住房謎語
A. 猜謎語:住房准買不準占(猜一常言俗語)的
住房准買不準占(打一常言俗語)
謎底:要捨得花錢
B. 二三四五 六七八九橫批
上聯:二三四五;
下聯:六七八九。
橫批:南北
關於這副對聯,有幾個版本的傳說:
一、呂蒙正版本:
相傳此聯為宋朝呂蒙正所作。呂少時家境貧寒,生活窘迫。有一年春節,家中缺衣少食,過得冷冷清清,呂蒙於是寫下此聯。這幅對聯巧用「隱字」修辭,上聯隱「一(諧衣)」,下聯隱「十(諧食)」,配上橫批「南北」,隱「無東西」,含蓄地表達早年「缺衣少食沒東西」的困境。
二、張秀才版本:
很久以前,有一個貪得無厭的縣官,橫行鄉里,魚肉百姓,當地百姓苦不堪言。但是這個壞縣官卻利用權勢壓制百姓,不許他們上報對他不利的實際民生。但是,消息還是傳到了京城,皇帝於是派欽差大臣去查個究竟。
縣官得到這個消息,派爪牙四處威嚇百姓,要他們在欽差問話時,一定要說豐衣足食、國泰民安之類的話。他還特地派人給老百姓發些魚肉,要他們在欽差來的那天掛在門口。
有一位張秀才決心要讓欽差知道真實情況,於是,他靈機一動想出了主意。
他找到縣官說:「欽差大臣到來,小民想在自家門前貼上一副對聯,讓他知道我們這里豐衣足食的景象。」
縣官問:「你怎麼寫?」
張秀才說:「上聯是二三四五,下聯是六七八九,橫額是南北兩字。」接著,他又解釋說:「大人不是要我們告訴欽差豐衣足食嗎?我的上聯就是說穿的有二三四五套,下聯說吃的有六七八九樣,橫額指住房坐北朝南好地方。」
縣官一聽,非常高興,連連點頭說好。
欽差到的那天,張秀才家門上貼出了這副對聯。寫法很別致:上聯「二三四五」的上面空了一個字的位置,下聯「六七八九」下面又空了一個字的位置,橫額「南北」兩字的前面後面也各空了一個字的位置。
當欽差大臣路過秀才家,看到了這副對聯,略一琢磨,便明白了它的意思,又用心暗訪了一番,查明了縣官的惡行,將他撤職查辦了。
三、青年版本:
姑蘇知府兇狠殘暴,害得百姓衣食無看著,叫苦連天。
有一次,聽說皇上要駕臨姑蘇城了。有個青年就在皇上駕到之前一天早晨,於南門牌樓上貼出一付對聯,上聯是:「二三四五」,下聯是「六七八九」,橫匾是「南北」兩字。牌樓下人山人海,卻無人能解其意。
第二天早晨,皇上駕到,看了對子後也不解其意。
皇上便下昭書了,誰能解此聯,皇上將加倍重賞。
這時,那個青年上前說:「左聯二三四五,缺一,取個一字的諧音,是衣服的衣,就是缺衣;右聯六七八九,少十,取個十字的諧音,是糧食的食,就是少食;橫匾上只有南北兩字,東西南北方,沒有了東和西,意思是百姓再無東西可言了。整付對聯意思是:缺衣少食無東西。這就是知府老爺給百姓帶來的好處,請皇上為黎民百姓說話吧!」
知府一聽,嚇得跪在皇上腳前直喊饒命,而皇上呢?雖然佩服對聯的精妙,但想到這副對聯是公開罵知府和影射自己的,也就啞巴吃黃連有口難言,把火氣全發在知府身上,命人把欺壓魚肉百姓的知府給斬啦。
四、教學版本:
六年級畢業抽測中有道題:鄭板橋任縣令時,常微服私訪,體察民情。某年年關將近,鄭板橋帶隨從私訪,走到一農家門口,只見大門上寫著這樣一副對聯,上聯「二三四五」;下聯「六七八九」;橫批「南北」。鄭板橋看後,讓差役回去取些衣服、糧食和銀兩來。差役取來後,鄭板橋把這些交與這一農家,農戶的主人感激不盡,連連磕頭。
問:鄭板橋為什麼要給農戶主人送東西呢?
批閱試卷時,老師們被學生寫的答案逗得前仰後合,怎麼說的都有,還多半搭不上邊。當然,也不乏聰明者或知道這對聯的學生答得准確無疑,缺衣(一)少食(十)沒東西嘛!
C. 什麼人不能住房(謎語)
什麼人不能住房(蜂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