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寓意典故 » 呂蒙的歇後語

呂蒙的歇後語

發布時間: 2021-01-19 11:43:45

『壹』 請說出下列歷史成語中的主人公:指鹿為馬、煮豆燃萁、負荊請罪、刮目相看、一鳴驚

指鹿為馬 zhǐlùwéimǎ
秦朝二世皇帝的時候,丞相趙高想造反,怕別的臣子不附和,就先試驗一下。他把一隻鹿獻給二世,說:『這是馬。』二世笑著說:『丞相錯了吧,把鹿說成馬了。』問旁邊的人,有的不說話,有的說是馬,有的說是鹿。事後趙高就暗中把說是鹿的人殺了(見於《史記·秦始皇本紀》)。比喻顛倒是非。煮豆燃萁 zhǔdòuránqí
相傳魏文帝曹丕叫他弟弟曹植做詩,限他在走完七步之前做成,否則就要殺他。曹植立刻就做了一首詩:『煮豆持作羹,漉豉以為汁。萁在釜下燃,豆在釜中泣。本自同根生,相煎何太急』(見於《世說新語·文學》)。比喻兄弟間自相殘害。負荊請罪 【拼音】:fù jīng qǐng zuì
【解釋】:負:背著;荊:荊條。背著荊條向對方請罪。表示向人認錯賠罪。《史記·廉頗藺相如列傳》:「廉頗聞之,肉袒負荊,因賓客至藺相如門謝罪。」
【出處】:《史記·廉頗藺相如列傳》:「廉頗聞之,肉袒負荊,因賓客至藺相如門謝罪。」
【示例】:我今特來尋賢弟,~。 ★明·施耐庵《水滸全傳》第四十六回
【近義詞】:引咎自責
【反義詞】:興師問罪
歇後語】:李逵罵宋江,過後賠不是
【語法】:作謂語、定語;用於賠禮道歉的場合
【英文】:offer a humble apology

【法文】:demander pardon
【俄文】:явиться с повинной
【成語故事】:戰國時期,趙國有兩位重臣藺相如與廉頗,因藺相如多次立功,趙王封他為相國,廉頗不服氣,認為自己的武功蓋過他的嘴,藺相如為了社稷,對廉頗多次避讓。廉頗得知他的良苦用心後慚愧不已,便背負荊條向藺相如請罪刮目相看 【拼音】:guā mù xiāng kàn
【解釋】:指別人已有進步,不能再用老眼光去看他。
【出處】:《三國志·吳志·呂蒙傳》注引《江表傳》:「士別三日,即更刮目相待。」
【示例】:世界也~,東亞病夫居然奮起了,睡獅果然醒了。 ★朱自清《這一天》
【近義詞】:另眼相看、另眼看待
【反義詞】:視同一律
【歇後語】:烏鴉照鏡子
【語法】:作謂語、賓語;用於取得顯著成績
【英文】:treat somebody with special esteem
【日文】:刮目(かつもく)して見る,新しい目で見る
【法文】:considérer avec un nouveau point de vue
【德文】:jn auf einmal mit ganz anderen Augen sehen
【俄文】:по-нóвому смотрéть
【成語故事】:三國時期,東吳能武不能文的武將呂蒙聽了孫權的勸告後,發奮讀書。一段時間後,都督魯肅來視察呂蒙的防地。呂蒙就對蜀防備的事情講得有條有理,還寫份建議書給魯肅,魯肅很驚訝。呂蒙說道:「士別三日,就要刮目相看。」一鳴驚人 【拼音】:yī míng jīng rén
【解釋】:鳴:鳥叫。一叫就使人震驚。比喻平時沒有突出的表現,一下子做出驚人的成績。
【出處】:《韓非子·喻老》:「雖無飛,飛必沖天;雖無鳴,鳴必驚人。」《史記·滑稽列傳》:「此鳥不飛則已,一飛沖天;不鳴則已,一鳴驚人。」
【示例】:~,實在是出乎意外。 ★郭沫若《革命春秋·創造十年續篇》
【近義詞】:一舉成名、一步登天、名滿天下
【反義詞】:身敗名裂、臭名遠揚、丟人現眼
【歇後語】:立春響雷;半夜裡放炮
【語法】:作謂語、賓語、定語;用於人的表現
【英文】:amaze the world with a single brilliant feat
【日文】:平凡(へいぼん)だと思(おも)われていた者(もの)が突然(とつぜん)目(め)ざましい成果(せいか)を上(あ)げる
【法文】:se faire soudain remarquer
【德文】:mit einem Erfolg die Welt überraschen
【成語故事】:齊威王沉湎酒色,三年不理朝政,國內混亂不堪。才子淳於髡知道齊威王愛猜謎語,就覲見說王宮里住著一隻三年不飛不鳴的鳥。齊威王說:「此鳥不飛則已,一飛沖天;不鳴則已,一鳴驚人。」從此齊威王勤於朝政,勵精圖治,國威大振

『貳』 歇後語.格言1小敏考了100分,很驕傲

歇後語來:關羽失荊州 —— 驕兵必源敗

字面上的解釋是驕傲的士兵一定會打敗仗。實際上指的是關羽盲目自信,未接受諸葛亮「東合孫權,北拒曹操」的建議,以個人的力量抗拒東吳和曹魏兩大軍事集團,最終遭致殺身之禍的故事。

驕兵必敗[jiāo bīng bì bài]

釋義:驕傲的軍隊必定打敗仗。

出處:漢朝東漢班固《漢書·魏相傳》:「恃國家之大,矜民人之眾,欲見威於敵者,謂之驕兵,兵驕者滅。」

白話譯文:漢朝東漢班固《漢書·魏相傳》:「靠著自己的國家國土面積大,國民數量多,就想在敵人面前顯現威風的,就叫做驕兵。驕兵必然會招致敗亡。」

筆順



(2)呂蒙的歇後語擴展閱讀:

相關典故

關羽領大軍來圍攻曹仁守衛的樊城。曹仁在關羽的第九次激將法前,忍不住出戰,卻大敗。後曹操派龐德與關羽交戰,關羽和他的一次交戰中,被他毒箭射中。幸好名醫華佗路過,刮骨療傷,治好了關羽,然後關羽有用水來淹樊城,龐德被斬,於禁被關進大牢。

曹操招謀士商量對策。一個謀士(忘了是誰,好像是荀煜)提出聯系東吳,讓它攻打荊州,來個圍魏救趙。東吳派呂蒙和陸遜攻打。呂蒙裝死,接著佔領了荊州,關羽得到消息,就回兵救荊州,不料荊州被東吳佔了,荊州就這樣失去了。這都怪關羽的自大。

『叄』 三國演義的歇後語、成語

作姦犯科

【出處】諸葛亮前出師表:「若有作姦犯科,及為忠善者,宜付有司,論其刑賞。」

偃旗息鼓

【出處】三國志蜀志趙雲傳註:「偃旗息鼓,曹軍疑有伏兵,引去。

出言不遜

【出處】三國演義第二十三回:「此人出言不遜,何不殺之。」

分久必合,合久必分

【出處】三國演義第一回:「話說天下大勢,分久必合,合久必分。」

初出茅廬

【出處】據三國演義所載,諸葛亮初出茅廬,佐劉備用兵,觀與張飛不服,行事諸多困難。

刮目相待

【出處】三國志吳志呂蒙傳注引江表傳:「肅附蒙背曰:『吾謂大弟但非有武略耳,至於今者,學識英博,非復吳下阿蒙。』蒙曰:『士別三日,即更刮目相待。』」

危在旦夕

【出處】三國演義第二回:「天下危在旦夕,陛下尚自與閹宦共飲耶?」

危急存亡之秋

【出處】諸葛亮前出師表:「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此誠危急存亡之秋也。」

司馬昭之心,路人皆知

【出處】司馬昭在曹髦在位時,為大將軍,專管國政,自封為相國,不久封為晉公,昭還假裝不接受。髦很生氣地說:「司馬昭之心,路人皆知。」

名不虛傳

【出處】三國演義第四十五回:「兵精糧足,名不虛傳。」

同符合契

【出處】三國志吳志孫傳註:「一與君同符合契,有永固之分。」

吳下阿蒙

【出處】三國志吳志呂蒙傳注引江表傳:「肅附蒙背曰:『吾謂大弟但非有武略耳,至於今者,學識英博,非復吳下阿蒙。』蒙曰:『士別三日,即更刮目相待。』」

敝帚千金

【出處】曹丕?典論論文:「里語曰:『家有敝帚,享之千金。』斯不見自見之患也。」

廊廟之器

【出處】三國志蜀志許靖傳:「雖行事舉動,未悉允當,蔣濟以為大較有廊廟之器也。」

才高八斗

【出處】南史謝靈運傳:「天下才共一石,曹子建獨得八斗,我得一斗,自古及今共享一斗。」

手不釋卷

【出處】曹丕自敘:「上雅好詩書文籍,雖在軍旅,手不釋卷。」

指日可待

【出處】諸葛亮出師表:「漢室之隆,可計日而待也。」

探囊取物

【出處】三國演義第四十三回:「我向曾文雲長言,翼德於百萬軍中,取上將之首,如探囊取物。」

文思泉湧

【出處】文選曹植王仲宣誄:「文若春華,思若湧泉。」

『肆』 「士別三日」猜一歇後語

士別三日,刮目相待

【拼音】: shì bié sān rì,guā mù xiāng dài

【解釋】: 指別人已版有進步,當另眼相看權。

【出處】: 晉·陳壽《三國志·吳志·呂蒙傳》:「遂拜蒙母,結友而別」南朝·宋·裴松之註:「士別三日,即更刮目相待。」

【拼音代碼】: sbsd

【近義詞】: 士別三日,刮目相看

【用法】: 作賓語、分句;用於看待別人的成績

【故事】: 三國時期,東吳能武不能文的武將呂蒙聽了孫權的勸告後,發奮讀書。一段時間後,都督魯肅來視察呂蒙的防地。呂蒙就對蜀防備的事情講得有條有理,還寫份建議書給魯肅,魯肅很驚訝。呂蒙說道:「士別三日,就要刮目相看。」

『伍』 孫權的故事情節,成語,歇後語

吳太祖大皇帝孫權(182年-252年5月21日),字仲謀,吳郡富春(今浙江富陽)人,生於下邳(今江蘇 徐州市 邳州)。三國時代 東吳的建立者。父親 孫堅和兄長 孫策,在 東漢末年群雄割據中打下了 江東基業。建安五年(200年),孫策遇刺身亡,孫權繼之掌事,成為一方諸侯。
建安十三年(208年),孫權與 劉備建立了 孫劉聯盟,兩軍聯合於 赤 壁之戰中擊敗 曹操軍隊。建安二十四年(219年),孫權派 呂蒙成功襲取劉備的荊州,使其領土面積大大增加。
黃武元年(222年),孫權被魏文帝 曹丕封為吳王,建立吳國;黃龍元年(229年),孫權正式稱帝。孫權稱帝後,設置農官,實行屯田,設置郡縣,並繼續剿撫山越,促進了 江 南經濟的發展。在此基礎上,他又多次派人出海。黃龍二年(230年),他派 衛溫到達 夷州。
孫權晚年在繼承人問題上反復無常,引致群下 黨爭,朝局不穩。太元元年(252年)病逝,享年71歲,在位24年,謚號大皇帝,廟號 太祖,葬於蔣陵。是三國時代統治者中最長壽的。
(概述內圖片來源)
孫權畫像
本名:孫權
別稱:吳大帝
字型大小:字仲謀
所處時代:漢末三國
民族族群:漢族
出生地:下邳(今江蘇 徐州市 邳州)
出生時間:182年(東漢光和五年)
去世時間:252年5月21日(孫吳神鳳元年)
主要成就:接手並安定江東、建立 吳 國;發展 江南經濟;到達夷洲
廟號:太祖
謚號:大皇帝
外貌:紫髯碧眼,目有精光,方頤大口
籍貫: 吳郡富春(今浙江 富陽)
在位時間:229年—252年
年號1: 黃武(吳王時)、黃龍、 嘉 禾
年號2: 赤烏、 太元、 神鳳
陵寢: 蔣陵
人物生平
十五而立
孫權像孫權籍貫 吳郡 富春(今 浙江 富陽)。公元182年( 光和五年),孫權出生於 徐州 下邳(今江蘇 徐州市 邳州)。
據傳他是春秋時期軍事家 孫武的第22代孫,是孫堅第二子。生來目有精光,方頤大口。形貌奇偉異於常人。自幼文武雙全,早年隨父兄征戰天下。善騎射,年輕時常常乘馬射虎,膽略超群。為了讓弟弟早日成材,孫策讓他去擔任陽羨(現江蘇宜興)縣長,這時的孫權只有十五歲。
穩固江東
公元200年(東漢 建安五年), 孫策被 許貢門客行刺,不久去世。孫權領 會稽太守,開始統領 江東。孫權最初掌管江東時,局勢動盪不安,在 張昭、 周瑜等人輔佐,地位逐漸穩定。
孫權畫像公元203年至公元208年( 建安八年至建安十三年),孫權三伐 江夏太守 黃祖,並於其間收得大將 甘寧。同年,漢 丞相 曹操南征,大敗 宜城亭侯、 左將軍、 豫州牧 劉備。曹操佔領 江 陵(南郡治所)後,給孫權寫信,直意要取下 東吳。東吳內部分為主戰和主和兩派,主戰以 魯肅、 周瑜為首,主和以 張昭為首。張昭在當時是很有說服力的,但孫權卻有意與曹操一戰。此時,魯肅從江夏帶來劉備的軍師 諸葛亮,表明劉備聯吳抗曹的決心。周瑜及時返回,說明曹操的種種弊端,戰有望獲勝。孫權果斷決定,以周瑜、 程普為左右都督,與劉備合兵,和曹操決戰。周瑜用 黃蓋謀,以五萬人於赤壁大破曹操,這便是歷史上有名的 赤壁之戰。開拓領土
公元210年(建安十五年),孫權乘新敗曹操之銳氣,遣 步騭為交州刺史,揮師南征。吳軍壓境,交州各郡守無不俯首, 士燮率領眾兄弟奉承 節度。唯有劉表所置蒼梧太守吳巨「陰懷異心,外附內違」。最後被 步騭所斬。孫權遂加士燮為 左將軍。
赤壁之戰後,孫權與曹操多次在 合肥、 濡須一帶對峙,各有勝負。其間孫權聯合劉備,將妹妹嫁入 荊州。又從魯肅之計,將所據荊州部分的 南 郡暫與劉備。
三國鼎立公元215年(建安二十年)五月,征 皖城,虜獲 廬江太守 朱光。同年劉備取蜀成功,孫權討還荊州,劉備不從。盛怒下的孫權以 呂蒙為將,連下 長沙、 桂陽、 零陵三郡。劉備亦起兵五萬赴 公安,關羽將三萬於 益陽與魯肅對峙,大戰一觸即發。然曹操於此時拔漢中,劉備面臨著極大的威脅,與孫權議和,把長沙、江夏、桂陽以東土地予孫氏。
公元219年(建安二十四年),劉備荊州守將 關羽發動 襄樊之戰。這時的孫權看著劉備逐漸做大,並以相當的兵力對自己構成威脅,旋即改變戰略,向曹操稱臣聯盟,拔掉門口這顆定時炸彈。以呂蒙為都督取下劉備所據 荊州地, 潘璋、 朱然擒殺關羽。
公元220年(建安二十五年)正月, 曹操病逝。十月,其子 曹丕代漢稱帝,建國號「魏」,史稱 曹魏。
公元221年(延康二年),劉備稱帝,國號漢,史稱 蜀漢,並隨即興兵問罪討伐東吳。孫權果斷任命39歲的 陸遜為 大都督,迎擊劉備,於 彝陵 之戰中大破蜀軍。
登基為帝
三國演義連環畫-孫權稱帝公元222年(黃武元年),曹丕賜給孫權 九錫,冊封其為 吳王、 大將軍、領 荊州牧,使其節督荊揚交3州諸軍事。同年,曹魏三路伐吳,其中 兩路各有勝敗, 魏軍整體局面占優,然吳將朱桓重創曹仁軍,扭轉了整個戰局,魏軍戰果不如預期,只得引退。
公元223年(黃武二年), 劉備病逝,蜀、吳互通使臣,關系緩和。
公元226年(黃武五年),曹丕病逝,孫權乘機攻江夏,不克而還。
公元229年(黃龍元年),孫權於 武昌(今湖北鄂城)正式登基為皇帝,建國號為吳, 孫吳王朝正式建立,旋即遷都 建業(今南京市)。孫權多次出兵北伐,戰役較多,各有勝負。
公元234年(黃龍六年),孫權響應了諸葛亮的最後一次北伐,御駕親征合淝,卻敗於魏 揚州都督 滿寵。
割據遼東的 公孫淵自從魏明帝太和二年(228年)廢叔繼位後,便多次與孫權來往使者。公元233年(太和七年),公孫淵遣使向吳稱臣,企圖以吳國為外應以叛魏。孫權打算冊封公孫淵為燕王,遭到 顧雍、 張昭等群臣反對,但孫權仍然派 張彌、 許晏等人攜金玉珍寶立公孫淵為 燕王。公孫淵沒想到孫權會如此看重自己,但認為東吳遠而曹魏近,害怕曹魏討伐,又垂涎東吳送來的珍寶,於是誘斬吳使,並將其首級獻給魏明帝。孫權忿恨公孫淵巧詐反復,競打算親自率軍前往征討,幸而聽從朝臣勸諫,才未出征。
二宮之爭
晚年的孫權「多嫌忌,果於殺戮」,在繼承人問題上反復無常, 陸 遜等重臣都受到牽連,使政局更加混亂。自長子 孫登夭折後,在女兒 孫魯 班等人的影響下孫權先是廢了三子 孫 和,又 賜死四子 孫霸,最後立幼子 孫 亮,這為日後的吳宮政變埋下了禍根。
去世
孫權題跋頭像公元251年(太元元年)冬十一月,孫權在到南郊祭祀天地後便得了風疾,當年十二月,孫權急忙將大將軍 諸葛恪召回來委託後事。
公元252年(神鳳元年)夏四月,孫權病逝,終年71歲,在位24年。 謚號大皇帝, 廟號太祖。
在位年號:黃武(222年—229年)、黃龍(229年—231年)、嘉禾(232年—238年)赤烏(238年—251年)、太元(251年—252年)、神鳳(252年)
為政舉措
政治
孫權頭像在開展軍事、外交活動和擴大地盤的同時,孫權注重發展生產、富國強兵。他接替其兄主事不久,即開始推行屯田。東吳屯田分軍屯和民屯,設 典農校尉、 典農都尉、屯田都尉等職官管理,屯田兵且耕且戰,屯田戶只須種田,免除民役。屯田地區分布很廣,屯田的軍民多少不等, 皖城的屯田基地有屯兵數千家,而 毗陵的屯田民則有男女數萬口。東吳屯田的規模可觀,且多用牛耕,耕作技術也 較先進。
公元226年(黃武五年),陸遜以所在少谷,上表請令諸將增廣農田、拓開屯田,孫權同意擴大屯田面積,並將駕車的牛改作耕牛,親自耕田,鼓勵將吏屯墾。
孫權也注意興修水利,他於公元230年(黃龍二年)築 東興堤,以遏 巢湖水,又於公元250年(赤烏十三年)作堂邑塗塘(即今江蘇六合縣互梁堰),此外,還開鑿了幾條運河,這些運河既是內河航道,又有灌溉作用。
為了恢復和發展生產,孫權多次寬賦息調,奪取荊州後,免除了荊州農民的租稅,並下令諸將要居安思危,加強武備,崇尚節儉,要求放寬催收農夫所欠租稅。
首都建業原名秣陵,最初是一小縣,因孫權定都建業並開鑿運河而成為一流都市,後成為六朝古都,現名南京。
外交
動畫版《三國演義》里的孫權孫權為擴大勢力,曾於公元230年(黃龍二年),遣將軍 衛溫、 諸葛直將甲士萬人,浮海求 夷洲、 亶洲, 吳 軍勢力達到了夷州(即 台灣島),揭開了大陸與 台灣交往的歷史序幕,孫權還進一步鞏固了對 交州的統治,積極派人與徼外的 扶南(今 柬埔寨)、 林邑(今 越南南方)諸國建立友好關系,以後,又派交州刺史出使 南洋諸國,與 印度建立了外交關系。
公元243年(吳赤烏六年)十二月,扶南王 范旃遣使獻樂人及方物。范旃大將范尋為扶南王時,孫權派宣化從事 朱應、中郎 康泰出使扶南和南海諸國。兩人歸國後, 朱應撰《 扶南 異物志》, 康泰撰《 吳時外國傳》,這是研究東吳與外國交往的重要資料,可惜二書均已失傳,僅在《 水經 注》、《 北堂書鈔》、《 藝文類聚》、《 初學記》、《 通典》、《 太平 御覽》、《文選注》等書中殘存一些片斷引文。
軍事
孫權在位時期,曾多次出兵北伐,發動兩次 合肥之戰,意圖由此進攻曹魏,雖各有勝負,最終還是失敗。
嘉禾六年(公元237年),遼東太守公孫淵背叛曹魏,自立為燕王,孫權曾派 羊衜遠征遼東,但公孫淵已於赤烏元年(公元238年)為 司馬懿攻滅,吳軍便攻打旅順口的魏軍海防城堡牧羊城,擊敗魏將張持、高慮。
孫權稱帝後在山越地區設立郡縣,擴充領地。山越人是秦漢時期 百 越的後代,為了逃避原來苛重的賦稅,逃進山林中,形成了自己的組織和社會,拒絕向孫權政權交納租稅。開始,孫權派兵鎮壓,但收效不大。為了集中兵力對外用兵,解除後顧之憂,孫權調集重兵開始對付山越人。大將呂范、程普、 太史慈、 韓當、 周 泰等領兵合圍,逐漸將山越人的領袖抓獲,其他山越人區別對待:強壯的青年人充實軍隊,老人、婦女統一管理,從事農業生產。孫權集中兵力終於解決了山越人的問題,後方得以徹底穩固,這為他下一步對外用兵奠定了基礎。
經濟
孫權題跋像孫權對 遼東的經略,使當時東吳政權蒙受到一些損失,付出了代價,正如其通夷洲、亶洲時也曾蒙受損失一樣,但是,它對於歷史的發展,仍然具有積極的意義。
首先,是開辟了江左直通東北地區的海上交通。在孫吳以前,北部沿海的航線已經分段開通,先秦秦漢時期已先後開通了由山東半島到遼東半島的航道,由 江浙沿海至山東半島的航道。但是,由於東漢時期江左地區經濟文化還比較落後,還沒有形成強大的政治中心和大都會,因此這條航道的來往並不頻繁,而且還沒有開通從江左直達遼東半島的航路。孫吳立國江左後,這里形成了三分天下有其一的政治中心,經濟文化也得到了迅速的發展,形成了以建業為代表的大都會,因此有了進一步開通北部航海運輸的需求。孫權頻繁通使遼東,使江左與遼東地區的直通航線得以開通。這條航道,如 胡三省所說:從 建 康(今南京)沿長江東下,在長江口北端海門附近之料角轉向北行駛,傍黃海海岸北行,繞過 山東半島東端的 成山角,再進入登州大洋,即 威海、 煙台北部海域,再沿 廟島列島北上,經大謝島(即 長島)、烏湖島(即北城隍島)等,渡 渤海海峽到達 遼東半 島南端的都里鎮。都里鎮即 馬石津,亦即 三國時期的沓津(或稱沓、沓渚),即今遼寧 旅順附近。沓津在 三 國時期已發展為孫吳與遼東通航通商的重要港口。孫吳出使遼東的船隊即停泊於此,在這里進行互市。再由此處上岸由陸路至 公孫淵首府 襄平(今遼寧 朝陽)。
這條海道的開通,便利了江左地區與東北地區的交通。此後,歷東晉南朝,這條航道便日益繁忙起來,成為六朝時期江左地區與東北地區交通的重要線路。有了這條海道,東晉南朝時期,得以越過北方的胡族政權,與東北地區的少數民族政權和朝鮮半島諸國建立了交往,發揮了巨大的歷史作用。
第二,孫權對 遼東的經略,加速了江左與東北地區經濟文化的交流。通過這種交往,孫權除了從東北地區得到馬匹以外,雙方還互贈特產。這種交往,對於兩地的物產文化交流產生了積極的意義,晉人 孫楚在遺孫皓書中說江左以紡織品為代表的物產文化傳到了東北,東北以貂馬為代表的物產文化傳到了江南。這對於加快兩地人民社會經濟文化的發展是有積極意義的。後來,江左的蠶桑也是通過這條海道傳至 遼東地區的。
由於孫權大力開拓海上事業並且開拓江南,因此在中國史上有非常重要的地位,然而他死後的待遇與他的功績完全不成正比,詩人曾極在其作品《吳大帝陵》中提到「四十帝中功第一,壞陵無主使人愁」,劉克庄也在《吳大帝廟》中嘆息「今人渾忘卻,江左是誰開」。
趣聞軼事
外貌奇偉
孫權據《 搜神記》記載: 吳夫人懷孫策時,夢見月亮飛入懷中,懷孫權時又夢見太陽入懷。孫堅聽過夫人的說法後, 喜不自勝的斷言「日月乃陰陽的精華,是極為富貴的象徵」。
三國演義之中,孫權的外貌被描述為方頤大口碧眼紫髯,被稱做「碧眼兒」。三國志中也記載其目有精光,朝廷使者 劉琬奉命授予 孫策官爵時看見孫權,也形容他相貌高大挺拔,骨架軀體不同於常人,有大貴之表且會是孫氏兄弟中最長壽的,
乘馬射虎
公元218年10月(建安二十三年十月),孫權親自騎著馬去庱亭這個地方射虎,他所騎乘的馬被老虎抓傷,孫權把雙 戟(古代兵器)投向老虎,老虎試圖退卻,孫權的侍從張世於是用戈攻擊老虎把它抓住了。
寶劍六柄
據 崔豹《古今注》記載:孫權有六柄寶劍,分別名為白虹、紫電、辟邪、流星、青冥、百里。另據《 古今 刀劍錄》記載,孫權在黃武五年(226年)時,采武昌銅鐵鍛造了千口劍、萬口刀,分別長三尺九寸。刀頭方都由南銅越炭所造,以小篆書寫「大吳」。
歷代評價
漢末三國
孫策:舉江東之眾,決機於兩陳之間,與天下爭衡,卿不如我;舉賢任能,各盡其心,以保江東,我不如卿。
劉備:孫車騎長上短下,其難為下,吾不可以再見之。
曹操: 生子當如孫仲謀,劉景升兒子若豚犬耳!
圖冊 孫權各類形象 (18張)諸葛亮:①孫權據有江東,已歷三世,國險而民附,賢能為之用。②今議者咸以權利在鼎足,不能並力,且志望以滿,無上岸之情,推此,皆似是而非也。何者?其智力不侔,故限江自保;權之不能越江,猶魏賊之不能渡漢,非力有餘而利不取也。
周瑜:將軍以神武雄才,兼仗父兄之烈,割據江東,地方數千里,兵精足用,英雄 樂業。
魯肅:①將軍神武命世。②孫討虜聰明仁惠,敬賢禮士,江表英豪咸歸附之。
陸遜:陛下以神武之姿,誕膺期運,破操 烏林,敗備西陵,禽羽荊州,斯三虜者當世雄傑,皆摧其鋒。
張遼:向有紫髯將軍,長上短下,便馬善射。
程昱:權有謀。
劉曄:權有雄才。
陳琳:夫天道助順,人道助信,事上之謂義,親親之謂仁。盛孝章,君也,而權誅之,孫輔,兄也,而權殺之。賊義殘仁,莫斯為甚。乃神靈之逋罪,下民所同讎。辜讎之人,謂之凶賊。
賈詡:東吳孫權,能識虛實。
鄧芝:大王命世之英。
趙咨:聰明仁智,雄略之主也。……納魯肅於凡品,是其聰也;拔呂蒙於行陳,是其明也;獲於禁而不害,是其仁也;取荊州而兵不血刃,是其智也;據三州虎視於天下,是其雄也;屈身於陛下,是其略也。
馮熙:吳王體量聰明,善於任使。賦政施役,每事必咨。教養賓旅,親賢愛士。賞不擇怨仇,而罰必加有罪。臣下皆感恩懷德,惟忠與義。帶甲百萬,谷帛如山。稻田沃野,民無飢歲。所謂金城湯池,強富之國也。
劉基:大王以能容賢蓄眾,故海內望風。
劉琬:吾觀孫氏兄弟雖各才秀明達,然皆祿祚不終,惟中弟孝廉,形貌奇偉,骨體不恆,有大貴之表,年又最壽,爾試識之。
兩晉
司馬炎與孫權(右)畫像 陳壽:孫權 屈身忍辱,任才尚計,有勾踐之奇,英人之傑矣。故能自擅江表,成 鼎峙之業。然性多嫌忌,果於殺戮,暨臻末年,彌以滋甚。至於讒說殄行,胤嗣廢斃,豈所謂賜厥 孫謀以燕冀於者哉?其後葉陵遲,遂致覆國,未必不由此也。
孫楚:吳之先主,起自荊州,遭時擾攘,播潛江表,劉備震懼,逃跡巴岷,遂依丘陵積石之固,三江五湖,浩汗無涯,假氣遊魂,迄於四紀,二邦合從,東西唱和,卒相扇動,拒捍中國。
陸機:吳桓王基之以武,太祖成之以德,聰明睿達,懿度深遠矣。其求賢如不及,恤民如稚子,接士盡盛德之容,親仁罄丹府之愛。拔呂蒙於戎行,識 潘濬於系虜。推誠信士,不恤人之我欺;量能授器,不患權之我逼。執鞭鞠躬,以重陸公之威;悉委武衛,以濟周瑜之師。卑宮菲食,以豐功臣之賞;披懷虛己,以納謨士之算。故魯肅一面而自託, 士燮蒙險而效命。高張公之德而省游田之娛,賢諸葛之言而割情慾之歡,感陸公之規而除 刑政之煩,奇劉基之議而作三爵之誓,屏氣跼蹐以伺子明之疾,分滋損甘以育 凌統之孤,登壇慷慨歸魯肅之功,削投惡言信子瑜之節。是以忠臣競盡其謀,志士鹹得肆力, 洪規遠略,固不厭夫區區者也。故百官苟合,庶務未遑。
華譚:賴先主承運,雄謀天挺,尚內倚慈母仁明之教,外杖子布廷爭之忠,又有諸葛、顧、步、張、朱、陸、全之族,故能鞭笞百越,稱制南州。
裴松之:①孫權橫廢無罪之子,為兆亂。②權愎諫違眾,信淵意了,非有攻伐之規,重復之慮。宣達錫命,乃用萬人,是何不愛其民,昏虐之甚乎?此役也,非惟闇塞,實為無道。
孫盛:①盛聞國將興,聽於民;國將亡,聽於神。權年老志衰,讒臣在側,廢適立庶,以妾為妻,可謂多涼德矣。而偽設符命,求福妖邪,將亡之兆,不亦顯乎!②觀孫權之養士也,傾心竭思,以求其死力,泣周泰之夷,殉陳武之妾,請呂蒙之命,育凌統之孤,卑曲苦志,如此之勤也。是故雖令德無聞,仁澤(內)著,而能屈強 荊吳,僭擬年歲者,抑有由也。然霸王之道,期 於大者遠者,是以先王建德義之基,恢信順之宇,制經略之綱,明貴賤之序,易簡而其親可久,體全而其功可大,豈委璅近務,邀利於當年哉?語曰「雖小道,必有可觀者焉,致遠恐泥」,其是之謂乎!
虞溥:性度弘朗,仁而多斷,好俠養士,始有知名。
唐宋
王勃:孫仲謀承父兄之餘事,委瑜肅之良圖,泣周泰之痍,請呂蒙之命,惜休穆之才不加其罪,賢子布之諫而造其門。用能南開交趾,驅五嶺之卒;東屆海隅,兼百越之眾。地方五千里,帶甲數十萬。
朱敬則:孫仲謀藉父兄之資,負江海之固,未敢爭盟上國,競鹿中原,自守未餘,何足言也。
徐夤:一主參差六十年,父兄猶慶授孫權。不迎曹操真長策,終謝張昭見碩賢。建業龍盤雖可貴,武昌魚味亦何偏。秦嬴謾作東游計,紫氣黃旗豈偶然。
司馬光:文帝承父兄之烈,師友忠賢,以成前志,赤壁之役,決策定慮,以摧大敵,非明而有勇能如是乎?奄有荊揚,薄於南海,傳祚累世,宜矣。
蘇軾:①親射虎,看孫郎。②孫權勇而有謀,此不可以聲勢恐喝取也。
蘇轍:吳大帝方其屬任賢將,抗衡中原, 曹公憚之。及其老也,賢臣死亡略盡,喜諸葛恪之勁悍,越眾而付以後事。闥其用兵勞民之後,繼起大役,兵折於外,既歸而不能自克,將復肆志於僚友。恪既以喪其軀,而孫氏因之三世絕統,吳、越之民陷於炮烙之地,國隨以亡。彼以進取之資用進取之臣,以徼一時之功可耳,至於托六尺之孤,寄千里之命,而亦屬之斯人,其勢必至是哉。
何去非:權之勇決進取,無以逮其父兄,然審機察變,持保江東,於權有焉。
辛棄疾:①千古江山,英雄無覓,孫仲謀處。②何處望神州,滿眼 風光北固樓,千古興亡多少事,悠悠。不盡長江滾滾流。 年少萬兜鍪,坐斷東南戰未休,天下英雄誰敵手,曹劉。生子當如孫仲謀。
呂祖謙:孫權起於江東,拓境荊楚,北圖襄陽,西圖巴、蜀而不得。北敵曹操、西敵劉備,二人皆天下英雄。所用將帥,亦一時之傑。權左右勝之而後能定其國。及權國既定,曹公已死,丕、叡繼世,中原有可圖之釁。權之名將死喪且盡,權亦老矣。
葉適:權有地數千里,立國數十年,以力戰為強,以獨任為能。殘民以逞,終無毫髪愛利之意,身死而其後不復振,操術使之然也。
元明清
元好問:孫郎矯矯人中龍,顧盼叱吒生雲風。
郝經:東漢之衰,孫權承父兄之烈,尊禮英賢,撫納豪右,誅 黃祖,走曹操,襲 關侯,遂奄有荊揚,今年出濡須,明年戰合肥,嶷然勢常北向,而以守為攻,稱臣於魏,結援於漢,始忍勾踐之辱,終為 熊通之譖,保據江淮,奄征南海,卒與漢魏鼎峙而立,先起而後亡,非惟智勇足抗衡,亦國勢便利然也。
胡三省:當方面者,當如 呂岱;委人以方面者,當如孫權。
朱元璋:君臣之間,以敬為主。敬者,禮之本也。故禮立而上下之分定,分定而名正,名正而天下治矣。孫權蓋不知此,輕與臣下戲狎,狎其臣而褻其父,失君臣之禮。
羅貫中:紫髯碧眼號英雄,能使臣僚肯盡忠。二十四年興大業,龍盤虎踞在江東。
王夫之:①於是而知先主之知人而能任,不及仲謀遠矣。②於子瑜也、陸遜也、顧雍也、張昭也,委任之不如先主之於公,而信之也篤,豈不賢哉?
趙翼:①至孫氏兄弟之用人,亦自有不可及者。②以人主而自悔其過,開誠告語如此,其誰不感泣?使操當此,早挾一『寧我負人,勿人負我』之見,而老羞成怒矣!此孫氏兄弟之用人,所謂以意氣相感也。
王鳴盛:孫權稱臣事魏已久,及黃武元年春大破蜀,劉備奔走,勢愈強盛,則魏欲與盟而不受,九月魏兵來征,又卑辭上書求自改悔,乞寄命交州乃隨,又改年臨江拒守,彼此互有殺傷,不分勝負。十二月又通聘於蜀,乃既和於蜀,又不絕於魏,且業已 改元而仍稱吳王。五年令曰北虜縮竄,方外無事,乃益務農畝,稱帝之舉,直隱忍以至魏明帝太和三年,而後發,反覆傾危,惟利是視,用柔勝剛,陰謀狡猾, 史評以勾踐相比,非虛語也。
何焯:老悖昏惑,吳亡不待皓而決。
近代
李慈銘:三國時,魏既屢興大獄,吳孫皓之殘刑以逞,所誅名臣,如 賀邵、 王蕃、 樓玄等尤多。少帝之誅 諸葛恪、 滕胤,皆逆臣專制,又當別論。惟大帝號稱賢主,而太子和被廢之際,群臣以直諫受誅者,如 吾粲、 朱據、 張休、 屈晃、 張純等十數人,被流者 顧譚、 顧承、 姚信等又數人,而 陳正、 陳象至加族誅,吁,何其酷哉!自是宮闈之釁,未有至此者也。
蔡東藩:①黃祖本無才智,而孫堅死於祖手;孫策又不能親復父仇,命為之,勢為之也。堅阻於命,策限於勢;至權承父兄之業,用瑜蒙諸將,一出再出,方舉黃祖而梟夷之,春秋之義大復仇,如孫仲謀者,其固不愧為令子乎?曹操謂生子至如孫仲謀,若劉景升諸兒,與豚犬等,原非虛言。②孫權承父兄遺業,任才尚計,史謂其有 勾踐遺風,乃內寵相尋,晚年益憒,廢長立幼,亂本已成。
盧弼:竊謂有勾踐之志則可,無勾踐之志則終為奴虜而已,南宋其已事也。仲謀操縱其間,以江東而抗衡大國 承祚,方之勾踐其信然矣。
李宗吾:他和劉備同盟,並且是郎舅之親,忽然奪取荊
圖冊 孫權影視形象 (64張)州,把關羽殺了,心之黑,彷彿曹操,無奈黑不到底,跟著向蜀請和,其黑的程度,就要比曹操稍遜一點;他與曹操比肩稱雄,抗不相下,忽然在曹 丞相駕下稱臣,臉皮之厚,彷彿劉備,無奈厚不到底,跟著與魏絕交,其厚的程度也比劉備稍遜一點。他雖是黑不如操,厚不如備,卻是二者兼備,也不能不算是一個英雄。
毛澤東:①孫權是個很能乾的人。②當今惜無孫仲謀。
家族成員
長輩
祖父: 孫鍾
父親:武烈皇帝 孫堅
母親:武烈皇後吳氏
伯父: 孫羌
叔父: 孫靜
兄弟姐妹
哥哥
長沙桓王 孫策
弟弟
丹楊太守 孫翊
烏程侯 孫匡
定武中郎將 孫朗
姐姐
孫氏,嫁曲阿人弘咨。
孫氏,嫁陳姓人家,其女嫁潘秘
妹妹
孫夫人,嫁劉備。
後妃
嫡妻
謝夫人, 謝煚之女,早卒
皇後
潘皇後,生 孫亮。
嬪妃
徐夫人, 徐琨之女,撫養孫登,因性格好妒被廢黜。
步 練師,步夫人,生 孫魯班、 孫 魯育,最受孫權寵愛,死後被追封為皇後。
王夫人,琅琊人,生孫和,其子 孫皓繼位後,被追尊為大懿皇後。
王夫人,南陽人,生 孫休,孫休即位後後追尊為敬懷皇後。
袁夫人,袁術之女。
謝姬,生孫霸。
仲姬 ,生 孫奮。
子女
兒子
孫登,字子高,孫權長子,謚號宣太子。
孫慮,字子智,孫權次子,建昌侯。
孫和,字子孝,孫權三子,文皇帝(其子 孫皓追謚)。
孫霸,字子威,孫權四子,魯王。
孫奮,字子揚,孫權五子,齊王。
孫休,字子烈,孫權六子,吳景帝。
孫亮,字子明,孫權七子,繼任為吳國第二任皇帝。
女兒
孫魯班,小字大虎,孫權長女,全公主,前嫁 周瑜子 周循,後嫁 全琮。
孫氏,孫權次女,嫁 劉纂,早卒。
孫魯育,小字小虎,孫權三女,朱公主,前嫁 朱據,後嫁 劉纂。
此外,應有一女嫁 滕胤。
陵墓
孫權雕像據《 三國志》記載,孫權死後葬於 蔣 陵。孫權因避祖父吳孝懿王 孫鍾名諱,而把 鍾山改名 蔣山,孫權陵因在蔣山而稱作蔣陵。唐代《 建康實錄》中說,蔣陵在「鍾山之陽」,北宋《祥符江寧圖經》中說「在鍾山南麓」。孫權死後葬於鍾山南麓的高崗上,葬處得名「孫陵崗」,後人又稱「吳皇陵」,而這也是南京地區最早的六朝陵墓。
明初 朱元璋建 孝陵時,主持建陵工程的 中軍都督府僉事 李新,曾向朱元璋建議把 孫權墓移開,朱元璋說:「孫權也是一條好漢,留著給我看門吧!」「孫陵崗」上還葬有孫權的夫人步氏、潘氏以及宣明太子孫登等人。上世紀40年代,因崗上多梅花,故將孫陵崗改名為 梅花山。

『陸』 三個以上與三國故事相關的成語和歇後語

三國歇後語

諸葛亮征孟獲--收收諸放放

諸葛亮彈琴--計上心來

諸葛亮揮淚斬馬謖--顧全大局鵝毛扇

諸葛亮的-神妙莫測

諸葛亮借箭--有借無還

諸葛亮要丑--不知

諸葛亮三氣周瑜--略施小技

諸葛亮用兵--神出鬼沒

諸葛亮妻--為事業著想

諸葛亮的錦囊--神機妙算

諸葛亮草船借箭--有把握

諸葛亮當軍師--辦法多

諸葛亮唱空城計--沒辦法

諸葛亮弔孝--不是真心

諸葛亮隆中對策--有先見之明

諸葛亮當軍師--名副其實

諸葛亮弔孝--裝模作樣

劉備的江山--哭出來的

想劉備的事--人在心不在

劉備摔孩子--收買人心

劉備三上卧龍崗--就請你這個諸葛亮

劉備編草鞋--內行

張飛拆橋--有勇無謀

張飛扔雞毛--有勁難使

張飛使計謀--粗中有細
張飛販私鹽--誰敢檢查

張飛賣秤錘--人強貨硬

張飛賣肉--光說不割

張飛戰關公--忘了舊情

張飛媽媽姓吳--無事(吳氏)生非

張飛吃豆芽--一盤小萊

張飛穿針--粗中有細

張飛抓耗子--大眼瞪小眼

關公面前耍大刀--自不量力

關公開鳳眼--要殺人

關羽賣肉--沒人敢來

關雲長賣豆腐--人硬貨不硬

關公喝酒--不怕臉紅

關公赴會--單刀直入

關公進曹營--單刀直入

關公戰李逵--大刀闊斧

關雲長刮骨療毒--全無痛苦之色

關羽打噴嚏--自我吹噓

關雲長走麥城--大難臨頭

關羽赴宴--有膽有魄

曹操下江南--來得凶,敗得慘

曹操吃雞肋--食之無味,棄之可惜

曹操遇蔣干--倒了大霉

曹操作事--乾乾凈凈

曹操殺華佗--諱疾忌醫
曹操用計--又奸又滑
曹操戰宛城--大敗而逃

曹操殺呂伯奢--將錯就錯

曹操敗走華容道--不出所料

曹操敗走華容道--走對了路子

曹操諸葛亮--脾氣不一樣

曹操轉胎--疑心重

蔣干盜書--上了大當

黃忠射關公--手下留情
魯肅宴請關雲長--暗藏殺機

關公照鏡子--自覺臉紅
呂布見貂蟬--迷上了
東吳招親--弄假成真
司馬懿破八卦陣--不懂裝懂

關帝廟里拜觀音--找錯了門

魯肅討荊州--空手而去,空手而回
董卓進京--來者不善
周瑜打黃蓋--一個願打 一個願挨
周瑜討荊州--費力不討好
周瑜打黃蓋--兩相情願
許褚斗馬超--赤膊上陣
阿斗的江山--白送 張飛賣秤砣--人強貨硬
司馬誇諸葛--甘拜下風

黃忠交朋友--人老心不老

黃忠射箭--百發百中 黃忠掄大錘--老當益壯
龐統當知縣--大材小用
徐庶進曹營--一言不發

『柒』 關羽失荊州歇後語

關羽失荊州的歇後語:驕兵必敗

關羽失荊州
公元218年10月,南陽百姓因不堪剝削暴動,宛守將侯音乘機叛亂,致函關羽求助;關羽反映遲鈍,侯音為曹仁所擒殺。219年7月,關羽受劉備取漢中勝利鼓舞,北上取襄樊;曹操以於禁為將,督7軍救曹仁,同時命徐晃率軍進駐宛城。8月,山洪爆發,淹於禁等7軍,關羽乘機攻擊,龐德不降被殺,於禁投降;曹仁沉白馬堅守樊城。關羽以偏將攻襄陽,自己親自攻打樊城,並於樊城北布下陣地,以防北方曹軍援兵;同時派人向附近郡縣策反,荊州刺吏胡修、南鄉太守傅方投降,許昌以南部分官吏也暗中策應關羽;陸渾人孫狼聚眾暴動,響應關羽,鄴城魏諷乘機企圖發動政變;即所謂「威鎮華夏」。曹操聽取司馬懿、蔣濟等人意見,與孫權結盟,同時命徐晃率軍救曹仁,並命名將張遼火速援曹仁。孫權故意派陸遜代呂蒙,關羽大意,遂抽走荊州部分守軍;閏十月,孫權令呂蒙為大督,率軍襲取江陵,孫皎後繼,另派右護軍蔣欽督水軍進入沔水(漢水),防關羽順流而下。呂蒙至尋陽(今湖北黃梅西南),將戰艦偽裝成商船,兵士扮為商人,晝夜兼程。至公安,迫蜀守將傅士仁歸降,繼用傅士仁勸降了江陵守將糜芳,並厚待關羽將士眷屬,釋放關羽俘獲的魏軍將士,撫慰百姓。同時,令陸遜進至夷陵(今宜昌境),西防劉備。徐晃到前線後,與曹仁取得聯系,曹仁軍士氣大增;為離間孫劉,從中漁利,乃令部將將孫權來信射入關羽營中,關羽見後,猶豫不決,軍心動遙徐晃乘機大舉進攻關羽據點,大破關羽,並乘機打通樊城路線。是時,洪水退,曹仁引軍配合徐晃攻擊關羽,文聘從水路短關羽糧道,關羽節節敗退。關羽知荊州已失,急忙退軍,士兵得知家屬獲厚遇,士氣劇降;後關羽敗亡麥城。

熱點內容
古代勵志的名言 發布:2021-03-16 21:50:46 瀏覽:209
形容兒孫繞膝的詩句 發布:2021-03-16 21:49:35 瀏覽:878
席慕蓉賞析印記 發布:2021-03-16 21:48:26 瀏覽:311
權力很大含有手的成語 發布:2021-03-16 21:48:22 瀏覽:584
能聽的兒童故事 發布:2021-03-16 21:48:15 瀏覽:285
關於足球的詩歌詞句 發布:2021-03-16 21:47:40 瀏覽:870
拖拉機的古詩 發布:2021-03-16 21:42:53 瀏覽:571
亮甜的詩句 發布:2021-03-16 21:42:00 瀏覽:831
廣東話生日快樂祝福語 發布:2021-03-16 21:38:55 瀏覽:409
噓的短句 發布:2021-03-16 21:38:07 瀏覽:8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