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寓意典故 » 阜陽典故

阜陽典故

發布時間: 2021-01-28 02:12:44

❶ 阜陽「插花」似乎有典故的,有誰知道

古時候(哪個朝代我忘了)有位皇子因為和他的兄弟爭奪皇位而被流放,於是到了這版里,當時那裡權的村民不知道他的身份,都不願意接濟這個像乞丐的人,還經常欺負他,只有一個家人例外,收留了他,尤其那戶人家的女兒對他很好。過了很久,皇室的人找到了那位皇子,來接他回去繼承王位,臨走時皇子想到村名的冷漠,派人要殺掉那裡的村民,但又怕錯殺他的恩人,於是私下告訴他在門前插朵花,但是那戶人家心地善良,他讓全村人門前都插了花,就這樣,皇子派的人無功而返,皇子知道後,覺得這倆人是個很善良的人,就把他的女兒娶進宮,封為皇後!!!村民為了紀念那戶人家,把這個地方取名為「插花」

❷ 阜陽人送大雁是什麼典故

農歷二月初二,俗稱"青龍節",阜陽地區多稱"龍抬頭節"。很久以前,沿潁河一帶在回二月二時,常見有大雁答起落於河岸,久之,有人把這種現象與"龍抬頭節"聯系在一起,於是便有了"五更聞雁叫,老人遭劫數"的謠傳。說二月二這一天是老龍王(老人)升天的日子,如何才能為老人消災避禍呢?有人想出了一個主意,那就是把大饃蒸製成雁狀,讓女兒送給老人,老人吃了老雁饃就可以避凶化吉了。

❸ 阜陽成語寺門積薪典故是怎樣的

寺門積薪抄 出自《宋史襲·劉錡傳》。

劉錡(1098~1162),南宋抗金將領。南宋紹興十年(1140)金兀術率10萬金兵南侵,金兵壓境,眾寡懸殊,順昌形勢,岌岌可危。劉錡被任命為東京(今開封市)副留守,從臨安出發日夜兼程北上。當他到達順昌府(今阜陽市)時,金兵已經佔領了東京。

劉錡為表達抗敵守城決心,把自己的家眷置於順昌城一寺內,堆柴草於門外,告訴軍吏:「倘有不測即焚我家!」劉錡寺門積薪之舉,大大鼓舞了民心士氣,誓與府城共存亡。經過5晝夜激戰,以少勝多,大敗金兀術,取得了順昌保衛戰的勝利,成為我國古代軍事史上著名的「順昌大捷」。從此也誕生一句與阜陽歷史文化最有聯系的成語「寺門積薪」。

此寺有人考證為始建於宋仁宗嘉祐時期千年古剎「資福寺」(現南關大寺街中段)。順昌大捷,也使當時作為軍糧和枕頭的阜陽特產「枕頭饃」(大卷子饃)名聲大振。為紀念宋代民族英雄劉錡,阜城西北角建有劉公祠。

❹ 阜陽「插花」似乎有典故的,有誰知道

古時候(哪個朝代我忘了)有位皇子因為和他的兄弟爭奪皇位而被流放,於是到了這里,當時內那裡的村民不知道容他的身份,都不願意接濟這個像乞丐的人,還經常欺負他,只有一個家人例外,收留了他,尤其那戶人家的女兒對他很好。過了很久,皇室的人找到了那位皇子,來接他回去繼承王位,臨走時皇子想到村名的冷漠,派人要殺掉那裡的村民,但又怕錯殺他的恩人,於是私下告訴他在門前插朵花,但是那戶人家心地善良,他讓全村人門前都插了花,就這樣,皇子派的人無功而返,皇子知道後,覺得這倆人是個很善良的人,就把他的女兒娶進宮,封為皇後!!!村民為了紀念那戶人家,把這個地方取名為「插花」

❺ 阜陽市有哪些歷史典故

伍子胥與阜陽伍明鎮
伍子胥過昭關,是盡人皆知的歷史故事。然而,也許很少有人知道,歷史名人伍子胥也曾經和安徽阜陽有過一段淵源,潁泉區的伍明鎮就是因為伍子胥而得名,這里留下了眾多的歷史遺跡和傳說,現在遺留的還有七十二眼古井、飲馬池、射箭台等歷史遺跡。今天,伍子胥文化已經成為當地的一張名片。
《史記》上記載:「伍子胥者,楚人也,名員。員父曰伍奢。員兄曰伍尚。其先曰伍舉,以直諫事楚莊王,有顯,故其後世有名於楚。」後來,「吳以伍子胥、孫武之謀,西破強楚,北威齊晉,南服越人」,成為一代霸主。
伍子胥是春秋時期一代名將,駐守在楚國東北邊境也就是現在的伍明。1987年《阜陽地區名勝古跡》載,伍員故居就在伍明。伍明集西首處有一處叫作伍明寺的廟宇,相傳曾是伍子胥的故居。至今,當地群眾中還流傳著伍子胥及其先人的故事。
伍子胥的父親伍奢輔佐太子,在伍明屯兵期間,還造福於伍明群眾。他居住的家宅背面是一片窪地,比較荒蕪,每逢多雨季節,莊稼受澇,農家受苦,他的宅子也常常被水圍困。他帶領著軍民挖溝排水,治理澇地。這溝北接母豬港,南流入潁河,後人為紀念伍子胥,稱此溝為伍名溝,現叫作阜渦河。明朝《正德潁州志》也有記載:「伍名溝,在州三十里,溝以伍子胥宅近,故得名。相傳伍奢為楚相,日開此溝,以泄潦水,以利其家。」
伍明鎮歷史上是伍子胥的屯兵駐防之地,還有一個佐證,就是伍明鎮內有不少都帶「營」字的村子,諸如前鄭營、窪營、於營、四姓營、後王營、呂營、吳營等,當地群眾說,這么多叫營的村子或許與伍子胥在此屯兵有關,設的這些軍營名字,世代流傳至今。
公元前484年,吳王受讒賜死伍子胥。伍明人聞知其蒙難,默默地悼念他,對他的家園、遺物特別愛護。他家門前騎馬射箭的地方,至今叫作馬場;他飲馬的池塘,至今叫飲馬池;他練習射箭的箭台,至今人們還稱三里箭台或三里廟台。後人在他居住的地方修築廟寺以祭,稱伍名寺。據清道光《阜陽縣志》記載,當時有廟堂十間,鄭起福興辦義學,住持僧明遠曾向義學捐地157畝。解放前期,經歷代修復的廟寺尚存,解放後改建糧站、麵粉廠。
今天,伍明寺只留下了一株歷經千年雷火的銀杏樹,據說這是明朝時期,人們在伍明寺大殿後栽的,現在樹高約28米,干徑約1.2米。
在鎮糧站的大院中,保存著相傳為伍子胥當年開挖的七十二眼井之一的一口古井。井口處全部用水泥磚重新壘徹,僅能從井壁上看到青綠色的古磚。當地人相傳,這七十二眼井全部是相通的,並且還與阜渦河水相通。2001年,日本一個民間旅遊團前來伍明鎮觀光,還曾專門前來觀看伍明鎮的古井、飲馬池、伍明寺遺址等地。
伍明鎮境內還有春秋時期的楚國都城鉅陽文化、古店集文化遺址、三國名將鄧艾屯兵屯糧興修水利等歷史文化遺址。

熱點內容
古代勵志的名言 發布:2021-03-16 21:50:46 瀏覽:209
形容兒孫繞膝的詩句 發布:2021-03-16 21:49:35 瀏覽:878
席慕蓉賞析印記 發布:2021-03-16 21:48:26 瀏覽:311
權力很大含有手的成語 發布:2021-03-16 21:48:22 瀏覽:584
能聽的兒童故事 發布:2021-03-16 21:48:15 瀏覽:285
關於足球的詩歌詞句 發布:2021-03-16 21:47:40 瀏覽:870
拖拉機的古詩 發布:2021-03-16 21:42:53 瀏覽:571
亮甜的詩句 發布:2021-03-16 21:42:00 瀏覽:831
廣東話生日快樂祝福語 發布:2021-03-16 21:38:55 瀏覽:409
噓的短句 發布:2021-03-16 21:38:07 瀏覽:8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