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一塹長一智典故
❶ 農村總有人說"一人不進廟,二人不看井,三人不抱樹",這句話什麼意思
"一人不進廟,二人不看井,三人不抱樹"這句話的意思分別是:
1、一人不進廟
一個人不進廟是因為:
第一種情況是香火旺盛的廟,難免有很多捐獻的財物,而一個人進去了以後,容易被誣陷盜竊,而且有口說不出,為了避諱,一個人不要進廟。
第二種情況是自古歹人容易躲到寺廟中,也就是說正規的寺廟裡面也難免混進去壞人,更別提不正規的廟了,一個人進去,存在風險。
第三種情況是在於寺廟的陰森,一般寺廟都建在山上,或者偏僻的地方,一個人進去了黑乎乎的,再加上高大的佛像,看起來太恐怖,並不安全。
2、二人不看井
兩個人不看井其實就是一個避嫌原因,如果有一個人不小心掉下去了,那麼另外一個人肯定是跳進黃河也洗不清。再有就是防人之心,萬一對方想謀財害命呢,只需要輕輕一推,就只能找閻王說理去了。
畢竟這種事情只要發生了問題,另外一個人無論如何也說不清了!所以為了避嫌也是為了避免麻煩,就有了「兩個人不看井」這種說法。
3、三人不抱樹
「三人不抱樹」也就是不要三個人抬一棵樹的意思。
因為正所謂「一個合適挑水喝,兩個和尚抬水喝,三個和尚沒水喝。」三人抬樹是一項技術活,兩個人一頭一尾,一個人在中間,如果有任何兩個人商量好了坑另外一個,那麼另外一個人就要倒霉了,輕則受點累,重則受傷。
所以,為了避免出現類似的麻煩,三個人就不要抬樹了,有風險。
總之,"一人不進廟,二人不看井,三人不抱樹"這句話是我們古人對人性的理解頗深,而總結出來了至理名言。
老祖宗通過這句話告訴我們一個道理: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無!因為人性本就貪婪,有貪婪的機會,自然就有這樣的風險,所以,不去人為的設置這個條件,也就是對自己,對對方最大的負責!
(1)吃一塹長一智典故擴展閱讀:
"一人不進廟,二人不看井,三人不抱樹"是一句俗語。
而俗語是漢語語匯里為群眾所創造,並在群眾口語中流傳,具有口語性和通俗性的語言單位,是通俗並廣泛流行的定型的語句,簡練而形象化,大多數是勞動人民創造出來的,反映人民生活經驗和願望。
俗語,也稱常言,俗話,這三者是同義詞。俗語一詞,已經普遍用作語言學的術語;常言一詞,帶有文言的色彩;俗話一詞,則有口語的氣息。俗語使人們的交流更加方便且具有趣味性,具有地方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