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漢語組詞
⑴ 請問正在的正字的漢語拼音怎麼寫
一、讀音:zhèng、zhēng
二、組詞:正骨、雅正、正面、正文、校正、正點回、正道、轉正、正數、正比、答正名、正統。
三、基本字義:
zhèng
1、思想、行為合於規范、法則的。與「邪」相對。
2、居中、不偏斜的。正中、正午、中正。
3、修改錯誤或偏差。
4、精純不雜的。正紅色
5、基本的、主要的。與「副」相對。
6、面對自己方向的,或具積極、肯定、光明、常態意義的。與「反」相對。
7、數目大於零的。與「負」相對。
8、失去電子的。與「負」相對。
9、恰巧、剛好。
9、助動詞。表示動作在進行中。
zhēng
農歷一年的第一個月。簡稱「正」,如「新正」。
(1)正漢語組詞擴展閱讀
一、筆畫順序:橫、豎、橫 、豎、橫。
二、筆順圖解:
三、詞語解釋:
1、正名 [ zhèng míng ]
辨正名稱和名分。
2、正數 [ zhèng shù ]
指大於零的數。在數前用正號(+)表示,有時也可不用,如零上五攝氏度寫作+5℃或5℃。
3、轉正 [ zhuǎn zhèng ]
組織中的非正式成員成為正式成員。
4、正道 [ zhèng dào ]
正當的道路;正確的途徑。
5、正點 [ zhèng diǎn ]
(車、船、飛機開出、運行或到達)符合規定時間。
⑵ 正的偏旁再組詞
正的組詞
:
正好、
正是、
改正、
真正、
正氣、
正常
正部首:版
止
正_網路漢語
[拼音]
[zhèng,zhē權ng]
[釋義]
[zhèng]:1.不偏斜,與「歪」相對。
2.合於法則的。
3.合於道理的。
4.恰好。
5.表示動作在進行中。
6.兩者相對,好的、強的或主要的一方,與「反」相對,與「副」相對。
7.純,不雜。
8.改去偏差或錯誤。
9.圖形的各個邊的長度和各個角的大小都相等的。
10.指失去電子的,與「負」相對。
11.大於零的,與「負」相對。
12.姓。
[zhēng]:〔~月〕農歷一年的第一個月。簡稱「正」,如「新~」。
⑶ 晴水是漢語組詞
你好。
片語肯定是漢語片語,但是具體這個詞語代表什麼含義還不清楚。
希望可以幫助到你。
⑷ 漢語組詞abac
漢語組詞abac:
患得患失 或多或少 無法無天 無拘無束 一五一十 有始有終 有頭有尾 敢作敢為 十全十美 我行我素 礙手礙腳 畢恭畢敬 悖入悖出 暴飲暴食
⑸ 漢字組詞有哪些
漢字組詞如下:
漢族、漢字、銀漢、莽漢、東漢、西漢、醉漢、漢姓、漢語、漢學、硬漢、漢子、鐵漢、前漢、漢文、好漢、漢劇、雲漢、兩漢、漢人、漢武、漢聖、軍漢、漢賦、清漢、漢緒、偷漢、潢漢、漢火、漢土、
基本字義:
1、(形聲。從水難(省去隹)聲。音熯。本義:水名。即漢水)
2、銀河。也稱雲漢、銀漢、天漢 [the Milky Way;the Galaxy]
3、朝代名,公元前202年劉邦稱帝,國號漢,共歷24帝,統治406年 [the Han Dynasty]
4、廢漢自立。
5、國名 [Han state]
(5)正漢語組詞擴展閱讀
字形演變
,這是籀文寫法的「漢」字。
組詞解釋:
1、漢族:我國的主體民族。由古代華夏族和其他族逐漸發展而成。分布全國,主要聚居在 黃河 、 長江 、 珠江 三大流域和 松遼平原 。人口九億三千多萬(1982年),佔全國總人口的93.3%。語言屬漢藏語系。
2、漢字:漢語的記錄符號。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之一,已有六千多年的歷史。現存最早可識的漢字是 殷商 的甲骨文和稍後的金文,現代漢字即由甲骨文、金文演變而來。
在形體上逐漸由圖形變為筆畫,象形變為象徵,復雜變為簡單;在造字原則上從表形、表意到形聲。除極個別的例外,都是一個漢字一個音節。
3、銀漢:天河,銀河。
冰心 《寄小讀者》二四:「那夜是陰歷初六,雙星還未相邇,銀漢間薄霧迷濛。」參見「 銀河 」。
4、莽漢:粗魯冒失的男子。
《醒世恆言·杜子春三入長安》:「我 杜子春 天生莽漢,幸遇那老者兩次贈我銀子,我不曾問得他名姓,被妻子埋怨一個不了。」
5、東漢:朝代名。自 漢 光武帝 劉秀 建武 元年(公元25年)起至 漢 獻帝 劉協 延康 元年(公元220年)止,共歷十二帝。因所都 洛陽 ,在 漢 舊都 長安 (今 陝西 西安市 )之東,故稱 東漢 ,也稱 後漢 。
⑹ 漢字的漢怎麼組詞
相關組詞
漢族、漢字、銀漢、莽漢、醉漢、星漢、羅漢、東漢、神漢、西漢、漢姓、硬漢、漢語、蜀漢、鐵漢、漢人、漢武、楚漢、漢白玉、漢賦、漢奸、漢學、漢書、漢水、漢中、廣漢、漢服、漢宮秋。
基本釋義
1、漢水:江淮河漢
2、漢族:漢語
3、天河;銀河:銀漢
4、成年男人:老漢、好漢
5、朝代名:漢代
(6)正漢語組詞擴展閱讀:
「漢」字具體產生於何時尚無定論,但可以確定它在漢字體系中出現得比較晚。甲骨文中沒有「漢」字,西周及春秋金文有相似字形。所以上古時代的「漢」字是什麼樣子,現在還不確定,有待於新材料的出土。
「漢」通常認為是形聲字,字形從「水」,表示這個字的本義與水有關;「難」省去「隹」為聲。
秦漢時期,「漢」的字形基本定型,絕大部分是左水(氵)右(暵的右半部)的結構,都將「隹」省去了,只有極個別的「漢」字又省去水旁。
漢代以後,「漢」字在歷代書家筆下出現過多姿多態的形狀,但其基本結構依然是三點水一個(暵的右半部)。不過,行書草書中的「漢」,寫法逐漸呈現簡化的趨勢。
新中國成立後,對一些繁難字的偏旁進行簡化,中國文字改革委員會收集千百年來民間通行的簡體字、行草書偏旁予以整理,將若干字所從的「𡎸」簡化為記號「又」,「漢」字也就成了現在的形狀:漢。
⑺ ji的漢語組詞
垃圾
[lājī]
犄角
[jījiăo]
⑻ 請用漢字組詞
1.淹旬曠月
2.自掘墳墓
3.終天之恨
飲恨吞聲
飲恨而終
遺恨千古
一失足成千古恨
新愁舊恨
相知恨晚
相見恨晚
銜悲茹恨
深仇大恨
千愁萬恨
舊愁新恨
恨相知晚
恨鐵不成鋼
恨入骨髓
國仇家恨
抱恨終天
報仇雪恨
⑼ 現代漢語3500個常用字組詞
《現代漢語常用字抄表》的1000個次常用襲字的組詞,目前網上沒有。最好購買一本《3500常用字組詞詞典》,它以九年制義務教育學校的教師學生為主要讀者對象。詞典以《現代漢語常用字表》所定的2500個常用字和1000個次常用字為字頭。九年制義務教育語文課本生字表所列單字,詞典都已收入。詞典所收詞語和成語則多於課本。
⑽ 正zheng第一聲怎麼組詞
正讀zhēng時,意思是正月,所以多以此意來組詞。如:正月、新正、正旦、正朔、王正月等。
一、正[ zhēng ]
基本釋義:正月:新正。
二、部分組詞的詳解:
1、新正 [ xīn zhēng ]
基本釋義:
(1)農歷新年正月。
(2)農歷正月初一,元旦。
出處:現代 魯迅 《彷徨·祝福》:「新正將盡, 衛老婆子 來拜年了,已經喝得醉醺醺的,自說因為回了一趟 衛家山 的娘家,住下幾天,所以來得遲了。」
2、正月 [ zhēng yuè ]
基本釋義:
(1)正陽之月。指 夏 歷四月。
(2)原指 中國古歷( 夏歷、 殷歷、 周歷)一年的第一個月。
出處:現代 老舍 《離婚》第十一:「從正月到二月初,勝利完全是李太太的。」
3、正旦 [ zhēng dàn ]
基本釋義:
(1)傳統戲曲腳色名。簡稱「旦」。由 宋 雜劇、 金 院本的「裝旦」演變而來。在劇中扮演女主角。
(2)正月初一。
出處: 清 孔尚任 《桃花扇·選優》:「還是我老妥做了天下第一個正旦。」
4、正朔 [ zhēng shuò ]
基本釋義:
(1)謂帝王新頒的歷法。古代帝王易姓受命,必改正朔;故夏、 殷、周、秦及漢初的正朔各不相同。自 漢武帝 後,直至現今的農歷,都用 夏 制,即以建寅之月為歲首。
(2)農歷正月初一。
出處:現代 曹禺 《王昭君》第二幕:「 匈奴 奉 漢 正朔, 匈奴 便成為統一的多民族的 中國 的一部分。」
5、王正月 [ wáng zhēng yuè ]
基本釋義:
(1)周天子所頒歷法的正月。周以建子之月(農歷十一月)為正。
出處:春秋 孔子《春秋·隱公元年》:「元年春,王正月。」
白話譯文:帝王即位的第一年,是這個王的正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