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寓意典故 » 廣州典故

廣州典故

發布時間: 2021-01-23 21:06:52

『壹』 我要一些廣州民間的歷史典故即「廣府故事」急!急!

百歲坊的故事
在廣州中山四路大塘街內,有條狹窄的小巷叫「百歲坊」,說來還有段辛酸故事。且講清朝康熙末年,有位窮書生叫王健寒,他勤奮好學,飽讀經書。為了糊口,就在本街開了間「卜卜齋」(私塾)教學童念書。他盡職盡責、誨人不倦,故經他教出來的學生,很多都中了舉。古代的讀書人苦守寒窗、鐵硯磨穿,就是為求取功名,而求功名的唯一途徑,就是參加科舉考試,王健寒也不例外。但他屢次考試,總是名落孫山,由黑發考到白頭,仍是一介布衣,連秀才也考不上。他卻毫不氣餒,屢敗屢考。直到103歲高齡了,拄著拐杖走路,還要報考。街坊好心勸他說:「老先生,你偌大年紀,還搏什麼功名呢?就算現在送了個官給你,你也做不來,不如死了此心吧!」王健寒長嘆一聲道:「唉,我不是為什麼功名,而是心中不忿呀!」到考試的時候,由於王健寒年老體弱、精神疲倦,一到號舍就睡著了,連出什麼題也不知道,直至監考官巡到他這里,見他還睡,推醒他問:「文章做好了嗎?」王健寒才揉揉雙眼問道:「題目出了嗎?」「哈,人家將近交卷了,你還未知試題?」王健寒一驚,想道:「糟了,這科又是不中了!如交白卷,很丟臉的呀!不如隨便寫吧!」於是問了試題,想到哪句就寫哪句,不像以前那樣精雕細琢、引經據典了,總之快手寫完,好過交白卷就算。怎知這科王健寒竟然中了,與他同場考試的孫子也考中。兩爺孫同中秀才之事被傳為佳話,人們紛紛表示祝賀。王健寒喜極之餘冷靜想道:「為什麼我以前用心去考卻不中,這次隨便寫反而能中呢?啊,是了,因我以前落筆太高超,並以能引用冷僻典故為榮,連試官也不曉,怎會中呢?而這次寫得通俗易懂,反合試官口味。正是『不願文章高天下,但願文章中試官』啊!」王健寒在科場中拼搏了七十載,經歷了康熙、雍正、乾隆三個朝代,才得秀才之名,此事被傳得沸沸揚揚,稱他為「三朝百歲秀才」,他住的小巷就稱為「百歲坊」了。 織女化神的傳說
廣州黃埔南海神廟最後一座殿叫「昭靈宮」,是供奉洪聖大王的妻子沈氏夫人的。沈氏原是一位普普通通的農家織女,怎會做得尊貴洪聖大王的妻子呢?這里有一段神奇的傳說。相傳很久以前,廣東順德有位姓沈的姑娘,生得美貌如花,種桑、養蠶、織錦樣樣皆能,而且心地善良、助人為樂。有一年順德大旱,田地黽裂、莊稼枯焦,大家都心急如焚。沈氏織女想道:「聽說羊城有間南海神廟,何不前去求雨呢?」 織女說服父母,日夜趕路,到百里之外的南海神廟,跪在洪聖大王神前禱告:「大王,民女求求您了,現今順德乾旱,請普降甘霖,使叔伯哥哥能順利開耕、姐妹們能養蠶織錦。如能所願,等豐收之後,民女定織下最好的綢緞,給您作鋪陳。」洪聖大王見織女風塵僕僕、不顧個人勞苦為村民來求雨,實是難能可貴,定要相助。看官:「鋪陳」本是裝飾的意思,但由於織女聲細又有點沙,洪聖大王誤聽為「夫人」,亦默許了。果然織女走後,順德就下起雨,百姓歡天喜地開耕,獲得豐收。織女按照自己的諾言,用最好的蠶絲,織成最美的綢緞,帶去南海神廟作鋪陳還神了。洪聖大王見織女一片誠心,便對眾神宣布:封織女為「明順夫人」。話音一落,織女便化作一堆泥土。當晚洪聖大王報夢給廟祝,叫他把這堆泥土塑成像,並建殿供奉。織女姓沈,這殿又稱「沈氏夫人殿」。因附近的廟頭村很多人姓岑,「岑」與「沈」之音近似,故村民親切地尊稱織女為「姑婆」。傳說此殿落成不久的一天傍晚,廟頭村許多戶人家的小孩都不見了,四下尋找,找到沈氏夫人殿,見小孩們全都在這里嬉戲玩耍。孩子們說:「姑太婆婆和我們一起唱歌跳舞,玩得很開心呀!」村民悟道:「姑婆是很愛小孩的,是小孩的保護神。」故以後每當下田或出外不便帶小孩去時,總是將小孩帶到沈氏夫人殿,拜一拜神像,說聲:「多煩姑婆關照一下。」就可以放下小孩,安心而去。說也奇怪,據村民所說:多年來,在此寄下的小孩從未發生過意外,信不信由你。 洞神坊的由來
廣州龍津東路,有條街叫洞神坊,說來其得名還與一個尚未出世的胎兒有關哩!相傳清朝時,廣州有位書生叫劉秀,有天與懷孕的妻子回娘家探親,回來的路上忽遇大雨,兩人匆匆跑到一間古廟門口躲避,怎知雷聲隆隆,在他們頭上響著。夫妻倆慌了,自問沒做過半點虧心事,為何會觸怒神靈呢?這時,孕婦腹內的胎兒作動了,所蹬的位置正緊靠孕婦手中挽著的一包母親所送的咸鴨蛋!正驚疑時,無意中一望門匾,寫著「康王廟」三個大字,頓時明白了! 原來宋朝時,康王被金兵追趕,慌忙中跑入一間古廟,見有匹馬,不理三七二十一,跳上馬背就走。剛跑過一條河,康王驚魂稍定,一看此馬,咦,為什麼是泥馬呢?怎知此馬仙氣未足,被人一語道破,馬上化回一堆泥土!康王後悔不已,又望見金兵已追到對岸,大驚:「糟了,對岸泥濘地上留下了馬蹄印,如敵兵發現必定追過河來,怎麼辦呢?」正在危急之際,忽然有群鴨子走來,把馬蹄印全部踩沒了。金兵見沒有蹤跡,以為康王沒過河,就沿著岸邊追去,康王才逃過一動。從此之後,康王把鴨子當作是自己的救命恩人,終生不吃鴨,甚至連鴨蛋也不吃。後來康王化為神,百姓建廟祭他,供品中當然沒有鴨,甚至吃了鴨或吃了鴨蛋的人也不能從廟前經過,否則必有災殃。現胎兒作動提醒了孕婦,這包鴨蛋是康王的大忌呀!連忙將鴨蛋丟到老遠老遠,說也奇怪,雷聲馬上停止了。兩夫婦回到家中,不久產下孩子,因這兒未出生時就懂得神意,故取名叫「懂神」。劉懂神自幼聰穎過人,加上勤奮好學,21歲就中了進士,但他見官場黑暗,便無意仕途,返廣州拜一名老郎中為師,以後就懸壺濟世,救活了不少人,對貧者還施醫贈葯,大做善事,很得百姓贊許,說他不僅是「懂神」,簡直是上天派來的活神仙哩!劉懂神去世後,人們為了紀念他,將他所住的那條街叫懂神坊,因「懂」字和「洞」字諧音,「洞」字更覺文雅,「洞神」就是洞天福地之神的意思,漸漸人們就叫為「洞神坊」了。
疍民的婚嫁習俗
疍民的婚嫁,據廣州市地方誌記載,一般不與陸上人通婚,一則受歧視,二則怕被同化。疍民結婚,雖亦要遵循父母之命,媒妁之言,但也不乏自由戀愛的浪漫色彩,男女青年常常通過對歌形式尋找意中人。如有姑娘待嫁,便在船尾處置一盆花以示招親。對此,清人陳曇有一首《疍家墩》詩詠道: 龍戶盧余是種人,水雲深處且藏身;盆花盆草風流甚,競唱漁歌好締親。「龍戶」指疍民信仰蛇神,故稱;盧余指盧循(?一192年,東晉范陽涿縣,今河北人,曾任廣州刺史),稱今廣州的疍民為盧循之後裔。疍民姑娘出嫁時,與陸上人家一樣(或許受陸上居民的影響),也有哭嫁的習俗。出嫁前由姐妹陪同,哭三天三夜,俗稱「嘆命」。迎娶婚禮,一般都在船上進行。但婚宴除在船上進行外,也有在岸邊沙灘、草地上進行的。如在船上進行,就將十幾只(最多的有數十隻)小艇連在一起,用紅布搭起涼棚,經濟條件好的,雇來樓船紫洞艇,張燈結綵,大擺筵席,熱鬧非常。洞房花燭夜,新郎請來許多能歌善唱又是比較活躍的青年朋友,唱歌逗樂,直至深夜。但舊時水上居民近親結婚的情況非常多,由此所生子女多不健康。加上許多婦女因生活所迫,以娼為業,染上性病和麻風病者也相當普遍。 據《中華全國風俗志》(下編)雲:「粵有所謂水雞者,即所謂疍婦也,以其水濱,故名。浮家泛宅,一葉扁舟,以渡人為業,生涯也頗盛。顧此等水雞,則注意於夜市,所撐之艇曰沙艇,裝潢美麗,潔凈非常,每當夕陽西下,則燈火齊明,沿河一帶,如西濠口、長堤、沙基等處,濟濟溶溶,觸目皆是。一般青年疍婦,盛服艷裝,坐以待客,或高唱其鹹水之歌,或嬌呼其喚渡之聲,於是叫艇呀,遊河呀,乘涼呀,過夜呀,一片柔脆聲浪,乍聆之如春鶯出谷,殊令人解頤。遇炎夏時尤多。第見其穿黑綢之衣,長者及膝,著黑綢之褲,短及於脛,赤足盤坐,而露其雪白嬌嫩之膚焉。夜渡之資甚廉,然多麻風之徵,偶一不慎,則禍立隨之矣。」當時的這些情景,廣東省著名作家秦牧在《憤怒的海》一書中也曾寫到,船艙上用上等木材和嵌花玻璃搭成標志的廳房,垂著珠簾,還在船首處圍著矮小的朱漆欄桿,置著桌椅,萬家燈火一亮起來,這里就成為廣州最熱鬧的地方了。如今這些都已成為歷史。

『貳』 廣州被稱為羊城的傳說故事是怎樣的為什麼也把廣州簡稱穗

廣州不盛產羊。所謂羊城與一個五羊降福的古老傳說有關,在廣州越秀公園有一座五羊雕像,也是描述這段傳說的。
廣州,又名「羊城」,有著兩千兩百一十多年的歷史。它和世界上許多古老的城市一樣,有著一個美麗的傳說。
公元前9世紀,周朝的楚國在如今的廣州建造了一個城邑,名叫楚庭。有一年,楚庭因連年災害,田地荒蕪,農業失收,百姓飢荒。有一天,南海的天空出現五朵祥雲,上有五位仙人,身穿紅橙黃綠紫五色綵衣,分別騎著五隻仙羊,仙羊口銜一棵一莖六穗的稻子,徐徐降落在這座城市。仙人把稻穗贈予百姓,把五隻羊留下,祝願這里永無飢荒,然後騰空而去。
從此,廣州成了嶺南最富庶的地方;也開始有了「羊城」、「五羊城」、「穗城」之稱。廣州的百姓還在惠福西路修建了「五仙觀」,紀念五位造福的仙人。你若不信,可到五仙觀的東側看看,那裡還有一塊巨大的紅砂石腳印狀的凹穴,那就是「仙人拇跡」。你還不信,可到越秀山麓,那裡存有一塊「古之楚庭」的石碑,它告訴我們,廣州最古老的名字叫「楚庭」。
這個五羊的傳說是一則廣州的「史前拓殖故事」,通過「五羊銜谷,萃於楚庭」,反映出西周末年,由於諸侯崛起,民不聊生,中原百姓紛紛攜帶家畜、農作物向南遷徙的事實,表達了古代的廣州先民對美好生活的嚮往。
然而,歷史眞實的廣州是這樣產生的。
廣州這塊土地面臨南海,地處珠江三角洲腹地,氣候溫和,日照時間長,雨量充沛。早在新石器時代,即約五千年前,先民們就在這里從速漁獵和原始農業活動。在廣州的龍眼洞、飛鵝嶺等地發現的遠古文化遺址中,出土了大量石斧、石鑿、石磨和陶器等生產工具,說明已經有流動的漁獵部落在珠江三角洲的廣州地區定居,並逐步發展成為廣州的原始聚落。
後來,人們的耕作和捕獵技術提高了,學會了各種手工藝技術,生產的糧食和打的魚也多了,便開始用剩餘的糧食和魚,去換取別的部落的剩餘產品,交換有用的工具。在物產富饒的珠江三角洲地區,出現了各行各業的工匠,他們不必從速耕種,也不需要住在分散的鄉村,而是集中居住。這樣,廣州一帶的各個定居地之間的交往密切起來,變得誰也離不開誰了,慢慢地形成了一個經濟社會,從而奠定了廣州城的基礎。那時候,世界上許多名城,還是獵人彎弓搭箭的森林,或者是漁夫撒網的河澤呢。

『叄』 廣州話「唔該」的典故

平常講得多,但是你問典故就真是吾知。不過你可以上一D有關呢方面既網站查一下,應該會查到掛。

『肆』 為什麼廣州人不喜歡4這個數字,就連電梯裡面都是用3A什麼的來代替.有沒有什麼典故呢

因為在他們的眼中,4就是「死」的諧音,他們會認為不吉利,所以就沒有4啦,我想大概是這樣。

『伍』 廣州的民間傳說和歷史典故

廣州又稱「五羊城」、「穗城」。 廣州的別名有一個美麗的故事,傳說周朝時廣版州連年災荒,民不權聊生。一天南海上空飄來五朵彩色祥雲,上有騎著仙羊的五位仙人,仙羊口中銜著五色稻穗。仙人把稻穗賜予百姓,並祝福此地永無飢荒。仙人離去後,五隻仙羊因為依戀人間而留了下來,保佑當地風調雨順。百姓為感謝五位仙人,在他們留守的地方修建了一座「五仙觀」,觀中有五仙的塑像,伴以五羊石像。越秀公園內有「五羊雕塑」,此傳說已經被2010年廣州亞運會的吉祥物所應用。

『陸』 廣州上下九步行街傳說典故

上下九步行街地處廣州市荔灣區(俗稱西關)的上九路、下九路、第十甫路,是廣州市三大傳統繁榮商業中心之一,蜚聲海內外。全長約1218米,共有各類商業店鋪238間和數千商戶。在漫長的歷史長河中,逐步形成了當今商業步行街中西合璧的四大西關風情特色,並構築成一副獨特的、絢麗多姿的西關風情畫。營造出亮麗的旅遊風景線。
一、悠久的商業文化
早在6世紀20年代,這一帶已成商業聚集區,印度高僧達摩在此登岸傳教,因而得名"西來初地"。明清時期,隨著接待外國使者和商賈的懷遠驛(在今下九路南側)的設置、大觀河的開通,以及十三行成為廣州對外貿易重要口岸,商貿日益興旺,一時間各國、各地的商賈雲集,成為廣州最大的商貿集散地。後來十三行被火焚毀,商業逐步遷入上、下九路,至清朝末期該地為最繁榮,是廣州與全國及海內外進行貿易往來的一個重要窗口。
上下九廣場與此同期,隨著上、下九路的商業氣氛日益增旺,其周邊亦衍生出多個與之相關的專業集市,時過百年,至今亦可尋到一些歷史痕跡,現已發展成為該區一個重要商業網路。東有光復中路紙類批發市場、縫紉機專業市場;光復南路布料市場;楊巷路布匹市場;德星路服裝配料市場;南有蜚聲中外的十三行路"故衣街"服裝市場、十八甫路布匹市場,全國聞名的黃沙農副產品市場,清平中葯材市場;西有第十甫路(現為步行街路段)的百年老店--陶陶居,蓮香樓以及眾多大小食肆;北有長壽路理發用品專業市場、打金行業、金銀珠寶業;歷史悠久的西來正街玉器墟、酸枝傢具街;源勝街"古玩街"等,構織成縱橫近2.5平方公里的龐大商業網路,網羅了各類型的商品,適應了不同類型的貨商和市民的需求。
二、獨特的建築文化
傳統西關房屋建築包括西關大屋、騎樓、竹筒屋等,步行街的騎樓建築連綿千米,始建於清代,是一條既吸取了南歐建築特色和中國北方滿洲式裝飾,又保留了西關傳統建築風格,適應南方炎熱多雨氣候,可供商戶、顧客在任何天氣下環境下進行商業活動的實用又美觀的建築長廊,吸引了海內外無數遊客觀光旅遊,現日人流量以十萬數計。
三、濃郁的西關民俗文化
人們在步行街購物之餘,可以此為中心,領略具西關風情特色的華林禪寺、五眼井、文塔、西關大屋保護區、陳家飼、仁威廟以及沙面歐陸風情區。在步行街上幾乎每一條街、每一條巷都有一個美麗的傳說及深厚的歷史由來,如下九路至今仍有"文瀾巷",印證著昔日十三行富商組建的"文瀾書院"的歷史。第十甫路的湛露直街至今仍有嶺南畫派大師昔日開辦的"嶺南藝苑"故屋。陶陶居歷史上是粵劇藝人的聚所,曾以"西關古(故事)壇"、霜華小苑書畫展馳名,這里群眾的自娛自樂粵曲演唱"私伙局",也頗有名氣。十甫書店的荔灣雅苑書畫展銷廳、上演粵劇的平安戲院,更是這條步行街上的文化小綠洲。
四、獨具風味的飲食文化
步行街內大小食肆數十家,既有百年老店陶陶居,亦有"國家特級酒家"廣州酒家,還聚集了一批經營"西關名小食"的南信甜品店、歐成記麵店、西關人家等特色小食店,也盡聚了製作廣式月餅的著名傳統餅店--蓮香樓、陶陶居、趣香餅家、廣州酒家,每逢中秋佳節,這里出產的各式月餅暢銷國內外,以慰遊子思鄉之情。近年港、澳、台以及國內外的飲食亦進軍步行街,成為了傳統與現代、民族與國際飲食文化交流的區域,充分體現出"食在廣州,味在西關"的飲食文化風情。
步行街自1995年9月30日開通以來,經過幾年的發展,取得了良好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92年被廣州市政府命名為"不經銷(生產)假冒偽劣商品一條街"、96年被團中央授予"青年文明號街"稱號、97年被評為"羊城十大旅遊美景--西關商廊"、98年被中宣部、內貿部、國家工商行政管理局和國家技術監督局評為全國十五條"百城萬店無假貨"活動示範街之一,為廣州和荔灣區商貿旅遊事業的發展發揮了一定的作用。
這是一個很有吸引力的地方。步行街上布滿各中、高級百貨公司,有永安百貨公司,廣州服裝店,鶴鳴鞋帽店,大陸鍾錶店,婦女兒童百貨商店,廣州紡織商場,錦華床上用品店等老字型大小。而有趣的是,一些頂級品牌的新貨舊款常年在「清倉大熱賣」;(琳琅滿目的商業街)到於食肆則有清平飯店,皇上皇臘味店,廣州酒家,陶陶居酒家,蓮香樓,第十甫副食品店等。
此外,還有趣香餅家,茶樓,馳名國內外的文昌雞,清平雞,陶陶姜蔥雞,以及薑汁撞奶,雙皮奶,歐成記雲吞面,伍湛記及第粥,廣式月餅,糯米雞,老婆餅,速凍食品,各式各樣的名菜小吃;更有享譽國內外的華林玉器一條街。清平路,既是美食街,又是全國最大的農貿雜市一條街;再說,這里還有為數眾多的文化用品商店,專業商場和百貨商場等。 得一提的是荔灣廣場,有大型商住樓群,一年一度的國際美食節便是在此舉辦開幕儀式的。
經過全面的修建後,上下九發生了極大的變化。天際線下,高大的建築群密密匝匝地擠在一起。人們會感受到濃郁的嶺南特色:馬路兩旁的騎樓式建築保留較為完善;大街小巷西關大屋,麻石街巷依然;馬路上新建起300多米長的大型射燈噴畫《羊城景廊》和近百個霓虹招牌燈飾璀璨奪止;加上步行街的巨型霓虹燈牌匾,大型射燈噴畫,沿路張掛的2000多個燈籠和彩燈……確為這個大都市平添了幾許姿采。一到晚上,在黑夜和霓虹燈襯托下,尤其讓人覺得輝煌。
附近公交線路:
17路、79路、309路、523路、79A

『柒』 一個廣府文化典故,比如釀豆腐,護國菜或五羊雕像等

關於外來人口淹沒的問題,我只能告訴你這事對於廣府來說是一直存在的,廣州人從來沒有擔心過這個話題。如果你手上有份廣州地圖,不妨打開它,我來告訴你,廣州最早建城是在秦末,當時的廣州城叫做番禺也叫做趙王城,北起北京路也就是現在中山4路和北京路交界的位置,西至番山也就是現在的文德路中山圖書館,東至禺山也就是現在的西湖路,城池總周長不過900米,總面積大概是現在天安門廣場的九分之一,這就是最初的土著老廣,是從陝西河南那邊過來的。你覺得這個城池能有幾個人?然後直到漢代南越歸漢,番禺城也才到達天安門廣場面積的3/4,相當於漢代長安城面積的百分之一。這些就是漢代的老廣。
然後這個番禺又到了唐朝,總算是張九齡打通了梅嶺古道,迎來了兩廣地區的大發展,於是唐朝的番禺城得到了極大的拓展,面積發展到了漢代長安城的1/5。唐末戰亂衣冠南渡,兩廣經濟也得到了極大的發展,城池擴張出了東西兩城,面積擴張了4倍,相當於現在的半個越秀區的樣子。到了明清時代,又在宋城的基礎上擴展出來外城,南邊到達現在的西關,北邊摸到了越秀山腳,西邊到達了流花湖,東邊到達了現在的達道路。直到解放前,廣州城的北邊界也只到小北路,過了小北路就是登峰村下塘村,西邊只到流花路,過了流花路就是西場同德圍。東邊只到達道路,過了就是冼村獵德村,南邊過了珠江則整個海珠區都算是河南了。這就是解放前的廣州城。
然後到了80年代,廣州城的城市人口大概是200萬,到現在,廣州市的人口是2000萬。
那麼,原來的廣州從一個方圓不到一平方公里,人口不過萬人的邊陲小鎮,發展成現在7000多平方公里,常駐人口3000萬的國際化大都市,並發展出其獨特的千年文化,難道是靠的抱殘守缺,故步自封能做到的嗎?負責的說,咱這原來就沒幾個人,大家都是外來的,差別只是個先來後到而已。近幾十年獵德冼村等大族有錢了重修祠堂,陳姓黃姓潘姓冼姓等等,往上一查族譜,首先查到南雄珠璣古巷,宋代三十六姓衣冠南渡,然後再查,基本上都是來自中原。但是不管祖上哪裡人,來了廣州生活了兩三代,國人的性子安土重遷落地生根,那就自然會對這片土地這個地方產生歸屬感,父母墳塋之所,子息繁衍之地,吾心安處,如何不是是吾鄉?就像我自己,不修族譜,絕不會想起來自己祖宗十八代的時候原來是個河南人。那麼你還能指望我的文化認同是個河南人么?開玩笑吧?我連河南話都不會講,河南又沒個皇位讓我繼承,讓我丟棄我廣州的親朋戚友,街坊鄰居,房子工作去認同河南那疙瘩的文化?那不是給自己找難受么?

所以現在廣州有2000萬人,其中估計有1800多萬是外來移民,也就是新廣州人,但這1800萬人只要落地生根,下一代出生之後,這1800萬人就會全部成了扎扎實實的老廣。咱們到時就會同聲同氣一起自黑說不產荔枝的地方都是北方人……

然後我再跟你嘮嘮這個粵語,好吧,廣州話我地來傾傾呢個廣州白話。粵語是古代中原雅言和南越方言的結合,本身就是民族融合的產物,粵語一直都是變的,不斷受到其他語言的影響。甚至從北到南同一個廣府話也可以分出不同的方言口音,廣西話、中山石歧話,順德話都是粵語,但口音有別。以後也會繼續隨著城市的發展而不斷產生變化,比如我家娃從小我就教她廣州話,但是一直跟著一幫講普通話的同學玩,大家都講普通話,現在粵語已經不標准了,我也不去糾正她,誰知道一百年以後,她的口音會不會變成新的廣州話標准呢?如果有一天隨著文化的融合廣州話消失了,那也無所謂,反正連中原雅言都消失了,也不差個廣州話。但是目前的情況看來,文化有融合的部分,也有百花齊放創造地方特色的成分。所以從近兩千年的發展來看,雅言沒了廣州話卻還在,未來是普通話沒了廣州話還在還是廣州話沒了普通話還在,這個不好說,且行且珍惜吧。

最後跟你嘮嘮廣府文化,廣府文化是個包容度極高的文化,兼收並蓄去蕪存菁就是廣府文化的精神,而且廣州人文精神最重就是接地氣,不搞浮誇。這種文化註定是生命力強大的文化,生根於廣州本地的一飲一啄之中,不會輕易因為歲月的變化而消失。
如廣瓷,和四大名窯比沒得比吧?什麼窯變青花鬥彩天青的高大上玩意石灣都沒這技術。但是廣瓷是專攻外銷瓷,結合明清彩瓷技術,加上西方的琺琅彩和描金技術,楞是搞出了廣彩的工藝——高檔瓷器用江西景德鎮燒的素胎,低端瓷器用本地的陶胎(是的,連瓷胎都不是,就是陶的),然後在廣州本地以廣彩的技術上釉上彩並且描金,作出的陶瓷圖案華麗金碧輝煌,而且價格高低都有,絕對符合各階層需要。而且需要的話還可以按客戶要求描繪各種聖經宗教圖案,民俗繪畫圖案,以及給各大客戶加蓋個人的家族紋章(這就是紋章瓷了)。所以廣瓷在國內名聲不顯,但是在國際上可是聲明遠揚的。
又如粵菜,粵菜是靠山吃山靠水吃水,本地四季常青瓜菜豐富,海河交錯水產豐盛,山林茂盛也不缺筍菇山鮮。唯一不好就是氣候炎熱火氣重,容易有胃腸道疾病。因此廣東飲食適應本地氣候,清而不淡,鮮而不俗,嫩而不生,油而不膩。擅長小炒,講究鑊氣。愛喝湯水,講究火候。近年廣州這邊八方來客,菜式也是各地雲集,但是湘菜川菜太重辣,京菜魯菜地域性太強想找到地道的都難,本幫菜太甜,淮揚菜雖是國宴上品,但功夫多見在河海三鮮上,卻是難壓粵菜這個專吃生猛海鮮的地頭蛇。你要在廣府這地界天天吃辣也不是不行,只是身體電解質不平衡容易亞健康。天天吃餃子吃麵食也可以(廣州的麵食館子多了去,口味不刁的話還是容易解決的),只是有點辜負本地的三鮮五秀各種瓜菜。北京烤鴨清蒸大閘蟹偶爾吃還是非常不錯的,天天吃就太膩了。老吃西餐更是略嫌太裝,所以最後十有八九還是得妥協在普通的粵菜身上。

類似例子其實挺多的。廣府文化不少,傳承有自源遠流長,有些如粵劇,磚雕,木偶戲,菠蘿雞之類的已經成了文化化石,不保存都難以傳承下去了。但有些比如粵菜,廣式早茶,香雲紗,廣彩陶瓷之類的,不但沒有式微反而有發揚光大之勢。作為一個普通的老廣從來都沒擔心過文化消失這些話題。文化是啥?人活在世上,衣食住行一言一行都是文化。廣州是個好地方啊,定居了的都不想走,就這還怕文化傳承不下去?莫不是吃的太飽,作業太少……

編輯於 2019-01-02

『捌』 粵菜的歷史典故

粵菜,即廣東地方風味菜,是我國著名四大菜系之一,它以特有的菜式和韻味,獨樹一幟,在國內外享有盛譽。
廣東地處我國南端沿海,境內高山平原鱗次櫛比,江河湖泊縱橫交錯,氣候溫和,雨量充沛,故動植物類的食品源極為豐富。同時,廣州又是歷史悠久的通商口岸城市,吸取了外來的各種烹飪原料和烹飪技藝,使粵菜日漸完善。加之旅居海外華僑把歐美、東南亞的烹調技術傳回家鄉,豐富了廣東菜譜的內容,使粵菜在烹調技藝上留下了鮮明的西方烹飪的痕跡。
「粵菜」廣州菜、潮州菜、東江菜組成,而以廣州菜為代表。,它有著悠久的歷史。早在二千年前西漢人所著的《淮南子》一書中,就有「越人得蚺蛇以為上餚」的記載,南宋人也誇張描述:粵人「不問鳥獸蛇,無不食之」,在公元前122年左右的南越王第二代王趙胡墓中已有燒乳豬用的爐、叉和乳豬殘骨等物。1956年,舉辦了第一次大型「廣州名菜美點展覽會」,展出和介紹的菜品有5457種,點心825種,盡顯廣東飲食文化之精華。
廣州菜是在匯集我省各地優秀民間美食的基礎上不斷地吸取我國各大菜系之精華,借鑒西方食譜之所長,融匯貫通而成一家的。廣州菜用料廣博,選料精細,技藝精良,善於變化,品種多樣。1956年「廣州名菜美點展覽會」上介紹的萊品便有5447個。與菜品有淵源關系的點心815款,小吃品數百個。廣州菜是粵菜的主體和代表。廣州菜的烹調方法有二十一種之多,尤以炒、煎、燜、炸、煲、燉、扣等見長,講究火候,制出的菜餚注重色、香、味、形。口味上以清、鮮、嫩、脆為主,講究清而不淡,鮮而不俗,嫩而不生,油而不膩。時令性強,夏秋力求清淡,冬春偏重濃郁。較為常見的廣州菜色有白切雞、白灼海蝦、明爐乳豬、掛爐燒鴨、蛇羹、油泡蝦仁、紅燒大裙翅、清蒸海鮮、蝦籽扒婆參等……
潮汕地區的飲食習慣與閩南接近,同時又受廣州地區的影響,漸漸地匯兩家之所長,風味自成一格。近年來新派潮菜吸收了世界各地美食的精華,聲名大振,成為聞名中外的菜系。潮菜注重刀工和造型,烹調技藝以燜、燉、燒、炸、蒸、炒、泡等法擅長。以烹制海鮮、湯類和甜菜最具特色。味尚清鮮,郁而不膩。愛用魚露、沙茶醬、梅糕醬、紅醋等調味品。風味名菜有燒雁鵝、護國萊、清湯蟹丸、油泡螺球、縐紗甜肉、太極芋泥等。
東江菜又稱客家菜。客家原是中原人,南遷後,其風俗習食仍保留著一定的中原風貌。菜品多用肉類,極少水產,主料突出,講求香濃,下油重,味偏咸,以砂鍋菜見長。代表菜有鹽鋦雞、黃道鴨、梅菜扣肉、牛肉丸、海參酥丸……等。
除了正式菜點,廣東的小食、點心也製作精巧,而各地的飲食風俗也有其獨到之處,如廣州的早茶,潮汕的功夫茶,這些飲食風俗已經超出「吃」的范疇,成為廣東的飲食文化。

『玖』 廣州歇後語,,知道典故的來,

阿駝賣蝦米——大家都唔掂
廣州話裡面的"掂"意思為直,不直就是「唔掂」。而「唔掂」又版有不順利,遇上麻煩,權情況不妙等意思。在「大家都唔掂」裡面,大家指阿駝和蝦米雙方,兩個身體都是彎的,大家都「唔掂」意為對雙方都不利,大家都會有麻煩,對雙方都不會有好處.

太公分豬肉———人人有份
中國人一直很重視祖宗,古時候掃墓對於孝子賢孫來說是一件非常緊要的事情,全族男丁齊齊出動,帶好香燭寶帛來到祖墳祭祀,打掃干凈墓地四周的雜草,用紅漆描寫墓碑的文字,然後用燒豬肉等供品拜祀先人。拜祀前後,宗親集中在某人家裡,用各家交納的錢買豬肉,再分發給各家,俗稱「太公分豬肉———人人有份」,古稱「分胙」。

跪地喂豬乸——睇錢份上 (此無典故)
豬乸即母豬,最賤最臟的家畜,跪在地下去喂養母豬,是因為母豬生了小豬,會帶來經濟效益。是看在錢的份上,而不是去尊重母豬本身。

『拾』 有關增城市的歷史典故

增城市,一個古老而年輕的城市,是廣東省設置較早的縣之一,建縣至今已有 1800 年的歷史。據史料記載,在公元前三,四千年,這里已有人類居住。西漢時期隸屬南海郡番禺縣,由於人口不斷繁衍,建制相應擴大,東漢獻帝建安六年(公元 201 年),劃番禺、博羅兩縣部分地區建立增城縣。當時南海郡轄下只有六個縣,因增多一縣,故名「增城」。據唐《元和郡縣志》雲:「昆倉山上有闐風、增城,蓋取美名也。」增城有美好地方之意。 1993 年 12 月經國務院批准撤縣設市。全市總面積 1615平方公里,人口80萬。另有華僑港澳同胞 27 萬餘人,是中國著名的僑鄉之一。現轄有荔城、增江、新塘、石灘、中新、朱村、派潭、正果、小樓等9 個鎮(街),市政府駐地荔城。

歷史沿革

距今4000多年前,在增城縣境內金蘭寺村有新石器時代居民點。

據《禹供》記載,上古時全國分為九州,增城地區屬揚州。

春秋時,增城屬百越地。

戰國時,增城境內稱楊越地。

秦始皇33年(前214年)設南海郡,增城屬南海郡番禺縣。

前漢,增城屬南海郡番禺縣,後漢始設增城縣。據明清兩代《增城縣志》載:「後漢建安六年(201),析番禺地置增城縣」。自乾隆起,多部縣志按語均說:「《後漢書·郡國志》曰:『明帝置郡一,章帝置郡國二,和帝置三,安帝又命屬國比領郡者六,又所省縣漸復分置。至於孝順,凡郡國百五,縣邑道候國千一百八十』,並不言建安立縣之事。《宋書·州郡志》亦只言:『增城令,前漢無,後漢有』。與《文獻通考》同。舊志俱言縣始建於建安六年,不知何據,俟再考。」

根據「前漢無,後漢有」,《後漢書·郡國志》戶口斷限於永和五年(104),當時南海郡轄七縣已有增城縣在內,參與研討的歷史、地理學專家認為:增城建縣最遲為後漢永和五年。

晉及南朝宋、齊時,增城屬廣州南海郡。宋元嘉中析增城綏福河流域及以西地區置綏寧縣,梁代又復並入增城縣。

梁、陳兩朝移東宮郡置於增城。

隋開皇九年(589)撤郡改州,增城屬廣州。仁壽元年(601)廣州改為番州,增城屬番州。大業三年(607)改番州為南海郡,隸揚州。增城屬南海郡。

唐武德四年(621)改郡為州,增城屬廣州。天寶元年(742)廣州復改為南海郡,增城屬南海郡。乾元元年(758)南海郡復改為廣州,增城屬廣州。

南漢時,廣州改稱興王府,增城屬之。

北宋開寶四年(971)平南漢,恢復廣州,增城屬廣州。開寶五年東莞縣並入增城縣,次年回復東莞縣建制(見《宋史·地理志》、《元豐九域志》、《輿地廣記》)。

南宋祥興元年(1278)廣州改稱翔龍府,增城屬之。

元至元十五年(1278)增城屬廣州路。

明洪武元年(1368)廣州路改為廣州府,增城屬廣州府。

清代增城仍屬廣州府。

民國元年(1912)裁府,增城屬粵海道,後直屬廣東省。

1949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增城屬東江專區,1954年劃入粵中區,1956年改屬惠陽專區,1958年與龍門縣合並,仍稱增城縣,先後屬廣州市、佛山專區,1961年又與龍門分開,屬惠陽專區(後改稱惠陽地區),1975年劃歸廣州市管轄,1993年12月8日,經國務院批准,撤銷增城縣,設立增城市,由廣州市代管。

文化、名人

增城市有源遠流長的古文化。歷史上人民群眾的文藝創作豐富多彩,不少仕宦文人,曾留下不朽篇章。唐元和十四年(819),文學家韓愈因諫迎佛骨被貶為潮州刺史,路經增城時,曾寫有《宿增江口示侄孫湘》兩首詩,流傳至今。邑人中,北宋進士古成之著有詩集傳世。南宋進士、軍事家、政治家崔與之以詩詞著名,有「粵詞之祖」的稱譽,著有《菊坡全集》。宋代進士陳大震於元大德八年(1304)著有《南海志》,其殘本為廣東現存最早的志書。度宗咸淳七年(1271)進士李肖龍,在百花林石壁題詩,是迄今唯一發現的宋代詩詞真跡。明代進士湛若水是聞名國內外的教育家、理學家、詩人,遺著有《湛甘泉集》30多卷。明代進士胡庭蘭,亦以從事教育著名,著有《相江子集》。清乾隆進士湛祖貴,著有《紅荔山房詩稿》。進士賴際熙,著有《荔坨文集》。

建國後,文化事業發展迅速。增建大批文學設施,文化隊伍不斷壯大,城鄉文化呈現一派繁榮景象。至1993年,全市有文化事業單位11個,工作人員214名;增建的博物館、圖書館、展覽館、文化館、檔案館、影劇院、電視台、游樂園等公共設施建築面積共39335平方米;文藝作者1000多名;創作現代內容的各種文藝作品1. 5萬多篇,發行量905.4萬冊。

增城歷史名人有崔與之、湛若水、李肖龍、胡庭蘭、伍來成等。崔與之,增城中新鎮坑背村人,官拜右丞相,是南宋著名的拔亂治國能臣、政治家、軍事家、是嶺南第一個由太學生考上進士的人,史臣稱他「與張九齡齊名異代,誠吾廣百世師表也」,是「嶺南五傑」之一。現留有鳳凰山菊坡亭、崔與之古墓、中新坑背連塘古建築群、崔太師祠古跡。

湛若水,增城新塘人。官歷翰林院修編,國子監祭酒,南京禮、吏、兵三部尚書,是明朝著名的哲學家教育家。湛若水是廣東著名學者江門學派創始人陳白沙的弟子,他提出的「隨處體認天理」的哲學思想體系,在我國學術上佔有重要的地位。現留有湛若水、湛公祠街等古跡。

李肖龍,增城龜峰鋪(今荔城鎮龜峰里李屋)人。咸淳七年(1271)中進士,初任贛州司戶,累官至朝議大夫,到元朝即不做官。所著有《易傳》、《五教編》、《崔清獻公言行錄》、《見聞錄》等。

胡庭蘭,增城縣胡屋人。嘉靖二十二年(1543)應鄉試,薦為第一名,但因策論中有譏諷執政者之語,被御史罷去。到嘉靖二十八年再試中解元,次年中進士。嘉靖三十五年夏,出任提督福建學政。時倭寇擾福建,庭蘭受命抗倭立下大功。庭蘭晚年在鳳台書院主持講學,融合王守仁、湛若水學說,著有《詩意講意》、《相江子集》。庭蘭治學嚴謹,學識淵博,晚年倡建城南雁塔。一生操守高潔,為官二十年不染指俸外一文錢。卒年75歲。

伍來成,增城新塘沙貝村(今新何村)人。原是新塘火車站工人,大革命時期,積極參加中共領導下的革命活動。1926年加入中國共產黨,任增城第一個中共組織新塘支部的書記。時值省港大罷工期間,他帶領支部成員在工農群眾中積極活動,建立了粵港澳同德工會新塘分會,傳播馬克思主義,支持省港大罷工,支持廣東國民政府北伐。1943年在東洲河面以船渡抗日人士過河時被日軍槍擊負傷,不治去世,時年44歲,建國後被追認為革命烈士。

熱點內容
古代勵志的名言 發布:2021-03-16 21:50:46 瀏覽:209
形容兒孫繞膝的詩句 發布:2021-03-16 21:49:35 瀏覽:878
席慕蓉賞析印記 發布:2021-03-16 21:48:26 瀏覽:311
權力很大含有手的成語 發布:2021-03-16 21:48:22 瀏覽:584
能聽的兒童故事 發布:2021-03-16 21:48:15 瀏覽:285
關於足球的詩歌詞句 發布:2021-03-16 21:47:40 瀏覽:870
拖拉機的古詩 發布:2021-03-16 21:42:53 瀏覽:571
亮甜的詩句 發布:2021-03-16 21:42:00 瀏覽:831
廣東話生日快樂祝福語 發布:2021-03-16 21:38:55 瀏覽:409
噓的短句 發布:2021-03-16 21:38:07 瀏覽:8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