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寓意典故 » 叢台典故1L

叢台典故1L

發布時間: 2021-01-27 19:40:31

A. 有關梅的典故

1、「折梅寄遠」——此典故出自南朝宋詩人陸凱的《贈范曄詩》「折花贈驛使,寄與隴頭人。江南無所有,聊贈一枝春。」借東風第一枝的梅將春的汛息、真摯的友情和濃濃的思念傳遞給友人范曄,梅花作為寄託相思感情的媒介物豐富著詠梅詩的內涵。

2、梅妻鶴子——指宋代著名詩人、高士林逋(字和靖)。以梅妻鶴子而聞名於天下的林逋,愛梅入魔,他不僅在小孤山遍增梅花,歌詠嘯傲其中,而且終生不娶,以梅為妻,以鶴為子,真正不同凡俗。林逋共寫了詠梅詩七津八首,被稱為「孤山八梅」,通過詠梅來表現自己品性的高潔。許多詠梅詩人在目己詩詞中提及林逋,都表明自己與林逋相同的愛梅情結及超凡脫俗、高潔孤傲的節操、忘向。

B. 有關梅的典故

1 梅開二度 唐代肅宗年間,中原某地有一佳麗女子,名喚陳杏元.他家有株梅花樹,時當花期,正噴香吐艷。忽一日,無緣無故,那梅花樹的枝兒蔫了,花兒落了。何故無風天雨花自殘,陳杏元大惑不解。也在這一日,陳杏元在朝做官的父親差人送來一位書童。這書童,聰明伶俐,才貌超人。後來得知,他原是被奸臣殘害的忠良之後,名叫梅良玉。原來,梅花自敗是應在了他的身上。這不禁使陳杏元內心裡萌生了一種難以名狀的感情……不久,他倆相愛了。誰知好景不長,他倆尚未成婚,北國南侵,唐王難以抵擋,就派美人去應付,選陳杏元到北國去和番……那時的邯鄲是邊陲重鎮。凡到番邦去的人,一般都要登臨邯鄲的叢台,與社稷親人垂淚相別。這樣,陳杏元與梅良玉便也來在叢台之上…… 這樣,如今的叢台上便也仍然有著這樣的八個大字:「夫妻南北兄妹沾襟」…… 或許是命運不濟之人暗中相助吧?後來,當陳杏元淚別梅良玉,一步一回頭,悲悲切切地就要到達番邦,路經一處懸崖斷壁,痛不欲生跳崖尋死之時,她突然得救了。救她的,是一縷陰魂,是前朝也因前來和番到頭來憂郁而死的王昭君的陰魂。那陰魂,背起陳杏元直送中原陳家,最終讓她與梅良玉又成好事,喜結良緣…… 這件事,感動了陳家院中的梅花樹。就在梅陳完婚之日,那梅花樹又二度重開,且花朵滿枝,艷麗無比,馨香四溢…… 2 梅花妝 古婦女之妝飾。是指女子在額上貼一梅花形的花子妝飾。相傳南朝宋武帝女壽陽公主,人日卧於含章殿檐下,梅花落於公主額上,成五齣之花,拂之不去,自後有「梅花妝」。參閱唐韓鄂《歲·華紀麗·人日梅花妝》。其式,在額上畫一圓點,或多瓣梅花狀,唐時很流行。 3梅妻鶴子 林逋脾氣很怪,既不娶妻,更不要子,但卻酷愛梅花、仙鶴。他常常四處尋訪,但遇佳奇品種,便用重金購來,置於住所四周。閑暇之際,一人賞梅玩鶴。相傳林逋在孤山隱居時,繞屋種梅三百株。「疏影橫斜水清淺,暗香浮動月黃昏」就是他的詠梅名句。他有隻仙鶴,取名「鳴皋」。每逢客人來訪,林逋不在,童子便開籠放「鳴皋」翔雲報信。詩人見鶴,即回家會客。因此,人們說他「梅妻鶴子」(以梅為妻,以鶴為子),看來這並非誇大。後來,他的這個名聲傳播出去,成為傳世趣聞。他死後,真宗皇帝還賜號「和靖先生」。 4 望梅止渴 有一年夏天,曹操率領部隊去討伐張綉,天氣熱得出奇,驕陽似火,天上一絲雲彩也沒有,部隊在彎彎曲曲的山道上行走,兩邊密密的樹木和被陽光曬得滾燙的山石,讓人透不過氣來。到了中午時分,士兵的衣服都濕透了,行軍的速度也慢下來,有幾個體弱的士兵竟暈倒在路邊。 曹操看行軍的速度越來越慢,擔心貽誤戰機,心裡很是著急。可是,眼下幾萬人馬連水都喝不上,又怎麼能加快速度呢?他立刻叫來向導,悄悄問他:「這附近可有水源?」向導搖搖頭說:「泉水在山谷的那一邊,要繞道過去還有很遠的路程。」曹操想了一下說,「不行,時間來不及。」他看了看前邊的樹林,沉思了一會兒,對向導說:「你什麼也別說,我來想辦法。」他知道此刻即使下命令要求部隊加快速度也無濟於事。腦筋一轉,辦法來了,他一夾馬肚子,快速趕到隊伍前面,用馬鞭指著前方說:「士兵們,我知道前面有一大片梅林,那裡的梅子又大又好吃,我們快點趕路,繞過這個山丘就到梅林了!」士兵們一聽,彷彿已經吃到嘴裡,精神大振,步伐不由得加快了許多。 故事出自《世說新語·假譎》。成語「望梅止渴」,比喻用空想安慰自己或他人。

C. 叢台酒的悠久歷史

邯鄲地處華北平復原, 自古就是名酒之制鄉,史書典籍均有記載。 在 2300多年前的春秋戰國時期,釀出的稀世美酒被封為宮廷珍品,揚名列國。魯酒薄而邯鄲圍的故事,記述了因趙酒而引發的楚趙之戰 。
唐朝著名詩人李白、杜甫、白居易、王昌齡、芩參等先後著有歌頌邯鄲美酒的詩篇。公元1750年,大清乾隆皇帝南巡路經邯鄲,登叢台、品美酒,寫下了「邯鄲自古佳麗地、美酒十千醉不辭」,表達了乾隆皇帝對邯鄲美酒的無限褒獎 。

D. "梅開二度"的典故是什麼

「梅開二度」來自一出戲曲《二度梅》其中主人公梅良玉父親被奸臣陷害,他僥幸被人救出並送到其父好友陳日升家中寄居。陳視梅良玉如同己出,常帶他在花園的梅樹邊拜祭故友。梅良玉不辜負厚愛,發誓要苦讀詩書,決心考取功名,出人頭地,將來好為父親報仇。
一日,盛開的梅花被夜晚的風雨吹打得凋謝了。陳日升帶梅良玉誠懇地再拜,祈求讓梅花重開。誠心感動天地,結果真的滿園芬芳,梅開二度!這是個吉兆,梅良玉最終學成進京,中了狀元,還和陳日生的女兒結為琴瑟之好。
如此可見,「梅開二度」原本表達的意思是好事再現,並沒有不健康的義項,更沒有「男女再度歡好」的意思。
此外還有一種說法,在唐代肅宗年間,有位美女叫陳杏元,一日她家中的梅花突然凋謝,同日一位被奸臣所害的才子梅良玉走到她家中,當書僮為生,後來兩人墮入愛河。不久北國南侵,唐王難以抵擋,便派了陳杏元安撫。陳杏元在萬分不願下,前往番邦途中跳崖自盡,傳說被王昭君的陰魂所救,更被送返陳家。最終大團圓結局,陳杏元與梅良玉成婚,這事感動了陳家的梅花樹,當日重開,因此便有了「梅開二度」這成語。
估計是下者為民間傳說,後由戲曲家進行改編,搬上了舞台。

唐代肅宗年間,中原某地有一佳麗女子,名喚陳杏元.他家有株梅花樹,
時當花期,正噴香吐艷。忽一日,無緣無故,那梅花樹的枝兒蔫了,花兒落了。何故無風天雨花自殘,陳杏元大惑不解。也在這一日,陳杏元在朝做官的父親差人送來一位書童。這書童,聰明伶俐,才貌超人。後來得知,他原是被奸臣殘害的忠良之後,名叫梅良玉。原來,梅花自敗是應在了他的身上。這不禁使陳杏元內心裡萌生了一種難以名狀的感情……不久,他倆相愛了。誰知好景不長,他倆尚未成婚,北國南侵,唐王難以抵擋,就派美人去應付,選陳杏元到北國去和番……那時的邯鄲是邊陲重鎮。凡到番邦去的人,一般都要登臨邯鄲的叢台,與社稷親人垂淚相別。這樣,陳杏元與梅良玉便也來在叢台之上……
這樣,如今的叢台上便也仍然有著這樣的八個大字:「夫妻南北兄妹沾襟」…… 或許是命運不濟之人暗中相助吧?後來,當陳杏元淚別梅良玉,一步一回頭,悲悲切切地就要到達番邦,路經一處懸崖斷壁,痛不欲生跳崖尋死之時,她突然得救了。救她的,是一縷陰魂,是前朝也因前來和番到頭來憂郁而死的王昭君的陰魂。那陰魂,背起陳杏元直送中原陳家,最終讓她與梅良玉又成好事,喜結良緣……
這件事,感動了陳家院中的梅花樹。就在梅陳完婚之日,那梅花樹又二度重開,且花朵滿枝,艷麗無比,馨香四溢……
通常接連兩次喜事都可以叫「梅開二度」,也指二婚女性
進錯球門叫做「自擺烏龍」,連進兩球叫「梅開二度」

E. 叢台酒的邯鄲簡介

邯鄲歷史悠久,是國家歷史文化名城。早在8000年前,這里就有人類繁衍生息,孕育了新石器早期的磁山文化;戰國時期,邯鄲作為趙國都城達158年之久,是當時中國北方的政治、經濟、文化中心;秦統一中國後,為天下三十六郡郡治之一;漢代與長安、洛陽、臨淄、成都共享「五都盛名」;東漢末年,曹魏集團在邯鄲鄴城一帶建都;北宋時期,邯鄲東部的大名成為北宋都城汴梁的「陪都」。
戰爭時期,邯鄲是劉鄧大軍誕生地和晉冀魯豫邊區政府所在地。中央人民廣播電台的前身華北新華廣播電台在邯鄲開播,《人民日報》、《人民畫報》在邯鄲創刊,中國人民銀行的前身冀南銀行在邯鄲誕生。左權、徐向前、劉伯承夫婦都安葬在這片紅色的土地。
邯鄲市是國務院批准具有地方立法權的18個「較大的市」之一和市區人口超百萬的特大城市, 國家歷史文化名城、國家園林城市、中國成語典故之都(起源於邯鄲的成語達1500條)和中國散文之城、太極之鄉、五大祭祖聖地之一(媧皇宮),入選首批國家智慧城市試點。2005年邯鄲市進入中國綜合實力50強城市之列。2013年,邯鄲市生產總值完成3261.5億元,增長7.3%。2013年社科院發布中國城市競爭力報告NO.11,邯鄲居全國59位。

F. 邯鄲為何是典故之鄉

邯鄲市是一座兼具古老文明和現代風採的歷史文化名城,位於河北省最南端,地處被譽為「華夏龍骨、天下之脊」的太行山東麓,華北平原西南部。西依巍巍太行,東臨華北大平原,晉冀魯豫四省交界。全市總面積1.266萬平方千米,是一座兼具古老文明和現代風採的城市,是國家級歷史文化名城,全國19個較大的市之一。總人口約849.9萬人。

邯鄲是7000年前磁山文化的發源地。磁山文化是一種早於仰韶文化的新石器時代早期文化,中華民族的母親河就在這里哺育了炎黃子孫的先民,並且創造了燦爛輝煌的磁山文化。大自然的鬼斧神工與人類智慧的巧妙結合,賦予了這座城市以豐厚的文化積淀和獨特的旅遊資源,也留下了眾多的古跡遺址、陵墓祠堂和碑刻石窟,儼然一座歷史文化與自然風光交相輝映的露天博物館。邯鄲是世界上糧食作物——粟的最早發源地。

邯鄲興起於殷商後期戰國時成為「七雄」之一趙國的都城。這一時期留下的古跡遺址比比皆是。如趙王城遺址、武靈叢台、學步橋、回車巷等。而且與之相聯系的還有一大批膾炙人口的成語和典故,如圍魏救趙、完璧歸趙、邯鄲學步、負荊請罪、胡服騎射、漳河投巫、破釜沉舟等。據考證邯鄲是全國成語典故最多的城市,達200條之多,被譽為「成語典故之鄉」。獨具特色的燕趙文化培育出大批政治家、軍事家和哲學家,著名的有藺相如、廉頗、荀子、趙奢、李牧等。

邯鄲的地理位置特殊自古就被人稱作「關天下之形勝,絕天下之轉輸」的名城。趙敬侯以邯鄲為都城得以迅速把趙國發展成為「前有漳滏,右倚常山,左鄰河間,北通燕涿」的萬乘強國。曹操以鄴城(邯鄲市南40千米)為基地,挾天子以令諸侯,獨霸中原,稱雄一方鄴城繁盛一時,建安文學發祥於此。北齊王朝時,佛教盛行,鑿窟建寺,留下了許多石窟藝術。唐宋時期,邯鄲境內的大名府為「河北重鎮」。宋元時期,磁州窯是中國北方民窯的傑出代表,以其繪畫裝飾豐富多彩,自然豪放的藝術風格獨樹一幟。清末,這里誕生了一代太極宗師楊露禪、武禹襄,他們所創的楊式、武式太極拳以柔寓剛、剛柔相濟的特點享譽海內外。

1940年,劉伯承、鄧小平率八路軍一二九師挺進太行山區,以涉縣赤岸村為司令部,開辟、創建了晉冀魯豫抗日根據地,成為中原地區抗擊日軍的一支勁旅。

邯鄲不僅文物古跡眾多,而且自然風光秀麗。西部的太行山,峰巒疊翠,回環錯列,於險峻之中蘊涵著無限的秀美。因趙匡胤千里送京娘而得名的京娘湖秀美清澈。泛舟湖上,空氣清新,清風徐來,尤如仙境。因女媧「摶土造人,煉石補天」而得名的媧皇宮,登高遠眺,如入雲中,深山古剎的風景一覽無遺。在太行山深處,還有一個「長壽村」,該村人常年飲用山泉水,身強體健,長壽無疾。

邯鄲是太極拳的故鄉,已連續五屆成功地舉辦了國際太極拳聯誼會。聚集太極界六大門派,切磋技藝,弘揚太極文化。使太極拳真正成為一種高層次的文化運動,成為體育運動的陽春白雪。

諸多的名勝古跡為邯鄲保存了一筆寶貴的文化財富。除了以磁山文化遺址為代表的新石器早期文化,以趙王城、武靈叢台為象徵的古趙文化,還有以「曹魏三台」和南北響堂為代表的魏齊文化。革命戰爭年代,也作出了巨大貢獻,現保存有晉冀魯豫烈士陵園、八路軍一二九師司令部等革命歷史遺址。

豐富的歷史文化遺產為邯鄲人民留下了寶貴的精神財富,也為邯鄲的文藝復興奠定了基礎。

G. 有關梅花的典故

1、一枝春

陳師道《黃梅五首》(之三)「欲傳千里信,暗折一枝春。」

詩中運用了「折梅寄遠」的典故。此典故出自南朝宋詩人陸凱的《贈范曄詩》「折花贈驛使,寄與隴頭人。江南無所有,聊贈一枝春。」借東風第一枝的梅將春的汛息、真摯的友情和濃濃的思念傳遞給友人范曄,梅花作為寄託相思感情的媒介物豐富著詠梅詩的內涵。

2、西湖處士或孤山處士

西湖處士、孤山處士均指宋代著名詩人、高士林逋(字和靖)。以梅妻鶴子而聞名於天下的林逋,愛梅入魔,他不僅在小孤山遍增梅花,歌詠嘯傲其中,而且終生不娶,以梅為妻,以鶴為子,真正不同凡俗。

林逋共寫了詠梅詩七津八首,被稱為「孤山八梅」,通過詠梅來表現自己品性的高潔。許多詠梅詩人在目己詩詞中提及林逋,都表明自己與林逋相同的愛梅情結及超凡脫俗、高潔孤傲的節操、忘向。同時「海妻鶴子」也成了典故。

3、梅花妝

「梅花妝」的典故是指壽陽公主正月初七在含章股下小卧,梅花飄落到他額上,成五瓣,拂之不不去,甚為好看,宮中美人皆紛紛仿效之。詩中運用「梅花妝」的典故,個僅說明梅花妝為女性儀儀容的修飾,它為女性增添了雅緻和風韻,而且在說明女性對青春和生命的熱愛之情。

4、何 郎

何郎,即何遜,曾做揚州法曹,在舍下種青梅樹,日常吟詠其下,後遷洛陽,因思梅心切返揚州,正值梅花盛開,於是賞玩不已,被後人稱為「知梅者」。何遜有詩《揚州法曹梅花盛開》「兔園標物序,驚時最是海。銜霜當路發,映雷擬寒開。」寫出了海花的盎然生機及詩人對時光飛逝的慨嘆,對後世詠梅詩創作影響很大。

5、

高士、美人

此首詩運用了兩個典故,一是袁安卧雪,一是羅浮遇仙。(柳宗元《龍城錄》),前者講洛陽大雪時,人多外出乞食,袁安卻高卧家中忍飢受寒,不求助於人。

後者講陏趙師雄遷羅浮,天寒日暮,月色微明,於松林間酒肆旁見一美人淡妝素服,芳氣襲人,舉止高雅,因扣家門與之共飲。師雄醉卧至曉,發現自己在大梅花樹下。用這兩個典故把梅花比作卧雪高士,月下美人,突出了梅花凌寒傲雪,素淡馨香的神韻。

H. 關於叢台的故事有哪些

叢台的北側有座七賢祠,是為紀念趙國的韓厥、程嬰、公孫杵臼、藺相如、廉頗、李牧和趙奢而建立的。這「七君子」的動人事跡,在《史記》等史書里均有記載。

其中「三忠」為救趙氏孤兒捨身忘命的動人事跡最為有名,「三忠」指的分別是韓厥、程嬰和公孫杵臼。

事情發生在春秋時期晉國。當時奸臣屠岸賈陷害忠誠正直的大夫趙盾,一夜之間,趙盾的兒子趙朔及其弟趙同、趙括、趙嬰齊等一族男女老幼共計300餘人倒在血泊中。

僅有趙朔的妻子庄姬,當時已有身孕,躲藏在宮中,因為是晉景公的姑姑,以公主的身份才得以倖免。

忠臣程嬰深知趙家冤枉,以為庄姬公主醫病為名,夜入深宮,待公主分娩後,將嬰兒趙武藏在葯箱內逃出宮門。守將韓厥見程嬰一腔正義,十分敬仰,放走程嬰和趙武。

屠岸賈追查不到趙氏孤兒的下落,氣急敗壞,宣布要把全國半歲以內的嬰兒全部殺光。

為了保全趙氏孤兒和晉國所有無辜的嬰兒,程嬰與趙朔的門客公孫杵臼商議,用假相瞞騙屠岸賈。

程嬰含淚採取了調包之計,獻出自己親生兒子代替趙氏孤兒趙武,假說公孫杵臼撫養,隱藏的程嬰的親生幼兒是趙氏孤兒,然後由程嬰親自去向屠岸賈告發。

就這樣,程嬰眼睜睜地看著親生兒子和好友公孫杵臼死在亂刀之下。

為了迷惑屠岸賈,公孫杵臼當著眾人的面,大罵程嬰忘恩負義,程嬰也佯裝氣惱,罵公孫杵臼不識時務,自取滅亡。兩個忠臣的表演讓屠岸賈信以為真,趙武才得以生存下來。

程嬰身負「忘恩負義、出賣朋友、殘害忠良」的「罵名」,和趙氏孤兒趙武來到了深山中隱居起來。

10多年來,程嬰含辛茹苦,終於把趙武培養成一個頂天立地、文武雙全的青年。在大將韓厥的幫助下,里應外合,滅掉了奸臣屠岸賈,趙氏冤情大白於天下。

救孤老臣程嬰,認為心願已了,遂自刎而死。趙武悲痛欲絕,為程嬰服孝3年。

趙武廣結善緣,廣開言路,公元前573年,年輕的趙武被舉拔為卿。趙武又幾經升遷,擔任晉國的重臣,勵精圖治,苦心經營,完成了一系列創舉:以身作則;舉薦賢能,不避親仇;與楚國達成了「彌兵之約」,結束了持續百餘年的晉楚爭霸,開始了和平往來的歷史。

之後,趙武在創立趙氏基業並最終建立趙國的歷史過程中,趙武的孫子趙簡子、重孫趙襄子,父子兩代的業績最為突出。並且趙襄子於公元前475年即位,建立趙國。

趙襄子聯合韓、魏,完成了韓、趙、魏三家分晉的歷史壯舉。趙國又歷經趙敬侯遷都邯鄲、趙武靈王胡服騎射改革等重大事件後,逐漸躋身於強國之林,成為戰國七雄之一。

後世為紀念韓厥、公孫杵臼、程嬰,把他們供奉於邯鄲叢台公園七賢祠的首位,從右向左依次是韓厥、公孫杵臼和程嬰。

還有秉公執法的趙奢。在公元前271年,趙奢擔任當時趙國管理朝廷稅務的要職。趙國都城邯鄲城裡,趙王的弟弟平原君開了9家大型店鋪,分別由其9個官家負責,這9個官家侍仗權勢,偷稅、逃稅,暴力抗拒繳納朝廷稅款,

趙奢聽聞此事,為了維護稅法的尊嚴,冒著被殺、罷官的危險,依據當時的法律,果斷地處死了這9個暴力抗稅的管家。

這個舉動可把平原君惹火了,氣勢洶洶地找趙奢算賬,揚言要殺死趙奢不可。

趙奢鎮定自如,據理力爭:「你是趙國國內受人敬重的權貴,如果任憑你家藐視稅法,那麼朝廷法律的力量就會被削弱。朝廷法律的力量被削弱了,那麼朝廷的實力就會被削弱。朝廷的實力如果被削弱了,那麼周邊的其他國就會虎視眈眈,趁機侵犯我國,到時候,趙國沒有了,你還有什麼富貴榮華?以你平原君所處的地位,如果能奉公守法,上下才能團結一致,上下團結一致,朝廷才能強大,朝廷強大了,政權才能穩定。」

平原君被趙奢的這一番大義凜然的話給忽悠住了,要知道如果殺了趙奢,那就是與國家為敵,那就是亡國的舉動。平原君頓時怒氣全消,內心十分慚愧,悄悄地走了。

趙奢看到平原君走了,也嚇一身冷汗,這樣幾乎是冒著生命危險的秉公執法、不徇私情。後來很快使趙國財務充實,國泰民安。趙國一躍成為春秋戰國烽火年代的七雄之一。

另外,在趙國為官的藺相如和廉頗也非常有名。

戰國時候,趙王得到了一塊楚國原先丟失的一塊名貴寶玉,名叫「和氏璧」。這件事情讓秦惠王知道了,他就派使者對趙王說,自己願意用15座城池來換「和氏璧」。

趙王看了信,心裡想:秦惠王一向是只想佔便宜,不肯吃虧的人。這一次怎麼這么大方?要是不答應他的請求吧,怕秦國興兵來進攻;要是答應吧,又怕上當。

他想來想去,拿不定主意,就和大臣們商量,但大臣們也想不出什麼好辦法來。

藺相如知道了這件事,便對趙王說:「大王,讓我帶著「和氏璧」去見秦惠王吧!到那裡我見機行事。如果秦惠王不肯用15座城池來交換,我一定把『和氏璧』完整地帶回來。」

趙王知道藺相如是個既勇敢又機智的人,就同意他去了。

藺相如到了秦國,秦惠王在王宮里接見了他。藺相如雙手把「和氏璧」獻給秦惠王。

秦惠王接過來左看右看,非常喜愛。他看完了,又傳給大臣們一個一個地看,然後又交給後宮的妃子們去看。

藺相如一個人站在旁邊,等了很久,也不見秦惠王提起割讓15座城的事情,他便知道秦惠王根本沒有用15座城池換取寶玉的誠意。可是寶玉已經到了秦惠王手裡,怎麼才能拿回來呢?

他想來想去,想出了一個計策。只見藺相如走上前去,對秦惠王說:「這塊『和氏璧』雖然看著挺好,可是有一點小瑕疵,讓我指給大王看。」

秦惠王一聽「和氏璧」有瑕疵,趕緊叫人把寶玉從後宮拿來交給藺相如,讓他指出來。

藺相如拿著「和氏璧」往後退了幾步,身體靠在柱子上,氣沖沖地對秦惠王說:「當初大王差人送信給趙王,說情願拿15座城來換趙國的『和氏璧』。趙國大臣都說,千萬別相信秦國騙人的話,我可不這么想,我說老百姓還講信義吶,何況秦國的大王哩!」

「趙王聽了我的勸告,這才派我把『和氏璧』送來。沒想到方才大王把寶玉接了過去,隨便交給下面的人傳看,卻不提起換15座城的事情來。這樣看來,大王確實沒有用城換璧的誠心。現在寶玉在我的手裡,如果大王硬要逼迫我,我情願把自己的腦袋和這塊寶玉一塊兒撞碎在這根柱子上!」

說著,藺相如舉起「和氏璧」,面對柱子,就要摔過去。

秦惠王一看藺相如這個架勢,嚇得夠嗆,他怕藺相如真的把寶玉撞碎,連忙向藺相如賠不是,說:「大夫不要著急,我說的話怎麼能不算數哩!」

說著叫人把地圖拿來,假惺惺地指著地圖說:「從這兒到那兒,一共15座城,都劃給趙國。」

藺相如心想,秦惠王常常會耍鬼把戲,可別再上他的當了。

他就跟秦惠王說:「這塊『和氏璧』是天下有名的寶貝。趙王送它到秦國來的時候,齋戒了5天,還在朝廷上舉行了隆重的贈送寶玉的儀式。現在大王要接受這塊寶玉,也應該齋戒5天,在朝廷上舉行接受寶玉的儀式,我這才能把寶玉獻上。」

秦惠王本不想這樣做,但見藺相如態度堅決,只得無奈地說:「好!就這么辦吧!」說完,他就派人送藺相如到旅店去休息。

藺相如拿著那塊寶玉到了公館里。叫一個手下人打扮成一個買賣人的樣兒,把那塊寶玉包著,藏在身上,偷偷地從小道跑回到趙國去了。至於秦惠王會把他怎麼樣,他一點也沒有考慮。

後來秦惠王發覺這件事,後悔已經來不及了,想發兵攻打趙國吧,趙國在軍事上做了准備,恐怕打不贏。最後,秦惠王十分惱怒,可又見藺相如機智勇敢,是位難得的人才,也沒有為難他,便放他回到趙國去了。

後來,藺相如在澠池會上又立了功。趙王封藺相如為上卿,職位比大將軍廉頗高了。

廉頗很不服氣,他對別人說:「我廉頗攻無不克,戰無不勝,立下許多大功。他藺相如有什麼能耐,就靠一張嘴,反而爬到我頭上去了。我碰見他,得給他個下不了台!」

這話傳到了藺相如耳朵里,藺相如就請病假不上朝,免得跟廉頗見面。

有一天,藺相如坐車出去,遠遠看見廉頗騎著高頭大馬過來了,他趕緊叫車夫把車往回趕。藺相如手下的人可看不順眼了。他們說:「藺相如怕廉頗像老鼠見了貓似的,為什麼要怕他呢!」

藺相如對他們說:「諸位請想一想,廉將軍和秦惠王比,誰厲害?」

他們說:「當然秦惠王厲害!」

藺相如說:「秦惠王我都不怕,會怕廉將軍嗎?大家知道,秦惠王不敢進攻我們趙國,就因為武有廉頗,文有藺相如。如果我們倆鬧不和,就會削弱趙國的力量,秦國必然乘機來打我們。我所以避著廉將軍,為的是我們趙國啊!」

藺相如的話傳到了廉頗的耳朵里。廉頗靜下心來想了想,覺得自己為了爭一口氣,就不顧朝廷的利益,真不應該。

於是,他脫下戰袍,背上荊條,到藺相如門上請罪。

藺相如見廉頗來負荊請罪,連忙熱情地出來迎接。從此以後,他們倆成了好朋友,同心協力保衛趙國。

七賢祠的入口是閣樓式建築,敞開著的朱紅大門透露出祠內的幾分庄嚴,祠堂門口還有兩處銅色獅雕,祠內便是七賢的彩塑及人物的簡介,七賢的彩塑一字排開,供人敬仰。

在七賢祠牆壁的東西兩側則是家喻戶曉的七賢事跡,即趙奢的「秉公執法」,廉頗、藺相如的「完璧歸趙」、「負荊請罪」、「將相和」,以及韓厥、程嬰、公孫杵臼的三忠捨身救「趙氏孤兒」等。這七賢是趙國的驕傲,也是邯鄲的驕傲。

在叢台的七賢祠內還有一位趙國名將,那就是李牧。在趙惠文王時期,趙國北方的匈奴軍事逐漸強大,常常在趙國邊境搶掠,於是趙惠文王派李牧防禦匈奴。李牧在邊關採取積極防禦策略,但從不迎戰。

同時,他加緊訓練兵士,提高邊防軍的戰鬥力。由於李牧數年不出戰,匈奴認為李牧膽怯,趙王也對李牧不滿,於是派人替換了李牧。

結果新將貿然出擊,折損頗多。趙王只得再度任用李牧。李牧回到北方經營數年,邊防軍兵精馬壯,已經有了很強的戰鬥力。

李牧認為時機成熟,讓百姓出城放牧,引匈奴來犯。於是匈奴大舉進攻,卻遭到李牧伏兵的左右夾擊損失10萬騎兵,大敗而歸。此後匈奴元氣大傷,數十年不敢再度來犯趙境。

邯鄲七賢祠內趙國四賢事跡壁畫

邯鄲七賢祠內的七賢塑像

熱點內容
古代勵志的名言 發布:2021-03-16 21:50:46 瀏覽:209
形容兒孫繞膝的詩句 發布:2021-03-16 21:49:35 瀏覽:878
席慕蓉賞析印記 發布:2021-03-16 21:48:26 瀏覽:311
權力很大含有手的成語 發布:2021-03-16 21:48:22 瀏覽:584
能聽的兒童故事 發布:2021-03-16 21:48:15 瀏覽:285
關於足球的詩歌詞句 發布:2021-03-16 21:47:40 瀏覽:870
拖拉機的古詩 發布:2021-03-16 21:42:53 瀏覽:571
亮甜的詩句 發布:2021-03-16 21:42:00 瀏覽:831
廣東話生日快樂祝福語 發布:2021-03-16 21:38:55 瀏覽:409
噓的短句 發布:2021-03-16 21:38:07 瀏覽:8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