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寓意典故 » 予目的典故

予目的典故

發布時間: 2021-01-27 00:39:55

① 請高人賜予些如《三昧懺水》這樣的典故

《大悲懺法》,又稱為《大悲心咒懺法》、《大悲懺》,全稱為千手千眼大悲心咒行法,是宋代天台宗大師知禮依據《千手千眼觀世音菩薩大悲心陀羅尼經》,參照天台宗的教觀行儀而作佛教懺法儀式,是有關觀世音菩薩的懺法中較為流行的一種。
《千手千眼觀世音菩薩大悲心陀羅尼經》,又稱為《千手經》,全稱為《千手千眼觀世音菩薩廣大圓滿無礙大悲心陀羅尼經》,一卷,是唐代伽梵達磨翻譯。此經宣說觀世音菩薩內證功德的根本咒,即《大悲咒》。根據本經的記載,《大悲咒》全文共計有八十四句,誦此咒有無量功德,能得十五種善生,不受十五種惡死。十五種善生:
(1)所生之處常逢王,(2)常生善國,(3)常值好時,(4)常逢善友,(5)身根常得具足,(6)道心純熟,(7)不犯禁戒,(8)所有眷屬恩愛和順,(9)資具財食常得豐足,(10)恆得他人恭敬扶接,(11)所有財寶不受他人劫奪,(12)意欲所求皆悉稱遂,(13)龍天善神恆常護衛,(14)所生之處得以見佛聞法,(15)所聞正法悟甚深義。十五種惡死是指:(1)飢餓困苦死,(2)枷禁杖楚死,(3)怨家仇對死,(4)軍陣相殺死,(5)虎狼惡獸殘害死,(6)毒蛇阮蠍所中死,(7)水火焚漂死,(8)毒葯所中死,(9)蟲毒所害死,(10)狂亂失念死,(11)山樹崖岸墜落死,(12)惡人厭魅死,(13)邪神惡鬼得便死,(14)惡病纏身死,(15)非分自害死。另外,《千眼千臂觀世音菩薩陀羅尼神咒經》卷上記載,若誦此咒一百零八遍,則一切煩惱罪障,乃至五逆等重罪,悉皆消弭,而得身、口、意清凈。
《大悲咒》有多種翻譯,隨著經典的不同而章名長短各有所不同。如《千眼千臂觀世音菩薩陀羅尼神咒經》卷上(智通譯)、《千手千眼觀世音菩薩姥陀羅尼身經》(金剛智譯)為一一三名;《金剛頂瑜伽千手千眼觀自在菩薩修行儀軌經》卷下(不空譯)為四十句,並且說若誦此咒可得息災、增益、降伏、敬愛鉤召等四種成就;《千手千眼觀世音菩薩大悲陀羅尼》(不空譯)記載則有八十二句。
正是因為《大悲咒》的功德及持誦的靈感,隨著觀世音菩薩信仰的流行,《大悲咒》受到佛教徒的歡迎,所以才會出現大悲懺法。大悲懺法是由知禮始集,他按照天台宗的教義及儀軌來修習《大悲咒》,從而作成大悲懺法。知禮所作的《千手眼大悲心咒行法》一卷,總共分十科:一、嚴凈道場,二、凈三業,三、結界,四、修供養,五、請三寶諸天,六、贊嘆伸誠,七、作禮,八、發願持咒,九、懺悔,十、觀行。由於知禮的《千手眼大悲心咒行法》中引用了大量的經文及天台宗方面的著作,加以詳細說明,並且闡述了天台止觀的修行。後來,清代寶華山見月讀體律師加以刪訂,重新編纂,成為現行的流通本。與知禮所作《千手眼大悲心咒行法》相比,見月讀體律師的《千手千眼大悲心咒行法》沒有嚴凈道場、凈三業、結界、請三寶諸天、觀行,其餘則是相同。現在,我們依據見月讀體律師的《千手千眼大悲心咒行法》介紹懺法儀軌如下:
(1) 修供養,三稱「南無大悲觀世音菩薩」,主者呼「一切恭謹」,然後,主者再呼「一心頂禮十方常住三寶」,頂禮一拜。主者呼「是諸眾等,各各胡跪,嚴持香花,如法供養」,大眾跪下,同音唱「願此香花雲,遍滿十方界,一一諸佛土,無量香庄嚴,具足菩薩道,成就如來午」。主者呼「供養已,一切恭謹」,大眾頂禮拜。
(2) 贊嘆伸誠,大眾跪下,同音唱:「南無過去正法明如來,現前觀世音菩薩,成妙功德,具大慈悲。於一身心,現千手眼,照見法界,護持眾生,令發廣大道心,教持圓滿神咒,永離惡道,得生佛前。無間重愆,纏身惡疾,莫能救濟,悉使消除。三昧辨才,現生求願,皆令果遂,決定無疑。能使速獲三乘,早登佛地,威神之力,嘆莫能窮,故我一心歸命頂禮。」
(3) 作禮,大眾一心頂禮本師釋迦牟尼佛、阿彌陀佛、觀世音菩薩、大悲心大陀羅尼神妙章句及諸大菩薩等。
(4) 發願持咒,頂禮後,大眾跪下,隨引磬聲念產:「南無大悲觀世音,願我速知一切法;南無大悲觀世音,願我早得智慧眼;南無大悲觀世間,願我速度一切眾;南無大悲觀世音,願我早得善方便;南無大悲觀世音,願我速乘般若船;南無大悲觀世音,願我早得越苦海;南無大悲觀世音,願我速得戒定道;南無大悲觀世音,願我早登涅盤山;南無大悲觀世音,願我還會無為舍;南無大悲觀世音,願我早同法性身。我若向刀山,刀山自摧折;我若向火湯,火湯自枯竭;我若向地獄,地獄自消滅;我若向餓鬼,餓鬼自飽滿;我若向修羅,惡心自調伏;我若向畜生,自得大智慧。」然後,稍急稱念「南無觀世音菩薩、南無阿彌陀佛」各十聲,頂禮一拜,問訊,由主法者白文,說明誦持《大悲咒》的功德,最後大眾同聲誦《大悲咒》七遍或二十一遍或四十九遍或一百零八遍。
(5) 懺悔,誦咒畢,大眾唱:「普為四恩三有法界眾生,悉願斷除三障,歸命懺悔」,然後,唱一段懺悔文,頂禮一拜,總共有四拜。懺悔後,繞佛,分別念「南無十方佛、南無十方法、南無十方僧、南無本師釋迦牟尼佛、南無阿彌陀佛、南無千光王靜住佛、南無廣大圓滿無礙大悲心大陀羅尼、南無千手千眼觀世音菩薩、南無大墊至菩薩、南無總持王菩薩」三遍或七遍。
(6) 三歸依,便全部結束。知禮則強調天台的止觀,所以在最後有觀行。
大悲懺法是現代佛教寺院中經常舉行的懺法,其實大悲懺法是以誦《大悲咒》為中心,完全可以作為佛教徒的自修法門。

《地藏懺》就是《慈悲地藏懺法》,共有三卷,又稱為《慈悲地藏菩薩懺法》、《地藏懺法》,是依據《地藏菩薩本願經》、《大乘大集地藏十輪經》、《占察善惡業報經》等有關地藏菩薩的經典而制訂,是所有懺法書中比較晚出的一部懺法。
地藏菩薩的信仰在中國佛教非常滸,以大誓願為其特徵,所以平常稱為「大願地藏王菩薩」。地,就是住處的意思;藏,含藏的意思,就是受釋迦牟尼佛的囑咐,在釋尊圓寂後到彌勒菩薩成道前的無佛時代,自誓度盡六道眾生始願成佛的菩薩。
根據《大方廣十輪經》卷一《序品》、《占察善惡業報經》卷上等的記載,地藏菩薩由於過去的大悲誓願力,示現大梵王身、帝釋身、聲聞聲、閻羅王身、獅象虎狼牛馬身,乃至羅剎身、地獄身等無量無數異類之身,用來教化眾生;並且,特別愍念五濁惡世受苦眾生,應眾生所求而消災延壽增福,用來成熟眾生的善根。地藏菩薩常常變現這樣無數的化身,以濟度眾生,所以又稱為"千體地藏"。
地藏菩薩的本緣故事,有很多種說法。根據《地藏菩薩本願經》卷上《忉利天宮神品》的記載,地藏菩薩在過去久遠劫以前,曾為了一長者子,因見到師子奮迅具足萬行如來的相好庄嚴,從而產生了恭敬景仰的心,為了能夠證得這種庄嚴相好,而發願盡未來際不可計劫,度脫六道罪苦眾生。同時,在這一品中又說,地藏菩薩為過去不可思議阿僧祗劫時的一位婆羅門女,為了救度她的母親出離地獄,從而為母親設供修福,並且發願盡未來劫廣度罪苦眾生。另外,在同經的《閻浮眾生業感品》也列舉出兩種說法:(1)地藏菩薩在過去久遠劫時為一個國家的國王,他的國內人民多造惡業,於是發願度盡罪苦眾生皆至菩提,否則不願成佛;(2)地藏菩薩在過去久遠劫時為一女子,名為光目,她的母親墮在地獄受苦,光目為了救度她,從而發願救拔一切罪苦眾生,待眾生盡成佛後,方成正覺。上面的種種說法隨著地藏信仰而廣傳於人間,於是佛教中常以「眾生度盡,方證菩提;地獄未空,誓不成佛」、「我不入地獄,誰入地獄」等語來形容地藏菩薩慈悲憐愍的廣大誓願。
地藏菩薩以悲願力救度一切眾生,尤其對地獄中的罪苦眾生特別悲愍,而示現閻王身、地獄身等廣為罪苦眾生說法,以教化救度他們,所以一般又以閻羅王為地藏菩薩的化身。如《地藏菩薩發心因緣十王經》中,舉出閻羅王為地藏菩薩的說法。在我國民間信仰中,地獄思想受《地藏菩薩本願經》的影響非常深遠,而且認為地藏菩薩是地獄的最高主宰,稱之為「幽冥教主」,其下管轄十殿閻王。近代在敦煌千佛洞發現的地藏十王圖,圖中繪有地藏菩薩及十王等的像,並且附有宋代太平興國八年(983)造立的銘文。
《地藏菩薩本願經》中講到,未來世中,如果有眾生能夠聞到地藏菩薩名號,禮敬、贊嘆地藏菩薩,或讀誦《地藏經》,塑畫地藏菩薩像等,這個人有無量功德利益,能夠解脫過去世的罪業,不墮惡道,並能獲得十種或二十八種利益。
我國佛教界認為地藏菩薩是四大菩薩之一,而且以安徽九華山為其應化說法的道場。根據《宋高僧傳》卷二十等記載,地藏菩薩降誕為新羅國王族,姓金,名喬覺,出家後於唐玄宗時來到中國,入九華山修道,居住數十年後而示寂,肉身不壞,以全身入塔。九華山的肉身殿,便是地藏菩薩的成道處。
《地藏懺法》是以地藏菩薩為禮拜懺悔對象而實行的一種懺法。明代智旭法師在崇禎十年(1637)曾撰《贊禮地藏菩薩懺願儀》,儀式與《葯師三昧行法》基本相同,但相對簡略一點,可以分為:(1)供養,手持香花,唱供養偈;(2)奉請,即奉請佛、法、僧三寶,尤其是奉請具備各種功德的地藏菩薩,如忉利宮中分身來集地藏菩薩、大集會中現聲聞相地藏菩薩、占察經中善安慰說地藏菩薩、入能發智定地藏菩薩、入具足無邊智定地藏菩薩、入具足清凈智定地藏菩薩、入具足慚愧智定地藏菩薩、入具足諸乘明定地藏菩薩、入無憂神通明定地藏菩薩、入具足勝通明定地藏菩薩、入普照諸世間定地藏菩薩、入諸佛燈炬明定地藏菩薩、入金剛光定地藏菩薩、入智力難摧伏定地藏菩薩、入電光明定地藏菩薩、入具足上妙味定地藏菩薩、入具足勝精氣定地藏菩薩、入上妙諸資具定地藏菩薩、入無諍智定地藏菩薩、入能引勝踴躍定地藏菩薩、入具足世路光定地藏菩薩、入善住勝金剛定地藏菩薩、入增上觀勝幢定地藏菩薩、入具足慈悲聲定地藏菩薩、入引集諸福德定地藏菩薩、入海電光定地藏菩薩、能入如是殲伽沙等諸定成熟一切有情地藏菩薩、以諸定力除刀兵劫地藏菩薩、以諸定力除疾病劫地藏菩薩、以諸定力除飢饉劫地藏菩薩;(3)懺悔發願,懺悔無始以來所造眾罪,發願從今以後不作眾罪,誓願成就無上菩提;(4)行道繞旋,繞佛稱念「南無十方佛、南無十方法、南無十方僧、南無本師釋迦牟尼佛、南無地藏菩薩本願經、南無大乘大集地藏十輪經、南無占察善惡業報經、南無地藏菩薩摩訶薩」三遍或七遍,然後歸位唱三歸依。
智旭法師的《贊禮地藏菩薩懺願儀》比較適合於個人的自修,其儀規也相對地簡單,所以清代有人重新撰寫《慈悲地藏懺法》三卷,其儀規與《消災延壽葯師懺法》一模一樣,也是先嚴凈壇場,其次開懺頭,然後在每一卷也是禮拜、念懺悔文、唱贊等儀規。
現代佛教界中凡是為了報答親恩、祈求父母冥福而舉行的法事,大多都禮拜《慈悲地藏懺法》。

《觀音懺法》,又稱為《請觀音懺法》,全稱為《請觀世音菩薩消伏毒害陀羅尼三昧儀》,慈雲遵式撰;《大悲懺法》,又稱為《大悲心咒懺法》,全稱為《千手千眼大悲心咒行法》,四明知禮集,後來寶華山的見月讀體律師刪文重新加以纂集。這兩種懺法都是以觀世音菩薩為主要禮懺對象的佛教懺悔供養法。
觀世音菩薩又稱為光世音菩薩、觀自在菩薩、觀世自在菩薩、觀世音自在菩薩、觀音聲菩薩,略稱為觀音菩薩,是以慈悲救濟為本願的菩薩。與大勢至菩薩同為西方極樂世界阿彌陀佛的脅侍,世稱西方三聖;凡是遇難眾生念誦其名號,菩薩便觀其音聲前往拯救,故稱為觀世音菩薩;又因為其於理事無礙的境界,觀察通達自在,所以又稱為觀自在菩薩。
《法華經》卷七《觀世音菩薩普門品》詳細說明觀世音菩薩在娑婆世界利益眾生的事情,只要受苦眾生一心稱名,觀世音菩薩即時觀其音聲,令得解脫;如果有所求,都能滿足眾生的願望;又能示現佛身、比丘身、優婆塞身、天身、夜叉身等,以攝化眾生。
關於觀世間菩薩的住處,根據《新華嚴經》卷六十八的記載,觀世音住南海補陀落山,唐末五代時期,日本僧人慧萼從五台山得到一尊觀音像,後安置於舟山群島中的普陀山的潮音洞,創建了觀音院,從此普陀山就被視為觀世音菩薩的說法道場,成為中國佛教四大名山之一。但是,在《大阿彌陀經》卷上、《無量壽經》卷下、《觀世音授記經》中,以觀世音菩薩為阿彌陀佛的脅侍之一,常住西方極樂世界輔助教化,即以西方凈土為他的本住處。密宗也以觀世音菩薩為阿彌陀佛脅侍,並且認為觀世音菩薩與阿彌陀佛原為因果的不同,推尋其本覺即是無量壽佛,但是由於本誓願力故示現大悲菩薩的形象。《一切功德庄嚴王經》、《清凈觀世音普賢陀羅尼經》等,則以觀世音菩薩為釋迦世尊的脅侍。
大乘佛教中有關觀世音菩薩的經典很多,如《法華三昧經》、《法華經》、《觀世音授記經》等,《請觀世音菩薩消伏毒害陀羅尼咒經》就是其中之一。《請觀世音菩薩消伏毒害陀羅尼咒經》又稱為《請觀世音經》、《請觀世音消伏毒害陀羅尼經》、《請觀音經》等,收於《大正藏》第二十冊,題為東晉竺難提譯。關於本經譯出的年代及作者,有三種異說:根據《開元釋教錄》記載,本經於東晉元熙元年(419)譯出;《法經錄》及《仁壽錄》記載,本經為南朝劉宋時代竺難提所譯;《出三藏記集》記載,本經的譯者不詳。
本經記述了佛在毗舍離國時,國中流行一種惡疾,有月蓋長者來至佛處,請佛設法救濟。於是,佛為此請西方極樂世界的阿彌陀佛及觀世音、大勢至二大菩薩。當時毗舍離人以楊枝凈水供養觀世音菩薩,楊枝為拂動之物,象徵著「慧」;凈水為澄徹之物,象徵著「定」。觀世音菩薩便教他們稱念三寶及觀世音菩薩本身名號,並且講說了《十方諸佛救護眾生神咒》、《破惡業障消伏毒害陀羅尼咒》等。佛向與會大眾宣說了觀世音菩薩名號及陀羅尼咒的功德,並且自說《大吉祥六字章句救苦神咒》、《灌頂吉祥陀羅尼》,又對舍利弗說明了這些咒語的來源及功德等。
本經一向被天台宗所重視,而請觀世間菩薩及懺悔時所行的觀音懺法,都是依據本經。另外,隋代智凱大師作《請觀音經疏》一卷,同時,他在《摩訶止觀》卷二上依據本經闡明「非行非坐三昧」的行法,在《國清百錄》卷一則闡說了觀音懺法。後來,到宋代,慈雲遵式見當時流行本《國清百錄》中的文名錯雜、字跡不清,所以依據《請觀音經疏》、《摩訶止觀》,重新作《請觀世音菩薩消伏毒害陀羅尼三昧儀》一卷,這是記述觀音懺法最為完備的懺悔法行儀。
觀音懺法是以觀世音菩薩為本尊而修的懺悔供養法,因為觀世音菩薩又稱為圓通大士,所以此懺法又稱為「圓通懺法」。懺法的儀軌次第如下:
(1) 庄嚴道場,以香泥塗地,懸掛各種幡蓋,安置佛像向南,並且安置觀世音菩薩的像向東。在佛像前,設楊枝凈水,燒香散花,供養諸佛菩薩像。修行者應該澡浴清凈,穿著新凈的衣服。在七七四十九天中,應該持齋戒清凈。
(2) 作禮法,行者手執香爐,向西方五體投地,並且由聲音洪亮清楚者唱,大眾隨同禮拜本師釋迦牟尼世尊、西方無量壽世尊、過去七佛世尊、十方一切諸佛世尊、消伏毒害陀羅尼、破惡業障陀羅尼、六字章句陀羅尼、十方一切尊法、觀世音菩薩摩訶薩、大墊至菩薩摩訶薩、十方一切菩薩摩訶薩、舍利弗等聲聞緣覺賢聖僧。
(3) 燒香散花,然後跪下而唱言:「是諸眾等,各各胡跪,嚴持香花,如法供養,供養十方法界三寶。願此香花雲,遍滿十方界,供養一切佛,尊法諸菩薩,無量聲聞眾,以起光明台,過於無邊界,無邊佛土中,受用作佛事,普熏諸眾生,皆發菩提心。」 同時,還必須隨文觀想,此香花雲供養於十方法界三寶前。
(4) 繫念數息,唱後,收起坐具,至坐禪處。結跏趺坐,修數息觀。
(5) 召請,每一個行者手持香,各各胡跪,奉請前面所禮的諸佛等三寶,然後唱偈贊嘆。
(6) 具楊枝凈水,行准備好楊枝凈水,行者胡跪,唱雲:「我今已具,楊枝凈水,唯願大悲,哀憐攝受」。
(7) 誦三咒,行者合掌,一心一意稱「南無佛,南無法,南無僧,南無觀世音菩薩摩訶薩,大慈大名稱救護苦厄者」三遍,接著同聲唱:「願救我苦厄,大悲覆一切,普放凈光明,滅除痴暗瞑。為免毒害苦,煩惱及眾病,必來至我所,施我大安樂我今稽首禮,聞名救厄者,我今自歸信,世間慈悲父。唯願必定來,免我三毒苦,施我今世樂,及與大涅盤。」最後,誦《消伏毒害咒》、《破業障陀羅尼咒》、《六字章句咒》三遍或七遍。
(8) 披陳懺悔,誦咒後,唱「普為法界眾生悉願,斷除三障,歸命懺悔」。然後,五體投地,跪誦懺悔文,披陳懺悔諸惡業眾罪障。
(9) 禮拜,一心禮拜上面所請三寶,並且繞佛行道,口稱:「南無佛,南無法,南無僧,南無本師釋迦牟尼佛,南無無量壽佛、南無過去七佛、南無十方諸佛、南無觀世音菩薩、南無大勢至菩薩、南無十方一切菩薩摩訶。」最後,三歸依。
(10) 誦經,一人登高座,唱誦《請觀音經》一卷。
觀音懺法以行三個七日,或七個七日為期。

《梁皇寶懺》,又稱為《梁武懺》、《梁皇懺》,這是梁武帝為了超度其夫人郗氏所制的《慈悲道場懺法》。根據《南史》《梁武德郗皇後傳》的記載,皇後性格冷酷,好忌妒,到了死後,化為一條龍,進入到後宮,托夢給梁武帝,或者現形,光彩照灼。另外,根據《釋氏稽古略》卷二的記載,梁武帝最初當雍州刺史時,夫人郗氏性格酷妒,死後化為巨蟒,入後宮通構於梁武帝,梁武帝於是便製作《慈悲道場懺法》十卷,請當時的高僧大德懺禮,夫人於是化為天人,在空中禮謝梁武帝。懺法後來流行於世,稱為《梁皇懺》。
根據《續高僧傳》卷二十九、《宋高僧傳》卷二十九及清代德清俞樾所著的《茶香室叢鈔》卷十三的記載,《梁皇懺》的最初形態是竟陵王蕭子良所撰《凈住子》的「懺悔篇」,又稱為《六根大懺》;後來,因為梁武帝想懺悔六根罪業,所以命令真觀法師增廣《六根大懺》成為現在的《梁皇懺》十卷本,在唐宋時期稀薄 為《六道慈懺》、《慈悲懺》、《梁武懺》。所以,真觀法師是《梁皇懺》的真正作者。後來,元代智松柏庭在後至元四年(1338)重新校訂審核《梁皇懺》,增加諸佛名號及地獄的名稱等,成為現在的流通本。
《梁皇懺》總共十卷,分為十五門。第一卷、第二卷有六門,第一門是歸依三寶,說明歸依三玉的意義、原因及方法,勸請眾生發心歸依十方盡虛空界一切諸佛、十方盡虛空界一切尊法、十方盡虛空界一切賢聖。第二門是斷疑,因為一切眾生未能離開疑惑,所以對於佛法生起許多障礙,因此必須斷疑。第三門是懺悔,因為將欲發菩提心,所以必須懺悔。第四門是發菩提心,提出菩提心即是佛心,功德智慧不可格量,以及如何發菩提心。第五是發願,希望成就世間、出世間的功德。
第三卷至第六卷,共有四門。第一門顯果報,舉經典的因果報應例子說明罪惡的過患,特別舉《罪業報應教化地獄經》的十六個故事,《雜藏經》十二個故事。第二門是出地獄,詳細說明地獄的痛苦。第三門是解怨釋結,指出眾因貪睦痴等而起的怨恨與留難,最主要是因為貪的關系,其對象是親緣眷屬,特別指出父母、師長及身、口、意三業的因緣。第四門是發願,離諸六道痛苦,成就諸佛功德。
第七卷至第十卷,共有五門。第一門自慶,共有十五種值得自我慶幸的事情;警緣三,闡明三寶的功德,勸請大眾報恩供養三寶;同時,因大眾降臨道場,所以懺主禮謝大眾;最後,總發大願,願六道眾生成就智慧功德,及成就身、口、意三業功德。第二門為六道禮佛,為天道、諸仙、梵王、阿修羅道一切善神、龍王、魔王禮佛,願這些眾生能夠護持三寶;為人道禮佛分為七類:國王、諸王、父母、過去父母、師長、十方比丘比丘尼、十方過去比丘比丘尼;為三惡道禮佛分為八類:阿鼻地獄、灰河鐵丸等獄、飲銅炭坑等獄、刀兵銅釜等獄、火城刀山等獄、餓鬼道、畜生道,為六道發願。第三門迴向,說明迴向的意義及其方法。第四門發願,主要是信六根而發大願--眼根、耳根、鼻根、舌根、身根、意根,另外又加上口願及具足無量諸行法門願。第五門囑累,囑咐菩薩依本誓願力,不舍眾生,流通此懺法。
《梁皇懺》因為其懺文十分懇切,所以受到佛教徒的歡迎。後世來罪消災、濟度亡靈者,常常邀請僧人虔修此懺法,是中國流傳最久的一部懺法。

《葯師懺》是以葯師如來為本尊而舉行的懺悔罪障的修行法門,是依據《葯師如來本願功德經》而作成的一種懺法。
葯師如來一般稱為「葯師佛」,又稱為葯師琉璃光如來、大醫王佛、十二願王,是東方凈琉璃世界的教主。葯師佛在過去世行菩薩道時,曾經發十二大願,願為眾生解除疾苦,使具足諸根,導入解脫,所以依據此願而成佛,居住在凈琉璃世界,其國土庄嚴如極樂國。
《葯師如來本願功德經》具有密教的性質,以說明現世利益與凈土往生之思想為其特質,其中最重要的是說明十二大願。葯師佛的十二大願分別是:(1)願我來世得菩提時,自身光明熾然,照耀無量世界,以三十二相、八十種好庄嚴,令一切有情如我無異;(2)願身如琉璃,內外清凈無垢,光明過日月,幽冥眾生悉蒙開曉;(3)願以智慧方便令諸有情皆得受用無盡;(4)令行邪道者,皆安住菩提道中,行二乘之道者,亦皆以大乘之道安立之;(5)於我法中修行梵行者,一切戒不缺減;(6)諸根不具、白癩顛狂,乃至種種病苦者,聞我名皆諸根具足,無諸疾苦;(7)眾病逼切、無護無依者,聞我名,眾患悉除;(8)若有女人願舍女形者,聞我名,成丈夫相;(9)令眾生皆脫魔網,置於正見,速證無上正等菩提;(10)若為王法所縛,身心受無量災難煎迫之苦,此等眾生若聞我名,以我福力,皆得解脫一切憂苦;(11)為飢渴所惱而造諸惡業者,若聞我名,我先以妙色香味食,飽足其身,後以法味畢竟安樂;(12)貧無衣服者,聞我名,我當施彼隨用衣服,乃至庄嚴之具,皆令滿足。
根據《葯師如來本願功德經》的記載,葯師佛的誓願不可思議,如果有人身患重病,死亡的衰相現前,親友眷屬能為他歸依葯師如來,晝夜盡心供養葯師佛,讀誦《葯師如來本願功德經》四十九遍,燃四十九盞燈,造如來像七軀,造四十九天的五色彩幡,那麼這個人便能得以恢復生命,度過危厄諸難。這就是以葯師如來為崇拜對象而形成的續命法,從南北朝以來,這種信仰一直十分盛行。
《葯師懺》正是說明葯師如來的誓願而離苦得樂的行法,是天溪大覺寺受登在康熙三年(1664)纂集,稱為《葯師三昧行法》。《葯師三昧行法》內容包括:(1)定名,敘述葯師三昧名稱的緣由;(2)勸修,勸誡修習本三昧,則所求長壽、富饒、官位、男女等,皆得順遂;(3)方法,揭示供養葯師如來的方法;(4)釋疑,因當時住生西方凈土的思想極為流行,所以作釋疑,以肯定本行法為致福消災之要法及明心作佛的秘典。
在《葯師三昧行法》的方法中,總共包括有十項內容:(1)嚴道場,列出庄嚴道場的方法,在閑靜的堂室,用新土填地,懸掛新寶蓋及五色幡,正中安置葯師像,在左面安置日光菩薩像,在右面安置月光菩薩像,外面用欄桿圍起來。(2)凈三業,修行者應該穿著新做的或干凈的衣服,齋戒素食,沐浴清凈,然後才進道場。(3)修供養,行者入道場後,應該憶念葯師佛的本願功德,然後手執香爐,唱:「一心頂禮十方法界常住佛,一心頂禮十方法界常住法,一心頂禮十方法界常住僧」,其次,維那呼:「是諸眾等,各各互跪,嚴持香花,如法供養」,然後大眾同音唱:「願此香花雲,遍滿十方界,一一諸佛土,無量香庄嚴,具足菩薩道,成就如來午」。(4)請三寶諸天,即奉請釋迦牟尼佛、葯師佛等諸佛世尊,葯師琉璃光本願經等法寶,日光遍照菩薩、月光遍照菩薩等諸大菩薩,十二葯叉神將等天龍八部,希望三寶及護法神將能降臨道場。(5)贊嘆,贊嘆葯師佛的功德。(6)禮敬,即禮拜前面所奉請的三寶及護法龍天。(7)發願持咒,即是發葯師佛的十二大願,然後再誦《葯師灌頂真言》一百零八遍。(8)懺悔,誦懺悔文,願諸業障消滅,同得清凈。(9)行道旋繞,具足威儀,右繞佛座,大眾同音唱:「南無十方佛、南無十方法、南無十方僧、南無本師釋迦牟尼佛、南無教主葯師琉璃光佛、南無葯師如來本願功德經、南無日光遍照菩薩、南無月光遍照菩薩、南無曼殊室利菩」,三遍或七遍,到佛像前唱三歸依。(10)思惟義處,即是觀想葯師佛的身相光明,修習三昧。
由於《葯師三昧行法》的文字說明太多,而且行儀不夠詳細,所以後來又有人重新編纂了《消災延壽葯師懺法》三卷,現代寺院舉行葯師法會,多用此本。在《消災延壽葯師懺法》開頭,首先嚴凈壇場,唱《楊枝凈水贊》,念《大悲咒》若干遍,繞壇場一周,然後唱迴向偈。其次,開懺頭,這是清代以來各種懺法比較常見的儀式,唱《爐香贊》及各種供養偈,最後宣讀文疏。在《消災延壽葯師懺法》每一卷中,都是先禮拜「南無毗盧遮那佛、南無本師釋迦牟尼佛、南無葯師琉璃光如來…」等三寶,接著念一段懺悔文,然後念《葯師灌頂真言》七遍或四十九遍,最後唱《葯師贊》。
《消災延壽葯師懺法》是現代佛教經常使用的懺法,許多居士在生日及祈福的時候,都請僧人們禮拜此懺。

② 時日曷喪吾與汝偕亡! 這句話有什麼典故

該句話出自《商書湯誓》

典故:

王曰:「格爾眾庶,悉聽朕言。非台小子,民敢行稱亂!有 夏多罪,天命殛之。今爾有眾,汝曰:『我後不恤我眾,舍我穡事,而割正夏?』予惟聞汝眾言,夏氏有罪,予畏上帝,不敢不正。今汝其曰:『夏罪其如台?』夏王率曷眾力,率割夏邑。有 眾率怠弗協,曰:『時日易喪?予及汝皆亡。』夏德若茲,今朕必往。

爾尚輔予一人,致天之罰,予其大賚汝!爾無不信,朕不食言。爾不從誓言,予則孥戮汝,罔有攸赦。」

翻譯:

王說:「來吧,你們各位!都聽我說。不時我小子敢於貿然發難!實在是因為夏王犯了許多罪行,上天命令我去討伐他。現在你們大家會問:『我們的國君不體貼我們,放棄我們 種莊稼的事,卻去征討夏王?』這樣的言論我早已聽說過,但是夏桀有罪,我敬畏上帝,不敢不去征討。

現在你們要問:『夏桀的罪行到底怎麼樣呢?』夏桀耗盡了民力,剝削夏國人民。民眾大多怠慢不恭,不予合作,並說;『這個太陽什麼時候才能消失?我們寧可和你一起滅亡。』夏桀的德行敗壞到這種程度,現在我一定要去討伐他。 」

你們只要輔佐我,行使上天對夏桀的懲罰,我將大大的賞賜你們!你們不要不相信,我決不會不守信用。如果你們不聽從我的誓言,我就讓你們去當奴隸,以示懲罰,沒有誰會得到赦免。」

(2)予目的典故擴展閱讀

時日曷喪 (shí rì hé sàng)

解釋:表示誓不與其共存。形容痛恨到極點。

出處:語出《書·湯誓》「有眾率怠,弗協,曰:『時日曷喪,予及汝皆亡!』」孔傳:「眾下相率為怠情,不與上和合,比桀於日,曰:『是日何時喪,我與汝俱亡!』欲殺身以喪桀。」

示例:明·張岱《石匱書後集·流寇死戰諸臣列傳·總論》:「城市村落,搜括無遺。遂使江東父老有~之悲。武官愛錢之禍,一至於此! 」

夏朝的時候,夏桀以天上的太陽自居,認為自己惠澤天下,面對他的暴政,老百姓這樣詛咒道:「時日曷喪,吾及汝偕亡」——即使你是天上的太陽,我們寧願與你同歸於盡!

桀(?―公元前1600年),姒姓,夏後氏,名癸,一名履癸,謚號桀,史稱夏桀,帝發之子,夏朝最後一位君主,是歷史上有名的暴君。在位52年(夏商周斷代工程中預測為公元前1652年—公元前1600年),都於斟鄩(今河南洛陽)。

桀文武雙全,但荒淫無度,暴虐無道。商湯在名相伊尹謀劃下,起兵伐桀,湯先攻滅桀的黨羽豕韋、顧國,擊敗昆吾國,然後直逼夏朝重鎮鳴條(今河南封丘東,一說山西運城西)。後被湯追上俘獲,放逐於南巢,夏朝覆亡。數年後死於南巢。

參考資料:網路-時日曷喪

網路-桀

③ 天生德於予恆魋其如予何典故

子曰:天生德於予,桓魋其如予何?

【譯文】孔子說:「上天把德賦予了我,桓魋專能把我怎麼樣?」屬

【歷史背景及評析】 公元前492年,孔子從衛國去陳國時經過宋國。桓魋聽說以後,帶兵要去害孔子。當時孔子正與弟子們在大樹下演習周禮的儀式,桓魋砍倒大樹,而且要殺孔子,孔子連忙在學生保護下,離開了宋國,在逃跑途中,他說了這句話。他認為,自己是有仁德的人,而且是上天把仁德賦予了他,所以桓魋對他是無可奈何的。

④ 談談曹操《短歌行》中所用比興和典故的含義,以及借用《詩經》成句而賦予的新意。

對酒當抄歌,人生幾何。是表襲明作者借與好友以喝酒的方式掏盡肺腑之言,闡述人來到這個世界後,其一生應該怎樣修為的見解。
譬如朝露,去日苦多。為什麼用譬如朝露的比喻呢,我認為三國的末期,正是佛法傳到中國北方的時侯,曹操對佛學中金剛經的研究還是有相當的功底的。金剛經說其中有一品說,「人生如夢幻泡影,如露亦如電,一切有為法,當作如是觀 」。所以用朝露來比喻一是朝露是很小的物體,二是朝露晶瑩剔透,毫無雜質,代表人和微小的朝露一樣是平等的,同時也暗喻人應做沒有缺憾的坦盪君子。三是朝露雖小,但也是經過漫長的液、固、氣的過程轉化,聚集而成的,所以回顧朝露的形成過程,真是去日苦多啊。好了,今天就說到這里。

⑤ 關於筆賦予人文採的典故

貌似不是女孩子,是江淹,江郎才盡的典故,江夢見神授五彩筆,後文采飛揚,後又夢神收回五彩筆,於是江郎才盡。

⑥ 天予弗取 什麼典故

《史記·越王句踐世家》:
吳師敗,越遂復棲吳王於姑蘇之山。吳王使公孫雄肉袒膝專行而前,請成越王曰屬:「孤臣夫差敢布腹心,異日嘗得罪於會稽,夫差不敢逆命,得與君王成以歸。今君王舉玉趾而誅孤臣,孤臣惟命是聽,意者亦欲如會稽之赦孤臣之罪乎?」句踐不忍,欲許之。范蠡曰:「會稽之事,天以越賜吳,吳不取。今天以吳賜越,越其可逆天乎?且夫君王蚤朝晏罷,非為吳邪?謀之二十二年,一旦而棄之,可乎?且夫天與弗取,反受其咎。『伐柯者其則不遠』,君忘會稽之戹乎?」句踐曰:「吾欲聽子言,吾不忍其使者。」范蠡乃鼓進兵,曰:「王已屬政於執事,使者去,不者且得罪。」吳使者泣而去。句踐憐之,乃使人謂吳王曰:「吾置王甬東,君百家。」吳王謝曰:「吾老矣,不能事君王!」遂自殺。乃蔽其面,曰:「吾無面以見子胥也!」越王乃葬吳王而誅太宰嚭。

⑦ 「欲取先予之」典故出自哪裡

出自老子《道德經》第36章。原文為:
——將欲歙之,必固張之;內將欲弱之,必固容強之;將欲廢之,必固舉之;將欲取之,必固與之。
主要意思是:要想奪取些什麼,得暫且先給些什麼。指先付出代價以誘使對方放鬆警惕,然後找機會奪取。
這句話流傳至今,已經變成了「將欲取之,必先予之」。
也就是說,我們要向他拿什麼,我們要先給他們什麼;若是想要得到獲得,就要先給予。

⑧ 將予取之 必先與之是什麼意思出之什麼典故

老子《道德經》第36章:「將欲去之,必固舉之;將欲奪之,必固予之。將欲滅之,必先學之。」主要意思是:想要奪取它,必須暫時給予它。
這句話流傳至今,已經變成了「將欲取之 必先予之」.

⑨ 予承祖宗緒,志欲宣重光什麼意思

「予承祖宗緒,志欲宣重光」意思是:我繼承了祖宗未完成的事業,有志向要宣揚累世盛德。

出自:《皇明典故紀聞·卷十七》

作者:余繼登

朝代:明

原文:賜一清詩雲:「邇年西陲擾,起卿督邊方。寬朕西顧憂,威名滿華羌。予承祖宗緒,志欲宣重光。卿展平生猷,佐朕張皇綱。」

譯文:西邊邊境又有蠻夷來犯,我任命愛卿鎮守邊境,為朕分憂,讓我們大明的威名響徹西北蠻夷之地,我繼承了祖宗未完成的事業,有志向要宣揚累世盛德,愛卿可施展平生所學,輔佐朕。

(9)予目的典故擴展閱讀:

《皇明典故紀聞》是明余繼登撰寫的古籍,《皇明典故紀聞》共十八卷,明余繼登撰。繼登字世用,號雲衢,交河人。

萬曆丁丑進士,官至禮部尚書,謚文恪。本書采實錄及起居注中作者認為有關「治道」的材料摘抄編成,並附以己見,起自洪武元年(一三六八),迄於隆慶六年(一五七二)。

敘述范圍十分廣泛,涉及明代制度的各個方面。其中有些史料為它書未載或載之不詳,為研究明代政治、經濟,尤其是典章制度提供了有價值的史料。

不足是「頗及瑣屑雜事,不盡關乎政要」。本書初創於萬曆時,題曰《皇明典故紀聞》。王灝輯《畿輔叢書》、《叢書集成初編》等均收入此書。今據北京圖書館藏《皇明典故》本標點印行。

⑩ 「欲取先予之」典故出自哪裡

出自老子《道德經》第36章。原文為:
——將欲歙之,必固張之;版將權欲弱之,必固強之;將欲廢之,必固舉之;將欲取之,必固與之。
主要意思是:要想奪取些什麼,得暫且先給些什麼。指先付出代價以誘使對方放鬆警惕,然後找機會奪取。
這句話流傳至今,已經變成了「將欲取之,必先予之」。
也就是說,我們要向他拿什麼,我們要先給他們什麼;若是想要得到獲得,就要先給予。

熱點內容
古代勵志的名言 發布:2021-03-16 21:50:46 瀏覽:209
形容兒孫繞膝的詩句 發布:2021-03-16 21:49:35 瀏覽:878
席慕蓉賞析印記 發布:2021-03-16 21:48:26 瀏覽:311
權力很大含有手的成語 發布:2021-03-16 21:48:22 瀏覽:584
能聽的兒童故事 發布:2021-03-16 21:48:15 瀏覽:285
關於足球的詩歌詞句 發布:2021-03-16 21:47:40 瀏覽:870
拖拉機的古詩 發布:2021-03-16 21:42:53 瀏覽:571
亮甜的詩句 發布:2021-03-16 21:42:00 瀏覽:831
廣東話生日快樂祝福語 發布:2021-03-16 21:38:55 瀏覽:409
噓的短句 發布:2021-03-16 21:38:07 瀏覽:8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