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寓意典故 » 被歪曲的典故

被歪曲的典故

發布時間: 2021-01-20 09:00:35

1. 求10篇簡短的歷史典故

1、鑿壁偷光:

西漢時期,宰相匡衡從小因為家貧,沒有條件進學堂,他白天幫人幹活,晚上沒錢買燈油,就只好在家裡土牆上鑿一個洞,借隔壁的燈光來讀書,甚至到有書的人家去免費幫工換取書本,他刻苦學習終於在漢元帝時期當上太子少傅。

總結:這篇寓言寫了匡衡少年時讀書的兩件事,一件是鑿壁偷光,一件是借書苦讀。它贊揚了匡衡勇於戰勝艱苦的條件,勤奮的讀書的精神;為我們樹立刻苦讀書的好榜樣。

2、破釜沉舟

秦朝末年,秦王派大將章邯帶20萬大軍進攻諸侯國趙國,趙王派人向楚王求援,楚王讓宋義掛帥,項羽輔佐率軍救援,宋義故意拖延時機,項羽殺了宋義並率軍渡過漳水去援趙,他們把鍋砸了,把船沉入江底,作生死決戰,終於擊敗秦軍。

總結:置之死地而後生,才有可能獲得成功。

3、三遷之教:戰國時期,孟子小時候非常聰明,經常模仿送葬人吹喇叭,孟母擔心他荒廢學業就把家搬到城裡,剛好旁邊是一個屠宰場,孟子很快就學會了殺豬宰羊,孟母只好搬家到一個學校附近,從此孟子就開始學習孔子的思想而成為一代思想家

總結:環境的重要性,良好的人文環境對人類的成長和生活而言是十分重要的

4、畫蛇添足

楚國有個專管祭祀的官員,春祭以後倒一杯酒給手下人,因人多酒少不夠分,就想出誰先畫好蛇就喝酒的辦法,有一個人第一個把蛇畫好了,見其他人還沒有畫完,就在已畫好的蛇上加了兩只腳,讓人啼笑皆非

總結:這篇寓言告訴人們,凡做一件事情,必須有具體的要求和明確的目標,要以清醒堅定的意志,追求之,完成之,不要被勝利沖昏頭腦。被勝利沖昏頭腦的人,往往為盲目樂觀所蔽,而招致失敗。

5、一鳴驚人

相傳楚莊王(另一說為齊威王)臨政三年終日作樂,不理朝政。一臣下對庄王說:「聽說國中有一隻大鳥,三年不飛,三年不鳴,是怎麼回事?」庄王說:「此鳥不飛則已,一飛沖天;不鳴則已,一鳴驚人。」然後整頓朝政,富國強兵,短短數年形成大治局面。

總結:不是非要滔滔不絕才能顯出自己的本事,平時不露聲色是為長遠觀察問題,蓄積力量,不但能夠正確地預見未來,更能夠掌握適當時機。

6、負荊請罪

戰國時,趙國有兩位重臣廉頗與藺相如,因藺相如多次立功,趙王封他為相國,廉頗不服氣,認為自己的武功蓋過他的嘴。藺相如為了國家,對廉頗多次避讓,廉頗得知他的良苦用心後慚愧不 已,便背著荊條,到藺相如家門請罪,從此兩人和好,成為同生共死的交情。

總結:由此可見,一個集體起內訌,容易讓敵人有機可趁;惟有團結起來、同心協力對抗外敵。才會讓敵人無機可乘。就是說,團結好了,才能一致對外,才不會被別人欺負。

7、紙上談兵

戰國時,戰國名將趙奢的兒子趙括飽讀兵書,能健談用兵之道,連父親也難不倒他,自認為是天下無敵。趙奢認為他是紙上談兵不知交通。後來趙奢死了,趙括頂替廉頗帶兵,藺相如等人極力反對,趙王堅持,趙括在長平之戰中損兵40萬。

總結:空談理論,不能解決實際問題。空談不能成為現實

8、東施效顰

美女西施因病而皺著眉頭,鄰居醜女見了覺得很美,就學西施也皺起眉頭,結果顯得更丑。後人稱這個醜女為東施。

總結:不要盲目地去仿照,只會適得其反

9、守株待兔

戰國時宋國有一個農民,看見一隻兔子撞在樹根上死了,便放下鋤頭在樹根旁等待,希望再得到撞死的兔子。結果自然再無所獲!

總結:不要存有僥幸心理,不要想著不勞而獲,如果不付出努力,而寄希望於意外,結果只能是一事無成,不能死守狹隘經驗、墨守成規。

10、濫竽充數

齊宣王讓人吹竽,一定要三百人的合奏。南郭處士請求給齊宣王吹竽,宣王對此感到很高興,拿數百人的口糧來供養他。齊宣王去世。齊湣王繼承王位,他喜歡聽一個一個的演奏,南郭處士聽後便逃走了

總結:弄虛作假是經不住時間的考驗,終究會露出馬腳的,一個人如果像不會吹竽的南郭先生那樣,沒有真本事,只靠裝樣子嚇喝人,在別人還不了解真相的時候,能夠矇混一陣子,但是總有真相大白的一天。




2. 賊喊捉賊的成語典故

話說魏武帝(曹操)年少時,和袁紹都喜歡仿效俠客的作為。有一次去看別人家娶媳婦,小哥倆就悄悄地潛入這新婚家的園子,到了半夜十分,曹操他們兩個就高喊「小偷來了!」等到這娶媳婦的人家都跑出來觀看了,武帝曹操便抽劍劫持新婦,和袁紹往回走。

但是大半夜了黑燈瞎火的卻找不著路,一不小心,掉進荊棘叢中,特別是袁紹,卡在裡面出不來了,曹操倒是出來了,於是武帝曹操便大叫:「小偷在這!」這把袁紹嚇壞了,他慌忙割斷了荊棘,也跳了出來,二人才最終沒被抓住。

原文

魏武少時,嘗與袁紹好為游俠,觀人新婦,因潛入主人園中,夜呼叫雲:「有偷兒至!」廬中人皆出觀,帝乃抽刃劫新婦,與紹還出,失道,墜枳荊中,紹不能動,帝復大叫:「偷兒今在此!」紹惶迫自擲出,俱免。」 ——出自南朝·宋·劉義慶著《世說新語·假譎》

(2)被歪曲的典故擴展閱讀:

賊喊捉賊用法:主謂式;作謂語、定語、分句;含貶義。

1、他有種做賊心虛的感覺,因為開始他在賊喊捉賊。

2、這個人偷妄圖用賊喊捉賊的辦法,轉移大家的注意,使自己逃脫。

3、他們經常使用顛倒是非、賊喊捉賊的伎倆。

賊喊捉賊近義詞:倒打一耙、顛倒黑白。

1、倒打一耙,比喻不僅拒絕對方的指摘,反而指摘對方。

出處:清·文康《兒女英雄傳》:「我輸了理可不輸氣,輸了氣也不輸嘴。且翻打他一耙,倒問他!」

譯文:我輸了理可不輸氣,輸了氣也不輸嘴,況且倒著打他一耙,反過來問他。

2、顛倒黑白,比喻把黑的說成白的,白的說成黑的。比喻歪曲事實,混淆是非,指鹿為馬。

出處:楊沫《青春之歌》第二部第四十三章:「囂張,您是一向主張公道的,請問您來給我們念這種顛倒黑白的訓令是什麼意思?」

3. 誰知道些生僻的成語 最好有典故

息黥補劓
成語發音: xī qíng bǔ yì
成語釋疑: 指修整面容殘缺,恢復本來面目。後用以回喻改過自新。
成語出處: 語本《 莊子·大宗師》:「許由曰:『而奚來為軹,夫堯既已黥汝以仁義,而劓汝以是非矣,汝將何以游夫遙盪恣睢轉徙之塗乎?』意而子曰:『……庸詎知夫造物者之不息我黥而補我劓,使我乘成以隨先生邪?』」成玄英疏:「我雖遭仁義是非殘傷性情,焉知造化之內不補劓息黥,令我改過自新,乘可成之道,隨夫子以請益耶?」郭慶籓集釋:「黥劓則形體不備,息之補之,復完成矣
成語示例: 策蹇磨鉛,少答非常之遇;~,漸收無用之身。★宋·蘇軾《登州謝兩府啟》 成答語故事:相傳遠古時期,意而子去拜見許由,許由問堯為什麼會幫助他。意而子回答說:「堯要我躬服仁義而明言是非。」許由又問他堯是怎樣教他明白仁義與是非的。意而子回答道:「庸詎知夫造物者之不息我黥而補我劓,使我乘成以隨先生邪?」
用法:作賓語、定語;用於書面語。

4. 有什麼歷史故事影響了你

中華上下五千年的所有故事都影響了我。要說到影響最深的就是那些被歪曲的歷史。

5. 柳下惠坐懷不亂的故事

古人以「坐懷不亂」一詞,形容男子在兩性關系方面作風正派。所謂的「坐懷不亂」者,指的便是春秋時期魯孝公之子公子展的後裔柳下惠。事實上,「柳下」是他的封地,「惠」則是他的謚號,所以後人稱他「柳下惠」。

柳下惠確有其人,本名展獲,字子禽(一字季),謚號惠,因其封地在柳下,後人尊稱其為「柳下惠」或「和聖柳下惠」。他的衣冠冢就離我上班的地方兩公里,我曾經還去過一次。

從春秋到元代,時隔一千多年的時光,縱觀整個春秋史,根本沒有柳下惠「坐懷不亂」之說。此乃西漢始有提及,元代方才形成真正的故事。原來人們對柳下惠在男女關繫上正派的想法竟是一個天大的誤會。

那麼,究竟是誰杜撰了柳下惠「坐懷不亂」的故事呢?有人認為,元人應當是受了宋代程朱理學「存天理,滅人慾」的影響,為了彰顯儒家傳統道德,教育世人潔身自好,所以借古人引話題。而柳下惠因為是古代著名的道德學者,素有「以禮治邦」「執法以平」「治國以德」的美名,再加上西漢毛亨傳《詩經》本中提到了柳下惠的有關內容,自然就被元人拿來大大地誇耀一番。

就算真的有「柳下惠坐懷不亂」我也十分不理解,作為男人,如果真有一個美女投懷送抱,要是沒有非分之想,那他不是太監,就是女人,反正不是男人!

6. 真相大白成語故事

真相大白
zhēnxiàngdàbái
[釋義] 真相:佛教用語;指本來面目;大白:徹底弄清楚了。真實情況完全弄清楚了。
[正音] 相;不能讀作「xiānɡ」。
[辨形] 相;不能寫作「象」。
[近義] 真相畢露 原形畢露
[反義] 深不可測 真偽莫辨
[用法] 多用來表示被掩蓋或歪曲的情況弄清楚了。一般作謂語、賓語。
[結構] 主謂式。
[辨析] ~與「水落石出」有別:「水落石出」是比喻性的;~是直陳性的。
[例句]
①這件歷經十五年的冤案;如今終於~。
②經過詳細調查;這個案件終於~。

7. 為什麼要去歪曲歷史真相。難道歷史都必須在政治光環下描寫的故事,難度歷史和政治一樣只是工具嗎

政治基礎決定上層建築,階級屬性和利益決定著出發點。歷史的真相是客觀存在的,但是正所謂世界上事事,時時有矛盾。如果沒矛盾了,那麼也就沒意義了。辯證的看問題,

8. 人們應該如何對待歷史小說與正史如何對待那些被小說歪曲了的歷史故事與人物求比較中庸的回答,不要太

歷史小說就好比正史的誇張化、放大化。舉個例子,諸葛亮在歷史上的智慧是專很有名的,屬人盡皆知,三國演義里把他寫得近乎於妖了,這就是一個誇張。那麼誇張有什麼用?就是能夠使人印象更加深刻,更能強調突出這個人物或事件的特點。而且史書的材料也很多是從民間收集的,一代代人傳下來難免也會誇張事實,把一個人傳的神乎其神。

9. 佛本是道等洪荒小說,是不是歪曲了西遊記,封神演義

佛本是道是一部仙俠奇幻小說,作者是夢入神機。 這本小說被譽為小說洪荒流鼻祖,雖說其中的一些思想與中國傳統神話故事體系相違背,但是並不算是歪曲了西遊記和封神演義。因為都是小說,而且是不同作者寫的,只能說是他們的故事體系不同,並不能說誰歪曲了誰。

既然都是小說,就一定會存在重塑和創作。佛本是道頂多算是小說對小說的演繹,絕對算不上是歪曲。中國的神話故事原本起源於民間故事,在寫成書時,肯定會對原本的故事加以整理和創作,所以並不能說是不是歪曲了中國傳統神話。只有寫的好不好了。

10. 顛倒黑白的典故是什麼

顛倒黑白的故事
顛倒黑白這個成語的背後竟然隱藏著這樣的一個故事:戰國時期,楚國的大夫深得國君楚懷王的信任。
一次,懷王讓屈原制定國家的重要法令,上官大夫想看初稿, 屈原沒有同意,上官大夫原本就很妒忌屈原的才能,這一來更是懷恨在心。
以後,他常在懷王面前說屈原的壞話,並說他居功自傲,連大王都不放在眼裡了。
久而久之,懷王也就相信了他的話, 疏遠了屈原。
不久,秦國想攻打齊國,就派來拉攏楚國參戰。
正直的屈原已看出了秦國是不安好心,就屢屢勸諫懷王堅持合縱聯齊抗秦的策略,並指出秦是虎狼之國,野心頗大,楚國不可受騙上當。
可由於上官大夫不斷從中作梗,誹謗屈原,楚懷王不能聽信忠言、明辨是非,而是愈加親近上官大夫、公子子蘭,聽信寵姬鄭袖的讒言,結果使得本來比較強大的楚國日益衰弱。
屈原對此十分氣憤,於是在投汨羅江前作的《懷沙》賦中寫道:現在的楚國是黑白顛倒,上下錯亂。
好人(鳳凰)被關在籠 子里,壞人(雞鶩)則逍遙自在,為非作歹。
事情的發展果然如屈原所料。
公元前299年,新即位的秦昭襄王邀請楚懷王去秦國的武關友好會盟。
屈原力勸楚懷王不要去,而以公子子蘭為首的一夥大臣卻極力說服楚懷王前去赴約。
結果楚懷王剛一踏人秦國的國境,就被扣押了起來,最後死在了秦國。

熱點內容
古代勵志的名言 發布:2021-03-16 21:50:46 瀏覽:209
形容兒孫繞膝的詩句 發布:2021-03-16 21:49:35 瀏覽:878
席慕蓉賞析印記 發布:2021-03-16 21:48:26 瀏覽:311
權力很大含有手的成語 發布:2021-03-16 21:48:22 瀏覽:584
能聽的兒童故事 發布:2021-03-16 21:48:15 瀏覽:285
關於足球的詩歌詞句 發布:2021-03-16 21:47:40 瀏覽:870
拖拉機的古詩 發布:2021-03-16 21:42:53 瀏覽:571
亮甜的詩句 發布:2021-03-16 21:42:00 瀏覽:831
廣東話生日快樂祝福語 發布:2021-03-16 21:38:55 瀏覽:409
噓的短句 發布:2021-03-16 21:38:07 瀏覽:8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