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級語文下冊寓言二則課件揠苗助長
發布時間: 2021-01-21 13:42:12
把苗助長這樣的故事很多,這個多是一些童話寓言。
『貳』 寓言二則揠苗助長 刻舟求劍 有什麼不同
古宋國有個人復,他嫌禾苗長得太制慢,就一棵棵的往上拔,回家還說:「今天我幫助苗長了!」他兒子聽說後,到地里一看,苗都死了。天下不助苗生長的人實在很少啊。以為沒有用處而放棄的人,就像是不給禾苗鋤草的懶漢。妄自幫助它生長的,就像拔苗助長的人,非但沒有好處,反而危害了它。
觀事物的發展自有它的規律,純靠良好的願望和熱情是不夠的,很可能效果還會與主觀願望相反。這一寓言還告知一具體道理:"欲速則不達"。
譯文:
楚國有個渡江的人,他的劍從船中掉到水裡,他急忙在船邊上用刀在掉下劍的地方做了記號,說:「這是我的劍掉下去的地方。」船到目的地後停了下來,這個楚國人從他刻記號的地方跳到水裡尋找劍。 船已經航行了,但是劍沒有行進,像這樣尋找劍,不也是很糊塗嗎?
啟發:
刻舟求劍是由一個寓言故事演化而成的成語,一般比喻死守教條,拘泥成法,固執不知變通的意思。以靜止的眼光來看待變化發展的事物,必將導致錯誤的判斷。文中的楚人正是犯了這樣的錯誤。
『叄』 小學二年級語文下冊揠苗助長的揠是什麼意思
】揠:拔起。把苗拔起,幫助其生長,後用來比喻違反事物的發展規律,急於求成,反而壞內事。也作「拔容苗助長」。
成語示例
1.揠苗助長,苦心極力,卒無所得也。(宋代呂本中《紫微雜說》)
2.揠苗助長式的教育,是對學生個性的一種摧殘。
成語啟示
1、人們對於一切事物都必須按照客觀規律去發揮自己的主觀能動性,才能把事情做好。反之,單憑自己的主觀願望去做,即使有善良的願望,美好的動機,結果也只能是適得其反。
2、客觀事物的發展自有它的規律,純靠良好的願望和熱情是不夠的,很可能效果還會與主觀願望相反。這一寓言還告知一具體道理:"欲速則不達"。
熱點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