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組詞3
① 用戴組詞
1.戴,動詞時的意思是:把東西加在 頭、臉、頸、胸、臂、手等處;擁護;尊敬。組詞如下:
戴帽子、戴頭巾、戴假發、戴盆、披星戴月、戴圓履方、不共戴天、戴花、戴眼鏡、戴金戒指、戴手套、愛戴、擁戴、感恩戴德。
2.戴,名詞時的意思是:增益,姓,古國名。沒有可以組詞的詞語。
(1)戴組詞3擴展閱讀:
」作聲旁。
詞語解釋:
1.愛戴:意思是敬愛並且擁護。
明代唐順之《請皇太子受朝疏》:「內外官僚之眾,四夷朝貢之臣,咸於快覩爭覲之餘,興起其愛戴趨附之忱。」
2.披星戴月:指身披星星,頭頂月亮。形容連夜奔波或早出晚歸,十分辛苦。
元·鄭廷玉《冤家債主》第一的:「這大的孩兒披星戴月,早起晚眠。」
3.不共戴天:意思是指不願和仇敵在同一個天底下並存,形容仇恨極深。
明·凌濛初《二刻拍案驚奇》:此不共戴天之仇,兒誓不與俱生人世。
4.感恩戴德:意思是感激別人給予的恩惠和好處。
《三國志·吳志·駱統傳》第五十七卷:「(統)常勸(孫)權以尊賢接士,勤求損益……今皆感恩戴義,懷欲報之心。權納用焉。」
5.戴圓履方:意思是頭頂著天,腳踩著地。指生活在人間。
西漢·劉安《淮南子 本經訓》:「戴圓履方,抱表懷繩,內能治身,外能得人。」
② 戴的組詞,戴在第三個的,要四個
不共戴天 披星戴月 感恩戴德 披麻戴孝 乘車戴笠 蚍蜉戴盆 披毛戴角 披紅戴花
③ 「戴」的組詞有哪些
1、戴,動詞的意思是:套在頭上或穿在身上。組詞如下:
戴花、戴笠、戴孝、戴斗笠、戴高帽、戴假發、戴帽子、戴眼鏡、戴耳環、戴戒指、戴罪立功 、穿戴、不共戴天、披枷戴鎖、披星戴月、披紅戴綠
2、戴,動詞的意思是:放在心上,衷心擁護。組詞如下:
戴仰、愛戴、推戴、擁戴、感戴恩德
(3)戴組詞3擴展閱讀
,這是籀文寫法的「戴」。
詞語解釋:
1、佩戴:(把徽章、符號等)掛在胸前、臂上、肩上等部位:~校徽。~肩章。也作佩帶。
2、插戴:女子戴在頭上的裝飾品,即首飾,特指舊俗訂婚時男方送給女方的首飾。
3、戴勝:鳥,羽毛大部為棕色,有羽冠,嘴細長而稍彎。吃昆蟲,對農業有益。通稱呼哱哱(hūbōbō)。
4、感戴:感激而擁護(多用於對上級)。戴:尊奉,推崇。
5、推戴:擁護某人做領袖:竭誠~。
6、擎戴:雜技的一種。
7、戴帽:亦作「戴帽子」。把帽子戴在頭上。引申為於一物之上加以他物。
8、不戴:是不共戴天"的略語。
9、翌戴:猶翼戴。輔佐擁戴。
10、大戴:稱漢戴德。詳「大小戴」。
④ 戴字組詞
戴的拼音是【[dài]】
愛戴[ ài dài ]
衷心擁護
穿戴[ chuān dài ]
穿的和戴的[衣帽、首飾等],泛專指裝束打扮
擁戴[ yōng dài ]
推舉屬,擁護
戴孝[ dài xiào ]
同帶孝
插戴[ chā dài ]
1.頭面首飾
2.插花戴巾之類的妝扮
⑤ 帶和戴怎麼組詞
組詞:
帶:熱帶 海帶 飄帶 帶魚 帶頭 皮帶 領帶 綵帶 帶領 韌帶
戴:愛戴 擁戴 穿戴 佩戴 戴勝 感戴 推戴 插戴 戴孝 戴斗
一、帶
1、皮帶:帶子或像帶子的長條物。
2、車帶:輪胎。
3、溫帶:地帶;區域。
4、白帶:帶下。
5、姓。
6、攜帶:隨身拿著。
7、捎帶著做某事:上街帶包茶葉來(捎帶著買)。你出去請把門帶上(隨手關上)。
8、呈現;顯出:面帶笑容。
9、含有:這瓜帶點兒苦味。說話帶刺兒。
10、連著;附帶:帶葉的橘子。連說帶笑。放牛帶割草。
11、帶隊:引導;領。
12、帶動:以點帶面。他這樣一來帶得大家都勤快了。
13、帶大:照看(孩子):孫子是奶奶帶大的。
二、戴:
1、把東西加在 頭、臉、頸、胸、臂、手等處:戴帽子。戴眼鏡。戴紅領巾。戴手套。
2、頭上頂著;承當著:披星戴月。戴罪立功。
3、擁護;尊敬:愛戴。感戴。
(5)戴組詞3擴展閱讀
帶dài
1、<名>腰帶;衣帶;帶子。《公輸》:「子墨子解帶為城,以牒為械。」意思是:子墨把衣袋解開,圍起來當做城池,把盤子當做軍械。
2、<動>偑帶;帶著。《涉江》:「帶長鋏之陸離兮,冠切雲之崔嵬。」 《鴻門宴》:「噲即帶劍擁盾入軍門。」意思是:樊噲帶著劍盾進入軍帳。
3、<動>圍繞;環繞。《蘭亭集序》:「又有清流激湍,映帶左右。」意思是:有清澈的流水,環繞在左右。
4、<動>附著;含著;夾雜著。孔稚珪《北山移文》:「風雲凄其帶憤,石泉咽而下愴。」意思是:風雲像是含著憤怒一般吹著,石間的泉水如哭泣一般流淌。
5、<動>兼任;兼帶。《梁書?曹景宗傳》:「帶馮翊太守。」意思是:兼任太守這個官職。
6、<名>指附近相連的地區。《宋史·李綱傳》:「如鼎澧岳鄂若荊南一帶。」意思是:在澧岳荊南這一片區域。
戴dài
1、<動>加在頭上;用頭頂著。《送東陽馬生序》:「戴朱纓寶飾之帽。」意思是帶著滿是珠寶的帽子。
2、<動>推崇;遵奉;擁護。《原君》:「古者天下之人愛戴其君。」意思是從古至今擁護他們的君主。
戴白:滿頭白發,借指老人。
戴笠:戴斗笠,比喻貧賤。
戴頭:比喻剛正不畏強暴,不怕殺頭。
戴翼:輔助。《漢書?董仲舒傳》:「欲則先王這法以戴其世者甚眾。」
⑥ 「戴」怎麼組詞
1、佩戴 [ pèi dài ]
基本釋義:(把徽章、符號等)掛在胸前、臂上、肩上等部位:~校徽。~肩章。也作佩帶。
2、插戴 [ chā dài ]
基本釋義:女子戴在頭上的裝飾品,即首飾,特指舊俗訂婚時男方送給女方的首飾。
3、戴勝 [ dài shèng ]
基本釋義:鳥,羽毛大部為棕色,有羽冠,嘴細長而稍彎。吃昆蟲,對農業有益。通稱呼哱哱(hūbōbō)。
4、感戴 [ gǎn dài ]
基本釋義: 感激而擁護(多用於對上級)。戴:尊奉,推崇。
5、、戴白 [ dài bái ]
基本釋義:頭生白發。形容 人老。《漢書 嚴助傳》:「戴白之老,不見兵革。」
6、戴帽 [ dài mào ]
基本釋義:
亦作「戴帽子」。把帽子戴在頭上。引申為於一物之上加以他物。宋 戴鼎臣《東原錄》:「海州 朐山,俗言 朐山 戴帽即雨,蓋謂雲出覆冒其上為雨候。」
7、鰲戴 [ áo dài ]
基本釋義:神話傳說謂 渤海 之東有大壑,其下無底,中有五座仙山,常隨潮波上下漂流。天帝恐五山流於西極,失群仙之居,乃使十五巨鰲輪番舉首戴之,五山才峙立不動。見《列子·湯問》。
8、戴干 [ dài gàn ]
基本釋義: 一種奇異的相貌。指頭部有肉突起如干戈對立。
⑦ 戴的組詞是什麼
戴的組詞 :
穿戴、
擁戴、
佩戴、
插戴、回
戴勝、
感戴、
推戴、
慶戴、
戴帽、
戴肩、
戴日答、
戴白、
師戴、
悚戴、
捧戴、
戴干、
大戴、
翊戴、
翌戴、
仰戴、
戴鶡、
依戴、
胥戴、
擎戴、
奉戴、
欣戴、
抱戴、
戴氣、
戴天、
顒戴、
戴悅、
戴仰、
戴幘、
重戴、
戴丘、
戴紝、
戴履、
戴說、
戴罪、
戴斗
⑧ 「戴」字怎麼組詞
愛戴(ài dài)
解釋:敬愛、擁戴。
戴罪(dài zuì)
解釋:明代被判了罪的官員仍回留職任用答,稱為「戴罪」。
戴月(dài yuè)
解釋:形容破曉前啟行或夜行。
戴陽(dài yáng)
解釋:中醫學術語。指下焦虛寒而面赤體熱、下虛寒而上假熱的癥候。
戴高帽(dài gāo mào)
解釋:比喻對人說恭維話。
⑨ 戴的組詞有哪些的
戴勝
戴星
戴眼
戴悅
戴笠
戴德
戴月
戴天
戴孝
戴白
戴罪
戴翼
戴鵀
戴盆
戴仁
戴匡
戴帽
戴日
戴任
戴陽
戴山
戴履
戴丘
戴面
戴仰
戴干
戴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