蔻的典故
㈠ 豆蔻詞工,封狼居胥,這些典故都是什麼意思出處在那
【豆蔻詞工】
杜牧《贈別》(其一):娉娉裊裊十三餘,豆蔻梢頭二月初。春風十里揚州路,卷上珠簾總不如。
娉娉:字讀pīng ;形容女子美好的樣子。
裊裊:字讀niǎo ;形容女子纖長柔美的樣子。
「豆蔻」句:豆蔻花淡紅而鮮艷,二月初尚未大開,藉此來比喻十三四歲的女子。
「春風」兩句:據唐人小說載,揚州繁華,「九里三十步街中,珠翠填咽,邈若仙境」。後句的意思是:珠簾捲起,別的女子都不如這位妓女美貌。
這首詩是杜牧在大和九年(835年)由淮南節度府掌書記升監察御史,離揚州,赴長安,與妓女贈別時的作品,他當時三十三歲。據唐人小說載,杜牧在揚州任職時,「供職之外,惟以宴遊為事」,生活比較放盪,淮南節度使對他曾有規勸,後來他也有所悔悟。姜夔(葵kuí)在《揚州慢》詞中說:「縱豆蔻詞工,青樓夢好,難賦深情。」主要是以杜牧《贈別》、《遣懷》(詳見「青樓夢好」條)兩首詩為例,以「工」、「好」二字來贊美杜牧傑出的才華,意在說明即使有杜牧那樣的詩才,也難以抒發自己對戰後揚州一片荒涼景象的悲痛之情。
封狼居胥
原指 漢 大將 霍去病 登 狼居山 築壇祭天以告成功之事。《漢書·霍去病傳》:「票騎將軍 去病 率師躬將所獲 葷允 之士,約輕齎,絕大幕,涉獲單於 章渠 ,以誅 北車耆 ,轉系左大將 雙 ,獲旗鼓,歷度 難侯 ,濟 弓盧 ,獲 屯頭王 、 韓王 等三人,將軍、相國、當戶、都尉八十三人,封 狼居胥山 ,禪於 姑衍 ,登臨 翰海 。」 顏師古 注引 張晏 曰:「有大功,故增山而廣地也。」後用以指建立顯赫武功。
㈡ 有關紅豆蔻的典故
有關豆蔻的典故:豆蔻詞工,青樓夢好:出處《揚州慢》
縱豆蔻詞工,青樓夢好,難賦深情專
含義:豆屬蔻:杜牧《贈別》:「豆蔻梢頭二月初」。形容少女美麗;青樓,妓院,杜牧在
揚州常和名妓來往,寫有「十年一覺揚州夢,贏得青樓薄倖」詩句
滿意請採納!
㈢ 豆蔻年華,'豆蔻'典故出自於哪裡
豆蔻年華,
出自杜牧的詩「豆蔻梢頭二月初」。豆蔻,在詩中是拿山姜屬的草豆蔻做比喻,草豆蔻開出的花很美,杜牧以此形容少女。
㈣ 豆蔻年華的豆蔻是什麼意思
豆蒄:多年生草本植物,比喻處女。
豆蔻年華
【解釋】:指女子十三四歲時。
【出自】:魯迅《且介亭雜文二集·論人言可畏》:一遇到女人,可就要發揮才藻了,不是「徐娘半老,風韻猶存」,就是「豆蔻年華,玲瓏可愛」。
【示例】:而正值豆蔻年華的我卻渴望母女間有一種推心置腹的傾心交談。
【語法】:偏正式;作主語、賓語;含褒義
【近義詞】含苞欲放、含苞待放、金色年華、黃花少年、二八年華、及笄年華、錦瑟年華、含羞待放、黃金時代
【反義詞】桑榆暮景、人老珠黃、風燭殘年、有生之年、不惑之年
(4)蔻的典故擴展閱讀
1、豆蔻年華的近義詞
二八年華
【解釋】:十五六歲的好年華。指人最美好的青春時代 。一般都是用來形容女孩子的黃金年齡。
【出自】:李白《江夏行》:「正見當壚女,紅妝二八年。」
正好見一個賣酒的少婦,年方二八,紅妝靚然,與夫一同當壚賣酒。
【示例】:明明是二八年華,給人的感覺卻是那樣的悲涼,擁有著這個年紀不該有的滄桑。
【語法】:偏正式;作主語、賓語;含褒義
2、豆蔻年華的反義詞
風燭殘年
【解釋】:風燭:被風吹的蠟燭,容易熄滅;殘年:殘余的歲月,指在世不太久。比喻人到了接近死亡的晚年。
【出自】:老舍《四世同堂》六:「有許多象祁老者的老人,希望在太平中度過風燭殘年,而侵略者的槍炮打碎了他們的希望。」
【示例】:畫中的老人雖然已是風燭殘年,眼睛裡卻充滿了對生活的熱愛。
【語法】:偏正式;作賓語、定語、分句;含褒義
㈤ 豆蔻關於哪個典故
豆蔻年華, 出自杜牧的詩「豆蔻梢頭二月初」。豆蔻,在詩中是拿山姜屬的草豆蔻做比喻,草豆蔻開出的花很美,杜牧以此形容少女。
㈥ 相思只在丁香枝頭豆蔻梢頭 用了什麼典故
以丁香喻愁,是中國詩詞的一種傳統的表現手法.如李璟
(南唐中主)
《攤破浣溪沙專》詞中有句雲:青鳥不傳雲屬外信,丁香空結雨中愁,近代著名的那首戴望舒的<<雨巷>>,也是以丁香比興來抒發情感.至於豆蔻則典出唐代杜牧的那首名詩:娉娉裊裊十三餘,
豆蔻梢頭二月初。
春風十里揚州路,
卷上珠簾總不如。
詩中以初春枝頭的豆蔻比喻十三四歲少女的美好姿態.即指自己中意但因故不能如願的意中人.你所問的這句詞的意思理解起來就是:由豆蔻聯想到自己的情人,但是因為天各一方,惹起綿綿無盡的相思.丁香,豆蔻也可指詞人對自己居住的實景描繪,也可視作一種比興,因為這兩種美好的事物也正是自己情緒的最美代言.
眼兒媚
宋-王
雱
楊柳絲絲弄輕柔,
煙縷織成愁。
海棠未雨,
梨花先雷,
一半春休。
而今往事難重省,
歸夢繞秦樓。
相思只在,
丁香枝上,
豆蔻梢頭。
㈦ 豆蔻年華,'豆蔻'典故出自於哪裡
解釋:豆蒄:多年生草本植物,比喻處女。指女子十三四歲時。
典故:唐·杜牧《贈別》詩:「娉娉裊裊十三餘,豆蔻梢頭二月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