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寓意典故 » 宋朝農業諺語

宋朝農業諺語

發布時間: 2021-01-24 18:40:59

❶ 從宋朝農業生產的發展情況中你有何認識

主要抄是占城稻的應用,在中國南方大面積推廣,還有就是經濟重心的南移,帶來了先進的技術和生產經驗,使得南方被大面積開發,開始成為主要的產糧基地。民俗說蘇湖熟天下足。而且,宋代在土壤肥料理論和技術方面有重大突破。以陳旉為代表的農學家提出傑出的 地力常新 論,擴大了肥源,改進了積肥方式,出現了保肥設備,提高施肥技術。兩宋時經濟重點轉向南方,很大程度依賴太湖地區提供糧食

北宋時期南北農作物品種得到交流,北方的粟、麥、豆等傳到南方,南方的優良稻種傳到北方;越南引入的占城稻,從福建推廣到江淮流域。耕地面積擴大,梯田、圩田、沙田大量開辟。
宋金對峙時期,北方人民大量南遷,他們和南方人民共同勞動,促進南方經濟發展,完成了我國經濟重心的南移,南方的農業生產超過北方,水稻成為南宋第一位的糧食作物,太湖流域的蘇州、湖州稻米生產居全國首位,有「蘇湖熟,天下足」的諺語。棉花的種植已擴展到長江流域。

❷ 宋代農業的發展特點是什麼

北宋時期南北農作物品種得到交流,北方的粟、麥、豆等傳到南方,南方的優良稻種傳到內北方;越南引入的占城稻容,從福建推廣到江淮流域。耕地面積擴大,梯田、圩田、沙田大量開辟。
宋金對峙時期,北方人民大量南遷,他們和南方人民共同勞動,促進南方經濟發展,完成了我國經濟重心的南移,南方的農業生產超過北方,水稻成為南宋第一位的糧食作物,太湖流域的蘇州、湖州稻米生產居全國首位,有「蘇湖熟,天下足」的諺語。棉花的種植已擴展到長江流域。
教科書摘下來的,希望能幫得到你~

❸ 請闡述一下宋代農業的發展

宋朝農作物單位面積產量相當驚人。據蒙文通先生考證,唐時平均每畝產量約1.5石(唐比漢代高50%),而宋代平均每畝產量約2石,比唐代高約30%。經濟作物無論種茶、種棉、種植甘蔗、栽桑養蠶均產量高於唐。生產分工也很仔細,其主要表現在經濟作物上,比如宋代的茶葉生產,在秦嶺兩淮以南的地區出現了以專門種植和加工茶葉為生的園戶,而且產量頗豐。而農產品種類也有明顯增多的跡象。
宋朝對傳統農作物也是大為推廣,尤其是小麥在南方的推廣尤為顯著。而水稻在北宋時的淮河黃河流域也進行了推廣。同時,棉花種植也普遍推廣了。南宋後期棉花種植從兩廣和福建擴展到了長江流域(甚至北宋時期還有「木棉收千株,八口不憂貧」之說),南方農業生產水平已超過北方。
而農業發達原因主要無外乎兩點:
一、宋政府的政策以及行為。比如有獎勵農耕的政策,對廣大農民進行激勵提高了其勞動生產的積極性,還科學的推廣農業促進了農業的發展(比如著力推廣占城稻等)……
二、生產技術的迅猛發展。農業生產作為直接受影響者也隨之迅猛發展……
此外宋朝的地方官員也是非常注重水利設施的維護和興建的。這就使宋朝的農業發展有了一個很良好的基礎。同時,高產糧食作物的廣泛播種使單位面積的糧食作物產量大大增加,也促進了經濟作物種植和發展。因此,使得小農經濟內部產業結構發生一定的變化,形成了農副業生產彼此促進的經濟格局,農業結構也相應發生了變化。
宋代南方農民培育了許多優良稻種,並引進外來的優良品種。引進的外來優良稻種中最著名的有占城稻(越南)和黃粒稻(高麗)。當然占城稻(又稱早禾或占禾屬於早秈稻)的影響無疑是最大的。它原產於越南中南部,北宋之初傳入我國福建地區。占城稻有很多優點,以耐旱生長期短適應性強著稱。
關於占城稻還有這么一個真實的故事:宋真宗大中祥符四年(1012年)江淮兩浙大旱,水田無糧可產,宋真宗便遣使於福建取占城稻種三萬斛(舊量器單位容量為10斗)分給江淮兩浙地區播種。不久河南河北一帶也種上了占城稻,南宋時期占城稻遍布各地成為早秈稻的主要品種,也成為了廣大農民常年食用的主要糧食。
宋代的農業生產技術也發生了變革,出現了專門除草用的彎鋤,碎土疏土用的鐵耙,安裝在耬車上的鐵鏵……這大大提高了勞動生產效率。此外,在水利灌溉方面主要出現了龍骨翻車等工具。由此可見,宋朝的農業技術比隋唐時期是有很大的提高。
宋朝的土地田畝制度也是很先進的。宋代由門閥私有制和國家分配土地制轉變為土地自由買賣和契約化,導致世族門閥的消失,使魏晉以來盛行的"庄園制度"為地主制度與小農耕作所取代,佃農從此更加自由了。至於國家方面以減輕土地兼並調節貧富不均來施政,避免了非常化的惡性循環。宋的土地政策是「田制不立」、「不抑兼並」,國有土地雖仍存在,佔全部土地的小比例,是允許土地自由買賣的,國家只收登記費用。自由化程度有了很大提高,均田制也隨之徹底瓦解。私人地主土地所有制逐漸發展已成為主要的土地佔有制,形成了「千年土地八百主」的局面。至於租佃的契約則多半由私人之間決定,非常自由。租佃制普遍發展,這種情況和體制一直被延用到清朝末年,可見其先進性。
由於均田制的廢除,國家對社會的干涉不再是平均地權,而是對小農作出貸款。即是提高生產發展國民經濟,而不是搞平均主義。這些是王安石的主張。
另外,值得一說的是,他把百姓對國家的服役用現錢折算價值,地方對中央的進貢改為比較市價後進行采購,這都是市場和貨幣經濟發展到一定程度才可能出現的政策。
在賦稅方面宋代可以說是繼承了並發展了唐代「兩稅制」(務實的逐步實現私有制和貨幣經濟),租庸調制度廢除改進後為「二稅」(把稅制簡單化只收戶稅和地稅分攤夏秋兩季徵收地稅徵收穀物戶稅則全以現錢計算),因此在整個封建社會中也是很先進的賦稅制度。
宋代的佃農地位也有所提高,雖中古式的身份制仍殘存,但政府基於財政的考慮把全國居民分為「主戶」與「客戶」。也就是說,只看財產不看身份。擁有財產的主戶直接承擔各種賦稅,沒有產業的客戶則不直接承擔。在農村客戶是指佃農一類的人,他們不再是世族地主的「私屬」,而是直接編入國家的戶籍,在城市主戶身份並不以房地產之有無為唯一標准,也包括有無店鋪庫房以及從事經營的資本等等為標准。可見,是相當內容細致的。客戶則是雇員或房客。
由於農業的高度繁榮,不少農戶直接進入市場進行謀生或合夥從事買賣活動,其他經濟領域宋代也不甘示弱,宋朝面臨著中國有史以來最為顯著的進步!

北宋時期南北農作物品種得到交流,北方的粟、麥、豆等傳到南方,南方的優良稻種傳到北方;越南引入的占城稻,從福建推廣到江淮流域。耕地面積擴大,梯田、圩田、沙田大量開辟。
宋金對峙時期,北方人民大量南遷,他們和南方人民共同勞動,促進南方經濟發展,完成了我國經濟重心的南移,南方的農業生產超過北方,水稻成為南宋第一位的糧食作物,太湖流域的蘇州、湖州稻米生產居全國首位,有「蘇湖熟,天下足」的諺語。棉花的種植已擴展到長江流域。

南方農業發展的原因
南方,長江流域,特別是四川盆地和長江中下游平原
一,五代十國北方戰亂不斷,而南方相對安定,大量人口向南方遷移,既帶去了勞動力又帶去了先進的生產技術。
二,南方地區是亞熱帶季風氣候,水熱條件均好於北方,作物可一年兩熟至三熟,更有利於農業生產。
三,北方契丹、女真等少數民族政權崛起,侵佔了黃河流域,進而將游牧生產方式強制在這一地區推行,使北方農業遭破壞。
四,南宋建都臨安,即今杭州,並在其附近大量駐兵,為解決軍需,推行了一系列發展農業的政策。
五,長江流域歷史上開發較早,具有一定的農業基礎。

❹ 材料一:蘇湖熟,天下足。 ——民間諺語國家根本,仰給東南。——《宋史》材料二:宋朝的海外貿易超過

(1)南宋(2分) 江南地區成為重要的糧食產區,南方經濟超過北方。(內2分)
(2)市容舶司(2分) 絲綢、瓷器(2分)
(3)政府鼓勵海外貿易;農業、手工業、商業發達;造船業發達。(寫出其中兩點即可得4分)
本題考查的是經濟重心的南移。材料一中的現象出現於南宋,說明了江南地區成為重要的糧食產區,南方經濟超過北方。為管理海外貿易,宋朝設立了市舶司,宋朝對外出口主要商品有絲綢、瓷器。宋朝海外貿易發達的原因:政府鼓勵海外貿易;農業、手工業、商業發達;造船業發達。

❺ 宋朝經濟的農業

北宋時期,農業生產技術以及推廣有很大的發展。
當時,南方農民普遍使用龍骨翻車來灌溉,同時,比龍骨翻車運轉力更大的筒車,也用來引水上山,灌溉山田。范仲淹的《水車賦》有「器以象制,水以輪濟」之句,就反映了這種有輪軸、利用水力或牛力推動的筒車。北宋政府兩次在耕牛缺乏的地區推廣「踏犁」。「踏犁」是一種較好的人力翻土工具,四五個勞動力的功效相當牛耕的一半。這對畜力不足地區解決耕田的困難起過一定的作用。
在北宋的墓葬中,往往發現成組的鐵制農具,如犁、耬、耙、鋤、鐮等,其中耙、鋤等中耕農具較多,表明了農民對精耕細作的重視和耕作程序的增多。北宋農民還很注意積肥和施肥。他們在長期生產實踐中認識到,土壤的性質不同,應施用不同的糞肥。所謂「用糞如用葯」。當時對作物栽種的深淺疏密與產量高低的關系,也有所認識。禾譜、農器譜、農書、蠶書等農業生產知識的專著,紛紛出現,反映了農業生產技術的提高。
宋金並立時期,南方的水利事業大大超過北方。史載:「南渡後,水田之利,富於中原,故水利大興。」(《宋史·食貨志》) 除了修復久被堙廢的水利之外,還修建了不少新的工程。
南宋的圩田面積又有擴大。如太平州的當塗、蕪湖、繁昌三縣,圩田面積佔全縣農田的十分之八九。宣城縣有圩田179所。另外,塗田、沙田、梯田等也大量開墾,農田面積不斷增加。
農業生產技術也以江浙一帶最進步,四川次之。江浙農民深耕熟耨,使土細如面。大暑時節,決放田水,讓太陽曝曬,使苗根堅固,稱為「靠田」;苗根堅固後,再車水入田,稱為「還水」。此後,遇旱不枯,可保豐收。當時,上等田畝收五六石。「蘇湖熟,天下足」的諺語由此產生。
南宋時,植棉區已不限於兩廣和福建,逐漸推廣到長江和淮河流域。由於經濟作物的逐步推廣和商品經濟的發展,在宋代特別是南宋,無論在官田上或私田上,採用貨幣折租的形式也有所增多。 宋太宗時,在河北地區修作陂塘,並修築長六百里的堤堰,設置斗門,引淀泊水灌溉,種植水稻,獲得豐收。
南方地區水利興修的成績更為顯著,其中規模較大的有江北捍海堰、浙江捍海石塘、錢塘江堤、西湖等處。如錢塘江堤前後修築多次,以真宗時所修最有成效。這次修築,吸收五代時的經驗,把石塊裝在竹籠里,堆砌成堤,堤外再打上木樁,增強了阻擋海潮沖刷的能力。西湖原灌溉良田千餘頃,年久堙廢。
哲宗時,蘇軾任杭州知府,主持了西湖的疏浚工程,使附近農田均獲其利。此外,福建莆田縣的木蘭陂,也是當時著名的工程。木蘭陂有寬80米,高10餘米,長160餘米的大壩,可攔洪、蓄水、排灌,使萬頃農田旱澇保收。至今仍十分堅固,充分顯示了勞動人民的智慧和創造能力。
隨著北宋的統一,南北農作物品種得到交流。水稻的優良品種在北宋時已不少,如占城稻即其中之一。占城稻的特點是穗長、無芒、抗旱、早熟。它「不擇地而生」,適於普遍栽種。1011年(大中祥符四年),宋政府從福建取占城稻三萬斛,在江淮、兩浙種植,後來又推廣到北方。 經濟作物的種植,在北宋也有發展。
從越南引進占城稻;太湖流域的蘇州,湖州成為重要糧倉,民間流傳著蘇湖熟,天下足的諺語 。
茶樹的栽培地區越來越廣,淮南、江南、兩浙、荊湖、福建及四川諸路,茶園十分普遍。僅在江南、兩浙、荊湖、福建地區輸送政府專賣機構的茶葉,每年就達一千四五百萬斤。茶葉已成為人們的生活必需品,同時也是國內外市場上的重要商品。
棉花的種植,在福建、廣東一帶逐漸盛行。養蠶和種桑、麻的地區比以前也有擴大。甘蔗主要在浙江、福建、廣南以及四川的一些地區種植,那裡有許多「糖霜戶」,專門種蔗製糖。
南宋後期,印度木棉迅速向長江流域推廣成為農業中一種重要的經濟作物 北宋農民克服自然條件的限制,用各種辦法擴大耕地面積。
他們因地制宜,在山坡、江畔、海邊開墾農田,造了不少圩田、淤田、沙田、架田、山田。大量的開墾,使墾田面積大為增加。
由於生產技術的提高、農具的改進和水利灌溉事業的發達,北宋時期單位面積產量有所提高。一般年景,其他地方,畝產米一石,江南地區畝產米可達二至三石,甚至還出現了畝產米達四石的記錄,明顯超過唐代水平。 北宋的租佃制有兩種形式:分成和定額制。分成制就是佃客用自己耕牛或地主耕牛耕種地主的土地,秋收後除留農業稅和種子外,一般是佃客用自己耕牛的,產量對分;用地主耕牛的,只分得四成或三成。地主對其肥沃的土地多採取這種分成地租的方式。為了榨取更多的產量,地主往往監督佃客勞動。定額制則是佃客向地主租種土地,一般交納定額地租,數量大多在百分之五十以上。地主對生產干預較少。
北宋時期,佃客對地主的人身依附關系的強弱,在各地區間有較大差別,但總的趨勢是緩慢地向著減弱的方向發展。佃客可以在一定條件下離開原地主而佃種別的地主的土地。同時,客戶購買少量土地之後,就可以自立戶名,成為封建國家的稅戶。
佃客人身依附關系的削弱,是生產力發展到一定水平和廣大農民長期斗爭的結果。在商品經濟發展的條件下,「貧富無定勢,田宅無定主,有錢則買,無錢則賣」的現象相當普遍。由於土地所有權的轉換加速,農民不再世代依附於某一地主,於是封建隸屬關系也就比較鬆弛了。 南宋時土地兼並極其激烈。宋室南渡後,皇族和出身北方的文臣武將紛紛在南方掠奪土地,建置家業。一般官僚地主也利用戰亂兼並土地。再加上官商大賈採用以末求富、用本守之的辦法,大量購買土地。從而掀起了兼並狂潮,使南宋土地集中的嚴重程度大大超過北宋。
南宋土地兼並最明顯的特點是高度集中。如南宋初期的大將張俊,每年收租米60萬斛,淮東土豪張拐腿,每年收谷70萬斛,以每畝收租一石計算,他們的田地都有六七十萬畝。由於土地兼並愈演愈烈,農民失去土地成為佃農的也迅速增多,因此南宋客戶的比例超過北宋。
南宋時期,地租仍是分成租和定額租兩種,但佃戶所受地租剝削及額外負擔,比北宋更苛重。特別是許多地區佃戶對地主的人身依附關系也比北宋嚴重,他們被束縛在土地上,很少有退佃的自由。

❻ 宋代農業發展有何特色

農作物種植面積擴大,農副業分工加強.
宋代農業發展的一個顯著特點就是經濟.農
作物種植面積擴大,社會分工越來越細,出現.
了許多茶、桑、菜、水果專業戶。

❼ 請你根據民間流傳的 蘇湖熟,天下足。這句諺語,描述當時江南農業發展的情景

原因:從唐朝中晚期至五代、宋朝,南方戰亂較少,許多中原人南內遷,帶去了先
進的技術,容增加了那裡的人手;加上自然條件的變化,江南地區的農業發展較快,在逐漸超過北方。

措施:為提高糧食產量,從越南引進的優良品種占城稻,很快在江南地區推廣。
影響:太湖流域的蘇州、湖州,成為重要的糧倉,民間流傳著「蘇湖熟,天下足」的諺語。

表現:水稻在宋朝躍居糧食產量首位,主要產地在南方。棉花的種植,由兩廣、福建擴展到長江流域。茶樹的栽培也有很大發展,江南的丘陵地區,新辟了許多茶園。

說明:江南農業得到了大力發展,逐漸超過了北方,是經濟中心的南移的主要條件之一。

❽ 宋朝諺語:蘇湖熟,天下足.蘇湖指的是什麼

「蘇湖熟,天下足」的諺語說明南宋時,江南地區已經成為全國經濟重心。
此諺回語自南宋開答始流傳,出處見高斯得《恥堂存稿·寧國府勸農文》等書。蘇指蘇州,今江蘇吳縣一帶,太湖以東。湖指湖州,今浙江吳興一帶,太湖以南。太湖流域,地勢平坦,土地肥沃,小河流遍布,「百流眾瀆(dú,水道),曲折縈繞」,稱「水鄉澤國」。自宋高宗至宋孝宗時期(1127—1189),興修太湖地區水利,在崑山、常熟以北,開河口導湖水入江海。孝宗時,於太湖出口處,設置閘門調節水量。濱湖低田,高築圩岸,以御風濤。由於水利浚通,排除了嚴重水災,使低田與高田盡得灌溉。加上此地農業生產技術先進,農民深耕細作,「耕無廢圩(墟),刈(收割)無遺壟」,使用最新農具「連枷」脫粒,遂使蘇湖一帶成為南宋農業高產區,農作物一年兩熟,上田畝產達五六石,故有「蘇湖熟,天下足」之稱。

❾ 南宋諺語「蘇湖熟,天下足」,這句諺語說明南宋時期,江南地區農業發達。正不正確

你好。
不對。說明了南方經濟已經超過北方,中國經濟重心轉移到南方。

❿ 天下足」這句諺語,反映哪個地區成為宋朝重要的糧倉

1、「蘇湖熟,天下足」這句諺語,反映太湖流域地區成為宋朝重要的糧倉。

2、簡介內
農業生產容技術以江浙一帶最進步,四川次之。江浙農民深耕熟耨,使土細如面。
大暑時節,決放田水,讓太陽曝曬,使苗根堅固,稱為「靠田」;苗根堅固後,再車水入田,稱為「還水」。
此後,遇旱不枯,可保豐收。當時,上等田畝收五六石。
「蘇湖熟,天下足」的諺語由此產生。

熱點內容
古代勵志的名言 發布:2021-03-16 21:50:46 瀏覽:209
形容兒孫繞膝的詩句 發布:2021-03-16 21:49:35 瀏覽:878
席慕蓉賞析印記 發布:2021-03-16 21:48:26 瀏覽:311
權力很大含有手的成語 發布:2021-03-16 21:48:22 瀏覽:584
能聽的兒童故事 發布:2021-03-16 21:48:15 瀏覽:285
關於足球的詩歌詞句 發布:2021-03-16 21:47:40 瀏覽:870
拖拉機的古詩 發布:2021-03-16 21:42:53 瀏覽:571
亮甜的詩句 發布:2021-03-16 21:42:00 瀏覽:831
廣東話生日快樂祝福語 發布:2021-03-16 21:38:55 瀏覽:409
噓的短句 發布:2021-03-16 21:38:07 瀏覽:8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