歇後語滴水石穿
『壹』 水滴石穿下一句歇後語
歇後語:水滴石穿——貴在持久/非一日之功。用來比喻只要長時間堅持下去,做事就能成功。
水滴石穿,出自宋代羅大經的《鶴林玉露》,意思是水一直向下滴,時間長了能把石頭滴穿,後比喻力量雖小,只要堅持不懈,事情就能成功。也說「滴水穿石」,常與「繩鋸木斷」連用。
常用俗語搭配為: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水滴石穿非一日之功。
意思:水被凍結了三尺的冰,不是一天的寒冷就可以造成了。水一直向下滴,把石頭滴穿,也是不一天就可以的。
比喻任何事的發生都有其潛在的,長期存在的因素,不是突然之間就可以形成的。多用努力堅持的成績取得的。
(1)歇後語滴水石穿擴展閱讀:
相關典故
宋朝時,有個叫張乖崖的人,在崇陽縣擔任縣令。當時,常有軍卒侮辱將帥、小吏侵犯長官的事。張乖崖認為這是一種反常的事,下決心要整治這種現象。
一天,他在衙門周圍巡行。突然,他看見一個小吏從府庫中慌慌張張地走出來。張乖崖喝住小吏,發現他頭巾下藏著一文錢。
張乖崖上前責問,才知道是從府庫中偷來的。他把那個小吏帶回大堂,下令拷打。那小吏不服氣:「一文錢算得了什麼!你也只能打我,不能殺我!」張乖崖大怒,判道:「一日一錢,千日千錢,繩鋸木斷,水滴石穿。」為了懲罰這種行為,張乖崖當堂斬了這個小吏。
『貳』 水滴石穿歇後語
水滴石穿(歇後語):
水滴石穿 —— 貴在持久
水滴石穿是一個成語,最早出自東漢班固的《漢書·枚乘傳》。指水滴不斷地滴,可以滴穿石頭;比喻堅持不懈,集細微的力量也能成就難能的功勞。
『叄』 求歇後語「滴水石穿--------」,後半句是什麼
繩鋸木斷
『肆』 有哪些關於「滴水石穿」的歇後語
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
一日一錢,千日千錢,繩鋸木斷,水滴石穿。
其實內地上本沒有路,走的人多了容,也便成了路。
天將降大任於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
不積跬步,無以至千里;不積小流,無以成江海。
『伍』 滴水石穿的歇後語
滴水石穿歇後語
歇後語:滴水穿石
答案:
——非一日之功.
『陸』 歇後語 水滴石穿
水滴石穿——貴在持久。
早開的紅梅——不等寒(閑)。
砌牆的石頭——後來居上。
關羽失荊州——驕兵必敗。
王羲之寫字——入木三分。
周瑜打黃蓋——一個願打,一個願挨。
(6)歇後語滴水石穿擴展閱讀:
歇後語的分類
1、諧音類。
如:
空棺材出葬——目(墓)中無人;
孔夫子搬家——凈是輸(書)
特點:這類歇後語是利用同音字或近音字相諧,由原來的意義引申出所需要的另一種意義。看到這類歇後語,往往要轉幾個彎子才能恍然大悟,因而也更饒有興味。有的書把它列入「雙關語」一類,也是有道理的。
2、喻事類。
如:
弄堂里搬木頭——直來直去;
冷水發面——沒多大長進;
特點:這類歇後語是用客觀的或想像的事情作比方。如果對設比事情的特點、情狀有所了解,也自然能領悟後半段的「謎底」。
3、喻物類。
如:
黃牛肩腳——不負責任;
老鼠上街——人人喊打
棋盤里的卒子——只能進不能退;
特點:這類歇後語則是用某種或某些物件、動物作比方。了解卜設比物的性質,也就能領悟它的意思。
4、故事類。
如:
劉備借荊州——只借不還;
林沖棒打洪教頭——專看你的破綻下手;
特點:這類歇後語一般是引用常見的典故、寓言和神話傳說等作比方。上述兩例,只要知道劉備、林沖故事的,自能瞭然於心。
5、多種類型相結合的,歸入其特點更為明顯的一類。
如:
紙糊的琵琶——談(彈)不得
這類歇後語兼喻物、諧音,現歸入諧音類。
參考資料:網路——歇後語
『柒』 歇後語:滴水石穿——
非一日之功
『捌』 滴水石穿(歇後語)
滴水穿石(滴水石穿)——非一日之功.
『玖』 歇後語:水滴石穿-------( )
滴水石穿——非一日之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