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寓意典故 » 日字典故

日字典故

發布時間: 2021-01-19 01:58:11

『壹』 秦穆公的歷史典故

秦穆公的一生經歷了幾度大起大落,舉國上下經過漫長的努力終於完成了具有劃時代意義的事件,也就是稱霸一方。

秦穆公的稱霸是狹義上的,限於地域,而不像是秦始皇一樣稱霸整個天下,穆公時代的稱霸只是完成了收復西戎,消滅晉國,成為一方的霸主而已,雖然看似簡單,但耗費了大量的人力、心力和物力才達成了這來之不易的成果。

他整個稱霸的過程可以分為兩個階段,第一個階段是收復西戎小國,第二個則是幾經努力終於消滅了晉國,這兩件事的合一完成才達到了最終的稱霸一方。我們首先來談談穆公如何收復西戎的。

其實當時穆公本身並不是一心去攻打西戎的,他自始自終都只有一個目的,消滅晉國,只是奈何雙方實力懸殊巨大,秦國當時歷史之低,連當時的周國都瞧不起,所以穆公有心但無力,至此之後,秦國將槍口掉轉了方向,轉攻西方,收復了20來個小國,史稱西戎。

那麼穆公為何堅持一定要消滅晉國呢?是因為他的野心,穆公並不滿足於西戎的收復,還是更加想將晉國收為自己的領土,經歷了三度失敗,折損了不少兵馬,初心未改,穆公將所有的過錯都歸咎於自己,不讓孟明視有任何的負疚感,孟明視深深的感到了愧對君主,於是下定決心潛心研究如何戰勝晉國,在齊心努力之下,秦國終於攻克了晉國,消滅並占據了它,史稱秦穆公稱霸的時代終於來臨。

春秋時期秦穆公的故事

秦穆公的一生過得很波折,但是卻很精彩,給我們留下了許多做人辦事的道理,同樣也給我們帶來了豐富的談資,他的生平有很多個小故事,都彰顯了他的為人豪情仗義,能急人之所急,心胸開闊,不為小利而喪失大義。

這里我們只從中截取一段故事來闡明他的性格,這個故事發生的背景是秦穆公剛剛繼位,晉國覺得秦國常年積弱,而且又經國君的更迭,現在肯定是一個青黃不接的時間點,這時正好是一個進攻的好機會,於是晉公夷吾聽信了下屬的諫言,便決定發兵攻打秦國,以圖能殺死穆公,佔領秦國國土。

晉公發兵秦國,秦穆公雖然剛剛即位,但心中的抱負和志向一直極為遠大,對於晉國的反目,穆公雖覺得措手不及但仍能穩固自己的心態,並對於晉國的進攻,有理有節的組織著防守,秦國和晉國大戰,已到白熱化階段,秦穆公已被晉國軍隊包圍,性命堪憂之際,曾經被幫助過穆公的三百勇士及時出現,解救了穆公的姓名,並幫助穆公成功扭轉了此戰的成敗,要研究其如何出現的這三百勇士,他們為何要救穆公的姓名,並幫助穆公戰敗晉國,乃是因穆公微時的以德報怨,當初三百勇士

『貳』 「文能提筆安天下,武能上馬馬定乾坤」,後半句是什麼這裡面有什麼典故

  1. 【原句抄】:文能提筆安天下襲,武能上馬定乾坤。 心存謀略何人勝,古今英雄唯是君。

  2. 【出處】:三國演義---姜維

  3. 【人物簡介】:

    姜維,字伯約,天水冀縣人。三國時蜀漢名將,官至大將軍。少年時和母親住在一起,喜歡儒家大師鄭玄的學說。因為父親姜冏戰死,姜維被郡里任命為中郎。

    諸葛亮北伐時,姜維被懷疑有異心,姜維不得已投降蜀漢,被諸葛亮重用。諸葛亮去世後姜維在蜀漢開始嶄露頭角,費禕死後姜維開始獨掌軍權,繼續率領蜀漢軍隊北伐曹魏,與曹魏名將鄧艾、陳泰、郭淮等多次交手,姜維北伐總計大勝兩次;小勝三次;相距不克四次;大敗一次,小敗一次。後因蜀中大臣也多反對姜維北伐,而宦官黃皓弄權,姜維殺之不成,只得在沓中屯田避禍,後司馬昭五道伐蜀,姜維據守劍閣,阻擋住鍾會大軍,卻被鄧艾從陰平偷襲成都,劉禪投降。後姜維希望憑自己的力量復興蜀漢,假意投降魏將鍾會,打算利用鍾會反叛曹魏以實現恢復漢室的願望,但最終鍾會反叛失敗,姜維與鍾會一同被魏軍所殺。

『叄』 日本鬼子 裡面鬼子兩個字有典故嗎 方言還是什麼

關於鬼子的來歷是這樣的,清朝末年,中國派使節去日本,於是一個日本人就開始向他討內教中國文化,那人出上聯:容琵琶琴瑟,八大王,單戈應戰,那位使節也不示弱:對下聯:魑魅魍魎,四小鬼,合手擒拿。於是鬼子就這么傳開了

『肆』 看過一個典故,忘了是誰,好象是在淋浴桶上寫上字每日洗澡時警醒自己

正商朝開國君主商湯曾在自己的洗澡盆上刻了"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用來警戒自己內如果能夠容一天新,就應保持天天新,新了還要更新。

原文出自《大學》

湯之《盤銘》曰:「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康誥》曰:「作新民。」《詩》曰:「周雖舊邦,其命惟新。」是故君子無所不用其極。

『伍』 與日有關的成語故事

補天浴日
【拼音】: bǔ tiān yù rì
【解釋】: 這是指女媧煉五色石補天和羲和給太陽洗澡兩個神話故事。後用來比喻人有戰勝自然的能力。也形容偉大的功業。
【成語故事】:
上古時代,有一次,水神共工和火神祝融大戰。
共工大敗,氣得向西方不周山一頭撞去,把不周山撞壞了。
不周山是撐天的大柱,大柱一斷,天就坍塌了一大塊,地也陷裂了很多;同時,山林起火,洪水橫流,世界發生了可怕的災難。
創造世界萬物的女神媧(女媧是邯鄲市涉縣人,媧皇宮就坐落在涉縣境內),在大江大河中挑選了許多五彩的石子,架起火來,把石子煉成熔液,然後用這種熔液去修補破壞了的天。
她又殺了一隻大得無法形容的烏龜,斬下它的4腳,作為4根天柱,豎立在四方,把天撐住。還利用大火後遺留的蘆草灰,堵住了洪水。一場大難,始告平息。
太陽女神羲和,生有10個兒子,也就是10個太陽。
他們住在東方海外的湯谷。那裡有一棵大樹,名叫「扶桑」,所以那地名也叫「扶桑」。
這棵大樹有幾千丈高,10個太陽,就住在這棵大樹上。
他們每天一個,輪流在天空值班。
早上,不論哪個太陽值班,都由他們的媽媽羲和架車伴送。這輛車子很壯觀,是由6條龍拉著的。
從起點湯谷到終點蒙谷,共有16個站,正好一天的路程。
車到第14站悲泉,太陽就得下車步行,媽媽羲和架著空車趕回湯谷,為伴送明天值班的兒子去作準備。
每天早上,值班的太陽離開扶桑,登上龍車之前,一定先要在咸池裡洗一個澡。
羲和還常常帶著兒子們在東南海外的甘淵一塊洗澡,甘淵的水,十分甘美,羲和把兒子們一個個都洗得乾乾凈凈,明明亮亮。
平常人們形容無可比擬的極大的功績時,就借用「女媧補天」和「羲和浴日」這兩個故事來作比喻,稱為「補天浴日」。

『陸』 日本劍為什麼喜歡叫「XX文字」 ,這個「文字」是什麼意思有什麼典故嗎

日本九大名劍
天叢雲劍
——從大蛇之尾取得的三神器之一

所有者:倭建、歷代天皇

時代:神代——現代

地域:日本

出典:《古事記》、《日本書記》等

江戶時代的藏書《玉簽集》中曾這樣描述天叢雲劍:體長二尺七八寸。劍刃想菖蒲葉,劍身很厚。劍柄裝飾猶如魚的骨節,劍身通體白色。高橋留美子的《犬夜叉》劇場版《天下霸道之劍》中,天叢雲劍被稱為叢雲牙,是能將整個世界帶入地獄的魔劍。

早期,《源平盛衰記》中有這樣的記載:「在神話時代有三柄靈劍,即天十握劍、天叢雲劍和布都御魂劍。」其中,天叢雲劍威力最大,就連諸神使用的十握劍都有所不如。

天叢雲劍是八岐大蛇體內出現的神劍。八岐大蛇的頭和身體分成了八部分,跨越了八個山谷和山峰,雙目閃耀著紅光,其後背長有松樹,是少有的可怕魔怪。

八岐大蛇每年要吃七個少女。這一年,恰好創世神之子須佐之男路過,見到一位老人為自己的女兒悲泣,於是自告奮勇去斬殺大蛇。他用美酒將蛇灌醉,用十握劍斬殺八岐大蛇時砍到了一個堅硬的東西,切開蛇尾便見到一柄鋒利的太刀。因為八岐大蛇的頭上經常有雲覆蓋,所以這柄劍又被稱做叢雲劍(天是尊稱),須佐之男將之獻給了姐姐天照大神。天照大神將劍和八尺鏡、八尺瓊曲玉一起賜予將要降臨人間並統治民眾的天孫,它們被列為日本皇室的「三大神器」,是王權的象徵。

天叢雲劍的再次出場是在後來日本神話中的悲劇英雄倭建登場的時候。

倭建是景行天皇之子,與兄長不和,竟將哥哥斬斷了手腳用席子裹著扔到荒野。天皇對兒子的粗暴感到震驚,覺得不能讓他再呆在自己的身邊,於是就命他去征討西方的熊曾。倭建穿著女裝潛入戒備森樣的熊曾的家裡,殺了他,並平定了那裡的山神、河神、洞穴神,凱旋而歸。

天皇又命他轉戰東方。倭建明白天皇不想他活在這個世上,但姑母交給他的天叢雲劍讓他恢復了勇氣,東征西討,他征服了無數惡神。後來,他將心愛的神劍留在了深愛的女子美夜受姬身邊,卻在妖怪作弄的大冰雨中染上重病,在回家的途中死去,美夜受姬在皇子死後一直守護著神劍,並建造了熱田神宮供奉神劍。

十握劍

——擊敗諸神的神劍

所有者:依邪那歧、須佐之男等

時代:神代

地域:日本

出典:《古事記》、《日本出記》等

十握劍在神話中多次登場,而因這柄劍誕生的神也有很多,這是一柄真正的神劍。

第一個擁有十握劍的是眾神之父依邪那歧。侵犯依邪那歧之妻的惡神就是被這柄劍斬下了頭。那時從劍鋒滴下的血誕生了三神。據說這些神都和劍的鍛造有關(因此十握劍又被叫做天之尾羽張),這柄劍是所有劍的始祖。

後來,這柄劍傳給了他的兒子須佐之男。須佐之男被父親任命去治理海原,但是他想念母親依邪那美而無心工作,只是每日哭泣,憤怒的依邪那崎下令將須佐之男流放國外。須佐之男去姐姐——高天原支配者天照大神那裡辭行,但是天照大神對須佐之男的來意並不十分相信。於是兩個人在天之安川舉行「宇氣比」儀式(事先講好結果表示的意義,然後通過真實性來證明真實性的咒語)。天照大神將須佐之男的十握劍折斷成三段,於是三段都粉碎變成了三位女神。須佐之男也借來天照大神的八尺瓊曲玉,照樣子折斷使之變為五位男神。因為他們規定女神出現說明聖潔,因此證明了須佐之男的心是純潔的。

但是本應粉碎小時的十握劍又在神話中繼續登場,須佐之男斬斷八歧大蛇時用的仍然是這柄十握劍,因此十握劍又被叫做天羽羽斬。天是尊稱,羽羽是大蛇的意思,也就是說天羽羽斬就是斬斷大蛇的聖劍的意思。

關於聖劍最後下落的傳說很多,但實物沒能流傳到今天,從它的名字看來,大概有十握那麼長。一握是四根手指的長度,由此可以猜想到此劍也一定是柄大劍。

布都御魂

——流傳至今的殺神之刀

所有者:建御雷神、神武天皇

時代:神代、現代

地域:日本

出典:《古事記》、《日本書記》等

布都御魂是評定葦原的建御雷神的佩劍,在《古事記》中被叫做布都御魂,或者佐土布都神的靈劍,在《日本書記》中叫做師魂。

在神武天皇東征的途中,忽然出現了一隻大熊,一會兒又消失了。但是天皇和軍隊被熊的毒氣熏倒,面臨死亡的險境。這時,一個名叫高倉下的人手裡捧著一柄太刀出現在天皇面前,不可思議的事情發生了,天皇醒了過來,用這柄太刀斬殺了大熊,於是全軍都蘇醒過來。

布都御魂幫助神武天皇平定了熊野的荒神,到了崇神天皇的時候它被當作主祭品供奉在石上神官。不過,據說在鹿島神宮還供奉著另外一柄布都御魂,這柄劍現在被定為國寶,公開讓人們參觀。這柄劍是一柄很長的單刃直刀,劍刃的長度達到224厘米(含劍柄達到270厘米),而且劍身比較細長,劍鍔也只有4.2厘米寬(劍刃前端2.85厘米)。因為是鐵制,經過長期歲月侵蝕生有鐵銹。這兩柄布都御魂究竟哪個是真,我們不得而知。

村正

——德川家忌諱的妖刀

所有者:眾多

時代:戰國到幕府末期

地域:日本

出典:史實

談到日本的刀劍,不可避免要提到的就是非常有名的村正。在日本的傳說中,村正都曾登場。

「村正」是室町時代到江戶時代(15世紀末到16世紀初)居住在伊勢(今愛知縣)的著名鍛刀工匠,在他們的手裡誕生過很多優秀的作品。第一帶的村正是日本正宗冶煉鍛造工匠的後人弟子在民間的流傳分支,他們的作品上都有華麗的花紋裝飾,而且都鋒利無比。從第一代到第三代的村正不但鍛造的刀很多,而且短刀和槍等作品也很多,這些兵器都被稱做「村正」。

村正妖刀的歷史,可以從它與設立江戶幕府的德川家的奇怪因緣說起。

德川家還在三河(現愛知縣)的時候就對刻有「村正」字樣的刀十分厭惡。首先,德川家康的祖父松平清康在天文四年與織田家作戰的時候被自己的家臣武士阿部彌七郎用千子村正斬殺——從右肩一直到左腹被劈開。接著遭遇慘禍的是家康的父親松平宏忠。天文十四年,宏忠被近臣岩松八彌用刀斬傷了大腿,用的也是村正。後來,家康的嫡男信康被織田信長一心和武田家勾結而切腹自殺,用的竟然又是村正!就連德川家康自己也在關原合戰中被村正斬傷了手指。

家康命令禁用對德川家代代都造成上海的村正,德川的大臣們都不使用村正以免招致幕府不必要的懷疑。不久,村正就成了德川政權的一種禁忌。因為村正的鋒利而不捨得丟棄,將之改名使用也不被允許,許多人甚至為此丟了性命。幕府的命令在百姓中也引起了極大的波瀾,妖刀在民眾中有了廣泛而且離奇的傳言:村正刀會給它的主人帶來不幸,村正的妖刀印象就是在那個時候確立的。

即使這樣,村正也終究會有出頭的一天。幕府末期,反對幕府的維新志士都開始喜歡使用村正,但是村正沒有因此而取回它應得到的地位,反被看作暗殺的道具,妖刀村正的印象一直到今天還不能完全抹殺。

在現存的妖刀中,以被稱為「妙法村正」的最為有名。此劍劍身刻有龍,插入劍鞘中的部分刻有「妙法蓮華經」文字,由此可以推斷村正和日蓮宗有著很深的淵源。這是在永正十年(1513年)鍛造的刀,應該是第三代村正的作品。

鬼丸國綱、鬼切、童子切安綱

——驅鬼的太刀

所有者:源賴光、渡邊綱、北條時政

時代:平安時代

地域:日本

出典:民間傳說

童子切安綱

——切下酒吞童子首級的太刀

童子切安綱是平安時代居住在伯奢國的著名工匠安港的傑作。在室町時代被稱做天下五劍(鬼丸國綱、大典田光世、三日月左近、數珠丸恆次和童子切安綱)。童子切安綱因為斬殺酒吞童子而出名。

使平安的都城陷恐怖的酒吞童子是一個專吃人肉和搶奪女人、寶物的鬼王。憂心事態發展的天皇命令當時十分有名的豪傑源賴光去征討酒吞童子。去捉鬼王的人有源賴光和四天王(渡邊綱、坂田金時、卜部季武和錐井貞光)和藤原保昌,共六人。

他們在神的幫助下,用計使鬼解除了戒備,並灌醉眾鬼。在酒宴上化身為童子的酒吞童子此時現了原形,3米多長的身子,火紅的頭發,頭上生有兩角。源賴光趁機斬下酒吞童子的頭顱,帶領夥伴們全身而退。

童子切安綱刀身長80厘米,形狀似古刀,直刃。刀幅、刀鍔2.9厘米,刀尖1.9厘米。在室町的將軍家流傳,豐臣秀吉、德川家康和家忠相繼使用過,現在也作為國寶在東京國立博物館收藏。

鬼切

——斬斷鬼手的名刀

源氏多田滿仲首位的兩把刀分別叫做膝切和髭切。刀名的由來據說是在攻擊的時候一刀攻擊膝蓋,一刀攻擊面門。兩把刀傳到賴光這里,他將其中的一把——髭切交給四天王之一的渡邊綱。髭切割下鬼手腕的傳說使它有了「鬼切」的美譽。

相傳,一天渡邊綱挎著髭切行路時遇到一個美麗的女子。因為夜路危險,女子要求同行,渡邊綱答應了。其實這個女子是酒吞童子的手下茨木童子的化身,在五條渡口它現了原形,就在它抓住渡邊想要殺他的時候,髭切一閃割下了它的手腕,受痛的茨木童子向愛駝山飛去。

拿到只有三個手指手腕的渡邊綱感到很奇怪,安倍晴明告誡他在一周之內一定要小心。在第六天晚上渡邊綱的養母來訪,他把鬼的手腕拿出來,養母看了許久,突然大聲地說:「這是我的手腕!」接著破窗逃走了。

鬼丸

——鍛冶匠齋戒三年打造的名刀

鐮倉幕府的第一個將軍北條時政在平定天下後,每天晚上都受到小鬼的騷擾。因為無法水面,所以請法師和陰陽師作法事,但是毫無作用,時政終於重病纏身。一天夜裡他夢到一柄太刀變成老人模樣說身體太臟了,無法救他,讓干凈的人來清潔身體,說完後又變回原來的太刀形狀。

於是時政第二天馬上清理太刀。他在屋裡生了一盆火炭,發現在火盆上有個鬼的影子,守護在他身邊的太刀向火盆倒下,切下了小鬼的頭。這以後,時政的病情逐漸好轉並痊癒了。

為此時政為這柄刀起名叫「鬼丸」,成了北條家的傳家寶。後來北條家滅亡,鬼丸經新田義貞的手,在足利、織田、豐臣家等的統治者手中流傳。明治時代它被天皇家收藏,流傳至今。

村雨丸

——《八犬傳》中犬冢信乃的名刀

所有者:犬冢信乃

時代:戰國時代

地域:日本

出典:《南總里見八犬傳》

在江戶時代有位名叫曲亭馬琴的戲曲作者,他借鑒《水滸傳》以八人為中心創作了《南總里見八犬傳》。其中登場的名刀是源氏的重寶村雨丸。此刀拔出殺人時,帶著殺氣的刀鋒會有水流出清洗血跡。這種情形就像是村雨清洗葉子一樣,因此被稱做村雨丸。

這柄刀最初為結城的關東銅陵足利持所有。結城城陷的時候,忠臣犬冢番作拿著這柄刀逃走,在武藏國的鄉下過起了普通人的生活。死前將兒子信乃叫到身前,命他將刀交給成氏公。

犬冢信乃容貌俊美,跟隨父親學儒家書籍和軍事理論,並且聯系劍術和柔道。父親死後,信乃被他的大姑母一家收養,但是姑母一家想賣掉這把刀。信乃絲毫不敢大意地守衛著刀,但是還是被姑母的兒子——浪人網干左母二郎偷走了。信乃無奈去找成氏公,卻被當作間諜抓了起來。經過許多波折,信乃才得到機會把村雨丸還給成氏公,完成父親的遺願。

七支刀

——聯系今古的銘文

所有者:無

時代:神代

地域:日本

出典:《日本書記》

作為石上神宮的眾寶之一,七支刀從1600年前一直流傳到今天,刀身突出六個分叉,兩邊各有三個,造型獨特。刀身長65.5厘米,稍薄。

作為劍來說,七支刀沒有什麼實戰的效果。左右的突起只能造成不必要的麻煩,完全不能發揮劍的劈砍作用。被砍中的人雖然會感到疼痛,但是不會受到致命的傷害。不僅如此,在這柄劍上沒有裝固定劍柄的釘子,所以如果用這樣的劍去戰場的話,只要一甩就可能使劍身飛出去。

總之,七支刀雖然是武器的樣子,但是它真正的用途卻絕非戰斗。剝落厚厚的鐵銹,可以看到劍身正面刻有34個字,背面有27個字。從這61字的銘文中就可以看出七支刀的鑄造意圖,這是具有儀式意義的用來裝飾的劍。在刀劍中用於如此目的的恐怕不會很多。現在這柄七支刀被認定為日本的國寶,不是因為它作為刀劍的價值,而是在考古學上的價值。

稱為「七刃御魂劍」的七支刀還出現在由貴香織里的漫畫作品《天使禁獵區》中:有機天使亞蕾克西兒被神軟禁在伊甸園,地獄之王路西華闖入禁地,愛上了美麗倔強的亞蕾克西兒。為了她,路西華甘願靈魂被禁封在七刃御魂劍中,成為反對天界的亞蕾克西兒的兵器,與她共同作戰。

『柒』 閑來垂釣碧溪上,忽復乘舟夢日邊。這兩句詩用了哪兩個典故(四字短語)

垂釣碧溪:傳說呂尚未遇周文王時,曾在碧溪垂釣。乘舟夢日:傳說伊尹見湯以前,夢乘舟過日月之邊。合用這兩句典故,是比喻人生遇合無常,多出於偶然

『捌』 成語典故

拔苗助長
宋人有憫其苗之不長而揠之者,芒芒然歸,謂其人曰:「今日病矣!予助苗長矣。」其子趨而往視之,苗則槁矣。
天下之不助苗長者寡矣。以為無益而舍之者,不耘苗者也;助之長者,揠苗者也。非徒無益,而又害之。
注釋
憫――――耽心、憂慮的意思。
長――――生長、發育的意思。
揠――――拔的意思。
芒――――疲乏。芒芒然,很疲倦的樣子。
謂――――告訴。
病――――勞累。
予――――文言人稱代詞,我的意思。
趨――――趕去。
非徒―――不僅只是。
評點
此則寓言從反面生動地說明了這樣一個道理:遇事如果不從客觀實際出發,只能是好心辦壞事。
防微杜漸
解釋: 在不良事物剛露頭時就加以防止,杜絕其發展。
這個成語來源於《後漢書.丁鴻傳》,若敕政責躬,杜漸防萌,則凶妖銷滅,害除福湊矣。
東漢和帝即位後,竇太後專權。她的哥哥竇憲官居大將軍,任用竇家兄弟為文武大官,掌握著國家的軍政大權。看到這種現象,許多大臣心裡很著急,都為漢室江山捏了把汗。大臣丁鴻就是其中的一個。
丁鴻很有學問,對經書極有研究。對竇太後的專權他十分氣憤,決心為國除掉這一禍根。幾年後,天上發生日蝕,丁鴻就借這個當時認為不祥的徵兆,上書皇帝,指出竇家權勢對於國家的危害,建議迅速改變這種現象。和帝本來早已有這種感覺和打算,於是迅速撤了竇憲的官,竇憲和他的兄弟們因此而自殺。
丁鴻在給和帝的上書中,說皇帝如果親手整頓政治,應在事故開始萌芽時候就注意防止,這樣才可以消除隱患,使得國家能夠長治久安。
畫蛇添足
楚有祠者,賜其舍人卮酒。舍人相謂曰:「數人飲之不足,一人飲之有餘。請畫地為蛇,先成者飲酒。」
一人蛇先成,引酒且飲之,乃左手持卮,右手畫蛇曰:「我能為之足!」未成,一人之蛇成奪取卮曰:「蛇固無足,子安能為之足?」遂飲其酒。為蛇足者,終亡其酒。
注釋
祠——音詞,祠堂,封建社會中祭祀祖宗或先賢、烈士的地方。這里是祭祀的意思。
舍人——部屬,在自己手下辦事的人。
卮——音之,古代飲酒用的器皿。
固——固然,本來的意思。
安——文言疑問詞,怎麼、怎樣的意思。
亡——不存在,這里是失去、得不到的意思。
戰國策——我國一部古書的名稱。原來只是一些零散的材料,記載我國戰國時代謀士和說客的政治活動及其言辭。西漢人劉向將這些材料進行了整理和校訂,按照東周、西周、秦、齊、楚、趙、魏、韓、燕、宋、衛、中山十二國排列起來,一共編成三十三卷,簡稱《國策》。
點評:
這個畫蛇添足的人,不僅驕傲,而且愚蠢,弄巧成拙,到口的酒反被別人喝了。喝不成酒事小,害人害已事大。有的人辦事,總是覺得自己高明,比別人了不起,於是不顧客觀實際,主觀武斷,失敗的,不論對國家、人民或自己,都具有危害性。
狐假虎威
荊宣王問群臣曰:「吾聞北方之畏昭奚恤也,果誠何如?」群臣莫對。江一對曰:「虎求百獸而食之,得狐。狐曰:『子無敢食我也!天地使我長百獸。今子食我,是逆天帝命也。子以我為不信,吾為子先行,子隨吾後,觀百獸之見我而敢不走乎?』虎以為然,故遂與之行。獸見之皆走。虎不知獸畏已而走也,以為畏狐也。今王之地方五千里,帶甲百萬,而專屬之昭奚恤。故北方之畏昭奚恤也,其實畏王之甲兵也棗猶百獸之畏虎也。」
注釋
荊宣王——就是楚國的國君楚宣王。他是楚肅王的兒子,名字叫良夫。
北方——指我國當是中原一帶的各個諸侯小國家。
昭奚恤——人名,楚國當時著名的將領。
江一——人名,魏國人,很有智謀,當時在楚國做事。
長——音掌,長官,首領的意思。
然——就是這個樣子,(回答)「對」的意思。
評點
這個故事主要的意義不在於表現狐狸的聰明,而在於揭露它的狡猾,指出:有的壞人為了欺負好人和干壞事,總要找到一種勢力作為靠山,打著一塊招牌,掩護自己,嚇唬別人。善良的人們,要學會識破這種騙術。
涸轍之鮒
莊周家貧,故往貸粟於監河侯。監河侯曰「諾!我將得邑金,將貸子三百金,可乎?」
莊周忿然作色曰「周昨來,有中道而呼。周顧視,車轍中有鮒魚焉.周問之曰:『鮒魚來,子何為者耶?』對曰:『我東海之波臣也.君豈有斗升之水而活我哉?』周曰:『諾!我且南遊吳、越之王,激西江之水而迎子,可乎?』鮒魚忿然作色曰:『吾失吾常與,我無所處。吾得斗升之水然活耳。君乃言此,曾不如早索我於枯魚之肆!』」
注釋
貸――――借貸。
諾――――答應的聲音。好、可以的意思。
哉――――文言語助詞。呢、嗎的意思。
激――――引導。
邑金―――封地上所得到的財產收入。
肆――――賣東西的鋪子、商店。
評點
作者用十分簡練的文筆,描繪出一個吝嗇鬼的形象,揭示出了一個淺顯的道理:當別人有困難的時候,要誠心誠意盡自己的力量去幫助,決不能只說大話,開空頭支票。
刻舟求劍
楚人有涉江者,其劍自舟中墜於水。遽契其舟,曰:「是吾劍之所從墜。」舟止,從其所契者入水求之。舟已行矣,而劍不行。求劍若此,不亦惑乎!
注釋
涉——跋涉,就是渡過江河的意思。
遽——音句,急遽,立刻,表示時間很緊迫。
契——音氣,動詞,用刀子雕刻。
惑——音或,迷惑,這里是對事物感到糊塗不理解的意思。
呂氏春秋——這是一部古書的名稱,是秦國的宰相呂不韋的賓客們合編的。全書的內容較雜,包括儒家、道家等各家學說,共分八覽、六論、十二紀。
評點
這個故事告訴我們:世界上的事物,總是在不斷地發展變化,人們想問題、辦事情,都應當考慮到這種變化,適合於這種變化的需要。
兩兒辯日
孔子東游,見兩小兒辯斗,問其故。一兒曰:「我以日始出時去人近,而日中時遠也。」一兒以日初出遠,而日中時近也。一兒曰:「日初出大如車蓋,及日中,則如盤盂,此不為遠者小而近者大乎?」一兒曰:「日初出滄滄涼涼,及其日中如探湯,此不為近者熱而遠者涼乎?」孔子不能決也。兩小兒笑曰:「孰為汝多知乎!」
注釋
故——緣故,這是原因的意思。
去——離去,這里是指太陽與地球的距離。
日中——太陽當頂,這是中午的時候。
車蓋——這是車篷。古代,人乘坐的獸車上的篷,形狀象傘,用來遮蔽陽光和雨。
盂——音於,古時一種裝飲食品、敞口的器皿。
滄滄——清冷,使人感到有寒意的意思。
探湯——湯,就是熱水。探湯,就是把手伸到熱水裡,感到燙熱的意思。
決——決定,決論,就是判斷的意思。
孰——文言疑問人稱代詞,就是「誰」的意思。
多知——知識豐富,博學多才的意思。
評點
這個故事說,人們看問題不能各執一端,而要避免主觀、片面性,要學會客觀地、全面地分析問題。孔子被稱為聖人、天才,好為人師,但回答不了這個問題,只好被人譏笑。
魯侯養鳥
昔者,海鳥止於魯郊。魯侯御而觴之於廟,奏」九韶」以為樂,具太牢以為膳。
鳥乃眩視憂悲,不敢食一臠,不敢飲一杯,三日而死。此以己養鳥也,非以鳥養鳥也。
注釋
昔――――從前、過去的意思。
御――――指魯侯親自迎接的意思。
觴――――動詞。敬酒的意思。
九韶―――古代舜時一種音樂的名稱。
太牢―――指豬、牛、羊三牲做的供品。
臠――――切成塊狀的肉。
評點
世界上的事物是多種多樣,紛繁蕪雜的;人們做事都要看清對象,根據不同的對象,採用不同的方式方法,這樣才能收到預期的效果.如若不然,必然招致魯侯養鳥的可笑結局。
平漫屠龍
朱漫學屠龍於支離益。殫千金之家,三年技成,而無所用其巧。
注釋
屠――――屠宰,宰殺牲畜。
殫――――盡,用完用盡。
家――――家庭的財產。
技――――屠龍的本領。
評點
世界上並沒有龍這種東西,但朱泙卻硬要去學殺龍,結果只能是耗費光陰,所學非所用。由此可見,學以致用、理論聯系實際的重要性。
濫竽充數
齊宣王使人吹竽,必三百人。南郭處士請為王吹竽。宣王悅之,廩食以數百人。宣王死,閔王立。好一一聽之。處士逃。
注釋
竽――――一種樂器的名稱,很象現在的笙。
處士――――沒有官職的普通知識分子。
廩―――――糧食倉庫。
評點
千百年來,濫竽充數這個故事,一直被人們廣為傳誦。南郭處士的行為騙得了一時,卻騙不了一世。強調個人應該勤學苦練,使自己具有真才實學。
黔驢技窮
黔無驢,有好事者船載以入。至則無可用,放之山下。虎見之,龐然大物也,以為神,蔽林間窺之。稍出近之,應應然,莫相知。他日,驢一鳴,虎大駭,遠遁;以為且噬已也,甚恐。然往來視之,覺無異能者;益習其聲,又近出前後,終不敢搏。稍近,益狎,盪倚沖冒。驢不勝怒,蹄之。虎因喜,計之曰:「技止此耳!」因跳踉大喊,斷其喉,盡其肉,乃去。
注釋
黔——音錢,就是黔州,在現今貴州省境內。
龐然——龐,音旁,龐大,形體或數字很大。龐然,身體高大的樣子。
應應然——小心謹慎的樣子。
駭——音害,驚駭,就是恐懼的意思。
遁——音盾,逃遁,跑開、逃避的意思。
搏——音脖,搏鬥,就是雙方對打。
狎——音狹,表示親近但態度放盪、不莊重。
踉——音狼,踉蹌,亂步行走的樣子。
喊——老虎跑哮、大叫的聲音。
柳宗元——人名,生於公元七七三年,死於公元八一九年,是我國唐代著名的大作家,著有《柳河東集》。
評點
這個故事生動地說明,世界上有很多東西貌似強大,樣子很可怕,但其實沒有什麼可怕的。從而說明,革命人民不要被貌似強大的敵人所嚇倒,而要充分想念自己的力量,敢於斗爭,善於斗爭,奪取勝利。
守株待兔
宋人有耕者。田中有株。兔走觸株,折頸而死。 因釋其耒而守株,冀復得兔。兔不可得得,而身為宋國笑。
注釋
耕——耕田種地。耕者,耕田的人,農民。
株——樹木被砍伐後,殘留下來露出地面的樹根。
走——跑的意思。
頸——音井,脖頸,就是脖子。
釋——釋放,把東西從手裡放下來的意思。
耒——音累,耒耜,古代耕田用的農具,就是犁耙。
冀——音計,希冀,就是希望的意思。
評點
這個故事包含著兩種意義,既諷刺了懶漢思想,也批判了經驗主義。這告訴我們,切不可把偶然的僥幸作為做事的根據,如果抱著僥幸的心理,片面地憑著老經驗去辦事,一般是不會成功的。
望洋興嘆
秋水時至,百川灌河;涇流之大,兩渚崖之間,不辨牛馬。於是焉河伯欣然自喜,以天下之美,為盡在己。順流而東行,至於北海,東面而視,不見水端。
於是焉年,河伯始旋其面目,望洋向若而嘆曰:「野語有之曰:『聞道百,以為莫己若者』,我之謂也。
且夫我嘗聞少仲尼之聞而輕伯夷之義者。始吾弗信,今我睹子之難窮也。之門,則殆矣,吾吾非至於子長見笑於大方之家。」
注釋
灌―――-灌溉、注入的意思。
涇――――涇水,這里指水脈。
涘渚崖――涘,水邊。渚,水中間現出的小塊陸地。崖,河岸。
河伯―――水神。
若――――海神的名字。
殆――――糟糕、危險的意思
評點
本文嘲諷了那類「聽講過一些道理,便自以為什麼都懂,再沒有比得上自己的人」,教導我們要善於看到別人的長處,學會取長補短。
鷸蚌相爭
趙且伐燕,蘇代為燕謂惠王曰:「今者臣來,過易水,蚌方出曝,而鷸啄其肉,蚌合而莫過甘其喙。鷸曰:『今日不雨,明日不雨,即有死蚌!』蚌亦謂鷸曰:『今日不出,明日不出,即有死鷸!』兩者不肯相舍。漁者得而並擒之。今趙且伐燕,燕趙久相支,以弊大眾。臣恐強秦之為漁父也。故願王熟計之也。」惠王曰:「善!」乃止。
注釋
趙——春秋、戰國時的國名,疆域在現今河北省南部、山西省東部一帶地區。
燕——音煙,春秋、戰國時國名,疆域在現今河北北部一帶地區。
蘇代——人名,蘇秦的弟弟,是戰國時著名的說客,洛陽人。
惠王——就是惠文王,趙國的國君,名叫趙何。
曝——音鋪,就是曬的意思。
鷸——音玉,一種水鳥名,羽毛呈茶褐色,嘴和腿很長,捕食魚、蟲、貝類。
甘——音錢,同「鉗」字,把東西夾住的意思。
喙——音會,嘴,專門指鳥和獸的嘴。
漁者——就是後面的「漁父」,以捕魚為業的人。
擒——音琴,擒獲,就是捕捉的意思。
支——支持,這里是相持、對峙的意思。
弊——弊病,害處,這里是疲弊的意思。
評點
「鷸蚌相爭,漁翁得利」,這是一個深刻的教訓,千百年來已為大家所熟知。這個故事說明:同志之間、朋友之間,應當團結互助,而不應當勾心鬥角,要看清和對付共同的敵人。否則,就必然會造成可乘之機,讓敵人鑽了空子,彼此都遭受災難。
愚公移山

太形、王屋二山,方七百里,高萬仞。本在冀州之南,河陽之北。

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面山而居。懲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聚室而謀曰:「吾與汝畢力平險,指通豫南,達於漢陰,可乎?」雜然相許。其妻獻疑曰:「以君之力,曾不能損魁父之丘,如太形、王屋何?且焉置土石?」雜曰:「投諸渤海之尾,隱土之。」

遂率子孫荷擔者三夫,叩石墾壤,箕畚運於渤海之尾。鄰人京城氏之孀妻有遺男,始齔,跳往助之。寒暑易節,始一返焉。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甚矣,汝之不惠!以殘年餘力,曾不能毀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北山愚公長息曰:「汝心之固,固不可徹,曾不若孀妻弱子!雖我之死,有子存焉;子又生孫,孫又生子;子又有子,子又有孫。子子孫孫,無窮匱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河曲智叟無以應。

操蛇之神聞之,懼其不已也,告之於帝。帝感其誠,命誇娥氏二子負二山,一厝朔東,一厝雍南。自此,冀之南,漢之陰,無隴斷焉。

注釋

太形——山名,就是太行山,位於山西省同河北、河南兩省的交界地區。
王屋——山名,在山西省陽城縣西南一帶。
冀州——地名,包括現今河北、山西兩省和遼寧、河南兩省的一部分地區。
河陽——地名,在現今河南省孟縣境內。
懲——音稱,懲罰。這里是苦於的意思。
迂——音於,迂迴,曲折、繞道的意思。
豫——音預,地名,現在的河南省。
漢陰——漢,就是漢水;陰,山的北面或水的南面叫陰。
魁父——古代一座小山的名稱,在現今河南省陳留縣境內。
荷——音賀,負荷,挑、扛的意思。
箕畚——箕,音基。畚,音本。箕畚,就是畚箕,用竹、木等做成的運土器具。
孀——音雙,孀妻,寡婦,就是死了丈夫的女人。
遺男——就是死了父、母的孤兒。
齔——音趁,兒童換牙齒,乳齒脫落後重新長恆齒。這晨表示年齡,約七、八歲。
惠——同慧,智慧,不惠就是愚蠢的意思。
一毛——一草一本,這里指山的一小部分。
匱——音潰,缺乏的意思。
操蛇之神——就是山神,手裡拿著蛇。
誇娥氏——就是大力神,力大無比。
厝——音錯,安置的意思。
朔東——就是朔方以東地區,指山西省的東部。
雍——就是雍州,在現今陝西、甘肅省一帶地區。
隴——同壟,隴崗,就是高山。
列子——這是一部古書的名稱,屬於我國先秦時期道家的著作。關於這部書,有兩種說法:一種認為是戰國初年的列禦寇著的;另一種認為是後來晉代的人著的,沒有定論。書中記載了許多寓言和傳說故事。

評點

這是一個著名的故事。愚公為了排除險阻,打開通道,率領全家搬走太行、王屋兩座大山。這是一件大而又艱巨的工程,在有的人看來是難以想像的。但是,愚公胸懷大志,不被困難所嚇倒,他敢想敢說敢做,終於在別人幫助下把兩座大山搬走了。這就說明:凡是對人民有利的事,無論怎樣艱險,只要具有堅忍不拔的決心,充滿必勝的信心,踏踏實實、堅持不懈地努力做下去,就能夠戰勝一切困難,把理想變為現實。
月懷一雞

今有人攘其鄰之雞者。或告之曰:「是非君子之道。」曰:」請損之,月攘一雞,以待來年然後已。」如知其非義,斯速已矣,何待來年?

注釋

攘――――竊取、偷盜。
或――――某人、有人。
道――――一個人的舉止言行。
損――――減少。
已――――罷了、停止的意思。
非義―――不符合於正當的事理。
斯―――那麼就應該的意思。

評點

偷雞是一種損人利己的不良行為。痛改前非謂之大勇;原諒自己,必將種下禍根。
晏子使楚

晏子使楚。楚人以晏子短,為小門於大門之側而延晏子。晏子不入,曰:「使狗國者,從狗門入。今臣使楚,不當從此門入。」儐者更道,從大門入。

見楚王。王曰:「齊無人耶,使子為使?」晏子對曰:「齊之臨淄三百閭,張袂成陰,揮汗成雨,比肩繼踵而在,何為無人!」王曰:「然則何為使子?」晏子對曰:「齊命使,各有所主。其賢者使使賢主,不肖者使使不肖主。嬰最不肖,故宜使楚矣!」

注釋

使——出使,被派遣前往別國。後面的兩個使字,一個作名詞即使者,一個作動詞即委派。
短——長短,這里是人的身材矮小的意思。
延——作動詞用,就是請的意思。
儐者——儐,音賓。儐者,就是專門辦理迎接招待賓客的人。
臨淄——淄,音資。臨淄,地名,古代齊國的都城,在現今山東省。
閭——音驢,古代的社會組織單位,二十五戶人家編為一閭。三百閭,表示人口眾多。
袂——音妹,就是衣裳的袖子。
踵——音種,就是人的腳後跟。
命——命令,這里是委任、派遣的意思。
主——主張,這里是規矩、章程的意思。後面的主字,是指主人、國君。
不肖——就是不賢,沒有德才的人。

評點

這個寓言故事,表現了晏子的機智敏捷、能言善辯的才幹,同時也表現了他熱愛祖國、維護祖國尊嚴的可貴品質。通過這個故事,我們應該懂得:人不可貌相,海水不可斗量。
鄭人買履

鄭人有欲買履者,先自度其足,而置之其坐。至之市,而忘操之。已得履,謂曰:「吾忘持度!」返歸取之。及返,市罷,遂不得履。人曰:「何不試之以足?」曰:「寧信度,無自信也。」

注釋

鄭——春秋時代一個小國的名稱,在現今河南省的新鄭縣。
履——音呂,革履,就是鞋子。
度——音奪,忖度,這里作動詞用,即計算、測量的意思。後面的度字,音杜,作名詞用,就是尺子。
之——文言代名詞,這里指量好的尺碼。
坐——同座,就是座位,這里指椅子、凳子一類的傢具。
操——操持,帶上、拿著的意思。
罷——罷了,完結的意思,這里指集市已經解散。
無——虛無,沒有,這里是不能、不可的意思。

評點

這個鄭國人犯了教條主義的錯誤。他只相信量腳得到的尺碼,而不相信自己的腳,不僅鬧出了大笑話,連鞋子也買不到。而現實生活中,買鞋子只相信腳碼而不相信腳的事,也許是不會有的吧?但類似這樣的人,倒確是有的。有的人,說話、辦事、想問題,只從本本出發,不從實際出發;本本上寫得有的,他就相信,本本上沒有寫但實際上存在著的,他就不相信。在這種人看來,只有本本上寫的才是真理,沒寫上的就不是真理。這樣,思想當然就要僵化,行動就要碰壁。
葉公好龍

子張見魯哀公,七日而哀公不禮。托僕夫而去,曰:「臣聞君好士,故不遠千里之外,犯霜露,冒塵垢,百舍重研,不敢休息以見君。七日而君不禮,君之好士也,有似葉公子高之好龍也。葉公子高好龍,鉤以寫經,鑿以寫龍,屋室雕文以寫龍。於是天龍聞而下之,窺頭於牖,施尾於堂。葉公見之,棄而還走,失其魂魄,五色無主。是葉公非好龍也,好夫似龍而非龍者也。今臣聞君好士,故不遠千里之外以見君,七日而君不禮,君非好士也,好夫似士而非士者也。詩曰:『中心藏之,何日忘之!』敢托而去。」

注釋

子張——孔子的學生,姓顓孫,名叫師,春秋時陳國人。子張是他的外號。
魯哀公——春秋時代魯國的國君,姓姬,名叫蔣。
士——封建社會里,對知識分子的泛稱。
舍——音社,古代計算路程的單位,一舍等於三十里。
趼——音儉,同「繭」字,就是腳底上長出的硬皮,俗稱老繭。
寫——這里是用刀、筆刻畫的意思。
窺——音虧窺伺,就是探望、偷看的意思。
牖——音有,窗戶。
施——有意,伸出、延伸的意思。
詩——就是《詩經》,我國最早的一部詩歌總集,分「風」、「雅」、「頌」三部分,共三百零五篇,多數是民歌。這里所引的詩句,見《詩經》「小雅」的部分的《濕桑》篇。
敢——語助詞,冒昧、對不起的意思,用在句子開頭。
新序——我國一部古書的名稱,是西漢著名經學家、散文家劉向編輯的。書中記述了許多的古代歷史的故事。

評點

這個故事,用很生動的比喻,辛辣地諷刺了葉公式的人物,深刻地揭露了他們只唱高調、不務實際的壞思想、壞作風。通過這個故事,我們要丟棄理論脫離實際的壞思想、壞作風,樹立實事求是的好思想、好作風。
朝三暮四

宋有狙公者,愛狙,養之成群。能解狙之意,狙亦 得公之心。損其家口,充狙之欲。俄而匱焉,將限其食,恐眾狙之不馴於已也,先誑之曰:「與若茅,朝四而暮三,足乎?」從狙皆伏而喜。

注釋

狙——音居,獼猴,一種猴子的名稱。
損——損失,減少的意思。
家口——本意是人口,這里是家裡的糧食的意思。
充——充實,這里是滿足的意思。
俄——俄頃,不久的意思,表示時間短暫。
匱——音潰,缺乏,不夠的意思。
馴——音尋,馴服,順從的意思。
誑——音狂,欺騙,瞞哄的意思。
若——文言人稱代詞,就是「你」、「你們」的意思。
茅——音敘,橡實,一種糧食。

評點

這個故事原來的意義,是揭露狙公於弄的騙術,告誡人們要注重實際,防止被花言巧語所蒙騙。但是後來,這個故事的意義有了些變化,被引申為反復無常,用來譴責那種說話、辦事經常變卦、不負責任的人

『玖』 日字從什麼時候開始被曲解,有什麼典故

一、父母在,不遠游。下半句是 「遊必有方」。意思是要是出遊,必須要告知去處。 二、酒肉穿腸過,佛祖心中留。下半句是「世人若學我,如同進魔道。」 三、你辦事,我放心。後面還有一句是「有事找江青同志商量。」 四、相濡以沫,下半句是「不如相忘於江湖。」 5、人不為己,天誅地滅。其中的『為』字有兩種讀音,但是正確的讀法是第二聲(陽平),這里的『為』是動詞,句意是人如果不修習自己的德行,那麼天理難容! 陸、中國是一頭沉睡的巨獅,當他醒來全世界都會震驚。——拿破崙 後面還有一句: 謝謝上帝,那就永遠別讓他醒來。 其實拿破崙想強調的是後半句啦 漆「吾生也有涯而知也無涯」出自《莊子.養生主》一直被許多人用於鼓舞學習者珍惜時間、努力學習,在這之後還有一句「以有涯隨無涯殆已」; 意思大概就是說,你拿有限的生命去學什麼沒完沒了的知識,你真是個二逼傻逼腦殘呀! 吧「不孝有三種,沒有後代傳承乃是最大的不孝,當年舜沒有告訴父母便娶妻,是因為擔心自己沒有後代,君子以為這跟告訴了父母沒區別。」】 「不孝有三,無後為大。」這句話現在人們普遍理解作為兒女,要為家族續香火,不然就是不孝,完全錯了。 這句話出自《孟子.離婁上》,原話是「不孝有三,無後為大,舜不告而娶,是為無後也,君子以為猶告也。」 意思是不孝的事情有很多(有三種之說,但孟子說過有五不孝),以不守後代之責為大。 舜沒有告知父母就結婚了,這就是無後,但君子以為,和告知了差不多(因為一舜出家在外,二是堯要把女兒嫁給他,古有以帝王為父母一說,三舜的父親對他很暴力,即使這樣他還是很孝順。 所以君子們都認為一樣)。和生孩子續香火沒一毛錢關系。 9《周易·乾卦》:群龍無首,吉

熱點內容
古代勵志的名言 發布:2021-03-16 21:50:46 瀏覽:209
形容兒孫繞膝的詩句 發布:2021-03-16 21:49:35 瀏覽:878
席慕蓉賞析印記 發布:2021-03-16 21:48:26 瀏覽:311
權力很大含有手的成語 發布:2021-03-16 21:48:22 瀏覽:584
能聽的兒童故事 發布:2021-03-16 21:48:15 瀏覽:285
關於足球的詩歌詞句 發布:2021-03-16 21:47:40 瀏覽:870
拖拉機的古詩 發布:2021-03-16 21:42:53 瀏覽:571
亮甜的詩句 發布:2021-03-16 21:42:00 瀏覽:831
廣東話生日快樂祝福語 發布:2021-03-16 21:38:55 瀏覽:409
噓的短句 發布:2021-03-16 21:38:07 瀏覽:8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