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疊字句造句
㈠ 用疊字造成一句話,並且是擬人的修辭手法
冬天到了,鳥兒在舒服的巢穴中把它們的羽毛被子疊的整整齊齊。
㈡ 描寫顏色的疊字詞語
描寫顏色的疊字詞語示例:白茫茫、白花花、紅通通、黑黝黝、黑漆漆、綠茸茸、紅艷艷、黃澄澄、花花綠綠、白白朱朱。
1、白茫茫(bái máng máng)
【解釋】亦作「 白漭漭 」,形容一片白色。用以指雪、霧、大水等。
【出處】前蜀·花蕊夫人 《宮詞》之八:「三面宮城盡夾墻,苑中池水白茫茫。」
【例句】下雪了,大地銀裝素裹,天地間一片白茫茫的。
2、白花花(bái huā huā)
【解釋】白花花,亦作「白嘩嘩」或「白華華」。形容很白;雪白。
【出處】明·馮夢龍 《喻世明言》第一卷:「陳大郎已自會意,開了皮匣,把這些銀兩白華華的,攤做一台,高聲的叫道:『有這些銀子,難道買你的貨不起!』」
【例句】波光粼粼的海面,就像灑滿了白花花的銀子。
3、紅通通(hóng tōng tōng)
【解釋】亦作「紅彤彤」,形容很紅。
【出處】靳以《跟著老馬轉》:「他的臉紅通通,兩隻眼睛冒著青春的光輝。」
【例句】紅通通的太陽旁布滿了火一樣的紅霞。
4、黑黝黝(hēi yǒu yǒu )
【解釋】指黑得發亮;光線昏暗,看不清楚。形容人、物密集而多或成片。
【出處】《歧路燈》第六三回:「杠夫一聲喊,黑黝黝棺木離地。」
【例句】烈日把挑山工們黑黝黝的脊樑曬得似乎要冒出油來。
5、黑漆漆(hēi qī qī)
【解釋】顏色很黑。形容很黑,黑暗;也形容懵然無知。
【出處】明·陳與郊 《義犬》第一折:「你的前程黑漆漆的,你的身子活潑潑的。」
【例句】夜幕降臨,到處一片黑漆漆的。
6、綠茸茸(lǜ róng róng)
【解釋】意思是青綠而密集。
【出處】明·施耐庵《水滸》第二回:「見座林子,奔到裡面,望著那綠茸茸莎草地上撲地倒了。」
【例句】春天,地上全是綠茸茸的小草,像一塊碧綠的地毯鋪在地面上。
7、紅艷艷(hóng yàn yàn)
【解釋】形容紅得很鮮艷。
【出處】《敦煌變文集·頻婆娑羅王後宮彩女功德意供養塔生天因緣變文》:「只昨日顋邊紅艷艷,如今頭上白絲絲。」
【例句】桃花盛開了,紅艷艷的,像姑娘的臉蛋一樣美麗。
8、黃澄澄(huáng dēng dēng)
【解釋】形容金黃色或橙黃色。
【出處】《紅樓夢》第52回:「今兒雪化盡了,黃澄澄的映著日頭,還在那裡呢;我就揀已起來。」
【例句】黃澄澄的果實掛在樹上,沉甸甸的,把樹枝都壓彎了。
9、花花綠綠(huā huā lǜ lǜ)
【解釋】原指花草樹木鮮艷多彩;形容顏色鮮明多彩。
【出處】金·元好問《又解嘲二首》:「雁後花前日日閑,頗思尊酒慰愁顏。憑君細數東州客,誰在花花綠綠間?」
【例句】姑娘們穿得花花綠綠的,在廣場上翩翩起舞。
10、白白朱朱(bái bái zhū zhū)
【解釋】是白的白,紅的紅。形容不同種類、色彩各異的花木。
【出處】唐·韓愈《感春三首》詩:「晨游百花林,朱朱兼白白。」
【例句】風風雨雨又春窮,白白朱朱已眼空。(宋·楊萬里《又和風雨二首》)
㈢ 什麼是疊詞
疊詞是詞和詞常常可以連起來用,以詞的形狀來判斷,有兩個要素為組成詞的單個字是同一個字;單個字的組成部分也要是同一個字或偏旁。
疊詞在詩詞中的作用
李清照的《聲聲慢》的開頭連用了七組疊字,「尋尋覓覓,冷冷清清,凄凄慘慘戚戚」,向來受到人們的賞識。徐釚《詞苑叢談》:「首句連下十四個疊字,真似大珠小珠落玉盤也。」梁紹王稱之「出奇制勝,真匪夷所思矣」。
這七組疊詞妙在何處呢?首先,在內容上恰如其分地表達了詞人自己遭受不幸後的精神狀態。「尋尋覓覓」,側重寫動作,心神不定,悵然若失;「冷冷清清」,側重寫感受,孤單寂寞,形影相弔;「凄凄慘慘戚戚」側重寫心境,悲慘凄涼,終日愁苦。三者用「情」貫穿一起。其次在聲律上急促跳動,鏗鏘有韻,有節奏感。此外,在結構上為整首詞定下基調,創造出悲傷的氛圍,使讀者屏息凝神,受其感染。
(3)用疊字句造句擴展閱讀:
由此可見,疊字在詩詞創作中獨具魅力,其特殊功能主要表現在如下幾個方面。
一是形象性。詩中疊字運用得恰到好處,可使所描繪的自然景色或人物特徵更加形象。《古詩十九首》中《青青河畔草》開頭六句連用了六組疊詞:「青青河畔草,鬱郁園中柳。盈盈樓上女,皎皎當窗牖。娥娥紅粉妝,纖纖出素手。」前兩句寫景,用「青青」、「鬱郁」描繪出春天草木濃密的生機;後四句寫人,四組疊字將思婦的體態、儀容、裝扮等寫得十分逼真,簡直呼之欲出。
《古詩十九首》在疊字運用上堪稱典範。再如《迢迢牽牛星》,全詩僅十句,用了六組疊詞:「迢迢牽牛星,皎皎河漢女。纖纖擢素手,札札弄機杼。……盈盈一水間,脈脈不得語。」形象地表達了牛郎織女纏綿的感情。
㈣ 有「兩個疊字」的四字詞語
實實在在【shí shí zà zài】
真實的,不誇張的。
造句:他們的生活就像一場實實在在的惡夢。
大大小小【dà dà xiǎo xiǎo】
指大小人物或事物等。
造句:雖然總也會有大大小小的隔膜,可是我依舊會記得那份永遠都無法磨滅的情意。
清清楚楚【qīng qīng chǔ chǔ】
清晰明白有條理。
造句:說話要說得不模糊、不太急快,讓對方可以聽得清清楚楚。
點點滴滴【diǎn diǎn dī dī】
一點一滴,形容數量非常少。
造句:這些材料是點點滴滴收集來的。
迷迷糊糊【mí mí hu hū】
使人混亂煩躁迷惑不清。
造句:過分的做作和無目的的廢話往往把人的頭腦弄得迷迷糊糊,使人心煩。
轟轟烈烈【hōng hōng liè liè】
形容氣勢雄偉或聲勢浩大。
造句:尚仲賢 《氣英布》第二折:「從今後收拾了喧喧嚷嚷略地攻城,畢罷了轟轟烈烈奪利爭名。」
老老實實【lǎo lǎo shí shí】
誠實;規矩。
造句:吳昌齡 《張天師》第二折:「他從來老老實實,忒軟善,忒溫克。」
方方面面【fāng fāng miàn miàn】
各個方面。
造句:孫中山 《民權主義》第五講:「自己一方面要做駕駛的汽車夫,又一方面要做修理的機器匠,那是很麻煩的,是很難得方方面面都做好的。」
密密麻麻【mì mì mā ma】
形容又多又密。
造句:巴金 《家》二十:「炮聲暫時停止了,槍聲還是密密麻麻地響。」
乾乾凈凈【gān gān jìng jìng】
沒有污垢、塵土、雜質。
造句:《醒世恆言·賣油郎獨占花魁》:「把衣服漿洗得乾乾凈凈。」
斷斷續續【àn àn xù xù】
不連續的。
造句:孩子結結巴巴的、幾乎是斷斷續續的話。
隱隱約約【yǐn yǐn yuē yuē】
幾乎聽不見的。
造句:我們常常隱隱約約的感覺到這是個小小的島國。
辛辛苦苦【xīn xīn kǔ kǔ】
辛辣艱苦。比喻艱難困苦。
造句:她的母親辛辛苦苦地紡織棉織品。
時時刻刻【shí shí kè kè】
每時每刻或每一個時刻地。
造句:幸福不是簡單的時時刻刻都感到高興,也不是切削工具。
形形色色【xíng xíng sè sè】
形容事物品類繁多、各式各樣。
造句:王夫之 《張子正蒙注·乾稱下》:「此言天下當有之物,皆神之所流行,理之所融結。大而山澤,小而昆蟲草木,靈而為人,頑而為物,形形色色,重濁凝滯之質氣皆淪浹其中,與為屈伸。」
㈤ 描寫顏色的疊字詞語有哪些
黑沉沉【hēi chén chén】:非常黑的樣子
造句:他氣得鼓起腮幫子,臉像陰了的天,灰濛蒙、黑沉沉的。
黑乎乎【hēi hū hū】:顏色黑黑的
造句:烏雲密布,陰沉,黑乎乎,電閃雷鳴。
黑糊糊【hēi hū hū】:顏色發黑.
造句:船無聲地,但是飛快地前進。當小船和那黑糊糊的小火輪站到一條橫線上的時候,探照燈突然照向她們,不動了。
紅艷艷【hóng yàn yàn】:紅得鮮艷奪目的
造句:紅艷艷的太陽光在山尖上時,霧氣像幕布一樣拉開了,城市漸漸地顯現在金色的陽光里。
金燦燦【jīn càn càn】:金光耀眼
造句:今天晴空萬里,金燦燦的陽光灑滿大地。
黃燦燦【huáng càn càn】:1.形容金黃而鮮艷的顏色2.具有黃金般顏色的
造句:高粱地頭,一簇一簇的大豆,掛上了一串串黃燦燦的豆莢。毛茸茸的豆葉,泛著黃色的金邊。秋蟲躲在裡面,啾啾地鳴叫。
白皚皚【bái ái ái】:一片潔白的樣子
造句:松樹蒼翠地站在白皚皚的雪地里,隨著凜冽的西北風,搖晃著身子,發出尖厲刺耳的呼嘯,像是有意在蔑視冬天。
白蒙蒙【bái méng méng】:形容一片模糊的白色。
造句:雨更大了,房頂上,街道上,濺起一層白蒙蒙的雨霧,宛如縹緲的白紗。
白晃晃【bái huǎng huǎng】:白而閃亮耀眼
造句:月亮最後升到冷清清的天空,白晃晃一片晶瑩。
白花花【bái huā huā】:形容白得耀眼
造句:放眼望去,盡是白花花的棉花朵和粗壯有勁的棉花桿,漂亮極了!
㈥ 《差不多先生》人物分析
胡適曾寫過一篇《差不多先生傳》,主人公差不多先生對諸事皆不講究。他常說:「凡事只要差不多就好了,何必太認真?」作家楊大俠分析,生活要學會對自己負責。
㈦ 疊字要怎麼組詞和造句
組詞:重疊
造句:
1、這兩套試卷重疊在一起,讓人有點分不清楚回。
2、放眼遠望,只見答山巒重疊,雲海茫茫。
3、政府機關的改革,不但要精簡多餘的人員,更要減少重疊的機構。
4、武夷山非常美麗,峰巒重疊,險峻多姿。
㈧ 四字疊字成語大全有哪些
四字疊字成語大全有:
挨挨擠擠、安安靜靜、層層疊疊、 莽莽蒼蒼、 匆匆忙忙
㈨ 各種類型的疊字詞語有哪些
疊字,又名「重言」,是指由兩個相同的字或片語成的詞句。
㈩ 疊字成語有哪些
1、巴巴結結
【拼音】: bā bā jiē jiē
【解釋】: ①勉強,湊合。②勤懇;辛勞。③形容說話不流利。
【出處】: ①《京本通俗小說·錯斬崔寧》:「光陰迅速,大娘子在家巴巴結結將近一年。」②《古今小說任·孝子烈性為神》:「任珪天明起來,辭了父親入城去了。每日巴巴結結,早出晚回。」
【造句】: 他巴巴結結地說不了幾句。
2、重重疊疊
【拼音】: chóng chóng dié dié
【解釋】: 同樣的東西層層堆疊。
【出處】: 清·曹雪芹《紅樓夢》第56回:「這又同才剛學里的八兩一樣,重重疊疊,事雖小,錢有限,看起來也不妥當。」
【造句】:遠處是重重疊疊、連綿不斷的山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