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寓意典故 » 蟬蟲的寓意

蟬蟲的寓意

發布時間: 2021-01-22 08:23:32

⑴ 有哪些有關昆蟲的成語分別有什麼意思

由於漢語成語多來自古語,其中有些昆蟲名稱與現在常用的名稱不同,甚至很少為現代大眾所知。現將有這一類成語中有代表性的列出來,並綜合多種資料對其中的昆蟲名稱進行解釋。
蜩螗沸羹 蜩為蟬類的別名;螗是蟬的一種,體小,背青綠色,鳴聲清圓。「蜩螗沸羹」 指如蟬鳴和沸湯翻滾,表示紛擾不寧的意思。
蝟鋒螗斧 此成語中的「螗」與前一成語中不同,應為「螗螂」即「螳螂」的簡稱。「螗斧」即「螳斧」。「螳斧」即螳螂的前足,因常高舉如人執斧之形,故名。「蝟鋒」指刺蝟的刺。「蝟鋒螗斧」比喻渺小的力量。
螓首蛾眉 螓為蟬的一種,體小、方頭廣額、有花紋。「螓首蛾眉」形容女子面容之美。
蚍蜉撼樹 蚍蜉為大螞蟻。
楚腰蠐領 這里的「蠐」指「蝤蠐」即天牛幼蟲。在現代「蠐」一般指蠐螬,即金龜甲之幼蟲。「楚腰蠐領」形容女子體態苗條,脖子美白。
蝶怨蛩凄 「蛩」指蟋蟀或蝗蟲。「蝶怨蛩凄」喻哀怨凄清的思家之情。在現代昆蟲學名稱中,「蛩」見於「蛩蠊目」,是一類在我國很少見的昆蟲。
井蛙醯雞 醯雞為在酒醋或變酸的酒上活動的蠓或蚋類昆蟲。「井蛙醯雞」比喻眼界不廣,見識淺薄。
蛾附蜂屯 此處「蛾」通「蟻」。「蛾附蜂屯」 指像螞蟻和蜜蜂一樣聚集,形容

漢語成語中昆蟲的形態學特點
部分漢語成語明確地應用了某些昆蟲的體型、體形、體色、頭型、復眼、喙、觸角、翅、足等部分的形態學特徵。少數涉蟲成語中所用何種昆蟲或何部位則不夠明確。茲考證、歸納如下。
體型 漢語成語中的昆蟲多數體型較小,藉此表示微不足道的人和事,有的還自不量力。如「蚍蜉撼樹」、「蠅頭小利」、 「蠅名蝸利」、「蚊虻負山」、「鷦巢蚊睫」、「蚊虻過耳」等。
體形 膜翅目細腰亞目中的多數蜂類胸部和腹部連接處很狹窄, 稱「細腰」, 成語中借喻人的體態修長或細弱。如「蜂腰削背」、「蜂腰猿背」、「蜂腰鶴膝」等。
體色 天牛幼蟲體色潔白,成語中用來比喻女子的脖頸美白。 如「楚腰蠐領」 。
頭型 蟬方頭廣額,成語中用來形容女子的面容。如「螓首蛾眉」等。
復眼 胡蜂的復眼較突出,且腹末有毒刺,成語中藉以形容人的相貌凶惡、醜陋,性情兇狠。如「蜂目豺聲」等。
喙 蟬的口器為刺吸式口器,下唇特化為喙管,內藏上、下顎特化而成的口針,平常喙緊貼在胸部腹面,象古代冠帶在頷下打結後的下垂部分。成語「蟬緌蟹匡」中的「蟬緌」即為此意。「蟬緌蟹匡」比喻相互矛盾或名不副實。
觸角 成語「螓首蛾眉」 中的「蛾眉」本指蛾類細長弧形的觸角,比喻女子漂亮的眉毛。
翅 蟬的翅輕、薄而透明。成語「蟬衫麟帶」中的「蟬衫」指薄絹製成的衣衫。「蟬衫麟帶」比喻飄逸華美的服裝;「蟬翼為重,千鈞為輕」形容是非混淆。
足 螳螂的前足為捕捉足,看上去很厲害,但與強大的力量相比,自然是相形見絀。成語「蝟鋒螗斧」、「蠻睫螳輪」、「螳臂擋車」中都提到螳螂的前足,且都比喻自不量力。
其他 成語「鷦巢蚊睫」、「蟲巢蚊睫」、「蠻睫螳輪」中都有「(蚊)睫」。「蚊睫」或「睫」又稱「蚊眉」。其實蚊子並沒有真正的睫毛或眉毛。「鷦巢蚊睫」只是一個傳說而已,「蚊睫」或 「蚊眉」只是古人杜撰出來的,用於比喻一種極其狹小的處所。如果一定要說有「蚊睫」或 「蚊眉」的話,那隻能是指蚊復眼上方的剛毛叢了。

漢語成語中昆蟲的生物學特性
漢語成語中所用到的昆蟲生物學特性有變態、食性、取食方式、群集性、趨性、築巢、做繭、發聲、發光、自衛、壽命、產卵場所和方式等。
變態 昆蟲一生中要經過若干次蛻皮、變態。成語「金蟬脫殼」借蟬若蟲蛻皮變為成蟲比喻用計擺脫對手的追查;「蛛游蜩化」 借蜘蛛的游網和蟬的蛻變比喻技藝熟練。
食性 螳螂為著名的捕食性昆蟲,「螳螂捕蟬,黃雀在後」等成語從側面反映這一點;有些昆蟲是腐食性的, 因此有「物腐蟲生」的成語,現比喻禍患的產生必有其內部原因。
取食方式 蠶幼蟲口器為咀嚼式,能一點一點地咬食桑葉,所以成語「蠶食鯨吞」中的「蠶食」形容象蠶一樣逐步侵吞別人的利益;有些昆蟲如蠹類能鑽蛀木頭等, 成語「鼠嚙蠹蝕」等反映了這一點,「神奸巨蠹」則形容大奸人,「蠹國害民」中的「蠹」則轉意為禍害國家的行為;蟬的口器屬吸收式,只能吸進液態食物,而不能大嚼樹的枝葉,古人認為蟬只飲露水,必定象長時間不吃東西的龜那樣空腹細腸,因此用「蟬腹龜腸」比喻忍飢挨餓的窮困處境。
群集性 有些昆蟲尤其是社會性昆蟲往往大量個體聚集在一起,成語藉以比喻人的聚集,如「蝟集蟻聚」、「蜂合蟻聚」、「蟻萃螽集」等。
趨性 昆蟲有各種趨性,這在漢語成語中也有所反映,如「如蟻附膻」、「蟻附蠅集」、「以魚驅蠅」、「飛蛾撲火」、「逐臭之夫」、「招蜂引蝶」等。其中有些亦與昆蟲食性有關。
築巢 有些昆蟲尤其社會性昆蟲能築巢。土棲性白蟻營巢於土中,能使堤 壩中產生空洞,危害其安全。成語「千里之堤,潰於蟻穴」用來比喻不注意小問題就會釀成大患。
做繭 有些昆蟲能做繭,如蠶會吐絲作繭,人類自古就懂得加以利用。成語「作繭自縛」比喻人自擾自困;「剝繭抽絲」比喻喻根據順序尋求事物的發生發展過程;「獨繭抽絲」比喻詩文條理分明,脈絡清晰或單方思慕。
發聲 有些昆蟲能發出鳴聲。成語「蝶怨蛩凄」、「噤若寒蟬」、「仗馬寒蟬」、「蜩螗沸羹」、「蛙鳴蟬噪」、「蟬喘雷乾」等用昆蟲不同的鳴聲或停止鳴叫比喻人的不同心情和情態或環境;「聚蚊成雷」比喻眾口囂喧,積小成大。
發光 有些昆蟲能發光,如「映雪囊螢」中的螢火蟲。
自衛 有些昆蟲有自衛本領,如胡蜂用產卵器變成的毒針蜇刺敵人。成語中多轉意為狠毒,不可小視。如「狼猛蜂毒」、「蜂蠆有毒」、「撩蜂吃螫」等。
壽命 有些昆蟲看上去壽命很短,如古人認為蜉蝣壽命很短,一般只有不到1天,最長不過3天。漢語成語「朝生暮死」藉以比喻某些事物的短命。
產卵場所和方式 蜻蜓在飛行過程中產卵於水面物體上。成語「蜻蜓點水」比喻做事不深入。
排便 蒼蠅能一邊舐食半流質食物,一邊排出黑色的糞便,會污染潔白的物體。成語「青蠅染白」、「青蠅點玉(璧)」 等藉此比喻小人用讒言污衊別人。

漢語成語中昆蟲的生態學特性
某些成語從側面反映了一些昆蟲與環境的關系,如「流水不腐,戶樞不蠹(螻)」、「 噤若寒蟬」等。「戶樞不蠹(螻)」 字面上的意思是經常轉動的門軸不易生蛀蟲;「 噤若寒蟬」中的「寒蟬 」指晚秋的蟬,因天寒而不發出鳴聲。

幾個不符合科學的涉蟲成語
由於成語多來自古語,而古人對昆蟲的了解還不夠深入,因而成語中對昆蟲的描述有一些不符合科學的地方。現列舉若干例:
作繭自縛 蠶吐絲作繭,把自己包在裡面,比喻人作事原來希望於自己有利,結果反把自己陷於困境,也比喻自己束縛了自己的手腳。其實蠶作繭並非出於自討苦吃,而是用來保護不能爬也不能飛的蛹。
飛蛾撲火 這個成語源自《梁書·到溉傳》:「如飛蛾之赴火,豈焚身之可吝」。原是贊賞獻身精神的意思。現在一般比喻自尋死路,自取滅亡。其實飛蛾撲火,並非奉獻, 也非尋死,而是因為蛾類多有趨光性。人們利用該習性,用黑光燈(其波長更適合昆蟲的視覺)來引誘蛾類,既可用來調查害蟲種類和數量,也可捕殺害蟲或採集蛾類標本。
朝生暮死 古人認為蜉蝣「朝生暮死」,這其實是一種誤解。蜉蝣的幼蟲(稚蟲)要在水中生活一到三年甚至五、六年,然後才變為成蟲飛出水面。當然它的成蟲壽命是很短的,最短的只有幾小時, 長的最多也就六、七天。可能由於認識上的局限性,古人只注意到蜉蝣的成蟲階段,因而認為蜉蝣是「朝生暮死」。
蟬腹龜腸 用成語「蟬腹龜腸」 比喻窮困的處境,是因為古人認為蟬只飲露水,必定腹中空空。其實蟬並非靠飲露水為生,而是用刺吸式口器刺進樹的嫩枝,吸食樹的汁液,因此是樹木的「吸血鬼」。

⑵ 帶昆蟲的成語及意思

2 成語中特殊的昆蟲名稱解釋
由於漢語成語多來自古語,其中有些昆蟲名稱與現在常用的名稱不同,甚至很少為現代大眾所知。現將有這一類成語中有代表性的列出來,並綜合多種資料對其中的昆蟲名稱進行解釋。
2.1 蜩螗沸羹 蜩為蟬類的別名;螗是蟬的一種,體小,背青綠色,鳴聲清圓。「蜩螗沸羹」 指如蟬鳴和沸湯翻滾,表示紛擾不寧的意思。
2.2 蝟鋒螗斧 此成語中的「螗」與前一成語中不同,應為「螗螂」即「螳螂」的簡稱。「螗斧」即「螳斧」。「螳斧」即螳螂的前足,因常高舉如人執斧之形,故名。「蝟鋒」指刺蝟的刺。「蝟鋒螗斧」比喻渺小的力量。
2.3 螓首蛾眉 螓為蟬的一種,體小、方頭廣額、有花紋。「螓首蛾眉」形容女子面容之美。
2.4 蚍蜉撼樹 蚍蜉為大螞蟻。
2.5 楚腰蠐領 這里的「蠐」指「蝤蠐」即天牛幼蟲。在現代「蠐」一般指蠐螬,即金龜甲之幼蟲。「楚腰蠐領」形容女子體態苗條,脖子美白。
2.6 蝶怨蛩凄 「蛩」指蟋蟀或蝗蟲。「蝶怨蛩凄」喻哀怨凄清的思家之情。在現代昆蟲學名稱中,「蛩」見於「蛩蠊目」,是一類在我國很少見的昆蟲。
2.7 井蛙醯雞 醯雞為在酒醋或變酸的酒上活動的蠓或蚋類昆蟲。「井蛙醯雞」比喻眼界不廣,見識淺薄。
2.8 蛾附蜂屯 此處「蛾」通「蟻」。「蛾附蜂屯」 指像螞蟻和蜜蜂一樣聚集,形容紛紜雜亂。
漢語成語中昆蟲的形態學、生物學和生態學特性
漢語成語中採用昆蟲的形態學、生物學和生態學特性來轉喻人或事,其中利用昆蟲生物學特性的成語佔多數。
3.1 漢語成語中昆蟲的形態學特點
部分漢語成語明確地應用了某些昆蟲的體型、體形、體色、頭型、復眼、喙、觸角、翅、足等部分的形態學特徵。少數涉蟲成語中所用何種昆蟲或何部位則不夠明確。茲考證、歸納如下。
3.1.1 體型 漢語成語中的昆蟲多數體型較小,3.1.2 藉此表示微不3.1.3 足道的人和事,3.1.4 有的還自不3.1.5 量力。如「蚍蜉撼樹」、「蠅頭小利」、 「蠅名3.1.6 蝸利」、「蚊虻負山」、「鷦巢蚊睫」、「蚊虻過耳」等。
3.1.7 體形 膜翅目細腰亞目中的多數蜂類胸部和腹部連接處很狹窄,3.1.8 稱「細腰」,3.1.9 成語中借喻人的體態修長或細弱。如「蜂腰削背」、「蜂腰猿背」、「蜂腰鶴膝」等。
3.1.10 體色 天牛幼蟲體色潔白,3.1.11 成語中用來比喻女子的脖頸美白。 如「楚腰蠐領」 。
3.1.12 頭型 蟬方頭廣額,3.1.13 成語中用來形容女子的面容。如「螓首蛾眉」等。
3.1.14 復3.1.15 眼 胡蜂的復3.1.16 眼較突出,3.1.17 且腹末有毒刺,3.1.18 成語中藉以形容人的相貌凶惡、醜陋,3.1.19 性情兇狠。如「蜂目豺聲」等。
3.1.20 喙 蟬的口器為刺吸式口器,3.1.21 下唇3.1.22 特化為喙管,3.1.23 內藏上、下顎特化而3.1.24 成的口針,3.1.25 平常喙緊貼在胸部腹面,3.1.26 象古代冠帶在頷下打結後的下垂部分。成語「蟬緌蟹匡」中的「蟬緌」即為此意。「蟬緌蟹匡」比喻相互矛盾或名3.1.27 不3.1.28 副實。
3.1.29 觸角 成語「螓首蛾眉」 中的「蛾眉」本指3.1.30 蛾類細長弧形的觸角,3.1.31 比喻女子漂亮的眉毛。
3.1.32 翅 蟬的翅輕、薄而3.1.33 透明。成語「蟬衫麟帶」中的「蟬衫」指3.1.34 薄絹製成的衣衫。「蟬衫麟帶」比喻飄逸華美的服3.1.35 裝;「蟬翼為重,3.1.36 千鈞為輕」形容是非混淆。
3.1.37 足 螳螂的前足為捕捉足,3.1.38 看上去很厲害,3.1.39 但與強大的力量相比,3.1.40 自然是相形見絀。成語「蝟鋒螗斧」、「蠻睫螳輪」、「螳臂擋車」中都提到螳螂的前足,3.1.41 且都比喻自不3.1.42 量力。
3.1.43 其他 成語「鷦巢蚊睫」、「蟲巢蚊睫」、「蠻睫螳輪」中都有「(蚊)睫」。「蚊睫」或「睫」又稱「蚊眉」。其實蚊子並沒有真正的睫毛或眉毛。「鷦巢蚊睫」只是一個傳說而3.1.44 已,3.1.45 「蚊睫」或 「蚊眉」只是古人杜撰出來的,3.1.46 用於比喻一種極其狹小的處所。如果一定要說有「蚊睫」或 「蚊眉」的話,3.1.47 那隻能是指3.1.48 蚊復3.1.49 眼上方的剛毛叢了。
3.2 漢語成語中昆蟲的生物學特性
漢語成語中所用到的昆蟲生物學特性有變態、食性、取食方式、群集性、趨性、築巢、做繭、發聲、發光、自衛、壽命、產卵場所和方式等。
3.2.1 變態 昆蟲一生中要經過若干次蛻皮、變態。成語「金蟬脫殼」借蟬若蟲蛻皮變為成蟲比喻用計擺脫對手的追查;「蛛游蜩化」 借蜘蛛的游網和蟬的蛻變比喻技藝熟練。
3.2.2 食性 螳螂為著名3.2.3 的捕食性昆蟲,3.2.4 「螳螂捕蟬,3.2.5 黃雀在後」等成語從側面反映這一點;有些昆蟲是腐食性的,3.2.6 因此有「物腐蟲生」的成語,3.2.7 現比喻禍患的產生必有其內部原因。
3.2.8 取食方式 蠶幼蟲口器為咀嚼式,3.2.9 能一點一點地咬食桑葉,3.2.10 所以成語「蠶食鯨吞」中的「蠶食」形容象蠶一樣逐步侵吞別人的利益;有些昆蟲如蠹類能鑽蛀木頭等,3.2.11 成語「鼠嚙蠹蝕」等反映了這一點,3.2.12 「神奸巨蠹」則形容大奸人,3.2.13 「蠹國害民」中的「蠹」則轉意為禍害國家的行為;蟬的口器屬吸收式,3.2.14 只能吸進液態食物,而3.2.15 不3.2.16 能大嚼樹的枝葉,3.2.17 古人認為蟬只飲露水,3.2.18 必定象長時間不3.2.19 吃東西的龜那樣空腹細腸,3.2.20 因此用「蟬腹龜腸」比喻忍飢挨餓的窮困處境。
3.2.21 群集性 有些昆蟲尤其是社會性昆蟲往往大量個體聚集在一起,3.2.22 成語藉以比喻人的聚集,3.2.23 如「蝟集蟻聚」、「蜂合蟻聚」、「蟻萃螽集」等。
3.2.24 趨性 昆蟲有各種趨性,3.2.25 這在漢語成語中也有所反映,3.2.26 如「如蟻附膻」、「蟻附蠅集」、「以魚驅蠅」、「飛蛾撲火」、「逐臭之夫」、「招蜂引蝶」等。其中有些亦與昆蟲食性有關。
3.2.27 築巢 有些昆蟲尤其社會性昆蟲能築巢。土棲性白蟻營巢於土中,3.2.28 能使堤 壩中產生空洞,3.2.29 危害其安全。成語「千里之堤,3.2.30 潰於蟻穴」用來比喻不3.2.31 注意小問題就會釀成大患。
3.2.32 做繭 有些昆蟲能做繭,3.2.33 如蠶會吐絲作繭,3.2.34 人類自古就懂得加以利用。成語「作繭自縛」比喻人自擾自困;「剝繭抽絲」比喻喻根據順序尋求事物的發生發展過程;「獨繭抽絲」比喻詩文條理分明,3.2.35 脈絡清晰或單方思慕。
3.2.36 發聲 有些昆蟲能發出鳴聲。成語「蝶怨蛩凄」、「噤若寒蟬」、「仗馬寒蟬」、「蜩螗沸羹」、「蛙鳴蟬噪」、「蟬喘雷乾」等用昆蟲不同3.2.37 的鳴聲或停止鳴叫比喻人的不同3.2.38 心情和情態或環境;「聚蚊成雷」比喻眾口囂喧,3.2.39 積小成大。
3.2.40 發光 有些昆蟲能發光,3.2.41 如「映雪囊螢」中的螢火蟲。
3.2.42 自衛 有些昆蟲有自衛本領,3.2.43 如胡蜂用產卵器變成的毒針蜇3.2.44 刺敵人。成語中多轉意為狠毒,3.2.45 不3.2.46 可小視。如「狼猛蜂毒」、「蜂蠆有毒」、「撩蜂吃螫」等。
3.2.47 壽命 有些昆蟲看上去壽命很短,3.2.48 如古人認為蜉蝣壽命很短,3.2.49 一般只有不3.2.50 到1天,3.2.51 最長不3.2.52 過3天。漢語成語「朝生暮死」藉以比喻某些事物的短命。
3.2.53 產卵場所和方式 蜻蜓在飛行過程中產卵於水面物體上。成語「蜻蜓點水」比喻做事不3.2.54 深入。
3.2.55 排便 蒼蠅能一邊舐食半流質食物,3.2.56 一邊排出黑色的糞便,3.2.57 會污染潔白的物體。成語「青蠅染白」、「青蠅點玉(璧)」 等藉此比喻小人用讒言污衊別人。
3.3 漢語成語中昆蟲的生態學特性
某些成語從側面反映了一些昆蟲與環境的關系,如「流水不腐,戶樞不蠹(螻)」、「 噤若寒蟬」等。「戶樞不蠹(螻)」 字面上的意思是經常轉動的門軸不易生蛀蟲;「 噤若寒蟬」中的「寒蟬 」指晚秋的蟬,因天寒而不發出鳴聲。
幾個不符合科學的涉蟲成語
由於成語多來自古語,而古人對昆蟲的了解還不夠深入,因而成語中對昆蟲的描述有一些不符合科學的地方。現列舉若干例:
3.4 作繭自縛 蠶吐絲作繭,3.5 把自己包在裡面,3.6 比喻人作事原來希3.7 望於自己有利,3.8 結果反把自己陷於困境,3.9 也比喻自己束縛了自己的手腳。其實蠶作繭並非出於自討苦吃,而3.10 是用來保護不3.11 能爬也不3.12 能飛的蛹。
3.13 飛蛾撲火 這個成語源自《梁書·到溉傳》:「如飛蛾之赴火,3.14 豈焚身之可吝」。原是贊賞獻身精神的意思。現在一般比喻自尋死路,3.15 自取滅亡。其實飛蛾撲火,3.16 並非奉獻,3.17 也非尋死,而3.18 是因為蛾類多有趨光性。人們利用該習性,3.19 用黑光燈(其波長更適合昆蟲的視覺)來引誘蛾類,3.20 既可用來調查害蟲種類和數量,3.21 也可捕殺害蟲或採集蛾類標3.22 本。
3.23 朝生暮死 古人認為蜉蝣「朝生暮死」,3.24 這其實是一種誤解。蜉蝣的幼蟲(稚蟲)要在水中生活一到三年甚至五、六年,3.25 然後才變為成蟲飛出水面。當然它的成蟲壽命是很短的,3.26 最短的只有幾小時,3.27 長的最多也就六、七天。可能由於認識上的局限性,3.28 古人只注意到蜉蝣的成蟲階段,3.29 因而3.30 認為蜉蝣是「朝生暮死」。
3.31 蟬腹龜腸 用成語「蟬腹龜腸」 比喻窮困的處境,3.32 是因為古人認為蟬只飲露水,3.33 必定腹中空空。其實蟬並非靠飲露水為生,而3.34 是用刺吸式口器刺進樹的嫩枝,3.35 吸食樹的汁液,3.36 因此是樹木的「吸血鬼」。

⑶ 取材於昆蟲的成語有哪些,並說出大概的意思

由於漢語成語多來自古語,其中有些昆蟲名稱與現在常用的名稱不同,甚至很少為現代大眾所知。現將有這一類成語中有代表性的列出來,並綜合多種資料對其中的昆蟲名稱進行解釋。
蜩螗沸羹 蜩為蟬類的別名;螗是蟬的一種,體小,背青綠色,鳴聲清圓。「蜩螗沸羹」 指如蟬鳴和沸湯翻滾,表示紛擾不寧的意思。
蝟鋒螗斧 此成語中的「螗」與前一成語中不同,應為「螗螂」即「螳螂」的簡稱。「螗斧」即「螳斧」。「螳斧」即螳螂的前足,因常高舉如人執斧之形,故名。「蝟鋒」指刺蝟的刺。「蝟鋒螗斧」比喻渺小的力量。
螓首蛾眉 螓為蟬的一種,體小、方頭廣額、有花紋。「螓首蛾眉」形容女子面容之美。
蚍蜉撼樹 蚍蜉為大螞蟻。
楚腰蠐領 這里的「蠐」指「蝤蠐」即天牛幼蟲。在現代「蠐」一般指蠐螬,即金龜甲之幼蟲。「楚腰蠐領」形容女子體態苗條,脖子美白。
蝶怨蛩凄 「蛩」指蟋蟀或蝗蟲。「蝶怨蛩凄」喻哀怨凄清的思家之情。在現代昆蟲學名稱中,「蛩」見於「蛩蠊目」,是一類在我國很少見的昆蟲。
井蛙醯雞 醯雞為在酒醋或變酸的酒上活動的蠓或蚋類昆蟲。「井蛙醯雞」比喻眼界不廣,見識淺薄。
蛾附蜂屯 此處「蛾」通「蟻」。「蛾附蜂屯」 指像螞蟻和蜜蜂一樣聚集,形容

漢語成語中昆蟲的形態學特點
部分漢語成語明確地應用了某些昆蟲的體型、體形、體色、頭型、復眼、喙、觸角、翅、足等部分的形態學特徵。少數涉蟲成語中所用何種昆蟲或何部位則不夠明確。茲考證、歸納如下。
體型 漢語成語中的昆蟲多數體型較小,藉此表示微不足道的人和事,有的還自不量力。如「蚍蜉撼樹」、「蠅頭小利」、 「蠅名蝸利」、「蚊虻負山」、「鷦巢蚊睫」、「蚊虻過耳」等。
體形 膜翅目細腰亞目中的多數蜂類胸部和腹部連接處很狹窄, 稱「細腰」, 成語中借喻人的體態修長或細弱。如「蜂腰削背」、「蜂腰猿背」、「蜂腰鶴膝」等。
體色 天牛幼蟲體色潔白,成語中用來比喻女子的脖頸美白。 如「楚腰蠐領」 。
頭型 蟬方頭廣額,成語中用來形容女子的面容。如「螓首蛾眉」等。
復眼 胡蜂的復眼較突出,且腹末有毒刺,成語中藉以形容人的相貌凶惡、醜陋,性情兇狠。如「蜂目豺聲」等。
喙 蟬的口器為刺吸式口器,下唇特化為喙管,內藏上、下顎特化而成的口針,平常喙緊貼在胸部腹面,象古代冠帶在頷下打結後的下垂部分。成語「蟬緌蟹匡」中的「蟬緌」即為此意。「蟬緌蟹匡」比喻相互矛盾或名不副實。
觸角 成語「螓首蛾眉」 中的「蛾眉」本指蛾類細長弧形的觸角,比喻女子漂亮的眉毛。
翅 蟬的翅輕、薄而透明。成語「蟬衫麟帶」中的「蟬衫」指薄絹製成的衣衫。「蟬衫麟帶」比喻飄逸華美的服裝;「蟬翼為重,千鈞為輕」形容是非混淆。
足 螳螂的前足為捕捉足,看上去很厲害,但與強大的力量相比,自然是相形見絀。成語「蝟鋒螗斧」、「蠻睫螳輪」、「螳臂擋車」中都提到螳螂的前足,且都比喻自不量力。
其他 成語「鷦巢蚊睫」、「蟲巢蚊睫」、「蠻睫螳輪」中都有「(蚊)睫」。「蚊睫」或「睫」又稱「蚊眉」。其實蚊子並沒有真正的睫毛或眉毛。「鷦巢蚊睫」只是一個傳說而已,「蚊睫」或 「蚊眉」只是古人杜撰出來的,用於比喻一種極其狹小的處所。如果一定要說有「蚊睫」或 「蚊眉」的話,那隻能是指蚊復眼上方的剛毛叢了。

漢語成語中昆蟲的生物學特性
漢語成語中所用到的昆蟲生物學特性有變態、食性、取食方式、群集性、趨性、築巢、做繭、發聲、發光、自衛、壽命、產卵場所和方式等。
變態 昆蟲一生中要經過若干次蛻皮、變態。成語「金蟬脫殼」借蟬若蟲蛻皮變為成蟲比喻用計擺脫對手的追查;「蛛游蜩化」 借蜘蛛的游網和蟬的蛻變比喻技藝熟練。
食性 螳螂為著名的捕食性昆蟲,「螳螂捕蟬,黃雀在後」等成語從側面反映這一點;有些昆蟲是腐食性的, 因此有「物腐蟲生」的成語,現比喻禍患的產生必有其內部原因。
取食方式 蠶幼蟲口器為咀嚼式,能一點一點地咬食桑葉,所以成語「蠶食鯨吞」中的「蠶食」形容象蠶一樣逐步侵吞別人的利益;有些昆蟲如蠹類能鑽蛀木頭等, 成語「鼠嚙蠹蝕」等反映了這一點,「神奸巨蠹」則形容大奸人,「蠹國害民」中的「蠹」則轉意為禍害國家的行為;蟬的口器屬吸收式,只能吸進液態食物,而不能大嚼樹的枝葉,古人認為蟬只飲露水,必定象長時間不吃東西的龜那樣空腹細腸,因此用「蟬腹龜腸」比喻忍飢挨餓的窮困處境。
群集性 有些昆蟲尤其是社會性昆蟲往往大量個體聚集在一起,成語藉以比喻人的聚集,如「蝟集蟻聚」、「蜂合蟻聚」、「蟻萃螽集」等。
趨性 昆蟲有各種趨性,這在漢語成語中也有所反映,如「如蟻附膻」、「蟻附蠅集」、「以魚驅蠅」、「飛蛾撲火」、「逐臭之夫」、「招蜂引蝶」等。其中有些亦與昆蟲食性有關。
築巢 有些昆蟲尤其社會性昆蟲能築巢。土棲性白蟻營巢於土中,能使堤 壩中產生空洞,危害其安全。成語「千里之堤,潰於蟻穴」用來比喻不注意小問題就會釀成大患。
做繭 有些昆蟲能做繭,如蠶會吐絲作繭,人類自古就懂得加以利用。成語「作繭自縛」比喻人自擾自困;「剝繭抽絲」比喻喻根據順序尋求事物的發生發展過程;「獨繭抽絲」比喻詩文條理分明,脈絡清晰或單方思慕。
發聲 有些昆蟲能發出鳴聲。成語「蝶怨蛩凄」、「噤若寒蟬」、「仗馬寒蟬」、「蜩螗沸羹」、「蛙鳴蟬噪」、「蟬喘雷乾」等用昆蟲不同的鳴聲或停止鳴叫比喻人的不同心情和情態或環境;「聚蚊成雷」比喻眾口囂喧,積小成大。
發光 有些昆蟲能發光,如「映雪囊螢」中的螢火蟲。
自衛 有些昆蟲有自衛本領,如胡蜂用產卵器變成的毒針蜇刺敵人。成語中多轉意為狠毒,不可小視。如「狼猛蜂毒」、「蜂蠆有毒」、「撩蜂吃螫」等。
壽命 有些昆蟲看上去壽命很短,如古人認為蜉蝣壽命很短,一般只有不到1天,最長不過3天。漢語成語「朝生暮死」藉以比喻某些事物的短命。
產卵場所和方式 蜻蜓在飛行過程中產卵於水面物體上。成語「蜻蜓點水」比喻做事不深入。
排便 蒼蠅能一邊舐食半流質食物,一邊排出黑色的糞便,會污染潔白的物體。成語「青蠅染白」、「青蠅點玉(璧)」 等藉此比喻小人用讒言污衊別人。

漢語成語中昆蟲的生態學特性
某些成語從側面反映了一些昆蟲與環境的關系,如「流水不腐,戶樞不蠹(螻)」、「 噤若寒蟬」等。「戶樞不蠹(螻)」 字面上的意思是經常轉動的門軸不易生蛀蟲;「 噤若寒蟬」中的「寒蟬 」指晚秋的蟬,因天寒而不發出鳴聲。

幾個不符合科學的涉蟲成語
由於成語多來自古語,而古人對昆蟲的了解還不夠深入,因而成語中對昆蟲的描述有一些不符合科學的地方。現列舉若干例:
作繭自縛 蠶吐絲作繭,把自己包在裡面,比喻人作事原來希望於自己有利,結果反把自己陷於困境,也比喻自己束縛了自己的手腳。其實蠶作繭並非出於自討苦吃,而是用來保護不能爬也不能飛的蛹。
飛蛾撲火 這個成語源自《梁書·到溉傳》:「如飛蛾之赴火,豈焚身之可吝」。原是贊賞獻身精神的意思。現在一般比喻自尋死路,自取滅亡。其實飛蛾撲火,並非奉獻, 也非尋死,而是因為蛾類多有趨光性。人們利用該習性,用黑光燈(其波長更適合昆蟲的視覺)來引誘蛾類,既可用來調查害蟲種類和數量,也可捕殺害蟲或採集蛾類標本。
朝生暮死 古人認為蜉蝣「朝生暮死」,這其實是一種誤解。蜉蝣的幼蟲(稚蟲)要在水中生活一到三年甚至五、六年,然後才變為成蟲飛出水面。當然它的成蟲壽命是很短的,最短的只有幾小時, 長的最多也就六、七天。可能由於認識上的局限性,古人只注意到蜉蝣的成蟲階段,因而認為蜉蝣是「朝生暮死」。
蟬腹龜腸 用成語「蟬腹龜腸」 比喻窮困的處境,是因為古人認為蟬只飲露水,必定腹中空空。其實蟬並非靠飲露水為生,而是用刺吸式口器刺進樹的嫩枝,吸食樹的汁液,因此是樹木的「吸血鬼」。

⑷ 昆蟲記 蟬和螞蟻的寓言主要內容100字左右

勇於探索世界、勇於追求真理的勇氣和毅力,無論做什麼事情都要有一種嚴謹的科學精神。做任何事情都要堅持不懈,即使條件再艱苦,也要為了理想而不斷奮斗。

⑸ 夢見蟬的幼蟲是什麼意思

夢到蟬或知了都不是什麼吉兆,夢到蟬的幼蟲說明你將會有麻煩。

⑹ 春聽鳥聲,夏聽蟬聲,秋聽蟲聲,冬聽雪聲,冬聽雪聲,松下聽琴,月下聽蕭,澗邊聽瀑布,山中聽松風。哪裡

《幽夢影抄》清.張潮
論 聲
春聽鳥聲,夏聽蟬聲,秋聽蟲聲,冬聽雪聲;白晝聽棋聲,月下聽簫聲,山中聽松聲,
水際聽唉乃聲,方不虛此生耳。若惡少斥辱,悍妻詬誶,真不入耳聲也。
聞鵝聲如在白門;聞櫓聲如在三吳;聞灘聲如在浙江;聞羸馬項下鈴鐸聲,如在長安道
上。
凡聲皆宜遠聽;惟琴聲則遠近皆宜。
松下聽琴,月下聽簫,澗邊聽瀑布,山中聽梵唄,覺耳中別有不同。
水之為聲有四:有瀑布聲,有流水聲,有灘聲,有溝澮聲。風之為聲有三:有松濤聲,
有秋葉聲,有波浪聲。雨之為聲有二:有梧葉荷葉上聲,有承檐溜竹筩中聲。

⑺ 糞蟲至穢,變為蟬而飲露於秋風;腐草無光,化為螢而耀采於夏月。故知潔常自污出,明每從晦生也。

蟬的幼蟲在土裡,變成蟬後主要喝秋天的露水,螢火蟲在腐草中孕育出來,在專夏天的夜晚屬發光,潔凈從污穢中出來,明亮從昏暗而生。

原文:

糞蟲至穢,變為蟬而飲露於秋風;腐草無光,化為螢而耀采於夏月。故知潔常自污出,明每從晦生也。

此文出自明朝·洪應明《菜根譚》

這句話蘊含的哲理是:矛盾雙方依據一定條件向其對立面轉化,新事物總是在舊事物的母體中孕育產生。

(7)蟬蟲的寓意擴展閱讀


創作背景:

《菜根譚》是明朝還初道人洪應明收集編著的一部論述修養、人生、處世、出世的語錄集,為曠古稀世的奇珍寶訓。對於人的正心修身、養性育德,有不可思議的潛移默化的力量。

洪應明,生平事跡不詳。據推測,他很可能是金壇縣人士,是一位久居山林的隱士。該書成書和刊行的時間可能在萬曆年間的中後期或末期。這時,神宗皇帝治國無道,宦官專權,朝綱廢弛,黨禍橫流,由嘉靖朝開始顯露端倪的內憂外患至此更加深重起來,有識之士的思想異常沉悶,無法從當時十分激烈的社會矛盾中解脫出來,於是就會有人形諸筆墨,表達時代的心聲。

⑻ 比較昆蟲記中蟬和蟬夏又逝 各有什麼特點

我們大多數人對於蟬的歌聲,總是不大熟悉的,因為它是住在生有洋橄欖樹的地方,但是凡讀過拉封敦的寓言的人,大概都記得蟬曾受過螞蟻的嘲笑吧。雖然拉封敦並不是談到這個故事的第一人。

⑼ 有人送了一個木刻品,一隻好像是蟬的昆蟲爬在馬背上,這是什麼意思啊

看仔細了?是蟬嗎?應該是只猴,取諧音「馬上封侯」的意思。可能是雕工不好,沒看出來吧?

⑽ 昆蟲記中蟬和螞蟻的寓言的主要情節是什麼

昆蟲記中蟬和螞蟻——講述的是整個夏天,蟬不做一點事情,只是終日唱歌,而螞蟻則忙於儲藏食物。冬天來了,蟬為飢餓所驅,只有跑到它的鄰居那裡借一些糧食。結果他遭到了難堪的待遇。

寓意:

這則故事是為了諷刺,嘲笑好逸惡勞的人。凡事都要預先有準備,才能防患於未然。要不失時機的工作、勞動,才能豐衣足食;如果一味玩樂,只能挨餓。好逸惡勞的人結局往往是可悲的。

主要內容:

鄰近很多口渴的昆蟲,立刻發現了蟬的「樹井」里流出的漿汁,跑去搶食。這些昆蟲大都是黃蜂、蒼蠅、玫瑰蟲等,而最壞的「罪犯」,要算螞蟻了。我曾見過它們咬緊蟬的腿尖,拖住它的翅膀,爬上它的後背。

甚至有一次一個兇悍的「強盜」,竟當著我的面,抓住蟬的吸管,想把它拉掉。最後,麻煩越來越多,無可奈何,這位「歌唱家」不得已拋開自己所做的井,悄然逃走了。於是螞蟻的目的達到,佔有了這個井。

而且,蟬的活動時間只在夏天和秋天。夏天,他們在樹上歡快的歌唱,吸引另一半;秋天,他們則默默地交配、產卵。冬天還沒到來之前,蟬就完成自己一生的使命,默默地死去了。

(10)蟬蟲的寓意擴展閱讀:

昆蟲記是一部概括昆蟲的種類、特徵、習性和婚習的昆蟲生物學著作,記錄了昆蟲真實的生活,表述的是昆蟲為生存而斗爭時表現出的靈性,還記載著法布爾痴迷昆蟲研究的動因、生平抱負、知識背景、生活狀況等等內容。

作者將昆蟲的多彩生活與自己的人生感悟融為一體,用人性去看待昆蟲,字里行間都透露出作者對生命的尊敬與熱愛。

作者的語言朴實清新、生動活潑,語調輕松詼諧,充滿了盎然情趣和詩意。作者對自然界動植物聲、色、形、氣息多方面的繪都恰到好處,使用了大量栩栩如生的比喻。

此外,他憑借自己拉丁文和希臘文的基礎,在文中引用希臘神話、歷史事件以及《聖經》中的典故,字里行間還時而穿插著普羅旺斯語或拉丁文的詩歌

法布爾之所以被譽為「昆蟲界的荷馬」,並曾獲得諾貝爾獎文學獎的提名,除了《昆蟲記》那浩大的篇幅和包羅萬象的內容之外,優美且富有詩意的語言也是其中的原因之一。

熱點內容
古代勵志的名言 發布:2021-03-16 21:50:46 瀏覽:209
形容兒孫繞膝的詩句 發布:2021-03-16 21:49:35 瀏覽:878
席慕蓉賞析印記 發布:2021-03-16 21:48:26 瀏覽:311
權力很大含有手的成語 發布:2021-03-16 21:48:22 瀏覽:584
能聽的兒童故事 發布:2021-03-16 21:48:15 瀏覽:285
關於足球的詩歌詞句 發布:2021-03-16 21:47:40 瀏覽:870
拖拉機的古詩 發布:2021-03-16 21:42:53 瀏覽:571
亮甜的詩句 發布:2021-03-16 21:42:00 瀏覽:831
廣東話生日快樂祝福語 發布:2021-03-16 21:38:55 瀏覽:409
噓的短句 發布:2021-03-16 21:38:07 瀏覽:8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