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寓意典故 » 王章的典故

王章的典故

發布時間: 2021-01-23 05:02:01

1. 《三國演義》有關的成語典故有哪些

【成語】

不出所料
《三國演義》第三十一回「曹操倉亭破本初玄德荊州依劉表」:逢紀因譖曰:「豐在獄中聞主公兵敗,撫掌大笑曰:果不出吾之料!」

不知所雲
《三國演義》第九十一回 祭瀘水漢相班師 伐中原武侯上表,諸葛亮《前出師表》:臣不勝受恩感激,今當遠離,臨表涕零,不知所言。
作姦犯科
《三國演義》第九十一回 祭瀘水漢相班師 伐中原武侯上表,諸葛亮《前出師表》:若有作姦犯科,及為忠善者,宜付有司,論其刑賞。

月明星稀
《三國演義》第四十八回 宴長江曹操賦詩 鎖戰船北軍用武:曹操《短歌行》:月明星稀,烏鵲南飛。繞樹三匝,何枝可依?對酒當歌,人生幾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慨當以慷,憂思難忘。何以解憂?難有杜康。青青子衿,悠悠我心。但為君故,沉吟至今。

一身是膽

《三國演義》第七十一回 占對山黃忠逸待勞 據漢水趙雲寡勝眾:玄德大喜,看了山前山後險峻之路,欣然謂孔明曰:「子龍一身都是膽也!」後人有詩贊曰:「昔日戰長坂,威風猶未減。突陣顯英雄,被圍施勇敢。鬼哭與神號,天驚並地慘。常山趙子龍,一身都是膽!」

望梅止渴
曹操帶兵攻打張綉,行軍路過一片荒涼的乾旱地區,將士們又累又渴,一點也打不起精神來。曹操想,在這無水之地不能久留,如果千軍萬馬不很快離開乾旱地區,就是不打仗也得渴死在這里。可將士們已經渴得一點力氣也沒有了,更不要說快走了。有什麼法子使將士們快點離開這片乾旱的土地呢?曹操靈機一動,發出命令說:「前面有一片梅森,梅樹結滿了梅子,梅子又酸又甜,到那裡就能解渴了。」消息一傳開,將士們都加快了步伐,都想趕快到達前邊那片梅林。而且一想到梅子他們嘴裡就流出口水,頓時不覺得渴了。很快大家就走出乾旱地,到了目的地。大家雖然沒見到梅林,沒吃到梅子,但離開了乾旱地,擺脫了危險,有水喝了,就不感到疲勞了。
《世說新語.假譎》:「魏武行役,失汲道,軍皆渴,乃令曰:『前有大梅林,饒子,甘酸可以解渴。』士卒聞之,口皆出水,乘此得及前源。」

探囊取物
《三國演義》第二十五回:「屯土山關公約三事救白馬曹操解重圍」:關公縱馬上山,眾將盡皆稱賀。公獻首級於操前。操曰:「將軍真神人也!」關公曰:「某何足道哉!吾弟張翼德於百萬軍中取上將之頭,如探囊取物耳。」操大驚,回顧左右曰:「今後如遇張翼德,不可輕敵。」令寫於衣袍襟底以記之。
《三國演義》第四十二回:張翼德大鬧長坂橋劉豫州敗走漢津口:曹操想起關公當年的話,回顧左右道:「我向曾聞雲長言:翼德於百萬軍中,取上將之首,如探囊取物。今日相逢,不可輕敵。」

如魚得水
《三國演義》第三十九回 荊州城公子三求計博望坡軍師初用兵:玄德曰:「吾得孔明,猶魚之得水也。兩弟勿復多言。」

樂不思蜀
《三國演義》第一百一十九回:「假投降巧計成虛話再受禪依樣畫葫蘆」:乃問後主曰:「頗思蜀否?」後主曰:「此間樂,不思蜀也。」

七步成詩
《三國演義》第七十九回:「兄逼弟曹植賦詩侄陷叔劉封伏法」:植略不思索,即口佔一首曰:「煮豆燃豆萁,豆在釜中泣,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曹丕聞之,潸然淚下。

三顧茅廬
《三國演義》第四十三回 諸葛亮舌戰群儒 魯子敬力排眾議 昭曰:「近聞劉豫州三顧先生於草廬之中,幸得先生,以為如魚得水,思欲席捲荊襄。今一旦以屬曹操,未審是何主見?」
《三國演義》第九十一回 祭瀘水漢相班師 伐中原武侯上表 「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顧臣於草廬之中,諮臣以當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許先帝以驅馳。」

鞠躬盡瘁,死而後已
《三國演義》第九十七回 討魏國武侯再上表 破曹兵姜維詐獻書 《後出師表》:「然後吳更違盟,關羽毀敗,秭歸蹉跌,曹丕稱帝,凡事如是,難可逆見。臣鞠躬盡瘁,死而後已;至於成敗利鈍,非臣之明所能逆睹也。」

出言不遜
三國演義第二十三回 禰正平裸衣罵賊 吉太醫下毒遭刑 :「此人出言不遜,何不殺之。」

分久必合,合久必分
三國演義第一回 宴桃園豪傑三結義 斬黃巾英雄首立功:「話說天下大勢,分久必合,合久必分。」

一臂之力
三國演義第二十回 曹阿瞞許田打圍 董國舅內閣受詔:「願助兄一臂之力,共誅國賊。」

危在旦夕
三國演義第二回 張翼德怒鞭督郵 何國舅謀誅宦豎 :「天下危在旦夕,陛下尚自與閹宦共飲耶?」

危急存亡
《三國演義》第九十一回 祭瀘水漢相班師 伐中原武侯上表 出師表:「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此誠危急存亡之秋也。」

【典故】

六齣祁山
諸葛亮聲東擊西,以奇兵「六齣祁山」,平取隴右,是避實就虛,出其不意,攻其不備。曹魏赤壁戰敗後,將主力防線布於長江、秦嶺,尤其劉備占據荊襄,外接好孫權,故曹操更加緊長江防線。關羽荊州之失,章武三年(223)蜀主伐魏敗,曹魏以為「備已死,數多寂然無聲」,故「略無備豫」。諸葛亮「六齣祁山」,利用隴右諸多有利因素,對盡快形成抗魏統一戰線和抗魏統一戰線和抗魏聯軍有其重要的現實意義。

七擒孟獲
第八十七回 征南寇丞相大興師 抗天兵蠻王初受執
第八十八回 渡瀘水再縛番王 識詐降三擒孟獲
第八十九回 武鄉侯四番用計 南蠻王五次遭擒
第九十回 驅巨善六破蠻兵 燒藤甲七擒孟獲

九伐中原
第一百一十五回 詔班師後主信讒 托屯田姜維避禍: 蜀漢景耀五年,冬十月....大將軍姜維勃然大怒曰:「昔丞相六齣祁山,亦為國也。吾今八次伐魏,豈為一己之私哉?今當先取洮陽。如有逆吾者必斬!」遂留廖化守漢中,自同諸將提兵三十萬,徑取洮陽而來。(《三國志》記載,西元238年—262年之間,姜維共進行了十一次北伐。)

三英戰呂布 溫酒斬華雄
見於《三國演義》第五回。但不是史實,因為據史書記載,參與討伐董卓的沒有公孫瓚,也沒有「三英」,因此小說中「溫酒斬華雄」以及「三英戰呂布」都是杜撰的。「三英」指劉備(字玄德)、關羽(字雲長)、張飛(字翼德)。

煮酒論英雄
《三國演義》第二十一回 曹操煮酒論英雄 關公賺城斬車胄。其中有一個細節是:操以手指玄德,然後自指曰:「天下英雄,唯使君與操耳。」玄德聞言,吃了一驚,手中所執匙箸,不覺落於地下。時正值天雨將至,雷聲大作。玄德乃從容拾箸曰:「一震之威,乃至於此!」

過五關斬六將
第二十七回 美髯公千里走單騎 漢壽侯五關斬六將 劉備軍被曹操擊敗,劉、關、張失散。其中關羽被曹操軍包圍。曹操希望招降關羽,就當事情這樣順理成章的進行時,突然,關羽得到了劉備的消息,因此,立即向曹操請辭,但曹操避而不見,最後,關羽只能不辭而別。由於沒有得到曹操的手諭,因此一路之上遭到了層層攔阻,但關羽憑借一己之力,過了五個曹操所轄關隘,立斬曹操六員大將。

刮骨療傷
第七十五回 關雲長刮骨療毒 呂子明白衣渡江 關羽在戰斗中右臂被龐統射中一箭。箭頭有毒,毒已入骨,又青又腫,不能動彈。華佗聽說關羽箭傷不愈,表示能為他刮骨去毒。手術進行中,華佗刮骨的聲音悉悉刺耳,周圍的人掩面失色,而關羽卻依然飲酒弈棋,若無其事。等到敷上葯,縫上線,手術告成,關羽便大笑而起,高興地說:「先生真是神醫。看,我的手臂已經屈伸自如,毫無痛楚了。」華佗也說:「我一生行醫,沒有見過象您那樣沉著堅強的人,真是大丈夫!」

敗走麥城
第七十六回 徐公明大戰沔水 關雲長敗走麥城 漢建安二十四年,蜀將關羽在敗走麥城時為吳將截獲,被斬於臨沮。後以"走麥城"喻陷入絕境。東漢建安二十四年(公元219年),蜀將關羽失守荊州,退守麥城,在此演出了一場千古悲劇。麥城因此聞名中外。麥城現留有殘垣斷壁。南北長600米,寬100米,高30米,似一座小山,橫卧在沮水河畔。清同治《當陽縣志》記載:「麥城在縣東南五十里,沮漳二水這間,傳楚昭王所築。三國時,關羽為孫權所襲,西走麥城即此」。

單騎救主
第四十一回 劉玄德攜民渡江 趙子龍單騎救主
《三國志-卷三六蜀書六關張馬黃趙傳》記載「趙雲字子龍,常山真定人也。本屬公孫瓚,瓚遣先主為田楷拒袁紹,雲遂隨從,為先主主騎。一及先主為曹公所追於當陽長阪,棄妻子南走,雲身抱弱子,即後主也,保護甘夫人,即後主母也,皆得免難。遷為牙門將軍。先主入蜀,雲留荊州。」。此事還見於《雲別傳》。

舌戰群儒
第四十三回 諸葛亮舌戰群儒 魯子敬力排眾議 《三國演義》是中國古典文學的精品,其中的「諸葛亮舌戰群儒」一回更是精品中的精品。《三國演義》第四十三回寫諸葛亮隻身隨魯肅過江、游說東吳群臣。時值劉備新敗,退守夏口,曹操大軍壓境,東吳上下主降之風日盛。在此情勢下,諸葛亮以其超人的膽識同東吳群儒展開舌戰,並以其滔滔辯才使對手一個個皆成「口」下敗將,並最終說服了孫權,使孫劉聯盟共抗曹操的局面得以形成。

火燒新野
第四十回 蔡夫人議獻荊州 諸葛亮火燒新野 火燒博望坡之後,曹操卷土重來,派曹仁和曹洪大軍進攻新野。諸葛亮料新野呆不了,就留下空城,民房屋上藏硫磺等引火之物。曹軍進城之後住入了民房。夜裡狂風大作,埋伏在城外的劉備軍往城裡射火箭。大火迅速燒起來。曹兵逃奔出城,被劉備軍截殺,大敗而歸。

三氣周瑜
第五十一回 曹仁大戰東吳兵 孔明一氣周公瑾; 第五十五回 玄德智激孫夫人 孔明二氣周公瑾;第五十六回 曹操大宴銅雀台 孔明三氣周公瑾。 這是三國演義里的一個故事,小說虛構,為了美化諸葛亮而故意貶低周瑜,正史上並無此事,並且周瑜氣量也非常寬宏,與演義描寫的完全不同。「三氣周瑜」時諸葛亮在山上彈奏《長河吟》,自敘對周瑜《長河吟》之曲傾心思慕,所以重金求來,又分析天下鼎足三分之勢,言語中殷切勸導之意十分動人。而周瑜回答的則很簡單:「我既為東吳之臣,便與吳主謀事!」

羽扇綸巾
羽扇綸巾所指乃是周瑜,非是諸葛亮。周瑜文韜武略,盡顯英雄氣概,之所以用羽扇綸巾來形容他就是要體現出他的儒將風采。儒,指文人雅士。將,指大將風范。周瑜在詩中盡顯文人雅士的高尚情操,又不失戰火紛飛中的大將風范,實乃人中豪傑!周瑜一生征戰,有強烈的進取精神和橫行天下的報負;周瑜少年得志,風度可人,議論英發,有口皆碑;周瑜文采超群,精於音樂,即使是酒後,仍能聽出樂人演奏的音樂中的很細微的疏失。

木牛流馬
第一百二回 司馬懿佔北原渭橋 諸葛亮造木牛流馬 也許是否受了魯班木車馬的啟發,約1700年後,三國時代的諸葛亮發明木牛流馬,用其在崎嶇的棧道上運送軍糧,且「人不大勞,牛不飲食」。與王充記載魯班木車馬的寥寥數語相比,《三國志》、《三國演義》等書對諸葛亮的木牛流馬的記述可算是繪聲繪色、活靈活現、極為詳盡了。但不知為什麼,陳壽和羅貫中等對木牛流馬的製作原理和工藝卻不提一字。

火燒連營
第八十四回 陸遜營燒七百里 孔明巧布八陣圖 蜀漢章武元年(221年),劉備為報吳奪荊州、關羽被殺之仇,率大軍攻吳。吳將陸遜為避其鋒,堅守不戰,雙方成對峙之勢。蜀軍遠征,補給困難,又不能速戰速決,加上入夏以後天氣炎熱,以致銳氣漸失,士氣低落。劉備為舒緩軍士酷熱之苦,命蜀軍在山林中安營紮寨以避暑熱。陸遜看準時機,命士兵每人帶一把茅草,到達蜀軍營壘時邊放火邊猛攻。蜀軍營寨的木柵和周圍的林木為易燃之物,火勢迅速在各營漫延。蜀軍大亂,被吳軍連破四十餘營。

連環計
第八回 王司徒巧使連環計 董太師大鬧鳳儀亭
第四十七回 闞澤密獻詐降書 龐統巧授連環計 龐統使曹操戰艦勾連,而後縱火焚之,使不得脫。則連環計者,其結在使敵自累,而後圖之。蓋一計累敵,—計攻敵,兩計扣用,以摧強勢也。如宋畢再遇賞引敵與戰,且前且卻,至於數四。視日已晚,乃以香料煮黑,布地上。復前博戰,佯敗走。敵乘勝追逐。其馬已飢,聞豆香,乃就食,鞭之不前。遇率師反攻,遂大勝。皆連環之計也。

大意失荊州
第七十五回 關雲長刮骨療毒 呂子明白衣渡江 關羽當時遠征樊城,荊州空虛。曹操採納司馬懿之計,一面調五萬精兵去救援樊城,一面聯結東吳,叫孫權暗襲荊州。那時,東吳守將是大將呂蒙,很厲害。關羽為防呂蒙,留下重兵防範,呂蒙難攻。這時,陸遜獻計說:『關羽自恃英勇無敵,所怕的就是你。如果將軍辭職,關羽一定中計。』呂蒙依計而行,關羽果然中計,便把荊州重兵調來攻打樊城。結果,呂蒙率吳軍攻破荊州。關羽被迫走麥城。

白帝城託孤
第八十五回 劉先主遺詔託孤兒 諸葛亮安居平五路 白帝託孤的背景是關羽所守的荊州被吳國攻佔,關羽兵敗被俘,不降,被殺。劉備聞後盡起全國大兵去討伐吳國,為關羽報仇。但是劉備被吳火燒聯營,大敗後兵敗退到白帝城,一病不起,劉備對諸葛亮說:「如果你看阿斗是個當皇帝的料子,你就輔佐他,如果他不是個當皇帝的料子,你就把他廢黜了,你自己當皇帝吧。」諸葛亮一聽立刻跪下說:我一定會全心全意輔佐劉禪的,絕不敢有一點自己當皇帝的意思。一定會做到鞠躬盡瘁,死而後已。

空城計
第九十五回 馬謖拒諫失街亭 武侯彈琴退仲達 魏國派司馬懿掛帥進攻蜀國街亭,諸葛亮派馬謖駐守失敗。司馬懿率兵乘勝直逼西城,諸葛亮無兵迎敵,但沉著鎮定,大開城門,自己在城樓上彈琴。司馬懿懷疑設有埋伏,引兵退去。等得知西城是空城回去再戰,趙雲趕回解圍。

華容道
第五十回 諸葛亮智算華容 關雲長義釋曹操 「諸葛亮智算華容,關雲長義釋曹操」,是世人皆知的一個故事,《三國演義》中的重點篇章。小說寫赤壁戰前,諸葛亮算定曹操必敗走華容,且夜觀天象,曹操不當身亡,考慮到曹操與關羽有恩,於是派關雲長把守華容道,留個人情與關羽做。小說又寫曹操果然由烏林向華容道敗退,並在途中三次大笑諸葛亮、周瑜智謀不足,未在險要處暗設伏兵。

草船借箭
第四十六回 用奇謀孔明借箭 獻密計黃蓋受刑 諸葛亮「草船借箭」是《三國演義》中最精彩的故事之一。讀了這段故事,常常使人對諸葛亮的聰明才智贊嘆不已。《三國演義》是小說,虛構成分極多,正史上草船借箭是發生在孫權與曹操的濡須之戰,孫權坐船親自去刺探曹操的軍情,被曹操發現命令士兵射箭攻擊,孫權的船被射歪差點沉了,他便讓船掉個頭讓箭繼續射,這樣一來船就平衡了,孫權就把船開走了。孫權的聰明讓曹操十分感嘆,留下一句名言「生子當如孫仲謀」。

煮豆燃萁
《三國演義》第七十九回:「兄逼弟曹植賦詩侄陷叔劉封伏法」:植略不思索,即口佔一首曰:「煮豆燃豆萁,豆在釜中泣,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曹丕聞之,潸然淚下。

釋源:《世說新語·文學》:「文帝嘗令東阿王七步中作詩,不成者行大法。應聲便為詩曰:『煮豆持作羹,漉菽以為汁,萁在釜下燃,豆在釜中泣。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帝深有慚色。」
說解:「煮豆燃萁」比喻曹丕曹植兄弟二人同胞手足自相殘殺。後世用以比喻骨肉相殘,如清浴日生《海國英雄記·投誠》「因此上蔑王章,殘百姓,煮豆燃萁,惹朝廷勞兵轉餉。」或稱曹植之才,以「七步成詩」或「七步成章」、「七步之才」比喻人有才氣,文思敏捷,如《醒世恆言》:「從來寵貴起猜疑,七步成詩亦可為。堪嘆釜萁仇未已,六朝骨肉盡誅夷。」明高明《琵琶記·春宴杏園》:「休道是七步成章。」《初刻拍案驚奇》:「適間鞦韆詞,雖是流麗……真個七步之才,也不過如此。」

單刀赴會
第六十六回 關雲長單刀赴會 伏皇後為國捐生 原指關羽只帶一口刀和少數隨從赴荊州宴會。後泛指一個人冒險赴約。有贊揚赴會者的智略和膽識之意。這次「單刀會」,經戲劇家、小說家敷衍,關羽成了英雄,魯肅反成了鼠目寸光、骨軟膽怯的侏儒。那是藝術家的創造,並非歷史。魯肅一手促成了孫劉聯盟,並為之「守之終身而不易」(王夫之語)。所以,劉備、孫權都逐漸強大,建立了與曹魏抗衡的蜀、吳二國,中國歷史上才出現了三國時期。

2. 孟子的典故

《梁惠王章句上》

孟子見梁惠王。梁惠王,魏侯罃也。都大梁,僭稱王,溢曰惠。史記:「惠王三十五年,卑禮厚幣以招賢者,而孟軻至梁。」王曰:「叟不遠千里而來,亦將有以利吾國乎?」叟,長老之稱。王所謂利,蓋富國強兵之類。孟子對曰:「王何必曰利?亦有仁義而已矣。仁者,心之德、愛之理。義者,心之制、事之宜也。此二句乃一章之大指,下文乃詳言之。後多放此。王曰『何以利吾國』?大夫曰『何以利吾家』?士庶人曰『何以利吾身』?上下交征利而國危矣。萬乘之國弒其君者,必千乘之家;千乘之國弒其君者,必百乘之家。萬取千焉,千取百焉,不為不多矣。苟為後義而先利,不奪不饜。乘,去聲。饜,於艷反。此言求利之害,以明上文何必曰利之意也。征,取也。上取乎下,下取乎上,故曰交征。國危,謂將有弒奪之禍。乘,車數也。萬乘之國者,天子畿內地方千里,出車萬乘。千乘之家者,天子之公卿采地方百里,出車千乘也。千乘之國,諸侯之國。百乘之家,諸侯之大夫也。弒,下殺上也。饜,足也。言臣之於君,每十分而取其一分,亦已多矣。若又以義為後而以利為先,則不弒其君而盡奪之,其心未肯以為足也。未有仁而遺其親者也,未有義而後其君者也。此言仁義未嘗不利,以明上文亦有仁義而已之意也。遺,猶棄也。後,不急也。言仁者必愛其親,義者必急其君。故人君躬行仁義而無求利之心,則其下化之,自親戴於己也。王亦曰仁義而已矣,何必曰利?」重言之,以結上文兩節之意。此章言仁義根於人心之固有,天理之公也。利心生於物我之相形,人慾之私也。循天理,則不求利而自無不利;殉人慾,則求利未得而害已隨之。所謂毫釐之差,千里之繆。此孟子之書所以造端托始之深意,學者所宜精察而明辨也。太史公曰:「余讀孟子書至梁惠王問何以利吾國,未嘗不廢書而嘆也。曰嗟乎!利誠亂之始也。夫子罕言利,常防其源也。故曰『放於利而行,多怨』。自天子以至於庶人,好利之弊,何以異哉?」程子曰「君子未嘗不欲利,但專以利為心則有害。惟仁義則不求利而未嘗不利也。當是之時,天下之人惟利是求,而不復知有仁義。故孟子言仁義而不言利,所以拔本塞源而救其弊,此聖賢之心也。

3. 成語故事牛衣對泣 牛衣對泣的典故出自哪裡

牛衣對泣,是一個成語,典出《漢書·王章傳》,說的是西漢時的王章家裡非常貧窮回,年輕時在京城長安求學,答與妻子住在一起,過著艱難困苦的生活。有一次,他生病,沒有被子,只好蓋用亂麻和草編織的像蓑衣一類的東西。這是當時給牛禦寒用的,人們稱它為「牛衣」。王章蜷縮在牛衣里,冷得渾身發抖。王章以為自己快死了,哭泣著對妻子說:「我的病很重,連蓋的被子都沒有。看來我就要死去,我們就此訣別吧!」妻子聽了怒氣沖沖地斥責他說:「仲卿!你倒是說說,京師朝廷中的那班貴人,他們的學問誰及得上你?現在你貧病交迫,不自己發奮,振作精神,卻反而哭泣,多沒出息呀!」王章聽了這席話,不禁暗自慚愧。病癒後,他發奮讀書,終於成了有用之才。

4. 有哪些好一點的成語典故書籍

《中華成語故事》
寓言故事》

1、牛衣對泣,典故名,成語,典出《漢書·王章傳》。漢代王章為渚生學於長安,生病無被,躺在牛衣中,向妻涕泣、訣別。遂用「牛衣對泣」等謂夫妻共守貧窮,或形容寒士貧居困厄的凄涼之態。王章為諸生學於長安,生病無被,躺在牛衣中,向妻涕泣、訣別。後遂用「牛衣對泣、牛衣夜哭、牛衣當被、王章被、卧牛衣、眠牛衣、擁牛衣、泣牛衣、牛衣淚」等謂夫妻共守貧窮,或形容寒士貧居困厄的凄涼之態。

2、兀兀窮年:出自東漢·班固《漢書·王褒傳》,指辛辛苦苦地一年到頭這樣做,勤勞不懈。比喻做事不辭勞苦。兀兀:勞苦的樣子。窮年:終年,一年到頭。現比喻一年辛辛苦苦的工作。

3、蜀犬吠日[shǔ quǎn fèi rì]【解釋】:蜀:四川省的簡稱;吠:狗叫。原意是四川多雨,那裡的狗不常見太陽,出太陽就要叫。比喻少見多怪。【出自】:唐·柳宗元《答韋中立論師道書》:「屈子賦曰:『邑犬群吠,吠所怪也。』仆往聞庸、蜀之南,恆雨少日,日出則犬吠。」

4、犀牛望月:出自南宋劉義慶的《世說新語·言語》,比喻害怕類似的東西,亦指炎熱的暑天,另有神話傳說若干。

5、「黃鍾大呂」:典出《周禮註疏》卷二十二〈春官宗伯·大司樂〉。黃鍾,我國古代音韻十二律中六種陽律的第一律。大呂,六種陰律的第一律。後遂以「黃鍾大呂」形容音樂或言辭庄嚴、正大、高妙、和諧。

6、白龍魚服:白龍化為魚在淵中游。比喻帝王或大官吏隱藏身份,改裝出行。比喻貴人微服出行,恐有不測之虞。西漢·劉向《說苑·正諫》:「昔白龍下清冷之淵,化為魚,漁者豫且射中其目。 漢·張衡《東京賦》:「白龍魚服,見困豫且。」

7、 百巧千窮: bǎi qiǎo qiān qióng 釋義: 指有才能者境遇反而不好。亦作「百巧成窮」。出處: 宋·陳師道《早起》詩:「有家無食違高枕,百巧千窮只短檠。」示例: 宋陳師道《寄單州張朝請》詩:「一言悟主心猶壯,百巧成窮發自新。」

8、曲突徙薪[qū tū xǐ xīn]【解釋】:曲:彎;突:煙囪;徙:遷移;薪:柴草。把煙囪改建成彎的,把灶旁的柴草搬走。比喻事先採取措施,才能防止災禍。【出自】:《漢書·霍光傳》:「臣聞客有過主人者,見其灶直突,傍有積薪。客謂主人,更為曲突,遠徙其薪,不者且有火患,主人嘿然不應。俄而家果失火,鄰里共救之,幸而得息。

9、竹馬之交:成語,形容童年時代就要好的朋友。語出李白《長干行》:「郎騎竹馬來,繞床弄青梅,同居長干里,兩小無嫌猜。」

10、一飯千金:比喻厚報對自己有恩的人。漢 韓信 少貧,在 淮陰城 釣魚,有漂母見其飢,飯之。後 信 為 楚王 ,召所從食漂母,賜千金。見《史記·淮陰侯列傳》。後稱受恩重報為「一飯千金」。 唐 沉亞之 《旌故平盧軍節士》:「夫舉食於人,當渴飢之望也,一飯千金,未足者不能十金。」

11、七步之才:【解釋】:形容才思敏捷。【出自】:南朝宋·劉義慶《世說新語·文學》:「文帝嘗令東阿王七步中作詩,不成者行大法;應聲便為詩曰:『煮豆持作羹,漉菽以為汁;萁在釜下燃,豆在釜中泣;本自同根生,相煎何太急!』帝深有慚色。」

12、狗尾續貂:貂不夠用了拿狗尾巴來頂替,指封官太濫。亦比喻拿不好的東西補接在好的東西後面,前後兩部分非常不相稱(多指文學作品)。「狗尾續貂」這條成語,除了本來的意思,後來也用來比喻文章或辦事能力拙。 語出《晉書·趙王倫傳》:「奴卒廝役亦加以爵位。每朝會,貂蟬盈坐,時人為之諺曰:「貂不足,狗尾續。』」

13、白雲蒼狗【解釋】:蒼:灰白色。浮雲象白衣裳,頃刻又變得象蒼狗。比喻事物變化不定。【出自】:唐·杜甫《可嘆詩》:「天上浮雲似白衣,斯須改變如蒼狗。」

14、耳提面命[ěr tí miàn mìng]【解釋】:不僅是當面告訴他,而且是提著他的耳朵向他講。形容長輩教導熱心懇切。【出自】:《詩經·大雅·抑》:「匪面命之,言提其耳。」

15、虛懷若谷[xū huái ruò gǔ]【解釋】:虛:謙虛;谷:山谷。胸懷象山谷一樣深廣。形容十分謙虛,能容納別人的意見。【出自】:《老子》:「敦兮其若朴,曠兮其若谷。」

16、三蛇七鼠[sān shé qī shǔ]【解釋】:比喻為害的東西多。【出自】:清·翟灝《通俗編·禽魚》:「一畝之地,三蛇七鼠。」

17、十鼠同穴[shí shǔ tóng xué]【解釋】:比喻使集中在一起,一網打盡。【出自】:《三國志·魏書·鮑勛傳》:「勛無活分,而汝等敢縱之!收三官已下付刺奸,當令十鼠同穴。」

18、痴鼠拖姜[chī shǔ tuō jiāng]解釋】:亦作「痴鼠拖姜」。比喻不聰明的人自找麻煩。《兒女英雄傳》第二二回:「按俗語說便叫作『賣盆的自尋的』;掉句文便叫作『痴鼠拖姜,春蠶自縛』!」

5. 與牛有關的成語及典故

庖丁解牛:魏惠王時,庖丁解牛的技術令人贊嘆,掛牛頭賣馬肉的故事見於《晏子春秋》。而弦高販牛的故事更是傳為千古佳話。鄭國的弦高乾的是長途販運牛的生意。他趕著牛走在路上,正遇見一支打算偷襲鄭國的秦國軍隊。弦高急中生智,把販運的牛獻給秦軍主帥,說是奉鄭國國君之命前來勞軍,秦軍主帥以為陰謀敗露,便撤兵而回。
牛衣對泣:牛衣對泣說的是西漢時有個叫王章的人,家徒四壁,生活十分清苦。這年冬天,天氣寒冷,王章夫妻只得在地上鋪一層厚厚的草作床,身上蓋的是亂麻和草編成的「牛衣」。有一次,王章得重病,失去了生存的信心,躺在牛衣中哭起來。他一面哭,一面和妻子訣別。他妻子是個堅強、賢惠的女人,勸慰丈夫說:「我們雖然很窮,只要你養好身體,發憤讀書,目前的困境是可以改變的,為什麼要這樣絕望呢?」王章聽後,很受感動,決心生存下去。在妻子的照顧下,他的身體果然一天天好起來。終於功成名就,漢元帝時官至左曹中郎將,漢成帝時又從司隸校尉選拔為京兆尹。「牛衣對泣」這一成語,用來形容生活貧窮和困苦。
九牛一毛:出自於太史公司馬遷。漢朝名將李陵帶後討伐匈奴,不幸戰敗投降。漢武帝聽說後大罵李陵叛國。司馬遷認為李陵不是真心投降,而是在等待立功贖罪的機會,漢武帝聽到不同意見非常生氣,把司馬遷關入大牢,處以殘酷的腐刑。司馬遷本想自殺,但又想到自己只是一個地位低微的人。「假令仆伏法受誅,若九牛之一毛,與螻蟻何異。」司馬遷堅定了要活下去的信念,含辛茹苦寫成了《史記》這部偉大的世著,留芳千古。
牛角之歌:春秋時,寧戚很窮,想見齊桓公而出仕,一天,乘桓公出城迎客的機會,在車下喂牛,「扣牛角疾歌」。桓公聞而贊其為「非常人」,命後車載之,拜為上卿。見《呂氏春秋·舉難》、《晏子春秋·問下二》。漢劉向《說苑·尊賢》亦載此事。後以「牛角之歌」、「牛下歌」為窮士自求用。

6. 三國演義的人物介紹 和典故 急啊!

1 貂蟬:我國古代四大美女之一,司徒王允家的歌女,連環計實施的核心人物。後為呂布妾,白門樓呂布殞命後不知所蹤。一說成為曹操的歌女;一說被曹操贈於關羽,後遭關羽斬殺;一說死於亂軍之中;一說追尋自己的幸福去了。
2 甄宓:甄逸之女,嫁給袁紹次子袁熙。冀州城破後,為曹丕所獲,納為己妻,曹丕稱帝後,為皇後。相傳曹植初作《感甄賦》,體現出曹植對甄宓的愛慕之心,後魏明帝曹睿(曹丕與甄宓之子)覺得賦的名字太露骨,改之為《洛神賦》。221年6月,甄宓被曹丕賜死。
3 小喬:喬國老次女,大喬的妹妹,周瑜之妻。周郎小喬英雄美女、郎才女貌 ,被流傳為千古佳話。相傳周瑜死後不久,小喬也因思念成疾,隨即棄世,一代佳人,就此化為一抔塵土。
4 蔡琰:即蔡文姬,我國古代四大才女之一,蔡邕之女。年輕時為匈奴所擄,被左賢王納為妻子,並誕下二子。後來,曹操將之從匈奴贖回,嫁給董祀。琴瑟和諧,也算是結局很不錯的了。
5 大喬:喬國老長女,小喬的姐姐,孫策之妻。孫策死後,守寡至終。孫權薄情寡義,對兄長孫策多有怨懟,估計大喬的晚景並不令人羨慕。
6 孫仁:即孫尚香、孫姬、孫夫人(一說其實孫仁就是孫朗,並不是和親的那個孫權之妹)。劉備之妻,政治婚姻的犧牲品。相傳這位孫夫人好武,劉備多有畏憚。劉備入川時,孫夫人被東吳奪回,自此終老東吳。
7 馬雲祿:民國文人周大荒所著小說《反三國演義》中馬超的妹妹,馬騰之女,趙雲的妻子。
8 鄒氏:張濟之妻,張濟死後守寡。張綉投降曹操後,曹操聽說鄒氏的美貌,召之侍寢,結果張綉反叛,使曹操折損了愛將典韋、愛子曹昂和侄子曹安民。
9 杜氏:呂布麾下秦宜祿之妻,魏驃騎將軍秦朗之母。呂布殞命前,關羽曾向曹操討要杜氏,曹操不允,後曹操自納之,並將杜氏之子秦朗視為己子。
10 樊氏:桂陽太守趙范的嫂子。趙范曾想將之配於趙雲,以博得政治本錢,遭趙雲拒絕,趙范後來反叛,樊氏卻不知所蹤。一說後來樊氏還是嫁給了趙雲。
11 吳氏:吳懿之妹,初為劉焉的兒媳,劉瑁之妻。劉備入川後,甘夫人病死,法正薦納吳氏為後,劉備初不允,後終允之,是之為穆皇後。
12 郭氏:甄宓之死就與她脫不了干係,後宮的女人們,就那麼回事。不過曹丕能因寵愛她而殺甄宓,可見其美貌和手腕。甄宓死後,她成為皇後。
13 蔡氏:蔡瑁之姐,劉表之妻,劉琮之母。
14 甘夫人:劉備之妾,甘皇後,三國時代著名的美女之一。公元209年,甘夫人病逝,時年二十二歲。
15 糜夫人:劉備之妻,糜竺之妹,劉禪生母。天生麗質,其膚如雪。長坂坡,深明大義,為使得劉禪和趙雲得脫,投井自殺。
16 祝融夫人:南蠻王孟獲之妻,傳說為火神祝融氏之後裔。《三國演義》中她生擒張嶷、馬忠,後中計被擒。孟獲徹底歸順後,祝融夫人也歸順西蜀。
17、18 大小張皇後:張飛的兩個女兒,先後成為劉禪的皇後。
19 黃月英:諸葛亮之妻,也被稱為「阿丑」。關於她的相貌,一種是說她長相奇醜,一種卻是說她是個絕代美人,不過不管怎麼樣,一般都認為她才智過人,是個才女。
20 丁夫人:曹操之妻,是個識大體、有德行的女子,歷史中評價頗高。
21 卞夫人:繼丁夫人之後成為曹操之妻,曹丕、曹彰、曹植的生母,歌女出身,德行頗高。
22 吳國太:孫堅之妻,吳景之姐,孫策、孫權、孫翊、孫朗生母。
23 劉氏:袁紹之妻,據說甄宓之嫁曹丕,其中還有她的功勞,名聲不咋樣。
24 伏壽:即伏皇後,伏完之女,漢獻帝立為皇後。因伏完參與謀曹操事敗,受到牽連,遭曹操殺害。
25 何皇後:漢靈帝皇後,何進之妹,少帝劉辯之母,曾毒殺劉協生母王美人。董卓進京後,少帝被廢,已升格為何太後的她遭董卓毒殺。
26 嚴氏:呂布正妻,為呂布生下一女。
27 曹氏:呂布之妾,曹豹之女。
28 魏氏:呂布之妾,魏續之姐。
29 呂布之女:呂布曾想用她與袁術之子袁耀和親以獲得袁術的援兵,為此,呂布親自抱著女兒,想沖出重圍,結果突圍未遂。
30、31、32 曹羨、曹華、曹節:曹操的三個女兒,嫁給漢獻帝為妃,政治婚姻的犧牲品。
33 夏侯氏:張飛之妻,夏侯淵的族女,十三、四歲時為張飛所獲,納為妻子,後為張飛誕下二子二女。
34 辛憲英:辛毗之女,辛敞之姐,羊耽之妻,羊琇、羊姬之母。辛憲英的智、曹娥的孝、木蘭的貞、曹令女的節、蘇若蘭的才和孟姜的烈並稱,皆謂之出類拔萃。三國時代最具有政治洞察力的女人,辛毗、辛敞、羊琇皆一時人傑,遇到大事都會去找辛憲英商量。享年七十九歲。
35 孫小虎:陸遜之妻,孫權之女。
36 孫大虎:全琮之妻,孫權之女。
37 諸葛果:諸葛亮的女兒。成都西南有朝真觀,即乘煙觀.相傳,諸葛果在這里修行和成仙升天,
38 關鳳:關羽之女,三國時期孫權欲以己子娶關羽之女以結為親家,不料被關羽「虎女安能配犬子乎」所拒。關索的姐姐,荊州之變後不知所終。
39 徐氏:孫翊之妻。媯覽、戴員謀反,殺死孫翊。孫翊死後,媯覽想霸佔孫翊妻子徐氏。徐氏為了替夫報仇,計殺二人。
40 徐母:徐庶之母,通情達理的老婦人。因徐庶被誆騙回來,惱恨交加之下自殺而死。

熱點內容
古代勵志的名言 發布:2021-03-16 21:50:46 瀏覽:209
形容兒孫繞膝的詩句 發布:2021-03-16 21:49:35 瀏覽:878
席慕蓉賞析印記 發布:2021-03-16 21:48:26 瀏覽:311
權力很大含有手的成語 發布:2021-03-16 21:48:22 瀏覽:584
能聽的兒童故事 發布:2021-03-16 21:48:15 瀏覽:285
關於足球的詩歌詞句 發布:2021-03-16 21:47:40 瀏覽:870
拖拉機的古詩 發布:2021-03-16 21:42:53 瀏覽:571
亮甜的詩句 發布:2021-03-16 21:42:00 瀏覽:831
廣東話生日快樂祝福語 發布:2021-03-16 21:38:55 瀏覽:409
噓的短句 發布:2021-03-16 21:38:07 瀏覽:8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