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寓意典故 » 問說里的典故

問說里的典故

發布時間: 2021-01-25 00:08:21

❶ 中國最有名的物產和典故有哪些

典故就多了:
洪武年間,有個叫盧熊的讀書人,人品文品都很好,被吏部推薦到朝廷做官。朱元璋就批准委任他到山東兗州當知州。
盧熊走馬上任。過去說「私憑文書官憑印」,他到兗州後首先要啟用官印,發布文告。當他把皇帝授給他的官印取出一看傻了眼,原來,朱元璋筆下的詔書是授盧熊為山東袞州知州,這官印是根據皇帝的詔書刻制的,這兗州自然變成袞州了。可是山東歷來只有兗州而沒有袞州。
盧熊當時要是將錯就錯,袞州就袞州,這是皇帝改的,誰還敢怎麼的,也就沒事了。可是盧熊是個搞學問的,辦事就是認真,他認為兗州就是兗州,怎麼能改成袞州呢?於是,他就向皇上寫了一份奏章,要求皇上更正,把官印重新刻制過來。
朱元璋一見奏章,臉上紅一陣白一陣,他的確是寫錯了,他是親自打天下的人,對全國地理州名縣名還是比較熟悉的,他應該知道兗州不是袞州,這袞字的讀音是「gǔn」,而不是「yǎn」。但是,想要皇帝認錯不是那麼容易的事,朱元璋出身卑微,自尊心很強,他的潑皮脾氣上來了,就大罵道:「盧熊好大膽,竟然在朕頭上咬文嚼字,朕還不知道山東有個兗州,朕受他袞州知州就是兗州知州,這兗和袞就是同一個字,就是因為文人多事寫法不同,這盧熊竟敢將它念成『滾』州,這不是要朕滾蛋嗎?混賬東西,刑部尚書聽旨,將盧熊斬首。」可憐盧熊為了一個字,竟然送了一條命。

齊桓公九合諸侯
齊國雖然在長勺打了一次敗仗,但是這並沒有影響齊桓公後來的霸主地位。過了十多年,北方的燕國(都城在今北京)派使者來討救兵,說燕國被附近的一個部落山戎侵犯,打了敗仗。齊桓公就決定率領大軍去救燕國。
公元前663年,齊國大軍到了燕國,山戎已經搶了一批百姓和財寶逃回去了。
齊國和燕國的軍隊聯合起來,一直向北追去。沒想到他們被敵人引進了一個迷谷。那迷谷就像大海一樣,沒邊沒沿,怎麼也找不到原來的道兒。
還是管仲想出一個主意來。他對齊桓公說:「馬也許能認得路,不如找幾匹當地的老馬,讓它們在頭里走,也許能走出這個地方。」
齊桓公叫人挑了幾匹老馬,讓它們領路。這幾匹老馬果然領著人馬出了迷谷。
齊桓公幫助燕國打敗山戎以後,邢國也遭到另一個部落狄人的侵犯。齊桓公又帶著人馬去趕跑了狄人,幫助邢國重築了城牆。接著,狄人又侵犯衛國,齊桓公幫助衛國在黃河南岸重建國都。就因為這幾件事,齊桓公的威望就提高了。只有南方的楚國(都城在今湖北江陵西北),不但不服齊國,還跟齊國對立起來,要跟齊國比個高低。
楚國在中國南部,向來不和中原諸侯來往。那時候,中原諸侯把楚國當做「蠻子」看待。但是,楚國人開墾南方的土地,逐步收服了附近的一些部落,慢慢地變成了大國。後來,乾脆自稱楚王,不把周朝的天子放在眼裡。
公元前656年,齊桓公約會了宋、魯、陳、衛、鄭、曹、許七國軍隊,聯合進攻楚國。
楚成王得知消息,也集合了人馬准備抵抗。他派了使者去見齊桓公,說:「我們大王叫我來請問,齊國在北面,楚國在南面,兩國素不往來,真叫做風馬牛不相及。為什麼你們的兵馬要跑到這兒來呢?」
管仲責問說:「我們兩國雖然相隔很遠,但都是周天子封的。當初齊國太公受封的時候,曾經接受一個命令:誰要是不服從天子,齊國有權征討。你們楚國本來每年向天子進貢包茅(用來濾酒的一種青茅),為什麼現在不進貢呢?」使者說:「沒進貢包茅,這是我們的不是,以後一定進貢。」
使者走後,齊國和諸侯聯軍又拔營前進,一直到達召陵(今河南郾城縣,召音shào)。
楚成王又派屈完去探問。齊桓公為了顯示自己的軍威,請屈完一起坐上車去看中原來的各路兵馬。屈完一看,果然軍容整齊,兵強馬壯。
齊桓公趾高氣揚地對屈完說:「你瞧瞧,這樣強大的兵馬,誰能抵擋得了?」
屈完淡淡地笑了笑,說:「君侯協助天子,講道義,扶助弱小,人家才佩服你。要是光憑武力的話,那麼,咱們國力雖不強,但是用方城(楚國所築的長城,在今河南方城北至泌陽東北)作城牆,用漢水作壕溝。您就是再多帶些人馬來,也未必能打得進去。」
齊桓公聽屈完說得挺強硬,估計也未必能輕易打敗楚國,而且楚國既然已經認了錯,答應進貢包茅,也算有了面子。就這樣,中原八國諸侯和楚國一起在召陵訂立了盟約,各自回國去了。
後來,周王室發生糾紛,齊桓公又幫助太子姬鄭鞏固了地位。太子即位後,就是周襄王。周襄王為了報答齊桓公,特地派使者把祭祀太廟的祭肉送給齊桓公,算是一份厚禮。
齊桓公趁此機會,又在宋國的葵丘(今河南蘭考東)會合諸侯,招待天子使者。並且訂立了一個盟約,主要內容是:修水利,防水患,不準把鄰國作為水坑;鄰國有災荒來買糧食,不應該禁止;凡是同盟的諸侯,在訂立盟約以後,都要友好相待。
這是齊桓公最後一次會合諸侯。像這樣大的會合,一共有許多次,歷史上稱做「九合諸侯」。
公元前645年,管仲病死。過了兩年,齊桓公也死去。齊桓公一死,他的五個兒子搶奪君位,齊國發生了內亂,公子昭逃到宋國。齊國的霸主地位也就結束了。

❷ 告訴我一些古時的典故

http://..com/question/15797858.html
花萼樓間,仙李盤根調國脈;沉香亭畔,嬌楊恃寵起邊風。

巫峽浪傳,雲雨荒唐神女廟專;岱宗遙望,兒孫羅列屬丈人峰。

跨鳳登台,瀟灑仙姬秦弄玉;斬蛇當道,英雄天子漢劉邦。

詩寫丹楓,韓女幽懷流御水;淚彈斑竹,舜妃遺憾積湘江。

建議看看《笠翁對韻》,有很多典故,而且琅琅上口。

❸ 問兩句話的出處和典故

源於京劇《蘇三起解》里的一句唱詞:「洪洞縣里無好人」
劇本里唱的是洪洞縣衙里沒好人,後來人們傳成洪洞縣里沒好人了。
明代正德年間,北京前門怡春院姑娘蘇三與落榜書生王三公子一見鍾情,兩人一起相處了半年,風花雪月,非常浪漫。王三公子錢花完後,被人從怡春院里趕了出來。蘇三異常心痛,從此茶飯不思,無心梳妝,於是被老鴇賣給了來自山西洪洞縣的馬販子申鴻。後來申鴻被人害死,蘇三被誣告成殺人兇手,關進了監獄。縣官被賣通後,蘇三屈打成招,判了死刑,只等秋後問斬。這所關押蘇三的監獄非常有名,是中國古代最早的一所縣級監獄,在中國古代監獄史的研究上很有價值,因為蘇三曾在此關押,現在通常叫作"蘇三監獄"。蘇三的故事後來被編成了戲曲,戲名叫作《玉堂春》,是中國京劇里著名的傳統曲目。這曲戲里叫作"蘇三起解"的一段唱腔最為有名,演的是蘇三被押解赴京時的情景。當時蘇三唱道:"蘇三離了洪洞縣,將身來到大街前;各位父老聽我言......"蘇三還曾悲奮地唱道 :"越思越想越傷情,洪洞縣里無好人!"。這一句"洪洞縣里無好人",後來傳遍全國,人人皆知,洪洞縣於是乎成了"壞人窩"的意思,人們不但常常以此取笑洪洞縣的人,還把壞人集中的地方也叫作"洪洞縣",這使洪洞縣的老百姓很難堪,也很不服氣。

處事須防忙裡錯,讀書應向靜中思這句話應該是「凡事都從忙裡錯,誰人知向靜中修。」的解釋版,告誡我們應該修身養性,從容不迫。
「凡事都從忙裡錯,誰人知向靜中修。」是老子說的

❹ 典故具體的含義在哪裡

典故具體含義為:抄原指舊制、舊例,也是漢代掌管禮樂制度等史實者的官名。後來一種常見的意義是指關於歷史人物、典章制度等的故事或傳說。典故這個名稱,由來已久。最早可追溯到漢朝,後漢書.東平憲王蒼傳》:「親屈至尊,降禮下臣,每賜宴見,輒興席改容,中宮親拜,事過典故。」
《辭海》、《辭源》為「典故」一詞立了兩個義項:一是典故一詞的古義,與現代漢語所說的「故實」有些相當,指古代的典章制度、舊事舊例。另一是典故的今義,與《現代漢語詞典》釋作「詩文里引用的古書中的故事或詞句」相同。

❺ 孔子沒事問說了什麼故事

魯國的太廟是祭祀魯的始祖周公旦的宗廟,廟內陳列著許多文物古器,孔內子利用參加在太廟中舉行禮儀容活動的機會,遇事便問這問那。有些人對他的這一舉動,看不慣,諷刺說:「誰說那個陬大夫的兒子懂得禮?一進太廟就事事都要問。」孔子聽了這些風涼話,並不在乎,坦然地回答說:「這樣做就是合乎禮的嘛!」(見《論語·八佾》)

❻ 求有關好問的典故故事,成語名言

月光水淑 試用期 一級(75) | 我的提問 | 我的回答 | 知識掌門人 | 我的消息(0/0) | 我的空間 | 網路首頁 | 退出
新聞 網頁 貼吧 知道 MP3 圖片 視頻 網路
幫助

數學家笛卡爾是個從小喜歡刨根問底的孩子。這樣勤思好問的好習慣,成就了他日後的事業。他想到為什麼自古以來代數和幾何一直分而不合呢?能不能用某種形式,在這兩者間建立某種聯系呢?經過不懈的探索,他終於如願以償,發明了笛卡坐標系即直角坐標系

林肯總統對政敵素以寬容著稱,後來終於引起一議員的不滿,議員說:"你不應該試圖和那些人交朋友,而應該消滅他們."林肯微笑著回答:"當他們變成我的朋友,難道我不正是在消滅我的敵人嗎?",多一些寬容,公開的對手或許就是我們潛在的朋友.

韋編三絕
到了晚年,孔子喜歡讀《周易》。春秋時期沒有紙,字是寫在一片片竹簡上的,一部書要用許多竹簡,必須用熟牛皮(「韋」)繩子編連在一起。平時捲起來放著,看時就打開來。《周易》文字艱澀,內容隱晦,孔子就翻來覆去地讀,這樣就把編連竹簡的牛皮繩子磨斷了許多次。即使讀到了這樣的地步,孔子還是不滿意,說:「如果我能多活幾年,我就可以多理解些《周易》的文字和內容了。」

50年代,有一次黃河發大水,沖歪了鄭州一座鐵路橋。當時技術力量差,而鐵路交通樞紐又不能中斷。當地老百姓想出了一個土辦法,組織了上萬人用繩子拉纖,想把橋墩拉正。緊急情況下,周總理批示可以試一試。拉纖的當天,周總理突然來到現場,眾人歡呼雀躍。總理說:「這里沒有總理,只有纖夫。」說著脫下外套,加入纖夫隊伍。大家一見,都喊:「總理,不能啊!」總理又說:「這里沒有總理,只有纖夫!」喊號的拉纖老人見攔不住總理,「撲通」一聲便跪下了,頓時工地上一萬多人全都跪下了。總理請大家起來,還是說:「這里沒有總理,只有纖夫!」在整齊的號子聲中,總理和一萬多名纖夫創造了奇跡,把橋墩拉正了。

有因為自負身敗名裂的,
美國五星上將邁克阿瑟
曾經向朝鮮戰場的美軍許諾可以回家過聖誕節但沒有兌現
成為了笑柄
後來朝鮮戰場的失利他也身敗名裂

春秋時期,「問鼎」的楚莊王。
一天晚上,攜愛妃舉辦燭光晚會,大宴群臣。酒至半酣,忽然一陣大風把蠟燭吹滅。一名武將欲乘黑調戲愛妃,被愛妃一把扯下盔上紅纓,愛妃建議楚王即刻點燈,看看哪個傢伙盔上紅纓已失,嚴加懲辦。朋友妻不可欺呀,何況是領導之妻呢?豈料庄王大度能容,下令眾將全都摘去盔上紅纓,然後方可點燈。不久,楚王御駕親征與敵國開戰,被困重圍,手下兵將四散奔逃,楚王命懸一發,忽然竄出一將拚死力戰,保楚王殺出重圍,撿回一條性命。楚王激動地說:「別人都自逃性命,唯有愛卿肯捨命救駕,你叫什麼?是哪個單位的?」該將答曰:「俺就是那日燭光晚會上調戲您媳婦的人啊
周恩來 不辭艱險出夔門,救國圖強一片心;莫謂東方皆落後,亞洲崛起有黃人。

—— 吳玉章 榮幸地從中華民族一員的資格,而成為世界公民。我是中國人民的兒子。我深情地愛著我的祖國和人民。

—— 鄧小平錦城雖樂,不如回故鄉;樂園雖好,非久留之地。歸去來兮。

—— 華羅庚一個人對人民的服務不一定要站在大會上講演或是作什麽驚天動地的大事業,隨時隨地,點點滴滴地把自己知道的、想到的告訴人家,無形中就是替國家播種、墾植。

—— 傅雷為世界進文明,為人類造幸福,以青春之我,創建青春之家庭,青春之國家,青春之民族,青春之人類,青春之地球,青春之宇宙,資以樂其無涯之生。

—— 李大釗青春啊,永遠是美好的,可是真正的青春,只屬於這些永遠力爭上游的人,永遠忘我勞動的人,永遠謙虛的人!

—— 雷鋒 斗爭的生活使你干練,苦悶的煎熬使你醇化;這是時代要造成青年為能擔負歷史使命的兩件法寶。一朵鮮花打扮不出美麗的春天,一個人先進總是單槍匹馬,眾人先進才能移山填海。一堆沙子是鬆散的,可是它和水泥、石子、水混合後,比花崗岩還堅韌。

—— 茅盾一滴水只有放進大海里才永遠不會乾涸,一個人只有當他把自己和集體事業融合在一起的時候才能最有力量。
徐 悲 鴻

抗 日 戰 爭 爆 發 後, 在 香 港、 新 加 坡 及 印 度 舉 辦 義 賣 畫 展, 宣 傳 支 援 抗 日 。 重 返 中 央 大 學 藝 術 系 任 教。 中 華 人 民 共 和 國 建 立 後 任 中 華 全 國 美 術 工 作 者 協 會 (今 中 國 美 術 家 協 會) 主 席、 中 央 美 術 學 院 院 長 等 職。 在 繪 畫 上, 徐 悲 鴻 主 張 現 實 主 義 美 術, 強 調 寫 實, 提 倡 師 法 造 化。 「盡 精 微、 致 廣 大」。 反 對 因 循 守 舊, 注 重 兼 蓄 並 收, 對 中 國 畫 主 張 「古 法 之 佳 者 守 之, 垂 絕 者 繼 之, 不 佳 者 改 之, 未 足 者 增 之, 西 方 繪 畫 可 采 入 者 融 之」。 擅 長 素 描、 油 畫、 中 國 畫。 其 素 描 多 作 人 物、 肖 像, 造 型 精 練、 准 確, 注 重 線 與 面 的 結 合; 油 畫 長 於 人 物、 風 景,作 品 體 現 了 愛 國 主 義 和 人 道 主 義 思 想; 中 國 畫 則 融 西 方 藝 術 手 法 於 中 國 傳 統 藝 術 之 中, 別 具 一 格。 兼 工 人 物、 花 鳥、 走 獸、 山 水, 尤 善 畫 馬, 作 品 表 現 了 中 華 民 族 堅 韌 不 拔 的 進 取 精 神。
勤奮事例
劉綺燃荻讀書。梁代時彭城人劉綺,「早孤家貧,燈燭難辦,常買荻折之,燃荻為燈」,發奮讀書。

蘇廷吹火讀書。「少不得父意,常與僕夫雜處,而好學不倦。每欲讀書,總無燈燭,嘗於馬廄中,借火照書誦焉,其苦如此。」

常林帶經耕鋤。漢末常林,「性好學,帶經耕鋤。其妻常自饋餉之,林雖在田野,其相敬如賓。」

李密牛角掛書。隋朝李密,少年時候被派在隋煬帝的宮廷里當侍衛。他生性靈活,在值班的時候,左顧右盼,被隋煬帝發現了,認為這孩子不大老實,就免了他的差使。李密並不懊喪,回家以後,發憤讀書,決定做個有學問的人。有一回,李密騎了一條牛,出門看朋友。在路上,他把《漢書》掛在牛角上,抓緊時間讀書。此事被傳為佳話。

董仲舒三年不窺園。董仲舒專心攻讀,孜孜不倦。他的書房後雖然有一個花園,但他專心致志讀書學習,三年時間沒有進園觀賞一眼,董仲舒如此專心致志地鑽研學問,使他成為西漢著名的思想家。

匡衡鑿壁偷光。西漢時期,有一個特別有學問的人,叫匡衡,匡衡小的時候家境貧寒,為了讀書,他鑿通了鄰居文不識家的牆,借著偷來一縷燭光讀書,終於感動了鄰居文不識,在大家的幫助下,小匡衡學有所成。在漢元帝的時候,由大司馬、車騎將軍史高推薦,匡衡被封郎中,遷博士。

囊螢映雪:晉代車胤家貧,沒錢買燈油,而又想晚上讀書,便在夏天晚上抓一把螢火蟲來當燈讀書;晉代孫康冬天夜裡利用雪映出的光亮看書。

屈原洞中苦讀。屈原小時侯不顧長輩的反對,不論刮風下雨,天寒地凍,躲到山洞裡偷讀《詩經》。經過整整三年,他熟讀了《詩經》305篇,從這些民歌民謠中吸收了豐富的營養,終於成為一位偉大詩人。

范仲淹斷齏劃粥。范仲淹從小家境貧寒,為了讀書,他省吃儉用。終於,他的勤奮好學感動了寺院長老,長老送他到南都學舍學習。范仲淹依然堅持簡朴的生活習慣,不接受富家子弟的饋贈,以磨礪自己的意志。經過刻苦攻讀,他終於成為了偉大的文學家。

司馬光警枕勵志。司馬光是個貪玩貪睡的孩子,為此他沒少受先生的責罰和同伴的嘲笑,在先生的諄諄教誨下,他決心改掉貪睡的壞毛病,為了早早起床,他睡覺前喝了滿滿一肚子水,結果早上沒有被憋醒,卻尿了床,於是聰明的司馬光用園木頭作了一個警枕,早上一翻身,頭滑落在床板上,自然驚醒,從此他天天早早地起床讀書,堅持不懈,終於成為了一個學識淵博的,寫出了《資治通鑒》的大文豪。

陸游書巢勤學。南宋詩人陸游他從小就刻苦勤奮、敏而好學。他的房子里,桌子上擺的是書,櫃中裝的是書,床上堆的也是書,被稱作書巢。他勤於創作,一生留下了九千多首詩,成為我國歷史上一位傑出的大文學家。

劉勰佛殿借讀。夜深了,佛殿里忽然傳來朗朗的讀書聲。小和尚們嚇壞了,以為裡面有鬼,立刻報告給老和尚。於是,老和尚帶領小和尚捉鬼,沒想到「鬼」原來是一個叫劉勰窮孩子,他在借佛燈讀書呢。劉勰經過刻苦學習,終於成了偉大的文學家。

顧炎武手抄書。明末清初的思想家顧炎武童年非常不幸,天花病差點奪走了他的生命。雖然他體弱多病,但是在母親的教導和鼓勵下,顧炎武勤奮苦讀,以過人的毅力手抄《資治通鑒》,終於成為一代大學者。

歐陽修荻草代筆。北宋大文學家歐陽修,自幼天資過人,但是由於家境貧寒,家裡無錢買紙買筆,歐陽修的母親鄭氏為了讓兒子習文練字,想出了一個巧妙的辦法,用荻草代替毛筆教小歐陽修寫字。歐陽修勤奮刻苦,練成了一手好字,成為遠近聞名的神童,而這種刻苦精神也影響了他的小夥伴李堯輔,將李堯輔帶上好學之路。

蒲松齡草亭路問。清代文學家蒲松齡在路邊搭建茅草涼亭,記錄過路行人所講的故事,經過幾十年如一日地辛勤搜集,加上自己廢寢忘食的創作,終於完成了中國古代文學史上劃時代的輝煌巨著《聊齋志異》。

賈逵隔籬偷學。賈逵,字景伯,出生於公元30年,東漢人,是有名的經學家、天文學家。他是西漢名家賈誼的九世孫。父親賈徽也是一個大學問家。賈逵深受家庭的影響,從小聰慧過人。為了能夠讀書,賈逵小時候經常隔著竹籬笆,偷聽老師講課。

宋濂冒雪訪師。明朝著名散文家、學者宋濂自幼好學,不僅學識淵博,而且寫得一手好文章,被明太祖朱元璋贊譽為「開國文臣之首」。宋濂很愛讀書,遇到不明白的地方總要刨根問底。這次,宋濂為了搞清楚一個問題,冒雪行走數十里,去請教已經不收學生的夢吉老師,但老師並不在家。宋濂並不氣餒,而是在幾天後再次拜訪老師,但老師並沒有接見他。因為天冷,宋濂和同伴都被凍得夠嗆,宋濂的腳趾都被凍傷了。當宋濂第三次獨自拜訪的時候,掉入了雪坑中,幸被人救起。當宋濂幾乎暈倒在老師家門口的時候,老師被他的誠心所感動,耐心解答了宋濂的問題。後來,宋濂為了求得更多的學問,不畏艱辛困苦,拜訪了很多老師,最終成為了聞名遐邇的散文家!

懸梁刺骨:戰國時期,洛陽城有一個人名叫蘇秦,為了日後以做大官,他拚命讀書。有時讀得太疲倦了,免不了要打瞌睡。於是,他想了個辦法:拿著一把錐子,瞌睡來了,就刺一下大腿,痛了,也就睡不著了,以便繼續讀下去。 無獨有偶,漢朝的孫敬,人稱「閉戶先生」,常常獨自關門讀書。有時實在太累,為了防止打瞌睡,他用一根繩子,一頭系在樑上,一頭結著頭發,讓頭頸正直地吊住。這樣,如果打瞌睡,就會扯痛頭發,立刻驚醒。於是,後人用「懸梁刺股」來形容勤學好讀的精神。

❼ 「不懂就要問」是出自於哪個典故啊

「不懂就要問」講述的是孫中山小時候在私塾中大膽提問老師,不怕被批評,最終得到了老師的解答的故事。

《不懂就要問》是小學語文人教部編版三年級上冊第3課的課文,課文借用這件故事告訴我們:要勇敢提出問題。只有敢於提出問題,才有可能解決問題。

詳細故事:

孫中山小時候在私塾讀書。那時侯上課,先生念,學生跟著念,咿咿呀呀,像唱歌一樣。學生讀熟了,先生就讓他們一個一個地背誦。至於書里的意思,先生從來不講。

一天,孫中山來到學校,照例把書放到先生面前,流利地背出昨天所學的功課。先生聽了,連連點頭。接著,先生在孫中山的書上又圈了一段。他念一句,叫孫中山念一句。孫中山會讀了,就回到座位上練習背誦。

孫中山讀了幾遍,就背下來了。可是,書里說的是什麼意思,他一點兒也不懂。孫中山想,這樣糊里糊塗地背,有什麼用呢?於是,他壯著膽子站起來,問:「先生,您剛才讓我背的這段書是什麼意思?請您給我講講吧!」

這一問,把正在搖頭晃腦高聲念書的同學們嚇呆了,課堂里霎時變得鴉雀無聲。

先生拿著戒尺,走到孫中山跟前,厲聲問道:「你會背了嗎?」

「會背了。」孫中山說著,就把那段書一字不漏地背了出來。

先生收起戒尺,擺擺手讓孫中山坐下,說:「我原想,書中的道理,你們長大了自然會知道的。現在你們既然想聽,我就講講吧!」

先生講得很詳細,大家聽得很認真。

後來,有個同學問孫中山:「你向先生提出問題,不怕挨打嗎?」

孫中山笑了笑,說:「學問學問,不懂就要問。為了弄清楚道理,就是挨打也值得。」


(7)問說里的典故擴展閱讀:

「不懂就要問」給我們的啟示:知識是無限的,每個人都會有不懂的地方,而不懂就要問,這是獲得知識的有效途徑,也是捷徑;不能因為怕挨打,因為面子不懂裝懂,不能讓心中的疑問永遠成為疑問;只有時時問,我們才能做好學問。

近義詞:不恥下問

【解釋】:樂於向學問或地位比自己低的人學習,而不覺得不好意思。

【出自】:《論語·公冶長》:「敏而好學,不恥下問。」

【示例】:閣下既~,弟先須請教宗旨何如? ◎清·劉鶚《老殘游記》第七回

❽ 李璮之亂是什麼典故

李璮小字松壽,是金末紅襖軍首領李全和楊妙真之子(一說為其養子)。金末紅襖軍領袖楊安兒、劉二祖和郝定等先後犧牲,余部由楊安兒之妹(一說為其女)楊妙真統領。另一紅襖軍首領李全與妙真結為夫婦,隊伍逐漸恢復壯大。成吉思汗十三年(宋寧宗嘉定十一年,金宣宗興定二年,1218),李全降宋,駐軍楚州,受宋封為東京路總管。成吉思汗二十一年(宋理宗寶慶二年,金哀宗正大三年,1226)北上,攻佔並進駐益都。李全在益都被蒙古軍圍困一年,兵敗後投降,被任為山東淮南楚州行省,他在蒙宋間朝秦暮楚,降蒙以換取立足之地,依宋以取得糧餉資助。「得專制山東,而歲獻金帛」,「外恭順於宋以就錢糧,往往貿貨輸大元」。同時借蒙古軍聲威南下攻宋,擴展自己的勢力。太宗二年(宋理宗紹定三年,1230)佔領楚州,南攻泰州,突襲揚州,不下。次年在圍攻揚州時被宋軍襲殺,楊妙真北歸,余眾降金。

李全死後,其子李璮襲為益都行省,仍專制山東。他完全繼承乃父故技,假名攻宋,取得蒙古的糧餉和官爵,卻坐鎮山東,發展個人勢力,「盡專兵民之權」。1258年憲宗南征,向他徵兵。他卻以「益都南北要沖,兵不可撤」為由,拒不出兵,同時攻取宋海州(今江蘇連雲港市東南)、漣水(今屬江蘇)。「大張克捷之功」,以攫取軍賞,藉以鞏固自己的地位。中統元年,忽必烈即位,李璮果然加封江淮大都督。忽必烈與阿里不哥的戰爭,給他帶來了擴張實力的機會,他謊報軍情,張大宋軍之勢以相要挾,乘機騙取糧餉,修繕城塹,自請「節制諸道所集兵馬,且請給兵器」,擴大軍權。「蓋璃專制山東三十餘年,其前後所奏凡數十事,皆恫疑虛喝,挾敵國以要朝廷,而自為完繕益兵計,其謀亦深矣」。

中統二年(1261),忽必烈與阿里不哥的戰事進入緊張階段,大兵集中在北征前線,內地兵力空虛,李璮加緊鑼密鼓策劃叛亂。忽必烈對李璮的陰謀雖有所覺察,因與阿里不哥的戰爭勝負未分,北方形勢嚴峻,對他也只好暫時容忍,寄希望於叛亂能延緩發生。

梅花圖李璋岳父王文統為忽必烈平章政事,能隨時了解朝廷動向;一妻為東道宗王塔察兒之妹,與蒙古貴族聯系交往亦深。惟一子彥簡,為質子住京師質子營,使其不能不有所顧忌。自京師至益都有李璮所置私驛,中統三年(1262)正月,彥簡乘私驛逃歸,李璮更無後顧之憂。

二月,璮獻漣、海等三城於宋,乘蒙古軍無備,起兵叛元,盡殺蒙古戍軍,攻佔益都,發府庫犒軍,並迅速佔領濟南。此時,北方戰事轉而對忽必烈有利,阿里不哥與察合台汗阿魯忽發生矛盾,並親率大軍前往討伐阿魯忽,正當南軍准備追襲阿里不哥時,李璮叛亂的消息傳至,忽必烈不得不急撤追襲阿里不哥之兵,發蒙古、漢軍,部署平叛。

忽必烈請姚樞分析形勢,樞稱「使追乘吾北征之釁,留後兵寡,瀕海搗燕,閉關居庸,惶駭人心,為上策;與宋連和,負固持久,令數擾邊,使吾疲於奔救,為中策;如出兵濟南,待山東諸侯應援,此成擒耳」,並斷定李璮將出下策。忽必烈在布署平叛時,重點也是防止李璮兵出山東至河北、燕地,阻止其採用上策。他命水軍萬戶解成(解誠)、張榮實、大名萬戶王文干及萬戶嚴忠范會東平,濟南萬戶張宏、歸德萬戶邸浹、武衛軍炮手元帥薛軍勝等會濱棣。詔濟南路軍民萬戶張宏、濱棣路安撫使韓世安,各修城塹,盡發管內民為兵以備。召張柔及其子弘范率兵二千詣京師。阻止叛軍自魯西和海上進軍河北。令諸王合必赤總督諸軍,以不只愛不幹及趙璧行中書省事於山東,宋子貞參議行中書省事。令真定、順天、河間、平灤、大名、沼州、河南諸路兵皆會濟南。待李璮出下策進入濟南時,消滅叛軍;以中書左丞闊闊、尚書怯烈門、宣撫游顯行宣慰司於大名,統領沼、磁、懷孟、彰德、衛輝及河南東西兩路軍,阻止叛軍勢窮向河南逃竄,與宋連和。敕元帥阿海分兵戍平灤、海口及東京、廣寧、懿州,備御任平州總管的李璮之子,阻止父子連兵或取海路逃入遼東,將他的勢力圍困在山東二地。同時,放棄息州(今河南息縣),遷其民至蔡州,令戍守息州的蒙古將領拔都抹台率戍兵趨濟南,加強平叛兵力。令東平萬戶嚴忠范留少量兵力戍守宿州(今安徽宿州市)、蘄縣,以余兵自隨加強東平防衛。及至得王文統參與策劃叛亂的實證後,誅王文統及其子蕘,以趙壁為平章政事。

不出姚樞所料,李璮果出下策。二月二十七日,李璮抵濟南,初獲小勝,後為阿術所統蒙古軍和史樞所統漢軍擊敗,被殲四千人,遂退保濟南。蒙古軍離城三十里開河築城,凡三河三城,以十七路兵馬將濟南團團圍定。自此,李璮軍與外界聯系斷絕,叛軍不得出,猶日夜拒守。李璮「取城中子女賞軍士,以悅其心;且分軍就食民家,發其蓋藏以繼,不足,則家賦之鹽,令以人為食」。六月,城中食盡,甚至截屋檐草拌鹽飼馬,即而屋檐草亦盡,將至人自相食。李璮情緒沮喪,終日昏昏沉沉,「軍伍不備,將士作亂,以至絕糧,俱不能曉」。七月十三日組織突圍,軍士已無力戰斗,復被蒙古軍殺人。於是,「人情潰散,……各什佰相結,縋城以出。」二十日,吩咐眾人各自為計尋求生路,自乘小舟入大明湖投水,水淺不死,為官軍所獲,被丞相史天澤殺死。

李璮之亂的發生有其深刻的政治原因和社會原因。在蒙金戰爭中,河北、河東的地主武裝分成保金和投蒙兩大部分。降蒙的武裝地主在滅金戰爭中為蒙古統治者立下了不小的功勛,蒙古貴族一度依靠他們維持了在中原與金朝的相持局面,並取得了對金戰爭的優勢。為了利用他們對抗金朝,蒙古貴族不惜以高官爵位籠絡他們。凡對降蒙的金朝將領和地主武裝,蒙古統治者一律「因其日而令官」,授與行省、領省、大元帥等職位,允許他們世襲領有本勢力范圍內的軍民之權,從而形成了專制一方的強大割劇勢力。這些乘亂而起的地方割據勢力並無明確的政治目標、政治理想和政治抱負。在社會動盪時期,他們以武裝力量為支柱,不論是對金、對宋還是對蒙古的態度,都取決於是否有利於發展個人勢力。他們投靠蒙古貴族,也正是基於後者的軍事力量較強,能在必要的時候給他們以軍事上的支持援助;並且能給他們更多的自主機會。他們同蒙古統治者間只存在互相利用的關系,他們的聯合是建立在各自利益基礎之上的,因此他們對蒙古統治者的離心傾向是十分明顯的;而在對金、宋的戰爭中,他們又各自發展了自己的實力,這就為他們擁兵自重甚至發動武裝叛亂提供了可能。同時,他們同蒙古貴族間也存在著爭奪土地、人口的利害沖突,因此一旦有機可乘,他們就背叛,李璮不過是他們中的典型和代表。這一點從事件的處理上也得到了反映。

祝允明所記李璮赴水未死為人救出被俘後,與嚴忠范和史天澤的一番對話即反映了當時一些漢人世侯的態度和動向。忠范首先向李璮發問說:「此是何等做作?」李璮答稱:「你每(們)與我相約,卻又不來。」嚴就在李璮肋下刺了一刀。史天澤問:「何不投降?」李璮竟不予理睬。又問:「忽必烈有甚虧你處?」李璮卻說:「你有文書約俺起兵,何故背盟?」於是史天澤命人砍去李璮兩臂、兩足,挖其心而後斬首。史天澤不待奏報而急不可待的殺死李璮,其冠冕堂皇的理由是「宜即誅之,以安人心」,其真實目的極有可能是殺人滅口。這就說明當時一些漢人武裝地主對蒙古國的統治存在著不同程度的離心傾向,只是在行動上有的謹慎、有的急切而已。

正是由於漢人世侯的這種態度和動向,才使李璮敢於貿然舉兵叛亂。他錯誤地認為只要山東兵起,各路漢人世侯都會群起效法,大事可成而自己因首為天下倡而功必在諸侯上。但是,他沒有估計到忽必烈與阿里不哥的爭戰會在短期內發生有利於南軍的轉折,他更沒有估計到漢人世侯中響應者寥寥無幾。

由於阿魯忽扣留了阿里不哥使者征調的軍需,導致阿里不哥的西征,忽必烈來自北方的軍事威脅頓時減輕,他可以調動大量兵力全力平叛,李璮受到了強大的軍事壓力;漢人地主武裝只有太原總管李毅奴哥、達魯花赤戴曲薛等響應,勢孤力單,也被一舉消滅。而史天澤、嚴忠范等則被派出討叛,他們為了各自的利益,當然不會做叛軍的應援。李璮所統軍隊雖然也有一定的戰鬥力,但人數有限,且脫離人民,內部也存在矛盾,無法與忽必烈的蒙漢聯軍對抗。叛亂僅維持了五個月就被平定了。

李璮的叛亂雖然時間不長,但給忽必烈帶來了極大的震動,對蒙古國和元朝統治的影響是巨大的。

首先,叛亂的籌劃者之一王文統,充任中書平章的要職,深得忽必烈的信任,「總內外百司之政」,「委以更張庶務」,當忽必烈親征阿里不哥時,「凡民間差發、宣苛鹽鐵等事,一委文統裁處」,是掌握中央行政大權的實權人物。地方武裝地主則多與李璮有交往,被李璮列為叛亂的聯合力量,形勢確實十分嚴峻。忽必烈在依靠漢人治理漢地的方針中最擔心的一點——大權旁落的危險確實存在。這就不能不引起他的高度警惕。以往漢人儒士們在向忽必烈講授儒家治國思想時,曾力詆回回商人橫征暴斂、貪贓枉法之非,回回商人的勢力受到了排斥。而今,李璮的叛亂給了他們一次東山再起的機會,於是他們紛紛伏闕上言:回回雖時盜國錢物,未若秀才敢為反逆。這一切,都使忽必烈對漢臣、漢將的態度發生了變化,雖然他沒有改變以漢法治理漢地的基本方針,但在用人行政上,對漢官的信任卻有了更多的保留,在不得不利用漢官為其辦理具體事務時,卻在每一機關都分派一名蒙古正員監臨,並配置一名權位相同的古代風景畫鑒賞回回官員為同知進行防範和牽制。正是在這種思想指導下,至元二年,忽必烈正式頒布了「以蒙古人充各路達魯花赤,漢人充總管,回回人充同知,永為定製」的決定。並在至元五年,果斷地罷去了諸路女真、契丹、漢人為達魯花赤者。而回回、畏兀、乃蠻、唐兀人仍舊。從此,回回人在政治上的重要性增加,地位有所提高,中央的實權漸漸落入回回人阿合馬手中,引起了後來元朝政局的一系列矛盾和傾軋。

李璮的叛亂增加了忽必烈對來自漢人世侯離心傾向的疑慮,鑒於北方黃金家族內部人心也十分不穩,忽必烈審慎地處理了與李璮事件相涉的人和事,「他總的原則是:在迫使這些地方軍閥交出實權(特別是軍隊),消弭是以產生李璮一類叛亂的基礎的前提下,既往不咎,而且根據情況與需要,繼續任用以拉攏漢人官僚;同時,利用這一形勢,因勢利導,進行政治改革,加強中央集權」。

忽必烈加強中央集權的阻力除來自蒙古貴族的抵制外,也受到漢地割據勢力的阻撓,李璮之亂的迅速徹底平定,為忽必烈解除漢人割據勢力提供了契機。為了補救自己的失誤,維護個人及其家庭的利益,表示對蒙古大汗的忠誠,漢人武裝頭目、丞相史天澤首先提出:「兵民之權,不可並居一門,行之請自臣家始。」即日,史氏子侄解兵符者十有七人。其餘如史氏的姻親、武衛親軍指揮使李伯佑以及東平嚴氏(嚴忠濟兄弟)、滿城張氏(張柔父子)、濟南張氏(張榮父子)等也效法史氏所為,忽必烈則採取大事化小,小事化了的態度,對前事既往不咎,對他們依然當成漢人地主階級的代表而予以優容,既解除了他們的兵權,消除了叛亂的隱患,又安定了漢人官僚,穩定了人心,維持了蒙漢統治階級的聯合,並在此基礎上,加快了改革的步伐。這次解決漢地地方勢力的措施大致可歸納為六點:

(一)消除私家的權力,除本人外,罷其兄弟子侄之為官者;除真定董氏(董文炳兄弟)外,一度解除了地方軍閥的兵權。以後在滅南宋的戰爭中,史氏、張氏兄弟雖分別被任命將兵,但這時的軍隊已不再是他們的私人武裝力量。

(二)嚴格執行地方的兵民分治制度。規定官民管理民事,掌兵官掌兵戎,各有所司,不相統攝。這一點在太宗時耶律楚材早已提出過,但未能貫徹執行。至此,則首先在山東以董文炳領兵,撒吉思治民。其年十二月,作為定製在全國推行。

(三)罷諸侯世襲,行遷轉法,消除割據的基礎。

(四)易置將帥,使將不能擅兵。

(五)置萬戶府監戰,選宿衛士監漢軍。在中央設樞密院,作為總領軍事的機關。

(六)取消漢人官僚的封邑。如史天澤原封於衛,自動申請歸還朝廷;張柔、嚴忠濟的封戶,也於至元二年明命改為民籍。同時,加強中書省的權力,把司法、行政權集中到中央。

李璮的叛亂,使忽必烈認識到削奪漢人世侯軍權的迫切性,並為實行中央集權的改革提供了條件,從而加速了忽必烈實行中央集權的步伐。漢地分離傾向的解決使忽必烈取得了經驗,並能組織統一領導的武裝力量,平定東、西道蒙古諸王的叛亂,為元朝的建立和鞏固提供了經驗教訓。

詩詞中常見的典故

1、哀鴻

哀鴻比喻哀傷苦痛、流離失所的人。

《詩經·小雅·鴻雁》:「鴻雁於飛,哀鳴嗷嗷。維比哲人,謂我劬勞。」詩歌寫使臣行於四方,見流民如鴻雁飛集於野,流民喜使者到來,皆合詞傾訴,如鴻雁哀嗚之聲不絕。後來以鴻雁在野、哀鴻遍野喻指百姓流離失所。

龔自珍·《己亥雜詩》:三更忽軫哀鴻思,九月無襦淮水湄。

2、秦晉

春秋時,秦晉兩國為婚姻,後因稱兩姓聯姻為「秦晉之好」。

王實甫·《西廂記》第二本第一折:倒賠家門,情願與英雄結婚姻,成秦晉。

3、桑梓

桑梓,代指家鄉。

《詩經·小雅·小弁》:「維桑與梓,必躬敬止。」是說家鄉的桑樹和梓樹是父母種的,對它要表示敬意。後來人們用來喻指故鄉。

毛澤東·《七絕》:埋骨何須桑梓地,人生無處不青山!

4、寒食

寒食,清明節前一天或兩天。

傳說晉國介子推隱居山中,晉文公用燒山之法逼他出來做官,介子推不出被燒死。晉文公為紀念介予推,在其死亡之日禁止舉火,只吃冷食。

韓翃·《寒食》:春城無處不飛花,寒食東風御柳斜。

5、採薇

採薇,代指隱居避世。

殷朝末年,周武王伐殷,孤竹國國君的兒子伯夷、叔齊認為這是以臣弒君,就攔馬諫阻。殷之後,兩人不食周粟,隱居首陽山,採薇而食,終餓死。後以此喻隱居避世。

王績·《野望》:相顧無相識,長歌懷採薇。

6、三徑

三徑,指隱居生活。

西漢末,兗州刺史蔣詡隱居後,在院子里竹下開辟三徑,只與求仲、羊仲來往。後來,三徑便成了隱士住處的代稱。

陶淵明·《歸去來兮辭》:三徑就荒,松菊猶存。

(9)問說里的典故擴展閱讀:

關於典故

典故原指舊制、舊例,也是漢代掌管禮樂制度等史實者的官名。後來一種常見的意義是指關於歷史人物、典章制度等的故事或傳說。典故這個名稱,由來已久。最早可追溯到漢朝,《後漢書.東平憲王蒼傳》:「親屈至尊,降禮下臣,每賜宴見,輒興席改容,中宮親拜,事過典故。」

典故指典制和掌故。《辭海》、《辭源》為「典故」一詞立了兩個義項:一是典故一詞的古義,與現代漢語所說的「故實」有些相當,指古代的典章制度、舊事舊例。我們今天所講的典故當然用的是典故的今義。典故的今義,《現代漢語詞典》釋作「詩文里引用的古書中的故事或詞句」。《辭海》、《辭源》的釋法與此有類,說是「詩文中引用的古代故事和有來歷出處的詞語」。

❿ 山海經里的典故有哪些

誇父逐日、精衛填海、羿射九日、鯀禹治水

熱點內容
古代勵志的名言 發布:2021-03-16 21:50:46 瀏覽:209
形容兒孫繞膝的詩句 發布:2021-03-16 21:49:35 瀏覽:878
席慕蓉賞析印記 發布:2021-03-16 21:48:26 瀏覽:311
權力很大含有手的成語 發布:2021-03-16 21:48:22 瀏覽:584
能聽的兒童故事 發布:2021-03-16 21:48:15 瀏覽:285
關於足球的詩歌詞句 發布:2021-03-16 21:47:40 瀏覽:870
拖拉機的古詩 發布:2021-03-16 21:42:53 瀏覽:571
亮甜的詩句 發布:2021-03-16 21:42:00 瀏覽:831
廣東話生日快樂祝福語 發布:2021-03-16 21:38:55 瀏覽:409
噓的短句 發布:2021-03-16 21:38:07 瀏覽:8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