征的拼音和組詞
㈠ 「征」的多音字組詞
征 [zhēng]
1、南征北戰
拼音:nán zhēng běi zhàn
釋義:形容轉戰南北,經歷了許多戰斗。
造句:解放戰爭中,他南征北戰,成了大英雄。
2、萬里長征
拼音:wàn lǐ zhǎng zhēng
釋義:征:遠行。上萬里路的遠行。形容極搖遠的征程。
造句:「六億人意氣風發,日月重光,萬里長征,方期任重道遠。
3、能征慣戰
拼音:néng zhēng guàn zhàn
釋義:征:征伐。形容作戰經驗豐富,很能打仗。
造句:這些老戰士個個都能征慣戰。
4、星行電征
拼音:xīng háng diàn zhēng
釋義:象流星閃電。比喻賓士迅速。
造句:為采草葯給老母治病,他不辭山高路遠,採得草葯星行電征。
5、信而有徵
拼音:xìn ér yǒu zhēng
釋義:信:確實;征:征驗,證據。可靠而且有證據。
造句:三世之事,信而有徵,家世歸心,勿輕慢也。
6、東討西征
拼音:dōng tǎo xī zhēng
釋義:指四面出兵征戰討伐。同「東征西討」。
造句:老大和老二未滿十六周歲就背井離鄉去當兵,他們跟隨著部隊東討西征轉戰南北十幾年立了不少的功勞,不幸的是在平型關戰斗當中壯烈犧牲。
7、橫征苛役
拼音:héng zhēng kē yì
釋義:
造句:
8、征斂無度
拼音:zhēng liǎn wú dù
釋義:統治者無限度地強征捐稅,搜刮百姓財富。
造句:誰知朝政不振,征斂無度,奸佞肆虐,餓殍遍地。
9、杞宋無征
拼音:qǐ sòng wú zhēng
釋義:資料不足,不能證明。
造句:暑熱正在減退,從北面群山吹來的清風杞宋無征。
中國漢字。讀作「zhēng」。含義:1.由皇帝徵聘社會知名人士充任官職。如「公車特徵拜郎中」。2.遠征。3.召集。4.徵求。5.出兵討伐。
㈡ 凱,征,阿的讀音和組詞
凱 kǎi 凱旋,凱歌
征 zhēng 征途,征戰
阿 à,ǎ,ā,ē 阿姨,剛正不阿
㈢ 政的拼音和組詞
政,讀音zhèng
釋義:即眾人之事的意思。如:國政、家政、民政、郵內政
1. 治理國家事務:~治容。~府。~令。~績。~見。~~局。~變。參~。議~。
2. 國家某一部門主管的業務:財~。郵~。民~。
3. 家庭或集體生活中的事務:家~。
4. 姓。
㈣ 和的拼音是什麼和組詞
和 [hé]
相安,諧調:~美。~睦。~諧。~聲。~合(a.和諧;b.古代神話中象徵夫妻相愛的兩個神)。~衷共濟。
平靜:溫~。祥~。~平。~氣。~悅。~煦。惠風~暢。
平息爭端:講~。~約。~議。~親。
數學上指加法運算中的得數:二加二的~是四。
連帶:~盤托出(完全說出來)。~衣而卧。
連詞,跟,同:我~老師打球。
介詞,向,對:我~老師請教。
指日本國:~服(日本式服裝)。~文。大~民族。
體育比賽不分勝負的結果:~棋。~局。
姓。
和 [hè]
和諧地跟著唱:曲高~寡。
依照別人的詩詞的題材或體裁作詩詞:~詩。
和 [huó]
在粉狀物中攪拌或揉弄使粘在一起:~面。~泥。
和 [huò]
粉狀或粒狀物攙和在一起,或加水攪拌:~葯。奶里~點兒糖。~弄。~稀泥。
量詞,指洗衣服換水的次數或一劑葯煎的次數:衣裳洗了三~水。
和 [hú]
打麻將或斗紙牌時某一家的牌合乎規定的要求,取得勝利。
㈤ 和的拼音和組詞
和
[hé]
1.相安,諧調:~美。~睦。~諧。~聲。~合(a.和諧;b.古代神話中內象徵夫妻相愛的兩個容神)。~衷共濟。
2.平靜:溫~。祥~。~平。~氣。~悅。~煦。惠風~暢。
3.平息爭端:講~。~約。~議。~親。
4.數學上指加法運算中的得數:二加二的~是四。
5.連帶:~盤托出(完全說出來)。~衣而卧。
6.連詞,跟,同:我~老師打球。
7.介詞,向,對:我~老師請教。
8.指日本國:~服(日本式服裝)。~文。大~民族。
9.體育比賽不分勝負的結果:~棋。~局。
10.姓。
[hè]
1.和諧地跟著唱:曲高~寡。
2.依照別人的詩詞的題材或體裁作詩詞:~詩。
[huò]
1.粉狀或粒狀物攙和在一起,或加水攪拌:~葯。奶里~點兒糖。~弄。~稀泥。
2.量詞,指洗衣服換水的次數或一劑葯煎的次數:衣裳洗了三~水。
[huó] 在粉狀物中攪拌或揉弄使粘在一起:~面。~泥。
[hú] 打麻將或斗紙牌時某一家的牌合乎規定的要求,取得勝利。
㈥ 征這個字怎麼讀,征怎麼念,征怎麼拼音,征怎麼組詞
征
zhēng
[部首]彳
[釋義]1.遠行:長~。~途。~夫。~人。~衣。~帆(遠行的版船)。2.用武力制權裁,討伐:~服(用力制服)。~討。~伐。~戰(出征作戰)。南~北戰。3.召集:~兵。~募(招募兵士)。~集兵馬。4.收集:~稅。~糧。5.招請,尋求:~求。~稿。~婚。~聘(招聘)。~詢(徵求意見)。6.證明,證驗:~引(引用,引證)。信而有~。7.表露出來的跡象:特~。~候。
㈦ 和的拼音組詞
和的拼音是hé、hè、huò、huó、hú。和組詞有:暖和、平和、和面、和好、總和、溫和、飽和。
一、暖和 [ nuǎn huo ]
1、溫暖。謂不冷也不太熱。
曹禺《北京人》第三幕:「這么大的一所房子,走東到西的沒有一塊暖和地方。」
2、使之暖和。
柳青《創業史》第一部題敘:「是他衰老的身上的體溫,暖和著那個孱弱的小女孩的。」
3、感到溫暖。
老舍《四世同堂》十七:「李四爺的心中暖和了一點,把小紙包接了過來。」
二、平和 [ píng hé ]
1、平正諧和;調和。
元·耶律楚材《彈相思二絕》之一:「秋思而今不入時,平和節奏苦嫌遲。」
2、寧靜;溫和;不偏激。
茅盾《子夜》七:「吳蓀甫又打斷了 費小鬍子 的話,口氣卻平和得多,而且臉上也掠過一絲笑影。」
3、康復;痊癒。
唐·顏真卿《與御史帖》:「竊聞尊候平和,真卿瞻仰瞻仰!」
4、方言。謂紛擾停止。
三、和面 [ huó miàn ]
用水揉和麵粉。
北魏·賈思勰《齊民要術·餅法》:「酒魚眼沸,絞去滓,以和面,面起可作。」
㈧ 議的組詞和拼音
1、會議
[huì yì]
有組織有領導地商議事情的集會:全體~。廠務~。工作~。
2、商議
[shāng yì]
為了對某些問題取得一致意見而進行討論:這個問題如何解決,還須好好~一下。
3、建議
[jiàn yì]
提出主張:~休會。
4、提議
[tí yì]
商討問題時提出主張來請大家討論:有人~,今天暫時休會。
5、異議
[yì yì]
不同的意見:提出~。
6、決議
[jué yì]
經會議討論,表決通過的議案。
7、芻議
[chú yì]
謙辭。稱自己粗淺的議論。
8、附議
[fù yì]
同意別人的提議,作為共同提議人:小陳提議選老魏為工會主席,還有兩個人~。
9、抗議
[kàng yì]
對某人、某團體、某國家的言論、行為、措施等表示強烈的反對:提出~。舉行~示威。
10、議員
[yì yuán]
議會的成員。在資本主義國家,上議院議員一般由間接選舉產生,下議院議員一般由直接選舉產生。
11、議會
[yì huì]
也叫國會。
12、倡議
[chàng yì]
首先建議;發起:~書。我們~開展勞動競賽。
13、復議
[fù yì]
對已作決定的事再做一次討論:事關大局,廠領導還要~。
14、動議
[dòng yì]
會議中的建議(一般指臨時的):緊急~。
15、議長
[yì zhǎng]
議會的領導人。
㈨ 證的拼音和組詞
證的拼音和組詞
證的拼音和組詞 :
拼音:zhèng
證據、考證、保證、證實、論證、闡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