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寓意典故 » 隋朝經典故事

隋朝經典故事

發布時間: 2021-01-21 00:19:18

A. 隋朝的歷史小故事有沒有啊

花木蘭
明代徐渭在《四聲猿傳奇》中說她是姓花,名木蘭,父親花弧是一個後備役軍官,大姐花木蓮,幼 弟花雄,母親姓袁,一家五口,這是至今仍為大家所接受的一種說法。
至於出生年代,宋翔鳳的《過庭祿》中則說她是隋恭帝時人。
說到籍貫里居,姚瑩以為她是涼州人,河北省《完縣志》說她是完縣人,《大清一
統志》說她是穎州譙郡東魏村人,還有人說她是宋州人或黃州人,河南省《商丘縣志》
則說她是丘花宋村人,似以《商丘縣志》的說法比較合理。
然而不管怎麼說,正如《中國文學發展史》所言:「考證這些無稽之談,實在沒有
一顧的價值,我們只要知道花木蘭是一個北方英勇女性的代表就夠了。」
確實,花木蘭的事跡傳至今,主要應歸功於《木蘭辭》這一方民歌的絕唱,是這篇
長篇敘事詩歌頌了花木蘭女扮男裝替父從軍的傳奇故事。詩是這樣寫的:

唧唧復唧唧,木蘭當戶織,不聞機杼聲,惟聞女嘆息。問女何所思,問女何所憶,
女亦無所思,女亦無所憶。昨夜見軍帖,可汗大點兵。軍書十二卷,卷卷有爺名,阿爺
無大兒,木蘭無長兄,願為市鞍馬,從此替爺征。
東市買駿馬,西市買鞍貉,南市買轡頭,北市買長鞭。旦辭爺娘去,暮至黃河邊。
不聞爺娘喚女聲,但聞黃河流水鳴濺濺。但辭黃河去,暮宿黑山頭。不聞爺娘喚女聲,
但聞燕山胡騎鳴啾啾。
萬里赴戎機,關山度若飛。朔氣傳金析,寒光照鐵衣。將軍百戰死,壯士十年歸。
歸來見天子,天子坐明堂。策勛十二轉,賞賜百千強。可汗問所欲,木蘭不用尚書
郎。願馳千里足,送兒還故鄉。
爺娘聞女來,出郭相扶將。阿姊聞妹來,當戶理紅妝。小弟聞姊來,磨刀霍霍向豬
羊。開我東閣門,坐我西閣床。脫我戰時袍,著我舊時裳。當窗理雲鬢,對鏡貼花黃。
出門看夥伴,夥伴皆驚惶。同行十二年,不知木蘭是女郎!
雄兔腳撲朔,雌兔眼迷離。雙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

詩中稱天子為「可汗」,征戰地點都在北方。黃河姑且不說,黑山即殺虎山,在今
內蒙古呼和浩特市東南。燕山指燕然山,即今蒙古人民共和國杭愛山。花木蘭參加的戰
事,當發生在北魏與柔然之間。
北魏是鮮卑族拓跋部建立的,西晉未年曾被封為代王,後為苻堅所滅。符堅在淝水
之戰中失敗,拓跋氏復國,改國號為「魏」,經過五、六十年的征戰,結束「五胡亂華」
的十國時代,統一黃河流域。傳到北魏孝文帝時已八十六年,經過了五位皇帝,孝文帝
崇尚中原漢族文化,遷都洛陽,實行漢化政策,今天的「元」姓即多為北魏皇室後代。
當時承平日久,在孝文帝均田令政策下,社會經濟發展,花木蘭就生活在這樣一種社會
中。
這時立國已一百五十八年的北方游牧大國蠕蠕,也就是柔然不斷南侵,北魏政權便
多次「車駕出東道,向黑山」,「北度燕然山,甫北三千里。」與柔然大戰。
戰爭產生英雌,在世無男英雄的情況下,便會有女英雄,北魏與柔然戰爭沒有突出
的男人,就有了突出的女英雄花木蘭。
在《木蘭詩》中開頭就說明了當時的軍情緊急:「可汗大點兵,」「軍書十二卷」,
而花木蘭家中除了年邁的父母,就是年幼的弟弟,衰老的父親怎能去遠征殺敵,可是祖
國的召喚又義不容辭,面對這雙重的考驗,木蘭挺身而出:「願為市鞍馬,從此替爺征。」
木蘭好女兒,替父從軍的意志,實為對父親的愛心與對祖國的忠心的凝聚,是巾幗英雄
本色的表現。
花木蘭就要出征了,她「東市買駿馬,西市買鞍疇,南市買轡頭,北市買長鞭。」
是多麼的急促緊張,是多麼的昂揚士氣,她早晨告別爺娘,晚上就宿在了黃河岸邊,行
軍多急,軍情多緊張,軍令如山倒,作為一個少女離開閨閣,投入戰場,何異投入另一
個世界。暮色蒼茫中,一個女戰士枕戈待旦,這是何等荒涼而又悲壯的境界。「黃河流
水鳴濺濺。」「燕山胡騎鳴啾啾。」
「將軍百戰死,壯士十年歸。」可見戰事是十分的頻繁,歲月是十分的漫長,那麼
多的將軍蝶血疆場,花木蘭能活著回來是十分的不容易。那可是:

北風振漠,胡兵伺便;主將驕敵,期門受戰;
野樹旌旗;川回組練;法重心駭,威尊命賤;
利杴穿骨,驚沙入面,主客相博,山川震眩;
聲析山河,勢崩雷電。至若窮陰凝閉,凜冽海隅;
積雪沒脛,堅冰在須。當此苦寒,天假強胡,
憑陵殺氣,以相剪屠。徑截輜重,橫攻士卒;都尉新降,將
軍覆沒;屍填巨港之岸,血滿長城之窟。
……鳥無聲兮山寂寂,夜正長兮風漸浙,魂魄結兮天沉沉,
鬼神聚兮雲冪冪,日光寒兮草短,月色苦兮霜白。

花木蘭回來了,這很不容易。她重視生命的可貴,更加懂得家庭的溫暖。她拒絕了
天子的賞賜,也不願在朝為官,將榮華富貴輕輕地拋下,她願馳千里足,早日還故鄉。
她回來了,年邁的父母攙扶著出來迎她,姐姐理妝相迎,弟弟磨刀霍霍向豬羊,以
實際行動迎接姊姊的回來。看到這一切,花木蘭由衷地高興,十二年的沙場出生入死,
多難。十二年的喬裝而不露痕跡,多難,然而這一切都過去,花木蘭內心的精神力量,
該是何等地偉大。
日子安定下來,過去的夥伴又來看她,她每次都總是以女兒裝見他們,對驚怕的過
去的夥伴,花木蘭在內心說:知道了么?過去與你一道血戰沙場,立下大功;回朝後不
願為尚書郎的我是個女孩子。
還我女兒本色,花木蘭多麼自豪。
------------------

建議是買一本《上下五千年》或《二十五史》。那裡故事比較多,也很詳細。
隋唐瓦崗起義,
薛剛反唐。

隋朝歷史很全的網站
http://www.ccnt.com.cn/china/history/history/sui/sui.htm

隋代文學的作者:
基本上由兩部分人組成:一是北齊、北周舊臣,如盧思道、楊素、薛道衡等;二是由梁、陳入隋的文人,如江總、許善心、虞世基、王胄、庾自直等。還有隋煬帝。

隋朝著名人物:隋文帝楊堅 隋煬帝楊廣 花木蘭

隋朝開鑿大運河的根本原因
當時正值隋朝和朝鮮開戰的時期, 為了運送糧食的需要
而開鑿了大運河,由此可見南方已經是重要的糧食產區,因此選南方經濟的發展
其實開鑿大運河還有皇帝的主觀因素,為了個人享樂.但這不是根本原因.
--------------
隋朝王通的<止學>
隋朝 文中子(王通)

智卷一
智極則愚也.聖人不患智寡,患德有失焉.

才高非智,智者弗顯也.位尊實危,智者不就也.大智知止,小智惟謀,智有窮而道無盡哉.

謀人者成於智,亦喪於智.謀身者恃其智,亦舍其智也.智有所缺,深存其敵,慎之少禍焉.

智不及而謀大者毀,智無竭而謀遠者逆.智者言智,愚者言愚,以愚飾智,以智止智,智也 。

用勢卷二
勢無常也,仁者勿恃.勢伏凶也,智者不衿.

勢莫加君子,德休與小人.君子勢不於力也,力盡而勢亡焉.小人勢不惠人也,趨之必禍焉.

眾成其勢,一人堪毀.強者凌弱,人怨乃棄.勢極無讓者疑,位尊弗恭者忌.

勢或失之,名或謗之,少怨者再得也.勢固滅之,人固死之,無驕者惠嗣焉.

利卷三
惑人者無逾利也.利無求弗獲,德無施不積.

眾逐利而富寡,賢讓功而名高.利大傷身,利小惠人,擇之宜慎也.天貴於時,人貴於明,動之有戒也.

眾見其利者,非利也.眾見其害者,或利也.君子重義輕利,小人嗜利遠信,利御小人而莫御君子矣.

利無盡處,命有盡時,不怠可焉.利無獨據,運有興衰,存畏警焉.

辯卷四
物朴乃存,器工招損.言拙意隱,辭盡鋒出.

識不逾人者,莫言斷也.勢不及人者.休言諱也.力不勝人者,勿言強也.

王者不辯,辯則少威焉.智者訥言,訥則惑敵焉.勇者無語,語則怯行焉.

忠臣不表其功,竊功者必奸也.君子堪隱人惡,謗賢者固小人也矣.

譽卷五
好譽者多辱也.譽滿主驚,名高眾之所忌焉.

譽存其偽,諂者以譽欺人.名不由己,明者言不自贊.貪巧之功,天不佑也.

賞名勿輕,輕則譽賤,譽賤則無功也.受譽知辭,辭則德顯,顯則釋疑也.上下無爭,譽之不廢焉.

人無譽堪存,譽非正當滅.求譽不得,或為福也.

情卷六

情濫無行,欲多失矩.其色如一,鬼神莫測.

上無度失威,下無忍莫立.上下知離,其位自安.君臣殊密,其臣反殃.小人之榮,情不可攀也.

情存疏也,近不過已,智者無痴焉.情難追也,逝者不返,明者無悔焉.

多情者多艱,寡情者少艱.情之不斂,運無幸耳.

蹇卷七
人困乃正,命順乃奇.以正化奇,止為樞也.

事變非智勿曉,事本非止勿存.天災示警,逆之必亡;人禍告誡,省之固益.躁生百端,困出妄念,非止莫阻害之蔓焉.

視己勿重者重,視人為輕者輕.患以心生,以蹇為樂,蹇不為蹇矣.

窮不言富,賤不趨貴.忍辱為大,不怒為尊.蹇非敵也,敵乃亂焉.

釋怨卷八

世之不公,人怨難止.窮富為仇,彌禍不消.

君子不念舊惡,舊惡害德也.小人存隙必報,必報自毀也.和而弗爭,謀之首也.

名不正而謗興,正名者必自屈也焉.惑不解而恨重,釋惑者固自罪焉.私念不生,仇怨不結焉.

寬不足以悅人,嚴堪補也.敬無助於勸善,諍堪教矣.

心卷九
欲無止也,其心堪制.惑無盡也,其行乃解.

不求於人,其尊弗傷.無嗜之病,其身靡失.自棄者人莫救也.

苦樂無形,成於心焉.榮辱存異,賢者同焉.事之未濟,志之非達,心無怨而憂患弗加矣.

仁者好禮,不欺其心也.智者示愚,不顯其心哉.

修身卷十
服人者德也。德之不修,其才必曲,其人非善矣。

納言無失,不輟亡廢。小處容疵,大節堪毀。

敬人敬心,德之厚也。

誠非致虛,君子不行詭道。禍由己生,小人難於勝己。謗言無懼,強者不縱,堪驗其德焉。

不察其德,非識人也。識而勿用,非大德也。

如何評價隋煬帝及隋朝
http://..com/question/5401081.html

B. 隋朝的歷史故事

興隋九老

第一老:忠孝王伍建章:忠孝王伍建章可以說是隋朝開國的第一元勛,他最為人喜聞樂道的一件事就是在當山窪闖重圍、搬救兵,解救了隋文帝楊堅與隋朝大軍,算的上是「未建其國,先救其主」了。雖然後來因為怒罵昏君隋煬帝楊廣「欺娘戲妹、弒父鴆兄」而被「敲牙拔舌」,但他對隋朝的耿耿愚忠可見一般.

第二老:開國老帥高潁:最重要人物.隋朝第一功臣

第三老:靠山王楊林:靠山王楊林為隋文帝楊堅的同胞兄弟,開國之初,楊林隨兄長南爭北戰,掌中一對水火虯龍棒,驍勇異常。人稱「雙棒無敵手,到老不失機」。不過,「到老不失機」這句話說的可能有些早,隨著隋煬帝楊廣登上歷史舞台,這位老先生的平坦大路終於出現了危機。強烈的家族榮譽感與天生的「一根筋」性格使這位稟性還算純良人物只顧一味回護已經「桅折釘銹」的大隋江山,但中國歷史上數的著的「敗家子」楊廣卻使他的努力化為烏有,讓這位「愚忠」的悲情人物一步步走向了死亡的深淵,並最終喪身揚州城郊。

第四老:上柱國賀若弼:上柱國賀若弼是大隋王朝的又一柱石,不過,穩重、隱晦的性格讓其成為隋朝開國元勛中最沒有「風頭」的一個。但他對隋朝的功績卻是沒有人可以抹殺的,穩重的做事風格也頗得隋文帝賞識,這使得賀若弼最終坐上了上柱國這個令人垂涎的位置。而他的隱晦也使他在隋煬帝上台後得以保全自己。(歷史對賀若弼的死有分歧:一說賀若弼在今陝西榆林因為連坐被斬,一說賀若弼得以善終)而且,其首創的「均甲制」也在他的默默耕耘下頗有成效,從某種程度上講,是賀若弼的「均甲制」在隋朝末期讓隋朝保持了「中興」的一線曙光。要不是楊廣這小子太能「造」,賀若弼也許可以成為改變中國歷史的人。

第五老:越王楊素:越王楊素是隋文帝楊堅的另一個弟弟。在王朝建立之初,他同樣功勛卓著。但榮華富貴迷失了他的「人生」。在成功之後,他想的不是如何進一步鞏固自己得來不易的成果,而是沒有節制的吃喝玩樂。最後終於沒有逃脫覆滅的結果。

第六老:大都督魚俱羅:大都督魚俱羅應該可以算是隋朝的第一員勇將。在隋朝末年,他為了替自己的第二個徒弟「天寶無敵將」宇文成都報仇,曾經刀斬當時的「天下第一勇士」李元霸(也有野史說李元霸是因為「憑錘罵天」而被自己的雷鼓翁金錘砸死的)(注:興唐傳的演義中,李元霸是死在魚具羅手中,隋唐演義中則是後一種情況,事實上兩者都不是真實歷史——)。但此人稟性剛烈,在隋朝立國未久之時,就因為不堪權貴的排擠而解甲歸田。

第七老:昌平王邱瑞:昌平王邱瑞本是南陳降將,但由於其後來的卓越表現得以位列王爵。邱瑞有一個徒弟,號「四寶將」尚師徒。而昌平王邱瑞就是因為與自己的徒弟在政治信仰上有了分歧,而被自己的徒弟活活氣死了。而「四寶將」尚師徒也未得善終,由於感覺愧對恩師,其人最後自盡而亡。師徒二人最後落的同歸一剖坯黃土。

第八老:下柱國韓擒虎:下柱國韓擒虎是「興隋九老」中最世故的一位。其人一方面做著順臣,從來不說皇帝不愛聽的話,另一方面也講究朋友之義,在忠孝王伍建章死後,韓擒虎曾經不遺餘力的保護伍建章的兒子南陽侯伍雲召,最後終使伍雲召逃出生天。

第九老:雙槍將丁彥平:雙槍將丁彥平在隋朝統一神州之後就辭官不做,化身「雲龍僧」雲游江湖,去做他自己想做的事情去了
個人認為,要想了解隋朝應該沖軍事看,隋朝可以說給大唐的輝煌奠定了堅實的基礎。隋朝九老。。

C. 隋朝有什麼經典的民間故事

不清楚。
隋朝(581年-618年,一說619年或630年)是中國歷史上承南北朝下啟唐朝的大一統王朝,因唐朝與隋朝的文化、制度、社會特點一脈相承,故史學家常將兩朝合稱為隋唐。

D. 隋朝的歷史故事

「如掛角」的典故,說的是隋朝李密的故事,他曾做過瓦岡山反隋義軍的首領。李密,字法主,京兆長安人,祖籍遼東襄平(今遼寧遼陽南),祖上是北周和隋朝的貴族。李密少年時代,曾在隋煬帝的宮廷里當侍衛。他生性靈活,在值班的時候左顧右盼,被隋煬帝發現了,認為這孩子不大老實就免了他的職。李密並不懊喪,回家後發憤讀書,因以放牛為生,故此常坐在牛背上讀書。
有一次,李密聽說緱山有一位名士包愷,就前去向他求學。李密騎上一頭牛出發了,牛背上鋪著用蒲草編的墊子,牛角上掛著一部《漢書》。李密一邊趕路一邊讀《漢書》,正巧越國公楊素騎著快馬從後面趕上來,勒住馬贊揚他:「這么勤奮的書生真是少見!」李密一看是越國公,趕緊從牛背上跳下來行禮。為此《新唐書??李密傳》記載:「聞包愷在緱山,往從之。以蒲韉乘牛,掛《漢書》一帙角上,行且讀。」
李密談吐不俗,深深吸引了楊素。回家以後,楊素對兒子楊玄感說:「我看李密這個人的學識才能,都在你兄弟之上,將來你們有事可以與他商量。」
大業九年(公元613年)李密參與楊玄感起兵反隋。楊玄感兵敗被殺,李密逃亡,後加入瓦崗軍,人稱魏王。李密發布討伐隋煬帝的檄文,數說楊廣的十大罪狀。其中有「罄南山之竹,書罪未窮;決東海之波,流惡難盡」的話。意思是,用盡南山的竹子作竹簡也寫不完他的罪行,決開東海的水也洗不盡他的罪惡,為後世留下了「罄竹難書」的成語

E. 關於隋朝的小故事

當初,隋文帝讓太子楊勇參與決策軍國政事,他經常提出批評建議,文帝都採納了。楊勇性情寬厚,直率熱情,平易近人,無弄虛作假的品行。文帝本性崇尚節儉,楊勇曾經在已經很精美華麗的蜀地出的鎧甲上再加裝飾,文帝看到後很不高興,他告誡楊勇說:「自古以來帝王無一喜好奢侈而能長久的,你作為皇位繼承人,應當以節儉為先,這樣才能承繼宗廟。我過去的衣服,都各留一件,時常取出它們觀看以告誡自己。恐怕你已經以當今皇太子自居而忘卻了過去的事情,因此我賜給你一把我舊時所佩帶的刀,一盒你舊日為上士時常常吃的腌菜。要是你還能記得以前的事,你就應該懂得我的良苦用心。」
後來到了冬至,百官都去見楊勇,楊勇排列樂隊接受百官的祝賀。文帝知道了這件事,就問朝臣:「最近聽說冬至那天朝廷內外百官都去朝見太子,這是什麼禮法?」太常少卿辛回答:「百官到東宮,是祝賀,不能說是朝見。」文帝說:「祝賀的人應該三五十人,隨意各自去,為什麼由有關部門召集,一時間百官都集中起來同去?太子身穿禮服奏樂來接待百官,能這樣嗎?」於是文帝下詔說:「禮法有等級差別,君臣之間不能溷雜。皇太子雖然是皇帝的繼承人,但從禮義上講也是臣子,各地方長官在冬至節來朝賀,進獻自己轄地的特產,但另外給皇太子上貢,這就不符合典章制度了,應該全部停止。」從此,文帝對楊勇的恩寵開始衰落,漸漸有了猜疑和戒心。
楊勇有很多姬妾,他對昭訓雲氏尤其寵愛。楊勇的妃子元氏不得寵,突然崐得了心疾,兩天就死了。獨孤皇後認為這里還有別的緣故,對楊勇很是責備。此後,雲昭訓總攬東宮內的事務,她生了長寧王楊儼、平原王楊裕、安成王楊筠;高良娣生了安平王楊嶷、襄城王楊恪;王良媛生了高陽王楊該、建安王楊韶;成姬生了潁川王楊;其他的宮人生了楊孝實、楊孝范。獨孤皇後更加不高興,經常派人來窺伺探查,找楊勇的過失和罪過。
晉王楊廣了解這件事後就更加偽裝自己,他只和蕭妃住在一起,對後宮所生子女都不去撫育,獨孤皇後因此多次稱贊楊廣有德行。朝廷中執掌朝政的重臣,楊廣都盡心竭力地與他們結交。文帝和獨孤皇後每次派身邊的人到楊廣的住處,無論來人的地位高低,楊廣必定和蕭妃一起在門口迎接,為來人擺設盛宴,並厚贈禮品。於是來往的奴婢僕人沒有不稱頌楊廣為人仁愛賢孝的。文帝與獨孤皇後曾經駕臨楊廣的府第,楊廣將他的美姬都藏到別的房間里,只留下年老貌丑之人身著沒有文飾的衣服來服侍伺侯。房間里的屏帳都改用樸素的幔帳,斷絕琴瑟絲弦,不讓拂去上面的灰塵。文帝看到這種情況,以為楊廣不愛好聲色,返回皇宮後,告訴侍臣這一情況。他感到非常高興,侍臣們也都向文帝祝賀。從此,文帝喜愛楊廣超出別的兒子。

F. 隋朝楊倓的故事

603年,楊昭的大劉良娣生楊倓。606年,楊昭早逝。楊倓因聰明英俊,在煬帝之孫中,最受內偏愛,常置於身邊。容楊倓好讀書,重儒學。母親大劉良娣早逝,每至忌日,楊倓都終日嗚咽流涙。煬帝聽聞後覺得很驚奇,就愈發鍾愛他。618年,宇文化及弒逆煬帝之前,楊倓事前察知。與梁公蕭鉅、千牛宇文皛等,欲進宮面奏煬帝,守衛宮殿的人阻礙、奏聞不達。之後,也被宇文化及殺害。
燕王倓字仁安。敏慧美姿儀,煬帝於諸孫中特所鍾愛,常置左右。性好讀書,尤重儒素,非造次所及,有若成人。良娣早終,每至忌日,末嘗不流涕嗚咽。帝由是益以奇之。宇文化及弒逆之際,倓覺變,欲入奏,恐露其事,因與梁公蕭鉅、千牛宇文皛等穿芳林門側水竇而入。至玄武門,詭奏曰:「臣卒中惡,命縣俄頃,請得面辭,死無所恨。」冀以見帝,為司宮者所遏,竟不得聞。俄而難作,為賊所害,時年十六。

G. 隋朝的歷史故事50字左右

隋朝成語故事 《牛角掛書》
李密騎牛出行,在牛角上掛一卷《漢書》,邊走邊看版。越國公楊素看見權後很驚奇,主動與他交談,回家後很推崇李密,他兒子楊玄感因此傾心結交李密。
後世以牛角掛書,比喻讀書勤奮,學習刻苦。
望採納!

H. 隋朝歷史小故事

「如掛角」的典故,說的是隋朝李密的故事,他曾做過瓦岡山反隋義軍的首領。李密,字法主,京兆長安人,祖籍遼東襄平(今遼寧遼陽南),祖上是北周和隋朝的貴族。李密少年時代,曾在隋煬帝的宮廷里當侍衛。他生性靈活,在值班的時候左顧右盼,被隋煬帝發現了,認為這孩子不大老實就免了他的職。李密並不懊喪,回家後發憤讀書,因以放牛為生,故此常坐在牛背上讀書。

有一次,李密聽說緱山有一位名士包愷,就前去向他求學。李密騎上一頭牛出發了,牛背上鋪著用蒲草編的墊子,牛角上掛著一部《漢書》。李密一邊趕路一邊讀《漢書》,正巧越國公楊素騎著快馬從後面趕上來,勒住馬贊揚他:「這么勤奮的書生真是少見!」李密一看是越國公,趕緊從牛背上跳下來行禮。為此《新唐書•李密傳》記載:「聞包愷在緱山,往從之。以蒲韉乘牛,掛《漢書》一帙角上,行且讀。」

李密談吐不俗,深深吸引了楊素。回家以後,楊素對兒子楊玄感說:「我看李密這個人的學識才能,都在你兄弟之上,將來你們有事可以與他商量。」

大業九年(公元613年)李密參與楊玄感起兵反隋。楊玄感兵敗被殺,李密逃亡,後加入瓦崗軍,人稱魏王。李密發布討伐隋煬帝的檄文,數說楊廣的十大罪狀。其中有「罄南山之竹,書罪未窮;決東海之波,流惡難盡」的話。意思是,用盡南山的竹子作竹簡也寫不完他的罪行,決開東海的水也洗不盡他的罪惡,為後世留下了「罄竹難書」的成語。

I. 隋朝的歷史故事

「如掛角」的典故,說的是隋朝李密的故事,他曾做過瓦岡山反隋回義軍的首領。李密,答字法主,京兆長安人,祖籍遼東襄平(今遼寧遼陽南),祖上是北周和隋朝的貴族。李密少年時代,曾在隋煬帝的宮廷里當侍衛。他生性靈活,在值班的時候左顧右盼,被隋煬帝發現了,認為這孩子不大老實就免了他的職。李密並不懊喪,回家後發憤讀書,因以放牛為生,故此常坐在牛背上讀書。

有一次,李密聽說緱山有一位名士包愷,就前去向他求學。李密騎上一頭牛出發了,牛背上鋪著用蒲草編的墊子,牛角上掛著一部《漢書》。李密一邊趕路一邊讀《漢書》,正巧越國公楊素騎著快馬從後面趕上來,勒住馬贊揚他:「這么勤奮的書生真是少見!」李密一看是越國公,趕緊從牛背上跳下來行禮。為此《新唐書

J. 請問隋朝有什麼小故事

李密本是隋煬帝楊廣的侍衛,他生性聰明靈活。在一次值班的時候,因左顧右盼,被隋煬帝發現,認為他不老實,於是就免了李密的差使。李密並不懊喪,立志要做一番大事業,從此發奮讀書。一次,李密在大街上騎著牛,把《項羽傳》掛在牛角上,抓緊時間讀書,恰巧被宰相楊素看見,楊素跟李密親切地交談了一陣,覺得他是個很有抱負的人。楊素回到家跟他的兒子楊玄感說:「李密的學識淵博,才能也很強,將來有什麼重要事情你可以跟他商量。」從此楊玄感和李密好朋友。
後來楊玄感起兵要推翻隋煬帝的統治,就把李密請去當他的謀士,可是楊玄感因被別人迷惑,幾次關鍵時刻不用李密的計謀,最終導致兵敗被殺。李密脫離危險後,繼續反抗隋朝,他投

奔了翟讓領導的瓦崗農民起義軍,在李密的幫助下,這支起義軍在很短的時間內就取得了很大勝利。翟讓就主動把首領的位置讓給了李密。李密建立政權後,在進攻洛陽時,李密發出了討伐隋煬帝的檄文,宣布隋煬帝有十大罪狀,號召百姓起來推翻隋煬帝,其中有「罄南山之竹,書罪未窮;決東海之波,流惡難盡。」意思是把南山的竹子都製成竹簡,也寫不完隋煬帝的罪狀,決開東海的堤壩,滔滔海水流完了,隋煬帝的惡行還沒有流完。成語「罄竹難書」,比喻罪惡滔天。

熱點內容
古代勵志的名言 發布:2021-03-16 21:50:46 瀏覽:209
形容兒孫繞膝的詩句 發布:2021-03-16 21:49:35 瀏覽:878
席慕蓉賞析印記 發布:2021-03-16 21:48:26 瀏覽:311
權力很大含有手的成語 發布:2021-03-16 21:48:22 瀏覽:584
能聽的兒童故事 發布:2021-03-16 21:48:15 瀏覽:285
關於足球的詩歌詞句 發布:2021-03-16 21:47:40 瀏覽:870
拖拉機的古詩 發布:2021-03-16 21:42:53 瀏覽:571
亮甜的詩句 發布:2021-03-16 21:42:00 瀏覽:831
廣東話生日快樂祝福語 發布:2021-03-16 21:38:55 瀏覽:409
噓的短句 發布:2021-03-16 21:38:07 瀏覽:8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