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寓意典故 » 典故成語及主人公

典故成語及主人公

發布時間: 2021-01-20 17:00:42

『壹』 所有的歷史成語故事以及主人公

歷史故事成語及主要人物
歷史故事成語:
戰國:
完璧歸趙(藺相如)圍魏救趙(孫臏)退避三舍(重耳)毛遂自薦(毛遂) 負荊請罪(廉頗) 紙上談兵(趙括)一鼓作氣(曹劌)千金買骨(郭隗) 諱疾忌醫(蔡桓公)卧薪嘗膽(勾踐)殺妻求將(吳起)驚弓之鳥(更羸) 高山流水(俞伯牙、鍾子期)
秦 :
一字千金(呂不韋)指鹿為馬(趙高)焚書坑儒(秦始皇)窮圖匕見(荊軻) 懸梁刺股(蘇秦、孫敬)
漢 :
一飯千金(韓信)四面楚歌(項羽)約法三章(劉邦)孺子可教(張良) 背水一戰(韓信)破釜沉舟(項羽)手不釋卷(劉秀)金屋藏嬌(劉徹) 暗渡陳倉(韓信)十面埋伏(項羽)投筆從戎(班超)馬革裹屍(馬援) 多多益善(韓信)老當益壯(馬援)蕭規曹隨(蕭何、曹參) 無顏見江東父老(項羽)
三國:
鞠躬盡瘁(諸葛亮)三顧茅廬(劉備)煮豆燃萁(曹植)刮目相看(呂蒙) 初出茅廬(諸葛亮)樂不思蜀(劉禪)七步成詩(曹植)言過其實(馬謖) 七擒七縱(諸葛亮)寶刀不老(黃忠)才高八斗(曹植)一身是膽(趙雲) 封金掛印(關羽) 單刀赴會(關羽)望梅止渴(曹操) 萬事俱備,只欠東風(周瑜、諸葛亮)
晉:
入木三分(王羲之)聞雞起舞(祖逖)東山再起(謝安)洛陽紙貴(左思) 草木皆兵(苻堅) 鑿壁偷光(匡衡)狗尾續貂(司馬倫)
南北朝:
畫龍點睛(張僧繇)江郎才盡(江淹)
宋:
精忠報國(岳飛)東窗事發(秦檜)胸有成竹(文與可)

『貳』 有歷史典故(含主人公名字)的成語50個

1.葉公好龍
葉公子高非常喜歡龍,器物上刻著龍,房屋上也畫著龍。真龍知版道了,來到葉公家裡,把頭探進窗權子。葉公一見,嚇得拔腿就跑
2.愚公移山
愚公家門前有兩大座山擋著路,他決心把山平掉,另一個老人智叟笑他太傻,認為不能能。愚公說:我死了有兒子,兒子死了還有孫子,子子孫孫是沒有窮盡的,兩座山終究會鑿平。
3.孟母三遷
4.名落孫山
吳人孫山,滑稽才子也。赴舉他郡,鄉人託以子偕往。鄉人子失意,山綴榜末,先歸。鄉人問其子得失,山曰:『解名盡處是孫山,賢郎更在孫山外。』」
5.毛遂自薦
秦軍圍攻趙國都城邯鄲,平原君去楚國求救,門下食客毛遂自動請求一同前去。到了楚國,毛遂挺身而出,陳述利害,楚王才派兵去救趙國。
6.江郎才盡
7.東施效顰
8.塞翁失馬
9.項庄舞劍,意在沛公鉤
10.精衛填海
炎帝之少女名曰女娃。女娃游於東海,溺而不返,故為精衛,常銜西山之木石,以堙於東海。
11.姜太公釣魚,願者上
12.大禹治水
13.伯樂相馬
14.季布一諾

『叄』 成語故事中的主人公是誰

南柯一夢(淳於棼fén )東施效顰(東施 )江郎才盡(江淹)
赴湯蹈火(嵇內ji康 )投筆從戎(容班超 )鶴立雞群(嵇紹 )
負荊請罪(廉頗 )殺妻求將(吳起 )完璧歸趙(藺相如 )
鑿壁借光(匡衡)指鹿為馬(趙高 )紙上談兵(趙括 )
精忠報國(岳飛 )聞雞起舞(祖逖ti )入木三分(王羲之 )
鞠躬盡瘁(諸葛亮 )卧薪嘗膽(勾踐 )破釜沉舟( 項羽)
樂不思蜀(劉禪 ) 圖窮匕見(荊軻 ) 三顧茅廬(劉備 )
鐵杵成針( 李白) 望梅止渴(曹操 ) 程門立雪(程頤 )
寧為玉碎不為瓦全( 景皓 ) 成也蕭何敗也蕭何( 韓信 )
多行不義必自斃 (共叔段 )

『肆』 寫出8個有典故的成語 ,並寫出意思,及成語故事的主人公

典故:完璧歸趙:出處:《廉頗藺相如列傳》:「城入趙而璧留秦;城不入,臣請完璧歸趙。」
含義:本指藺相如將和氏璧完好地自秦送回趙國。後比喻把原物完好地歸還本人。
典故:負荊請罪:出處:《廉頗藺相如列傳》:「廉頗聞之,肉袒負荊,」
含義:負:背著;荊:荊條。背著荊條向對方請罪。表示向人認錯賠罪。請求對方的寬恕
典故:怒發沖冠:出處:《廉頗藺相如列傳》:「相如因持璧卻立倚柱,怒發上沖冠。」
含義:指憤怒得頭發直豎,頂著帽子。形容氣憤到極點
典故:刎頸之交:出處:《廉頗藺相如列傳》:「卒相與歡,為刎頸之交。」
含義:刎頸:割脖子;交:交情,友誼。比喻可以誓同生死的朋友
《鄒忌諷齊王納諫》選自《戰國策》
成語:門庭若市:出處:《戰國策?齊策一鄒忌諷齊王納諫》:「群臣進諫,門庭若市。」
含義:原形容進諫的人很多。現形容來的人很多,非常熱鬧。
《醉翁亭記》作者:歐陽修
典故:醉翁之意不在酒:出處:《醉翁亭記》:「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間也。」
含義:原是作者自說在亭子里真意不在喝酒,而在於欣賞山裡的風景。後用來表示本意不在此而在別的方面。
成語:水落石出:出處:《醉翁亭記》:「野芳發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陰,風霜高潔,水落而石出者,山間之四時也。」蘇軾《後赤壁賦》:「山高月小,水落石出。」
含義:水落下去,水底的石頭就露出來。比喻事情的真相完全顯露出來。
《沁園春﹒雪》作者:毛澤東
典故:一代天驕,(成吉思汗只識彎弓射大雕)。出處:《漢書﹒匈奴傳》「南有大汗,北有強胡,胡者,天之驕子也」
含義:天所寵愛的人
典故:風流人物:出處:《沁園春?雪》「數風流人物,還看今朝」出處:蘇軾「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
含義:對一個時代有影響的人
典故:風騷:出處:《沁園春?雪》「唐宗宋祖,稍遜風騷」。出處:《國風》《離騷》
含義:原指《詩經》里的《國風》和《楚辭》里的《離騷》,這里指文學才華。
《魚我所欲也》作者:孟子
成語:捨生取義。出處:《孟子?告子上》:「生,亦我所欲也,義,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捨生而取義者也。」
含義:舍棄生命以正義。指為正義而犧牲生命。孟子為了正義而捨去生命。
《秋水》作者:莊子
秋水》? 成語:望洋興嘆 出處:《莊子 「於是焉,河伯始旋其面目,望洋向若而嘆。」
含義:望洋,仰視樣子。比喻做事力量不夠或缺乏條件而感到無可奈何。
秋水》 「吾長見笑於大方之家。」?成語:貽笑大方。出處:《莊子
含義:大方,指知識淵博,學有專長的人。表示知識短淺,見笑於人。
《勸學》作者:荀況,《荀子》
成語:青,取之於藍,而青於藍 出處:《荀子?勸學》:「青,取之於藍,而青於藍。」
含義:靛青從藍中取得,顏色卻比藍色更深
成語:不積跬步,無以至千里:出處:《荀子?勸學》:「不積跬步,無以至千里」
含義:沒有日常積累就不能有成果
成語:鍥而不舍,金石可鏤:出處:《荀子?勸學》:「鍥而不舍,金石可鏤」
含義:一直堅持不鬆懈,就會取得成就
《蒹葭》《詩經楚風》
成語:所謂伊人,在水一方
含義:所說的那人,正在水的那方
《最先與最後》作者:魯迅
成語:不為最先,不恥最後: 出處:《韓非子》說賽馬的妙法,在於「不為最先,不恥最後」
含義:賽馬的時候,既不要跑在最先,也不要跑在最後。
傳說:處世金針 金針:傳說織女用於刺綉之針 ,後以金針比喻密法訣竅
含義:做人的訣竅。
檀弓》「勿為戎首,不亦善乎」?成語:不為戎首:出處:《禮記
含義:不做發動戰爭的人。
成語:不為禍始 刻意》「不為福先,不為禍始;感而後應,迫而後動,不得已而後起」?:出處:《莊子
含義:不做製造災難的人。
《師說》作者:韓愈
成語:三人行,則必有我師。出處:《論語?述而》:「三人行,必有吾師焉。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含義:三人一起走路,其中必有人可以作為我的老師。指應該不恥下問,虛心向別人學習。
《論毅力》作者:梁啟超
典故:盤根錯節。出處:《後漢書?虞詡傳》:「志不求易,事不避難,臣之職也;不遇盤根錯節,何以別利器乎?」
含義:樹根盤結,枝節交錯,比喻情況錯綜復雜。
典故:迎刃而解。出處:《晉書》:「今兵威已振,譬如破竹,數節之後,皆迎刃而解。」
含義:原意是說,劈竹子時,頭上幾節一破開,下面的順著刀口自己就裂開了。比喻處理事情、解決問題很順利。
典故:功虧一簣,出處:《尚書?旅獒》:「為山九仞,功虧一簣。」
含義:做事因差最後一點努力而未能完成。
《促織》作者:蒲松林
成語:一人飛升,仙及雞犬。出處:《神仙傳》傳說漢朝淮南王劉安修煉成仙後,把剩下的葯撒在院子里,雞和狗吃了,也都升天了。
含義:後比喻一個人做了官,和他有關的人也跟著得勢。
成語:蠢若木雞。出處:《莊子達生》作者:莊子
含義:形容神貌呆笨
《涉江》作者:屈原

『伍』 成語典故主人公

1.對牛彈琴: 漢·牟融《理惑論》:「公明儀為牛彈清角之操,伏食如故,非牛不聞,版不合其耳矣權。」2.多多益善: 西漢·司馬遷《史記·淮陰侯列傳》:「上曰:『於君何如?』曰:『臣多多而益善耳。』」3.汗馬功勞: 韓非《韓非子·五蠹》:「棄私家之事,而必汗馬之勞,家困而上弗論,則窮矣。」4.負荊請罪: 西漢·司馬遷《史記·廉頗藺相如列傳》:「廉頗聞之,肉袒負荊,因賓客至藺相如門謝 罪。」5.鴻鵠之志: 西漢·司馬遷《史記·陳涉世家》:「嗟乎!燕雀安知鴻鵠之志哉!」 我給你個成語網站,裡面都有的:http://cy.5156e.com/html4/6123.html

『陸』 從四大名著中出的典故,成語及典故,成語主人公

初出茅廬、空城計、苦肉計、刮骨療毒

『柒』 出自歷史典故的成語(成語名,主人公,具體典故)

1、雞口牛後(蘇秦)

戰國時期,蘇秦在馬嶺關向鬼穀子學藝期滿後,居沙河十里亭。蘇秦胸懷大志,憤然離家,以「合縱學說」游說各路諸侯,宣傳「合縱抗秦」的主張:六國聯合抗秦,自己的國家獨立了,自己就作了雞口;如果附庸於秦國,就是作了牛後,就要受秦國擺布,慢慢被秦國吞並。

蘇秦的精闢論述博得六國信任,六國國君資助他兵車、輜重、金錢;使他執掌六國相印,擔任合縱盟約首領,統率六國軍隊聯合抵禦強秦。使天下和平與穩定。

2、圍魏救趙(孫臏)

戰國時,魏軍圍困趙國京城邯鄲。趙國向齊國求救,齊威王命田忌為將,孫臏為軍師,出兵救趙。田忌原想直接引兵去救趙國的邯鄲,孫臏主張引兵去圍攻魏國的京城大梁,魏必回兵自救,這樣,不但能解除趙國的圍困,還能使魏軍疲勞不堪。

田忌採納了孫臏的策略,引兵直奔大梁。魏軍聞訊急忙撤回圍攻邯鄲的部隊,星夜回軍援救大梁。走到桂陵,齊軍以逸待勞迎擊魏軍。魏軍大敗,幾乎全軍覆沒。

3、大儒縱盜(大儒)

有一天,大儒到趙都去,在湡水(古城池,今邢台沙河)一帶碰見一夥盜賊。盜賊索要大儒的錢財,他便痛快地全給了他們。遭賊又要大儒的車馬,他也慷慨地給了他們。盜賊還要大儒的衣服和被褥,他還是痛痛快快地給了他們。

盜賊們感到驚奇,私下議論道:「這一定是天下傑出的人,今天我們侮辱了他,他一定會報復我們。還不如現在把他殺死,以消除後患。」於是,盜賊們把他殺死了。對此,秦國的相國呂不韋在《呂氏春秋 必已》中評論說:大儒之所以被殺,是因為他縱容盜賊的結果。

4、尊王攘夷(齊桓公)

齊桓公在成就霸業時,曾得到管仲輔佐。此人在齊桓公繼位前曾侍從齊桓公的政敵,為與齊桓公爭奪王位,曾射過齊桓公一箭。但齊桓公上台後,看重管仲的才於,不計這一箭之仇,而是拜其為相,實施改革,終於國富兵強。

春秋時期,周天子的地位一落千丈,諸侯王不再聽命於周王,一些強大的諸侯趁機發動兼並戰爭,強迫其他各國承認其霸主地位。管仲輔佐齊桓公打著「尊王攘夷」旗號,使齊國齊桓公「九合諸侯,一匡天下」,成為春秋時期第一個霸主。

5、三令五申(孫武)

孫武流寓於吳,吳王想試試孫武的軍事才能,就將180名年輕宮女交給孫武操練。孫武將宮女分作兩隊,讓吳王的寵姬當隊長。孫武向宮女們交代了口令之後擊鼓傳令,宮女們一陣鬨笑,隊伍亂成一片。孫武再一次下達命令,宮女們只覺得好玩,根本不聽命令。

孫武說號令既然已經明白又不聽令,這是頭領之罪,下令將兩名隊長處死。吳王急忙叫人傳令不能斬殺王妃,孫武仍然殺了兩個王妃。然後,孫武重新操練宮女,這回沒人敢不聽號令了。

熱點內容
古代勵志的名言 發布:2021-03-16 21:50:46 瀏覽:209
形容兒孫繞膝的詩句 發布:2021-03-16 21:49:35 瀏覽:878
席慕蓉賞析印記 發布:2021-03-16 21:48:26 瀏覽:311
權力很大含有手的成語 發布:2021-03-16 21:48:22 瀏覽:584
能聽的兒童故事 發布:2021-03-16 21:48:15 瀏覽:285
關於足球的詩歌詞句 發布:2021-03-16 21:47:40 瀏覽:870
拖拉機的古詩 發布:2021-03-16 21:42:53 瀏覽:571
亮甜的詩句 發布:2021-03-16 21:42:00 瀏覽:831
廣東話生日快樂祝福語 發布:2021-03-16 21:38:55 瀏覽:409
噓的短句 發布:2021-03-16 21:38:07 瀏覽:8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