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寓意典故 » 行軍運糧典故

行軍運糧典故

發布時間: 2021-01-18 00:21:17

1. 經略邊疆是什麼典故

秦滅六國後,全國范圍內大規模的軍事行動雖已結束,但在邊境上,秦國軍隊仍在繼續進行著戰斗,通過戰爭,統一的多民族國家終於建立起來。

秦統一前,在今天我國的浙江、福建、汀西、廣東、廣西、湖南一帶居住著與中原華夏族語言、風俗不同的少數民族。這些民族在春秋戰國時期統稱為「越」人,因其分部眾多,又稱為「百越」。越人「斷發文身,錯臂左衽」。依山傍海,從事漁獵和農業。其中著名的則有於越(今紹興一帶)、甌越(亦稱東甌、東越,在今浙江南部的甌江流域,以溫州為中心)、閩越(在今福建沿海一帶,以福州為中心)、南越(在今廣東嶺南地區)和西甌(在今廣西南部,雲南東南部)等。

秦始皇在公元前223年滅楚之後,就降服了於越,在那裡設置會稽郡(治今江蘇蘇州)。公元前221年,統一六國後,又發動了統一百越的戰爭。首先征服了東甌、閩越地區,在那裡設置了閩中郡,隨後又命令尉屠睢指揮五十萬大軍,分五路南下,向嶺南和西甌地區進軍。秦軍遭到越族的抵抗,同時因運糧困難,相持達三年之久,未能獲得勝利。秦始皇為了支援征服嶺南一帶的戰爭,命令監御史祿,在廣西興安縣北開鑿了一條運河,即靈渠。

靈渠是一條長約三十公里的渠道,用來連接湘水和灕水,溝通長江水系和珠江水系之間的交通,解決運輸糧餉的困難。靈渠的規劃布局,和都江堰十分相似:有分湘江人灕水鏵嘴;有防洪設備一大小天平,以宣洩湘江汛期多餘的水量,工程十分復雜,顯示了古代勞動人民偉大的創造精神。幾千年來,靈渠對促進嶺南地區和中原地區經濟文化交流,一直起著重要作用,它在世界航運工程史上佔有光輝的地位。直到明、清時期,靈渠仍被稱為「三楚兩粵之咽喉」。大約在始皇二十八年,靈渠鑿通後,糧道打通,對南越的進軍才得以順利進行。

秦始皇三十三年(前214),秦軍遭到越人襲擊,屠睢被殺,秦始皇又增派援軍,「諸嘗逋亡人,贅婿賈人略取陸梁地」(指今五嶺以南地區),終於征服了越族,建置了桂林、象、南海三郡。次年,又遷徙了五十萬罪徒戍守和開墾五嶺,與越人雜居,從而加速了民族融合和這一地區經濟、文化的發展,成為當時世界上最大的國家。

在西南地區,今天的雲南境內,以滇池為中心,散布著氐、羌、百濮和百越等族群。滇西北有笮人,滇東北有焚人,滇東有夜郎,滇池及其周圍是以「滇」人為首的「靡莫之屬」居住地,洱海及其附近地區則是「離、昆明」人游牧之地。在統一中國之前,秦國的統治勢力,曾經通過蜀郡太守達到今天雲南的北部和西北部。但是,由於交通阻隔,西南邊疆同內地的聯系仍然十分困難。秦始皇三十五年(前212),始皇曾派常頞(音鄂),在原來焚道的基礎上,修了一條通往雲南、貴州地區的道路,約五尺寬,稱為「五尺道」。它的修成,加強了西南邊疆同中原地區經濟、政治和文化的聯系,使這些地區的各族人民都處於統一的秦王朝統治之下。秦統一六國後,就在這里「置吏」,把關中和四川、雲、貴連成一片,使這里正式成為中國領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在東北和北方,是「胡」人和匈奴聚居、游牧的地方。東胡人分布在遼河上游、老哈河、西拉木倫河一直到今遼陽、錦西、旅大一帶。匈奴人主要分布在蒙古高原,南至陰山,北至貝加爾湖附近,很早就與漢族有著密切的聯系。商朝時稱為葷粥(薰鬻),西周時稱為嚴允,是胡族的一支。戰國時期始稱匈奴,當時還處於奴隸制萌芽階段。由於它同秦、趙、燕三國接壤,匈奴奴隸主貴族經常騷擾三國邊境,掠奪牲畜、人口和財物。

秦、趙、燕三國都在與匈奴交界處修築長城,並派重兵戍守。長城在防禦上有一定作用,但它並不能阻斷民族之間的矛盾。所以,戰爭一直未斷。戰國末年,趙名將李牧曾出動戰車一千三百乘,騎兵一萬三千人,步兵五萬人,弓箭手十萬人,與匈奴展開會戰,大破匈奴十餘萬騎。匈奴勢力大大削弱,此後十餘年間,不敢南犯。後來秦與六國進行兼並戰爭,匈奴又乘機發動進攻,各國忙於火拚對匈奴不能進行有效的抗擊。秦的北方河套地區曾被匈奴佔去,對秦後方造成極大的威脅。當時在秦民中就流傳著「亡秦者胡也」的說法(匈奴也稱為胡)。

秦統一六國後,情況發生了變化,同匈奴族的力量對比也發生了變化,於是始皇三十二年(前215),秦派蒙恬率三十萬大軍北擊匈奴,一舉奪回了河套南北地區,取得了軍事上統一的重大勝利。在河套設置了三十四個縣,重新設置九原郡。公元前211年,又遷內地三萬戶到北河、榆中(今內蒙古自治區河套東北岸)屯墾。當時人們把這一新開墾的地區,叫做「新秦」。這一次大規模移民,在經濟上、軍事上均有著重要意義,它不僅起到阻止匈奴軍事進擾的作用,而且有利於邊境的開發和民族的融合。

匈奴族雖然受到嚴重損失,但其實力尚未受到徹底打擊,對內地的威脅依然存在,所以,秦一直不敢回師,需要時刻防備匈奴人的進攻。秦始皇三十四年(前1213),征調民夫,大規模修築長城,把以前秦、趙、燕三國北邊的長城連接起來,再加以修補和擴充,西起隴西郡的臨洮(今甘肅岷縣境),東至遼東郡的碣石,沿廣闊的黃河,依峻峭的陰山,經蒙古草原,蜿蜒曲折,築成一條長達五千餘公里的城防。這就是舉世聞名的秦代萬里長城。秦長城遺址在山西大同和甘肅岷縣仍可見。以後歷代對長城又有所增修,特別是明代,又對長城進行了一次全面整修改建,形成了我們今天見到的西起嘉峪關,東至山海關的萬里長城。

萬里長城,對於抵禦匈奴奴隸主的騷擾,保障內地人民生產和生活的安定,起了重要的作用。秦統治者為了修長城,動用了全國的人力和物力,而且由於無限制地役使民夫,致使十分之六的人民被折磨死,民間流傳的孟姜女哭長城的故事,雖非事實,卻從一個側面反映出勞動人民對秦朝繁重徭役的控訴。長城作為一項建築則是十分偉大的,它是中國古代勞動人民血汗和智慧的結晶,中華民族悠久文明的象徵。

秦朝通過數年對匈奴、越族的戰爭,及對邊疆的經略,秦的疆域「東至海暨朝鮮,西至臨洮、羌中,南至北向戶(簡稱北戶,泛指五嶺以南地區。一說指今越南中部一帶),北據河為塞,並陰山至遼東」,成為當時世界上最大的國家。在這樣廣大的地區,居住著各族人民,他們在一個統一的政權下生活,這對於促進各族人民之間經濟和文化交流,加速民族融合,推動社會經濟發展是有利的。秦朝在古代世界的影響是巨大的,所以「秦人」同後來的「漢人」、「唐人」一樣,成了世界各國對中國人民的代稱,歐洲人至今仍稱中國為China,日本人稱中國為「支那」,就是由「秦」演變來的。

2. 古代行軍打仗的糧草問題

不打仗的時候,大部分是隋唐的府兵一樣自己種糧,很正的募兵不多,就算是募兵,有固定的鎮守位置,糧草可以就近解決,但是打仗就不一樣了,要集中,調動,古代交通不方便,一般糧草從出發點運到目的地,有一半以上是被運糧的民夫吃了,比較偏遠的地方甚至九成消耗在路上了,這樣的消耗和不打仗時的消耗完全不是一個概念的,還有武器的損耗,弓箭的損耗,都需要後方運送或徵用工匠生產,這些人的口糧也是戰時損耗,和平時武器損耗很少的

3. 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關終屬楚;的典故

秦朝末年,各地百姓紛紛起義。當時,項羽和他的叔父項梁,在吳中起兵反秦,聲勢相當浩大。項羽身材魁梧,氣力過人,一人就能扛起一座鼎。他和叔父起兵後,獲得節節勝利。

後來,項梁隨著戰爭的勝利,產生驕傲情緒,最後戰死在定陶。秦將章邯,引軍渡過黃河北上,圍攻趙國。趙國危急,趕緊向各國求救。然而各國的援軍看到秦軍氣勢那麼強,根本不敢援救趙國,義軍主將宋義,畏懼秦軍,貽誤戰機,項羽一怒之下,在營帳中把宋義斬了,親自帶兵渡河援趙。

項羽帶領大軍渡過黃河後,面對滔滔的黃河水,領著八千江東子弟兵發誓:「不擊敗秦軍,決不收兵;不消滅章邯,我項羽誓不為人。蒼天為證,江水為憑,我項羽力拔山兮氣蓋世,英雄豪傑不二言。」

說完話,項羽下令破釜沉舟。燒了帳篷,擊沉船隻,斷絕了士兵戰敗後還能渡河回去的念頭。並砸掉做飯用的鍋子,每人只給三天的乾糧,表現出必死的決心。楚兵一看已經沒有後路了,在項羽帶領下個個以一當十,拚死血戰,最後將強悍的秦軍打敗,項羽也從此威震天下,成了諸侯的霸主。

(3)行軍運糧典故擴展閱讀:

破釜沉舟歷史背景:

陳勝、吳廣在大澤鄉起義的時候,在吳中(今江蘇省蘇州市)的項梁、項羽起而響應。項梁的父親,也就是項羽的祖父,是楚國名將項燕。項羽從小死了父親,是在叔叔項梁的照顧下長大的。

他小小年紀便立志為國家報仇雪恥,叔父教他書法,他不用功;讓他去學習劍術,他也不肯努力。項梁很生氣就罵他沒有出息。

但項羽卻說:「念書寫字,頂多記記姓名罷了;劍術學好了也只能和幾個人對打,我要學那種一人敵萬人的本領。」

項梁聽項羽這么一說,認為侄子胸有大志,就教項羽學習兵法。項梁本人因善於結交朋友,碰到人家有什麼大事,他都趕去幫忙,當地的百姓都很喜歡他,他也就成了吳中豪傑的領袖,連地方官也要敬他幾分。

秦始皇最後一次巡遊時,經過吳中,許多人前來觀看。站在兩旁的百姓,一見這威風凜凜(lǐn)、豪華壯麗的皇帝車駕賓士而來,都獃獃地站著,大氣也不敢喘(chuǎn)。

只有站在人群里比別人高出一頭的項羽,瞪著濃眉下一雙有神的大眼,脫口說道:「這有什麼了不起,誰都可以取代他!」項梁嚇得趕快捂住項羽的嘴悄悄地警告道:「你在這兒胡說八道,讓別人告發了可是要滅九族的呀。」

回到家裡,項羽埋怨叔父說:「平日您總是讓我練習武藝,學習兵法,讓我念念不忘家國之恨,今天您怎麼這樣膽小怕事呢?」項梁說:「我們是要干一番大事業,不能心急氣躁。要想報仇,就必須學會等待時機。」

就在這一年,秦始皇在回咸陽的路上病死。第二年,二世繼位,陳勝、吳廣在大澤鄉起義。消息傳來以後,項梁和項羽萬分高興和激奮,他們感到為楚國報仇的時機已經到來了,就殺掉了當地的郡守,召集起8000子弟兵,起兵反秦。

4. 成語典故40個50到100字

1、自相矛盾

有個人賣矛和盾。他說盾最牢固,又說矛最銳利。有個人問他用矛來戳盾會如何?他答不出來,古人稱其為自相矛盾。

2、樂不思蜀

三國時期,劉備占據蜀地,創立蜀國。他死後,兒子劉禪繼位,。劉禪昏庸無能,在那些有才乾的大臣死後,蜀國就被魏所滅。劉禪投降後,魏王曹髦(máo)封他一個食俸祿無實權的「安樂公」稱呼,並將他遷居魏國京都許昌居住。

在一次宴會上,司馬昭當著劉禪的面存心部署演出蜀地的歌舞。劉禪侍從人員想到滅亡的故國,都十分難過,劉禪卻對司馬昭說:「此間樂,不思蜀。」他一點兒也不想念蜀國。

3、 卧薪嘗膽

話說吳國與越國打仗,吳王夫差戰敗,其後他每天睡在乾柴上,每天吃苦膽,最終以弱勝強,打敗了越王勾踐,這就是有名的卧薪嘗膽

4、大材小用

南宋末,金國不斷南侵。辛棄疾參加了抗金義軍。辛棄疾到了京城,皇帝只安排他做鎮江府知府。不久,這位愛國英雄在憂憤中病逝。 後來,人們以「大材小用」作成語,比喻才能高,職位低,不能充分發揮作用。

5、劃粥割齏

范仲淹是北宋初年傑出的政治家、文學家。十幾歲時,范仲淹知道了自己的身世,便辭別母親,隻身來到應天府書院,拜當時著名學者感同文為師,學習經邦治國的知識,立志報國為民。

在應天府書院期間,生活條件非常艱苦,他把粥劃成若干塊,鹹菜切成碎末(劃粥割齏),當作一天的飯食。

5. 「沈括運糧」的故事是怎麼回事

北宋時期軍事家沈括率兵抗擊西夏侵擾,行軍作戰,運糧不僅費用多,而且難以載糧遠行,採取何種方式運糧,成了最迫切的問題。

沈括分析計算了後勤人員與作戰兵士在不同行軍天數中的不同比例關系,同時也分析計算了用各種牲畜運糧與人力運糧之間的利弊。

一、假設一個民夫可以背六斗米,士兵自帶五天的干糧:

1、如果一個民夫供應一個士兵,單程只能進軍十八天;若計回程,只能進軍九天。

2、如果三個民夫供應一個士兵,單程可以進軍三十一天;若要計算回程的話,則只能前進十六天。而三個民夫供應一個士兵就已經到達了極限。

二、如果用牲畜運輸,駱駝可以馱三石,馬或騾可以馱一石五斗,驢子可以馱一石。與人工相比,雖然能馱得多,花費也少,但如果不能及時放牧或餵食,牲口就會瘦弱而死。一頭牲口死了,只能連他托的糧食也一同丟棄。相比用人背扛,有利有弊,利害均半。

沈括認為,自運軍糧花費頗大且難以遠行,因此奪取敵軍的糧食至關重要,最後做出了從敵國就地征糧,保障前方供應的重要決策,從而減少了後勤人員的比例,增強了前方作戰的兵力。

(5)行軍運糧典故擴展閱讀:

沈括在摔領抗擊西夏侵擾的征途中,事先規劃,從行軍各類人員背負糧食的基本數據出發,精準分析計算後勤人員與作戰士兵在不同行軍時期的比例關系,同時分析計算牲畜運糧與人員運糧之間的利弊,運籌帷幄,甚至作出從敵國就地征糧以保障前方供應的重要決策。

既保證了戰爭中人與資源的有效匹配,同時又增強了部隊的作戰能力。

沈括這種軍事後勤分析計算體現的是統籌學中分析統籌的樸素思想,對其中的人力、物力、財力等資源進行統籌安排,為管理者提供有依據的最優方案,以實現最有效的管理,常常運用於現代大批量物資運送的事件中。

6. 古代二十萬軍隊行軍打仗十天需消耗多少糧食

1石=10斗=120斤
乾隆三十三年(公元1768年)四月,先期到滇的舒赫德及鄂寧聯合上奏,說征緬有五難。一是辦馬難,按滿兵一萬、漢兵三萬出兵規模算,戰馬、馭馬需十萬匹,急切難辦。二是辦糧難,按四萬兵、十萬馬算,單十個月就需兵糧四十二萬石,全省倉糧也不過三十五萬石,供應嚴重不足。三是行軍難,從內地永昌到邊境就路難走,邊外地形更差。四是轉運難,單從永昌運糧到邊境,按三夫運米一石算,就需百餘萬人次,而如果到了境外,國人不願意出境,境外人煙稀少,僱用役夫幾乎不可能。五是氣候難,水土不適,歷次戰事病故或因病失去戰鬥力者比戰場死傷還多。兩人最後結論就是,對緬甸戰事勝算不大,不如設法招安緬甸。

7. 不佔水源,自斷糧草的典故

北宋與西夏自從慶歷和議以後,雙方一直打打和和,互有勝負。到了宋神宗時期,西夏外戚梁太後與其弟梁乙埋當權,國勢衰落,政治腐敗,西夏舉國上下怨聲載道,民不聊生。梁太後雖多次出兵攻宋,想提高國內政治威望,卻都慘敗而歸。而宋神宗認為西夏無理,下令攻打西夏。宋軍於元豐四年(1081年)11月在慶州(今甘肅慶陽)擊潰夏軍,佔領西夏兩千多里土地。神宗大喜,遂命給事中徐禧、鄜延路兵馬都總管種諤於元豐五年(1082年)9月帶兵攻夏。
種諤西討,得到銀、夏、宥三州卻不能駐守。鄜延路經略安撫使沈括想在橫山修築城牆,俯瞰平夏,築永樂城,朝廷下詔徐禧與內侍李舜舉去探察築城這件事。徐禧、李舜舉及沈括等到延州,蕃漢十餘支軍隊共率領八萬人,民夫運糧的人倍之。李浦率領前軍,呂真為副將;曲珍率領中軍,高永能為副將;王湛率領後軍,景思誼為副將;李稷主持饋餉、修築城牆這些事。謀畫、進止這些事情,實際上由徐禧自己做主,沈括只是負責一同簽字畫押而已。
徐禧說:「銀州雖然占據明堂川、無定河的交匯之處,但舊城東南已為河水所吞沒,其西北邊又被天塹阻隔,實在不如永樂的形勢險厄。我認為銀、夏、宥三州,已經陷沒了百年,今日興復,對於邊將的功勞來說,實在是俊偉,軍隊的士氣,固然已經百倍於之前;但一旦開始建立州城,煩雜費用不可計量。如果選擇要會,建置堡柵,名義上雖然不是州,但卻實際上有這塊地方,舊有的疆塞,仍然在腹心之地。已經與沈括商議修築砦,堡各六個。大砦周長九百步,小的五百步,大堡二百步,小的百步,用工二十三萬人次。」於是修築永樂城,用時十四日修成。徐禧、沈括、李舜舉等人回到米脂。
第二天,幾千名西夏騎兵直赴新城,徐禧立即前去察看。有人對徐禧說「:你開始只是受詔輔佐築城,抵禦敵人,不是你的職責。」徐禧沒有聽從,與李舜舉、李稷一起前行,沈括獨自鎮守米脂。在此之前,種諤認為永樂城距銀州故城不遠,三面絕崖而無水泉,力諫說在永樂築城必然失敗。徐禧怒然變色,對種諤說:「君獨不畏死乎?敢誤成事。」諤曰:「城之必敗,敗則死,拒節制亦死;死於此,猶愈於喪國師而淪異域也。」禧忖度不可以屈服種諤,於是奏諤跋扈異議,皇帝乃下詔種諤守延州。詔書中言道:「 「昨大兵出界,種諤迂路舍取直之利,可降一官;王中正不審議道路迂直利害,及不討盪左廂地分賊黨,可降兩官,並不用敍復法」故而,龍神衛四廂都指揮使、鳳州團練使種諤降授文州刺史,金州觀察使、提舉西太一宮王中正降授嘉州團練使。種諤說:「橫山之勁兵在東,先時已聞賊據米脂及銀、夏等處,故我迎其鋒敗之。軍聲既振,千里之行無敢抗者。若由西路取直,雖近巢穴,大敵出於前,重兵攝於後,則有背腹之憂矣,不知何以御此。」。種諤由是怨懟。
徐禧
不出十日,西夏梁氏遣統軍葉悖麻、咩訛埋等,領六監軍司兵三十萬攻永樂城,曲珍忙報知徐禧等。徐禧與李舜舉、李稷等,統兵往援,令沈括留守米脂。夏兵二十萬屯駐在涇原的邊北,聽聞修築了永樂城,就來侵犯。報信的有十幾波,禧等皆不信,曰:「他們要是來的人多了,正是吾立功取富貴的時候啊」。大將高永享說:「城池小,人又少,還沒有水,不可守。」徐禧認為他動搖軍心,想殺了他,想了想,不久後送到了鄜延路的監獄中。部下高永能建議請求趁西夏沒有列好陣的時候襲擊。徐禧卻說「你知道什麼,王師不鼓不成列。」。永能退,對人說:[我不知道會死在哪裡。]。徐禧以兵萬人列陣城下。夏軍渡永定河後,向宋軍發動猛攻,曲珍在水濱列陣對敵,與西夏軍交戰不利,將士均面帶懼色。曲珍報告徐禧說:「現在眾人的鬥志已動搖,不能戰斗,戰必敗,請收兵入城。」 禧曰:「君為大將,奈何遇敵不戰,先自退邪?」宋軍戰敗,退入城中。夏軍兵圍永樂城,截斷流經城中的水源,永樂城中缺水,「掘井不及泉」,「士卒渴死者太半」。沈括領兵至無定河川,欲分兵救永樂城及應接糧道,為賊兵所隔,不得前。於是上奏說:「已轉戰往綏德城,部督將兵照應諸寨。」。時賊游騎犯米脂,括退保綏德,故有是奏。永樂之始圍也。括僅有兵萬人,不足以戰。括集將佐議曰:「永樂之勝敗,未系邊勢之重輕。綏德,國之門戶,失綏德則延州為敵所逼,勝敗未可知,關中必震。此大機會也,寧釋永樂而救綏德。」。 鄜延路總管種諤因為怨恨徐禧,竟未能及時予以援救。禧日懷兩個燒餅,往來巡城,親以矢石擊賊,困則枕士兵大腿假寐,士皆扶瘡忍渴以拒賊。賊蟻附登城,積屍如山,後來的人踩著他們的屍體登城。夏軍知道沈括退保綏德,永樂孤絕,攻擊的更加急迫。高永能對李稷說:「新城長時間被雨水泡,土質疏鬆,不如盡出金帛招募死士,突圍而出,十人猶可活七八人;不然的話,只是坐以待斃。」。鄜延路副總管曲珍也把這話告訴徐禧,徐禧不聽,並責珍說:「曲侯已敗軍,又欲棄城耶!」
夏軍圍城多日,派遣使者叫城上的人求和,徐禧知道勢必不能戰勝,乃遣呂文惠應之。文惠到了敵軍大帳後,敵帥讓他坐在地上,說道:「你只是個小將,不可以議約,應當讓曲珍來」即遣文惠回去。禧認為曲珍總領軍政,不可去,而景思誼自己請求出使,徐禧說:「萬一蹉跌,恐傷國體。」思誼曰:「如今局勢已經到了這個地步,倘若能用口舌說服他,使他們暫緩進攻以等待外援,不就可以了嗎?想要存活數萬人的性命,豈能顧惜一身耶!」敵帥見思誼,說道:「如果歸還我們的蘭會、米脂,就立即解圍而去。」思誼說:「這是朝廷才能決定的,不是我等邊臣可以自作主張的。」夏軍囚禁了他。
二十日夜,天降大雨,新建城牆浸水後被夏軍擂垮,宋軍飢疲不能拒,夏軍終攻破永樂城,徐禧、李舜舉、高永能死難,稷為亂兵所殺。宋軍一萬多士卒陣亡,得免者十無一二。只有曲珍、王湛、李浦、呂整裸跣逃脫。舜舉將死,撕裂衣襟草奏道:「臣死無所恨,惟願官家勿輕此敵。」。稷亦草奏雲:「臣千苦萬苦也!」。帝中夜得報,起環榻行,徹旦不寐。史稱「靈武之役。
永樂城一戰,西夏軍隊大獲全勝,宋朝想滅掉西夏的夢想已成泡影。 永樂城之戰以後宋夏之間一直矛盾不斷,直到宋紹聖二年(1095年),宋哲宗派人進攻西夏,在米脂大破夏軍以後為止。

8. 與沈括運糧故事相似的其他故事

北宋時期軍事家沈括率兵抗擊西夏侵擾,行軍作戰,運糧不僅費用多,而且難以載版糧遠行,採取何種方式運糧權,成了最迫切的問題。

沈括分析計算了後勤人員與作戰兵士在不同行軍天數中的不同比例關系,同時也分析計算了用各種牲畜運糧與人力運糧之間的利弊。

一、假設一個民夫可以背六斗米,士兵自帶五天的干糧:

1、如果一個民夫供應一個士兵,單程只能進軍十八天;若計回程,只能進軍九天。

2、如果三個民夫供應一個士兵,單程可以進軍三十一天;若要計算回程的話,則只能前進十六天。而三個民夫供應一個士兵就已經到達了極限。

二、如果用牲畜運輸,駱駝可以馱三石,馬或騾可以馱一石五斗,驢子可以馱一石。與人工相比,雖然能馱得多,花費也少,但如果不能及時放牧或餵食,牲口就會瘦弱而死。一頭牲口死了,只能連他托的糧食也一同丟棄。相比用人背扛,有利有弊,利害均半。

沈括認為,自運軍糧花費頗大且難以遠行,因此奪取敵軍的糧食至關重要,最後做出了從敵國就地征糧,保障前方供應的重要決策,從而減少了後勤人員的比例,增強了前方作戰的兵力。

9. 有志者事竟成,百二秦關終屬楚;苦心人天不負,三千越甲可吞吳。典故楹聯

中國歷史上留下不少經典文學作品,有著著非常高文學水平和研究價值,其中最出名的就是四大名著。這不單單是中國的文化遺產,同樣是世界寶貴的文化遺產。除此之外,在其他經典文學作品當中,清朝詩人蒲松齡寫的《聊齋志異》同樣具有很高的文學水平和研究價值。

他當時為了鼓勵和激勵自己,就在一個銅鎮尺上刻下了這段自勉聯,以此來告誡和鞭策自己。放棄了考取功名的蒲松齡,開始了長達40年的著書生涯,除了成了傳世的《聊齋志異》之外,還寫了不少詩文、戲劇、俚曲以及有關農業、醫葯方面的書籍,光是流傳於世的就有將近200萬言。

10. 秦晉之好出自什麼典故

秦穆公為了籠絡公子圉,把自己的女兒懷贏嫁給了他。這在當時的社會來說,是一件親上加親的事,按理關系應該是很穩固的了。

然而公子圉聽說自己的父親病了,外公家又被秦國滅亡,害怕國君的位置會被傳給別人,跑回晉國。秦穆公立即決定要幫助重耳當上晉國國君,把逃到楚國的重耳接過來。

還要把女兒懷贏改嫁給他,第二年,夷吾一死,公子圉就做了晉國君主,跟秦國不相往來,重耳在秦穆公的幫助下,當上了晉國的新國君,成為有名的「春秋五霸」中的晉文公。

秦穆公也在重耳死後不久,借機打敗已經成為中原的霸主的晉國,也成了「春秋五霸」之一。

因此秦晉之好代表的是一種政治上的聯姻,是國家之間的聯合,但後來漸漸將男女之間的婚姻也稱作結為「秦晉之好」。

(10)行軍運糧典故擴展閱讀:

「秦晉之好」實是一種典型的政治婚姻,這種婚姻的功能不是保障個人的或家庭的幸福,而是旨在實現政治溝通與政治結盟(因此亦稱「秦晉之匹」、「秦晉之盟」或「秦晉之約」)。

春秋之後的後世君主,也善於利於聯姻來強化政治聯盟。東漢的劉秀原娶美人陰麗華為妻,後來為了籠絡河北真定恭王劉揚勢力,又娶劉揚外甥女郭聖通為妻。

劉秀登基後,封郭聖通為後。待北方劉姓集團被征服,又廢了郭聖通,可見其聯姻策略是出於政治考慮。

熱點內容
古代勵志的名言 發布:2021-03-16 21:50:46 瀏覽:209
形容兒孫繞膝的詩句 發布:2021-03-16 21:49:35 瀏覽:878
席慕蓉賞析印記 發布:2021-03-16 21:48:26 瀏覽:311
權力很大含有手的成語 發布:2021-03-16 21:48:22 瀏覽:584
能聽的兒童故事 發布:2021-03-16 21:48:15 瀏覽:285
關於足球的詩歌詞句 發布:2021-03-16 21:47:40 瀏覽:870
拖拉機的古詩 發布:2021-03-16 21:42:53 瀏覽:571
亮甜的詩句 發布:2021-03-16 21:42:00 瀏覽:831
廣東話生日快樂祝福語 發布:2021-03-16 21:38:55 瀏覽:409
噓的短句 發布:2021-03-16 21:38:07 瀏覽:8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