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寓意典故 » 貞元的寓意

貞元的寓意

發布時間: 2021-01-27 06:59:26

1. 姓氏"鄒 在遠古有什麼寓意

姓氏起源:
鄒姓的來源有兩支,一支是傳自大約3000年以前春秋時代的邾國(又稱鄒國),另一支源於同一時期的宋國。第一支鄒氏,根據《姓氏考略》上的記載,鄒姓出自邾婁國,是顓頊帝的後代。邾婁國,亦稱邾國,是周武王伐紂而得天下之後,封給顓頊帝的後裔的采邑,附屬於魯國,到了戰國時期,被魯穆公改號為鄒。鄒後來被楚國所滅,顓頊的子孫分散各地,就以故國號為姓氏,有的姓了鄒,有的把原來的「邾」字去邑留朱,以朱為姓。因此,3000以前的鄒、邾(朱)兩姓,都是同一家人。望族出於范陽。鄒國的鄒姓是發源於現在山東省的鄒縣東南一帶。第二支鄒氏,根據《元和姓纂》上的記載,鄒氏出自子姓,他們的始祖是宋愍公的後代正考公,正考公食采於鄒邑,生兒子叔梁紇,就稱為鄒氏,齊國有鄒衍、鄒忌。而根據《史記·殷本紀》的記述,宋國則是殷商的後代,他們在紂王立國之後,被周武王封在宋地,以奉殷湯之祀。後來宋愍公的後代正考公食采於鄒,傳到叔梁紇的時候,就以國為氏姓了鄒,齊國的名士鄒衍和鄒忌就是這一家的子孫。
郡望:
范陽郡:三國魏黃初七年置郡,其治所在薊縣。相當於今北京市昌平、房山及河北省涿縣一帶。
堂號:
1、碣石堂:戰國時期的鄒衍,深通陰陽、盛衰、興亡之道。燕昭王招賢,專門建造了碣石宮來招待鄒衍。
2、諷諫堂:戰國時期的鄒忌,看到齊威王不喜歡聽別人向他提意見,於是以巧妙的方式規勸他。齊威王接受了他大意見,下令:凡是對他提出意見的人可以得到不同的獎賞。一開始大家都爭著給他提意見,兩個月以後,提意見的人很少了,三個月以後,提意見的人幾乎沒有了,大家把能提的意見都提完了。齊威王收集了這些意見,改正了自己的錯誤,把國家治理得很好。著就是鄒忌諷諫的結果。所以鄒氏又稱「諷諫堂」。
3 、范陽堂:秦漢時期,鄒氏人有一支從今山東境內遷至范陽,後發展成為望族,所以鄒氏人以「范陽」為堂號。
遷徙分布
據鄒氏族譜及有關資料記載,鄒氏早期主要在其發源地即今山東境內發展繁衍,至秦漢時期,他們中的有一支遷至范陽,發展成為望族。西漢以後,范陽鄒氏逐漸南遷至河南鄒坊,成為較強的一支。漢代有鄒廷任襄陽令,在當地安家,其後裔有一支遷到雍州。西晉有新野人鄒湛以才學知名,在朝廷做了國子祭酒、少府,其子孫有一支遷到衡州。東晉十六國時,由於戰亂,中原士族大舉南遷,鄒氏的一部分隨之渡江,定居於今江蘇、浙江、安徽、江西的一些地方。唐初,陳政、陳元父子奉命入閩開辟漳州,攜一部分鄒氏隨從同往,後在福建安家。又唐德宗貞元末年,鄒垣因避戰亂,自今安徽遷入福建,其子孫繁衍分居於邵武等縣。北宋有鄒異,長樂人,元佑中舉經明行修,這說明北宋時已有鄒鄒氏居於廣東。南宋時期,有泰寧人鄒應龍任初權參加政事,他的子孫散居閩、粵,還有遷到廣西樂平的。現在台灣的鄒姓人及僑居新加坡等國的鄒氏華僑,主要是從廣東、福建遷去的。

2. 為一幅畫配兩句古詩,畫面為葡萄,畫上題有豐碩二字,最好詩歌能表現出辛勤勞作、豐收等,寓意較好的。

涼州詞目錄
涼州詞(音頻)
【簡析]
[欣賞]
[軼事] 1
[軼事]
涼爽的狀態字(汪涵)
[注意事項]
[欣賞]
邊塞]
涼州詞章及

[評論] />賞析
【邊塞】的
涼州詞章及

[評論]
[欣賞]

/> [編輯本段]涼州詞(音頻)
「唐王之渙(688-742)黃河,孤城萬仞山。
羌笛我們為什麼要怨楊柳,春風不度玉門關。
【又名]
「亞軍」
[翻譯]
遠方的黃河像絲帶一般,似乎已漂流到天空,
在高山腳下的一個寂寞的城市,坐落在那裡。
為什麼竹笛演奏的「折楊柳」的第一個凄婉的曲調想家了,
春風也吹不到玉門關。
【注意事項】
1個字涼州:也被稱為「涼州歌」。流行的一首歌的歌詞的時候(「涼州詞」)。涼州詞在唐代樂府常見的歌名前沿軍事生活寫的東西。
2,兩個原題,這其中,卷七19國Maoqian樂府詩集「,」現代抒情詩「包含涼州歌」,引「音樂花園」雲:「涼州」宮調,開元西涼政府都督郭知識帶入。「涼州,唐龍游路涼州的規則姑臧縣(今武威縣)。
3,「遠」和「直」。
黃遠:遠方的黃河源。
5,孤立的城市:是指單獨的城堡的前沿。
6,任:古代長度單位,相當於爬上了七八尺。
7,羌笛:古羌族主要分布在甘肅,青海,四川附近的強。竹笛強儀器是一個跨吹的樂隊。
8,楊柳:「折楊柳」的歌。古詩詞經常柳宇告別的情況下。 「詩·小雅·採薇:」昔者吾往矣,楊柳依依音樂學院古交跨音樂「,」折楊柳枝「,歌詞說:」推出捉鞭,反拗楊柳枝。卸載吹長笛,擔心殺Strider的孩子。「
9:劃線。後兩個是為什麼吹折楊柳羌笛這個悲傷的曲調是不胖,怨楊柳,春風來晚了,你??知道,春風不到玉門關外!
10,玉門關:漢武帝家,如此命名是因為西方輸入玉的方式。置換在甘肅敦煌西北小方盤城。六朝關閉地址東移以來的安西雙塔堡
的具體說明:這首詩描寫的邊境涼州雄偉壯闊,荒涼和寂寞的視線。從黃河激流遠,好像與白雲一起,通過獨自站立在山上,它是孤獨的喬冷寂。為什麼吹竹笛,悲哀的歌聲柳拖延,原來玉門關沿春風,吹不抱怨春天! [編輯本段]淺析
「涼州詞」涼州歌的歌詞,不是詩的標題,唐流行的曲調名。到專用於唐玄宗開元隴右節度使郭之韻收集一組西洋音樂成績。統治交給交房翻譯成中國的樂譜,並配上新的歌詞演唱會命名為曲調的名字在這些成績。後來,許多詩人都喜歡的旋律,填寫新詞,這么多的唐代詩人寫涼州詞。
王之渙詩的前沿士兵懷孕的懷舊之情。不失庄書面荒涼的慷慨,同情,誇大委屈戍卒可能無法回家,但沒有半點沮喪郁悶的心情,充分展示了博大的胸懷的詩人。在白雲
第一句「黃河遠在」抓住,可俯瞰特徵描繪了一個動人的畫面:在廣袤的高原,從遙遠的西部,黃河奔騰看著,彷彿流量白雲的普通。次句「孤城萬仞山寫塞在孤城一座孤城,周圍環繞著山川,坐落在邊塞巍然屹立。這兩個句子,描述了祖國山河的壯麗,及的冷清局面勾勒出城市的地理狀況的防禦,突出了他的士兵的前沿,後描繪一個典型的環境守衛的心理。
竹笛的聲音,我聽到在這樣的環境中,發生的曲調到被吹折楊柳「,這不能不引起戍卒悲傷。古人有臨別禮物柳的習俗。 「柳」與「留」諧音,圖片禮品劉說。音樂學院的音樂「古交十字架」折柳樹葉,歌詞所說:推出捉鞭,反拗楊柳枝。卸載吹長笛擔心殺行客孩子。 「提到在歌曲行人臨楊柳。柳離別的風,在唐代是非常受歡迎的。所以,柳樹,和離別有著密切的聯系。現在,當駐軍他的士兵們聽到羌笛演奏與荒涼的折楊柳」曲調,這不可避免地會觸動離愁別恨。因此,詩人說:心胸開闊的音故障排除羌笛為什麼總是打折楊柳,悲傷的曲調?原本要知道,玉門關的春風,怎麼能有柳折疊!說「我們為什麼要抱怨,是不是沒有責怪,也不是說服戍卒不要抱怨,但他說的指責是沒有用的。的話來說,」為什麼我們應該抱怨如此詩情畫意更節省,更深刻的內涵。
3個42,沈明陽信包含的意義,具有諷刺意味的??「恩澤詩的話不延伸到邊疆,所謂的金斯蓋特遠在萬里。」 (楊沉詩「)中國古代詩歌一直是興發」的傳統,更何況「詩無達詁」我們相信讀者這樣理解是不是一個壞主意,它不能是肯定的,有意向。具體說明:由於春風不到玉門關外,關外的楊柳自然不會吐葉,光「怪」,它也有什麼用呢?
編輯本段]【賞析】

位於河西走廊涼州(今甘肅武威)。這首詩描寫黃河中上游的廣袤和荒涼的景象。這首詩的境界,心情悲慘凄涼的開放式氣象沉偉。 「黃河遠在白雲間」一間俯瞰黃河,就像其源從白雲。怨楊柳「羌笛西洋樂器竹笛播放聲音哀怨的」折楊柳「的一種手段。
第一句話設想奇特的上游希望。李白的」將進酒「黃河水的天空,奔流到海不復回「的視覺相反的方向,重點也各不相同。智強調的勢頭和王石強調的起源的崇高。天高地寬,所以有山有水的大量背景,形成一座孤城隻影響單一,兀然獨立翻山越嶺,黃河,那塊絲綢與藍天,白雲,孤城,組山結。這是一個前沿潑墨寫意圖畫。詩人一個城市,一個城市,一對萬仞,突出孤獨的感覺:如一葉扁舟漂浮在翰海,如一朵白雲在天空和地球溺水根據它單獨和無助的感覺守衛隔離。他們推出了一個「怪」的主題是:這個偏遠而荒涼的邊境,春風不光顧,並在這里苦熬多年,人們不得不離開自己的家園。如此之深,無奈很放心音的不滿,「為什麼要抱怨說,曲折的技術,聳聳肩,仔細想想,」折楊柳「的歌曲也並沒有幫助消化的不滿,所以要後悔做呢?詩人沒有說,它涉及同一主題的另一首詩暮光之城的不滿的話:「漢武帝今日已經採取了拒絕和親歸去來。 「但皇帝是沒有良好的反感,所以他們輕輕地怨恨」春天裡「算了吧。唐成盛吳儀評價:」到處聘用的痛苦,妙在含蓄,不暴露的。「唐寅的三昧集便條」:「像以及涼州險惡。長笛「楊柳歌」天然泉水尚未為什麼怪幾乎柳樹嗎?供認邊境嚴寒,陽光和措施字灣委員會,黑暗扭曲的思維。 「
根據中國的薛用弱」集易積「,它是這樣的:開元年間,王之渙,高適,王昌齡到酒店喝酒的情況下,梨園演員大合唱房子的燈紅酒綠,三是私人會議的演員唱各的詩篇情況詩意的名字競爭。所唱的三首詩的結果,朱玲中最漂亮的一個女人唱黃河遠上白雲。音頻感到非常自豪,這是著名的「旗亭畫壁」的故事,這件事可能就不會有真正的,但音頻「涼州詞」已成為廣為傳唱的名篇。
詩歌從下往上抓住第一句(旅遊)(游),由近及遠,可俯瞰黃河,描繪出「黃河遠白雲間」移動圖片:洶涌的海浪滔滔黃河其實像絲帶蜿蜒入雲中飛了起來特別的感覺。寫真正的冥想的飛躍氣象開放。另一位著名詩人「的黃河流成的海」,可視角度和相反的,它是一個自頂向下觀看;李白的「」黃色的河水的天空「,還寫了一個等待的和,看到上游,但視線運動還遠及近,一句。「黃河入海流,和黃河之水天上來」,刻意渲染黃河一瀉千里的風格,表現的動態美。相反,「白雲黃河遠,河水流量的方向,其悠久的歷史的休閑遠遠儀態,旨在突出表現的靜美。同時邊疆的荒野,壯麗的景色,是永恆的句子是值得的。
一句「孤城萬仞山塞孤立的城市,一個在這首詩中,」圖片報「的主要部分的主要圖像。」黃河遠在白雲間「其雄心勃勃的大背景下,」萬仞山「它是關閉的背景。四川高山對比的利益,看到城市地勢險要,孤兒危機的形勢下,「A」是唐代傳統的話,往往與「孤」(以下簡稱「Gufan的」「孤雲」等),這里相當於「A」字挖掘多層「瘦」的意思。這樣的漠北孤城,當然,是不是定居點,但前沿的堡壘,並在同一表明讀者詩王正福。「孤城」作為一個古典詩意的詞彙,具有特定的含義。從人,往往是憂郁的聯系在了一起,如「奎政府孤城落日斜,每一個按照北斗望京華(杜甫「秋心悅」),「所以遠遠望去,韓肖關,孤城落日邊」(王維擔心發送魏壞的事「),並依此類推。第二句第一個引進」隔離城市「的形象,准備接下來的兩個,進一步刻畫王正福心理。
詩寫山掛著廣泛的荒涼,軸承孤守著危機的情況。第三句突然一轉,引入羌笛聲。羌笛演奏是「折楊柳」曲調,這不能不引起王正福悲傷。句子部樂府「橫吹歌辭了職。折楊柳歌辭任推出捉鞭,折柳樹葉。胎面花紋塊長笛,不開心殺行客兒「的詩意。柳離別的精神氣質,唐高度。」楊柳「離別有更直接的關系,因此,人們不僅滿足了柳的事業,不要擔心,甚至可以聽到笛聲將觸發柳「離恨。 「羌笛」句不說「聞柳說:」怨楊柳,尤妙的的語言。這樣就避免了直接使用電路板的曲調名是活的,可能會導致更多的聯想,深化詩意。 ,春風不度玉門關外,楊柳是不是綠色的,遠離的人,你要折柳寄情,這更尷尬柳告別。利維這樣的心情來聽這首歌的人,似乎長笛傾訴的委屈也怨楊柳強,頭腦,減輕那句「我們為什麼要抱怨」的委婉深沉含蓄,耐人尋味的。第三句問這樣一個富有詩意的語言轉出的,春天的最後一句是不度玉門關「也就水到渠成了。思考有關的短語」通行證「,在詩歌和征費。」後漢書。班超傳「雲:」敢不敢望到酒泉郡,我希望學生入玉門關。 「所以,最後一句是寫邊地苦寒,含蓄無限的思鄉之情的分離。如??果這首涼州詞」唐(張譙喝荒老戰士「),一些邊塞後比較,你會發現,雖然寫的詩極前沿的不滿可能不回家,而是寫悲慘凄涼,沒有心情,性能下降薩詩人博大的胸懷,不思進取。寫悲傷的怨氣,但也傷心庄,荒涼,大方的,我們為什麼要抱怨不僅體現在其藝術手法和委婉的話,精緻,也可以看到前邊防官兵的懷舊南京也知道衛國戍邊主要的責任,正因為如此自我的思想,紓緩。也許正是因為「涼州詞」心情悲傷,而不會失去其強大的,因此成為唐寅的典型代表。
[編輯本段] [軼事] 1
謝晉傳說中的明代機智敏捷,擺脫了困境。
只奧德賽謝晉,但他的自我維持之前,經常咆哮,令人反感。永樂皇帝明成祖他的摺扇上的題詞,他寫的王之渙涼州字的第一,但這個天才突然不小心,寫的第一句「之間的」泄漏。
永樂皇帝發現,不說什麼,只是告訴他寫背誦。謝晉一看,明白了,但非常蔡傑,從容地讀入長期和短期的一句話:「黃河遠/白雲一片/孤城萬仞山/羌笛為什麼要抱怨/ Willow Springs的風/玉門關。 「足夠的反映謝晉智力的。
他的題詞為慈禧太後(另一位傳奇人物)
[編輯本段]軼事] 2
傳說中的清朝,紀曉嵐機智敏捷,擺脫了困境。
大宅門是紅的人,乾隆時,學習。應對靈活的乾隆皇帝像他這樣的。一旦他的摺扇上的題詞,他寫下了第一王之渙涼州詞,但這個天才突然不小心,「之間」漏??寫的第一句話。
乾隆皇帝發現,不說什麼,只是告訴他寫的背誦。紀曉嵐接過來一看,明白但蔡傑,從容地讀入一個長短句:「黃河遠/白雲一片/孤城萬仞山/羌笛為什麼要抱怨/ Willow Springs的風/不渡玉門關。足以反映紀曉嵐情報。
點評:
漢涼州詞王之渙的涼州詞曠達,豪縱戲謔的背後,同樣著名的作品,給它一個疲倦的士兵。
[編輯本段]涼州詞(汪涵)
唐汪涵
葡萄酒夜光杯,欲飲琵琶馬上催。
醉卧沙場君莫笑,自古有幾個人奮起反擊?
[編輯本段] [注意事項]
1「涼州詞」:唐代樂府歌曲名稱,唱涼州的邊疆生活在附近的歌詞。漢寫的「涼州詞」兩慷慨悲壯,廣為流傳。明代李時珍推壓力量為唐代七絕第一涼州詞「。
2。夜光杯:精美雕刻的白玉杯。
3。戰場:平坦的,開放的沙,多指古戰場。
4。君主:

琵琶:這里用來打擊問題的號角聲課的的
葡萄的酒,填補了豪華的酒杯時,要飲琵琶馬上聲音一響,彷彿催促我去了打擊。請不要笑我,過去和現在來了,幾個人去戰斗在戰場上安全地傳遞出可以回家嗎?
[編輯本段] [欣賞]
詩歌現場的歌曲永偏寒,這首詩寫硬荒涼的邊塞的一場盛宴,跟蹤標志吸水,享受喝醉酒的場景。第一句術語的輝煌和美麗音清脆動聽,顯示盛宴豪華句用「喝」應該是,到溫馨的一幕層寫宴會廳以及音樂,刻意渲染氣氛,三,四極寫征的相互自由裁量權應喝,享受每一分鍾的,幸福的,大膽的和寬廣的胸懷。這兩個恆,佟退休殘疾的評價,他說:「作為一個心胸寬廣的語言,變得更加悲傷。」歷史的時評家認為多愁善感的悲傷,厭惡運動。清澀華搭委員會說詩王朝的:「悲傷的語言閱讀淺閱讀戲謔的語言凳子精彩的。在學者們的理解。「的內容,沒有語言的厭惡的軍事生涯中,感嘆生命的意義,不能維持遠征的痛苦感受,沒什麼難度,這是可悲的感傷,似乎勉強。的石埠華,那麼它的深度。古名,所有的理論絕對是特殊的,一個見仁見智的問題,學者自悟。的
荒涼和寒冷和艱難的環境中,邊境,駐軍生活的緊張和動盪,使邊境士兵是很難得到時間的慶祝活動盛宴。有幸遇到一次充滿激情和興奮的心情,吸水,喝醉了的場景,它是不難想像這首詩是這樣的生活和感情的寫照。詩,西部豐富的葡萄酒的酒;杯據傳說,周時代,穆王西胡白玉精製成的玻璃,像一個「明亮的夜晚拍攝的」所謂的「夜光杯」;與野蠻的琵琶樂器的「戰場」,「運動」,等上的話。都表現出豐富的邊疆色彩和軍營生活氣息的。
詩人飽蘸激情的筆觸,用一個響亮的攪拌音CHILI耀眼的話,這開篇的第一句話 - 「葡萄酒魔杯「,彷彿突然踢關閉在人們的顯示在一個豐富多彩,令人眼花繚亂,葡萄酒愛好者面前,的盛大饗宴。這一幕讓讓人驚喜興奮,到創造的氣氛和設置詩的抒情的基調。開始的時候宴會開始的第二句「欲飲」字,呈現非凡誘人的魅力,美酒和佳餚盛宴的士兵表現出的那種大方開朗的性格。「要喝酒未得,樂隊演奏琵琶,敦促士兵,呼吸急促歡快的旋律,如烤麵包痛飲有一個溫暖的氣氛頓時沸騰起來。這首詩改變了傳統的七個詞的音節,拿上兩下的五個句法,而且還增強了它的吸引力。 「提醒的話:」有些人說這是一個提醒及以下,似乎很難通過。解釋如下:雖然提醒提醒,喝,或根據飲料。這是不符合的戰士們不羈的俊爽的精神狀態。 「馬上」這個詞,他們往往讓人聯想到「出發」其實,在西方野蠻琵琶總是騎於緊接玩。琵琶馬上催「的刻意渲染歡快的節日場面。
詩,有四個寫入盛宴的飲料和飲料後,近兩年」為曠達語言,已經變得更加悲傷。有人說:「假裝喝酒的話,然後悲感已經有不同的,但它們都可以歸結為一個字」悲哀「。後來,更多的在低,傷心,難過,總結了反戰的話等的思想和感情的詩也基於342,尤其是最後一句,古代探險幾人回「,顯然是一種誇張。清朝石埠華說,這樣的詩句:「悲傷的語言閱讀,淺戲謔的語言將是美妙的讀,」儒林外史「理解」。 (「大傭金詩」)的話啟發性。為什麼「悲傷的語言閱讀淺」? ,因為它不是在宣揚戰爭的可怕,是不是性能厭惡的軍事生涯,感嘆生活多不能維持。讓我們再回頭看的慶祝活動現場陣陣歡快,情緒激動琵琶聲,戰士們的耳朵真的很靈飛,你倒我的自由裁量權,一段時間後,略有醉意痛飲。也許有人想放杯,在一些人的座位時,大喊:怕什麼喝得爛醉如泥,醉卧沙場,也邀請你莫笑,「自古征戰幾人回,我們是不是早在生死不顧呢?看這三個42勸酒的節日,這個詞,而不是悲傷的感覺,雖然有點「玩笑」,但也享受喝醉酒的環境和字元找到了最「的原因。 「醉卧沙場」,表現不僅大膽,開朗,興奮的感情,但也玩命的勇氣,顯示溫馨的氛圍和豪華的宴會是一致的,這是一個歡樂的節日,那場景和心情也不是一天兩個人淺斟低酌處權,借酒澆愁。它的脆語言,跳動跌宕的情感的節奏,反映無節制的狂熱的,它給了激動和嚮往的藝術魅力,這是千邊塞詩的特點。年,這首詩被廣泛閱讀的人。
[編輯本段]【邊塞]
唐代,戰亂頻仍,邊塞詩詩人崇尚君多旅行生活中的一些甚至投筆從戎馳騁戰斗。 「多描繪出奇異的美麗和困難的前沿,反映士兵常年遭受的前沿活動,而且還表現的英雄氣概,保衛國家的邊境官員和男人,以及家庭與親人的思想。

涼州詞
薛鋒薛鋒[雜項的歌曲講話·涼州詞]
昨晚士兵報國之仇,破涼州沙洲護理。
黃九今天歸漢,除了長城看點戰爭的血液。
[編輯本段]涼州詞(張驥)
唐章及
低的邊陲小鎮的木魚雁,蘆筍的主逐漸齊。
無數鈴聲的冰磧包白練到安西。
[編輯本段] [注意事項]
1,冰磧(補氣,設備):戈壁沙漠。
白蓮:白色熱絲。這里指的絲綢。安西:地名。方唐鎮,安溪縣,治所在今庫車,新疆,及行政管轄權龜茲,焉耆,於闐,疏勒四鎮。貞元六(790),吐蕃的陷阱。
[編輯本段] [欣賞]
張驥涼州詞「三,這是第一首歌曲,詩的前兩句寫眼前的一幕寫的地點,時間,天氣,季節,同時時間點。「邊城暮雨雁,該行的人帶領一群低空飛行的大雁的視線,和人的第一句雁位置是一個邊陲小鎮,時間是日落時分,天氣是雨天。時報句子蘆筍新生兒逐漸齊,人的視線向有潛質的蘆葦春季的到來,並從蘆葦叢中生長的指示。頂部有兩個:一個寫仰望天空,從邊陲小鎮的國王。寫在邊境小鎮,俯瞰地王,都在在望的景象。詩的後兩句把詩意延伸到廣大偏遠的沙漠在其他地方,這首詩一直在思考推到視線。
無數鈴聲之遙過磧,是一種違反規則貨物的駱駝在沙漠中的上級緩行成一組,但這一判決並不只從遙遠的沙漠駱駝和押運人員的形象,第三句絡繹不絕的駝鈴聲。這是基於電影的神奇效果的聲音的聲音,看到的形狀。只要寫來了,因為與聯想輝煌的自我形象轉化為聲音會出現在腦海中甚至延伸連續大篷車漸行漸遠的圖片鈴聲。絲綢之路倡議詩中的「茅茨隱但不知道的人,雞鳴」(「盜墓峰的葯草觸摸興詩」),隱藏的詩「數聲軟櫓廣大道,江村晚上回家」( 「秋江」)白居易詩「夜的雪的重量很清楚,當你聽到的折竹聲」(「夜雪」),是這首詩的織機。
原因駝鈴吸引其轉向的原因,說了一堆的鈴聲飄盪在沙漠中的詩筆,因為他的作品在邊境小鎮,蒿總困難,他是一個非常沉重的心的駝鈴聲,穿越沙漠飛遠在視線逐漸淡出西方,但總是錯過安西四鎮(治所在今新疆庫車)。這首詩的最後一句「包白練到安西,是作者的情感還要注意的點睛之筆的詩。
唐代安全的混亂後,龍游路以西的歷史(這伏龍管轄權,直到新疆西部)東部縣已經引起了吐蕃。這首詩是寫穆宗長慶三年(821?824),50歲以上的作者,安溪已經下跌了超過三十年。聽到西方的駝鈴聲,立體聲該作者的歷史事件不能幫助,但認為,想通過河西走廊是絲綢之路的一塊財富下降,從而想像中的大蓬車應該去這支西部或野獸的負擔白蓮了,通過這條道路安溪,安溪早已淪為異國情調。在「馱白練到安西」的感慨不已,無盡的哀思。其含義是,一個合理的解釋不已。在另一個第一,「靜狀態插件的道路」的詩句,也引起大方,在古老的雙白河,還記得安溪。「」包裝「的句子控制,可以進一步體會作者的感情,看到他的悲痛和憤慨的深度。
這首詩的標題「涼州詞」,因而一些選舉第一章的「邊城」字解釋為涼州(這樣的規則武威,甘肅),前兩個是「寫涼州的春天的暮色風光」(中華書局中國絕句選「),但與第三首詩的標題來看,張繼寫了這首詩,超過六十年,長期侵佔吐蕃涼州。寫在涼州這是不可能的。」涼州詞「剛剛流行開遠,天寶歌曲名,唐代詩人王翰,王之渙等人的標題為「涼州詞」詩,寫這首音樂的歌詞,其內容沒有寫入涼州相同的標題。第二首詩「白色的古冰磧鎮的門打開,胡兵經常巡邏,附近的沙灘上,一邊客運專線應早期,每個消防安全抵達的第一首詩「邊城」,應該與吐蕃對抗一個沙漠型鄉鎮。了解和欣賞這首詩是一個需要確定的問題。
著名的賞析 - 「羌笛怨楊柳,春不度玉門關。」
這首詩描述的壯麗的荒涼邊境的場景,來表達情緒的士兵守衛邊境荒涼而悲慘。自底向上,俯瞰黃河的詩寫的第一句話,第二句寫邊塞環境的險惡,大筆寫意的技術,兩者結合起來,的渲染描繪了邊疆風光壯麗的荒蕪和邊境警衛的生活惡劣的環境中很難。後兩個去上引入羌笛聲。折楊柳告別中國風電的研究,「折楊柳歌詞羌笛演奏,共創美好事業的思鄉之情,悲傷,現在玉門關外,春風不度,你想折疊的柳樹聊天發送其他的原因,這是不可能的,怎麼能我們不會讓人覺得更悲傷。這首詩表現出的唐代詩人悲涼慷慨的精神風貌。

3. 顏筋柳骨寓意

顏真卿(709~785)中國唐代書法家。字清臣,京兆萬年(今陝西省西安市)人,祖籍琅琊臨沂(今山東省臨沂市)。開元(713-741)年間中舉進士,登甲科,曾4次被任命為監察御史,遷殿中侍御史。為人剛正不阿,為權□楊國忠所排斥,出任平原太守。安祿山叛亂,顏真卿在平原聯合堂兄常山太守顏杲卿奮起抵抗,河北一帶十七郡紛紛響應,被推為盟主。後顏杲卿和侄顏季明被安祿山殺害,顏真卿懷著悲憤的心情寫成著名的《祭侄季明文稿》。肅宗時至鳳翔授憲部尚書,遷御史大夫。代宗時封魯郡公,因此後世又稱他為顏魯公。由於顏真卿篤實戇直,敢於直言諫諍,德宗時遭到虞杞的妒惡。當李希烈叛亂,虞杞奏請使顏真卿前去勸降,不斷遭到李希烈的威逼,顏真卿不屈,並叱責李希烈,被李希烈殺害於獄中。後人輯有《顏魯公文集》。
顏真卿自幼勤奮好學,有文學才能,他的書法受家庭和外祖家殷氏的影響,同時得到張旭的指導,他又廣泛地向歷代書法名家如蔡邕、王羲之、王獻之、褚遂良等汲取營養,經過融會貫通,創造了出類拔萃、雄偉剛勁、大氣磅礴的獨特風格,被稱為顏體,成為代表有唐一代的大書法家,他的書法在中國書法發展史上起了承先啟後的作用,對後世書法影響極大。顏真卿的楷書具有庄嚴雄偉的氣派,他用筆橫輕豎重,筆力雄強而有厚度;在結構上方正茂密,方中呈圓。豎筆向中略呈弧度,剛中有柔,富有彈性感,兼以筆畫重,力足中鋒,更增加他那氣勢宏大、圓潤渾厚的美感。

中國楷書發展到唐代可以說達到頂峰階段,其成就以顏真卿為代表。稍晚的唐代書法家柳公權亦受到顏真卿的影響,後世並稱為顏柳。顏真卿的書法筋力豐滿,氣派雍容堂正;柳公權的書法則偏重骨力勁健,所以又有「顏筋柳骨」的稱謂。顏真卿的行草書具有既凝練渾厚,又有縱橫跌宕的特色。他用筆氣勢充沛,巧妙自然,並有篆籀氣息,但他的行草書仍不失魏、晉的准繩。顏真卿的書法理論,流傳有《述張長史筆法十二意》。

傳世顏真卿的書法作品比較多,著名墨跡,楷書有《竹山堂聯句詩帖》、《告身帖》;行草書有《祭侄季明文稿》、《劉中使帖》、《湖州帖》等。其中除《祭侄季明文稿》公認為真跡外,其餘作品真偽尚有不同意見,但都是流傳有緒的墨跡。《祭侄季明文稿》為草稿性質的遺跡,書寫自然,手稿滿紙塗改,卻表現出顏真卿書法的神韻。

顏真卿一生書寫碑石極多,流傳至今的有:《多寶塔碑》,結構端莊整密,秀媚多姿;《東方朔畫贊碑》,風格清遠雄渾;《謁金天王神祠題記》,比較端莊遒勁;《臧懷恪碑》,雄偉健勁;《郭家廟碑》雍容朗暢;《麻姑仙壇記》,渾厚庄嚴,結構精悍,而饒有韻味;《大唐中興頌》,是摩崖刻石,為顏真卿最大的楷書,書法方正平穩,不露筋骨,《宋暻碑》,又名《宋廣平碑》,書法開闊雄渾;《八關齋報德記》,氣象森嚴;《元結碑》,雄健深厚;《干祿字書》,持重舒和;《李玄靜碑》,書法遒勁,但筆畫細瘦和其他碑刻不大一樣。《顏勤禮碑》,1922年出土,字畫完好如新,是顏真卿碑刻中最能傳達出原跡面貌、神氣的碑刻。其書法雄邁清整,為晚年代表作品。《顏氏家廟碑》,書法筋力豐厚,也是他晚年的得意作品。

顏真卿書法刻成法帖的也很多,歷代匯集的叢帖大都有顏真卿的作品。單帖有《爭坐位帖》、《奉使帖》、《送裴將軍詩》、《小字麻姑仙壇記》、《送劉太沖敘》等。其中以《爭坐位帖》最為著名。此帖為行草書,是根據真跡上石,現在西安碑林;此帖為他的手稿,信手揮筆,縱橫跌宕,筆墨淋漓,是不經意的傑作。米芾認為有篆籀氣息,為顏真卿的書法第一。專門匯集顏真卿書法的法帖有宋刻《忠義堂帖》,共收集顏真卿書法作品45種,浙江省博物館藏有宋拓孤本。

王羲之生平
王羲之(約321-379),字逸少,東晉琅琊臨沂人。他的家族是晉代屈指可數的豪門大士族。他的祖父王正為尚書郎。他的父親王曠為淮南太守,曾倡議晉室渡江,於江左稱制,建立東晉王朝。王羲之的伯父王導更是名聞於世,是東晉的丞相。而他的另一位伯父王敦是東晉的軍事統帥。琅琊王氏在東晉可謂權傾一時,熾盛隆貴。
王羲之因為這樣的出身,一出仕便為秘書郎,後為庾亮的參軍,再遷寧遠將軍、江州刺史,最後做到右軍將軍、會稽內史。所以人們又稱他為「王右軍」。

王羲之為人坦率,不拘禮節,從小就不慕榮利。《世說新語》里載有王羲之「坦腹東床」的美談。
晉代的另一大士族郗鑒欲與王氏家族聯姻,就派了門生到王家去擇婿。王導讓來人到東廂下逐一觀察他的子侄。門生回去後對郗鑒匯報說:王氏的諸少年都不錯。他們聽說來人是郗家派來選女婿的,都一個個神態矜持。只有一個人在東床上坦胸露腹地吃東西,好像不知道有這回事一樣。郗鑒聽了,說:「這就是我要找的佳婿。」後來一打聽,知道坦腹而食的人是王羲之,就把女兒嫁給了他。

從這則逸事上看,王羲之從小就具有曠達的性格,很少為一些小事戚戚於心。也許這就是他的書法雄渾開闊,具有自由氣象、瀟灑神態的原因之一罷。也因為這個典故,後來人們就把「東床坦腹」、「東床」作為女婿的美稱,或稱呼他人的女婿叫「令坦」。
王羲之因為少有美名,朝廷公卿都喜愛他的才幹,屢次徵召為侍中、史部尚書等職,他都堅辭不受。他不喜當官、更喜歡清靜。他在任職期間,曾對宰相謝安和參與朝政的殷浩等人發表過重要而切實的政見。他還對飢民開倉賑濟。這些都說明他不慕榮利但為人正直的品格。
王羲之從小愛好書法。幼年時他曾跟隨姨母,著名的女書法家衛夫人學過書法。渡江後,他又學習了前輩書法大師李斯、曹喜、張芝、張昶、蔡邕、鍾繇和梁鵠等人的書法。這使他的書法融合各家所長,自成一家。再加上他的家族中擅長書法的人濟濟一堂,父輩王導、王曠、王異等都是高手,這對他的書法學習的幫助也是極為顯著的。
王羲之對真書、草、行諸體書法造詣都很深。他的真書勢形巧密,開辟了一種新的境界;他的草長濃纖折衷;他的行書遒媚勁健。人們稱他的字「飄若浮雲,矯若驚龍」;「龍跳天門,虎卧凰閣」。
王羲之的書法刻本很多,像《樂顏論》、《黃庭經》、《東方朔畫贊》等楷書作品,在中國古代書法史上都佔有重要位置。他的行草書傳世墨寶有《寒切貼》、《姨母帖》、《初月帖》等十餘種。這些墨寶雖然是唐人雙勾廓填摹本,但也都不失為難得的珍品。他的行書《快雪時晴帖》只有二十四個字,被清乾隆皇帝列為《三希帖》之首。
《蘭亭序》是王羲之最著名的代表作。從文學的角度,它文字優美,情感曠達閑逸,是千古絕妙的好文章。從書法的角度,它被譽為法貼之冠,被各代名家悉心鑽研。
王羲之還善於繪畫,是歷史上比較早的兼精繪畫的書法家之一。他的夫人郗氏和他的七個兒子都善於書法,是一個聞名於世的書法世家,這在中國古代歷史上也是不多見的。尤其是他的小兒子王獻之,繼承父學,且進一步獨創天地,字畫秀媚,妙絕時倫,以至與父齊名,人稱「二王」。

1.皇家侍書生涯

公元778年,唐代宗大歷十三年,柳公權誕生於京兆華原(今陝西省耀縣),字誠懸。其祖柳正禮,唐邠州士曹參軍,其父柳子溫曾任丹州刺史,其兄為唐名臣柳公綽。

憲宗元和三年(808),三十一歲的柳公權進士及第,當年宏詞登科。從此,柳公權開始了漫長的仕途生涯,竟然歷仕七朝:憲宗、穆宗、敬宗、文宗、武宗、宣宗、懿宗。

在憲宗時,柳公權任秘書省校書郎。「李聽鎮夏州,辟為掌書記」(《舊唐書》)。李聽與柳有此交誼,故柳晚年還為其書過碑。

穆宗即位,柳公權入奏事。穆宗召見柳公權,說:「朕於佛寺見卿筆跡,思之久矣。」即日拜右拾遺,充翰林侍書學士,遷右補闕,司封員外郎。從此他在穆宗、敬宗、文宗三朝,一直侍書禁中。皇帝的寵幸、生活的優裕,並不給柳公權帶來歡樂。他內心卻有無法排遣的苦悶與隱隱的羞愧。他酷愛書法藝術,但他不想以此作為自己全部的生活;建功立業的進取雄心,時時躍動在胸間。而隨從皇帝的侍書,其地位僅與「工祝」一類相等。因此其兄柳公綽曾寫信給宰相李宗閡,雲:「家弟苦心辭藝,先朝以侍書見用,頗偕工祝,心實恥之,乞換一散秩。」於是改為右司郎中,累換司封、兵部二郎中,弘文館學士。

唐文宗頗愛柳公權書法,又召為侍書,遷諫議大夫,後改中書舍人,充翰林書詔學士。開成三年又轉工部侍郎,累遷學士承旨。

武宗朝,罷內職,授右散騎常侍。宰相崔珙用為集賢學士、判院事。

宣宗時,左授大子詹事,改賓客,累遷金紫光祿大夫、上柱國、河東郡開國公。復為左常侍,國子祭酒,歷工部尚書。

懿宗時,咸通初年,柳公權改為太子少傅,改少師;在咸通六年(865)卒,贈太子太師,時年八十八。

柳公權仕途通達,只是在八十二歲那年,因年老力衰,反應稍遲鈍,在上尊號時不慎講錯,御史彈劾他,結果被罰了一季的俸祿。各朝皇帝都愛他的書法,愛他的詩才,甚至他的諫議也樂意接受。柳氏的一生,除了少許時間在外任官,基本上都在京城,在宮中,在皇帝身邊。其一生,一直在不斷地為皇家,為大臣,為親朋書碑。柳公權頗像一隻關在禁籠中的金絲雀。這樣的生活使他缺少壯闊的氣度、寬廣的視野、浩瀚的生活源泉。顏體一碑一碑曾不斷地變,柳體在其成熟以後變化較少;顏真卿像奔騰咆哮的洪流,柳公權卻似流於深山老林的洞水。這是兩種不同的生命情調。

2.高尚的人品素養

柳公權從小接受《柳氏家訓》關於「德行」的教導,因此終身以德行為根株,「博貫經術」。他於人生、書藝都具儒家風范,柳公權的「筆諫」,成為後世士大夫的一種「典範」:

穆宗政僻,嘗問公權筆何盡善,對曰:「用筆在心,心正則筆正。」上改容,知其筆諫也。(《舊唐書》)

穆宗怠於朝政,柳公權以書喻政,由此及彼,巧妙地進諫。從此「心正筆正」說一直流傳至後世。柳公權在「侍書中禁」時敢於直言或婉言進諫的行這,於此可見一斑。

柳公權當著皇帝、臣子的面表現書法,又是他「侍書」生活的另一個側面。其詩才、書才,使帝王「奇惜之」。

盡管如此,柳公權的心靈並不偏溺於這一端。外部的榮耀,消不去內心的苦悶。他「博貫經術,於《詩》、《書》、《左氏春秋》、《國語》、《莊周》書尤邃,每解一義,必數十百言」(《新唐書》)。這里值得注意的是,他在研習儒學之時,又同時研習《莊子》,而且深得精微。柳公權同時從儒、佛、道中汲取心靈之滋養,求得互補與平衡,求得某種超脫。他對於佛、道方面接觸頗多,並有多種書法創作。《金剛經》他多次揮寫過,如今雖只見敦煌拓本,但前人著錄柳書《金剛經》者頗多。另外公權還書有《陰符經序》,以及《清靜經》、《度人經》等。他對唐代僧人的碑誌、塔銘多有揮寫,其《大達法師玄秘塔銘》即此中最為著名者。柳於佛寺廟觀也多書碑,有名者如《回元觀鍾樓銘》、《復東林寺碑》,即此中佼佼者。柳公權既有佛道慰藉心靈,故在滾滾紅塵中頗能超脫。他甚至對於錢財不屑一顧。他給人寫碑,每年有巨額收入,家奴海鷗與龍安常盜用其錢財器物,他都淡然處之。

此外柳公權還「性曉音律」,但「不好奏樂」,常雲:「聞樂令人驕怠故也。」(《舊唐書》)柳公權有多方面的學識素養,因而由其心靈滋養而出的書藝也是搖曳多姿。其性剛毅正直和超塵脫俗的佛道風范,都熔鑄於柳書的風骨之中。

柳體之路

在柳公權面前,久已名家林立。如何超越前人,如何在新的歷史時空創造出一種新的書體來,這是柳公權面臨的嚴峻挑戰。他並不畏縮,而是以積數十年的不倦磨煉之功,廣泛熔鑄,終於創造出自具新理異態的「柳體」,在唐中晚期一新面目,一展風采。

1.通向絕頂的跋涉

柳公權書學上的成功,決非一蹴而就,可分四期將其歷程粗略掃描(此僅述其楷書情況,行草見「柳書流觀」部分)。

(一)早期:望盡天涯路。

這一時期是從二十幾歲到六十歲。宋趙明誠《金石錄》載:貞元十七年(801),柳公權二十四歲時已書碑《河東節度李說碑》;此碑由鄭儋撰文,原石在洛陽,已佚,但或可想像其為年少妍華之書。元和十五年,四十三歲時柳書《左常侍薛蘋碑》;長慶四年(824),四十七歲時書《大覺禪師塔銘》等。雖然這些書跡都已不存,但可以看到他二十多歲時的書藝已為社會重視,否則是不會被這些權貴所青睞的。柳在五十歲以前的作品,今只有《洛神賦十三行跋》、《金剛經刻石》(敦煌本)可睹風采(見下文介紹)。從中可見其學錘繇、王羲之的書體,仿虞世南、歐陽詢、褚遂良、陸柬之的體態。

柳公權五十歲以後的作品,據《金石錄》載,有:《涅盤和尚碑》(五十一歲),《李晟碑》(五十二歲),《王播碑》(五十三歲),《將作監韋文恪墓誌》(五十四歲),《太清宮鍾銘》(五十四歲),《升玄劉先生碑》(五十六歲),《大唐回元觀鍾樓銘》(五十九歲),《贈太尉王智興碑》(五十九歲)等。柳五十歲以後,只有《李晟碑》、《大唐回元觀鍾樓銘》以及墨跡《送梨帖跋語》,可見其楷書概貌,雖能看到又有進境,但尚未大成。康有為說:「柳誠懸《平西王碑》學《伊闕石龕》而無其厚氣,且體格未成,時柳公年已四十餘,書乃如此,可知古之名家,亦不易就,後人或稱此碑,則未解書道者也。」(《廣藝舟雙揖》)如果柳公權不能享高壽,那末六十歲之前,雖有很好聲名,但終未能成一書壇巨擘。

(二)鼎盛期:柳體之大成。

六十歲以後的十年中,柳書進入鼎盛時期,如麗日當空。這一時期,文獻載有《馮宿碑》、《檢校金部郎中崔稹碑》、《淮南監軍韋元素碑》、《義陽郡王苻磷碑》等等將近二十通碑,而以《玄秘塔碑》和《神策軍碑》為柳體的典型,聲名最為卓著。

至《玄秘塔碑》、《神策軍碑》柳體已大成。它一變中唐肥腴之風,用筆骨力深注,爽利快健,以方為主,濟之以圓,且在蹲鋒與鋪毫之間顯示瘦硬勁挺之線條,這便是「柳骨」(下文再作闡述)。在筆畫之間已有自家面目,橫之長者瘦挺舒展,橫之短者粗壯有力;豎畫較之橫畫為粗,以為主筆,求其變化;其撇,長者輕,而短者重;其捺必重,顯示矯健力度;其鉤、踢、挑必頓後回鋒迅出。柳體在結字上,也似顏真卿書正面示人,左右較勻衡,但縱長取勢,且中密外疏。在整體書風上,柳體如「轅門列兵,森然環衛」(岑宗旦書評):「書家謂驚鴻避弋,飢鷹下(韋冓),不足喻其鷙急」(王士禛《池北偶談》)。柳體法度森嚴,面目又變顏體之肥,而為清勁挺拔,瘦硬通神,在唐晚期以一種新的書體及其勁媚之美引起了人們對柳體的贊賞。

(三)中期:斜陽的魅力。

七十歲以後的十年中,柳公權又進入了一個新的發展時期。此階段書碑記載很多,即據《金石錄》所載,便有七十歲時書寫的《商於新驛記》、《山南西道節度使王起碑》等,七十一歲書有《牛僧孺碑》、《太子太傅劉沔碑》,七十三歲書《普光王寺碑》等近十通。今天僅見《太子太傅劉沔碑》與《魏公先廟碑》、《高元裕碑》等。

從以上這些碑中,可以看到柳公權似乎想繼《玄秘塔碑》和《神策軍碑》淋漓盡致地表露柳體之後,再辟一新的境界。欲以淡拙滲透筆法,以平易滲透結體,以古雅滲透氣韻。因此中期那種刀切鋼鑄般的用筆就有所收,拋筋露骨的結體有所隱,森嚴峻峭的風棱有所斂。清楊守敬對此悟識尤深,雲:「《苻璘碑》、《魏公先廟碑》、《劉沔》、《馮宿》皆斂才就範,終歸淡雅。」(《學書邇言》)他甚至認為,「《高元裕》一碑,尤為完美」。雖然《苻璘碑》(六十一歲)、《馮宿碑》(六十歲)都為七十歲前所書,但七十歲以後的變化,其思想之根早已潛伏於彼。不過「柳骨」已經過數十年千錘百煉而成,柳公權也終未能再化出全新的另一番面目來。我們只看到柳書在這一時期冉冉斜陽的一種魅力。

(四)晚期:柳書的晚霞

八十歲以後的八年中,柳公權進入人生和書藝創作的晚期。他依然讓生命與書藝交互滋養:生命在書藝創作中前行,書藝又為生命潤色輝映。他至八十七歲仍書有《太子太保魏謩碑》(《寶刻類編》著錄)。從其代表作品《復東林碑》可以看到他以生命最後一段晚霞映染在碑的字里行間。那種風采已不是朝陽般的充滿蓬勃生機的光輝,也不像灼灼當午的炎日,而是一片燦爛的晚霞;筆鋒的利銛轉入內部,氣韻與自然貼近,通篇之旨趣與大化親和,是宗匠晚年的心智所悟,老筆所致。柳公權就像一位得道之人向青山深處走去,攀上極頂,又終於消逝在山阿里,將書魂凝刻進書學的峰巒中。

2.站在巨人的肩頭

柳公權成功的桂冠既是由辛勤刻苦的荊棘編成,又是站在巨人的肩頭上去摘取的。他善於吸取書藝大家的智慧與成果,變化成自己一家書藝。

(一)從鍾書、王書中化出。柳公權學錘繇書,《金剛經》中可見一斑,柳玭早已有所指。唐人多學「二王」書,但柳公權學王書能取其神而離其形。王世貞曾雲:柳公權「所書《蘭亭》帖,去山陰室雖遠,大要能師神而離跡者也。」(《書林藻鑒》)而董其昌最為知音,他從柳公權學王書中看到其形與王離,神與王合,悟用筆之古淡,由柳法而趨右軍(《書林藻鑒》)。其實從柳公權的行草書札中,可以看到一些作品不僅得王的血脈、風神、韻趣,且字形結體也類王書面目。從王書中汲取書學營養,是柳書生命源泉之一。

(二)從歐、褚中化出。柳書從歐陽詢、褚遂良書中化出,論者頗多。米芾認為,柳師歐。康有為說:「誠懸則歐之變格者。」康有為還認為,崔浩是瘦硬派,其後褚遂良、柳公權、沈傳師均屬此派(《廣藝舟雙揖》)。劉熙載認為柳與歐、褚密切,即如《沂州普照寺碑》系後人集柳書成之,然剛健含婀娜,乃與褚公神似焉(《藝概》)。歐書的筋骨顯露,結體謹嚴,褚書用筆的蹲鋒纖勁、流利秀美,給了柳公權有益的啟示。

(三)從顏書中化出。柳書從顏真卿書中所得最多。蘇軾雲:「柳少師書本出於顏,而能自出新意。」(《東坡題跋》)朱長文雲:柳書,「蓋其法出於顏,而加以遒勁豐潤,自名一家。」(《續書斷》)從具體書作而言,有的說「《玄秘塔》出顏之郭家廟」(劉熙載《藝概》);有的說魯公《臧懷恪碑》「最為開張」,「柳諫議學顏即是由此入手」(郭尚先《芳堅館題跋》);有的說顏的《李元靖碑》「結體與《家廟》同,道勁鬱勃,故是誠懸鼻祖」(王世貞《弇州山人稿》),如此等等。柳學顏主要有四個方面:

一是學顏之法度。顏真卿楷書在筆法、結字方面,法度甚備,柳在此基礎上損益,使之更加完備。二是學其雄媚之書風,變其雄中有媚為自己的秀中有雄。三是學其人格與書品的結合。顏的高尚人格與顏書的風格二美並具,柳公權亦是書美、人美契合的典型。四是學顏之變法精神。顏在王書的樊籬之外,另拓一恢宏境界,不僅比肩王羲之,而且為盛唐創立屬於自己時代的書風,奏響了盛唐之音。柳則又變之,創元和以後的新書體,豐富了大唐之音。

當然柳公權所學極廣,他不僅向其他書家學習,也向民間書藝(例如北碑)汲取養料,例子很多,不一一列舉。

特別要指出的是柳公權的成功還在於擁有一個群體,互相切磋砥礪,取長補短。如長於柳公權十歲的沈傳師,以及小於公權十三歲的裴休,都被視為與柳公權同一類型的書家:尚「清勁」、「命新體」。柳公權的名碑《玄秘塔》即是裴休撰文,裴休的名碑《圭峰定慧禪師碑》即由柳公權篆額。而裴氏此碑,可見柳書的影響,「細參之,其運筆之操縱,結體之疏密,與誠懸昕合無間」(《語石》)。柳公權之兄柳公綽也精書法,相互影響也在情理之中。

柳公權能夠化身為巨人,既需一顆慧心,取質、取量、取度,煉形、煉神、煉韻,加以冶鑄,又需要不凡的身手,刻苦的磨煉,尤要以自己的性靈和人格去化入。柳公權之所以成為柳公權,也正在於此。

柳書流觀

顏真卿書碑累累,足以建成一座碑林,而柳公權所書碑碣同樣可以環立成林。不過,顏體一碑有一碑不同面目,柳體則一碑與一碑有相同面目。如果自其同者觀之,那末顏體在異中有其大同,正因為如此,才表現出顏體的總體風貌。反之,自其異者察之,那末柳體在同中又有不同。只不過柳書同多異少,這或許與他專寫別人撰寫的碑文有關,也與他作則立規、定型示法的心態有關,又與他狹小的生活空間有關。但是柳書也有各種風華、多樣美妙。

書論命題

柳公權的著名書論命題當屬「人正筆正」,學書者幾乎無人不曉;「顏筋柳骨」之評語,也廣為人知。

1.「心正筆正」

「心正筆正」,是柳公權對唐穆宗的委婉諫言。這句名言可從以下兩個方面去理解它的含義。

首先是從倫理觀去解析人格與書法的關系。

儒家重倫理道德,在儒學的文化座標中,書法被視為一種「心學」。劉熙載《藝概》即雲:「故書也者,心學也。」這一淵源出自漢代。揚雄《法言·問神》雲:「言,心聲也;書,心畫也。聲畫形,君子小人見矣。聲畫者,君子小人所以動情乎!」揚雄看到「書」與內心世界相溝通,君子可以從「書」這一「心畫」中流美,而小人也可以在「心畫」中顯現其真面目。三國時鍾繇在《筆法》中又雲:「筆跡者,界也;流美者,人也。」柳公權則又豐富發展了這一思想。他的「心正筆正」說,以新的命題將人格、倫理與書法的關系聯通起來,不僅是這一唐代書家巨擘自身的寫照,而且成功地進行了一次「筆諫」,收到了某種效果。這使後代文人大感興趣,贊頌備至。宋代蘇軾在詩中曾雲:「何當火急傳家法,欲見誠懸筆諫時。」(《柳氏二外甥求筆跡》)元代趙岩詩雲:「右軍曾寫《換鵝經》,珠黍仙書骨氣清。看到柳公心正處,千年筆諫尚馳名。」(《題唐柳誠懸楷書(度人經)真跡》)如此等等,不一而足。

不僅如此,後人又將此說加以闡發光大。明代項穆就曾由「心正筆正」開掘,組成正心一正筆一正書的書學次序,並認為「正心」當「誠意」、「致知」、「格物」。然後通過「篤行」,達到「深造」,書法也就可以出新意、妙意、奇意(見《書法雅言·心相》)。哲學史上有「心學」,宋陸九淵、明王守仁都把「心」看作宇宙萬物的本源,提出「聖人之學,心學也,堯舜禹之相授受。」項穆認為書法,也是一種「心學」的歷程,其邏輯起點當以「正心」出發,而最終就會達到「自由的王國」。清代劉熙載又說:「書,如也。如其學,如其才,如其志,總之曰如其人而已」;「筆性墨情,皆以其人之性情為本。是則理性情者,書之首務。」(《藝概》)這些都與「心正筆正」有血肉聯系。

「心正筆正」強調書家的品格修養,後世多以人品高下作評書的標准之一。蘇軾說過:「柳少師其言心正則筆正者,非獨諷諫,理固然也。世之小人書字雖工,而其神情終有睢盱側媚之態,不知人情隨想而見,如韓子所謂竊斧者乎?抑真爾也。然至使人見其書猶憎之,則其人可知矣。」(《東坡題跋》)因此書史上宋代權奸蔡京被排斥在書家之外,因其人品卑劣。從創作的角度看,此一命題正是深刻揭示了書法與書家內心世界的復雜微妙的關系,也是書家人格在書法中的外化和表現。由此也可觀照書家的心態,進而對其作品作出恰當的評價。

其次是從書藝技法本身去解析。

清梁同書《頻羅庵論書·復孔谷園論書》雲:「心正筆正,前人多以道學借諫為解,獨弟以為不然,只要用極軟羊毫落紙,不怕不正,不怕不著意把持,浮淺恍惚之患,自然靜矣。」其實不僅梁同書,早在宋代,姜夔在《續書譜》「用筆」一節中說:「心正則筆正」與「意在筆前,字居心後」,皆名言也。清周星蓮在《臨池管見》中曾雲:柳公權曰,「心正則筆正」。筆正則鋒易正,中鋒即是正鋒。他又說:「古人謂心正則氣定,氣定則腕活,腕活則筆端,筆端則墨注,墨注則神凝,神凝則象滋,無意而皆意,不法而皆法。此正是先天一著工夫,省卻多少言思擬議,所謂一了百了也。」這些都是從技法上生發出去,加以評述,不無道理。但其重要性不及「人品」說。

2.「顏筋柳骨」面面觀

前人評顏真卿的字多「筋」,柳公權的字多「骨」,故有「顏筋柳骨」之說。宋范仲淹誄石曼卿文雲:「延年之筆,顏筋柳骨。」

「骨」是指字剛猛有力,氣勢雄強。晉衛夫人《筆陣圖》雲:「善力者多骨,不善力者多肉;多骨微肉者謂之筋書,多肉微骨者謂之墨豬。」書學史上多有論「骨」者。以「點如墜石」舉隅,那是說一個點要凝聚過去的運動的力量,這種力量是藝術家內心的表現,但並非劍拔弩張,而是既有力,又秀氣,這就叫做「骨」。現代美學家宗白華雲:骨,就是筆墨落紙有力、突出,從內部發揮一種力量,雖不講透視卻可以有立體感,對我們產生一種感動力量《美學與意境》。

「筋」有多義,或指筆鋒,或指執筆懸腕作書時,筋脈相連有勢而言。筋也與肉聯,稱為「筋肉」。顏、柳並稱,比較兩人顯著特點是:顏書筋肉較多,但也並非無骨,顏真卿書也重骨力;柳書露骨較著,但也並非無肉,僅是趨於瘦削而已,而柳公權特重骨法。「柳骨」一詞尚可理解為:

(一)骨力。柳公權最醉心於骨力之體現,精心於中鋒逆勢運行,細心於護頭藏尾,汲汲於將神力貫注線條之中。他增加腕力,端正筆鋒,如「錐畫沙」,如「印印泥」,其筆勢鷙急,出於啄磔之中,又在豎筆緊之內;在挑踢處、撇捺處,常迅出鋒銛;在轉折處、換筆處,大都以方筆

4. 誰能給我「還君明珠」的出處及寓意

張籍的《節婦吟》
張籍,字文昌,蘇州人,唐貞元十五年進士,官拜太常寺內太祝,遷秘書郎。容後經韓愈推薦,得為國子博士等官職。許多當時的名士,都樂於與他同游。 在東平這個地方,有一位李師道,父子三人,割據一方,是當時最為跋扈的一個藩鎮。李師道非常仰慕張籍的學識,很想羅致徵聘他,來為自己效命。 張籍雖是窮官,卻淡泊名利,更不願與亂臣為伍,常以詩歌自誤,逍遙而自在。張籍不便正面拒絕李師道的徵聘,所以,寫了一首「節婦吟」,寄給了李師道:
君知妾有夫,贈妾雙明珠。
感君纏綿意,系在紅羅襦。
妾家高樓連苑起,良人執戟明光里。
知君用心如日月,事夫誓擬同生死。
還君明珠雙淚垂,恨不相逢未嫁時。
在字面上,這是一首哀怨凄美的詩,其中的名句「還君明珠雙淚垂,恨不相逢未嫁時」,現在也常被人引用,表示對他人的深情厚意,因為時與事的不能相配合,只能忍痛加以拒絕之意。
而在當時的張籍,這首詩的用意,是婉謝而不願就聘。李師道看了,也只好就此作罷,不再勉強了

熱點內容
古代勵志的名言 發布:2021-03-16 21:50:46 瀏覽:209
形容兒孫繞膝的詩句 發布:2021-03-16 21:49:35 瀏覽:878
席慕蓉賞析印記 發布:2021-03-16 21:48:26 瀏覽:311
權力很大含有手的成語 發布:2021-03-16 21:48:22 瀏覽:584
能聽的兒童故事 發布:2021-03-16 21:48:15 瀏覽:285
關於足球的詩歌詞句 發布:2021-03-16 21:47:40 瀏覽:870
拖拉機的古詩 發布:2021-03-16 21:42:53 瀏覽:571
亮甜的詩句 發布:2021-03-16 21:42:00 瀏覽:831
廣東話生日快樂祝福語 發布:2021-03-16 21:38:55 瀏覽:409
噓的短句 發布:2021-03-16 21:38:07 瀏覽:8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