絛的組詞語
1. 多音字絛tiao怎麼組詞
這個字不是多音字。
絛
tāo
用絲線編織成的花邊或扁平的帶子,可以裝飾衣物:絛子。絛帶。絲絛。
2. 絛能組什麼詞
一、絛的組詞:抄
宮絛、絛蟲、絛子、絲絛、絛絲、皂絛、絛線、盤絛、衣絛、絛鉤、麻絛、鸞絛、絛旋、絛脫、絛絨、束絛、絛綸、絛辮、鈴絛、絛褐
二、絛的釋義:
絛子, 用絲線編織成的花邊或扁平的帶子。多作衣物邊沿的裝飾品。
三、絛的筆順:
三、相關組詞:
1、鈴絛[líng tāo]
即鈴索。
2、束絛[shù tāo]
以絲帶束於腰間。
3、絛絲[tāo sī]
雜色絲帶。
4、絛褐[tāo hè]
猶布衣。借指平民。
5、絛鉤[tāo gōu]
束腰絲帶的鉤。
3. 絛怎麼組詞
1、宮絛[gōng tā復o]
宮中特製或仿照宮樣所制制的絲帶。
2、絛子[tāo zi]
用絲線編織成的圓的或扁平的帶子,可以鑲衣服、枕頭、窗簾等的邊。
3、絛蟲[tāo chóng]
扁形動物。全身呈帶狀。身體前端有槽、吸盤或鉤,藉此附著在宿主腸壁上。靠體表吸收宿主腸內的營養物質。幼蟲多寄生在豬、牛等動物體內,成蟲寄生在人體內。能引起絛蟲病。
4、絛脫[tāo tuō]
條脫。古代的一種臂飾。
5、絛線[tāo xiàn]
泛指雜色絲帶絲線之類。
6、絛綸[tāo lún]
是合成纖維中的一個重要品種,是我國聚酯纖維的商品名稱。它是以精對苯二甲酸或對苯二甲酸二甲酯和乙二醇為原料經酯化或酯交換和縮聚反應而製得的成纖高聚物——聚對苯二甲酸乙二醇酯,經紡絲和後處理製成的纖維。
7、盤絛[pán tāo]
彩色絲線編織成的繩帶。
8、絛辮[tāo biàn]
發辮。
9、鸞絛[luán tāo]
束腰的絲帶。
10、赤絛[chì tāo]
紅色絲絛。
11、衣絛[yī tāo]
衣帶。
4. 絛的組詞是什麼意思
絛,組詞示例如下:
絲絛[sī tāo]:絲編的帶子或繩子。
絛子[tāo zi]:用絲編織成的圓的或回扁平的帶子,可以答系束或鑲飾衣物。
衣絛[yī tāo]:衣帶。
麻絛[má tāo]:用麻線編織成的帶子或繩子。
絛蟲[tāo chóng] :一種蠕蟲(多節絛蟲亞綱),是寄生性動物
5. 「絛」怎麼組詞
絛旋[tāo xuán]
釋義:1.系鳥的繩和環。2.又比喻鉗制束縛。
赤絛(赤絛)[chì tāo]
釋義:紅色內絲絛。唐 杜甫 《荊南兵容馬使趙公大食刀歌》:「 蒼水 使者捫赤絛, 龍伯 國人罷釣鼇。」 楊倫 箋註:「赤絛,以赤色絲為繩,刀飾也。」
盤絛(盤絛)[pán tāo]
釋義:彩色絲線編織成的繩帶。《新唐書·李德裕傳》:「且立鵝天馬,盤絛掬豹,文彩怪麗,惟乘輿當御,今廣用千匹,臣所未諭。」《宋史·輿服志二》:「 神宗 熙寧 間,文武升朝官禁軍都指揮使以上,塗金銀裝盤絛促結。」
衣絛(衣絛)[yī tāo]
釋義:衣帶。宋 曾敏行 《獨醒雜志》卷二:「﹝ 劉仲偃 ﹞即手書片紙付 灌 持歸報其子,以衣絛自縊死。」
絛繩(絛繩|縚繩)[tāo shéng]
釋義:絲帶子。唐 徐凝 《回施先輩見寄新詩》之一:「九幽仙子西山卷,讀了絛繩系又開。」縚繩:絲帶子。南朝 陳 徐陵 《<玉台新詠>序》:「方當開茲縹帙,散此縚繩,永對翫於書帷,長循環於纖手。」
6. 絛可以組什麼詞語
絛帶、
絲絛、
絛子、
希望我的回答對您有幫助,有問題可以追問。
滿意請及時採納,謝謝!
7. 絛怎麼組詞
絛蟲
8. 絛怎麼組詞
絛褐 、絛旋 、鈴絛、 絛子 、絛繩、 赤絛、
皂絛、 絛索 、絛絲、 絛辮、 郿絛 、絛絨 、
盤絛、 絲絛、 束絛 、絛脫
9. 絛怎麼組詞
一、絛的組詞:絛子、絲絛、絛絲、皂絛、絛線、盤絛、衣絛、絛鉤、麻絛、鸞絛。
二、讀音:tāo
三、基本字義:
1、大紅色。
2、一種絲織品。
3、地名。約在今大陸地區山西省翼城縣東南。
4、大紅色的。
(9)絛的組詞語擴展閱讀
一、筆畫順序:撇折、撇折、提、撇、橫鉤、捺、橫、豎鉤、撇、點。
二、筆順圖解:
三、詞語解釋:
1、絛子 [ tāo zi ]
用絲線編織成的圓的或扁平的帶子,可以鑲衣服、枕頭、窗簾等的邊。
2、絲絛 [ sī tāo ]
絲編的帶子或繩子。
3、盤絛 [ pán tāo ]
彩色絲線編織成的繩帶。
4、皂絛 [ zào tāo ]
亦作「皁絛」。黑色的絲繩。
5、絛鉤 [ tāo gōu ]
束腰絲帶的鉤。
10. 「絛」字的組詞有哪些
參考答案:
絛 [tāo]
常用詞語:絲絛、絛蟲、絛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