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祝福演講 » 非物質文化演講稿

非物質文化演講稿

發布時間: 2021-01-28 18:39:18

1. 廣饒傳統文化2000字演講稿

僅供參考,稍作修改。

您好,呂劇
發源地:廣饒縣(現東營區)時家村
呂劇是山東省主要的地方戲曲劇種,是我國戲曲藝術園地中一朵散發著濃郁泥土芳香的絢麗之花。它發源於東營區時家村,始成於1900年,當時被藝人們稱之為「化(上)妝揚琴」,而民眾則以「跑驢戲」、「捋戲」或「小戲」等稱之。其早期主要流行於鄉村集鎮,後逐漸在濟南等城市興起。
「七七」事變之後,日寇侵佔濟南,呂劇藝人窮困潦倒,呂戲班社大多解體。至濟南解放前夕,呂劇已瀕於危境。新中國成立後,在黨和政府的關懷和扶持下,呂劇獲得新生並迅速發展,流行地域遍及山東絕大部分地區,在其他省份如江蘇、新疆、黑龍江、吉林、遼寧等地也具有重要影響。
呂劇的唱腔婉轉、優美,通俗易懂,主要伴奏樂器墜琴,音色和韻味獨特。呂劇唱腔素有「拴老婆橛子」之稱,具有深厚的群眾基礎。呂劇音樂的繼承與發展,對研究和發展齊魯民間音樂具有重要的作用和價值。

陳官短穗花鼓
發源地:廣饒縣陳官村
流傳於廣饒縣陳官鄉的陳官短穗花鼓起源於明清時期,迄今已有300多年歷史。2006年11月,陳官短穗花鼓入選山東省第一批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2008年2月又入選國家第二批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短穗花鼓原是舊社會流浪藝人藉以乞討謀生的手段,每逢青黃不接之時或災年,藝人們就背起花鼓,四處逃荒,往往師徒、兄弟或父子組成一班,或跑坡或設地攤演出。長年的流浪生活,使藝人們練就了一身硬功夫和絕技,閑時便互相交流和比賽鼓技,日久天長便形成這么一種技藝獨特的漢族民間舞蹈。
廣饒縣陳官鄉陳官村張家是當地的花鼓世家。20世紀初,張延水在長期的乞討生涯中練就了一身花鼓絕技,並不斷改進技巧,翻新花樣,提高表演水平,成為當時名震魯北、膠東一帶的民間藝人。
「打場腳微顛、八字腿弓箭、擊打頭略晃、跑鼓輕如仙」。陳官短穗花鼓動作奔放、舒展。它的特別之處在於用以打鼓的不是鼓槌,而是系在鼓槌一端的鼓穗。兩根三寸長的短桿,各系六十公分長的短鞭,短鞭中間部位兩個貓耳朵,貓耳朵上系兩個燈籠穗,表演時迎風飛舞,鞭頭手工加工成疙瘩穗,穗頭十二公分,用於擊鼓。花鼓在腰間是活動的,並不固定,在跳動中用鼓穗打鼓沒有高超熟練的技能是做不到的。

棗木杠子亂彈
發源地:廣饒縣大王鎮
「棗木杠子亂彈」是廣饒縣大王鎮一種獨特的民間小調,俗稱「小調」、「雜八調」,有曲調七十餘種,素有「九腔十八調七十二哼哼」之稱。始創於大明初,發展於清康乾盛世。迄今三百餘年。
「棗木杠子亂彈」流行范圍以大王鎮大王西村為中心,覆蓋方圓十餘華里。有劇情中所反映的風俗人情,方言土語為證,如「根半腿」、「撅噘著個腚」、「腰就粗的那六筲子瓮」……
演奏時伴奏樂器甚多,以揚琴、挫琴為主,二胡三弦為輔,佐以笛子墜琴月琴。「棗木杠子」即一棗木梆子。若掌鼓板者,為樂器演奏之指揮,故名「棗木杠子亂彈」。
隨著敲擊棗木杠子發出的脆響,舞台上的幕布徐徐開啟。二胡悠揚,揚琴竹笛之韻,如流水般傾瀉而出。演員神情專注,手持棗木杠子、碟子、盤子,邊敲邊引吭高歌。台邊樂手、唱手或坐或站,隨意哼唱,似「說盡心中無限事」。一曲極具鄉土氣息的「棗木杠子亂彈」在廣饒大地回響。
「棗木杠子亂彈」傳承著開拓進取的精神,傳遞著積極樂觀的能量。不僅需要大家用心觀看,用心品味,更需要大家脈脈相傳。

2. 老師要求寫一篇有關中國傳統文化的演講稿,我寫關於剪紙的符合嗎

  1. 可以寫的。

  2. 中國剪紙是一種用剪刀或刻刀在紙上剪刻花紋,用於裝點生活或回配合其答他民俗活動的民間藝術。在中國,剪紙具有廣泛的群眾基礎,交融於各族人民的社會生活,是各種民俗活動的重要組成部分。其傳承賡續的視覺形象和造型格式,蘊涵了豐富的文化歷史信息,表達了廣大民眾的社會認以、道德觀念、實踐經驗、生活理想和審美情趣,具有認知、教化、表意、抒情、娛樂、交往等多重社會價值。

  3. 2006年5月20日,剪紙藝術遺產經國務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2009年9月28日至10月2日舉行的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政府間委員會第四次會議上,中國申報的中國剪紙項目入選「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 。

3. 急求!!「文化遺產在我心中」為主題演講稿 在線等。。。

文化遺產在我心中

我國是非物質文化遺產大國。五千年的古老文明,漫長的農耕文化歷史,以及56個民族多元化的文化生態,顯現了中華民族民間文化藝術資源十分豐富及天才的藝術創造,有極高的歷史價值,許多種類或世界獨有,或世界第一。然而,隨著現代化進程的加速,受許多條件因素影響,我國原本豐富的非物質文化遺產正遭受著猛烈的沖擊。

一、我國非物質文化遺產處境堪憂

按照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的界定,人類文化遺產可概分為兩大類:一類是物質文化遺產,包括文化遺址、遺存、文物、文獻等;一類是非物質文化遺產,主要是指以語言、文學、音樂、舞蹈、游戲、神話、禮儀、習慣、手工藝、建築術、技藝、技巧和瞬間表現形式傳承的文化遺存,是民俗文化、民間文化、民族文化的重要傳承方式。非物質文化遺產的最大特點是口耳相傳,訴諸視聽而疏於記錄和固態化。因而常常是轉瞬即逝的,不可再生的。一旦消亡或流失,在落後的記錄手段和技術條件下,基本無法恢復或再生。這就意味著民間的非物質文化遺產雖然豐富,但也很脆弱。目前,我國非物質文化遺產發掘整理和保護行動落後於它的消亡速度,呈現出岌岌可危的現狀,如民間戲曲、戲劇在衰落,年畫、剪紙、皮影正在逐漸消失。而與此同時,中華民族文化的獨特性和不可替代性正吸引著世界目光。無論是「中國京劇歐洲行」的順利開展,崑曲和古琴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入「人類口頭文化遺產」名錄,還是《卧虎藏龍》獲奧斯卡獎項,都說明了中華民族文化的魅力所在。但是就在我國的非物質文化遺產在得到越來越多世界認同的同時,許多的國家將許多本屬於我國的文化遺產納入本國家的文化產業戰略,對這一寶貴資源進行開發利用。從已經久遠的「敦煌」藝術的流失,景泰藍、宣紙技術被竊,到近年來美國《花木蘭》的高上座率,韓國的皇家音樂「申遺」(韓方入選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時,明確說明該項藝術源自中國),以及韓國欲奪我們的「端午節」申請世界文化遺產,少林商標在美國搶注等事件屢屢發生,這在說明中國非物質文化獨特地位的同時,也向我們敲響了警鍾:如果我們行動遲緩,一些優秀的文化遺產將被他人「端走」,我國優秀的文化將被肢解。

二、在搶救非物質文化遺產中遇到的問題

黨中央、國務院十分重視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工作,確定了對重要非物質文化遺產和優秀的民間藝術工作給予扶持的方針。各地政府對保護、搶救非物質文化遺產工作積極行動,並取得了很大的成績。近些年,我國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工作已經開展起來。但也存在以下問題:

一是我國非物質文化遺產種類繁多,普查力度不大。由於民間文化歷史悠久、種類繁多,加上非物質文化遺產工作長期不被重視,政府部門的普查工作力度不大,至今對於我們民間文化的非物質文化遺產的整體狀況、存在種類數量和消失的狀況等認識不清,缺乏深入和廣泛的了解。

二是保護文化遺產的觀念滯後,資金技術貧乏,對非物質文化遺產價值缺乏正確的開發利用。如由於得不到政府的支持,資金不足,一些小規模的非物質文化遺產類的文化產業,在艱難的環境中自生自滅。旅遊市場對民間藝術遺產庸俗化的廉價開發,對社會造成文化誤導和原生態破壞。

三是非物質文化遺產缺乏法律保護依據。如對古代的科技、工藝、音樂、舞蹈、歷史聲音、歷史圖像、民族文物、民俗文物等非物質文化遺產,既沒有科學的界定和權威的說明,也未能列入《文物保護法》的保護之下。我國現有的法律法規已不能適應我國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工作的開展。

四是缺乏非物質文化遺產的教育及人才的培養,傳承渠道不暢。教育領域對非物質文化遺產缺乏重視和價值認知,教育與文化遺產保護、傳承脫節。如大學中與非物質文化遺產相關的學科極度缺乏,不能培養提供保護文化遺產所需的社會人才。公民尤其是年輕一代越來越遠離本民族的傳統文化,如果我們的下一代生活在充斥著網路、選秀、聖誕節的環境中,而喪失了對民族文化的關注的熱愛,中華民族五千年綿延不斷的民族民間文化將面臨斷裂的危險。

三、關於保護我國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的建議

(一)各級政府要給予足夠的認識與支持,全面推進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工作

一是政府對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工作要高度重視,方向明確,把保護和開發優秀非巷質文化遺產作為發展我國文化產業的重要組成部分。二是盡快成立鑒定和評估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審查委員會和專家委員會,分階段制定民間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與發展的長遠規劃,編制中國民間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三是要盡快制定「民間傳統文化保護法」和「民間傳統文化保護條例」等法律法規,實現對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保護工作納入法律軌道。四是理順管理體制,建立地方與地方之間、部門與部門之間的協調機制,形成合力。五是各級政府應將民間非物質文化遺產搶救工程納入經濟社會發展規劃,在人力、物力、財力上予以切實支持。

(二)實行分級保護制度,負責統一協調、指導保護工作

一是地方政府應明確實施保護單位及各自權利和責任,負責轄區內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工作;二是要建立專項的民間傳統文化保護基金,幫助一些地區解決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工作中遇到的資金困難問題;三是在非物質文化遺產管理體制尚未系統建立之前,由文化部門負責協調和指導文化遺產保護工作。

(三)培訓一批非物質文化遺產的承接人才隊伍

一是在相應的高校增設有關方面的專業學科,招收此類專業的學生,其中包括本科生、代培生、進修生等;二是將民間藝術列入大學藝術教育,在中小學各個學段開設有關非物質文化遺產內容的課程,從小孩子開始培養他們對民族文化的認同感。三是在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的隊伍中,要吸收文化人類學家和民俗學家,以提高文化遺產保護工作的水準。

(四)開發和保護並重,避免開發活動時文化遺產的破壞

一是避免地方政府因利益駐動,不顧及對文化遺產的破壞,去「開發」某些非物質文化遺產;二是必要的開發必須由專家學者論證經有關部門審查批准,嚴格實行開發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准入制度;三是政府必須傾聽民眾保護文化遺產的呼聲,及時糾正有損文化遺產的行為,加大對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保護力度。

(五)努力營造全社會重視非物質文化遺產的氛圍

一是將非物質文化遺產列入愛國主義教育內容,廣泛開展非物質文化教育的宣傳工作;二是建立相關的博物館、民俗館和民間藝術資料庫等設施,利用現代科技手段對非物質文化遺產進行嚴格保存和保管;三是組織專家學者、文化工作者和群眾藝術工作者參與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活動,特別要注重發揮關心文化事業的企業和人士,以及文化團體和各類文化中介組織的作用;四是推行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命名制。借鑒「世界文化遺產」或「人類口頭與非物質文化遺產」申報的做法,對優秀的非物質文化遺產,按照逐級中報、專家機構或權威部門評估、政府審批的程序,給予相應級別的命名,把保護、開發、「申遺」、利用更緊密地結合起來。

(六)推動民間非物質優秀傳統文化不斷發展形成文化產業,是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的有效途徑

文化遺產列入保護名錄之後不能僅僅停放在博物館里,應積極推動民間非物質文化遺產的產業化發展,對具有產業開發價值的傳統文化項目予以政策傾斜,鼓勵民間資本進入民間傳統文化的產業開發。在認定和保護各種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基礎上,對具有一定經濟價值的非物質文化遺產,在有效保護的前提下,進行科學合理的開發利用,使它們成為促進地方經濟發展的重要支撐。(

4. 弘揚中國傳統文化演講稿怎麼寫老師指導

同學們大家好,今天我要演講的內容是保護弘揚中國的傳統文化。 清明節是中國的傳統節日,它大約始於周代,已有二千五百多年的歷史,在昨天我們剛愉快地度過了這個法定節假日,但不知道大家是否還記得在得知韓國端午祭在2007年11月25日申
遺成功時的憤慨。中國五千年的光輝燦爛的中華文化,竟被他國爭先搶奪,亦或躍躍欲試。從「端午祭」申遺到「漢字之爭」,「中醫之爭」,再到近期的「風水之爭」,文化摩擦在中韓坊間蹭出不少火花,而結果,絕大部分,中國的這些非物質文化遺產都被韓國成功申遺了。
中國人在責怪韓國人的恬不知恥的剽竊行為時,是否有理性地看待這一系列事件,反省自己呢?遙想當年,中國軟弱,帝國主義侵佔中國領土,如今韓國的一些政客正在大規模搶佔中國文化時,有一些從洋媚外的人正在風風火火地哈韓,韓國的二流肥皂劇和服飾潮流都備受國人的追捧。還沒有到12月25日,大城市的各大商場,甚至政府出資在籌備平安夜、聖誕節,很多年輕人不知道中國古老而美麗的七夕節,卻很早就翹首以待2月14日的情人節,或許現在就不奇怪為什麼韓國可以一直申遺成功了,不要老是怪罪於政府的無能,也不要怪罪於韓國的無恥,因為是我們自己把我們的文化丟棄了。
所以,我們要做的,不是盲目的憤怒,而是要自己首先重視自己的東西,更重要的是我們要一直對祖國的文化保有高度的熱情。利用各種媒介,多多的宣揚非物質文化遺產的重要性,對國人從兒童時期起就教導他們重視,讓更多中國人重視自己的傳統文化,而非盲目吸收別人的東西。政府也應該重視傳統文化,重視「抓精神文明建設」的起步。加大傳統文化在民間的教育宣傳。這種高度重視的意識,從官府傳遞到民間,從我們這一代傳遞到下一代,我們國家的文化還會丟嗎?小小韓國還可以這樣張揚跋扈卻可以屢屢得逞嗎?
「俱往矣。數風流人物,還看今朝。」讓我們刻苦學習,頑強拼搏,時刻准備著為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而努力奮斗!

5. 關於保護彝族傳統文化的演講稿

阿西里西彝族村寨的文化現狀。阿西里西村的文化由三部分構成,一是以彝語為主要載體的彝族傳統文化;二是以漢語為傳播媒介的現代文化;三是以彝漢雙語為詮釋工具的基督教文化。彝族在貴州歷史上建立過持續時間最長、獨具彝族文化特色的地方政權。因承行完善的「則溪政權制度」①,歷史上彝族文化一直是黔西北的主流文化,隨著公元1664年阿哲部水西土司政權的最後瓦解,黔西北實行了一千多年的彝族政權制度徹底崩潰,彝族文化賴以強勢運行的政權基礎不復存在。隨著大量漢族的遷入,彝族文化逐漸被漢族文化稀釋,消融,形成如今彝族傳統文化分布的孤島格局。阿西里西村的彝族傳統文化主要表現為語言,所有村民在村寨日常活動中均使用彝語進行交流;文字,村寨有四個熟諳彝族文字的畢摩;以彝族酒禮歌為代表的彝族婚嫁文化;以彝族鈴鐺舞為代表的喪葬文化;以彝族撮泰吉為代表的原始戲劇文化;以《阿西里西》和撒麻舞為代表的彝族歌舞文化;以賽馬和磨磨秋為代表的彝族體育文化;以彝族火把節和十月年為代表的節日文化。其中撮泰吉2006年入選國家第一批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鈴鐺舞2008年入選國家第二批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火把節2011年入選第三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阿西里西村是貴州彝族傳統文化最具代表性的村寨之一。
阿西里西村的文化傳承模式。一方面,以政府為主導的文化傳承模式。從阿西里西村的相關文化事件可以看出,政府在阿西里西村的文化交流中扮演了主導性角色。隨著近年來相關文化項目入選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阿西里西村逐漸具有了全國甚至全球意義的文化象徵性。政府的重視與支持是民族文化傳承的恆久動力,如果沒有政府持續的關注與支持,阿西里西村必然像距它不遠的其他彝族村寨一樣完全基督化。阿西里西村的彝族文化在其他村寨也能找到,幸運的是阿西里西村最早搭上了政府政治宣傳的文化交流車,成為歷屆地方政府進行政治宣傳時的權威文化選擇。

6. 《弘揚傳統文化 創造新時代文明》演講稿,600字左右。

同學們大家好,今天我要演講的內容是保護弘揚中國的傳統文化。
清明節是中國的傳統節日,它大約始於周代,已有二千五百多年的歷史,在昨天我們剛愉快地度過了這個法定節假日,但不知道大家是否還記得在得知韓國端午祭在2007年11月25日申
遺成功時的憤慨。中國五千年的光輝燦爛的中華文化,竟被他國爭先搶奪,亦或躍躍欲試。從「端午祭」申遺到「漢字之爭」,「中醫之爭」,再到近期的「風水之爭」,文化摩擦在中韓坊間蹭出不少火花,而結果,絕大部分,中國的這些非物質文化遺產都被韓國成功申遺了。
中國人在責怪韓國人的恬不知恥的剽竊行為時,是否有理性地看待這一系列事件,反省自己呢?遙想當年,中國軟弱,帝國主義侵佔中國領土,如今韓國的一些政客正在大規模搶佔中國文化時,有一些從洋媚外的人正在風風火火地哈韓,韓國的二流肥皂劇和服飾潮流都備受國人的追捧。還沒有到12月25日,大城市的各大商場,甚至政府出資在籌備平安夜、聖誕節,很多年輕人不知道中國古老而美麗的七夕節,卻很早就翹首以待2月14日的情人節,或許現在就不奇怪為什麼韓國可以一直申遺成功了,不要老是怪罪於政府的無能,也不要怪罪於韓國的無恥,因為是我們自己把我們的文化丟棄了。
所以,我們要做的,不是盲目的憤怒,而是要自己首先重視自己的東西,更重要的是我們要一直對祖國的文化保有高度的熱情。利用各種媒介,多多的宣揚非物質文化遺產的重要性,對國人從兒童時期起就教導他們重視,讓更多中國人重視自己的傳統文化,而非盲目吸收別人的東西。政府也應該重視傳統文化,重視「抓精神文明建設」的起步。加大傳統文化在民間的教育宣傳。這種高度重視的意識,從官府傳遞到民間,從我們這一代傳遞到下一代,我們國家的文化還會丟嗎?小小韓國還可以這樣張揚跋扈卻可以屢屢得逞嗎?
「俱往矣。數風流人物,還看今朝。」讓我們刻苦學習,頑強拼搏,時刻准備著為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而努力奮斗!

7. 弘揚民族文化演講稿

LZ要是你要參加比賽的話我 我只給你弄個簡短的給你參考下但是不能抄襲這個你應該知道的吧只能做參考借鑒如下;

"弘揚民族精神,愛我錦綉中華"這句話幾乎全國人民都知道,但又多少人能做到呢?我國是世界文明古國之一,從"人文出祖_黃帝,到堯舜禹的克己愛民,孝敬父母等精神一直延續到現在.我們每次在外國人面前說自己是炎黃子孫,不由得感到自豪起來,滔滔不絕的說著祖先們的那些精神,說什麼要向他們學習,可是誰又做到了呢?沒有,都沒有,我們是那些說話不算數的人,但也有些人在弘揚我國的民族精神建設我么的國家,我們可以弘揚民族精神,弘揚民族精神可以不必做的那麼大,不用做的要人人都知道你在弘揚名族精神,可以在公交車上,我們可以給那些老弱病殘孕讓位,過馬路時,可以扶那些老人過馬路,還可以不亂丟,亂塗,亂扔……那不就沒有什麼人得病了嗎?不就使得環境受到了保護嗎?不就使得我國變得更美好嗎?

一個祖國的建設不僅僅只靠一個人,要靠全國人民的智慧和雙手來建造,聽說過「三個臭皮蛋頂一個諸葛亮」的彥語嗎?連三個臭皮蛋的智慧都可以頂一個諸葛亮的智慧,這不就說明團結力量大嗎?不過隨著我國經濟的發展,我們青少年的學習得到了很大的提高,我們建設祖國和弘揚名族精神的能力也增強了,所以,我們青少年弘揚名族精神的責任佔全國任命弘揚名族精神的人的三分之二。

在我們身邊不就又很多這樣的例子嗎?如在1988年的奧運會上,我國乒乓球隊的隊員們戰勝了對方後,使我國獲得了參加奧運會以來的第一塊乒乓球金牌,也使得乒乓球成為了我國的國球,這不就是在建設祖國嗎?還有就是在今年的奧運會上,在男子110米蘭冠軍劉翔在直徑跑道上戰勝了黑人,為我們全亞洲爭了光還為我國爭了光,這不也實在建設祖國嗎?……

弘揚民族精神,全國人民人人有責,誰都不能丟下這個責任!

弘揚名族精神,愛我錦綉中華

8. 求一篇有關於保護物質文化遺產 弘揚民族文化方面的演講稿,論文方面的!!急求~~~~

確定一下 是非物質文化遺產吧 不然很別扭啊

還有 這題目也太大了吧 一本論文也論不完啊

再多些要求、限制,不然給個論點啊

下面的文作參考

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 弘揚優秀民族文化

我國是非物質文化遺產大國。五千年的古老文明,漫長的農耕文化歷史,以及56個民族多元化的文化生態,顯現了中華民族民間文化藝術資源十分豐富及天才的藝術創造,有極高的歷史價值,許多種類或世界獨有,或世界第一。然而,隨著現代化進程的加速,受許多條件因素影響,我國原本豐富的非物質文化遺產正遭受著猛烈的沖擊。

一、我國非物質文化遺產處境堪憂

按照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的界定,人類文化遺產可概分為兩大類:一類是物質文化遺產,包括文化遺址、遺存、文物、文獻等;一類是非物質文化遺產,主要是指以語言、文學、音樂、舞蹈、游戲、神話、禮儀、習慣、手工藝、建築術、技藝、技巧和瞬間表現形式傳承的文化遺存,是民俗文化、民間文化、民族文化的重要傳承方式。非物質文化遺產的最大特點是口耳相傳,訴諸視聽而疏於記錄和固態化。因而常常是轉瞬即逝的,不可再生的。一旦消亡或流失,在落後的記錄手段和技術條件下,基本無法恢復或再生。這就意味著民間的非物質文化遺產雖然豐富,但也很脆弱。目前,我國非物質文化遺產發掘整理和保護行動落後於它的消亡速度,呈現出岌岌可危的現狀,如民間戲曲、戲劇在衰落,年畫、剪紙、皮影正在逐漸消失。而與此同時,中華民族文化的獨特性和不可替代性正吸引著世界目光。無論是「中國京劇歐洲行」的順利開展,崑曲和古琴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入「人類口頭文化遺產」名錄,還是《卧虎藏龍》獲奧斯卡獎項,都說明了中華民族文化的魅力所在。但是就在我國的非物質文化遺產在得到越來越多世界認同的同時,許多的國家將許多本屬於我國的文化遺產納入本國家的文化產業戰略,對這一寶貴資源進行開發利用。從已經久遠的「敦煌」藝術的流失,景泰藍、宣紙技術被竊,到近年來美國《花木蘭》的高上座率,韓國的皇家音樂「申遺」(韓方入選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時,明確說明該項藝術源自中國),以及韓國欲奪我們的「端午節」申請世界文化遺產,少林商標在美國搶注等事件屢屢發生,這在說明中國非物質文化獨特地位的同時,也向我們敲響了警鍾:如果我們行動遲緩,一些優秀的文化遺產將被他人「端走」,我國優秀的文化將被肢解。

二、在搶救非物質文化遺產中遇到的問題

黨中央、國務院十分重視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工作,確定了對重要非物質文化遺產和優秀的民間藝術工作給予扶持的方針。各地政府對保護、搶救非物質文化遺產工作積極行動,並取得了很大的成績。近些年,我國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工作已經開展起來。但也存在以下問題:

一是我國非物質文化遺產種類繁多,普查力度不大。由於民間文化歷史悠久、種類繁多,加上非物質文化遺產工作長期不被重視,政府部門的普查工作力度不大,至今對於我們民間文化的非物質文化遺產的整體狀況、存在種類數量和消失的狀況等認識不清,缺乏深入和廣泛的了解。

二是保護文化遺產的觀念滯後,資金技術貧乏,對非物質文化遺產價值缺乏正確的開發利用。如由於得不到政府的支持,資金不足,一些小規模的非物質文化遺產類的文化產業,在艱難的環境中自生自滅。旅遊市場對民間藝術遺產庸俗化的廉價開發,對社會造成文化誤導和原生態破壞。

三是非物質文化遺產缺乏法律保護依據。如對古代的科技、工藝、音樂、舞蹈、歷史聲音、歷史圖像、民族文物、民俗文物等非物質文化遺產,既沒有科學的界定和權威的說明,也未能列入《文物保護法》的保護之下。我國現有的法律法規已不能適應我國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工作的開展。

四是缺乏非物質文化遺產的教育及人才的培養,傳承渠道不暢。教育領域對非物質文化遺產缺乏重視和價值認知,教育與文化遺產保護、傳承脫節。如大學中與非物質文化遺產相關的學科極度缺乏,不能培養提供保護文化遺產所需的社會人才。公民尤其是年輕一代越來越遠離本民族的傳統文化,如果我們的下一代生活在充斥著網路、選秀、聖誕節的環境中,而喪失了對民族文化的關注的熱愛,中華民族五千年綿延不斷的民族民間文化將面臨斷裂的危險。

三、關於保護我國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的建議

(一)各級政府要給予足夠的認識與支持,全面推進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工作

一是政府對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工作要高度重視,方向明確,把保護和開發優秀非巷質文化遺產作為發展我國文化產業的重要組成部分。二是盡快成立鑒定和評估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審查委員會和專家委員會,分階段制定民間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與發展的長遠規劃,編制中國民間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三是要盡快制定「民間傳統文化保護法」和「民間傳統文化保護條例」等法律法規,實現對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保護工作納入法律軌道。四是理順管理體制,建立地方與地方之間、部門與部門之間的協調機制,形成合力。五是各級政府應將民間非物質文化遺產搶救工程納入經濟社會發展規劃,在人力、物力、財力上予以切實支持。

(二)實行分級保護制度,負責統一協調、指導保護工作

一是地方政府應明確實施保護單位及各自權利和責任,負責轄區內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工作;二是要建立專項的民間傳統文化保護基金,幫助一些地區解決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工作中遇到的資金困難問題;三是在非物質文化遺產管理體制尚未系統建立之前,由文化部門負責協調和指導文化遺產保護工作。

(三)培訓一批非物質文化遺產的承接人才隊伍

一是在相應的高校增設有關方面的專業學科,招收此類專業的學生,其中包括本科生、代培生、進修生等;二是將民間藝術列入大學藝術教育,在中小學各個學段開設有關非物質文化遺產內容的課程,從小孩子開始培養他們對民族文化的認同感。三是在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的隊伍中,要吸收文化人類學家和民俗學家,以提高文化遺產保護工作的水準。

(四)開發和保護並重,避免開發活動時文化遺產的破壞

一是避免地方政府因利益駐動,不顧及對文化遺產的破壞,去「開發」某些非物質文化遺產;二是必要的開發必須由專家學者論證經有關部門審查批准,嚴格實行開發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准入制度;三是政府必須傾聽民眾保護文化遺產的呼聲,及時糾正有損文化遺產的行為,加大對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保護力度。

(五)努力營造全社會重視非物質文化遺產的氛圍

一是將非物質文化遺產列入愛國主義教育內容,廣泛開展非物質文化教育的宣傳工作;二是建立相關的博物館、民俗館和民間藝術資料庫等設施,利用現代科技手段對非物質文化遺產進行嚴格保存和保管;三是組織專家學者、文化工作者和群眾藝術工作者參與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活動,特別要注重發揮關心文化事業的企業和人士,以及文化團體和各類文化中介組織的作用;四是推行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命名制。借鑒「世界文化遺產」或「人類口頭與非物質文化遺產」申報的做法,對優秀的非物質文化遺產,按照逐級中報、專家機構或權威部門評估、政府審批的程序,給予相應級別的命名,把保護、開發、「申遺」、利用更緊密地結合起來。

(六)推動民間非物質優秀傳統文化不斷發展形成文化產業,是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的有效途徑

文化遺產列入保護名錄之後不能僅僅停放在博物館里,應積極推動民間非物質文化遺產的產業化發展,對具有產業開發價值的傳統文化項目予以政策傾斜,鼓勵民間資本進入民間傳統文化的產業開發。在認定和保護各種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基礎上,對具有一定經濟價值的非物質文化遺產,在有效保護的前提下,進行科學合理的開發利用,使它們成為促進地方經濟發展的重要支撐。(

9. 民間藝術講稿,急!!!!

擬鶴舞蹈

高蹺,也稱拐子,是由表演者腳踩木蹺表演。由於表演者高出一截,觀眾需要仰起頭來或是站在高處觀看,所以也有人把高蹺稱為「高瞧戲」。這種活動在山西全省境內流行甚為普遍,是一種群眾喜聞樂見的民間文藝活動形式。

高蹺,是舞蹈者腳上綁著長木蹺進行表演的形式,技藝性強,形式活潑多樣,由於演員踩蹺比一般人高,便於遠近觀賞,而且流動方便無異於活動舞台,因此深受群眾喜愛。

高蹺溯源

關於高蹺的起源,學者們多認為與原始氏族的圖騰崇拜、與沿海漁民的捕魚生活有關。據歷史學家的考證,堯舜時代以鶴為圖騰的丹朱氏族,他們在祭禮中要踩著高蹺擬鶴跳舞。(見孫作雲《說丹朱》);考古學家認為,甲古文中已有近似踩蹺起舞形象的字。(方起東《甲骨文中商代舞蹈》)兩者可互相印證。

古文獻《山海經》中有關於「長股國」的記述,根據古人的注釋,可知「長股國」與踩蹺有關。從「長腳人常負長臂人入海中捕魚也」這一注釋中,我們不難想像出腳上綁扎著長木蹺,手持長木製成的原始捕魚工具在淺海中捕魚的形象。而更令人感興趣的是,今日居住在廣西防城沿海的京族漁民,仍有踩著長木蹺在淺海撒網捕魚的風習。

今人所用的高蹺,多為木質,表演有雙蹺、單蹺之分。雙蹺多綁扎在小腿上,以便展示技藝;單蹺則以雙手持木蹺的頂端,便於上下,動態風趣。其表演又有「文蹺」、「武蹺」之分,文蹺重扮象與扭逗,武蹺則強調個人技巧與絕招,各地高蹺,都已形成鮮明的地域風格與民族色彩。

傳承演變

山西省內各地的高蹺高度不一,高蹺低的低至數寸,高的高至七八尺,在山西芮城、新絳等縣,高蹺的高度達到一丈五尺甚至一丈八尺。平時,高蹺以四尺左右的高度為多見。

高蹺在山西的延傳歷史悠久,在晉中一帶榆社縣出土的北魏石棺上也可看到高蹺、雜技的圖畫,雖然高蹺無文字記載,但最遲也應從北魏開始了。在山西表演高蹺的行列中,分成文高蹺和武高蹺兩種。文高蹺重於扭和踩,武高蹺以表演特技為主。

浮山縣的武高蹺,頭蹺為指揮,二蹺是領隊,戲曲人物居中,最後由丑漢壓陣。表演首先扭各種場圖,然後表演「過仙橋」、「跳桌子」、「跳雙凳」、「大劈叉」等各種難度大的動作。

垣曲縣境內的胡村一帶,高蹺主要是表演特技。這里的高蹺表演,不但有盍拐、碰拐、背拐、跌叉、跳桌、翻跟斗等技巧動作,而且還有抬二節、抬三節、坐抬、立抬、組合抬等高難度抬法,並能構成「馬拉車」、「過天橋」的造型。這個縣的高蹺,難度最大的是「上虎梯」。

新絳縣境內的柏壁村和交口縣的雙池鎮的「撲蝴蝶」,是既有故事情節,又有許多高難度動作的高蹺節目。這個節目由三人表演,女青年飾演旦角,挑著蝴蝶前行,男青年飾演小生,持扇撲蝶,小丑搖動撥浪鼓嬉戲追逐,甚為活潑、生動,趣味性很濃。這三人在表演中,有「蹲走」、「跳桌子」、「鷂子翻身」、「越頭跳」、「後滾翻」、「單腿跳」等技巧動作。

稷山縣和右玉縣的「走獸高蹺」,是由兩人表演的連體高蹺。高蹺表演者腳綁木蹺,腰縛獸皮,前系獸頭,上身扮演與之相應的人物,組成一組造型,在樂曲鑼鼓聲中邊舞邊前進。

夏縣等地的三人合踩的四隻蹺,四人共綁五隻蹺的「連腿高蹺」,進行表演中要求配合默契,難度是很大的。

在原平、平定、定襄縣境內的高蹺,邊扭秧歌步,邊變換隊形,然後進行評說和演唱,叫做「高蹺秧歌」。在隰縣的幹家莊,還有在蹺腿銜接處拴上個小鈴擋的「響鈴高蹺」表演方式。

山西省境內,高蹺表演形式多種多樣,五花八門,不拘一格。這些高蹺的表演時間,一般都在農歷正月十五左右的鬧「紅火」活動中,高蹺是整個活動中的一種表演形式。這種活動內容機動性大,行動比較自如,可以在大場中表演,也可走街串巷。

山東高蹺常疊起三層(二三層無蹺)扮演戲曲人物,上層人踩在下層人的肩上照常行進。

京津一帶的高蹺,演員常表演「單腳跳」、「劈叉」、「過障礙」等高難技巧;有的則用單腳表演從四張高桌上一躍而下等絕技。

遼南高蹺

東北盛行高蹺,並以「遼南高蹺」最負盛名,其形式完整,表演規范,開始時先要「搭象」(疊起兩層的造型)唱秧歌,寓意「太平有象」,既而跑大場變換隊形圖案,然後分組表演雙人對舞、「撲蝴蝶」、「漁翁釣魚」以及扮演民間小戲等。

少數民族的高蹺,演員均著本民族的服飾,表演別具一格。例如:布依族既有雙蹺、又有單蹺(亦稱獨木蹺),兩手都持蹺端,製作方便,其獨木蹺尤為兒童所喜愛;白族的「高蹺耍馬」,演員也是踩著木蹺,身著馬形道具表演;維吾爾族「雙人高蹺」,則把民間對舞融入其中,令人耳目一新。
高蹺的有關記載——古文獻《列子.說符篇》記述了一個叫做蘭子的人,他為宋元公表演蹺技時,小腿上綁著比身體長一倍的兩根木棍(蹺),快速地跑跳並向空中循環拋棄七把短劍,五把常在空中,元君看後非常吃驚。這故事說明高蹺在魏晉時期已是一種雜技,並有較高的技藝。今出土北魏時期墓碑上的「百戲圖」也有當時「喬人」形象,可知高蹺歷史源流之久遠。

史海鉤沉

關於高蹺的起源,已故歷史學家孫作雲(公元1912~1978)在他的《說丹朱——中國古代鶴氏族之研究——說高蹺戲出於圖騰跳舞》一文中,首次提出高蹺源於鶴圖騰崇拜的論點,並以《山海經》古文獻為據:「長股之國在雄常北,被發,一曰長腳」。晉人郭璞注釋為:「或曰有喬國,今伎家喬人蓋象此身」,清人吳任臣注釋為:「喬人,雙木續足之戲,今曰xi(同屣)蹺」。兩種注釋都認為長股國人即用木蹺扎在腳上的長腳人。《說丹朱》中認為:高蹺源於原始圖騰信仰、用於宗教祭祀儀式,又從雜技表演演變為扮演戲曲人物的舞蹈形式。堯舜時的丹朱是以鶴為圖騰的氏族,高蹺戲直接出於古代的鶴圖騰氏族的跳舞。近有學者認為,甲骨文中有一字可以解釋為「像一個人雙腳蹈矩棍而舞」,如果得以成立,至遲商代後期,民間獨特的這種踩高蹺舞蹈形式就已經問世。這又是源於圖騰崇拜的補充。不僅如此,非洲扎伊爾巧克威(tchokwe)部落宗教儀式中,也有踩蹺的表演,一名巫師的腿上綁扎著長木蹺,徐徐走動,兩手緩緩起舞。這當是「圖騰崇拜說」「宗教儀式說」的又一佐證。

高蹺起源的勞動說,可依據晉人郭璞的另一條注釋:長臂國人在赤水之東,身體像常人,但臂長三丈。「或曰,長腳人常負長臂人入海中捕魚也。」由此聯想到,腳長是綁扎著木蹺,手長是手中拿著長木製作的捕魚工具,所描繪的酷似現今居住在廣西防城「京族三島」的京族漁民踩著木蹺在淺海中撒網捕魚的形象。另據1930年代《藝風》雜志記載:「武昌的筷子街和箍籠街,因地位低濕常被水淹,那裡的住民每當水淹時,差不多都踩著高蹺來往。這又是高蹺源於勞動生活記載。

諸藝集粹

從雜技向扮戲的演變——高蹺不同時代的名稱,說明它從雜技表演向扮演戲曲人物的演變。魏晉前後的「喬人」是從圖騰崇拜向雜技的過渡,高超的驚人之技藝,雖帶有神秘色彩,但已是表演性形式。隋唐時的高蹺從叫作「長蹺伎」名稱中,可知它已是娛樂性表演形式。南宋臨安燈節中「踏蹺」和「村田樂」「撲蝴蝶」一起出現,說明已成為民間舞蹈。明清文獻記載,高蹺常與秧歌結合扮演戲曲人物,叫作「高蹺秧歌」。如《京都風俗志》載:「秧歌,以數人扮陀頭、漁翁、樵夫、漁婆、公子等相,配以腰鼓、手鑼、足皆登豎木,謂之'高蹺秧歌'」。現在京津一帶的高蹺多屬此類,演員12名,分扮陀頭,小二格、漁、樵、耕、讀等人物,或扮成《水游傳》《白蛇傳》《西遊記》等戲曲人物。表演又有文、武蹺之分,文蹺講究扭、逗,或表演情節簡單的小戲。武蹺強調個人技巧,如「單腿跳」「撲虎」「劈叉」以及「越障礙」「跳高桌」等。北京房山張謝村名為「登雲會」的高蹺,其木蹺長140厘米,技藝精湛的演員可後屈一腿,只用單蹺從四張疊起的高桌上一躍而下。

其他地區的高蹺各有所長,所用木蹺高低不同,用於技巧表演的多在l米左右,最高的蹺可達2米,但多用於走和簡單的表演。伴奏樂器有兩類,一類如京津高蹺,鑼鼓四件(腰鼓、手鑼各二),自敲自舞並為全隊表演伴奏。另一類用大鼓大鈸等打擊樂伴奏,音量大,氣氛熱烈,如河北、山東高蹺。山東高蹺常疊起三層作驚險表演:最下層的舞者踩蹺,共用肩扛起兩根長木棍,中層的舞者不踩蹺站在木棍上,他們肩上還站著扮演《白蛇傳》的三名演員,或是站著一名舞弄小花傘的兒童,最下層的演員還能緩步向前移動。河南嵩縣的「托裝」是高蹺與「肘閣」相結合的表演形式。所謂「肘閣」,是表演者把一鐵制的特殊道具綁扎於身,另把一二名兒童穩扎在道具的上端,猶如用手托起,形成兩層或三層的各種戲劇人物造型,名目繁多,如「金錢豹」「丑三打柴」等。該地「托裝」的舞者腳下踩著木蹺,上面有一二兒童,其表演及道具製作難度之大,可想而知。

國家非常重視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保護,2006年5月20日,高蹺經國務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擬鶴舞蹈

高蹺,也稱拐子,是由表演者腳踩木蹺表演。由於表演者高出一截,觀眾需要仰起頭來或是站在高處觀看,所以也有人把高蹺稱為「高瞧戲」。這種活動在山西全省境內流行甚為普遍,是一種群眾喜聞樂見的民間文藝活動形式。

高蹺,是舞蹈者腳上綁著長木蹺進行表演的形式,技藝性強,形式活潑多樣,由於演員踩蹺比一般人高,便於遠近觀賞,而且流動方便無異於活動舞台,因此深受群眾喜愛。

高蹺溯源

關於高蹺的起源,學者們多認為與原始氏族的圖騰崇拜、與沿海漁民的捕魚生活有關。據歷史學家的考證,堯舜時代以鶴為圖騰的丹朱氏族,他們在祭禮中要踩著高蹺擬鶴跳舞。(見孫作雲《說丹朱》);考古學家認為,甲古文中已有近似踩蹺起舞形象的字。(方起東《甲骨文中商代舞蹈》)兩者可互相印證。

古文獻《山海經》中有關於「長股國」的記述,根據古人的注釋,可知「長股國」與踩蹺有關。從「長腳人常負長臂人入海中捕魚也」這一注釋中,我們不難想像出腳上綁扎著長木蹺,手持長木製成的原始捕魚工具在淺海中捕魚的形象。而更令人感興趣的是,今日居住在廣西防城沿海的京族漁民,仍有踩著長木蹺在淺海撒網捕魚的風習。

今人所用的高蹺,多為木質,表演有雙蹺、單蹺之分。雙蹺多綁扎在小腿上,以便展示技藝;單蹺則以雙手持木蹺的頂端,便於上下,動態風趣。其表演又有「文蹺」、「武蹺」之分,文蹺重扮象與扭逗,武蹺則強調個人技巧與絕招,各地高蹺,都已形成鮮明的地域風格與民族色彩。

傳承演變

山西省內各地的高蹺高度不一,高蹺低的低至數寸,高的高至七八尺,在山西芮城、新絳等縣,高蹺的高度達到一丈五尺甚至一丈八尺。平時,高蹺以四尺左右的高度為多見。

高蹺在山西的延傳歷史悠久,在晉中一帶榆社縣出土的北魏石棺上也可看到高蹺、雜技的圖畫,雖然高蹺無文字記載,但最遲也應從北魏開始了。在山西表演高蹺的行列中,分成文高蹺和武高蹺兩種。文高蹺重於扭和踩,武高蹺以表演特技為主。

浮山縣的武高蹺,頭蹺為指揮,二蹺是領隊,戲曲人物居中,最後由丑漢壓陣。表演首先扭各種場圖,然後表演「過仙橋」、「跳桌子」、「跳雙凳」、「大劈叉」等各種難度大的動作。

垣曲縣境內的胡村一帶,高蹺主要是表演特技。這里的高蹺表演,不但有盍拐、碰拐、背拐、跌叉、跳桌、翻跟斗等技巧動作,而且還有抬二節、抬三節、坐抬、立抬、組合抬等高難度抬法,並能構成「馬拉車」、「過天橋」的造型。這個縣的高蹺,難度最大的是「上虎梯」。

新絳縣境內的柏壁村和交口縣的雙池鎮的「撲蝴蝶」,是既有故事情節,又有許多高難度動作的高蹺節目。這個節目由三人表演,女青年飾演旦角,挑著蝴蝶前行,男青年飾演小生,持扇撲蝶,小丑搖動撥浪鼓嬉戲追逐,甚為活潑、生動,趣味性很濃。這三人在表演中,有「蹲走」、「跳桌子」、「鷂子翻身」、「越頭跳」、「後滾翻」、「單腿跳」等技巧動作。

稷山縣和右玉縣的「走獸高蹺」,是由兩人表演的連體高蹺。高蹺表演者腳綁木蹺,腰縛獸皮,前系獸頭,上身扮演與之相應的人物,組成一組造型,在樂曲鑼鼓聲中邊舞邊前進。

夏縣等地的三人合踩的四隻蹺,四人共綁五隻蹺的「連腿高蹺」,進行表演中要求配合默契,難度是很大的。

在原平、平定、定襄縣境內的高蹺,邊扭秧歌步,邊變換隊形,然後進行評說和演唱,叫做「高蹺秧歌」。在隰縣的幹家莊,還有在蹺腿銜接處拴上個小鈴擋的「響鈴高蹺」表演方式。

山西省境內,高蹺表演形式多種多樣,五花八門,不拘一格。這些高蹺的表演時間,一般都在農歷正月十五左右的鬧「紅火」活動中,高蹺是整個活動中的一種表演形式。這種活動內容機動性大,行動比較自如,可以在大場中表演,也可走街串巷。

山東高蹺常疊起三層(二三層無蹺)扮演戲曲人物,上層人踩在下層人的肩上照常行進。

京津一帶的高蹺,演員常表演「單腳跳」、「劈叉」、「過障礙」等高難技巧;有的則用單腳表演從四張高桌上一躍而下等絕技。

遼南高蹺

東北盛行高蹺,並以「遼南高蹺」最負盛名,其形式完整,表演規范,開始時先要「搭象」(疊起兩層的造型)唱秧歌,寓意「太平有象」,既而跑大場變換隊形圖案,然後分組表演雙人對舞、「撲蝴蝶」、「漁翁釣魚」以及扮演民間小戲等。

少數民族的高蹺,演員均著本民族的服飾,表演別具一格。例如:布依族既有雙蹺、又有單蹺(亦稱獨木蹺),兩手都持蹺端,製作方便,其獨木蹺尤為兒童所喜愛;白族的「高蹺耍馬」,演員也是踩著木蹺,身著馬形道具表演;維吾爾族「雙人高蹺」,則把民間對舞融入其中,令人耳目一新。
高蹺的有關記載——古文獻《列子.說符篇》記述了一個叫做蘭子的人,他為宋元公表演蹺技時,小腿上綁著比身體長一倍的兩根木棍(蹺),快速地跑跳並向空中循環拋棄七把短劍,五把常在空中,元君看後非常吃驚。這故事說明高蹺在魏晉時期已是一種雜技,並有較高的技藝。今出土北魏時期墓碑上的「百戲圖」也有當時「喬人」形象,可知高蹺歷史源流之久遠。

史海鉤沉

關於高蹺的起源,已故歷史學家孫作雲(公元1912~1978)在他的《說丹朱——中國古代鶴氏族之研究——說高蹺戲出於圖騰跳舞》一文中,首次提出高蹺源於鶴圖騰崇拜的論點,並以《山海經》古文獻為據:「長股之國在雄常北,被發,一曰長腳」。晉人郭璞注釋為:「或曰有喬國,今伎家喬人蓋象此身」,清人吳任臣注釋為:「喬人,雙木續足之戲,今曰xi(同屣)蹺」。兩種注釋都認為長股國人即用木蹺扎在腳上的長腳人。《說丹朱》中認為:高蹺源於原始圖騰信仰、用於宗教祭祀儀式,又從雜技表演演變為扮演戲曲人物的舞蹈形式。堯舜時的丹朱是以鶴為圖騰的氏族,高蹺戲直接出於古代的鶴圖騰氏族的跳舞。近有學者認為,甲骨文中有一字可以解釋為「像一個人雙腳蹈矩棍而舞」,如果得以成立,至遲商代後期,民間獨特的這種踩高蹺舞蹈形式就已經問世。這又是源於圖騰崇拜的補充。不僅如此,非洲扎伊爾巧克威(tchokwe)部落宗教儀式中,也有踩蹺的表演,一名巫師的腿上綁扎著長木蹺,徐徐走動,兩手緩緩起舞。這當是「圖騰崇拜說」「宗教儀式說」的又一佐證。

高蹺起源的勞動說,可依據晉人郭璞的另一條注釋:長臂國人在赤水之東,身體像常人,但臂長三丈。「或曰,長腳人常負長臂人入海中捕魚也。」由此聯想到,腳長是綁扎著木蹺,手長是手中拿著長木製作的捕魚工具,所描繪的酷似現今居住在廣西防城「京族三島」的京族漁民踩著木蹺在淺海中撒網捕魚的形象。另據1930年代《藝風》雜志記載:「武昌的筷子街和箍籠街,因地位低濕常被水淹,那裡的住民每當水淹時,差不多都踩著高蹺來往。這又是高蹺源於勞動生活記載。

諸藝集粹

從雜技向扮戲的演變——高蹺不同時代的名稱,說明它從雜技表演向扮演戲曲人物的演變。魏晉前後的「喬人」是從圖騰崇拜向雜技的過渡,高超的驚人之技藝,雖帶有神秘色彩,但已是表演性形式。隋唐時的高蹺從叫作「長蹺伎」名稱中,可知它已是娛樂性表演形式。南宋臨安燈節中「踏蹺」和「村田樂」「撲蝴蝶」一起出現,說明已成為民間舞蹈。明清文獻記載,高蹺常與秧歌結合扮演戲曲人物,叫作「高蹺秧歌」。如《京都風俗志》載:「秧歌,以數人扮陀頭、漁翁、樵夫、漁婆、公子等相,配以腰鼓、手鑼、足皆登豎木,謂之'高蹺秧歌'」。現在京津一帶的高蹺多屬此類,演員12名,分扮陀頭,小二格、漁、樵、耕、讀等人物,或扮成《水游傳》《白蛇傳》《西遊記》等戲曲人物。表演又有文、武蹺之分,文蹺講究扭、逗,或表演情節簡單的小戲。武蹺強調個人技巧,如「單腿跳」「撲虎」「劈叉」以及「越障礙」「跳高桌」等。北京房山張謝村名為「登雲會」的高蹺,其木蹺長140厘米,技藝精湛的演員可後屈一腿,只用單蹺從四張疊起的高桌上一躍而下。

其他地區的高蹺各有所長,所用木蹺高低不同,用於技巧表演的多在l米左右,最高的蹺可達2米,但多用於走和簡單的表演。伴奏樂器有兩類,一類如京津高蹺,鑼鼓四件(腰鼓、手鑼各二),自敲自舞並為全隊表演伴奏。另一類用大鼓大鈸等打擊樂伴奏,音量大,氣氛熱烈,如河北、山東高蹺。山東高蹺常疊起三層作驚險表演:最下層的舞者踩蹺,共用肩扛起兩根長木棍,中層的舞者不踩蹺站在木棍上,他們肩上還站著扮演《白蛇傳》的三名演員,或是站著一名舞弄小花傘的兒童,最下層的演員還能緩步向前移動。河南嵩縣的「托裝」是高蹺與「肘閣」相結合的表演形式。所謂「肘閣」,是表演者把一鐵制的特殊道具綁扎於身,另把一二名兒童穩扎在道具的上端,猶如用手托起,形成兩層或三層的各種戲劇人物造型,名目繁多,如「金錢豹」「丑三打柴」等。該地「托裝」的舞者腳下踩著木蹺,上面有一二兒童,其表演及道具製作難度之大,可想而知。

國家非常重視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保護,2006年5月20日,高蹺經國務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熱點內容
古代勵志的名言 發布:2021-03-16 21:50:46 瀏覽:209
形容兒孫繞膝的詩句 發布:2021-03-16 21:49:35 瀏覽:878
席慕蓉賞析印記 發布:2021-03-16 21:48:26 瀏覽:311
權力很大含有手的成語 發布:2021-03-16 21:48:22 瀏覽:584
能聽的兒童故事 發布:2021-03-16 21:48:15 瀏覽:285
關於足球的詩歌詞句 發布:2021-03-16 21:47:40 瀏覽:870
拖拉機的古詩 發布:2021-03-16 21:42:53 瀏覽:571
亮甜的詩句 發布:2021-03-16 21:42:00 瀏覽:831
廣東話生日快樂祝福語 發布:2021-03-16 21:38:55 瀏覽:409
噓的短句 發布:2021-03-16 21:38:07 瀏覽:8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