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詞語造句 » 標組詞成語

標組詞成語

發布時間: 2021-02-12 23:44:13

㈠ 三四可以組詞的四字成語

張三李四、低三下四、倒三顛四、三妻四妾、三翻四復
一、張三李四
白話釋義:泛指某人或某些人。
朝代:宋
作者:王安石
出處:宋·王安石《擬寒山拾得》詩:「張三褲口窄,李四帽檐長。」
翻譯:張某人的褲口窄,李某人的帽檐長
二、低三下四
白話釋義:形容卑賤沒有骨氣。
朝代:清
作者:孔尚任
出處:清·孔尚任《桃花扇》:「你嫌這里亂鬼當家別處尋主;只怕到那裡低三下四還干舊營生。」
翻譯:嫌這里亂鬼當家別處尋主;只怕到那裡卑賤沒有骨氣還干舊營生
三、倒三顛四
白話釋義:形容言行無條理或神智不清,精神恍惚。
朝代:明
作者:蘭陵笑笑生
出處:明·蘭陵笑笑生《金瓶梅詞話》第八十六回:「你信我奶奶倒三顛四的,小大姐扶持你老人家一場,瞞上不瞞下,你老人家拿出箱子來,揀上色的與他兩套。」
翻譯:你信我奶奶言行無條理或神智不清的,小大姐扶持你老人家一場,瞞上不瞞下,你老人家拿出箱子來,揀上色的與他兩套
四、三妻四妾
白話釋義:妻妾眾多的意思。
朝代:清·
作者:李漁
出處:清·李漁《風箏誤·逼婚》:「你做狀元的人,三妻四妾,任憑再娶。」
翻譯:你做狀元的人,妻妾眾多也隨你意
五、三翻四復
白話釋義:變化無常或反復多次。
朝代:現代
作者:魯迅
出處:魯迅《二心集·上海文藝之一瞥》:「因此革命的文學者,就不但應該留心迎面的敵人,還必須防備自己一面的三翻四復的暗探了。」
翻譯:此革命的文學者,就不但應該留心迎面的敵人,還必須防備自己一面的反復多次的暗探了。」

㈡ 片語詞四字成語

1、朝三暮四
釋義:原比喻聰明人善於使用手段,愚笨的人不善於辨別事情,後來回比喻反復無答常。
出處:先秦·莊子《莊子·齊物論》:「狙公賦芧曰:『朝三而莫(暮)四。』眾狙皆怒。」
翻譯:養猴人給猴子分橡子,說:「早上分給三升,晚上分給四升。」猴子們聽了非常憤怒。
2、四面楚歌
釋義:比喻四面受敵,處於孤立危急的困境。
出處:現代·梁啟超《中國國會制度私議》:「殆陷於四面楚歌之中;反恃解釋條文以持其說。」
3、五湖四海
釋義:指全國各地。有時也指世界各地。
出處:唐·呂岩《絕句》:「斗笠為帆扇作舟;五湖四海任遨遊。」
翻譯:用斗笠作為帆,扇子作為小舟,全國各地都可以任意遨遊。
4、顛三倒四
釋義:(說話、做事)錯亂,沒有次序。
出處:明·許仲琳《封神演義》:「一日拜三次;連拜了三四日;就把子牙拜的顛三倒四。」
5、四通八達
釋義:四面八方都有路可通。形容交通方便。
出處:先秦·子華子《子華子·晏子問黨》:「其途之所出,四通而八達。」
翻譯:道路的出口,四面八方都有路可通。

㈢ 四組詞有哪些成語

四組詞的成語有:五湖四海、四平八穩、挑三揀四、丟三落四、四通八達
1、五湖四海
讀音:wǔ hú sì hǎi
釋義:指全國各地,有時也指世界各地。現有時也比喻廣泛的團結。
出處: 唐·呂岩《絕句》:「斗笠為帆扇作舟;五湖四海任遨遊。」
譯文:斗笠作為帆扇作為小舟,世界各地任君遨遊。
例句:來自五湖四海的人們,為了實現四化這個共同的目標,走到一起來了。
2、四平八穩
讀音:sì píng bā wěn
釋義:形容說話、做事、寫文章穩當,有時也指做事只求不出差錯,缺乏創新精神。
出處:明·施耐庵《水滸》:「生得面白肥胖;四平八穩。」
譯文:長得白白胖胖,說話、做事穩當。
例句:這種四平八穩,怕出差錯的工作態度是不可取的。
3、挑三揀四
讀音:tiāo sān jiǎn sì
釋義:指挑挑揀揀,嫌這嫌那。
出處:近代徐特立《讓革命的紅旗世代相傳》:「他們一旦了解了過去的痛苦,就會懂得今天我們對工作挑三揀四是多麼不對!」
例句:不要養成挑三揀四的習慣。
4、丟三落四
讀音:diū sān là sì
釋義:形容馬虎或記憶力不好而好忘事。
出處:清·曹雪芹《紅樓夢》第六十七回:「俗話說的:『夯雀兒先飛』;省的臨時丟三落四不齊全。」
譯文:俗話說:「笨鳥先飛」,省的到跟前丟三落四忘事而記不齊全。
例句:老年人記憶力衰退,做事常常丟三落四,年輕人應體諒。
5、四通八達
讀音:sì tōng bā dá
釋義:四面八方都有路可通。形容交通方便。
出處:唐房玄齡《晉書·慕容德載記》:「滑台四通八達;非帝王之居。」
譯文:滑台交通方便,不是帝王居住的地方。
例句:武漢是中南地區交通樞紐,鐵道、公路、航線、水道,交通極為便利,四通八達。

㈣ 四字成語組詞 什麼出什麼外

喜出望外
發音

chū
wàng
wài
釋義
望:希望,意料。由於沒有想到的好事而非常高興。
出處
宋·蘇軾《與李之儀書》:「契闊八年,豈謂復有見日?漸近中原,辱書尤數,喜出望外。」

㈤ 示的組詞和成語

示組詞制 :

表示、
出示、
示意、
指示、
展示、
預示、
暗示、
示範、
顯示、
啟示、
曉示、
演示、
示人、
炫示、
公示、
示弱、
標示、
誇示、
宣示、
批示、
示警、
示眾、
明示、
示威、
昭示、
提示、
訓示、
請示、
示例、
揭示、
告示、

示成語 :

發綜指示、
示貶於褒、
蒲鞭示辱、
發蹤指示、
破琴示絕、
不甘示弱、
發縱指示、
強而示弱、
無頭告示、
以弱示強、
梟首示眾

㈥ 用料組詞成語

出乎意料
指出人意料
出乎預料
指出人意料
出人意料
意料:事先對情況與結果的估計。專超出人們的屬料想猜測之外
磕牙料嘴
多嘴多舌
不出所料
事由變化,在預料之中。
春寒料峭
料峭:微寒。形容初春的寒冷。
料峭春寒
料峭:微寒。形容初春的寒冷。
料敵制勝
准確地判斷敵情,並蠃得勝利。
料事如神
形容預料事情非常准確。
料敵若神
形容對敵方活動預料非常准確。
偷工減料
原指商人為了牟取暴利而暗中降低產品質量,削減工料。現也指做事圖省事,馬虎敷衍。
料敵如神
料:預料。形容對敵方活動預料非常准確。
挑唇料嘴
見「挑牙料唇」。
挑牙料唇
搖動嘴唇。謂吵嘴,爭吵。
嗑牙料嘴
〖解釋〗多嘴多舌。
難以預料
〖解釋〗預:預先;料:料想,估計。很難預先想到。
使料所及
〖解釋〗料:料想,估計;及:到。當初已經料想到的。
意料之外
〖解釋〗沒有想到的。

㈦ 火的組詞有哪些成語

洋火yáng huǒ
1.火柴。活火huó huǒ
有焰的火。流火liú huǒ
①〈方〉絲蟲病。②中醫指發病部位在小腿的丹毒。淬火cuì huǒ
1. 把金屬工件加熱到一定溫度,然後突然浸在水或油中使其冷卻,以增加硬度。添火tiān huǒ
1.增設火爐,用於取暖。據清富察敦崇《燕京歲時記.添火》記載﹐北京居民照例於十月初一添設煤火﹐次年二月初一撤火。 2.向爐子里加燃料。謂燒飯。淵火yuān huǒ
1.深淵和烈火。喻苦難的處境。漁火yú huǒ
漁船上的燈火:江楓漁火對愁眠。溫火wēn huǒ
1.用火加熱。 2.燜菜或煮東西所用的比較弱的火。溜火liū/liù huǒ
1.中醫學病名。即丹毒。也稱流火。漏火lòu huǒ
1.失火。潛火qián huǒ
1.謂滅火;防火。火丁huǒ dīng/zhēng
1.以煮鹽為業的人口。 2.中醫外科病名。即火疔。火丞huǒ chéng
1.漢代太樂令的屬官。火丹huǒ dān
1.中醫外科病名。即丹毒。 2.神話傳說中的一種能燃燒的仙丹。 3.仙女名。火主huǒ zhǔ
引起火災的人家。火烏huǒ wū
1.周武王伐紂前二年曾東觀兵於盟津。相傳其渡河後,"有火自上復於下,至於王屋,流為烏,其色赤。"事見《史記.周本紀》。後因以"火烏"代指周朝的國祚。火星huǒ xīng
火星1太陽系九大行星之一,按離太陽由近而遠的次序計為第四顆,比地球小,公轉周期約687天,自轉周期約24小時37分。 火星2 [huǒxīng](~兒)極小的火:鐵錘打在石頭上,迸出不少~◇他氣得兩眼直冒~。火春huǒ chūn
1.即燒酒。火景huǒ jǐng
1.指日影。火暖huǒ nuǎn
1.暖和。火暴huǒ bào/pù
〈方〉①暴躁;急躁 :~性子。②旺盛;熱鬧;紅火:牡丹開得真~ㄧ這一場戲的場面很~ㄧ日子越過越~。‖也作火爆。火曜huǒ yào
1.即大火。心宿二。 2.指日光。火曹huǒ cáo
1.亦作"火?"。 2.燒焦的木頭。火術huǒ shù/shú/zhú
1.道教的一種制火之術。能處火中而不被火傷。火杏huǒ xìng
1.古代火攻用的一種戰具。火杴huǒ xiān
1.中草葯豨薟的別名。火林huǒ lín
1.烈火焚燒的樹林。火棗huǒ zǎo
1.傳說中的仙果,食之能羽化飛行。火槍huǒ qiāng
裝火葯和鐵砂的舊式槍,現多用於打獵。火架huǒ jià
1.支撐盤或壺在爐火邊保溫用的金屬架。2.需要時放在火上用以支撐炊具的支架。火柱huǒ zhù
柱狀的火焰。火柴huǒ chái
用細小的木條蘸上磷或硫的化合物製成的取火的東西。現在常用的是安全火柴。火樹huǒ shù
1.形容開滿紅花的樹。 2.指用竿架裝飾的焰火。 3.比喻繁盛的燈火。 4.紅珊瑚的別名。火栰huǒ fá
1.古代水戰中用以馳近並能焚毀對方戰船的著火的木筏。火桶huǒ tǒng
1.一種桶狀爆炸物。火棉huǒ mián
1. 各種硝酸纖維素的任一種;尤指硝化度較高(含氮量至少13.2%)的炸葯,主要用於無煙火葯中。如:火棉膠。火棍huǒ gùn
1.一個十分重的大頭棍(木製的或金屬的),形狀像一個大的酒瓶或十釘球,通常每隻手拿一個擺動它,用以鍛煉雙臂的肌肉。火棒huǒ bàng
游藝用的短棒,一端釘有許多層布,成球形,蘸上酒精,點著後在黑暗處揮舞,使火光呈各種曲線形。火棘huǒ jí
1.常綠灌木,枝尖有刺,葉子橢圓形或倒披針形,花白色,果實球形,鮮紅色,味甜稍澀,可以吃或用來釀酒,根皮可提取栲膠。火正huǒ zhèng
1.古代掌火之官。 2.指仲夏。古以五行配四時,火旺於夏,故稱。 3.指漢朝。火殃huǒ yāng
1.古代指預兆火災的天象。火母huǒ mǔ
1.指五行中的木。五行循環相生,木生火,故稱。火毒huǒ dú/dài
1.指葯物酷烈的毒性。 2.即熱毒,中醫指導致人體外科癰瘍等病症的一種因素。 3.指烈火燃燒中因氧氣稀少而產生的一氧化碳的毒性。 4.形容酷熱。火毳huǒ cuì
1.即火浣布。亦以喻遠方異俗之地。火氣huǒ qì
①怒氣;暴躁的脾氣:壓不住心頭的~。②指人體中的熱量:年輕人~足,不怕冷。③中醫指引起發炎、紅腫、煩躁等症狀的病因。火池huǒ chí
1.猶火盆;火塘。火油huǒ yóu
〈方〉煤油 。火泉huǒ quán
1.竹瀝的別名。以火烤青竹使出液汁,謂之竹瀝。可以入葯。火洲huǒ zhōu
1.亦作"火州"。 2.傳說南海古地名。 3.泛指南方炎熱地方。 4.古地名。漢時為高昌壁,唐時為高昌縣,宋元時為高昌回鶻國都。吐魯番所得突厥文寫本作Qoco,其地即今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吐魯番市之哈剌和卓城(Karakhoja)。火流huǒ liú
1.形容酷熱。 2.猶流火。指大火星西流。火浴huǒ yù
1.火化。火矢huǒ shǐ
1.即火箭。火石huǒ shí/dàn
①燧石的通稱。②用鈰、鑭、鐵製成的合金,摩擦時能產生火花。通常用於打火機中。火磚huǒ zhuān
耐火磚。火硝huǒ xiāo
1. 硝酸鉀的俗稱。火鹼huǒ jiǎn
1.氫氧化鈉的通稱。火磨huǒ mó/mò
用電動機或內燃機帶動的磨。火祆huǒ xiān
1.即瑣羅亞斯德教。該教最初流行於伊朗和中亞細亞一帶,南北朝時傳入我國後稱"火祆教"或"火祆",以火為善和光明的代表,以禮拜"聖火"為主要儀式。火祖huǒ zǔ
1.火神。火神huǒ shén
1.神話中司火之神。火祥huǒ xiáng
1.火災。亦指火災的徵兆。火票huǒ piào/piāo
1.清代遞送緊急公文的憑證。 2.舊時官府逮捕犯人的憑證。火禁huǒ jīn/jìn
1.防火的禁令。 2.指寒食禁火。火離huǒ lí
1.指鸞鳥。 2.指孔雀。火禽huǒ qín
1.古代利用禽鳥攜帶火種進行火攻的一種方法。 2.指火鳳。火種huǒ zhǒng/zhòng
供引火用的火◇革命的~。火積huǒ jī
1.焚毀敵方的儲備。火稻huǒ dào
1.即旱稻。火突huǒ tū
1.煙囪。火符huǒ fú
1.即火牌。火籠huǒ lóng/lǒng
〈方〉烘籃。火筒huǒ tǒng
1.吹火用具。火筯huǒ zhù
1.即火筷子。火筴huǒ cè
1.亦作"火夾"。亦作"火挾"。 2.夾炭火的用具。有圓者,今稱火筯﹑火筷子;有扁平形似剪刀者,今稱火鉗﹑火剪。火簽huǒ qiān
1.舊時官署緊急拘傳人犯的一種簽牌。火箭huǒ jiàn
利用反沖力推進的飛行器,速度很快,用來運載人造衛星、宇宙飛船等,也可以裝上彈頭製成導彈。火箱huǒ xiāng
1.一種熏籠,形狀像箱子。 2.蒸汽機車鍋爐的組成部分,位於鍋爐的最後部,分內外兩層為內外火箱,其間存水,燃料在內火箱中燃燒,產生高熱,為產生蒸汽的重要部分。火箸huǒ zhù
〈方〉火筷子。火米huǒ mǐ
1.旱稻。 2.先蒸後炒的稻穀。火粒huǒ lì
1.指五穀。因皆須火燒熟而食,故稱。火精huǒ jīng
1.太陽。 2.鳳凰。 3.茯苓。火絕huǒ jué
1.火煙斷絕。謂無後嗣。火紅huǒ hóng/gōng
①像火一樣紅:~的太陽。②形容旺盛或熱烈:~的青春ㄧ日子過得~。火紙huǒ zhǐ
①塗著硝的紙,容易燃燒,多用做火煤兒。②〈方〉迷信的人祭奠死人時燒的紙。火線huǒ xiàn
①作戰雙方對峙的前沿地帶。②電路中輸送電的電源線。在市電上指對地電壓大的導線,在直流電路中指接正極的導線。火經huǒ jīng
1. 書名。道家講用火煉丹的書。無傳。如:與太陽道士講《火經》。——唐·李朝威《柳毅傳》。如:何謂《火經》。。火絨huǒ róng
用火鐮和火石取火時引火的東西,用艾草等蘸硝做成。火繩huǒ shéng
用艾、草等搓成的繩,燃燒發煙,用來驅除蚊蟲,也可以引火。火維huǒ wéi
1.南方屬火,因以"火維"指南方。亦特指五嶽中的南嶽衡山。火綿huǒ mián
1.火葯名。用浸在強硝酸或強硫酸中的植物纖維製成的爆發火葯。火罐huǒ guàn
1.一種醫療器具。拔火罐用的小罐。 2.火器名。即裝有火葯的小鐵罐或小陶罐,擲以燒敵。火網huǒ wǎng
彈道縱橫交織的密集火力。也叫火力網。火羊huǒ yáng/xiáng
1.古代以干支配五行﹑五色及十二生肖以紀年,丁為火,未屬羊,"火羊"指丁未年。逢這一年多生變亂,因以"火羊"指國家發生災禍。火老huǒ lǎo
1.指五行中火的衰退。 2.指殘夏。火旺於夏,故雲。火者huǒ zhě
1.宦官。亦泛指受閹的僕役。 2.廚房中燒火的人。 3.源於阿拉伯語,波斯語。對伊斯蘭教教祖後代及伊斯蘭教學者的尊稱,即聖裔。亦為新疆和中亞地區伊斯蘭教上層貴族之稱。 4.彝族﹑布依族打擊樂器。流行於貴州省水城﹑盤縣﹑威寧﹑畢節﹑納雍﹑赫章﹑黔西等地。火耕huǒ gēng
1.一種原始的耕作方法。燒去草木,就地種植作物。火耗huǒ hào
1.指鑄造錢幣時金屬的損耗。 2.元代於產金地征稅時,往往多於應征數,以為鑄幣時的損耗。明清時指賦稅正項之外加征的稅額。火耘huǒ yún
1.猶火耕。火耨huǒ nòu
1.猶火耕。火聚huǒ jù
1.原為佛教語。指火聚地獄(烈火聚集的地獄)。 2.泛指聚集的猛火。 3.古指軍隊的集體管理。火肉huǒ ròu
〈方〉火腿肉。火腳huǒ jiǎo/jué
1.殘余的火種。火脯huǒ fǔ/pú
1.烤熟的肉乾。火腿huǒ tuǐ
腌制的豬腿。浙江金華和雲南宣威出產的最有名。火膏huǒ gāo/gào
1.《莊子.人間世》:"山木自寇也,膏火自煎也。"陸德明釋文引司馬彪曰:"膏起火,還自消。"後以"火膏"喻自相攻伐者。火舌huǒ shé
比較高的火苗。火舟huǒ zhōu
1.舊時有火攻裝備的戰船。火舫huǒ fǎng
1.用作火攻的船隻。火艦huǒ jiàn
1.置有火攻裝備的戰船。火艙huǒ cāng
1.船尾掌舵兼作廚房之處。火船huǒ chuán
1.古代一種設有火攻裝備的戰船。 2.輪船的舊稱。火色huǒ sè/shǎi
〈方〉火候:看~ㄧ拿穩了~。火艾huǒ ài/yì
1.灸療的艾炷。火節huǒ jié
1.即火把節。火芝huǒ zhī
1.道教傳說的一種仙草。火花huǒ huā
火花1迸發的火焰:煙火噴出燦爛的~◇生命的~。 火花2 [huǒhuā](~兒)火柴盒上的圖案。火苗huǒ miáo
(~兒)火焰的通稱。也叫火苗子。火葯huǒ yào
炸葯的一類。爆炸時有的有煙,如黑色火葯,有的沒有煙,如硝酸纖維素。火落huǒ luò/là
1.大火星為夏季南天之標識,因以"火落"謂炎暑消失,初秋來臨。 2.方言。生火煮飯的地方。火葬huǒ zàng
處理死人遺體的一種方法,用火焚化屍體。火蓼huǒ liǎo/lù
1.紅蓼的別名。火藏huǒ cáng/zàng
1.指心臟。火虞huǒ yú
1.猶伙計。隨從人員。火虯huǒ qiú
1.火龍。火蠶huǒ cán
1.用火加熱升溫使其早熟的蠶。 2.指炎洲火蠶。參見"火蠶綿"。火蛾huǒ é/yǐ
1.形容舞動的彩燈燈火。火蜃huǒ shèn
1.指燈火映入水中而呈現出的海市蜃樓般的幻景。火行huǒ xíng/háng
1.猶火德。謂於五行中屬火,故稱。火見huǒ jiàn/xiàn
1.心星出現。火角huǒ jiǎo/jué
1.火星芒角。火警huǒ jǐng
失火的事件 (包括成災的和不成災的):報~ㄧ~電話。火計huǒ jì
1.即伙計。火記huǒ jì
1.《火記》為古之丹書,專述火候功用,後因用以指煉丹的火候。火證huǒ zhèng
1.中醫指危急的病症。火谷huǒ gǔ/gǔ/yù
1.黍的別名。火赤huǒ chì
1.火紅的顏色。 2.蒙古語"札魯火赤"之省語。即宗正府,掌皇族事務。 3.指宗正府官員。火赫huǒ hè
1.炎赤貌。火躁huǒ zào
1. [方]∶形容脾氣火暴,性情 急躁。火車huǒ chē/jú
一種重要的交通運輸工具,由機車牽引若干節車廂或車皮在鐵路上行駛。火輪huǒ lún
1.指太陽。 2.神話傳說中形似車輪的團火。亦指燃燒著火的輪子。 3.汽輪的舊稱。 4.即火車。火輜huǒ zī
1.焚毀敵方運輸中的後勤物資。火辣huǒ là
1.尖銳潑辣。 2.形容難受或疼痛的感覺。火辰huǒ chén
1.星名。即大火。火運huǒ yùn
1.指應火德而昌的帝運。火迫huǒ pò/pǎi
1.猶火急,急切。火遞huǒ dì
1.即火票。火逝huǒ shì
1.猶流火。指舊歷七月。火速huǒ sù
用最快的速度(做緊急的事):~行動 ㄧ任務緊急,必須~完成。火遁huǒ dùn
1.方士所稱的遁形術之一,從火中隱形遁去。火道huǒ dào
1.起火時焚燒的方向。火酒huǒ jiǔ
〈方〉酒精。火采huǒ cǎi/cài
1.紅光。火鑒huǒ jiàn
1.見"火鏡"。火鎌huǒ lián
1.見"火鐮"。火槍huǒ qiāng/chēng
1.見"火槍"。火針huǒ zhēn
一種針刺 療法,將針尖燒紅,迅速刺入一定部位的皮下組織,並立即拔出。也叫燔針、淬針和燒針。火鍾huǒ zhōng
1.報火警的鍾。火鉤huǒ gōu
1.救火用的一種鉤搭工具。 2.古代兵器名。火鉗huǒ qián
火剪 ①。火缽huǒ bō
1.即火盆。火鑽huǒ zuān/zuàn
1.取火工具。火鈴huǒ líng
1.道士所用的法器。 2.道教亦借指人體中膽邊的肉珠。火鉛huǒ qiān/yán
1.術士煉丹用的一種紅鉛。火銃huǒ chòng
中國古代用火葯發射石彈、鐵彈或鉛彈的管形火器。用青銅或鐵鑄成。是最古老的火炮。中國現存最早的火銃是14世紀元代時鑄造的,口徑為105毫米,長353毫米,重6.94千克。火鋪huǒ pū/pù
1.古代候望敵情的崗亭。火鍋huǒ guō
(~兒)金屬或陶瓷製成的用具,鍋中央有爐膛,置炭火,使菜保持相當熱度,或使鍋中的湯經常沸騰,把肉片或蔬菜等放在湯里,隨煮隨吃。也有用酒精、石油液化氣等做燃料的。用電加熱的叫電火鍋。火鋸huǒ jù
1. 用一塊鋸或摩擦另一塊的木頭(竹或藤棍)取火的工具。火鍬huǒ qiāo
1.鏟火炭的鐵制工具。火鏡huǒ jìng
指凸透鏡(因為可以用來取火)。火鐮huǒ lián
取火的用具,用鋼製成,形狀像鐮刀,打在火石上,發出火星,點著火絨。火長huǒ cháng/zhǎng
1.古代軍隊基層組織中的小頭目。 2.泛指兵卒。 3.指揮船隻航行的人。火門huǒ mén
1.指槍炮﹑炸葯包等發火引爆的裝置。火閣huǒ gé
1.為防寒保暖而在大房間中隔出來的小房間,有取暖禦寒設備。火隊huǒ ì/zhuī
1.焚燒敵方隊伍,以亂其行陣。《孫子.火攻》:"凡火攻有五:一曰火人……五曰火隊。"杜牧注:"焚其行伍,因亂而擊之。"一說,隊,通"隧"。隧,道。火隊,燒絕糧道。見梅堯臣﹑賈林注。火陽huǒ yáng
1.太陽。火陣huǒ zhèn
1.古代用火攻的軍陣。 2.指烈火彌漫的戰陣。火院huǒ yuàn
1.苦海;苦惱的境界。 2.指妓院。火險huǒ xiǎn
①火災的保險。②失火的危險:~隱患。火雷huǒ léi
1.雷電。火鞭huǒ biān
1.神話中指羲和馭日之鞭。火風huǒ fēng
1.炎熱的風。比喻惡劣的人際關系。 2.佛經所說"四大"中的火和風。火食huǒ shí
1.謂吃熟食。 2.指煮熟的食物,人間煙火食。 3.舉火煮飯。 4.伙食,日常飯食。火飯huǒ fàn
1.軍中士兵的飯食。火馬huǒ mǎ
1.以火驚之,使沖敵陣的馬。火馳huǒ chí
1.形容急速地賓士。 2.謂很快地消逝。火魚huǒ yú
1.金魚的別名。 2.魚名。魴鮄一類魚。 3.指魚燈。火鳥huǒ niǎo/diǎo
1.指鸞鳥。火雞huǒ jī
1.駝鳥的古稱。見明李時珍《本草綱目.禽四.駝鳥》。 2.吐綬雞的通稱。火鴉huǒ yā
1.吐綬雞(火雞)的別名。 2.用於戰事的鴉形火器。 3.傳說中能銜火的烏鴉。火鼓huǒ gǔ
1.火炬和戰鼓。火鼠huǒ shǔ
1.傳說中的異鼠。其毛可織火浣布。 2.古代一種鼠形武器,利用火葯發揮殺傷力。火齊huǒ qí
1.火候。 2.即火齊湯。 3.即火齊珠。火龍huǒ lóng
①形容連成一串的燈火或連成一線的火焰:大堤上的燈籠火把像一條~ㄧ~乘著風勢迅速延伸。②〈方〉從爐灶通向煙囪的傾斜的孔道。滅火miè huǒ
1.把火弄滅。 2.使發動機熄火。燈火dēng huǒ
亮著的燈燭等照明物。也泛指亮著的燈:燈火熄滅了|萬家燈火。灰火huī huǒ
1.火灰,物體燃燒後的余燼。 2.葭灰與燧火。指歲月﹑節候。靈火líng huǒ
1.指煉丹之火。灶火zào huǒ
1.炊煙。灼火zhuó huǒ
1.燃火。災火zāi huǒ
1.火災。煬火yáng huǒ
1.烈火。爐火lú huǒ
1.生了火的爐子。 2.謂道士煉制丹葯。 3.爐中之火。炊火chuī huǒ
1.燒飯的煙火。比喻子嗣或人煙。 2.燒火。炎火yán huǒ
1.烈火。 2.傳說中的火焰山。炬火jù huǒ
1.點燃的火把。 2.指點燃火把。 3.喻光焰四射﹑引導來者的傑出作品。炭火tàn huǒ
1.燃燒的炭。炮火páo/bāo/pào huǒ
1.槍炮。 2.指戰場上發射的炮彈與炮彈爆炸後發出的火焰。點火diǎn huǒ
①引著火;使燃料開始燃燒:上午七點整,火箭發動機~。②比喻挑起是非,製造事端:煽風~。煉火liàn huǒ
1.燒炭使灼熱以除去煙氣。熾火chì huǒ
1.烈火。 2.燃點燈燭。爛火làn huǒ
1.烈火。 2.火葯的一種。烈火liè huǒ
猛烈的火:熊熊的~◇斗爭的~。烘火hōng huǒ
1.烤火,向火取暖。燭火zhú huǒ
1.火炬,火把。 2.蠟燭火。煙火yān huǒ
①炊煙。借指住戶人家:狗吠雞鳴,煙火稠密。②猶烽火。邊境有入侵:北邊又起煙火。③指熟食:不食人間煙火。④指後代繼承者:四時祭掃,煙火不絕。⑤也作「焰火」。煙火劑燃放時所發出的各種顏色的火花,有時即指煙火劑本身。有平地小煙火和空中大煙火兩類。一般系包紮品,內裝葯劑。點燃後煙火噴射,呈各種顏色,並幻成各種景象。始於宋代。今又稱「禮花」,為節日所常用。烤火kǎo huǒ
靠近火取暖:~費(發給職工用於冬天取暖用的錢)。燒火shāo huǒ
1.使燃料燃燒。 2.指擔負做飯﹑做菜等炊事工作。熱火rè huǒ
1.燒火。 2.熾熱的火焰。比喻激情。烰火fú/páo huǒ
1.火熱的蒸氣。烽火fēng huǒ
①古時邊防報警點的煙火。②比喻戰火或戰爭:~連天。焙火bèi huǒ
1.焙烘的火力。焦火jiāo huǒ
1.烈火。 2.炬火,火把。焦,通"爝"。焰火yàn huǒ
即「煙火⑤」。然火rán huǒ
1.點火。 2.指點燃的火。煞火shā/shà huǒ
1.猶過癮。煤火méi huǒ
1.煤燃燒時的火焰。亦指作燃料的煤。煨火wēi huǒ
1.燃起炭火。熅火yūn/yǔn huǒ
1.無焰的微火。熄火xī huǒ
1. 發動機中的火焰熄滅(如因燃燒不正常或因燃料告罄而熄滅)。熏火xūn/xùn huǒ
1.熏香之火。熛火biāo huǒ
1.火焰。熟火shú huǒ
1.木炭燒透後的文火。燃火rán huǒ
1.燃燒著的火。 2.點火。燎火liáo/liǎo huǒ
1.延燒著的火。 2.篝火。燥火zào huǒ
1.烈火。 2.比喻焦急煩躁的心情。燧火suì huǒ
1.鑽燧所生的火。 2.古代邊防報警的煙火。爖火lóng huǒ
1.燒火;生火。爝火jué huǒ
1.炬火,小火。爟火guàn huǒ
1.古代謂祓除不祥的火。 2.祭祀時所舉的火。 3.泛指炬火。 4.古時報告敵情所舉的烽火。爨火cuàn huǒ
1.灶膛里的火。愛火ài huǒ
1.惜火。 2.佛教語。喻情愛。犀火xī huǒ
1.犀角燃燒的火焰。喻銳利的目光。狐火hú huǒ
1.見"狐鳴魚書"。狼火láng huǒ
1.烽火。古時邊防報警點燃的煙火。獵火liè huǒ
1.打獵時焚山驅獸之火。 2.指古代游牧民族出兵打仗的戰火。猛火měng huǒ
1.猛烈燃燒的火。玩火wán huǒ
1.[兒童]點火或拿著燃燒的東西玩耍。 2.比喻干冒險或害人的勾當。琢火zhuó/zuó huǒ
1.琢石冒出火星。比喻人生短促。生火shēng huǒ
1.產生焦躁的情緒。 2.產生火氣﹑熱氣。 3.取火;使柴﹑炭等燃燒起來。 4.指鍋爐工。電火diàn huǒ
1.電閃。 2.舊稱電燈光。 3.放電時所發出的火花。畜火xù/chù huǒ
1.養火;生火。畲火shē/yú huǒ
1.火耕時所放的火。痰火tán huǒ
1.中醫術語。體內痰濁與火邪互結或痰濁郁久化火的病理變化。多表現為喘息﹑咳嗽﹑怔忡﹑昏厥等。蓋火gài/gě/hé huǒ
蓋在爐口上壓火的鐵器,圓形,中凸,頂端有小孔 。盜火dào huǒ
1.盜賊所放的火。 2.竊取火種。希臘神話傳說普羅米修斯從天上盜取火種帶到人間,因此觸怒主神宙斯,被鎖在高加索山崖,但他寧受折磨,堅毅不屈。真火zhēn huǒ
1.謂心中的火。比喻旺盛的生命力。 2.猶言怒氣。著火zhuó/zháo/zhāo/zhe huǒ
1.冒火;失火。瞎火xiā huǒ
1.指打不響的子彈。
狐鳴篝火

火耕流種
火耕水耨
火耕水種
火光燭天
火海刀山
火急火燎
火盡灰冷
火盡薪傳
火龍黼黻
火冒三尺
火冒三丈
火滅煙消
火耨刀耕
火妻灰子
火然泉達
火熱水深
火傘高張
火山湯海
火上加油
火上澆油
火上弄冰
火上添油
火燒火燎
火燒眉毛
火樹琪花
火樹銀花
火眼金睛
火中取栗
火燭小心
火燭銀花
飢火燒腸
積薪厝火
熬油費火
急如風火
急如星火
急於星火
交梨火棗
皎陽似火
解衣包火
解衣抱火
近火先焦
把薪助火
井中求火
救火投薪
救火揚沸
救火拯溺
救民水火
絕薪止火
連天烽火
撩火加油
燎若觀火
燎原烈火
燎如觀火
烈火辨日
烈火乾柴
烈火轟雷
烈火烹油
烈火真金
爐火純青
履湯蹈火
明火持杖
明火執械
明火執仗
明火執杖
明若觀火
怒火沖天
怒火中燒
炮火連天
披麻救火
判若水火
潑油救火
七竅冒火
抱火厝薪
抱火寢薪
抱火卧薪
抱薪救火
敲冰求火
敲冰索火
清灰冷火
惹火燒身
熱火朝天
如蹈水火
如蹈湯火
如火燎原
如火如荼
入火赴湯
鼻端出火
鼻端生火
鼻頭出火
殺人放火
煽風點火
扇風點火
扇火止沸
燒犀觀火
舌鋒如火
順風吹火
十萬火急
十萬火速
石火電光
石火風燈
石火風燭
石火光陰
事火咒龍
勢如水火
束縕舉火
束縕請火
束蘊乞火
束蘊請火
水火兵蟲
水火不避
水火不辭
水火無交
水火無情
水火之中
水深火熱
探湯蹈火
湯燒火熱
投膏止火
吞刀吐火
玩火自焚
萬家燈火
炳如觀火
炳若觀火
窩火憋氣
無名火氣
無名孽火
無明業火
香火不絕
香火因緣
香火姻緣
向火乞兒
心急火燎
心急如火
心焦火燎
心焦如火
心如火焚
薪盡火傳
星火燎原
星星之火
不避水火
不避湯火
性烈如火
懸河瀉火
懸河注火
雪窗螢火
煙斷火絕
煙消火滅
以火救火
以火去蛾
以火止沸
一家一火
因風吹火
銀花火樹
引風吹火
引火燒身
擁篲救火
油干火盡
油煎火燎
油澆火燎
不食煙火
不通水火
戰火紛飛
招風攬火
真金烈火
自相水火
鑽冰取火
鑽冰求火
鑽火得冰
趁火打劫
趁火搶劫
大動肝火
傳風搧火
傳風扇火
春風野火
近火先焦
撮鹽入火
厝火積薪
厝火燎原
打得火熱
炮火連天
刀耕火耨
刀耕火耘
刀耕火種
刀山火海
蹈赴湯火
蹈火赴湯
蹈火探湯
蹈湯赴火
燈蛾撲火
燈火輝煌
燈火萬家
電光石火
洞如觀火
洞若觀火
煽風點火
反風滅火
放火燒山
飛蛾赴火
飛蛾撲火
飛蛾投火
忿火中燒
風風火火
風雷火炮
烽火連年
烽火連天
烽火四起
烽火相連
赴湯蹈火
負薪救火
乾柴烈火
膏火之費
膏火自煎
隔岸觀火
篝火狐鳴
黑燈瞎火
黑燈下火

㈧ 四的四字成語組詞

1、朝三暮四
釋義:原比喻聰明人善於使用手段,愚笨的人不善於辨別事情,後來比喻反復版無常。
出處:先秦權·莊子《莊子·齊物論》:「狙公賦芧曰:『朝三而莫(暮)四。』眾狙皆怒。」
翻譯:養猴人給猴子分橡子,說:「早上分給三升,晚上分給四升。」猴子們聽了非常憤怒。
2、四面楚歌
釋義:比喻四面受敵,處於孤立危急的困境。
出處:現代·梁啟超《中國國會制度私議》:「殆陷於四面楚歌之中;反恃解釋條文以持其說。」
3、五湖四海
釋義:指全國各地。有時也指世界各地。
出處:唐·呂岩《絕句》:「斗笠為帆扇作舟;五湖四海任遨遊。」
翻譯:用斗笠作為帆,扇子作為小舟,全國各地都可以任意遨遊。
4、顛三倒四
釋義:(說話、做事)錯亂,沒有次序。
出處:明·許仲琳《封神演義》:「一日拜三次;連拜了三四日;就把子牙拜的顛三倒四。」
5、四通八達
釋義:四面八方都有路可通。形容交通方便。
出處:先秦·子華子《子華子·晏子問黨》:「其途之所出,四通而八達。」
翻譯:道路的出口,四面八方都有路可通。

㈨ 種組詞四字成語

相關組詞:

種地 各種 耕種 種田 播種 種菜 種花 種子 種牛 種植 種畜火種 孬種 種類回

基本釋義:

[ zhǒng ]

1.物種答的簡稱:小麥是單子葉植物禾本科小麥屬的一~。虎是哺乳動物貓科豹屬的一~。

2.人種:黃~。黑~。白~。

3.類別;種類:工~。兵~。語~。

4.生物傳代繁殖的物質:高粱~。麥~。傳~。配~。

5.指膽量或骨氣(跟「有、沒有」連用)。

6.表示種類,用於人和任何事物:兩~人。三~布。各~情況。菊花的顏色有好幾~。

7.姓。

[ zhòng ]

種植:~田。~麥子。~棉花。~牛痘。

[ chóng ]

姓。種,zhong,從禾從重,先穜後孰也,後孰曰重:種子:個大的穀物、飽滿者用於做種。能夠重新種植。

種,是一個漢語詞彙,是一個多音字,漢語拼音是chóng、zhòng、zhǒng,總筆畫是9。

1、生物在生態和形態上具有不同特點的分類的基本單位。

2、植物果實中能長成新植物的部分,又泛指生物傳代繁殖的物質。

3、具有共同起源和共同遺傳特徵的人群。

4、量詞,表示類別、式樣。

5、指膽量或骨氣。

熱點內容
古代勵志的名言 發布:2021-03-16 21:50:46 瀏覽:209
形容兒孫繞膝的詩句 發布:2021-03-16 21:49:35 瀏覽:878
席慕蓉賞析印記 發布:2021-03-16 21:48:26 瀏覽:311
權力很大含有手的成語 發布:2021-03-16 21:48:22 瀏覽:584
能聽的兒童故事 發布:2021-03-16 21:48:15 瀏覽:285
關於足球的詩歌詞句 發布:2021-03-16 21:47:40 瀏覽:870
拖拉機的古詩 發布:2021-03-16 21:42:53 瀏覽:571
亮甜的詩句 發布:2021-03-16 21:42:00 瀏覽:831
廣東話生日快樂祝福語 發布:2021-03-16 21:38:55 瀏覽:409
噓的短句 發布:2021-03-16 21:38:07 瀏覽:8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