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寓意典故 » 寫作文的典故

寫作文的典故

發布時間: 2021-01-23 00:52:42

① 古代文人典故的簡短寫作素材 30個

1、車胤

車胤是晉代的名臣,以博學聞名。他從小勤奮好學,但家裡特別窮困,有時甚至連點燈的油都買不起。這樣一到晚上,車胤就不能讀書,為此,他非常苦惱。

一個夏夜,車胤無聊地坐在屋外納涼。這時,在草叢里飛來飛去的螢火蟲引起了他的注意,那些小蟲子身上一閃一閃的亮光多像燈光呀。

他趕緊找來一個用白紗製成的小口袋,一口氣捉了幾十隻螢火蟲放在口袋裡。這么多蟲子發出的光聚在一起,不就是一盞小小的燈嗎?車胤拿著這盞「燈」,高興地進屋讀書去了。就這樣,車胤經歷長年累月的苦讀,終於成為一個有學問的人。

2、唐伯虎

唐伯虎是明朝著名的畫家和文學家,小的時候在畫畫方面顯示了超人的才華。唐伯虎拜師,拜在大畫家沈周門下,學習自然更加刻苦勤奮,掌握繪畫技藝很快,深受沈周的稱贊。

不料,由於沈周的稱贊,這次使一向謙虛的唐伯虎也漸漸地產生了自滿的情緒,沈周看在眼中,記在心裡,一次吃飯,沈周讓唐伯虎去開窗戶,唐伯虎發現自己手下的窗戶竟是老師沈周的一幅畫,唐伯虎非常慚愧,從此潛心學畫。

3、匡衡

漢朝元帝時的匡衡,從小喜好讀書。可是家裡很窮,連飯都吃不飽,哪有錢上學讀書呢?他只好白天幹活,晚上自己學習。家裡沒有錢買燈油,怎麼辦呢?

匡衡沒有向困難屈服,想出了一個辦法:在牆壁上鑿了個小洞,借鄰居家照射過來的微弱燈光看書學習。他勤奮刻苦,學到了許多知識,後來做了宰相。

4、陳平

陳平西漢名相,少時家貧,與哥哥相依為命,為了秉承父命,光耀門庭,不事生產,閉門讀書,卻為大嫂所不容,為了消弭兄嫂的矛盾,面對一再羞辱,隱忍不發,隨著大嫂的變本加厲,終於忍無可忍,出走離家,欲浪跡天涯。

被哥哥追回後,又不計前嫌,阻兄休嫂,在當地傳為美談。終有一老著,慕名前來,免費收徒授課,學成後,輔佐劉邦,成就了一番霸業。

5、蘇秦

戰國時期,有一個人名叫蘇秦,也是出名的政治家。在年輕時,由於學問不多不深,曾到好多地方做事,都不受重視。

回家後,家人對他也很冷淡,瞧不起他。這對他的刺激很大。所以,他下定決心,發奮讀書。他常常讀書到深夜,很疲倦,常打盹,直想睡覺。

他也想出了一個方法,准備一把錐子,一打瞌睡,就用錐子往自己的大腿上刺一下, 這樣,猛然間感到疼痛,使自己清醒起來,再堅持讀書。這就使蘇秦"刺股"的故事

② 中考作文使用的典故

1、勤奮。
鑿壁偷光:匡衡勤奮好學,但家中沒有蠟燭。鄰家有蠟燭,但光亮照不到他家,匡衡就在牆壁上鑿了洞引來鄰家的光亮,讓光亮照在書上讀書。縣里有個大戶人家叫文不識,家中富有,有很多書。匡衡就到他家去做僱工,但不要報酬。主人感到很奇怪,問他為什麼這樣,他說:「我想讀遍主人家的書。」主人聽了,深為感嘆,就借給匡衡書(用書資助匡衡)。於是匡衡成了大學問家。
2、志向。
宗愨之長風:宗愨[què],字元干,南陽人,南北朝時期南朝宋將領。他從小就有遠大的志向,精心刻苦地練武,直到練成才對他叔父說:「願乘長風破萬里浪。」(「乘風破浪」這句成語,就是從這里來的,李白詩說: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掛雲帆濟滄海)。後來宗愨真的成為一位赫赫有名的大將軍。
3、寬容。
陸遜在夷陵之戰中,開始的時候飽受手下將領的質疑,但他不為所動,最終用自己的巧妙安排擊敗了劉備。吳軍獲勝後,諸將這才對陸遜大為佩服。孫權聞後,說:「你當時怎麼不上告諸將不服從指揮約束呢?」陸遜則說:「我深受國恩,所負重任超越自己的實際能力。況且這些將領或是陛下親信,或是我軍勇將,或是國家功臣,都是國家理當依靠來共同建立大業的人。為臣雖說笨魯懦弱,心中暗慕藺相如、寇恂謙虛居下的道義,以成就國家大事。」

③ 關於作文的一些歷史典故(關於醒悟)題材問題 回答得好有一百分

對我幫助最大的一本書

高爾基說過,書籍是人類最大的階梯。一個人從小到大,都是離不開書的。

我已經十二了,也已經看過了不少書,很多書對我有很大的影響。《傲慢與偏見》、《哈利波特》……各色書籍對我都有很大影響,但是,《永生的信物》對我的影響最大。

它並不是什麼名著經典,但也不是什麼肥皂小說,它是一本神話。

這本書環環緊扣,不細細了解就會陷入迷境。這本書說的是一個叫托尼的人,他寫了好多故事,但都圍繞著一個神使的故事。

這本書告訴了我很多道理。

告訴我說話時要看著對方的眼睛。即使你要說對不起,誰也不會拒絕這樣直率而坦誠的道歉。

告訴我要勇敢的邁出下一步,一步一步登上山頂。在山頂上,你會發現全新的世界,全新的自我,你會欣喜若狂,躊躇滿志,而這一切,都始於你勇敢地邁出了這一步,而這一切,都始於你勇敢地邁出了這一步。那些憐憫的目光不屬於你,你的眼光如此自信,腳步如此自信,因為這一步,你改變了你自己,也改變了周圍的人。

告訴我做事前多思考一次。你是一個法官,一個審判者,你的答案就是一個宣判,決定一個人在你心中的生死,決定一件事在你心中的成敗。所以,不要那麼倉促,不要那樣輕易寫下你的判斷。你是你自己的主人,沒有人會給你答案,也沒有人會為你打扮,甚至沒有人知道你在做什麼。也許你是第一次要自己找到答案。珍惜這一次機會,因為你是在寫你生命歷程中最重要的一頁。再多思考一次,寫下最完美的答案。

還告訴我要盯著目標。不要頻頻看路,不要左顧右盼,把你所有的精力都放在實現目標上。在你最艱難的時候,一遍遍提醒自己:前面就是我的目標,我能實現它。試想一下你達到目標的快樂,你握有成功時的喜悅,當你克服恐懼後,當你戰勝與生俱來的惰性時,你得到的是無與倫比的輕松和成就感,那是汗水澆灌出來的真正快樂。把你的目標貼在牆上,讓它時刻都在召喚你,讓你靈魂深處的渴望帶給你力量,帶給你征服的勇氣和意志。

作者用他那令人驚嘆的才華為我們展現出人類心靈的力量。他那富於哲理,詩一般的語言使我們在美的享受中的到啟迪。我願把它比做一瓶葡萄酒,充滿藝術氣息,有益身心,而且品完後餘味深長。

④ 求大量語文作文用的上的典故。

可以給你一個作文材料,我們學校的校本教材,不過是全的,文體啊、材料啊、
手法啊、例文分析啊啥的。單純的典故一類還真沒有,需要的話可以留言回復。

⑤ 中國古代的神話故事有哪些(寫作文用的)急!!!

女媧造人,女媧補天,共工怒而觸不周山,
http://..com/q?word=%B9%C5%B4%FA%B5%C4%C9%F1%BB%B0%B9%CA%CA%C2&ct=17&pn=0&tn=ikaslist&rn=10
據傳說,顓頊是黃帝的孫子,號高陽氏,居於帝五(今河南濮陽附近)。他聰明敏慧,有智謀,在民眾中有很高的威信。他統治的地盤也很大、很多,北到現在的河北一帶,南到南嶺以南,西到現在的甘肅一帶,東到東海中的一些島嶼,都是他統治的區城。古代歷史書上描寫說,顓頊視察所到之處,都受到部落民眾的熱情接待。

但是顓頊也辦過不合情理的事情。有這么一條律令就是他規定的:規定婦女在路上與男子相遇,必須先避讓一旁;如果不這樣做,就被拉到十字路口打一頓。這條法律雖然是傳說,但是說明了在顓頊那個時期,由於生產方式的變化,男子成了氏族中的主導力量,婦女的地位已經低於男子,父系氏族社會過取代了母系氏族社會,男子在社會上的權威已經確立。與顓頊同時期,有個部落領袖,叫做共工氏。傳說他是二人首蛇身,長著滿頭的赤發,他的坐騎是兩條龍。

據說共工氏姓姜,是炎帝的後代。他的部落在現在今天的河南北部。他對農耕很重視,尤其對水利工作更是重視,發明了築堤蓄水的辦法。那個時候,人類主要從事農業生產,水的利用是至關重要的。共工氏是神農氏以後,又一個為發展農業生產做出過貢獻的人。

共工有個兒子叫後土,對農業也很精通。他們為了發展農業生產,把水利的事辦好,就一起考察了部落的土地情況,發現有的地方地勢太高,田地澆水很費力;有的地方地勢太低,容易被淹。由於這些原因,非常不利於農業生產。因此共工氏制訂了一個計劃,把土地高處的土運去墊高低地,認為平整墊高窪地可以擴大耕種面積,高地去平,利於水利灌溉,對發展農業生產大有好處。

顓頊部不贊成共工氏的做法。顓頊認為,在部族中至高無上的權威是自己,整個部族應當只聽從他一個人的號令,共工氏是不能自作主張的。他用這樣做會讓上天發怒為理由,反對共工氏實行他的計劃。於是,顓頊與共工氏之間發生了一場十分激烈的斗爭,表面上是對治土、治水的爭論,實際上是對部族領導權的爭奪。

要說這兩個人比起來,力氣上,共工氏要強:論機智,他卻不如顓頊。顓頊利用鬼神的說法,煽動部落民眾,叫他們不要相信共工氏。當時的人對自然知識缺少了解,對鬼神之事都極為相信,不少人上了顓頊的當,認為共工氏一平整土地,真的會觸怒鬼神,引來災難,因此顓頊得到了多數民眾的支持。

共工氏不能得到民眾的理解和支持,但他堅信自己的計劃是正確的,堅決不肯妥協。為了天下人民的利益,他決心不惜犧牲自己,用生命去殉自己的事業。他來到不周山(今昆侖山),想把不周山的峰頂撞下來,來表示自己的堅強決心。

共工氏駕起飛龍,來到半空,猛地一下撞向不周山。霎時間,一聲震天巨響,只見不周山被共工氏猛然一撞,立即攔腰折斷,整個山體轟隆隆地崩塌下來。天地之間發生巨變,天空中,日月星辰都變了位置;大地上,山川移動,河川變流。原來這不周山是天地之間的支柱,天柱折斷了,使得系著大地的繩子也崩斷了,只見大地向東南方向塌陷。天空向西北方向傾倒。因為天空向西北方向傾倒,日月星辰就每天都從東邊升起,向西邊降落;因為大地向東南塌陷,大江大河的水就都奔騰向東,流入東邊的大海里去了。

共工氏英勇的行為得到了人們的尊敬。在他死後,人們奉他為水師 (司水利之神),他的兒子後土也被人們奉為社神(即土地神),後來人們發誓時說「蒼天後土在上」,就談的是他,由此可見人們對他們的敬重。

⑥ 古人的故事(100字左右)用於寫作的。

李太白跳月
南京夫子廟前,有一座文德橋。聽老輩人說,每逢冬月十五月亮版當頭的時候,站在橋頭權朝水上看,倒映在水裡的月影子剛好分成兩半:橋這邊半個,橋那邊半個。
圓圓的月亮影子,為什麼會分成兩半呢?這里有段故事。
傳說唐朝大詩人李太白,有一次到金陵(即今南京)來,在文德橋旁邊的一座酒樓上歇腳。這天碰巧是冬月十五,到了晚上,他就獨自坐在酒樓上賞月,一邊喝酒,一邊吟詩作賦。李太白生平最喜愛月亮,說月亮又干凈又好看。這天晚上,他抬頭看見天上的月亮潔白滾圓,心裡非常高興,就多喝了幾杯。到了半夜,李太白趁著酒興,下樓走到文德橋上。他剛走上橋,一低頭,忽然看見月亮掉在水裡了,河水一動,潔白的月影上就添了幾條黑紋。李太白這時喝得醉醺醺的,只當是月亮給河水弄臟了。他靴子也顧不得脫,張開雙手就跳下橋去撈月亮。誰知這一跳,月亮沒撈著,卻把水裡的月亮震破了,頓時分成了兩半兒。——故事就這樣傳下來了。後來人們在文德橋旁邊修了個「得月台」,據說那裡就是當年大詩人李太白賞月的地方。

⑦ 被高中生寫作文用濫的典故有哪些

成語典故:赴湯蹈火應用文 四年級 600字「赴湯蹈火」這則成語的赴是走向;湯是滾水;蹈是踏。趕湯蹈火,指即使滾燙的水,熾熱的火,也敢於踐踏,形容不畏艱驗,奮勇向前。這個成語來源於三國魏。嵇康《與山巨源絕交書》,此猶禽鹿,少見馴育,則服從教制;長而見羈,則狂顧頓纓,赴湯蹈火。嵇康,字叔夜,譙國銓(今安徽宿縣西)人。他曾與山巨源(山濤)等七人一起游於山林,被稱為「竹林七賢」,司馬氏專權後,嵇康不滿司馬氏的統治,隱居山陽,而山巨源後來在司馬氏朝廷中做了官,嵇康從此看不起他。山巨源由吏部侍郎升散騎常侍時,想請嵇康出來代理他原來的吏部侍郎官職,遭到了嵇康的堅決拒絕。不久,山巨源收到了門人遞上的一封信。拆開一看,是嵇康給自己的一封絕交信。他迫不及待地看了下去。信中嵇康列舉老子、莊子、柳下惠、東方朔,孔子等先聖,說自己「志氣可托,不可奪也」。接著又寫到自已傾慕尚子平、台孝威(後漢隱士),不涉經學,淡泊名利。信中表示他蔑視虛偽的禮教,公然對抗朝廷的法制,以禽鹿作比,鹿很少見有馴育服從的,大的如果羈絆、束縛它,那它必定狂躁不安,即使赴湯蹈火,也不在乎;哪怕是用金的馬嚼子來裝飾它,拿佳餚來喂它,它還是思念樹林、嚮往草地的。以此表示如果司馬氏請他做官,他就會像野性難馴的糜鹿「狂顧頓纓,赴湯蹈火」。表達了堅決不在司馬氏政權中任職的決心。由於嵇康時常發表一些譏刺朝政和世俗的言論,司馬氏統治集團對他十分忌恨。景元三年(262),曾經受到嵇康奚落的司隸校尉鍾會,以言論放盪、毀謗朝廷等罪名對嵇康橫加誣陷。嵇康被司馬昭下令逮捕入獄,不久便被殺害。

⑧ 關於一些作家寫作的小故事!!!!

1、王勃打腹稿

據《舊唐書》《新唐書》等史籍記載,王勃天資聰穎,悟性過人,六歲就能寫出一手好文章,九歲時就能看出顏師古所注《漢書》的瑕疵,十四歲時被朝廷授予朝散郎,十六歲時為沛王李賢征為王府侍讀兼修撰。

王勃寫文章,也有一個顯著的特點。剛開始,他並不精思,先磨墨數升,然後酣飲好酒。喝得差不多了,找床倒頭,蒙被大睡。等到睡醒了,揮筆成篇,不改一字,時人謂之「腹稿」,此詞流傳至今。

出處:宋·宋祁等《新唐書·王勃傳》

2、魯迅寫作的三個目的

魯迅說他寫作的目的,一是「為那些為中國的改革而『賓士的猛士』」,他們在寂寞中奮戰,我有責任為他們吶喊,要給予他們哪怕是微弱的慰藉」。

二是為那些「如我年輕時候似的正做著美夢的青年,正是因為他們,我『必須在作品中』處處給予一種不退走,不悲觀,不絕望的誘導,而對自己內心深處的悲涼感有所扼制(何況我對於悲涼感本身也是持有懷疑態度的)」。

三是他的敵人,魯迅說,「我的敵人活得太愉快了,我幹嘛要讓他們那麼愉快呢?我要像一個黑色魔鬼那樣,站在他們面前,使他們感到不圓滿」。 魯迅創造了以論理為主,形式靈活的雜文形式,並將之發揚光大。

他的雜文數量極多,題材廣泛,形象鮮明,論辯犀利,文風多變,毛澤東譽之為「匕首」和「投槍」(匕首投槍一說本於魯迅《南腔北調集》中的《小品文的危機》),深入揭示了當時中國社會方方面面的問題。

3、勃朗特三姐妹

勃朗特姐妹是世界文壇最為知名的偉大作家,她們的作品躋身巨著系列,影響世界文學近二百年。夏洛特·勃朗特的名作《簡·愛》,艾米莉·勃朗特的名作《呼嘯山莊》,安妮·勃朗特的《艾格尼絲·格雷》聞名於世,打動了各個語種、不同國家的讀者。

但是在三姐妹小說出版的1848年,她們卻是以男性的筆名發表作品的。三部巨著的作者竟然是女人,出版商極為震驚。他們便想以此為噱頭曝光作者的性別來宣傳,但是勃朗特姐妹拒絕了。這就造成了讀者完全不知作者,僅僅是出版商知道勃朗特姐妹的情況。

十九世紀的女性作者隱姓埋名寫作已是常態,簡·奧斯汀在發表自己的小說時用的也不是自己的真名。比如《理智與情感》的署名是一位女士,《傲慢與偏見》的署名則是「《理智與情感》的作者。

4、巴爾扎克的一天

巴爾扎克在二十多年的創作生涯里,直辛辛苦苦,夜以繼日。他每天只睡三、四個小時,常累得雙手發麻,兩眼流淚,太陽穴突突直跳。後來他患了心臟病,在病痛的折磨中,他仍然拚命的工作。

他是這樣描述自己的一天的:「我現在下午六點鍾睡覺,半夜起床,然後一連工作十六小時……我只有一小時有空,就是五點到六點的吃飯時間。我發誓要取得自由,不欠一頁文債,不欠一-文小錢,哪怕把我累死,我也要一鼓作氣干到底。」

5、賈島推敲

唐代詩人賈島,有「苦吟詩人」的稱號。一天,賈島去長安城郊外拜訪一個叫李凝的朋友。他沿著山路找了好久,此時夜深人靜,月光皎潔,賈島的敲門聲驚醒了樹上的小鳥。不巧,李凝當天不在家,賈島就把一首詩留了下來,其中有一句「鳥宿池邊樹,僧敲月下門。」

他騎在驢背上,腦子里不停琢磨著是「僧推月下門」好呢,還是「僧敲月下門」好?邊走邊想用手比劃著「推」、「敲」的動作,賈島完全沉醉在詩情字句的煉意、煉句、煉字的選擇琢磨之中。這時,吏部侍郎、代理京兆尹韓愈處理完一天的公務,沿長安的大道向他的別業歸去。

毛驢受驚,闖入韓愈的東仗之中,而賈島還搖頭晃腦地比劃著,全然不知。韓愈的護衛大驚失色,即將賈島拿下,推到韓愈面前。「島具實對,未定推敲,神遊象外,不知迴避」。韓愈乃一代文宗,位列「唐宋八大家」之首。韓愈知情後,見怪不怪,反而與賈島一起探討起詩來,他認為還是用「敲」為好,從此兩人成了好朋友。

⑨ 高考作文中可以用到的典故

典故很多,不違背主流思想就好了。
多看看論據大全這類書,應該對你有幫助的

⑩ 最實用的可以寫作文的典故和一些古代有名事跡

赤膊上陣:為了目的,個人安危都不顧。形容一個人辦事莽撞。(典出:許褚)

三顧茅廬:形容領導求賢若渴、禮賢下士的姿態。(典出:劉備、諸葛亮)

司馬昭之心,路人皆知:形容某些人陰險的嘴臉,雖然現在沒有被揭露,但遲早都會跳出來……(典出:司馬氏)

萬事具備,只欠東風:事情的必備條件已經幾乎准備妥當,但是還需要某種最關鍵的要素;形容做大事的,還需要最後的不懈努力。(典出:赤壁之戰)

士別三日,刮目相看:通過個人的拚命充電、學習,笨蛋也會變成聰明人。(典出:呂蒙)

望梅止渴:有時候,心理暗示也能激勵員工的工作積極性。(典出:曹操)

周瑜打黃蓋、一個願打一個願挨:做戲演給外人看,以期實現暫時的蒙蔽。(典出:赤壁之戰)

鞠躬盡瘁、死而後已:為了工作,為了國家,不惜自己的生命,一種極度敬業的作風。(典出:諸葛亮《出師表》)
形同雞肋:食之無味棄之可惜,形容一種進退兩難的心情。(典出:楊修之死)

勿以善小而不為,勿以惡小而為之:好事雖小也應該做,不起眼的壞事也絕不能接觸。(典出:劉備)

寧教我負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負我:梟雄的處世原則。(典出:曹操)

樂不思蜀:扶不起的阿斗。(典出:劉禪)
割須棄袍:為了逃命,什麼都顧不上了。(典出:曹操、馬超)

熱點內容
古代勵志的名言 發布:2021-03-16 21:50:46 瀏覽:209
形容兒孫繞膝的詩句 發布:2021-03-16 21:49:35 瀏覽:878
席慕蓉賞析印記 發布:2021-03-16 21:48:26 瀏覽:311
權力很大含有手的成語 發布:2021-03-16 21:48:22 瀏覽:584
能聽的兒童故事 發布:2021-03-16 21:48:15 瀏覽:285
關於足球的詩歌詞句 發布:2021-03-16 21:47:40 瀏覽:870
拖拉機的古詩 發布:2021-03-16 21:42:53 瀏覽:571
亮甜的詩句 發布:2021-03-16 21:42:00 瀏覽:831
廣東話生日快樂祝福語 發布:2021-03-16 21:38:55 瀏覽:409
噓的短句 發布:2021-03-16 21:38:07 瀏覽:8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