怡典故
【出處】:復 子路問制曰:「何如斯可謂之士矣?」子曰:「切切偲偲,怡怡如也,可謂士矣。朋友切切偲偲,兄弟怡怡。」——《論語·子路篇》
【舉例造句】: 你昨天竟急得那麼樣,叫旁人看了也不能不感動,這真所謂『兄弟怡怡』。 ★魯迅《彷徨·弟兄》
Ⅱ 與「怡」相關的詩句或者典故有哪些
1、怡怡中堂笑,小弟栽澗菉。《題歸夢》李賀
2、怡然青蓮宮,永願恣游眺。《與元丹丘方城寺談玄作》李白
3、怡然無一事,流水自湯湯。《贈景和尚院》貫休
4、怡怡靜退姿,泠泠思歸吟。《感別送從叔校書簡再登科東歸》
5、怡眄無極已,終夜復待旦。《列仙文•清虛真人》孟郊
6、白華照寒水,怡我適野情。《植靈壽木》柳宗元
7、怡然敬父執,問我來何方。《贈衛八處士》杜甫
8、怡然共攜手,恣意同遠步。《西枝村尋置草堂地,夜宿贊公土室二首》杜甫
9、況乃佳山川,怡然傲潭石。《巡按自灕水南行》
10、三適今為一,怡怡復熙熙。《三適贈道友》白居易
11、瓶缽鎮隨腰,怡然處寂寥。《贈源寂禪師》薛能
12、昏旦松軒下,怡然對一瓢。《下方》司空圖
13、此外知何有,怡然向一樽。《暮春閑居示同志》權德輿
14、縱心馳貝闕,怡神想玉京。《游清都觀尋沈道士得清字》許敬宗
15、怡神紫氣外,凝睇白雲端。《九成宮秋初應詔》劉禕之
16、明月談空坐,怡然道術忘。《僧房避暑》嚴維
17、怡然變芳節,願及一枝榮。《小苑春望宮池柳色》元友直
18、芳貽千里外,怡怡太府吟。《寄楊工部,聞毗陵舍弟自罨溪入茶山》姚合
19、荏弱看漸動,怡和吹不鳴。《風不鳴條》王甚夷
20、苦力供征賦,怡顏過朝暝。《太湖詩•崦里》皮日休
Ⅲ 怡然自得的成語典故
【出 處】來國·鄭·列源禦寇《列·黃帝》:「黃帝悟,怡然自得。」 魏明倫《變臉》:「水上漂怡然自得,飲酒抒情。」
【例 句】
◎ 劉厚守聽了,~,坐在椅子上,盡興把身子亂擺,一聲不響。(清·李寶嘉《官場現形記》)
◎ 於土牆凹凸處,花台小草叢雜處,常蹲其身,使與台齊,定神細視。以叢草為林,以蟲蟻為獸,以土礫凸者為丘,凹者為壑,神遊其中,~。( 清·沈復《浮生六記》-《閑情記趣》-《幼時記趣》童趣是現代編者取的名字)
Ⅳ 與怡相關的詩句或者典故
1、怡怡中堂笑,小弟栽澗菉。《題歸夢》李賀
2、怡然青蓮宮,永願恣游眺。《與元丹丘方城寺談玄作》李白
3、怡然無一事,流水自湯湯。《贈景和尚院》貫休
4、怡怡靜退姿,泠泠思歸吟。《感別送從叔校書簡再登科東歸》
5、怡眄無極已,終夜復待旦。《列仙文•清虛真人》孟郊
6、白華照寒水,怡我適野情。《植靈壽木》柳宗元
7、怡然敬父執,問我來何方。《贈衛八處士》杜甫
8、怡然共攜手,恣意同遠步。《西枝村尋置草堂地,夜宿贊公土室二首》杜甫
9、況乃佳山川,怡然傲潭石。《巡按自灕水南行》
10、三適今為一,怡怡復熙熙。《三適贈道友》白居易
11、瓶缽鎮隨腰,怡然處寂寥。《贈源寂禪師》薛能
12、昏旦松軒下,怡然對一瓢。《下方》司空圖
13、此外知何有,怡然向一樽。《暮春閑居示同志》權德輿
14、縱心馳貝闕,怡神想玉京。《游清都觀尋沈道士得清字》許敬宗
15、怡神紫氣外,凝睇白雲端。《九成宮秋初應詔》劉禕之
16、明月談空坐,怡然道術忘。《僧房避暑》嚴維
17、怡然變芳節,願及一枝榮。《小苑春望宮池柳色》元友直
18、芳貽千里外,怡怡太府吟。《寄楊工部,聞毗陵舍弟自罨溪入茶山》姚合
19、荏弱看漸動,怡和吹不鳴。《風不鳴條》王甚夷
20、苦力供征賦,怡顏過朝暝。《太湖詩•崦里》皮日休
Ⅳ 怡情悅性的成語典故
出處 清·曹雪芹《紅樓夢》第十七回:「如今上了年紀,且案牘勞煩,於這怡情悅性的文章更生疏了。」
示例 並不是生活的辛勞,而是一種~的娛樂。 ★王西彥《病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