臧咋組詞
㈠ 臧字組詞
臧聚(仆隸役夫);
臧獲(古代對奴婢的賤稱);
臧仆(精選和訓練駕御帝王所乘五輅的役夫,使皆善其事)
㈡ 臧的形似字有哪些組詞分別是什麼
臧的形似字:藏
組詞:藏書
㈢ 臧(zang)時組詞
臧組詞有:臧倉、否臧、華臧、臧窯、大臧、宮臧、允臧、寶臧、專臧孫、臧匿、陳臧、秘臧等屬。
一、臧倉 [ zāng cāng ]
戰國時魯平公將見孟子,為其寵臣臧倉所阻。後因以臧倉指進讒害賢的小人。
《儒林外史》第三五回:「庄徵君到了下處,除下頭巾,見裡面有一個蠍子。庄徵君笑道:『臧倉小人,原來就是此物!看來我道不行了!』」
二、否臧 [ pǐ zāng ]
1、成敗;善惡;優劣。
《續資治通鑒·宋真宗景德三年》:「其兩省諫官,並准有唐故事……限以遷官之年月,責以供職之否臧。」
2、品評,褒貶。
《舊唐書·鄭朗傳》:「適來所記,無可否臧,見亦何爽?」
㈣ 藏字的多音字組詞
一、藏,讀作 cáng 時的意思是:隱藏、躲起來不讓發現;收存、儲藏。組詞如下:
藏書、蘊藏、躲藏、埋藏、珍藏、收藏、藏匿、窖藏、藏蹤、暗藏、窩藏、冷藏、掩藏、藏匿、儲藏、卷藏、九藏、酒藏、亢藏、口藏、庫藏
二、藏,讀作 zàng 時的意思是:儲存大量珍貴物品的地方;道教、佛教經典的總稱;中國少數民族;西藏自治區的簡稱。組詞如下:
西藏、寶藏、藏歷、藏藍、藏青、藏醫 、藏語 、藏族、三藏
(4)臧咋組詞擴展閱讀
1、收藏(cáng):收集保藏、保存的意思。
明·王明敏《煙客題跋·題自畫關使君袁環中》:「環翁使君,既工盤礴,又富收藏。」
2、藏(cáng)龍卧虎:是指隱藏著未被發現的人才,也指隱藏不露,深藏不露的人才。
北周·庾信《同會河陽公新造山地聊得寓目》詩:「暗石疑藏虎,盤根似卧龍。」
3、埋藏(cáng):藏在土中;隱藏;把某種制劑放在人或動物的皮下組織內。
南朝·范曄《後漢書·桓帝紀》:「死亡厚埋藏。」
4、寶藏(zàng):一般指儲藏的大宗珍寶或珍貴物品,也指蘊藏在地下的礦產資源。
兩漢·周公旦《周禮·地官·鄉大夫》「登於天府」 漢 鄭玄 註:「天府,掌祖廟之寶藏者。」
5、三藏(zàng):是佛教經典的總稱,包括:《律藏》、《經藏》和《論藏》。
唐·玄奘《大唐西域記·迦畢試國》:「我若不通三藏理,不斷三界欲,得六神通,具八解脫,終不以脅而至於席。」
㈤ 臧怎麼組詞
組詞:臧否
臧字本意是善;好的意思。「臧否」這個詞語的意思是,褒貶;評論。
應用舉例:臧否人物。
㈥ 組詞躲臧可不可以
不可以
應該是躲藏
希望能幫到你,請採納正確答案.
你的點贊或採納是我繼續幫助其他人的動力!
㈦ 藏多音字組詞和拼音
1、藏[zàng]的組詞
西藏(xī zàng)、寶藏(bǎo zàng)、庫藏(kù zàng)、藏藍(專zàng lán)、地藏(dì zàng)。屬
2、藏[cáng]的組詞
藏書(cáng shū)、埋藏([mái cáng)、儲藏(chǔ cáng)、躲藏(ǒ cáng)、收藏(shōu cáng)
藏的基本解釋
藏[cáng]
1、隱避起來:埋藏。
2、收存起來:收藏。
藏[zàng]
1、儲放東西的地方:藏府。
2、道教、佛教經典的總稱:道藏。
3、中國少數民族,主要分布於西藏自治區和青海、四川等省:藏族。
4、中國西藏自治區的簡稱。
(7)臧咋組詞擴展閱讀
一、字形演變
二、相關詞彙解釋
1、藏書[cáng shū]
收藏圖書。也指收藏的圖書。
2、蘊藏[yùn cáng]
蓄積而未顯露或未發掘:大沙漠下面藏著豐富的石油資源。
3、躲藏[ǒ cáng]
把身體隱蔽起來,不讓人看見:他藏在門後。
4、埋藏[mái cáng]
藏在土中:山下~著豐富的煤和鐵。
5、寶藏[bǎo zàng]
指埋藏在地下的礦產:開發地下的藏。
㈧ (臧)這個字怎麼讀和什麼字同音怎麼組詞
臧zāng zàngcáng臧 zāng
部首筆畫
部首:臣 部外筆畫:8 總筆畫:14
五筆86:DNDT 五筆98:AUAH 倉頡:IMSLL
筆順編號:13513125125534 四角號碼:23250 Unicode:CJK 統一漢字 U+81E7
基本字義
1. 善,好:~否(pǐ)(褒貶,評論,說好說壞)。 2. 古代對奴僕的賤稱:~獲。 3. 古同「贓」,贓物。 4. 姓。
詳細字義
〈名〉
1. (形聲。從臣,戕( qiāng)聲。臣,奴隸。本義:男奴隸) 2. 同本義 [slave]
臧與谷二人相馬牧羊——《莊子·駢拇》 3. 又如:臧聚(仆隸役夫);臧獲(古代對奴婢的賤稱);臧仆(精選和訓練駕御帝王所乘五輅的役夫,使皆善其事) 4. 成功 [success]
執事順成為臧,逆為否。——《左傳》 5. 通「贓」。贓物[stolen goods;booty;swag]
家盡沒入償臧。——《史記·王溫舒傳》
盜有臧者罰。——《鹽鐵論·刑德》。注:「臧同贓。」
其羞辱甚於貪污坐臧。——《漢書·伊賞傳》 6. 古地名 [Zang,ancient place's name]。故地在今陝西省渭水附近 7. 姓
〈動〉
1. 通「贓」。貪污;行賄 [bribe;accept bribes]
其羞辱甚於貪污坐臧。——《漢書·尹賞傳》
毀則者為賊,掩賊者為臧,竊寶者為宄,用宄之財者為奸。——《國語·魯語上》 2. 又如:臧汗(貪污);臧物(贓物);臧賄(貪污受賄);臧賂(賄賂);臧罪(貪污受賄之罪) 3. 認為好,滿意 [be satisfied be rest content]
陟罰臧否,不宜異同。——諸葛亮《出師表》
〈形〉
1. 好的,美好的,善良的 [good]
不忮不求,何用不臧?——《詩·邶風·雄雉》 2. 又如:臧不(善惡);臧貶(褒貶,品評高下) 3. 另見 cáng
常用片語
1. 臧否 zāngpǐ
(1) [appraise]∶褒貶,評論
陟罰臧否。——諸葛亮《出師表》
臧否政界
臧否人物 (2) [good and evil]∶善惡
未知臧否。——《詩·大雅·抑》 2. 臧氏之子 zāngshìzhīzǐ
[crafty sycophant] 等於說「臧倉小人」。臧倉,戰國時魯平公的心腹侍臣,愛挑撥離間,造謠中傷。後人便把進讒害賢的小人稱作「臧倉小人」或「臧氏之子」臧 zàng
基本字義
1. 古同「藏」,儲放東西的地方。 2. 古同「臟」,身體的內部器官。
臧 cáng
基本字義
1. 古同「藏1」,收存。
詳細字義
〈動〉
1. 收藏。通「藏」 [store up]
臧於理宮。——《漢書·禮樂志》。師古曰:「古書懷藏之字本皆作臧,漢書例為臧耳。」
繁啟蕃長於春夏,畜積收臧於秋冬。——《荀子·天論》 2. 又如:臧去(密藏,珍藏。去,弆的省文,即密藏) 3. 另見 zāng
㈨ 臧的多音字組詞
臧
cáng
zāng 臧穀亡羊,臧貶
zàng
臧
拼音:cáng,zāng
部首:臣
筆畫數:14
結構:半包圍版結構
造字權法:形聲
筆順讀寫:橫撇折橫撇橫豎折橫豎折折撇捺
釋義:
臧 zāng
①(形)〈書〉善;好。
②(Zānɡ)姓。
臧 [zàng]
古同「藏」,儲放東西的地方。
古同「臟」,身體的內部器官。
臧 [cáng]
古同「藏①」,收存。
㈩ 臧字組詞有哪些
臧字組詞有哪些 :
臧否、
華臧、
府臧、內容
宮臧、
禁臧、
臧罪、
臧污、
該臧、
否臧、
臧錮、
坐臧、
臧釁、
蓋臧、
臧器、
內臧、
臧獲、
奸臧、
臧匿、
臧窯、
臧聚、
大臧、
五臧、
擠臧、
葆臧、
臧不、
臧命、
陳臧、
臧會、
臧去、
收臧、
戢臧、
本臧、
不臧、
秘臧、
冬臧、
寶臧、
嫚臧、
龍臧、
允臧、
齋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