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寓意典故 » 橋有關的典故

橋有關的典故

發布時間: 2021-01-20 02:22:21

『壹』 有關橋的成語典故

遇到山則打通道路,遇見水則架起橋梁;迭。
【船到橋頭自會直】意謂事先不用著急;牽線:指從中介紹。比喻為促成某事而做中介工作。
【逢山開道,遇水造橋】逢,打通前進道路上的重重障礙。
【過河拆橋】自己過了河,便把橋拆掉。比喻達到目的後,就把幫助過自己的人一腳踢開。
【過橋抽板】比喻目的達到後,就把幫助過自己的人一腳踢開。
【過橋拆橋】比喻達到目的後,就把幫助過自己的人一腳踢開。同「過河拆橋」。
【火樹星橋】形容節日的夜晚燈火輝煌的景色,遇見。遇到山則打通道路,勇敢善戰。
【立馬蓋橋】形容火急,遇見水則架起橋梁。比喻不畏艱險,路歸路】比喻互不相乾的事應該嚴格區分開來。
【鵲橋相會】鵲橋:古代民間傳說陰歷七月初七晚上喜鵲在銀河上搭橋,讓牛郎、織女在橋上相會。比喻情人或夫妻久別之後的團聚,遇見水則架起橋梁。比喻不畏艱險:遭逢,遇見,打通前進道路上的重重障礙。
【逢山開路,遇水迭橋】逢,補好道路。舊喻熱心公益。比喻不畏艱險,打通前進道路上的重重障礙。
【據水斷橋】依靠河道阻斷橋梁。形容膽識過人:橋梁。比喻事先不必多慮,遇水疊橋】逢:遭逢。同「橋歸橋,路歸路」。
【舌橋不下】形容驚訝的神態。
【修橋補路】修建橋梁。
【逢山開路:一層加上一層。遇到山則打通道路。
【橋是橋,路是路】比喻互不相乾的事應該嚴格區分開來。這是在無可奈何中強作寬慰的說法,解囊行善。
【星橋火樹】形容節日的夜晚燈火輝煌的景色:遭逢,遇見,問題自會得到解決。
【船到橋門自然直】意謂事先不用著急,到時候問題總可以解決。
【搭橋牽線】搭橋:架設橋梁,到時候問題總可以解決。這是在無可奈何中強作寬慰的說法。同「船到橋門自然直」【船到橋門自會直】橋。亦作「立馬造橋」。
【立馬造橋】見「立馬蓋橋」。
【橋歸橋

『貳』 關於橋的成語典故

糖橋——相傳,三官(今光明)鎮繼芳橋原是頂破竹橋,來往行人,非常危險。有一天,有個換糖者走過,就說:「這橋這么沒人修?要是我有了錢,造頂新的。」一次,換糖者在一戶破落官史人家,換著一對金彌陀,從此發了財。於是,他籌集一等石料,聘來巧匠,拆去竹橋,建造三孔石拱橋,取名繼芳橋。當地人為了紀念他,則直呼「糖橋」。

--------------------------------------------------------------------------------

彈琴橋——在南橋鎮北數百米,原有座小石橋,名彈琴橋。相傳很早以前地有個錢姓官宦,生養三女,小女彈得一手好琴。附近有個青年名韓重,也是彈琴高手。日子一久,兩人知音相愛,可錢老爺不允,小女只得勸韓重進京城修琴藝,求得功名,好讓父親答應他倆婚事。韓灑淚而別。但錢強逼小女嫁於權貴,小女思念韓重,含恨而死。不久,韓重歸來,得知情人已故,就盤坐於小石橋上,彈起傷心之曲,表達懷念。彈罷,抱琴投河而亡。

--------------------------------------------------------------------------------

乾隆皇帝看高橋——奉城高橋鎮有座石拱橋,建於明永樂六年。相傳當地有個鄉紳外出,有人問他出生何處?他說高橋。那人又問高橋有多高?他誇耀說:「初一跌下去,月半咚聲響。」此事傳到乾隆皇帝那裡,引起游興,欲下江南看高橋。船從澱山湖進黃浦江直駛奉賢,途徑得勝港。乾隆問:「此處何地?」侍從答道:「此乃得勝港。」乾隆一聽「得勝」兩字,大悅,即令回朝。乾隆中途回朝可樂煞高橋鄉紳,慶倖免卻一場欺君殺身大禍。

--------------------------------------------------------------------------------

麻將橋——清道光年間,華治涇河上造了座橋,名麻將橋。此處以前沒有橋,行人十分不便。當地有個周姓老人,對民間賭博十分憎恨,邀集10多名有識之士,把賭場統統圍住,捉住賭徒,沒收財注,梵毀財具。把沒收所得的賭款,建造了此橋。今已圯毀。

--------------------------------------------------------------------------------

碎盤橋——解放初,庄行有個小橋村,不知何年代起,被風水先生相中為「三元不敗」的風水寶地。一天,有兩個風水先生帶了羅盤來到小橋村,都想定塊「來龍秀地」。看見村頭歌聲嘹亮,紅旗招展,翻身農民們正在大搞春耕。這兩個風水先生見狀,搖頭嘆息:「風水本無靈,不可再騙人。」說罷,將手中羅盤往橋上狠狠一摔,碎片橫飛。從此,該小橋便呼為「碎盤橋」。

--------------------------------------------------------------------------------

玉蟹橋——今頭橋鄉新亞村,原有頂三堍頭南北向石橋,名石蟹橋。相傳,原橋面西側鑿有石蟹一隻,常有人誤以為真蟹上橋,故名。有一天,被江西覓寶人發現,在一個雪夜裡將石蟹竊走,橋面上只留下蟹形凹狀。人們以為,被竊走的不是普通石蟹,準是只玉蟹。由此,玉蟹橋便出了名。

『叄』 有關橋的故事和傳說

1、關於趙州橋還有一段搞笑的神話故事。相傳趙州橋是魯班所造。這座大橋建成後,八仙之一的張果老倒騎著毛驢,帶著柴榮,也興沖沖地去趕熱鬧。他們來到橋頭,問魯班這座大橋是否經得起他倆走。

魯班心想:這座橋,騾馬大車都能過,兩個人算什麼,於是就請他倆上橋。誰知,張果老帶著裝有太陽、月亮的布袋,柴榮推著載有「五嶽名山」的小車,上橋後,橋竟被壓得搖晃起來。魯班一見不好,急忙跳進水中,用手使勁撐住大橋東側。

因為魯班使勁太大,大橋東拱圈下便留下了他的手印;橋上也因此留下驢蹄印,車道溝,柴榮跌倒時留下的一個膝印,和張果老斗笠掉在橋上時打出的圓坑。

2、奉城高橋鎮有座石拱橋,建於明永樂六年。相傳當地有個鄉紳外出,有人問他出生何處?他說高橋。那人又問高橋有多高?他誇耀說:「初一跌下去,月半咚聲響。」此事傳到乾隆皇帝那裡,引起游興,欲下江南看高橋。

船從澱山湖進黃浦江直駛奉賢,途徑得勝港。乾隆問:「此處何地?」侍從答道:「此乃得勝港。」乾隆一聽「得勝」兩字,大悅,即令回朝。乾隆中途回朝可樂煞高橋鄉紳,慶倖免卻一場欺君殺身大禍。

3、虎溪———吉水縣城東恩江末梢的一條支流。虎溪發源於青原區富灘鎮古富村北面。早在南宋末年,這條小江上就建有一座石拱橋,名為相公橋。這座橋古時候是吉水縣城通往水南、白沙、沙溪、東固,甚至上興國、贛州的必經之路。

關於相公橋,當地有一個真實的傳說:古富北面有一官道,過往人都得經過。南宋年間,一位才華橫溢的相公騎馬走在官道上進京趕考。

該相公躊躇滿志,趕路心急,凌晨一早便來到這虎溪的簡易橋邊,策馬上橋,由於原橋年久失修,破爛不堪,馬行至中段,一腳踏在松動的石塊上,失腳連人帶馬跌下丈許深的橋下溪水中。

溪底怪石嶙峋,相公重重的撞在亂石上便一命嗚呼了。村民們聞訊很是悲痛。為了不讓這樣的悲劇重演,村民們下決心要在此建一座石橋。可那個時候,建一座石橋是需要大筆資金的,村民們實在窮哇,盡管傾其所有,仍然遠遠不夠。

然而血的教訓,讓古富村民眾耿耿於懷,造橋的初衷不改。人心齊,泰山移,古富村民硬是勒緊褲帶積攢了好幾年,才把這座石橋建成。

為了紀念這位前途無量的趕考生,人們便將橋命名為相公橋。不久,大家又在橋西面建了「相公廟」,以紀念這位命不該絕的相公,這才了卻村人的一樁心願。

4、在漢水的支流——清河上游,竹林橋鎮的西頭,有一座一孔兩墩,青石鋪底的小平橋。這座橋,有個神話傳說。

話說清河小龍,常常到清河上遊玩耍,每次出遊,清河泛濫,一河兩岸百姓遭災,人們在岸邊修建龍王廟,給清河小龍燒香上供,但泛濫照常。當地有一個叫朱林的小後生,憑著一腔血氣,要跟小龍子算帳。

這年秋天,小龍子又來,洪水沖岸。朱林駕船搏浪尋找小龍子。他看到小龍子身子像合抱的老槐,眼睛像燈籠,小船還沒湊近,就被小龍子的尾巴掀翻。

他落入洪水,仍緊握刀,連連向小龍子砍去。小龍子回頭張開大嘴,眼看就要把小朱林吞掉。突然,一聲巨響,從烏雲里掉下一根大木頭,不偏不倚,正砸在小龍子身上。小龍子朝水裡一鑽,順水溜掉了。

岸上早有一位白鬍子老頭等在那裡。老頭兒伸手一指,抓在小朱林手中的大木頭,變成拐杖回到手裡。小朱林知道他不是凡人,趕緊跪下求教。老頭兒扶起小夥子道:「要想兩岸平安無事,必須依靠大家的力量,修一座聚心橋,鎮住龍子。

架橋的時候,你就拿著寶劍守在岸邊,千萬不要和小龍子拚命,不然為你就要變成大石頭,再也回不到人間。」說完,老頭兒把一對寒光閃閃的雌雄遞給小朱林,便飄然而去。

小朱林拿著雌雄寶劍,動員兩岸百姓,選定九月初九開始修建聚心橋。清河小龍子聽到了消息,初九這天也趕到了。他看兩岸人山人海,架木磊石,吆喝連天,就在水中發威,攪得河水旋轉,河岸倒塌,磨盤大的石頭滾進旋窩,立刻無影無蹤。

小朱林舉起雙劍向天空一劃,小龍子逃進水中,小朱林不顧老頭兒忠告,也縱身跳進河水,只見兩道閃電劃破烏雲,轟地一聲,小朱林變成山一樣巨石,壓在小龍子身上,雌雄寶劍變成了兩堵石墩,矗起水面。

小龍子被鎮住了,小朱林再也沒有回到人間。後來,在兩堵石墩上建起了聚心橋,為了紀念小朱林,人們把聚心橋改名為朱林橋,年長日久,朱林橋也就傳成了現在的竹林橋。

5、七夕節始終和牛郎織女的傳說相連,這是一個很美麗的,千古流傳的愛情故事,成為我國四大民間愛情傳說之一 。 相傳在很早以前,南陽城西牛家莊里有個聰明.忠厚的小夥子,父母早亡,只好跟著哥哥嫂子度日,嫂子馬氏為人狠毒,經常虐待他,逼他干很多的活。

一年秋天,嫂子逼他去放牛,給他九頭牛,卻讓他等有了十頭牛時才能回家,牛郎無奈只好趕著牛出了村。 牛郎獨自一人趕著牛進了山,在草深林密的山上,他坐在樹下傷心,不知道何時才能趕著十頭牛回家。

這時,有位須發皆白的老人出現在他的面前,問他為何傷心,當得知他的遭遇後,笑著對他說:「別難過,在伏牛山裡有一頭病倒的老牛,你去好好喂養它,等老牛病好以後,你就可以趕著它回家了。

牛郎翻山越嶺,走了很遠的路,終於找到了那頭有病的老牛,他看到老牛病得厲害,就去給老牛打來一捆捆草,一連餵了三天,老牛吃飽了,才抬起頭告訴他:自己本是天上的灰牛大仙,因觸犯了天規被貶下天來,摔壞了腿,無法動彈。

自己的傷需要用百花的露水洗一個月才能好,牛郎不畏辛苦,細心地照料了老牛一個月,白天為老牛採花接露水治傷,晚上依偎在老年身邊睡覺,到老牛病好後,牛郎高高興興趕著十頭牛回了家。 回家後,嫂子對他仍舊不好,曾幾次要加害他,都被老牛設法相救。

嫂子最後惱羞成怒把牛郎趕出家門,牛郎只要了那頭老牛相隨。 一天,天上的織女和諸仙女一起下凡游戲,在河裡洗澡,牛郎在老牛的幫助下認識了織女,二人互生情意,後來織女便偷偷下凡,來到人間,做了牛郎的妻子。

織女還把從天上帶來的天蠶分給大家,並教大家養蠶,抽絲,織出又光又亮的綢緞。 牛郎和織女結婚後,男耕女織,情深意重,他們生了一男一女兩個孩子,一家人生活得很幸福。但是好景不長,這事很快便讓天帝知道,王母娘娘親自下凡來,強行把織女帶回天上,恩愛夫妻被拆散。

牛郎上天無路,還是老牛告訴牛郎,在它死後,可以用它的皮做成鞋,穿著就可以上天。牛郎按照老牛的話做了,穿上牛皮做的鞋,拉著自己的兒女,一起騰雲駕霧上天去追織女,眼見就要追到了,豈知王母娘娘拔下頭上的金簪一揮,一道波濤洶涌的天河就出現了。

牛郎和織女被隔在兩岸,只能相對哭泣流淚。他們的忠貞愛情感動了喜鵲,千萬只喜鵲飛來,搭成鵲橋,讓牛郎織女走上鵲橋相會,王母娘娘對此也無奈,只好允許兩人在每年七月七日於鵲橋相會。

後來,每到農歷七月初七,相傳牛郎織女鵲橋相會的日子,姑娘們就會來到花前月下,抬頭仰望星空,尋找銀河兩邊的牛郎星和織女星,希望能看到他們一年一度的相會,乞求上天能讓自己能象織女那樣心靈手巧,祈禱自己能有如意稱心的美滿婚姻,由此形成了七夕節。

『肆』 有關橋名字由來的故事傳說或典故!

千一雲南過橋米線
過橋米線是用米線和雞湯為主料製作而成,是雲南地區的名食。至今已有200年的歷史,雲南人常將過橋米線招待遠方來的客人。凡到過昆明的人,在觀賞紅山花茶之餘,都要去品嘗一下過橋米線,許多人對這種名食名字的來歷更是備感興趣。
相傳古時滇南某地有一秀才,為了取得功名,奮發讀書,夜以繼日,廢寢忘食。為了專心至致,不受干擾,他常到附近南湖湖心的小島上讀書,這兒有茂林修竹,風景如畫,十分幽靜。湖邊有一石橋,一直延伸到湖心。
這位秀才的妻子是個很賢惠的人,她自己省吃儉用,大力支持丈夫攻讀。每天要為丈夫做些好吃的給丈夫送去。可是丈夫讀起書來往往廢寢忘食,經常飯菜涼了,他就隨便吃幾口,又接著讀書。天長日久,丈夫身體漸漸消瘦。妻子看在眼裡,急在心中。有一天,她為了給丈夫補補身子,就燉了只老母雞,並准備了不少米線,高高興興地送到丈夫跟前。到了晚上,她去收拾碗筷時,丈夫還在看書,雞湯一點沒有動。打開蓋一看,湯還是熱乎乎的,原來雞湯表層厚厚的一層雞油將湯嚴嚴實實地蓋住,與外面的冷空氣隔絕,起到保溫的作用。妻子將米線放在雞湯里燙一下,見丈夫吃起來很香甜,她自己也更加高興。從此,聰明的妻子便創造了「過橋米線」這種吃法,她天天給丈夫送雞湯,用湯燙米線。還經常帶去一些肉絲、鮮魚和其他新鮮蔬菜等等,將這些東西放入雞湯里燙一下就吃,味道鮮嫩可口,使其夫免受冷餐之苦,保障他可發憤讀書,取得功名。後來,這種吃法漸漸傳開。因妻子每次給丈夫送吃的要經過湖中那座橋,人們便給這種米線取了個名字叫做「過橋米線」。

趙州橋,又名安濟橋,也叫大石拱橋,座落在河北省趙縣城南五里的清水河上。它不僅是中國第一座石拱橋,也是當今世界上第一座石拱橋。唐代文人贊美橋如"初雲出月,長虹飲澗"。
這座橋建於隋朝公元605年至618年,由一名普通的石匠李春所建,距今已有1350多年的歷史。在漫長的歲月中,雖然經過無數次洪水沖擊、風吹雨打、冰雪風霜的侵蝕和8次地震的考驗,卻安然無恙,巍然挺立在清水河上。

紹興是我國歷史文化名城之一。古稱越國。境內水道縱橫,有水鄉水城之譽。因水而有橋,因橋必有公里,平均每0.0231平方公里就有橋一座,與世界聞名的水城義大利威尼斯相比較,為該城市在第二次世界大戰前的橋梁密度的45倍(該城面積為567平方公里景,美名橋鄉。
據清光緒癸巳(1893)繪制的《紹興府城衢路圖》所示,當時城內有橋梁229座,城市面積為7.4平方,當時有橋378座,現僅存橋76座),為清末時蘇州城內橋梁密度的2倍(蘇州城內面積21平方公里,清末有橋310座),石橋連街接巷,五步一登,十步一跨,真可謂是「無橋不成市,無橋不成路,無橋不成村」。
紹興橋梁量多面廣,據1993年底統計全市有橋10610座,譽為「萬橋市」。在這眾多橋梁中,古橋佔有很大比例,是國內保存古橋品類、數量最多的地區之一,自適應於小江小河的木樑橋、木拱橋,到適應於大江大河的浮橋繼而發展到石樑橋、三邊形橋、五邊形橋、七邊形橋、半圓形石拱橋、馬蹄形石拱橋、橢圓形石拱橋及至跨入當今世界先進拱圈結構的准懸鏈線拱橋,構成了一個極完整的古橋系列,成為中國古代橋梁發展,演化的一個縮影,被稱為中國的「古橋博物館」。
在全市現存的604座古橋中,宋以前古橋13座,明以前古橋41座,清代重修、重建、新建的古橋550座。按材料與結構分:有古木橋(包括木樑橋、木拱橋)10座,石樑橋(包括三折邊橋)348座,石拱橋(包括多折邊拱、半圓拱、馬蹄形拱、橢圓拱、准懸鏈線拱)241座,多橋型組合橋4座,纖道橋1座。
紹興古橋不僅類多面齊,而且許多橋取得了國內「橋梁之最」稱號:
國內現存最早的城市橋梁---宋代八字橋
國內僅有的唐代特長型石樑橋---纖道橋
國內僅有的連續三孔馬蹄形拱橋---涇口大橋
國內首次發現的准懸鏈線拱古橋---玉成橋,迎仙橋
國內折邊橋數量之最
這些「之最」說明紹興古橋不但品類齊全,而且在橋型、建橋工藝、技術水平都達到了當時時代的高峰。
紹興古橋所具有的環境布局美、結構裝飾美和橋楹詩文美,構成了特有的水鄉交通景觀。「垂虹玉帶門前來,萬古名橋出越州」。紹興古橋文化成為越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
建國以來,紹興現代橋梁建設日新月異。其中尤以昌安立交橋為代表,是紹興中心城市近年的重大建設成就,它向省內外,國內外人士展示了紹興古城現代化風貌,開始了紹興現代橋梁的新篇章

南疆北國的古橋,最長,當推福建泉州的安平橋;最短,則數杭州西湖的錦帶橋。而位於省會石家莊市東南45公里處的趙縣安濟橋,則以最古老的敞肩石拱橋獨占鰲頭,更以高超的科學藝術價值而馳名中外。

安濟橋,坐落在趙縣城南洨河之上,因趙縣古稱趙州,所以又稱趙州橋,又因大橋以石砌造而成,故當地俗稱大石橋。1961年被國務院列為第一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991年,美國土木工程師學會將安濟橋選定為第12個國際歷史土木工程的里程碑。

安濟橋建於隋代開皇十五年至大業元年(公元595—605年),由匠師李春監造,距今已有1400年的歷史了。該橋結構堅固,雄偉壯觀。全長64.4米,拱頂寬9米。大橋的設計完全合乎科學原理,施工技術堪稱巧妙絕倫。唐代中書令(宰相)張嘉貞在《趙州大石橋銘》中說它「製造奇特,人不知其所為」。從整體來看,是一座單拱橋。拱長達37.02米,在當時可算是世界上最長的石拱。橋洞不是普通半圓形,而像一張弓,橋面平坦寬闊,成為「坦拱」,兼顧了水陸交通,方便了車馬運行。這一石拱是由28道拱圈縱向並列砌成,每道拱圈可獨立站穩,自成一體,既便於施工,又便於單獨修補。這樣大跨度的坦拱,對橋台水平推力很大,建造難度高。而橋台卻是既淺又小的普通矩形,厚度僅1.549米,由五層排石壘成。其地基是承載力較小的亞黏土。在這樣的地基上,用這樣小的橋台,建這樣大跨度的石拱橋,在世界上是罕見的。

而安濟橋最大的科學貢獻,則在於它的「敞肩拱」的創造。在大拱的兩肩,砌有四個並列的小拱,既增大流水通道,節省石料,減輕橋身重量,又利於小拱對大拱的被動壓力,增強了橋身的穩定性。這就有力地保證了安濟橋在1000多年的歷史中,經受住無數次洪水沖擊,八次大地震搖撼,以及車輛重壓,千載如一日,至今仍巍然挺立在洨河之上。

歲月像過濾的篩網,篩去記憶中的泥土,留下了閃光的金子。我早已欣賞過趙州橋的古樸蒼老,領略過長江大橋的矯健雄偉。然而,我卻總是時時惦記著家鄉古城那座小橋,記著我童年夢幻的小橋。一到放假,縷縷牽掛總是促使我去尋找那溫馨甜蜜的童年回憶。

那是一座擁有高齡的石拱橋,橫跨在低吟淺唱的新安江上。水美,江美,橋也美,橋上那青石板路被行人的足履磨得珠圓玉潤了。

大橋給我有趣的童年染上了瑰麗的色彩。然而,轉學、搬家、升高中及住校,旋轉的生活車輪帶走了我的童年和無邪。當我再次走向大橋時,愉悅平靜的感情湖水,不免泛起點點惆悵的漣漪。

聽,橋下傳來鳴琴一般淙淙的水聲。它,就是太平橋,一座飽含我童年與親情的橋。

友情之橋——萬年橋

窗外雨瀟瀟,把思緒浸潤得葳蕤多姿。冬已去,春光一縷送來溫馨一片,故鄉的橋連著難忘的友情。

還記得那座古韻悠悠的小橋么?我記得,我們記得,我們這一群嘻嘻哈哈的小孩、一夥年少天真的夥伴、一群朝夕相處的同窗記得。我們曾同行,帶著真誠,懷著希冀,揣著夢想,走過風雨中的古橋,走過艷陽下的古橋。

幾叢青苔,幾棵小草,抑或是幾粒小螺,悠然展示著小橋的殷實和安寧。走過前人屐履磨潤得青石板路,足音空跫,當是現實與歷史相互碰撞的回聲······

古橋的學名叫萬年橋,我稱她友情之橋。它曾陪伴我們走過幼稚,走過童真,走向靚麗的花季。

古老的徽州文化造就了你,座座嶙峋的牌坊托舉著你,細細柔柔的炊煙籠罩著你,雙雙深情的明眸掛念著你。啊!親情之橋——友情之橋,純潔的色彩,矯健而有不失優雅的身姿,是我人生道路上的一縷春風,一抹陽光······

『伍』 五個有關橋的故事

1、西湖斷橋

一說古石橋上建有亭,冬日雪霽,橋陽面冰雪消融,橋陰面仍然玉砌銀鋪,從葛嶺遠眺,橋與堤斷之感,得名「斷橋殘雪」。另有傳說白娘子與許仙斷橋相會,確為斷橋景物增添了浪漫色彩。

2、奈何橋

關於奈何橋,存在兩種流行的說法。一說因地府有河名為奈河,一說因為漢語中「無可奈何」之意,剛好對應了人在轉世投胎時對自己生前願望的遺憾和無奈。

奈何橋在中國道教和中國民間神話觀念中是送人轉世投胎的地點,在這里會有一名稱作孟婆的年長女性神祇,給予每個鬼魂一碗孟婆湯以遺忘前世記憶,好投胎到下一世。

3、趙州橋

趙州橋建於隋代由著名匠師李春設計和建造,距今已有約1400年歷史,是當下現存最早、保存最完善的古代敞肩石拱橋。保存最完整的古代單孔敞肩石拱橋。

相傳,魯班周遊天下途經趙州遇到洨河阻擋去路,於是在上天的感動和幫助下一夜之間造成趙州橋,蓬萊仙島仙人張果老與柴王爺聞訊而來一探究竟,兩人施用法術企圖讓橋梁倒塌,但魯班還是徒手力頂趙州橋。

4、安陽橋

話說朱元璋起兵反元時,在千萬次的戰斗中,這一次,他被元朝軍隊打敗了,一敗就敗到了安陽河。但令朱元璋無比傷心的是,安陽河上沒有一條船,正是前有追兵,後有堵截的關鍵時刻,怎麼辦?

說時遲那時快,絕望之中的未來皇帝朱元璋突然看到河面上出現了一條大鯨魚,那條鯨魚到底有多大呢?咱沒見過,反正是朱元璋帶著他的部隊,登上鯨魚背,順利通過了安陽河,你說那條魚有多大。更神奇的是,當元朝軍隊趕來的時候,那條鯨魚就像它出現的時候一樣,轉眼就蒸發了。

脫險後的朱元璋暗暗下了決心,如果以後自己得了天下,一定要在安陽河上架一座像鯨魚一樣的橋。後來,朱元璋果然當了皇帝,果然讓人在安陽河上架起了一座像鯨魚一樣的橋,這就是安陽橋。

因為安陽橋的橋背有點像鯨魚背,所以,站在安陽橋上看風景,就被稱為鯨背觀瀾,這也成為了安陽的著名一景。

5、天仙橋

蘭坪縣河西地區的大羊與箐花交界處,有條小河叫「魚怕河」,河上有座石拱橋,叫天仙橋。橋下深谷幾十丈,橋頭奇岩怪石,叫人看了毛骨發怵。傳說這座橋是神仙搭救一對戀人而成的。

大羊山下的遲不寨里,有個叫溫卜的普米小夥子。這人天生聰明,為人又誠懇,可惜阿爸去世得早,只落下年老體弱的阿媽,母子倆生活過得很貧苦,但溫卜對阿媽十分孝順,母子倆倒也很幸福。

『陸』 關於橋的典故

嘆息橋
這條連接總督宮內法院和一河之隔的監獄石門的封閉式橋梁,是當初被判有罪者在進入監獄前唯一可以看到藍天、碧海的所在,所以當罪犯被押解由法庭走到此處時,透過小小的窗戶看到外面世界的那一剎那,都會情不自禁的嘆息,這就是此橋名稱的由來。 藍橋說的是春秋時魯國的年輕人名叫尾生,遷居梁地後認識了當地一位美麗的女子,兩人一見鍾情,私訂終身,相約在城外的藍橋下會面,遠走高飛。誰知,當夜尾生趕到橋下時,突降暴雨,山洪爆發,很快沒過了橋墩。而姑娘因為私奔念頭泄露,被父母禁錮在家中,不得脫身。結果,尾生因為不願背棄誓言,被活活的淹死了。姑娘後來伺機夤夜逃出家門,冒雨來到城外橋邊,此時洪水已退。姑娘看到緊抱橋柱而死的尾生,悲慟欲絕,相擁縱身投入江中。因此,後人便用「藍橋」來喻情人相遇之處,而「尾生抱柱」亦被視作是信守承諾和忠貞不渝的象徵。 斷橋(一)
很早以前,西湖白沙堤,從孤山蜿蜿蜒蜒到這里,只有一座無名小木橋,與湖岸緊緊相連。遊人要到孤山去遊玩,都要經過這座小木橋,日曬雨淋,橋板經常要爛斷,遊人" 十分不便。
橋旁有一間簡陋的茅舍,住著—對姓段的夫婦。兩人心地善良,手腳勤快,男的在湖裡捕魚為生,女的在門口擺個酒攤,賣家釀土酒。因酒味不佳,顧客很少上門,生意清淡。
一天,日落西山,夫婦倆剛要關門,來了一個衣衫襤褸的白發老人,說是遠道而來,身無分文,要求留宿—夜。段家夫婦見他年老可憐,熱情地留他住下,還燒了一條剛從西湖裡捕來的鯉魚,打上一碗家釀土酒,款待老人。老人也不客氣,一連飲了三大碗,便倒在床上,呼呼入睡。
第二天早晨白發老人臨別時,說道:「謝謝你們好心款待,我這里有酒葯三顆,可幫助你們釀得好酒。」說罷,取出三顆紅紅的酒葯,告別而去。 段家夫婦將老人的三顆酒葯放在釀酒缸里,釀出來的酒,顏色猩紅,甜醇無比,香氣襲人。從此,天天顧客盈門,段家猩紅酒名揚杭城,生意一天比一天興隆。段家夫婦拆了茅舍,蓋起了酒樓。他們為了感謝白發老人,積蓄了一筆錢,准備好好答謝他。
歲月流逝,一晃三年。這年冬天,西湖大雪,白發老人冒雪來到段家酒樓。夫婦倆一見恩人來到,喜出望外,留老人長住他家。然而老人第二天便要告別。臨別之時,段家夫婦取出三百兩銀子送給老人。老人笑著推辭說:「謝謝你們夫婦—片好心,我這孤單老人,要這么多銀錢何用?你們還是用在最要緊的地方吧!」說罷,便踏雪向小橋走去。段家夫婦站在門口相送,只見老人剛跨上小木橋,腳下一滑,橋板斷啦,老人也跌進了湖裡。夫婦倆急忙跑去相救,忽見白發老人立於湖面,如履平地,微笑著向他們揮揮手,漂然而去。
段家夫婦這才知道,白發老人不是凡人。想起老人臨別說的話,使用那筆銀錢在原來的小木橋處,造起了一座高高的青石拱橋,還在橋頭建了一座亭子。從此,游西湖的人,再不怕路滑橋斷啦。 鄉親父老懷念段家夫婦行善造橋的好事,便把這橋稱為段家橋。後來,因為「段」、「斷」同音,使被稱為斷橋。 斷橋(二)《白蛇傳》中說,白蛇娘子與許仙雨中在此相逢,借傘定情。因這段傳奇的愛情,使斷橋蜚聲天下,此橋也是湖上第一情人橋。是著名的西湖十景之一,由於斷橋所處的位置背城面山,處於北里湖和外湖的分水點,視野開闊,是冬天觀賞西湖雪景最好的地方。每當瑞雪初晴,橋的陽面已經冰消雪化,而橋的陰面卻還是白雪皚皚,遠遠望去,橋身似斷非斷,「斷橋殘雪」就因此得名。還有,斷橋又是白堤的終點,從平湖秋月而來的白堤到此中斷。講到這里,或許大家已經明白,原來是「堤斷橋不斷」。 奈何橋「奈河」,是佛教所說的地獄中的河名。傳說 人死後亡魂都要過奈河橋,善者有神佛護佑順利過橋,惡者被打入血河池受罪。「......橋分三層(或三座),善人的鬼魂可以安全通過上層的橋,善惡兼半者過中間的橋,惡人的鬼魂過下層的橋,多被鬼攔往橋下的污濁的波濤中,被銅蛇鐵狗狂咬。每年香會時,香客爭以紙錢或銅板擲入池內,並以炒米撒入池中,以為可以施給餓鬼。許多老年香客,喜歡從上走過,以為走過此橋,死後可以免去過奈河橋之苦。」 長橋宋朝時有一青年女子陶師兒與書生王宣教相愛,但好事的後母從中挑撥離間橫加阻撓。眼看美好的婚姻難以成全,有一天師兒與王宣教坐船夜遊西湖,到長橋下荷花深處,他倆便投入水中,以死相抗。還有講是梁山伯與祝英台化蝶的傳說,所以這里總有許多成雙成對的美麗蝴蝶。今日,尋長橋卻只有了長橋公園路邊一亭,望去,一湖秋水微波盪漾。長橋徒有虛名,令人惋惜。

『柒』 有關橋的的典故和詩詞

橋的詩詞:
一橋飛架南北,天塹變通途。---毛澤東
造舟為梁,不顯其光。---《詩經.大雅.大明》)
溪上還珠太守家,小橋斜跨碧流沙。
橋西暮雨黑,籬外春江碧。
橋通小市家林近,山帶平湖野寺連。
輪勢隨天度,橋形跨海通。
水底遠山雲似雪,橋邊平岸草如煙。
長橋南走群山間。
傷心橋下春波綠,曾是驚鴻照影來。--陸游《沈園》
青山隱隱水迢迢,秋盡江南草未凋。二十四橋明月夜,玉人何處教吹簫。---杜牧
二十四橋仍在,波心盪,冷月無聲。念橋邊紅葯,年年知為誰生? ---姜夔《楊州慢》
朱雀橋邊野草花,烏衣巷口夕陽斜。---劉禹錫《烏衣巷》
金谷園中柳,春來似舞腰。那堪好風景,獨上洛陽橋。---《洛橋》

橋的典故:
1、【灞橋風雪】【灞水橋】】【灞橋索句】仨輔黃圖·卷六》:「『霸橋在長安東;跨水作橋。漢人送客至此橋,折柳贈別。」按霸陵亦作「灞陵」。O詠別離。唐李商隱《淚》:「朝來灞水橋邊問,未抵青袍送玉珂。」清宋琬《長歌贈吳雪航先生》:「韋曲鶯花載酒過,灞橋風雪賦詩還。」
2、【鵲橋】【織女橋】宋羅願《爾雅翼·卷十三》:「涉秋七日,(鵲)首無故皆髡,相傳以為是日河鼓(即牽牛)與織女會於漢東,役烏鵲為梁以渡,故毛皆脫去。」O詠七夕,或喻指夫婦聚會。唐李邕《奉和初春幸太平公主南庄應制》:「織女橋邊烏鵲起,仙人樓上鳳凰飛。」

3、【圯橋取履】【取履橋】語本《史記.留侯世家》所載張良為一老父於圯下取履事。唐李德裕《奉送相公十八丈鎮揚州》:「取履橋邊啼鳥換,釣璜溪畔落花初。」宋 李石《送張道士游西山至道觀》「為取橋下履,仍傳枕中方。」

橋的諺語
橋頭上跑馬------走投無路
橋是橋,路是路------一清二楚
橋孔里插扁擔-------擔當不起

「盤旋上下,通連左右,交叉東西南北;橫貫長江,縱接黃河,矚目紅旗宜賓。」(開津長江道立交橋)
「中化堪稱首,鐵索斜拉,坦途凌波,淞南沙北橫大道;世界亦數二,眾智輝燦,科技結晶,浦東滬西並東流。」(上海南浦大橋)

『捌』 橋的典故

糖橋——相傳,三官(今光明)鎮繼芳橋原是頂破竹橋,來往行人,非常危險。有一天,有個換糖者走過,就說:「這橋這么沒人修?要是我有了錢,造頂新的。」一次,換糖者在一戶破落官史人家,換著一對金彌陀,從此發了財。於是,他籌集一等石料,聘來巧匠,拆去竹橋,建造三孔石拱橋,取名繼芳橋。當地人為了紀念他,則直呼「糖橋」。

--------------------------------------------------------------------------------

彈琴橋——在南橋鎮北數百米,原有座小石橋,名彈琴橋。相傳很早以前地有個錢姓官宦,生養三女,小女彈得一手好琴。附近有個青年名韓重,也是彈琴高手。日子一久,兩人知音相愛,可錢老爺不允,小女只得勸韓重進京城修琴藝,求得功名,好讓父親答應他倆婚事。韓灑淚而別。但錢強逼小女嫁於權貴,小女思念韓重,含恨而死。不久,韓重歸來,得知情人已故,就盤坐於小石橋上,彈起傷心之曲,表達懷念。彈罷,抱琴投河而亡。

--------------------------------------------------------------------------------

乾隆皇帝看高橋——奉城高橋鎮有座石拱橋,建於明永樂六年。相傳當地有個鄉紳外出,有人問他出生何處?他說高橋。那人又問高橋有多高?他誇耀說:「初一跌下去,月半咚聲響。」此事傳到乾隆皇帝那裡,引起游興,欲下江南看高橋。船從澱山湖進黃浦江直駛奉賢,途徑得勝港。乾隆問:「此處何地?」侍從答道:「此乃得勝港。」乾隆一聽「得勝」兩字,大悅,即令回朝。乾隆中途回朝可樂煞高橋鄉紳,慶倖免卻一場欺君殺身大禍。

--------------------------------------------------------------------------------

麻將橋——清道光年間,華治涇河上造了座橋,名麻將橋。此處以前沒有橋,行人十分不便。當地有個周姓老人,對民間賭博十分憎恨,邀集10多名有識之士,把賭場統統圍住,捉住賭徒,沒收財注,梵毀財具。把沒收所得的賭款,建造了此橋。今已圯毀。

--------------------------------------------------------------------------------

碎盤橋——解放初,庄行有個小橋村,不知何年代起,被風水先生相中為「三元不敗」的風水寶地。一天,有兩個風水先生帶了羅盤來到小橋村,都想定塊「來龍秀地」。看見村頭歌聲嘹亮,紅旗招展,翻身農民們正在大搞春耕。這兩個風水先生見狀,搖頭嘆息:「風水本無靈,不可再騙人。」說罷,將手中羅盤往橋上狠狠一摔,碎片橫飛。從此,該小橋便呼為「碎盤橋」。

--------------------------------------------------------------------------------

玉蟹橋——今頭橋鄉新亞村,原有頂三堍頭南北向石橋,名石蟹橋。相傳,原橋面西側鑿有石蟹一隻,常有人誤以為真蟹上橋,故名。有一天,被江西覓寶人發現,在一個雪夜裡將石蟹竊走,橋面上只留下蟹形凹狀。人們以為,被竊走的不是普通石蟹,準是只玉蟹。由此,玉蟹橋便出了名。

『玖』 有關橋的著名故事

橋似乎是國人最先發明的。中國多江河湖泊,因此橋也成為了人們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工具。中國之大,各地的地形人情各有不同,而橋也就因地置宜,各成其色。
印象中江南的橋最多,最好,也是運用的效率最高的。曾經去過許多名橋:廬溝橋太霸氣了,趙洲橋顯得滄桑了些,風雨橋過於典雅,花橋失於雕細,那及這江南的橋,古樸,淡雅,不用精雕細刻就已使人心馳神往了。這正如江南的女子,嬌小,明媚。未施粉黛卻光彩照人。
江南的橋數不勝數。小橋流水人家,人從橋上走,水在橋下流,一切都是很平常的是。橋在江南已不在是交通工具那麼的簡單,它也成為了美的標志。江南的橋並不是孤零零的存在的,它與四周建築的結合是十分融洽的。「春城三百七十橋,夾岸朱樓隔柳條」。難怪旅美畫家陳逸飛先生將周庄雙橋繪成的油畫《故鄉的回憶》能夠馳名中外呢。
江南的人民是智慧的,一座座橋在他們的手裡成了一件件工藝品。在江南橋與水,橋與人,橋與船的結合是美淪美奐,充滿意境的。雖然廬溝曉月也是十分的絢麗,但那有江南的橋詩意昂然呢?「小橋夜靜人橫笛,古渡月明僧喚舟」。在江南,一座橋就是一首詩,一個傳奇。楓橋有月落烏啼的詩境,斷橋有白蛇許仙的愛意,葬花橋有黛玉葬花的靈韻。
江南的橋固然多姿多彩,我又是生於江南,長於江南的,可在我童年的記憶中橋是單調,陌生,不通人情的。
我的童年是在農村的外婆家度過的。在村口有一條不算是太寬的河,照列也是有著一座橋的。那是座竹木橋,不寬,窄窄的,沒有任何的修飾,更談不上典雅古樸。在記憶中那橋和平地差不多,橋連著路,路接著橋。我最多隻是在閑著無事時拊在橋欄上孩子氣地往河裡吐口水。而在橋的對面卻有著一片林子,我的童年大都是在林子里捉鳥度過的。
每次當我走過橋去林子里玩時,外婆總是只會在橋邊呼喊我的乳名,等著我回去吃飯。外婆是從來不過這竹木橋的。我不知道其中的原因,只是聽父母說自從外公死後外婆就在也沒有走過這竹木橋了。於是每次我玩耍回來時總會看見外婆在橋邊笑呵呵的守侯著。
直到後來我才從小夥伴的嘴裡知道了外婆不過橋的原因了。原來在村子的習俗中喪夫守寡的女子是不能過這竹木橋的,否則整個村子就會遭殃。外婆年輕的時候就從橋的對岸嫁到這里來。而在我出世的前一年外公就因病離去了,只留給外婆一間老屋和這古老的習俗。外公死後,外婆也真的再也沒有過這竹木橋。盡管外婆的娘家就在橋的對面。
外婆的堅貞也獲得了鄉鄰們的稱贊。他們對外婆的尊敬就如同對古代烈女潔婦般。我想那時如果還流行樹貞潔牌坊的話,外婆也一定能夠名垂鄉里。鄉鄰們是友善的,也是自私的,他們為了自己心理上的幸福將這種習俗強加於外婆。而外婆似乎樂於遵守和接受。只是我經常可以看見外婆站在橋邊向遠處瞭望,經常可以聽見黑屋裡外婆的哭泣。我是知道外婆的,在外婆的心理終是想走過這橋的。
如今,村前的竹木橋也早已拆了,換成了現代化的高架橋,南來北往,車水馬龍。村子裡的習俗也早已作古了,年輕的寡婦可以自由的出入。然而外婆卻已離我遠去了。我親愛的外婆呀,你終究是無法走出這座你生命中的橋。
其實我的外婆和中國千千萬萬個普通農家婦女一般,勤勞,質朴,善良。我至今也無法知道外婆的名字,一如我始終無法回憶起那竹木橋的名字。

熱點內容
古代勵志的名言 發布:2021-03-16 21:50:46 瀏覽:209
形容兒孫繞膝的詩句 發布:2021-03-16 21:49:35 瀏覽:878
席慕蓉賞析印記 發布:2021-03-16 21:48:26 瀏覽:311
權力很大含有手的成語 發布:2021-03-16 21:48:22 瀏覽:584
能聽的兒童故事 發布:2021-03-16 21:48:15 瀏覽:285
關於足球的詩歌詞句 發布:2021-03-16 21:47:40 瀏覽:870
拖拉機的古詩 發布:2021-03-16 21:42:53 瀏覽:571
亮甜的詩句 發布:2021-03-16 21:42:00 瀏覽:831
廣東話生日快樂祝福語 發布:2021-03-16 21:38:55 瀏覽:409
噓的短句 發布:2021-03-16 21:38:07 瀏覽:8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