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u字組詞
⑴ 組詞ge組詞歌ou
組詞ge組詞歌ou——答案:謳歌。
謳歌
【讀音】
ōu gē內
【基本解釋】
歌頌;用歌唱、言辭等贊美。
【詳容細解釋】
1.亦作「 謳謌 」。歌唱。
《楚辭·離騷》:「 寧戚 之謳歌兮, 齊桓 聞以該輔。」
前蜀 杜光庭 《溫江縣招賢館眾齋詞》:「野洽謳謌,人歸富壽。」
清 青城子 《志異續編·某少年》:「少年寓樓上,日與二僮簫管謳歌,談笑作樂。」
2.歌頌。
《孟子·萬章上》:「謳歌者,不謳歌 堯 之子而謳歌 舜 。」
唐 楊炯 《崇文館宴集詩序》:「千年有屬,咸蹈舞於時康;四坐勿喧,請謳歌於帝力。」
汪東 《<駁飲冰子>跋》:「此彼輩日日所謳歌屍祝者也。」
何其芳 《回答》詩:「應該有不朽的詩篇來謳歌他們,使他們的名字流傳到千年萬載。」
3.頌歌。
唐 劉商 《金井歌》:「驩心蹈舞歌皇風,願載謳歌青史中。」
【近義詞】
歌頌贊揚稱譽稱道贊美贊頌稱贊贊許稱頌贊嘆吟唱歌唱贊賞歌詠頌揚傳頌頌贊誇獎稱揚
⑵ ou怎麼組詞
歐:ōu…歐洲,歐美,歐姆,歐式
偶:ǒu…偶遇,偶然,偶數,配偶
謳:ōu…謳歌,謳誦
嘔:ǒu …嘔吐,嘔血,嘔心瀝血
⑶ 哦的組詞有哪些呢
哦的組詞有:吟哦、哦松、哦豁、微哦、幽哦等。
1、吟哦[ yín é ]
釋義:有專節奏地誦讀。
《宋史·儒林傳屬八·何基》:「讀詩之法,須掃盪胸次浄盡,然後吟哦上下,諷詠從容,使人感發,方為有功。」
2、哦松[ ò sōng ]
釋義:唐 博陵崔斯立 為 藍田 縣丞,官署內庭中有松、竹、老槐, 斯立 常在二松間吟哦詩文,事見 唐 韓愈 《藍田縣丞廳壁記》。後因以「哦松」謂擔任縣丞或代指縣丞。
元 黃公望 《王叔明為陳惟允天香書屋圖》詩:「寧知採菊時,已解哦松意。」
3、哦豁[ ò huō ]
釋義:惋惜聲、感嘆聲、表示惋惜和無奈,也指中國南方和西南方地區方言。
張哥昨天賣了支股票,「哦豁」(遺憾),今天就漲了。
4、微哦[ wēi ò ]
釋義:猶微吟。
元 吳師道 《九月廿三日城外紀游》詩:「作詩寫實不可緩,馬上已復成微哦。」
5、幽哦[ yōu ò ]
釋義:低聲吟詠。
宋文同 《宿超果山寺》詩:「是 文 乃宿此,東山吐圓波。夜久不能寐,禽蟲伴幽哦。」
⑷ 區(ou)字組詞
區發「ōu」的音,目前主要是做姓氏
古代讀此音的,有一些回組詞:
1、區田——古代農民播種時所開的穴或答溝稱為「區」。區田是指在田裡按一定距離開挖穴,將種子播入其間的一種農作法。便於小范圍內深耕細作,集中施肥灌水。
2、區也是一種古代容器。又用為容量單位——齊舊四量:豆、區、釜、鍾
希望能幫到你,望採納,謝謝加油!
⑸ 小孩子玩水槍ou和i組詞
區發「ōu」的音,目前主要是做姓氏
古代讀此音的,有一些組詞:
1、區田——專古代農民播種時所開屬的穴或溝稱為「區」。區田是指在田裡按一定距離開挖穴,將種子播入其間的一種農作法。便於小范圍內深耕細作,集中施肥灌水。
2、區也是一種古代容器。又用為容量單位——齊舊四量:豆、區、釜、鍾
⑹ ou怎麼組詞
偶
偶數、
偶然、
對偶、
偶合、
喪偶、
偶像、
排偶、
玩偶
⑺ 發第一聲區(ou)組詞
區作ou的時候只用於姓氏,所以沒有組詞。
或者組詞「區姓」
⑻ 尾音為ou的字有哪些
尾音為ou的有好多,比如:樓(lóu),後(òu),口(kǒu),夠(gòu),都(,dou)。
(8)ou字組詞擴展閱讀
1,樓
【拼音】lóu
【釋義】樓,漢字,表示樓房,樓宇,大樓等。形容房間上部空間附設的可供藏物或住人的分層結構 。
【組詞】樓房
2,後
【拼音】hòu
【釋義】
名詞
(1)君王。上古君主稱謂:詩經·商頌·玄鳥:「商之先後,受命不殆,在武丁孫子。」
左傳·僖公三十二年:「其南陵,夏後皋之墓也。」;商之先~(先王)。
(2)諸侯。書經·舜典:「班瑞於群後。」
唐·柳宗元·封建論:「周有天下,裂土田而瓜分之,設五等,邦群後。」
(3)君王的嫡妻,帝王的妻子。如:「王後」、「皇後」。
漢書·卷五·景帝紀:「朕親耕,後親桑,以奉宗廟粢盛祭服,為天下先。」
清·陸次雲·費宮人傳:「後自縊,袁貴妃亦自縊。帝拔劍刃嬪妃數人。」;太~。
(4)(後)在時間上與「先」、「前」相對。
禮記·曲禮下:「君子將營宮室,宗廟為先,廄庫為次,居室為後。」
(5)(後)在空間、位置上與「前」相對。如:「背後」、「村後」、「敵後」、「幕後」、「向後轉」、「懲前毖後」。
左傳·昭公二十三年:「武城人塞其前,斷其後之木而弗殊。」
唐·陳子昂·登幽州台歌:「前不見古人,後不見來者。」
(6)(後)子孫。如:「名人之後」。
詩經·大雅·瞻卬:「式救爾後。」
鄭玄·箋:「後,謂子孫也。」孟子·離婁上:「不孝有三,無後為大。」;~輩。~嗣。~裔。~昆。無~(沒有子孫)。
(7)(後)姓。如五代時後漢有後贊,清代有後禮。
(8)姓。如春秋時齊國有孔子的弟子後處,漢代有後蒼。
副詞
(1)(後)時間上較晚的。與「先」、「前」相對。
禮記·大學:「知止而後有定。」;日~。~福。~期。
(2)(後)遲、晚。如:「先來後到」、「後來居上」。
(3)(後)指空間在背面,反面的,與「前」相對:~窗戶。~面。~學。~綴。~進。
(4)(後)指次序,與「前」相對:~排。~十名。
動詞
(1)(後)落後。論語·雍也:「非敢後也,馬不進也。」
韓非子·喻老:「趙襄主學御於王子期,俄而與於期逐,三易馬而三後。」
(2)(後)延緩、趕不上。
論語·衛靈公:「事君敬其事,而後其食。」
(3)(後)摒棄、排除。
漢書·卷五十一·鄒陽傳:「願大王察玉人、李斯之意,而後楚王、胡亥之聽。」
【組詞】後面
3,口
【拼音】kǒu
【釋義】
◎名詞,人和動物進飲食的器官,有時也是發聲器官的一部分(亦稱「嘴」):~腔。~才。~齒。~若懸河。
◎ 名詞,容器通外面的地方:瓶子~。
◎名詞, 出入通過的部位:門~。港~。海~。胡同~。
◎ 特指中國長城的某些關口(多用作地名),也泛指這些關口:~外。喜峰~。古北~。
◎ 破裂的地方:~子。
◎ 厲害:這丫頭真~。(安徽北部、山東等區域方言,意同:這丫頭真厲害,特指吵架、辯解。)
◎量詞, a.用於人:一家五~人。 b.用於某些家畜或器物等:三~豬。一~鋼刀。
◎性質相近或相同的單位形成的管理系統:歸~。財貿~。
◎名詞,姓。
【組詞】出口
4,夠
【拼音】gòu
【釋義】
(1) 滿足一定的限度:~用。~數。~本。足~。能~。~朋友。
(2) 膩,厭煩:聽~了。
(3) 達到,及:~格。~得著。
【組詞】夠了
5,都
【拼音】,dou
【釋義】
1. 全,完全:~要。功課學得~不錯。
2. 表示語氣的加重:一動~不動。
【組詞】都有
⑼ 第一聲的ou區字怎麼組詞
區發「ōu」的音,目抄前主要是做姓氏
古代讀此音的,有一些組詞:
1、區田——古代農民播種時所開的穴或溝稱為「區」。區田是指在田裡按一定距離開挖穴,將種子播入其間的一種農作法。便於小范圍內深耕細作,集中施肥灌水。
2、區也是一種古代容器。又用為容量單位——齊舊四量:豆、區、釜、鍾
⑽ 拼音是以OU結尾的字有什麼例:後(hou)
chou:抽、稠、儔、疇、籌、躊、惆、綢、仇、愁、丑、瞅、臭
cou:湊
dou:兜、斗、抖、陡、豆、逗、痘、斗
gou:勾、溝、構、鉤、苟、狗、垢、購、詬、夠
kou:摳、叩、扣、寇、蔻、口
lou:摟、婁、樓、簍、陋、漏
ou:謳、歐、毆、鷗、偶、嘔、藕
shou:秋、收、手、首、守、受、授、壽、狩、售、獸
sou:艘、叟、擻
tou:偷、頭、投
you:優、憂、悠、幽、猶、由、郵、油、游、尤、友、有、酉、牖、又、右、幼、誘、釉
zhou:舟、州、周、洲、粥、妯、帚、肘、咒、宙、胄、晝、驟、皺、軸
zou:謅、鄒、走、縐、奏、揍
hou:侯、喉、猴、逅、後、候、厚
mou:牟、眸、謀、某
rou:柔、揉、肉
fou:否
拓展資料:
拼音,是拼讀音節的過程,就是按照普通話音節的構成規律,把聲母、介母、韻母急速連續拼合並加上聲調而成為一個音節。
漢語拼音(Chinese phonetic alphabets,Chinese Pinyin),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漢字拉丁化方案,於1955年-1957年文字改革時被原中國文字改革委員會(現國家語言文字工作委員會)漢語拼音方案委員會研究制定。該拼音方案主要用於漢語普通話讀音的標注,作為漢字的一種普通話音標。1958年2月11日的全國人民代表大會批准公布該方案。1982年,成為國際標准ISO7098(中文羅馬字母拼寫法)。部分海外華人地區如新加坡在漢語教學中採用漢語拼音。2008年9月,中國台灣地區確定中文譯音政策由"通用拼音"改為採用"漢語拼音",涉及中文英譯的部分,都將要求採用漢語拼音,自2009年開始執行。漢語拼音是一種輔助漢字讀音的工具。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通用語言文字法》第十八條規定:"《漢語拼音方案》是中國人名、地名和中文文獻羅馬字母拼寫法的統一規范,並用於漢字不便或不能使用的領域。"根據這套規范寫出的符號叫做漢語拼音。
漢語拼音也是國際普遍承認的漢語普通話拉丁轉寫標准。國際標准ISO 7098(中文羅馬字母拼寫法)寫道:"中華人民共和國全國人民代表大會(1958年2月11日)正式通過的漢語拼音方案,被用來拼寫中文。轉寫者按中文字的普通話讀法記錄其讀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