組詞思令
一、顆組詞有:
顆粒蓬顆顆涷砂顆榴顆珠顆蒜顆顆子顆恰玉顆露顆梨顆顆凍顆鹽
二、釋義:
多用於顆粒狀的東西:一~珠子。一~子彈。一~牙齒。一~~汗珠子往下掉。
三、繁體漢字:顆
四、顆的部首:頁
五、漢字結構:左右結構
六、造字法:形聲;從頁、果聲
(1)組詞思令擴展閱讀:
一、字形演變:
。
文言版《說文解字》:顆,小頭也。從頁,果聲。
白話版《說文解字》:顆,小頭。字形採用「頁」作邊旁,採用「果」作聲旁。
二、片語釋義:
1、砂顆[shā kē]
砂粒。
2、榴顆[liú kē]
石榴子。
3、蒜顆[suàn kē]
亦作「蒜果」。蒜頭。
4、顆子[kē zǐ]
方言。小米。
《新華日報》1939.8.27:「那幾年我們租了人家幾畝地,打了顆子(糧食)還不夠交租呢!」秧歌劇《動員起來》:「莊稼鋤不好,草比谷還高,顆子碎,穗穗小,地『豁』了,收成少,一滿出力不討好。」
5、顆恰[kē qià]
謂安詳穩重。顆,用同「款」。
元 喬吉 《一枝花·雜情》套曲:「收拾得所事兒溫柔,粧點得諸餘里顆恰。」
2. 用奇組詞代表「令人難測的意思
1.奇妙
[qí miào]
稀奇巧妙(多用來形容令人感興趣的新奇事物):構思~。內~世界。
2.奇跡
[qí jì]
想像不到的不平凡容的事情:創造~。她的病居然~般地好起來了。
3.好奇
[hào qí]
對自己所不了解的事物覺得新奇而感興趣:~心。孩子們~,什麼事都想知道個究竟。
4.奇略
[qí lüè]
奇謀,奇策。
5.奇中
[qí zhòng]
謂意想不到地說准、猜中。
6.奇緣
[qí yuán]
謂奇特的緣分,意外的機會。
7.方奇
[fāng qí]
各地出產的珍奇物品。
8.奇局
[qí jú]
新奇曲折。
9.奇談
[qí tán]
令人覺得奇怪的言論或見解:海外~。~怪論。
10.奇行
[qí xíng]
不合法度的行為。亦指不同於凡俗的行為。
3. 打的意思是命令時怎麼組詞
打他、打!、去打下招呼、不要打、基本上就是你命令別人或者別人命令你做打的動作就是這個意思了。
4. 令的意思中有時節的意思 怎麼組詞
時令
5. 怪的令人捉摸不透的意思組詞
捉摸不透
友情,它是一種只有付出了同樣一份這樣的東西,才可以得到這種東西。它和親情、愛情一樣,是一種抽象的、令人捉摸不透的東西,但卻要比它們更值得我們去珍惜。
6. 思令能組詞嗎
你好。思令,是不能組詞的,司令是這個司,思可以組成,思念。思想,等,希望可以幫到你。
7. 令人的令可以組什麼詞
一、令念 [lì抄ng]時,組詞如下襲:
命令、號令、責令、口令、勒令
意思是:
1.上級對下級的指示。
2.古代官名。
3.使,使得。
4.時節。
5.美好,善。
6.敬辭,用於對方的親屬或有關系的人。
7.短的詞調(diào),散曲中不成套的曲(多用於詞調、曲調名)。
二、令念 [líng]時,組詞如下:
丁令、令狐、令狐景、丁令威、傳令鍾
意思是:
〔~狐〕a.古地名,在今山西省臨猗縣一帶;b.復姓。
三、令念 [ lǐng ]時,組詞如下:
一令道、令紙
意思是:
量詞,印刷用的原張平版紙五百張為一令。
(7)組詞思令擴展閱讀:
一、字形演變:
文言版《說文解字》:令,發號也。從亼、卪。
白話版《說文解字》:令,發號。字形採用「亼、卪」會義。
二、詞語解釋:
1、丁令
丁令威 」的省稱。
2、令狐
古地名,在今山西臨猗縣一帶。
3、勒令
不管對方願意與否,強令從事。
4、責令
責成;指令完成某事。
5、號令
指揮部隊軍事行動的命令和指示的統稱。
傳呼命令。 古代以傳叫之法發布命令,故稱號令。
8. 「哦」字怎麼組詞
又字組詞如下:
又及、一又、又名、又復、又且、又手詔、可又來、又四土、又道是、玄之又玄、又弱一個、日新又新、欲出又止、玄而又玄、又驚又喜、又雙叒叕、又香又脆、欲言又止、又一個弱、慎之又慎、又紅又專、一波又起、又生一秦。
又說又笑、損之又損、少之又少、賠了夫人又折兵、充分又必要條件、按下葫蘆又起瓢、柳暗花明又一村、一波未平,一波又起、東又不著,西又不著、一波未平,一波又起、東又不著,西又不著。
「又」字釋義
1、表示重復或繼續,指相同的:今天~下雨了。
2、表示加重語氣、更進一層:你~不是小孩!
3、表示幾種情況或幾種性質同時存在:~高~大。
4、再加上,還有:~及。十~五年。
5、表示轉折:這個人挺面熟,一下子~想不起來他叫什麼。
(8)組詞思令擴展閱讀:
部分詞語解釋
1、又及:意思是附帶再提一下。
2、又復:意思是又,再。
出自清代《廣東軍務記》:又復沿河施放雙響。
譯文:又沿著河邊敲鑼打鼓。
3、可又來:對自己或別人說的話表示肯定或加重語氣。
出自《紅樓夢》第一一一回:「營官道:『可又來,若是強盜,難道倒打不過你們的人么?』」
譯文:營官說道:「如果是強盜,難道倒打不過你們的人嗎。」
4、玄之又玄:形容道的微妙無形。
原文:出處 《老子》第一章:玄之又玄,眾妙之門。
譯文:道的微妙無形,是眾妙之門。
5、一波未平,一波又起:比喻事情進行波折很多,一個問題還沒有解決,另一個問題又發生了。
出自宋·姜夔《白石道人詩話》:「波瀾開闔,如在江湖中,一波未平,一波又作。」
譯文:波浪散開,好像在江湖中,一個問題還沒有解決,另一個問題又發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