何謂聞見之心?事至物來,隨感而應,無入而不自得,取之左右逢源,儒家聖賢已曾道過,譬如明鏡寶珠照物者,鏡光珠彩而鏡靜常明、珠圓自皎,何常因所照而輒變,因照多而輒晦耶?何謂無聞無見之心?寂寂反照,朗朗內觀,無人見,無我見,無有見,無無見,無無有見,無無無見,有鏡之光而實無鏡,有珠之彩而實無珠。當此之時,大覺如來亦當讓子一座,而諸色聲界盡在子光明白毫中矣。然煉聞見之心,須於動處煉之。炎炎火炕,焦天爍地,而我心清涼自在,如一滴楊枝露水,此謂動處之煉。無聞無見之心,須於靜處煉之。一覺萬劫,泡影電光,隨起隨滅,而如如不動,慧性常空,此為靜處之煉。雖然,聞見之心與無聞無見之心,總一也,則動處之煉與靜處之煉,總一煉心,何分何不分之有?

『伍』 關於道家無為思想的一至兩分鍾的演講稿

持敵我瞎舉珠算了

『陸』 關於道德的演講稿怎麼寫

今天從中央人民廣播電台的「中國之聲」頻率的「今日論壇」節目中聽到了這么一條消息:教育部對高考加分制度新的適用標准——對道德有突出貢獻的考生可以加分,最多可以加20分,南京大學,北京大學等高校已經對此消息作出了贊同性的回應。對此消息的支持者認為教育部出台此文件,將以「道德標准|」作為知識的一種新的評價標准,是一個進步,最好的例子就是對象「劉海洋潑熊事件」這樣的學生,雖然達到了知識評價標准,但是卻達不到道德的評價標准。反對者認為道德不好量化,在路邊揀到一分錢,交給警察叔叔的人道德高尚還是見義勇為,英勇受傷的人的道德高尚?而且由於男女生之間的天然生理差異,可能導致一種無形中的不平等,比如有些表現道德高尚的行為,比如見義勇為一般男生出手的可能性大於女生。此種觀點其實也就說果道德可以量化後,分數化後,這種以道德為評價機制的加分制度還是可以接受的。 我聽到以上的觀點後,發覺他們的邏輯是有問題的,忘記了談論此問題的根基。其實這個消息的邏輯核心詞是:道德上有突出貢獻的考生,加分。其邏輯首先是道德上有突出的貢獻,然後才可能經過一系列的評判,認定,最後導致是否加分。因此無論加分與否都要首先認定學生的道德。但是什麼是道德?什麼是不道德?當有人落水,某人英勇救人,我們可能稱其道德高尚,但是假如當他問被救者開價要錢時,他還道德嗎?任何行業都有其所謂的道德,這里指的到底是那種道德?當某人落水,周圍的人都又不會游泳,他們沒有作出捨生取義的行為,難道他們就不道德嗎?在我們國家,我們可能視同性戀行為不道德,視未婚同居或者先孕的不道德,但是對於同性戀群體來言,對於未婚同居或者先孕的群體來言,他們認為他們是非常的道德的。因此道德並非一個先在的物體,一個哲學家口中的形式,因此我們並不能用具體的行為與之相比較,然後的出高,中,低的劃分。 道德其實是一種觀念,一種意識,一種地方化的知識,它具有民族性,區域性和社群性的特點,因此普遍的,大寫的道德存在的說法是值得懷疑的,即使有那也只是某個利益集團的「偽道德」,正如羅蘭夫人在上斷頭台時曾仰天長嘆到的:正義,正義,多少罪惡假汝之名而行?當甲為一行為後,乙指責其不道德時,乙只不過是以自己心目中的道德「強奸」了甲的道德而已。因此道德實在論是值得懷疑的,我反對道德實在論,在一個多元化的社會中,不同的群體之間會有不同的道德,他們有自己的「活法」,從而不斷的創造著自己的文明。道德在古人的心目中是一理想,一種抱負,一種「修,齊,治,平」的理念,是體現在行動中的「己所不欲,勿施於人」。但是古人從來都不會要求或者強求大家道德一致,思想一致,因為道德是一種內心自省的東西,靠的是「一日三省」的執著,這也就是為什麼不應該過多的用道德話語評價法律或者政治問題的原因,也就是為什麼說群眾的眼睛是雪亮的,但是同時他們又是盲目的,是「無意識」的,這就是為什麼說民主不是萬能葯方,多數人不一定就是對的,真理常常掌握在少數人手中的原因。因此假如本文開頭說道的消息在今年的高考加分制度中真的實行了,那麼我想問問:「道德有突出的貢獻」中的「道德」是誰家的道德?它到底價值多少分?

等閑識得東風面,萬紫千紅總是春。自中央2001年9月印發《公民道德建設實施綱要》以來,我市立足基層,注重養成,堅持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以建設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為根本,大力實施文明素質提升工程,扎實推進公民思想道德建設,把社會主義道德基本規范滲透到人們的日常工作、生活、學習中,貫穿到各行各業的生產、經營、管理中,有力提升了全市城鄉文明程度,涌現了一大批具有時代特色、體現時代精神的道德模範。他們當中有誠信經營、誠實為商的典型,有奉獻山區、創業富民的典型,有見義勇為、伸張正義的典型,有助人為樂、熱心慈善的典型,我市公民道德建設呈現出百花齊放、萬紫千紅的生動局面。去年,我市根據中央文明辦的部署開展道德模範評選活動,李學生、徐建威、鄭雪君、傅開其等來自基層,在平凡崗位熠熠閃光的模範們用行動詮釋了新時代公民道德的特點,其中李學生被評為全國道德模範,鄭九萬、盧丙會榮獲全國道德模範提名獎。

今年,作為中央文明辦開展的一項重要文明創建活動,從6月中旬至9月下旬,全國首批文明城市和1999年以來受表彰的100個全國創建文明城市工作先進城市都轟轟烈烈地開展了「百城市道德模範巡講網上行」活動。為了進一步弘揚正氣,樹立榜樣,營造氛圍,市文明辦結合實際情況,對我市的「道德模範巡講活動」進行了精心的組織部署,從7月到8月,伴隨著「百城市道德模範巡講網上行·溫州篇」活動如火如荼地展開,甌越大地的道德新風撲面而來。

道德巡講活動得到了市委領導的高度重視,市委書記邵占維指出,要著力推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建設,為溫州經濟社會又好又快發展提供強大思想保證、輿論支持和精神動力。市委常委、宣傳部長曹國旗出席溫州市「百城市道德模範巡講網上行」啟動儀式並作重要講話,就活動的開展提出了具體要求。市文明辦做出周密安排,在巡講團成員組成、演講稿撰寫、專題網頁製作及社會氛圍營造等方面做了大量富有成效的工作。各地、各有關部門都給予大力支持,廣泛發動,並進行了精心准備,巡講團每到一地,都得到了熱情的歡迎和有力的配合。各地黨政領導全程陪同,社會各界積極參與。平民楷模以鮮活故事感動無數人,如今藉助道德巡講,這份感動人的道德力量再次滌盪心靈。「百城市道德模範巡講網上行·溫州篇」巡講報告活動運用報告會、網路互動、電影等多種傳媒渠道,將道德模範感召力傳及全市11個縣(市、區),全市有近18萬人以各種形式聆聽了道德模範的感人事跡。甌越大地又一次涌動起愛與被愛、感動與被感動的熱潮。

這是一次道德魅力的展示,這同樣是一次心靈世界的洗禮。新溫州人李學生在呼嘯的列車前舍己救童,幾秒鍾的壯舉,用自己年輕的生命譜寫了一曲「捨生取義」的悲壯之歌;孝順少年徐建威堅持十年采葯救父,從不言放棄,用稚嫩肩膀支撐起卧床的父親和家庭的信念;記者鄭雪君對親人、對朋友、對社會包含愛心、充滿大愛的溫情奉獻;消防兵傅開其愛崗奉獻,為了人民財產和戰友生命的安全,赴湯蹈火,奮不顧身,以自己的行動實踐了崇高的人生追求……

以一己之力,向社會輸送融化心靈的溫暖;以平凡奉獻,向人們傳遞流淌在身邊的感動。這些可信、可親、可敬、可學的故事不僅感人至深,催人奮進,也向世人證明溫州在物質財富增加的同時也蓄積了新時代的道德力量。

巡講報告會上,模範們用質朴的話語來回顧他們的人生歷程;網路視頻中,人們可以近距離感受模範們質朴的品質。此外,巡講期間,反映全國見義勇為模範李學生事跡的電影《草根英雄》在百家企業和社區放映;表現敬業奉獻模範鄭九萬精神的影片《村支書鄭九萬》在百個村莊回放;再現孝老愛親模範徐建威故事的電影《不能沒有爸爸》在百所學校感動萬名師生。樂清、永嘉、平陽、文成、蒼南等地還將巡講活動全程錄播後,刻錄成光碟免費下發到機關、軍營、學校、企業、街道、社區、農村,使更多的人融入到感動之中。

據市文明辦統計,全市各界有1萬多人現場聆聽了報告會,有8萬多人通過網路視頻觀看聆聽,3萬多人以光碟形式觀看和聆聽了報告會,另外,有5萬餘人觀看了《草根英雄》、《村支書鄭九萬》、《不能沒有爸爸》等以道德模範事跡為藍本拍攝的電影,通過大屏幕感受到了模範的力量。

模範的故事和感言像人生路上的盞盞明燈,引領社會在道德之路上前行,人們用掌聲、贊嘆、評論、眼淚來表達內心的感動。「感動」在巡講中成為主線,是模範身上道德的力量,也是人們對他們的表彰和感謝。在「感動」與「被感動」的互動中,公民道德標桿指引下的和諧社會關系被進一步建立。

當大屏幕中的李學生為救孩子,倒在金溫鐵路的里程碑旁,不少觀眾都潸然淚下。「李學生出事的時候,我們也跑去鐵軌那邊了。」年輕的安徽小夥子吳臣激動地說,片子讓他再次回想起當時的情景,他也有一種當平民英雄的沖勁。「打工的挫折,我們都經歷了,他跟我們一樣真實。」河南老鄉李建龍來溫務工9年,經歷了李學生融入溫州的喜怒哀樂,他說自己會在平凡的崗位上繼續李學生未完成的事業。

「我感受到什麼是人間大愛。回到社區,我會通過網站論壇等載體與更多的人分享。」瑞安風荷社區的代表吳海燕聽完報告會心情久久難以平靜,她說:「平時英雄模範只在電視里見到,今天面對真人真事,我感覺到震撼和敬重,特別是孝老愛親模範鄭雪君的演講,她的高尚品格為現在的獨生子女提供了學習的標桿。」

「傅開其的奉獻精神可歌可泣。」參加我市暑期社會實踐的大學生黃尚凡發出這樣的感慨,在聽完傅開其身為消防官兵,在大火中不顧個人安危,援救戰友,導致身體終身殘疾的事跡後,這個即將開啟自己人生道路的學生,想到自己如何在平凡的崗位上為社會和理想奮斗,「我明白了一個道德高尚的人要樂於為他人所想,敢於奉獻。」

一個個鮮活事例,一支支道德標桿,一筆筆精神財富,寓於平凡的崇高喚起了人們內心的感動,喚起了人們對於公民道德的認同和追求。正如曹國旗在巡講活動啟動儀式上所說的:「這些道德模範以他們的感人事跡和高尚品德譜寫了新時期精神文明建設的絢麗篇章,對弘揚社會正氣,倡導文明新風,激勵和引導廣大幹部群眾積極投身我市新一輪的跨越發展,發揮了積極的作用」。

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的。在榜樣的感召下,各地、各部門積極行動、社會各界廣泛參與,開展形式多樣的道德教育和實踐活動。在社會上,深入開展「迎奧運、講文明、樹新風」活動,持續推進文明出行「23456」工程,深化「倡導文明出行,提升溫州形象」宣傳教育實踐活動,組織開展「我這三十年·文明在我身邊」徵文評選活動,推動全社會進一步形成知榮辱、講正氣、促和諧的良好風尚。在社區,積極組織開展「社區鄰居節」、「孝敬文化周」等活動,促進家庭和美,鄰里和睦,人際和諧。在農村,啟動「十鎮百村種文化」活動,深化「雙千結對共建文明」活動,積極倡導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在未成年人中,扎實推進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3510」工程,編輯出版了「做一個有道德的人」、「感恩社會·感恩父母」等一批作品集,加快百堵文化景牆建設,積極營造「知榮辱、揚美德」的青少年良好成長環境。在新溫州人中,深入開展「情暖溫州、共創和諧、共享文明」活動,切實提高新溫州人的思想道德素質,激發創業熱情。此外,新聞媒體結合各自特點,開辟、開辦了反映公民道德建設的專欄和專題節目,形成濃厚輿論氛圍,推動公民道德建設深入發展。公民道德建設在促進改革發展、維護社會穩定中的作用日益突出,在提高城鄉文明程度和公民素質中的作用日益突出。

道德教育勢在必行(演講稿)

各位領導、各位來賓、你們好!

登上昆侖,才知道什麼叫做高峻;來到虎門才懂得什麼叫做雄偉;目覽黃河,才知道什麼叫做壯闊;游覽長城,才體會什麼叫做巍峨。海闊憑魚躍,天高任鳥飛。偉大的祖國母親給予我們如此豐厚的物產,同時以她博大的胸懷哺育了生生不息,勤勞智慧的中華民族。

古老的中華民族自古以來就享有「禮儀之邦」的美稱。我們不難忘記:戰國時期,楚國大夫屈原因憂患國難而投泊羅江;童稚時的孔融將最大最好的梨讓給長輩的動人故事;三國時的諸葛亮,心胸開闊,七擒七縱孟獲;老子在《道德經》中囑咐我們「做一天人就要講一天道德。」這一切的一切,淋漓盡致地體現了中國人的道德所在。

社會在進步,社會在發展。彈指一瞬間,人類已昂首進入了二十一世紀。在這一漫長的歲月里,中國戰勝了衰落走向振興;戰勝分裂走向統一;掙脫屈辱走向奮起。中國正以新的姿態向世人展示著自己。但是關於公民道德修養的任務勢在必行。因為沒有倫理道德的社會,將何其混亂不堪!

同學們!朋友們!你們是否還記得這樣一篇報道:一位清華大學的學生,為了一個愚蠢的想法,殘忍的將一瓶高濃度的硫酸潑向黑熊的事件。聽過這篇報道後,我的心在顫抖,在滴血!我似乎聽到了一聲聲撕心裂肺的慘叫。我似乎看到了黑熊的面孔。那殘存的一隻眼睛無助的、黯然地望著一切。不!是仇恨地望著一切。它真的不明白,那口口聲聲稱自己是朋友的人類,為什要如此兇殘的傷害自己。血不停地涌動著,不時傳來皮毛燒焦的「滋滋」聲,它憤怒了,它竭盡全力的站起身來,重重地捶打著上鎖的鐵門,以垂死的掙扎向人類示威。慢慢的,殷紅的血浸透了大片土地,黑熊帶著滿腔悲恨昏厥過去。那一幕幕,一聲聲,你看到了嗎?你聽到了嗎?你想過了嗎?我不斷的問自己,這都是為什麼?一個受過高等教育的大學生竟然會有如此不道德的行為,這確實值得我們深思。社會在發展,知識在爆炸,而人類的道德觀念卻越發淡薄了。人們置身於高質量的生活中,陶醉於燈紅酒綠之下,卻忽略了做人的基本原則:那便是德。提高人們的道德修養是當務之急,刻不容緩的。如果人們的道德修養落後於時代,那麼這個社會必將停滯不前。

「少年智則國智,少年強則國強;少年雄於地球,則國雄於地球 !」面對一個新科技,新信息,新體制不斷涌現和競爭異常激烈的知識經濟時代,我們做為祖國未來的建設者,在掌握科學文化的同時,

提高自己的道德修養尤為重要。

那麼我要問,對於一個中學生,道德究竟是什麼呢?其實道德就是寬容、創造、誠信、勤勞、創新、奮斗!

眾所周知,寬容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之一。寬容就是從大局出發,不計較個人恩怨得失》法國著名作家雨果說得好:「世界上最寬闊的是海洋,比海洋更寬闊的是天空,比天空更寬闊的是人的胸懷。」但要真正做到寬容,卻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業精於勤荒於嬉。」勤奮不僅能補先天不足,還能精益求精,更上一層樓!

一個人要自立,一個民族要振興,一個國家要富強都離不開艱苦奮斗。中國共產黨是靠艱苦奮鬥起家的,也是靠艱苦奮斗壯大起來的。無論是在革命、建設、還是在改革的各個歷史時期,中國共產黨在艱苦奮斗中成就偉業,在困苦中創造輝煌,靠著艱苦奮斗的精神,創造了一個又一個的奇跡。新中國的建設和發展,無一不是艱苦奮斗的精神。「憂勞可以興國,逸豫可以立身」

古今中外,無數經驗者表明:艱苦奮斗,事業必成;貪圖享受,自毀前程。

這是一個充滿了創造的世界,這是一個呼喚創造的時代。中學朋友們,讓我們牢記偉大的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所說的話:「處處是創造之地,天天是創造之時,人人是創造之人!」勇敢、主動的去開拓、去創造,讓生生不息的創造力成為托起我們民族未來、祖國希望的脊樑吧!

夠了吧!不夠再問

『柒』 關於道家的演講稿

道家哲學首先擺脫儒家社會哲學的進路,直接從天道運行的原理側面切入,開展了以自然義、中性義為主的"道"的哲學。天道運行有其自然而然的原理在,道的哲學即在解明此一原理性內涵,而得以提出一個活潑自在的世界空間。透過對此一世界運行秩序之無定限、無執著的認識,道家哲學發展出迥然不同於儒家的社會哲學,社會只是一方存在的客體,在其中生存的人們,應有其獨立自存的自由性,而不受任何意識型態的束縛。基本上 道家哲學並不否定儒家的社會理想,但對於社會責任的態度並不先存立場,而能有更尊重人類自主性的態度與存在定位。
道家重視人性的自由與解放。解放 一方面是人的知識能力的解放, 另方面是人的生活心境的解放,前者提出了「為學日益、為道日損」、「此亦一是非彼亦一是非」的認識原理,後者提出了「謙」、「弱」、「柔」、「心齋」、「坐忘」、「化蝶」等的生活功夫來面對世界。 道家講究「人天合一」、「人天相應」、「 為而不爭、利而不害」,「修之於身,其德乃真」, "虛心實腹"、「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氣之辯,以游無窮」, "法於陰陽,以朴應冗,以簡應繁。" 等等。
有學者認為,道家的社會哲學不是進取的,積極的,因為社會只是天道的過程,而不是目的本身。道家認為儒家的社會理想是合理的,但不是絕對的,因此基本上並不需要提出一套決定性的社會理想,因為天道變化,本身無所謂絕對的是非善惡之性能,因而道家強調得更多的 是在社會中生存的智慧原理,而且這種智慧必須是能應在任何歷史情境的社會之中都行之有效的生存之道。也就因為道家的社會哲學不以自己發展規格為主, 而強調應對的智慧,因此利於人們休養生息的需求,故而讓漢初的黃老之治有了實驗的理論基礎。同時也安定了千百年來中國士大夫失意於儒家本位的官場文化之後,也能有一廣大的心性世界以順遂人生。
代表作為《老子》,又名《道德經》。這是一部簡括而有韻的哲學理論著作。就其思想內容看,主張絕聖棄智,忘情寡慾,提倡清凈 無為,無知無欲;對統治階級的嚴刑重稅不滿,幻想倒退到ˇ結繩而治ˇ的ˇ小國寡民ˇ社會。《老子》一書只五千餘字,言簡意賅,善用比喻和民間謠諺。莊子繼承和發展了老子ˇ道法自然ˇ的觀念,認為ˇ道ˇ是無限的,認為一切事物都處於ˇ無動而不變,無時而不移ˇ之中。他的思想與老子的思想一樣,都具有樸素的辯證法思想。莊子的散文在先秦諸子散文中別具特色。他在文章中大量採用並虛構寓言故事來作為論證的依據,想像豐富,筆調輕快,富於浪漫主義色彩和濃郁的詩意,成為歷代古文家所喜愛的散文作品。

『捌』 求演講稿 急急急急

中國文化中的環境生態意識及其現代發展
90年代,美國經濟學教授芭芭拉·沃德和微生物學教授勒內·杜博斯合著了一部警世之書,書名叫「ONLY ONE EARTH———只有一個地球」!兩位作者集成了上百位相關領域的專家的思想,懷著一種強烈的憂患意識,警示世人:在茫茫宇宙之中,星球無數,卻只有一個星球來讓長有四肢,用肺呼吸,用大腦思考,用嘴表達意願的高等動物生存,如果人類自毀家園,明天我們將無處容身。

今天,「只有一個地球」的觀念已經逐步為世人所接受,每年的6月5日被聯合國確定為世界環境日,1999年已是第27個世界環境日,其主題是「拯救地球,就是拯救人類的未來」。 有資料表明:目前全球人口正以每年9000多萬人的幅度增長,世界人口1999年達到60億,到下個世界中期將達100億。全球已有30%的土地因人類的活動遭致退化,每年流失土壤約240億噸。全世界每年流入海洋的石油達1000多萬噸,重金屬幾百萬噸,還有數不清的生活垃圾。水中的病菌和污染物每年造成約2500萬人死亡。全球每年向大氣中排放的二氧化碳約有230億噸,比本世紀初增加了25%,全世界森林面積以每年約1700萬公頃的速度消失,平均每天有140種生物消亡等。

然而,值得我們深思的是,在90年代初環境生態的污染已經成為我國揮之不去的一個嚴重的問題時,我們還把它作為資本主義國家特有的痼疾,而不認為在中國這會成為一個什麼大問題。中國人對「生態環境保護」和「可持續發展」的觀念似乎理解得太晚了些。在《只有一個地球》中文版的序言中曲格平先生回憶說,當年他剛剛看到這份報告時,「我們採取的是事不關己幸災樂禍的態度。我們曾確信並不存在世界性的環境和生態危機,有的只是資本主義制度的危機……」。

今天世人從本國經濟發展的經驗教訓中已經認識到,生態環境與可持續發展的問題不只是一個社會制度的問題,也不僅僅是經濟發展發達與不發達的問題,而且是涉及人與自然的關系的這樣一個世界觀的問題:在人類工業化對自然造成過度的傷害,已經引起自然對人類的報復的情況下,人類是繼續以自然的主宰自居,繼續肆無忌憚地掠奪和奴役自然,還是應該尊重自然,在與自然的平等對話、和諧相處中與自然共同發展。顯然,這是一種文化觀念的選擇,涉及到對人類基本文明的重造。所幸的是,二十世紀以來不但人們對這個問題有了充分的認識,而且科學文化的發展也為建構一種新的世界觀,從而為重建人與自然的一種新型的文明關系提供了可能性。

中國是社會主義國家,又是發展中國家,正處於工業化的中期階段,由於歷史文化和現實發展,因而在人與自然的關系呈現出一種非常復雜的情形:

既有制度優勢,可以快速動員和集中資源進行工業化建設,但如果沒有環保意識,又可能造成全國性的環境和資源的破壞,就像大躍進時代那樣;可以快速動員和集中資源進行環境治理,可以大規模集中地在全國進行環境保護的宣傳教育,但社會政治熱點一變,那麼下面也就悄然無聲,地方政府是不會主動去犧牲經濟發展去解決環境問題的,如果再加上地方保護主義,不但現有的環境污染難以治理,而且會有擴大的趨勢。

既有「後發」的優勢,可以充分總結歐美工業化的經驗教訓,尤其是環境污染和環境治理方面的經驗教訓,存在著經濟發展與環境保護同步發展的可能性。但又有不發達的劣勢,不但許多地方為發展經濟不得不上了許多對環境造成污染的初級工業項目,甚至實際上就是以犧牲環境而獲得一定經濟發展的;而且對環境造成嚴重的污染後,因缺少環境治理的資金、技術和環保意識,而造成了無法治理的環境局面。這似乎在經濟發展中又走了歐美工業化的老路,難以超越工業化的這個階段,還是先污染後治理。

既有「天人合一、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寶貴的古代哲學思想的文化遺產,有馬克思主義理論的指導,但與我國工業化進程和社會文明程度相關,在大多數人那裡實際上還處在機械唯物論的哲學思想階段。這種機械論的世界觀在與金字塔的社會政治結構的結合中,正顯示著人對自然那種居高臨下的主宰心態,還沒有樹立起人與自然平等對話、共同發展的新的世界觀和支持這種世界觀的社會結構和機制。因而在其工業化過程中,不但在工業活動中造成了對自然生態環境的污染和破壞,而且還以「左」的思維方式,計劃體制的制度形式,在歷史活動中造成了對社會領域中的「自然生機」的傷害,窒息了社會生活中的生機與活力。

顯然,在中國工業化進程中,要樹立起環境和生態的保護意識,要實現經濟與社會的可持續發展,最重要的是文化觀念的變革。

一、中國古代文化中的「天人合一」與「天人相分」
人類從野蠻步入文明社會是以人與自然的分離為代價的。這種分離,在生產領域表現為人類社會的三次大的勞動分工;在社會領域表現為人群的分化、階級和私有制社會的出現;在精神領域則表現為人類主體和理性意識的產生,使人類可以有意識地將自己作為主體而與自然客體區分開來,並藉助於語言符號和概念邏輯去認識自然,從而可以更為有效地從事自身的生存活動。

正是這種在勞動基礎上的人與自然的分離及其社會化展開,人類跨入了第一個文明社會——奴隸私有制社會,創造出了原始社會所不能想像的社會物質和精神財富。但奴隸社會的極端貪婪和種種殘暴也促使了人們開始從哲學上思考人與自然的關系。

在中國古代,道家的哲學的創始人物老子和莊子相當清醒地認識到了「離開古代氏族社會純朴道德」的私有制社會所導致的人與自然、人與人的分裂,以及所產生的罪惡和苦難。老子所創立的「道」的內涵復雜而精微,但其中一個重要的思想是:宇宙、自然本是混沌同一的,因而分裂了的人性和人類社會也應該返樸歸真,最終回到一種君主無為而治,人與自然、人與人和諧相處的理想社會中去。莊子則比老子更深刻、更尖銳地揭露和批判了當時的私有制社會。他一方面對那個由於統治者的貪欲、殘暴所造成的「殊死者相枕也,桁楊者相推也;刑戮者相望也」(《在宥》)的現實表現了強烈的憤慨,另一方面他又描繪了一個人擺脫了「物役」,回歸了人的自然本性的 「至德之世」的原始理想社會。他的基本理想就是所謂「齊物論」。他認為萬物本是同一的,並無質的區別,所謂高低、貴賤、美醜、是非等判斷實際都是人的主觀「我見」, 他舉「渾沌」被鑿七竅而死的寓言故事(《應帝王第七》)說明,由這些「自我觀之」的功利心態去改造自然,就必然會造成對自然、包括人自身的自然的損害,而社會也就會分裂而變得不安寧。所以,無論是老子還是莊子都認為人類通過語言符號的「文化」並不是什麼好事,天地自然並無意志卻無為而無不為,造就了一切,因而人應該順應天地之道,舍棄和忘掉人工作偽的知識,回歸人的自然純朴的本性。這樣,人與自然、人與人就能和諧相處,社會就會安寧,人民就能安居樂業。

中國古代道家雖然已經看到了技術(即「機械、機事、機心」,見《莊子·外篇·天地第十二》)對人與自然和諧關系的影響,但道家更多是從社會的分裂、文化的作偽和自身的素樸自由的身心體驗而領會人與自然的關系的,雖然其中充滿著內省的智慧,如對私有制社會的價值批判,對人類的語言文化符號及其理性在人類社會文明過程中雙重作用的認識,以及保持素樸身心的種種體會,但道家的這種期望通過消解文化來澄清人心,使人回歸一種近乎原始的存在狀態的社會理想,無疑是歷史唯心主義的。另一方面,道家在這其中所領會感悟的天(自然)人關系,以及提出的「天人合一」的命題,不但對於今天生活在現代工業化社會中人的浮躁的精神生活當有調適作用,而且對人們思考環境保護、人與自然和諧相處以及經濟與社會的可持續發展等也都有著深刻的啟示作用。

與中國道家不同,中國戰國時期的荀子在天人關繫上則提出的「天人相分」的思想。他與道家一樣,都認為自然是無意志,無目的,但他不認為自然有什麼神奇,也不值得崇拜,自然按照自身的規律運行,在相互作用中生成萬物,僅此而已。因而天是天,人是人,「天」並不為君主是否賢明而變化,也不決定人生的吉凶禍福;而人的社會也有自身的運行規律,社會的治亂在人不在天,社會是富強還是貧弱取決於每個人是否努力勞動。正是在這種價值視野中,荀子提出了「制天命而用之」的思想,認為人能夠也應該適應天時地利去參與自然界的變化並改造自然,戰勝自然,創造出財富,使社會富強,人民安樂。

荀子「天人相分」的思想是中國古代早期的功利主義思想,他把儒家的僅限於社會領域的當官的「有為」推向了自然領域,並因此發展了中國古代的認識論(解蔽)和邏輯學思想(正名)。值得思考的是,荀子還提出了「性惡論」和「禮儀法度」的思想。這些與其「天人相分」的功利思想,與其認識論和邏輯學思想有著體系性的內在聯系。如果對中國古代墨家和荀子的思想作深入的研究的話,可以發現,在中國古代文化發源期,似乎同樣存在著一種類似古代希臘文化的原始的文化體系,但在中國古代小農經濟的土壤上,同時也由於缺少對這種文化體系的本體論的學術支持,因而這種萌芽狀態的文化體系沒有能長成參天大樹,結出近、現代的自然科學之果。相反,漢代實行獨尊儒學的文化政策後,中國古代這一文化體系就消亡了,因而其後中國雖有眾多技術發明,但並不能形成科學體系,形成一種科學發育、發展的文化生態環境。中國的工業化道路沒有能從自身的文化體系中發育生長出來,除了經濟上的原因外,也與這種文化體系的消亡,以及其後的文化發展有關。

而中國古代文化的儒釋道互補,最終在宋明時期完成了中國古代封建主流文化的建構,形成了所謂的宋明理學,以其「滅人慾,存天理」的文化命題,擔負著壓抑人的情慾、提升人的道德品質、支持封建金子塔式的社會結構的文化使命,並因此以道德上的「天理」徹底關閉了自身體系發育自然科學視野中的「天理」的可能性,形成了一種將自然倫理化、將人與自然的關系倫理化的中華古代文化。

毫無疑問的是,這種文化不但由於缺損商品經濟和自然科學發育的基因而不能在近代生出與世界同步的工業化進程,而不得不藉助外力以屈辱和痛苦的歷史心情開始中國的工業化、現代化進程,而且並沒有因為倫理化中的「田園詩般」的人與自然的關系而對工業化中可能出現的環境污染問題能所有警示走出另一種發展模式,最終在工業化過程中基本上走的還是「先污染,後治理」的老路,其中的原因是值得我們思考的。

中國文化中的環境生態意識及其現代發展 來自: 書簽論文網www.shu1000.com 二、西方文化中的「人與自然」
在古希臘工商經濟的基礎上,希臘文化中關於人與自然的關系的思考更多表現出功利性的特徵。

在世界思想史上,主要文明民族的文化都是通過對宇宙始基的追問開始的。中國古代有金、木、水、火、土之說,最終形成了以「氣」為統一的始基,以五行的變化為規律的物質觀。古希臘哲學通過一系列假定最後把宇宙始基規定為「存在」和「原子」。「存在」的古希臘語轉譯為英語為「to be」即漢語中的「是」。自巴門尼德提出「存在」的概念後,對「存在」的探索就形成了西方哲學的本體論。西方文化中的這個「存在」實際就是對自然說「是」(相當於老子的「道可道」),即以人的主體特性來對自然做出判斷、認識和進行理性建造,形成「世界「的文化過程。所以西方的本體論本質上是以范疇的形式來為自然制定邏輯法則的哲學,所追蹤的是人的理性所建造起的共相世界,表現了人對自然的主宰和駕馭意識,即後來古希臘普羅泰戈拉所明確表達的:「人是萬物的尺度」(中國古代哲學的本體論所要追蹤的則是非語言邏輯的人與自然合一的境界)。而「原子論」則形成了西方人的物質觀,自然與世界被認為是由無數個自由的單質 個體所組成,它們相互沖撞、相互競爭、互相作用而形成了有形的物質世界,這里單質體的「一」與「多」,「一」只是無數個「一」中的「一」,而不象中國道家的「一」是唯一的「一」(「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老子·第四十二章》)。值得說明的是,古希臘的「原子論」開始並不是自然科學的,而是價值論的,是認識和假定物質世界的一種工具,表明了希臘人對世界的基本認識和價值假定:世界的存在的基礎是個體性的,世界的物質性、世界的發展及其秩序都是在個體相互競爭中形成的,而不象中國道家那樣認為世界是由一個至高無尚的「道」即「一」或「氣」所氤氳化育成的。

這樣,我們就發現,在西方文化的源頭希臘文化中,一開始就表現出了一種內在的矛盾性,表達了兩種基本文化信念:在其本體論中,強調的是人對自然的主宰,人的理性建造和絕對的理念世界,這顯示了人類主體的內在尺度及人類精神對客觀世界的能動性;而在其物質觀中,則強調了自然和自然本身的自我演化機制,認為世界秩序源自於強有力的自然個體的相互競爭的「天機」[①]。這顯示了人類對自然的認識及其對自身所處位置的宏觀界定:人類歸根結底是在自然之中,是自然的有機部分,遵循著大自然的法則而生活和勞作[②]。在希臘文化其後的發展中,其本體論在與猶太文化的結合中具有了人格神——上帝的形象,「上帝「成了西方文化中的自然和人的絕對主宰;而其物質觀則在其自然哲學的形式中經過漫長的演化最終在十六世紀脫穎而出發展為近代西方的自然科學體系,「原子」這種原來只是價值論的認識工具居然在西方自然科學體系中變成了真在的東西,而其自古希臘開始的工商經濟、城邦民主體制、古羅馬的征戰、及其後來的市場經濟、社會結構和西方民主法制制度,實際也無不是「原子論」結構的歷史形態的寫照。

進入十六世紀後,在歐洲文藝復興的推動下,西方世界重新挖掘和繼承了古希臘的文化傳統,並創造出了以實驗為基礎的近代科學,極大地改變了人類的歷史進程和人類的生活面貌。然而,這不但意味西方人源自古希臘的那種主宰、駕馭和改造自然的價值意願在數學、尤其是牛頓力學等科學中被極大地強化,而且還通過科學獲得了主宰和改造自然的強有力的技術手段。這個時期興起的機械唯物主義的思想使整個自然在西方人的眼裡逐步變成了一部大機器,他們認為,自然「一切都是給定的」,都是由必然性所支配,嚴格按照軌道運行的,只要認識了這個必然性,把握了其中的規律,人類就可以像擺弄鍾表那樣控制和改造自然這部大機器了。終於,隨著最想賺錢,因而也最願意利用科學工具的資產階級登上歷史舞台,隨著工業革命中蒸汽機的轟鳴、鐵路的縱橫、工廠煙囪的聳立、汽車的賓士和原子武器的釋爆,人類徹底地改變了整個世界,極大地豐富了自身的物質和精神生活,推動了人類社會的大發展,但同時人類工業化在給人們帶來眾多享受的同時,也將人類居住的地球帶入了一個危險的境地:全球大氣污染、臭氧層空洞、熱帶雨林急劇減少、土地沙漠化、水資源污染和減少、大量物種消亡、以及美俄核武庫對人類存在的威脅等等。在傳統工業化所引入的新紀元中,自然似乎在反抗人類,開始報復人類。

正因為如此,自十九世紀中葉開始,人們就已經開始重新思考西方文明中的人與自然的關系。尼采所宣布的「上帝死了」,實際批判的正是西方文明中的那種人主宰自然的價值觀念,其後非理性主義哲學,包括存在主義和各種現代藝術思潮,其文化本質正在於要擺脫於語言邏輯的牢籠,消除理性的束縛,復歸人的感性生活,尋求人與自然的一種整體化的和諧的關系。而十九世紀科學的三大發現,以及熱力學的創立以及本世紀的物理學革命、現代宇宙學、系統論、復雜科學等的出現和發展,實際已經開啟了人與自然新型關系的科學之門,為建立人與自然和諧相處、共同發展的新的世界觀奠定了科學基礎[③]。

三、兩種經濟、社會文化結構中工業化及環境問題比較
進入二十世紀,在對西方資本主義工業化模式批判的基礎上,出現了社會主義中央計劃經濟體制的工業化的模式,這種工業化模式在其社會制度、經濟體制、社會結構和經濟發展戰略等方面都有著與歐美工業化不同的特點,因而在其環境問題上也表現出了相關的特點,通過兩種體制中的環境問題的比較研究,有助於在比較中正確認識和解決我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下的環境問題。

在從文化上來回顧西方工業化時,可以發現這樣一個文化現象,即西方的科學技術及其所推動的工業化都包含著一個價值論意義上的「絕對主宰」的影子,但其工業化卻是在沒有主宰的市場體系中進行的。這就是說,西方工業化在其價值本質上是為了主宰、控制和改造自然,並因而在其社會層面表現出了妄想稱霸世界的「帝國主義」的價值心態,但市場體系中的工業化卻由於一個個想稱霸的企業主體間的相互競爭、相互抗衡而使其變成了一種每個人都不可能稱霸而由「市場合力」來支配的自然歷史過程,充分地表現了古希臘原子論的結構原理。因此,在這個市場體系中,有著個體的意志自由、有自覺的理性精神、有企業業主這樣一個個企業的「主宰」,同時在文化領域還有著自由主義為之搖旗吶喊。然而,正是由於市場體系中的這種充分的個體意志自由、充分的理性和充分的市場競爭,而使得市場體系在其宏觀整體上顯示出了一種既沒有絕對意志主宰,也沒有自覺理性的性質,而是恩格斯所說「不自覺地和不自主地起著作用的力量」——「歷史合力」起著作用,因而使其變成了一種由「合力」所推動的自然歷史過程。這正是西方工業化「先發、內生型模式」的文化特徵。

因而,西方工業化中的環境問題實際也是由這個文化特徵所支配的。從文化上看,西方市場體系中的工業化表現出了兩個基本特點:一是工業化中的環境污染問題雖然和人類對環境的認識、現有的工業技術水平和科學技術手段有關,但在其現實性上卻是企業追逐利益最大化的結果,就是說,歐美工業化中所產生的各類污染在本質上是企業自利行為所導致的。二是在市場體系的條件下,企業的導致環境污染的自利行為最終又會被企業競爭中的一般化的自利行為所制衡,進而通過社會的意識化的過程而產生制約和解決環境污染問題的市場和社會機制。這就是說,市場體系中工業污染問題最終可以通過政府理性指導下的市場競爭,而在企業自利的基礎上產生解決環境污染問題的市場機制,可謂「敗也蕭何,成也蕭何」。環境污染是企業的自利行為導致的,而最終又是在企業自利行為基礎產生了解決問題的機制。比如企業污染環境後會遭致公憤,而對企業的市場競爭不利,而後的環境保護法的制定,又會使企業污染環境的行為遭致政府的法律處罰和經濟制裁,進一步發展又使清潔生產、環保產品、綠色產品受到社會的贊揚和歡迎,而綠色環保運動和生態倫理的出現更是使企業的污染環境的行為變成了一種遭譴責的不道德的行為。這一切都會對企業的利益產生巨大的影響,從而演化和生成出一種包含了環境意識的新的市場秩序。值得強調的是,環境科學、生態倫理等科學和理性的東西,只有在市場本身提供了解決問題的物質和信息條件的前提下,才能產生實際的作用。所以,在市場體系中,對環境問題的認識和解決,歸根結底是要通過企業在市場競爭中的利益的損益來影響和推動的。

社會主義國家的工業化及工業化中的環境問題則表現為另一種文化特點。

一是在中央計劃經濟體制的工業化模式中,企業被消解了財產所有權和自主經營權,變成了整個中央計劃經濟體系中的一個被控的工業單位,而不再是一個經濟主體。因而,在這個體系中,企業不是一種個體,沒有自身的經濟利益,因而既無自身意志自由,也無所謂理性(理性是建立在主體性的基礎上的),更沒有企業間的為追求利益最大化的市場競爭,企業實際只是政府部門經濟職能的延伸。因此,一切經濟行為都必須嚴格按照中央計劃指令來進行,整個計劃體系中的經濟運作是通過一種自上而下的行政命令來實施操作的。從文化上來認識這個體系,不知只是一種文化的巧合,還是中國歷史文化傳統的真的延伸,中央計劃經濟體制中的工業化正表現著中國古代的「氣化論」的原理(通過一個至高無上的「道」來運化萬物)。這樣,與歐美市場體系中的工業化相比,社會主義計劃體制中的工業化在其微觀的經濟領域里恰恰是沒有個體性的「主宰」的,企業沒有自身的利益,沒有人格化的企業財產所有者和經營者,當然也沒有企業業主的「主宰」,因而也就沒有利益的驅動和利益的競爭。因此,社會主義計劃體制中的工業化系統是一種沒有自然發育、發展過程的,因而是沒有自身秩序信息源,沒有內在生命活動的人造系統。

二是在計劃體系中,形成了一種金字塔式的經濟結構,假定了一個超越了自身歷史發展水平的高居的系統主宰和控制者。由於計劃體制的工業化系統沒有內在生命活動、內在秩序信息和生命活動機制,因而必須造就一個外在的系統控制和操作者來推動這個系統運作。正因為如此,在社會主義的計劃經濟中,社會管理者們「自我超越」,一下子成了一個工業時代的絕對控制者,在對西方工業化知識的非經驗化的批判和借鑒中,社會主義的工業化被假定為通過政府有計劃地、科學地組織和直接參與整個社會經濟生活,可以跨越市場化階段,走一條多、快、好省的經濟和社會發展道路。這樣,社會國家的管理者們就在一個假定的歷史前提下,以一個「至善」的社會理想目標,而自我賦予了絕對權力,成為不但是宏觀的而且是微觀的經濟生活的控制和直接操作者。

這就使得社會主義的工業化本質上不是一種自然歷史過程,而是社會管理層在「至善」的價值理想推動下的一種意志化的歷史活動[④]。這里就產生了人與自然關繫上的一種獨特的歷史文化現象,即在社會主義計劃體制的工業化中,工業化本身所暗含著的「絕對主宰」的價值意願與計劃體制金字塔社會結構所包含著的價值意願產生了強烈的歷史共振(中國大躍進就是這種共振的表現),從而在經濟和社會生活兩個大系統中極大地強化了人主宰、控制自然的價值取向,這反過來,又極大地強化了社會管理者在工業活動中意志化行為。這就使社會主義計劃體制下的經濟和社會發展被導入了一種沒有制衡機制的社會架構中:工業化中的人的主體價值意願缺少了市場化中的「市場合力」作為一種社會領域中的自然力量來制衡;計劃體制的金字塔結構中的社會管理者的意志化行為缺少了市場化的平行網路結構中的市場的理性行為來制衡。在社會主義工業化的人主宰、控制和改造自然的活動中,這種經濟、社會和文化結構缺損了自然(包括社會領域中的自然)對人主體性的作用和改造的自然和社會機制,而在歷史活動中這一瞬間了失落了大自然的法則。然而,實踐表明,這種社會架構中的工業化活動無論是對自然還是對於人類社會自身都是一種危險的歷史嘗試:一種「至善」價值理想支配的沒有制衡的意志化行為所推動的工業化雖然實現工業化初期的高速增長,但其後不僅付出了低效益、資源浪費、工業布局不合理和大規模環境污染的代價,而且也在其力圖使整個經濟和社會生活完全科學化、秩序化、均衡化和道德化的唯心意志統制行為中,壓制了經濟和社會領域中的「自然生機」(如農民多養兩只雞也是不準的),阻礙了經濟主體的發育,並在為保持這種無個體、無主體性的文化結構所進行的一次次政治運動以及所宣揚的各種極左思想觀念中對人民的思想感情造成了極大地誤導和傷害,從而逐步把經濟和社會推向了崩潰的邊緣,最終引起了社會主義國家在80年代後期的全面的經濟和社會改革。

而社會主義計劃體制下的工業化污染問題也與這種經濟和社會文化結構密切相關。

『玖』 做一個有道德的人演講稿,不超過5分鍾

做一個有道德的人
在這個社會中,有許多行為規范約束著我們的一言一行,這就是道德。做一個有道德的人其實很簡單,只要做每一件事都用心仔細想一想,多為他人考慮一點,道德就會伴隨在你的身邊。
有一次,我和媽媽到銀行存錢,銀行里人頭攢動,我和媽媽排了很長時間的隊伍才輪到我們。就在我們走向櫃台時,一位70多歲的老人忽然跌跌撞撞地走了過來。我開始還認為他是有什麼東西丟在那裡要拿回去,可他還沒站穩,就發話了:「請問一下養老保險怎麼取?」
我可不高興了,明明是我們先來了,怎麼讓他先辦起業務呢?而且這么大人了,先來後到這點道理不懂嗎? 可媽媽卻好像讓著他一樣,什麼話也沒說,而且還把身子往一邊讓了讓。 媽媽的舉動,更讓我驚訝和氣憤,難道媽媽也不懂這點道理嗎? 媽媽好象看見了我表情的變化,就悄悄把我拉到一邊,微笑著對我說:「你是不是有點不高興啊?」我用勁地點了點頭,氣憤地說出了我的想法。媽媽的臉色立刻變得嚴肅起來,對我說:「你這就不對了。雖然先來後到是規矩,但是他畢竟是位老人啊!而且他跌跌撞撞,必然有重要的事情。尊老愛幼是中華民族的優良傳統,也是一種道德的表現,所以我們必須要讓著他,尊敬他。」我這才點了點頭。媽媽的表情終於由嚴肅化為輕松,「如果你也是一位老人,你願意為這么一件小事而和別人爭吵嗎?」我不好意思地搖了搖頭。 這是,那位老人的事已經辦好了,正招呼我們過去。他這時向我們解釋:「剛才真對不起,我有點急事,讓你們久等了!」我笑著說:「沒關系!這不算什麼!」 同時,我也看見了媽媽贊許的目光。
可見,道德還能讓社會更加和諧,幸福,美滿。
但是社會上還存在一些不道德的事情。
最近,汶川發生了大地震,許多人為次慷慨解囊。但是,我在報紙上看見一條反面的新聞:「某地區奧運火炬手在繞過捐款箱後,把一隻空的手放在箱子邊,什麼也沒捐。」 這件事在社會上引起了軒然沒有錯,他們已經捐過了錢,只是幾位記者沒拍到照片,就讓他們空大波,指責聲,叫喊聲,責罵聲,不絕於耳。經事後調查,火炬手並著手再走了一邊。這件事讓火炬手很郁悶,人民很納悶,也讓社會充滿了疑問,這記者怎麼這樣呢!我則感到很氣憤,媒體本是為人民服務,讓人民更加了解社會,卻報道出這么一條消息,又和報假新聞有什麼區別呢!這是拿災區人們的利益開玩笑,是對火炬手的不尊重,是對社會的形象的嚴重損害!實事求是道德的基本表現,而這家媒體卻連這點道德都做不到,還怎麼再談自己的信譽呢?
這是道德負面的例子,通過這件事,給我們敲響了警鍾,做一個實事求是的人是道德的基本表現,我們要遵循它。
道德是做人的基本素質,我們要捍衛道德,宣傳道德,實踐道德,做一個有道德的人!

這個少~
做一個有道德的人
義大利詩人但丁說過:「一個知識不全的人可以用道德去彌補,而一個道德不全的人卻難以用知識去彌補。」我們今天不去討論道德和知識誰更重要,但我相信我們的國家和民族最需要的是具有道德高尚的知識者。

我們中華民族歷來崇尚道德。無論是以孔子為代表的儒家思想,還是以老子為代表的道家思想,無不都以高尚的道德作為他們的至高境界。宋代文人蘇轍就曾寫道:「轍生好為文,思之至深。以為文者氣之所形,然文不可以學而能,氣可以養而至。」這就說明,道德是做人的基本准則。

怎樣做一個有道德的人?我個人認為,首先要做到「勿以善小而不為,勿以惡小而為之」。三國時期的劉備曾經以此教導過他的兒子。我們如果能夠從身邊小事做起,嚴於律己,那麼我們每做一件事情,我們的道德水平就會得到一次升華。積跬步,以至千里;匯小溪,以成江海。我們要善於由大及小,從大處著眼,從小處著手,決不要以微小而不足道,細小而不足為。

做一個有道德的人,要注重培養自己的道德觀念,必須注意到知、情、意、行的統一。不能只講動機不計效果,也不能只根據效果去判斷其善惡。要注重道德認知,處理好知與行的關系,注意實際行為的鍛煉,在實踐中增強道德情感、意志力。

古往今來,滄海桑田。雖然時光在流逝,時代在變遷,但是道德建設的重要性不僅沒有消減,反而與日俱增。我們黨和政府對公民的道德建設十分重視。人們常說:道德是石,敲出希望之火;道德是火,點燃希望之燈;道德是燈,照亮人生之路;道德是路,引導人們走向燦爛輝煌。

讓我們從現在開始,從自己開始,自覺地做道德建設的宣傳者、實踐者和捍衛者,做一個有道德的人。

熱點內容
古代勵志的名言 發布:2021-03-16 21:50:46 瀏覽:209
形容兒孫繞膝的詩句 發布:2021-03-16 21:49:35 瀏覽:878
席慕蓉賞析印記 發布:2021-03-16 21:48:26 瀏覽:311
權力很大含有手的成語 發布:2021-03-16 21:48:22 瀏覽:584
能聽的兒童故事 發布:2021-03-16 21:48:15 瀏覽:285
關於足球的詩歌詞句 發布:2021-03-16 21:47:40 瀏覽:870
拖拉機的古詩 發布:2021-03-16 21:42:53 瀏覽:571
亮甜的詩句 發布:2021-03-16 21:42:00 瀏覽:831
廣東話生日快樂祝福語 發布:2021-03-16 21:38:55 瀏覽:409
噓的短句 發布:2021-03-16 21:38:07 瀏覽:8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