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寓意典故 » 水凈瓶寓意

水凈瓶寓意

發布時間: 2021-01-23 13:59:05

㈠ 雲在青山水在瓶,有什麼深層意義

作者: 淡墨冰心 類別: 小說雜文 某日,在一篇文章里,看到一句話:雲在青山水在瓶。不解其意,上網路搜索,得知一首詩及其出處: 鼎州李翰刺史向葯山(唐代禪僧惟儼)玄化,屢請不赴,乃躬謁之。山執經卷不顧。侍者曰:「太守在此。」守性褊急,乃急:「見面不如聞名。」拂袖便出。山曰:「太守何得貴耳賤目?「守回拱謝,問曰:「如何是道?」山以手指上下,曰:「會么」?守曰:「不會」。山曰:「雲在青山水在瓶。」守忻愜作禮,而述揭曰:「煉得身形似鶴形,錢株松下兩函經。我來問道無余說,雲在青山水在瓶。」 細細品味,頓悟:雲飄浮於青山之上,水靜止在凈瓶之中。心緒淡然於塵埃落定之後,意念遊走於氣息吐納之間,一切都處於一種隨意而又自然的狀態,悠哉而又樂哉!同時也想起了另一首詩,或者更確切的說,叫做謁語吧: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涼風冬有雪。若無閑事掛心頭,便是人間好時節。此類詩,禪味甚濃,似乎脫離紅塵的出家人,才能看得這般透徹。但如若都能做到大徹大悟,沒有絲毫慾望與俗念,心向菩提,這世間也就只多了幾座清廟而已,實在可惜了這精彩紛呈的大千世界。 「雲在青山水在瓶」,最合適的注釋應該是「淡泊」吧。何必非要得一池的雲影,一窗的濤聲,一池的明月。記得在《一代才女·曠世佳人——圖說陸小曼》中,看到徐志摩說過一句耐人尋味的話,因一直被可清放在她的簽名處,故印象頗深:得之,我幸;不得,我命,如此而已。信命,似乎帶有一種封建色彩的消極。但如果這種看似消極的理論可以讓人做到釋然,放平心態,又何嘗不可呢?應該屬於自己的,盡力去爭取;實在不屬於自己的,放之,諸事都不可過分的強求。 但是淡泊這個詞,似乎並不太適合象我們這個年齡層次的人,引申開去,難免會帶上一些老成的夫子之氣。所以對於「雲在青山水在瓶」這句話的理解,我更傾向於隨意與自然、輕松與樂觀。朴樹曾經唱過一首很好聽的歌:《生如夏花》,既然平淡和精彩都是生活,那也就沒有必要都去千篇一律的活得波瀾不驚。雲在青山,心在紅塵,想怎麼樣就怎麼樣,該怎麼樣就怎麼樣吧,輕松的按自己的意願生活是最好。不奢求,不攀比;不好高騖遠,不榿人憂天。再多的煩惱,天大的困難,總會找到行之有效的辦法,正所謂:車到山前必有路,船到橋頭自然直。 知足常樂並不就代表著不思進取,淡然篤定也不代表著清心寡慾。生活,並不是非此即彼。如何給自己找一個平衡點,保持一種盡可能平衡的心態才是最重要的。誰不想過錦衣玉食的生活,誰不想風光的站立在被眾人仰望的光環里,誰不想擁有如花的容顏過人的才識,誰又不想青雲直上,出人投地。想,無可厚非,沒有任何慾望何來百味人生。哪些可以通過努力得到,哪些只能遠而觀之,有時是由環境和能力而定的。一味的怨天尤人,攀比與嫉妒,除了留下一大堆煩惱,還能得到其它嗎? 所以,沒有必要去崇拜任何人,別人的生活未必適合你,別人的不如意你也未必可以看到,被崇拜的生活是崇拜者給的。他可能擁有你沒有的,你也可能擁有他所沒有。如此想想,失意又從何而來?再或者,你極力想改變自己的生活狀態,想擁有私車豪宅,為什麼不可以呢,那就從想的那一刻起,努力去發掘自己最大的潛能吧。如果沒有那個能力,那就拜託,安分守紀的好好獃著,少發些牢騷。 生活沒有給予你的那部分,總會在另一些方面補償給你,總是這樣的想

㈡ 請問觀世音菩薩左手拿的八德水凈瓶,有什麼含義

"八德":孝、悌、忠、信、禮、義、廉、恥,這其中再次恢復了管仲提出的"四維",去掉了"仁",增加了"孝"與"悌",將家族道德置於首位。隨著中國農業社會的發展,以家庭為本位的農業經濟日益穩定與發展,"家"對於農業經濟的發展,對於社會的祥和與穩定等功能日益突出,"家"乃國之基,"家和萬事興",因此"齊家",家庭與家族的凝聚也就日益重要。多子女大家庭中的人倫關系,已經不僅需要縱向倫理的"孝",更需要調整橫向倫理的"悌",有了縱向的"父慈子孝",又有了橫向的"兄友弟恭",建構一個縱橫交錯的家庭倫理十字架,就有可能實現"家和萬事興"。"家"是"國"的細胞,只要這個細胞健康而充滿生機,整個社會、國家就有可能祥和穩定、發展繁榮,"家固而國寧"。故宋代從"家"與"國"的辯證關繫上,突出"孝悌",並將其置於"忠信"的前面,是一種審時度勢的創造。這"八德"是宋代對中華道德的新建構,是對中華道德的新發展,它一直影響到明清,以致影響到朝鮮、韓國等東亞各國。

從清末到民初,面對西方強勢文化對於中國弱勢文化的沖擊,康有為、梁啟超、孫中山都認為,道德是中國之長項,只要推陳出新,就能夠建構中國的新道德。梁啟超等維新派,試圖以"孝、悌、忠、信"這"四德"為基礎,吸收西方近代道德精華,建構中國新道德。孫中山、蔡元培等提出了"忠、孝、仁、愛、信、義、和、平"新"八德",這是"中體西用"、中西道德精華相融合的傑作。這"八德",調整了"孝"與"忠","家"與"國"的位置,表明民族和國家觀念,高於家族的觀念,既是對古人"教孝即教忠"的繼承,也適應了現代"國家至上"的價值觀。中國在宋代以前,沒有"亡國"意識,只要"家固"便可"國寧",故有"以家為本"的倫理道德觀。到了近現代,西方列強是要吞掉一個個的"國",淪為殖民地國家的人民,在血和淚中領悟了"國破"必然"家亡"的真理。因而,各國人民的"國家觀念"、"愛國意識"不斷強化。孫中山立足中國、面對世界,順乎歷史潮流,將"忠",也就是將忠於祖國、忠於人民放在首位,建構"以國為本"的中華倫理道德觀,代表了中國人民的根本利益。

中華道德發展的歷程表明,以孟子"五倫"為標志,形成了"以人為本"的倫理道德觀,千年之後,宋代以"八德"為標志,形成了"以家為本"的倫理道德觀,又過近千年,清末民初,孫中山以新"八德"為標志,形成了"以國為本"的倫理道德觀。"三個為本"分別成為不同時期道德教化的著重點,反映了不同時代對道德發展的必然要求。道德是歷史的產物,又推動歷史的不斷進步。

而今,中國又從一個全新的視角相繼提出"三個主義"和"三德",即集體主義、愛國主義、社會主義,家庭美德、社會公德、職業道德,進而又鮮明地提出了"以人為本"的思想。"人"、"家"、"國",這"三個為本"在當代的辯證統一,必將反映當今人際關系的新倫理、新道德,並做出新概括,從而建構與小康社會相適應的新道德,在新的千年推動中華道德有新發展。

中國傳統道德發展的歷史告訴我們,道德的產生與發展都是人類社會生活的需要,並隨著社會生活的變遷而變化,這種變化既有基本道德規范數量的增減,也有每個道德規范在不同歷史時期自身內涵的豐富與發展。一些恆久不變的道德規范,是由人類社會生活長久不變的內容決定的,即使這些似乎"千古不變"、相對穩定的道德規范,也是隨著社會的發展而不斷"更新"自己的內涵。因此,每個歷史時代的中國人,都有繼承前人道德智慧的責任,又有"推陳出新"發展中華道德的義務。

㈢ 觀音手單拿楊柳沒有凈瓶,是什麼意思代表著什麼含義

凈瓶觀音」,亦名「楊柳觀音」,因菩薩手上的凈 瓶是插有楊柳的。楊柳取其柔順,是象徵觀音慈悲救苦,眾生之意,所謂 「金剛怒目,菩薩低眉」。凈瓶,在「釋氏要覽」中說:「凈瓶梵語軍遲,此雲瓶,常儲水,隨身用以凈手」。又楊柳枝,在印度叫做齒木,常用以刷牙以表清潔。在中國,佛徒常念觀音大悲咒,求咒水治病或灑凈道場,故請佛菩薩亦用「楊枝凈水」。大約六朝隋唐佛法盛行之世,觀音菩薩已家喻戶曉.
傳說觀音菩薩有三十三個化身,楊柳觀音就是其中之一。

據說有一天,觀音菩薩聽說中州地區民風很不好,百姓愚昧無知,貪財好利。慈悲的菩薩決定前去度化那些愚人。

乘著祥雲的觀音菩薩來到中州地區的太室山。當天夜裡,她托夢給當地的百姓,說是明天觀音菩薩要經過此地,點化有緣人,解救百姓的苦難。

第二天,當地的百姓紛紛談起了昨夜所作之夢,發現大家居然作的是同一個夢。於是,眾人滿懷希望等待觀音菩薩的到來。人們每見到一個陌生人,都要上前詢問,看是否是觀音菩薩的化身。但是讓大家失望的是,沒有一個人是觀音菩薩。原來,觀音菩薩化作了一個窮苦的老婦人,一路乞討,沒有一個人注意到她。

當時中州地區正值大旱,莊稼都枯萎了,百姓的糧食很緊張。化身為老婦人的觀音菩薩乞討了很多家,都沒有要到一點吃的,她不禁嘆息道:「乾旱固然是天災,可是也是人自作自受的結果啊。」正巧有一個叫劉世顯的老人聽到了菩薩的嘆息,他心中一動,暗想:「難道這老夫人就是觀音菩薩不成?」於是他上前問道:「老婆婆,你說的很有道理。你的意思是說,因為這里的人不肯一心向善,才遭到這樣的天災吧。如果從現在開始,每個人都積德行善,改過自新,今年的天災還可以救的了嗎?」

菩薩笑著說:「上天之心是最仁慈的,福善之心要比罰惡之心還勝三分。只要人們誠心悔過,上天是會看見的。」劉世顯聽了菩薩的點化,伏身拜道:「多謝觀音菩薩點化。如今弟子茅塞頓開,願菩薩大發慈悲,廣施法力,降下甘霖。弟子願建寺廟供奉菩薩,並且勸說眾人,皈依佛門。」

觀音菩薩說道:「難得你一片誠心替眾人求情。明天午時三刻,我將顯化真身,施法降下甘霖。請你告知當地百姓,到時候可以觀看。」劉世顯再三拜謝,菩薩卻已悄然隱去。

劉世顯把遇見觀音菩薩之事告訴了眾人,大家聽說那個討飯的老婦人就是菩薩,都半信半疑,只等到次日午時三刻再看個究竟。

第二天,將近晌午時分,太室山頂飄起一片白雲,白雲散去,觀音菩薩顯現了真身。只見菩薩丈六金身,頭戴錦兜,身披袈裟,赤著雙腳,手中捧著一隻羊脂白玉凈瓶,瓶中是甘霖和楊柳枝。眾人見了,慌忙下拜,口中念誦「大慈大悲觀世音菩薩」法號。觀音菩薩從凈瓶中取出楊柳枝,蘸著甘霖,向農田中輕輕撒去,其法相也隨之逐漸隱去。不一會兒,大雨傾盆,一直下了半個時辰才停住。

從那以後,中州地區沒有不相信佛法的。劉世顯捐資在太室山上建了一座廟,內中供奉手捧楊柳凈瓶的觀音菩薩像。

這次觀音菩薩的顯化,被稱為「楊柳觀音」。

㈣ 凈瓶觀音寓意

---觀世音菩薩楊柳枝灑甘露,實際上觀世音菩薩這個楊柳枝所灑給內人間的不是灑給我們一容點點的,她是讓整個人間凡是苦難眾生都能夠得到她慈悲的光芒。就像我們現在知道觀世音菩薩一樣的,家喻戶曉。凈瓶水是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楊柳枝是觀世音菩薩的法器。所以你看好了,不管什麼宗教都有這個儀式。你看我們佛教也有,拿水啊,拿點楊柳枝啊,也有這個儀式灑一灑。你看看西方給孩子洗禮,他們也是拿水給人家灑一灑。觀世音菩薩就是點到為止,讓你感受到菩薩慈悲的光芒,讓你受到菩薩的佛光普照,實際上你已經改變了。當一個人要死的時候,他只要感受到觀世音菩薩的楊柳枝給他灑在頭上了,實際上他已經得到加持了,所以他就覺得有希望了,他不會死了。很多人看見觀世音菩薩像他就感覺觀世音菩薩在一樣。很多母親愛孩子,想孩子的時候拿出一張照片一看「我的兒子啊」,就感覺兒子在你身邊一樣的,實際上就是他的法身啊 》摘自師父玄藝問答開示
---你可以隨緣去我的網路知道簡介看鏈接 最好加下聯系方式 望有幫助

㈤ 觀世音菩薩左手拿大鵬鳥右手拿凈水瓶什麼寓意

1、手握寶瓶,代表隨時以甘露之水救助世人、普渡眾生; 2、蘭花指,其實叫做「說法穎,也就是時時刻刻教世人們懂得佛理,要「放得下、看得開、忘得掉」。

㈥ 觀音右手拿凈瓶是什麼意思

觀音右手拿制凈瓶,左手拿楊柳,這兩件物件,都是生活用品。她手中的柳枝(楊枝),據考證是古代印度一種刷牙的工具,叫「齒木」。因為古代沒有牙刷,當時的佛教徒就用楊枝刷牙,或咀嚼枝條以清潔牙。她手中的凈瓶,是用來儲水的,隨身攜帶,用以凈手。

簡單來說,觀世音菩薩手執凈瓶與楊枝表示的是菩薩普救世間的廣大悲行,她手中的凈瓶楊柳枝為千手觀音四十手持物之一,凈瓶主在凈,內盛以楊枝甘露,化凡夫熱惱為清涼,恆順心願,普度眾生。

(6)水凈瓶寓意擴展閱讀:

1、楊柳觀音。從隋、唐開始,便盛行一手持柳枝,一手持凈瓶的觀音造像。民間的楊柳觀音,輒稱柳枝為楊枝(在植物學上楊與柳不同:楊葉向上,柳葉垂下),把二者混淆。

2、菩薩手上的凈 瓶是插有楊柳的。楊柳取其柔順,是象徵觀音慈悲救苦,眾生之意,所謂 「金剛怒目,菩薩低眉」。凈瓶,在「釋氏要覽」中說:「凈瓶梵語軍遲,此雲瓶,常儲水,隨身用以凈手」。

3、楊柳枝在印度叫做齒木,常用以刷牙以表清潔。在中國,佛徒常念觀音大悲咒,求咒水治病或灑凈道場,故請佛菩薩亦用「楊枝凈水」。大約六朝隋唐佛法盛行之世,觀音菩薩已家喻戶曉.

㈦ 我得一尊觀音像一手輕攬如意柳枝,一手倒置凈瓶,下有三條龍張口接水,請問寓意為何

南無阿彌陀佛,隨喜贊嘆:南無大悲觀世音菩薩普降甘露,救苦救難!!!

天災人禍 隨時發生內 難以預料容 令人不安
若常念佛 大事化小 小事化無 平安免難
念佛一聲 罪滅河沙 禮佛一拜 福增無量
貧窮念佛,能逢貴人相扶,獲得溫飽;
病人念佛,能夠輔助醫葯,早日康復。

念佛功德無邊,凡欲求子嗣、延壽命、愈疾病、解災難、取功名、安家宅、謀職業、益資財、化解冤結、超度先亡、只管念佛,無不靈驗;不但自己蒙福,亦使家人受惠。念佛之人,阿彌陀佛,常住其頂,放大光明,日夜守護,菩薩相隨,天神擁護;現世安穩利樂,臨終往生凈土。
敬請常念:南無阿彌陀佛 na mo a mi tuo fo

㈧ 觀音造像一手持柳枝,一手持凈瓶,柳枝跟凈瓶有什麼寓意

有人說觀音的這個形象是因為當時佛教教徒的生活習慣而來的,但是我認為凈瓶是凈化邪物,柳枝一是寓意著挽留,也就是觀音經常說的「回頭是岸」,這也有一種慈悲憐憫的意思。


而且柳枝很柔軟,所以也代表著觀音的菩薩心腸。那麼凈瓶就是來滋潤柳枝的,凈瓶裡面是水,水可以洗滌人們的心靈,出去人身體上的污垢,所以凈瓶有這凈化一切的力量,二者相輔相成缺一不可,所以說觀音菩薩手中持有的是這兩個東西。

㈨ 觀音菩薩手中的凈瓶與柳枝有何含義

楊柳柔順,象徵觀世間菩薩恆順眾生、慈悲救度;又楊柳枝梵語齒木,回刷牙之用,以表潔凈答;凈瓶梵語軍遲,常貯水,用以凈手,亦表潔凈。在中國有大悲水懺法,即念觀音聖號、求咒聖水治病或灑凈,常有楊枝凈水之說。

㈩ 觀音手托凈瓶手拿柳枝的含意

楊柳觀音。從隋、唐開始,便盛行一手持柳枝,一手持凈瓶的觀音回造像。民間的楊柳觀答音,輒稱柳枝為楊枝(在植物學上楊與柳不同:楊葉向上,柳葉垂下),把二者混淆,但在隋唐時,二者皆有潔凈與祛病的含意,現時所稱之楊枝甘露,實應為柳枝。凈瓶內盛凈水,象徵凈化身心。其後觀世音的柳枝甘露,便成為民間最受喜愛的形象。據說觀音手中的柳枝「可醫病,顯示可解除苦難」。《隋書·真臘傳》載:「每旦澡洗,以楊枝凈齒,讀誦經咒」。觀世音遍灑甘露法水,令眾生了悟菩提,是代表慈悲為懷,普灑佛法。但後來民間大眾誤以為那是掌握天氣睛雨的法寶,於是每逢旱天便紛紛向觀世音求雨。

熱點內容
古代勵志的名言 發布:2021-03-16 21:50:46 瀏覽:209
形容兒孫繞膝的詩句 發布:2021-03-16 21:49:35 瀏覽:878
席慕蓉賞析印記 發布:2021-03-16 21:48:26 瀏覽:311
權力很大含有手的成語 發布:2021-03-16 21:48:22 瀏覽:584
能聽的兒童故事 發布:2021-03-16 21:48:15 瀏覽:285
關於足球的詩歌詞句 發布:2021-03-16 21:47:40 瀏覽:870
拖拉機的古詩 發布:2021-03-16 21:42:53 瀏覽:571
亮甜的詩句 發布:2021-03-16 21:42:00 瀏覽:831
廣東話生日快樂祝福語 發布:2021-03-16 21:38:55 瀏覽:409
噓的短句 發布:2021-03-16 21:38:07 瀏覽:8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