窗去偏旁組詞
㈠ 給蘭加偏旁並組詞
1、蘭加偏旁「火」組成:爛(腐爛)
2、蘭加偏旁「木」組成:欄(柵欄)
3、蘭加偏旁「扌」組成:攔(攔腰)
《說文解字》:蘭(蘭),一種香草。字形採用「艸」作邊旁,採用「闌」作聲旁。造字本義:名詞,古人掛在小柵門上的一種多年生香草,生於山中濕地,花紫紅色,其莖、葉、花有微香。
(1)窗去偏旁組詞擴展閱讀:
字詞詳解:
一:基本解釋
爛[ làn ]
1、因過熟而變得松軟:爛糊。
2、程度極深:台詞背得爛熟。
3、東西腐壞:腐爛。
4、灼傷:焦頭爛額。
5、崩潰,敗壞:敵人一天天爛下去。
6、破碎:破爛。
7、頭緒雜亂:爛攤子。
8、明,有光彩:爛銀槍。
腐爛:[ fǔ làn ]
解釋:有機體由於微生物的滋生而破壞。
二:欄的基本解釋
欄[ lán ]
1、遮攔的東西:欄桿。
2、養家畜的圈(juàn):牛欄。
3、報刊或廣播、電視按內容、性質劃分的版面或專門的時間;亦指出版物版面的部位:欄目。
4、紙、書、織物上的格子:朱絲欄(舊時有紅色格子的絹素)。
5、表格中區分項目的格子:備注欄。
柵欄:[ zhà lan ]
解釋:用鐵條或木條等做成的類似籬笆而較堅固的東西。
三:攔的基本解釋
攔[ lán ]
1、遮擋,阻止:攔擋。攔阻。
2、對准,正對著:攔腰截斷。
攔腰:[ lán yāo ]
解釋:正對著腰部;從半中腰。
㈡ 樓去掉偏旁再組詞
「樓」去掉偏旁是「婁」,組詞有:婁子、咯婁、附婁、匹婁、部婁......
「樓專」更換偏旁有「屬縷、僂、摟、瘺、簍」等等,分別組詞如下:
縷:縷縷、縷析、麻縷。 僂:傴僂、佝僂、僂行。 摟:摟抱、摟攬、挽摟。
瘺:瘺管、痀瘺、鼠瘺。 簍:竹簍、簍籠、背簍、魚簍。
㈢ 賞去偏旁組成新字在組詞
賞去掉偏旁不能組成字。
賞的組詞:鑒賞、賞析、賞識、賞賜、玩賞、欣賞、版觀賞權、賞鑒、賞賚、俊賞、
基本字義:
賞,漢語常用字(一級字),最早見於西周金文。本義是償還、賠償,讀作cháng,這個意思後來寫作「償」。後來假借義為賞賜;引申指贈送;又引申指稱賞,以上讀作shǎng。
(3)窗去偏旁組詞擴展閱讀
筆順:
組詞解釋:
1、贊賞[zàn shǎng]
贊美賞識:我十分~他那種奮發向上的精神。
2、鑒賞[jiàn shǎng]
也說賞鑒。鑒別和欣賞(藝術作品、文物等)。
3、賞析[shǎng xī]
欣賞並分析(詩文等):唐詩~。~近代文學名作。
4、賞識[shǎng shí]
認識到別人的才能或作品的價值而予以重視或贊揚。
5、賞賜[shǎng cì]
指地位高的人或長輩把財物送給地位低的人或晚輩。
㈣ 鎖 去偏旁,加上另一個偏旁,組詞
瑣
(瑣)
suǒ ㄙㄨㄛˇ
1. 玉聲。
2. 細小,零碎:~事。~細。~聞。~碎。~屑。煩~。
3. 連環,連環形花紋:~窗。委曲如~。
㈤ 登可以加什麼偏旁並組詞
登字可以加部首木、氵、目、足、口等。
1、登字加部首木,組成橙字。
橙【專chéng】
基本釋屬義:
(1)常綠喬木。葉卵形,果實圓球形,果皮有香氣,果瓤汁多味甜。主產於中國南方各省。另有一種酸橙,果汁味酸,雖不宜生食,但可加工成蜜餞或入葯。
(2)像橙的果皮一樣的顏色,即黃中呈紅的顏色。
2、登字加部首氵,組成澄字。
澄【chéng】、【dèng】
基本釋義:
澄【chéng】
(1)(水)很清:澄澈。
(2)使清明;使清楚:澄清。
澄【dèng】
(1)使液體里的雜質沉下去:澄清。
(2)擋著渣滓或泡著的東西,把液體倒出;潷:把湯澄出來。
3、登字加部首目,組成瞪字。
瞪【dèng】
基本釋義:
(1)用力睜大(眼):他把眼睛都瞪圓了。
(2)睜大眼睛注視,表示不滿意:老秦瞪了她一眼,嫌她多嘴。
4、登字加部首足,組成蹬字。
蹬【dēng】
基本釋義:
(1)腿和腳向腳底的方向用力:蹬水車。蹬三輪兒。
(2)踩;踏:蹬在窗檯上擦玻璃。
(3)穿(鞋、褲子等):腳蹬長筒靴。蹬上褲子。
5、登字可以加部首口,組成噔字。
噔【dēng】
基本釋義:擬聲詞。重東西落地的響聲或撞擊物體的聲音:噔噔地走上樓梯。噔的一聲撞到了牆上。
㈥ 籠換偏旁再組詞。
朧,朦朧 ,攏,拉攏, 壟,壟斷, 聾, 聾子
龔 ,姓龔,瓏 ,玲瓏,
㈦ 窗和行換偏旁再組詞是什麼,親們,知道告訴下
璁 璁瓏
驄 玉驄(駿馬)
珩 珩佩
街 大街
㈧ 熱去掉偏旁,再組詞,招去掉偏旁再組詞
1、「熱」去掉偏旁「灬」變成「執」,組詞如下:
執著、執著、執法、拘執、執教、執照、收執、執泥、執掌、固執。
2、「招」去掉偏旁「扌」變成「召」,組詞如下:
召喚、召開、召集、徵召、宣召、號召、感召、嘯召、詔召、欽召
釋義:
一、執
1、拿著;掌握:執筆。執政。
2、堅持;固執:執意不肯。
3、捉住:被執。
二、召
1、召喚:召集。他已被上級召回北京。
2、姓。
3、寺廟(多用於地名):烏審召。
(8)窗去偏旁組詞擴展閱讀:
1、執著
泛指固執或拘泥,亦指對某種事物追求不舍。《水滸傳》第二二回:「我只怕雷橫執著,不會周全人,倘或見了兄長,沒個做圓活處。」茅盾《關於<遙遠的愛>》:「對於人生的熱愛,對崇高理想的執著,這也是對的。」
2、執法
執行或執掌法令。《二刻拍案驚奇》卷十二:「我前日認是奉公執法,怎知反被奸徒所騙?」
3、執照
指證明;憑據。《二刻拍案驚奇》卷三:「只把一個鈿盒兒分做兩處,留與侄兒做執照。」《二刻拍案驚奇》卷四:「要過龍的寫了議單,又討個許贖的執照。」
4、召喚
呼喚。劉白羽《寫在太陽初升的時候·第一封》:「一個穿黑斜紋布棉製服的幹部走過,他忽然發現了他,立刻召喚他,那人一見老人,也立刻高興地跟他握手,談話。」
5、召集
招集;聚合。郭沫若《洪波曲》第十章三:「每逢星期一召集一次外國新聞記者,報告軍事和政治上的情形。」
㈨ 去字的偏旁組詞
去部首:厶讀音:[sī][mǒu]、釋義:[sī]:古同「私」。內 [mǒu]:古同「某」。(沒有組詞)
容[拼音] [qù]
[釋義] 1.離開所在的地方到別處;由自己一方到另一方,與「來」相對:~處。~路。~國。 2.距離,差別:相~不遠。 3.已過的,特指剛過去的一年:~年。~冬今春。 4.除掉,減掉:~掉。~皮。~勢(a.閹割;b.動作或事情終了時的氣勢)。 5.扮演戲曲中的角色:他~男主角。 6.用在動詞後,表示趨向:上~。進~。 7.用在動詞後,表示持續:信步走~。 8.漢語四聲之一:~聲(a.古漢語四聲的第三聲;b.普通話字調中的第四聲)。
㈩ 侍去掉偏旁組詞
"侍"去掉偏旁後是「寺」字,組詞如下:- 寺庵
- 寺壁
- 寺曹
- 寺臣
- 寺丞
- 寺觀
- 寺戶
- 寺棘專
- 寺監
- 寺廟
- 寺寢
- 寺卿
- 寺人屬
- 寺剎
- 寺舍
- 寺省
- 寺署
- 寺窪文化
- 寺宇
- 寺院
寺主
- 百寺
- 百塔寺
- 保聖寺
- 白馬寺
- 柏林寺
- 北寺
- 保國寺
- 報恩寺
- 朝寺
- 禪寺
- 城寺
- 邨寺
- 村寺
- 崇聖寺
- 大昭寺
- 大理寺
- 大林寺
- 祠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