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寓意典故 » 經濟學著名的寓言

經濟學著名的寓言

發布時間: 2021-01-15 22:33:09

㈠ 蜜蜂的寓言所包含的經濟學原理屬於什麼主義

「蜜蜂的寓言」是現代自由主義經濟學和經濟倫理的基本隱喻。其理論主旨是弘揚私慾,相信市場對私人惡行具有神奇的轉化和凈化力量,認定出於道德情懷的行為不僅不可行而且可能危及公共利益。

㈡ 有沒有類似「一頭死驢的啟事」這樣關於經濟學的寓言故事

你這抄是營銷學的寓言故事,襲我說一個:
一個管理學家看到一個農夫在喂牛,正在將草料一叉一叉往牛棚上面放,管理學家問:「草料應該放在地上或者食槽里,為什麼你要放在牛棚上面?」農夫說:「這種草料草質不好,放在地上或者食槽里,牛看都不會看一眼,放在牛棚上面,它能吃到但是要費點勁,這樣它反而會一點一點的全吃光」

㈢ 急求<拉封丹寓言>中布利丹毛驢故事的經濟學涵義

布利丹毛驢的選擇

經濟學是選擇的科學,我們從《拉封丹寓言》中的那頭布利丹毛驢,進入經濟學的聖殿。
先看—— 布利丹毛驢的選擇 《拉封丹寓言》中有一頭著名的布利丹毛驢,它面對兩捆乾草,不知該吃哪一捆好,最後竟然餓死了。 布利丹毛驢面臨的問題是經濟學家所說的選擇問題。經濟學家所說的選擇,說明人的慾望是無限的,但用於滿足慾望的資源是有限的。所以,要決定用什麼資源去滿足哪些慾望,這就是資源配置問題。經濟學的目標,正是要實現資源配置的最優化。其實,每個人也和布利丹毛驢一樣,面臨在兩捆乾草之間做出選擇的問題。 布利丹毛驢做不出選擇而餓死,說明做出選擇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其根源,在於在資源有限的情況下,有所得必有所失。為了得而失去的東西,被稱為機會成本。就布利丹毛驢而言,它選擇一捆乾草,必須放棄另一捆乾草。放棄的乾草,就是得到乾草的機會成本。經濟學家常說,世界上沒有免費的午餐,就是指任何選擇行為,都有機會成本。 經濟學家在談資源的稀缺性時,往往指客觀存在的物質資源,如勞動、資本、自然資源等等。因此,選擇就是要實現有限資源下的最大化。在按照這種思路做出選擇時,人們往往把收入最大化、利潤最大化,或其他物質利益的最大化,作為目標,而忘記了個人的能力——包括創造財富的能力和享受財富的能力——也是有限的。布利丹毛驢犯的正是這個錯誤。這頭驢子的消費能力(能吃的乾草)是有限的,在兩捆乾草中,吃一捆就足夠了。但它覺得哪一捆都好,都捨不得放棄,最後哪一捆都沒吃到,餓死了。 驢子畢竟是驢子。在寓言中,驢子都是愚蠢的,所以才有蠢驢之說。但人們在嘲笑驢子時,卻往往忘記了,他們有時也會像驢子那麼蠢。一個既愛白馬王子又愛大款,不知和哪一個結婚好的美女,不就是一頭漂亮的布利丹毛驢嗎?一個女人不能同時與兩個男人明媒正娶地結婚(這是法律給出的限制),與白馬王子結婚的機會成本是放棄財富,與大款結婚的機會成本是放棄美色。兩者都不願放棄,就成了布利丹毛驢。 像美女這樣的布利丹毛驢選擇困境,也許並不具有普遍性,因為美女畢竟是稀缺資源,白馬王子和大款都想得到。但每個人都面臨類似的困境,每個人都面臨從事什麼職業的選擇。從政當官,有地位有權力,但不能發財;從商當企業家,有錢,但無權無地位;從文當學者,有地位,但無錢。這是擺在每個人面前的三捆乾草,每捆都很誘人。但人的能力有限,只能從事一種職業。只能選一種者可以成為成功的政治家、企業家或學者。類似布利丹毛驢者,往往一事無成。但世界上的布利丹毛驢真還不少。一些當官者還想發財,利用職權戴一頂教授博導,甚至院士的帽子,結果成了貪官或沽名釣譽者,被世人所不齒。一些從商者一心想當宮,花錢買官,犯了行賄罪。至於那些一心要鑽入官場或發財的文人,結局也是不倫不類,沒學問只好去剽竊。這些人不都成了餓死的布利丹毛驢了嗎? 每個人面臨的另一個重要選擇,是事業與家庭生活幸福。這種選擇不同於布利丹毛驢在兩捆乾草之中選一捆的選擇,而是要在兩捆乾草中求得一種平衡。這就是說,布利丹毛驢覺得兩捆乾草都好,可以每捆乾草都吃一半,不至於餓死,或兩捆都吃掉撐死。人的時間和精力都是有限的(資源稀缺),對事業與家庭幸福的期望是無限的(慾望無限)。正確的原則,不是為了一個放棄另一個,而是在兩者之間選擇一種平衡。那種為了事業(賺錢或當官)而放棄家庭幸福,或者滿足於過一種小日子而沒有追求的人,都是布利丹毛驢,因為在這兩者之中完全放棄了另一個,實際上仍是一事無成。你見過家庭後院起火而事業成功的人,或者一事無成仍有家庭幸福的人嗎?《笑傲江湖》中的岳不群,選擇了當五嶽盟主而放棄其他一切,最後不就是布利丹毛驢餓死的下場嗎? 經濟學所說的最大化並不是物質的最大化。對一個社會而言,最大化並不是GDP最大化,對一個人而言,最大化也不是財富最大化。社會的最大化是社會福利最大化,GDP之所以重要在於它是社會福利提高的基礎,不能把GDP最大化作為惟一目標是因為 GDP並不等於幸福。個人的最大化是幸福的最大化,財富之所以重要在於它是幸福的物質基礎,不能把財富作為惟一目標,是因為財富並不等於幸福。社會應該協調發展,人也要追求全面的幸福。這才是選擇的真正目標,也才是經濟學的真諦。 許多人都把經濟學作為一門賺錢的學問,認為它能使一個國家GDP增長或使一個人發財。這是一種誤解。布利丹毛驢式的錯誤,正由此而來。在學習經濟學時,要記住英國文豪蕭伯納的一句話:經濟學是一門使人生幸福的藝術。 市場經濟是一種符合人性的經濟制度。為這種制度服務的現代經濟學,也必須從永恆不變的人性出發。所以,學經濟學首先必須了解—— 人性和理性人假設 中國自古以來就有性善和性惡的爭論,但無論哪一派都認為存在著抽象的普遍的人性。「性相近,習相遠」,正說明了這個道理。那麼,人性變不變呢?13世紀亞美尼亞作家奧洛比安的寓言「伶鼬和老鼠」,說明了人性的不變性。 有一隻伶鼬,狂熱地愛上了一個小夥子。它向愛神祈禱,把它變成一個美麗的少女。愛神滿足了它的心願,它幸福地與自己心儀的小夥子結婚了。在熱鬧非凡的婚禮上,突然一隻老鼠從門口跑過去,這位新娘忘卻了一切,狂奔過去追老鼠。作者的寓意是:本性難移,動物和人,概莫如此。中國的「白蛇傳」與這個寓言同工異曲。你看,白蛇都變成人了,但蛇的本性仍不變,飲了雄黃酒就露出了本性。中國有句俗話說,「江山易改,本性難移。」這里的本性,主要不是指個人的性格,而是人類共同的本性。現在我們都承認,人的本性是利己,即所從事一切活動的目的,是個人利益最大化。現代生物學,證明了這是人和動物的本性。 經濟學是建立在對這種人性承認的基礎之上的,因此,經濟學的基本前提,是理性人假設。理性人,就是一切行為的目標為個人利益最大化的人。經濟學正是在這一假設之下研究資源既定時的最大化問題。對社會是GDP和社會福利最大化,對個人是收入和效用最大化,對企業是利潤最大化和企業資產價值最大化。正是在對這種最大化的研究中得出了許多有意義的結論。離開這個假設,經濟學的全部內容都要被推翻。 一些經濟學界內外的學者,對這個假設提出過不少批評。一些人舉出了許多事實說明人並不自私,比如捨己救人,願意為保衛祖國而犧牲,或者富人在死後把財產捐給社會等等。這些現象的存在,是不是與理性人假設矛盾呢?我們不否認利他主義行為的存在。而且也不否認,人性中除了利己之外,還有同情心、關愛同胞、關心社會等善良的一面存在。同時,我們也不否認提倡奉獻精神的意義。但是承認人利己的本性與這一切並不矛盾。理性人的假設不僅正確,而且必要。說理性人的假設正確,並不是說它適用於每一個人(例如這個假設就不適用於雷鋒這樣的英雄)和每一個人的一切行為(一個為個人利益做事的人,在祖國危難之際也會犧牲自己保家衛國),是指它適用於絕大多數人的絕大多數行為。這就是說,在正常情況下,大多數人從事活動的出發點都是個人利益。說理性人的假設必要是因為,經濟學作為一個統一的理論體系,必須有一個確定的假設前提。如果既假設人是利己的,又假設人是利他的,經濟學能得出什麼結論呢? 對經濟學理性人假設的誤解,還來自另一種形而上學的觀點:把利己與利他、個人利益與社會利益對立起來。經濟學的最偉大發現,正是把利己與利他、個人利益與社會利益統一了起來。英國經濟學家亞當·斯密,對經濟學的開創性貢獻,正在於此。理性人的假設是斯密提出來的,他並不是贊揚這種利己性,只是承認它是無法更改的人性——正如伶鼬變為美女,仍忘不了抓老鼠一樣。他認為,每個人對個人利益的追求,可以實現社會利益。他說:「各個人都不斷地努力為他自己所能支配的資本找到最有利的用途。固然,他所考慮的不是社會利益,而是他自身利益,但他對自身利益的研究,自然會或者毋寧說必然會引導他選定最有利於社會的用途。」把這種對個人利益追求,引導向社會利益的是「看不見的手」,即價格機制。每個人為了自己的個人利益,要最有效地利用自己的資源,這時整個社會就實現了資源有效利用。承認人的利己,又把利己引導向利他,正是市場經濟的偉大之處。 經濟學是選擇的科學,我們從《拉封丹寓言》中的那頭布利丹毛驢,進入經濟學的聖殿。先看—— 布利丹毛驢的選擇 《拉封丹寓言》中有一頭著名的布利丹毛驢,它面對兩捆乾草,不知該吃哪一捆好,最後竟然餓死了。 布利丹毛驢面臨的問題是經濟學家所說的選擇問題。經濟學家所說的選擇,說明人的慾望是無限的,但用於滿足慾望的資源是有限的。所以,要決定用什麼資源去滿足哪些慾望,這就是資源配置問題。經濟學的目標,正是要實現資源配置的最優化。其實,每個人也和布利丹毛驢一樣,面臨在兩捆乾草之間做出選擇的問題。 布利丹毛驢做不出選擇而餓死,說明做出選擇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其根源,在於在資源有限的情況下,有所得必有所失。為了得而失去的東西,被稱為機會成本。就布利丹毛驢而言,它選擇一捆乾草,必須放棄另一捆乾草。放棄的乾草,就是得到乾草的機會成本。經濟學家常說,世界上沒有免費的午餐,就是指任何選擇行為,都有機會成本。 經濟學家在談資源的稀缺性時,往往指客觀存在的物質資源,如勞動、資本、自然資源等等。因此,選擇就是要實現有限資源下的最大化。在按照這種思路做出選擇時,人們往往把收入最大化、利潤最大化,或其他物質利益的最大化,作為目標,而忘記了個人的能力——包括創造財富的能力和享受財富的能力——也是有限的。布利丹毛驢犯的正是這個錯誤。這頭驢子的消費能力(能吃的乾草)是有限的,在兩捆乾草中,吃一捆就足夠了。但它覺得哪一捆都好,都捨不得放棄,最後哪一捆都沒吃到,餓死了。 驢子畢竟是驢子。在寓言中,驢子都是愚蠢的,所以才有蠢驢之說。但人們在嘲笑驢子時,卻往往忘記了,他們有時也會像驢子那麼蠢。一個既愛白馬王子又愛大款,不知和哪一個結婚好的美女,不就是一頭漂亮的布利丹毛驢嗎?一個女人不能同時與兩個男人明媒正娶地結婚(這是法律給出的限制),與白馬王子結婚的機會成本是放棄財富,與大款結婚的機會成本是放棄美色。兩者都不願放棄,就成了布利丹毛驢。 像美女這樣的布利丹毛驢選擇困境,也許並不具有普遍性,因為美女畢竟是稀缺資源,白馬王子和大款都想得到。但每個人都面臨類似的困境,每個人都面臨從事什麼職業的選擇。從政當官,有地位有權力,但不能發財;從商當企業家,有錢,但無權無地位;從文當學者,有地位,但無錢。這是擺在每個人面前的三捆乾草,每捆都很誘人。但人的能力有限,只能從事一種職業。只能選一種者可以成為成功的政治家、企業家或學者。類似布利丹毛驢者,往往一事無成。但世界上的布利丹毛驢真還不少。一些當官者還想發財,利用職權戴一頂教授博導,甚至院士的帽子,結果成了貪官或沽名釣譽者,被世人所不齒。一些從商者一心想當宮,花錢買官,犯了行賄罪。至於那些一心要鑽入官場或發財的文人,結局也是不倫不類,沒學問只好去剽竊。這些人不都成了餓死的布利丹毛驢了嗎? 每個人面臨的另一個重要選擇,是事業與家庭生活幸福。這種選擇不同於布利丹毛驢在兩捆乾草之中選一捆的選擇,而是要在兩捆乾草中求得一種平衡。這就是說,布利丹毛驢覺得兩捆乾草都好,可以每捆乾草都吃一半,不至於餓死,或兩捆都吃掉撐死。人的時間和精力都是有限的(資源稀缺),對事業與家庭幸福的期望是無限的(慾望無限)。正確的原則,不是為了一個放棄另一個,而是在兩者之間選擇一種平衡。那種為了事業(賺錢或當官)而放棄家庭幸福,或者滿足於過一種小日子而沒有追求的人,都是布利丹毛驢,因為在這兩者之中完全放棄了另一個,實際上仍是一事無成。你見過家庭後院起火而事業成功的人,或者一事無成仍有家庭幸福的人嗎?《笑傲江湖》中的岳不群,選擇了當五嶽盟主而放棄其他一切,最後不就是布利丹毛驢餓死的下場嗎? 經濟學所說的最大化並不是物質的最大化。對一個社會而言,最大化並不是GDP最大化,對一個人而言,最大化也不是財富最大化。社會的最大化是社會福利最大化,GDP之所以重要在於它是社會福利提高的基礎,不能把GDP最大化作為惟一目標是因為 GDP並不等於幸福。個人的最大化是幸福的最大化,財富之所以重要在於它是幸福的物質基礎,不能把財富作為惟一目標,是因為財富並不等於幸福。社會應該協調發展,人也要追求全面的幸福。這才是選擇的真正目標,也才是經濟學的真諦。 許多人都把經濟學作為一門賺錢的學問,認為它能使一個國家GDP增長或使一個人發財。這是一種誤解。布利丹毛驢式的錯誤,正由此而來。在學習經濟學時,要記住英國文豪蕭伯納的一句話:經濟學是一門使人生幸福的藝術。 市場經濟是一種符合人性的經濟制度。為這種制度服務的現代經濟學,也必須從永恆不變的人性出發。所以,學經濟學首先必須了解—— 人性和理性人假設 中國自古以來就有性善和性惡的爭論,但無論哪一派都認為存在著抽象的普遍的人性。「性相近,習相遠」,正說明了這個道理。那麼,人性變不變呢?13世紀亞美尼亞作家奧洛比安的寓言「伶鼬和老鼠」,說明了人性的不變性。 有一隻伶鼬,狂熱地愛上了一個小夥子。它向愛神祈禱,把它變成一個美麗的少女。愛神滿足了它的心願,它幸福地與自己心儀的小夥子結婚了。在熱鬧非凡的婚禮上,突然一隻老鼠從門口跑過去,這位新娘忘卻了一切,狂奔過去追老鼠。作者的寓意是:本性難移,動物和人,概莫如此。中國的「白蛇傳」與這個寓言同工異曲。你看,白蛇都變成人了,但蛇的本性仍不變,飲了雄黃酒就露出了本性。中國有句俗話說,「江山易改,本性難移。」這里的本性,主要不是指個人的性格,而是人類共同的本性。現在我們都承認,人的本性是利己,即所從事一切活動的目的,是個人利益最大化。現代生物學,證明了這是人和動物的本性。 經濟學是建立在對這種人性承認的基礎之上的,因此,經濟學的基本前提,是理性人假設。理性人,就是一切行為的目標為個人利益最大化的人。經濟學正是在這一假設之下研究資源既定時的最大化問題。對社會是GDP和社會福利最大化,對個人是收入和效用最大化,對企業是利潤最大化和企業資產價值最大化。正是在對這種最大化的研究中得出了許多有意義的結論。離開這個假設,經濟學的全部內容都要被推翻。 一些經濟學界內外的學者,對這個假設提出過不少批評。一些人舉出了許多事實說明人並不自私,比如捨己救人,願意為保衛祖國而犧牲,或者富人在死後把財產捐給社會等等。這些現象的存在,是不是與理性人假設矛盾呢?我們不否認利他主義行為的存在。而且也不否認,人性中除了利己之外,還有同情心、關愛同胞、關心社會等善良的一面存在。同時,我們也不否認提倡奉獻精神的意義。但是承認人利己的本性與這一切並不矛盾。理性人的假設不僅正確,而且必要。說理性人的假設正確,並不是說它適用於每一個人(例如這個假設就不適用於雷鋒這樣的英雄)和每一個人的一切行為(一個為個人利益做事的人,在祖國危難之際也會犧牲自己保家衛國),是指它適用於絕大多數人的絕大多數行為。這就是說,在正常情況下,大多數人從事活動的出發點都是個人利益。說理性人的假設必要是因為,經濟學作為一個統一的理論體系,必須有一個確定的假設前提。如果既假設人是利己的,又假設人是利他的,經濟學能得出什麼結論呢? 對經濟學理性人假設的誤解,還來自另一種形而上學的觀點:把利己與利他、個人利益與社會利益對立起來。經濟學的最偉大發現,正是把利己與利他、個人利益與社會利益統一了起來。英國經濟學家亞當·斯密,對經濟學的開創性貢獻,正在於此。理性人的假設是斯密提出來的,他並不是贊揚這種利己性,只是承認它是無法更改的人性——正如伶鼬變為美女,仍忘不了抓老鼠一樣。他認為,每個人對個人利益的追求,可以實現社會利益。他說:「各個人都不斷地努力為他自己所能支配的資本找到最有利的用途。固然,他所考慮的不是社會利益,而是他自身利益,但他對自身利益的研究,自然會或者毋寧說必然會引導他選定最有利於社會的用途。」把這種對個人利益追求,引導向社會利益的是「看不見的手」,即價格機制。每個人為了自己的個人利益,要最有效地利用自己的資源,這時整個社會就實現了資源有效利用。承認人的利己,又把利己引導向利他,正是市場經濟的偉大之處。 傳統社會是主張「存天理滅人慾」的,把人性看作萬惡之源,要求人們「克己復禮」。結果怎麼樣呢?整個社會處於上千年的停滯狀態,人民生活極其貧窮。利己的人性消滅了嗎?老百姓的人性被強制消滅了,但倡導滅人性者的人性,都發展為獸性。滿嘴仁義道德,滿肚子男盜女娼,他們提倡的是自己根本不打算去實踐的偽道德。一部《十日談》,正揭露了這些偽道學、假正人君子的丑惡嘴臉。 市場經濟承認人性的合理性,承認人利己的行為是正當的。任何一次啟蒙運動,都是從對人性的承認開始的。市場經濟制度把人的利己心和利己行為,變成了增加社會財富、推動歷史進步的動力。 經濟學家把慾望作為人類社會進步的動力。但要正確理解這一點,必須記住—— 慾望不是貪婪 古今中外,有許多寓言都是諷刺人貪得無厭的,隨手揀一個大家不太熟悉的。 明代劉之卿,算不上名人,只是萬曆年間的一個禮部主事。他所著的《賢奕篇》,亦不是什麼名著,但有一個「王婆釀酒」的寓言,頗有趣味。王婆以釀酒為生,有個道士常到她家借宿,共喝了幾百壺酒,也沒給錢。王婆亦沒計較。一天,道士說:我喝你那麼多酒,也沒錢給你,就給你挖一口井吧。井挖出後,湧出的全是好酒。王婆自然發財了。以後,道士又來問王婆酒好不好,王婆說,酒倒是好,就是沒有用來喂豬的酒糟。道士聽說,笑著在牆上題一首打油詩:「天高不算高,人心第一高。井水做酒賣,還道無酒糟。」寫完走了,以後這個井也不出酒了。 這個故事與普希金的「金魚與漁夫」的故事,有相似之處,不過我相信,普希金沒有侵犯版權。不同時代不同國度的人,寫出了相同的寓言故事,說明這種現象的普遍性。 經濟學家承認利己是人的本性,即人從事經濟活動的目的,是實現個人利益最大化。這種利己來自人的慾望。人有七情六慾,連一本正經的孔夫子也承認「食色性也」。滿足這種慾望,需要物質財富或精神財富。有了錢,才能購買滿足各種慾望的物品與勞務。所以,人追求個人利益最大化,想多賺錢無可厚非。人類慾望的特點是無限性,一個慾望滿足了,又會產生新的慾望,永無止境。正是這種慾望的無限性,推動了人類社會進步。從這種意義上說,慾望是社會進步的推動力。如果人沒有了慾望,沒有了滿足慾望的追求,社會就無法進步了。 傳統的倫理觀,把慾望作為萬惡之源,主張「存天理,滅人慾」,這是對人性的扼殺。經濟學家對慾望和利己的肯定,無疑是歷史的進步。但特別要強調的是,慾望、利己並不等同於貪婪。亞當·斯密在《國富論》中肯定了由慾望產生利己的合理性,但他嚴格區分了利己與貪婪。他的另一部名著是《道德情操論》,「道德情操」一詞是指人判斷克制私利的能力。《道德情操論》一書,正是要說明利己的人如何在社會中控制自己的私慾和行為,使得由利己的人構成的社會,也是一個有道德的社會。斯密明確地反對貪婪。他的這兩部著作,構成既承認利己,又要以道德克制貪婪的理想市場經濟社會。 慾望與貪婪有什麼不同呢?慾望是人正當的要求。它與人滿足慾望的能力應該是匹配的。換句話說,慾望是以自己的能力可以滿足的,或通過正當途徑的努力可以實現的。貪婪則是要去滿足無法實現的慾望。在上面的寓言中,井裡既出酒又出酒糟就是無法實現的,所以,王婆希望有酒還有酒糟,就不是正當慾望,而成了一種貪婪。在現實中,一個有能力的人,想買一輛車是正當的慾望,還可以促進汽車業發展和經濟繁榮。但一個身無分文的人,想馬上要一輛汽車就屬於貪婪。不切實際地想做自己根本做不到的事,就會使慾望變為貪婪。 乍一看,慾望和貪婪都是無限的,但實際上這兩者之間有著本質的區別。美國心理學家把人由慾望產生的需求,分為五個層次。正常來說,一個層次的慾望滿足了,再產生新的慾望,而最高層次的自我實現則是無止境的。這就是說,人的正常慾望應該隨能力的提高而產生。比如,在你的收入滿足了基本生活要求之後,就可以產生新的慾望,比如買一輛車。這就是正常的慾望更新。如果連飯也吃不飽就整天想買車,大概只能算是貪婪了。 強調把利己、慾望和貪婪分開的一個重要原因是,慾望推動人努力工作,而貪婪則會使人犯罪。再接著上個例子說,當你滿足了基本生活需求之後想買車,你就會為實現這一目標而努力工作,或者在本單位做出業績,或者去兼職,這都有利於整個社會。但如果是貪婪,每天只想迅速發財致富,就很可能走上犯罪之路。許多人正是被貪婪推上不歸路的——從搶劫犯到貪官都是如此。慾望與貪婪往往只有一步之遙,但真理跨過一步就是謬誤。 人的慾望是很容易變為貪婪的。斯密多次強調這兩者之間的區別正是看到這種可能性。一個社會對財富的慾望一旦變為貪婪,就變為對大自然的掠奪,一個人對財富的慾望一旦變為貪婪就不會勤奮工作,而是想歪門邪道了。 防止慾望(勤奮工作的動力)變為貪婪(犯罪的根源)的辦法,就個人而言是提高自己的道德自律。這也是先賢們經常勸告我們的。但僅僅靠這種勸說是無用的。作為一個社會還需要有制度上的防範,這就是法律的威懾力。對那些貪婪犯罪者的嚴懲正是要給其他人以警示,正如道士對王婆的懲罰是她連酒也得不到一樣。道士不僅是在懲罰王婆的貪心,而且還是在警告後人別學王婆的樣子。 現實中的王婆實在太多了,在市場經濟的今天讀讀這則寓言,太有意義了。 市場經濟創造了巨大的社會財富,也創造了輝煌的精神文明。正是在這種基礎上,人性升華了,越來越多的人更關心他人和社會。億萬富翁不再是守財奴,而成為社會公益事業的贊助者。我們不否認市場經濟下還有罪惡,但與傳統社會比一比,哪一個更好? 與生俱來的人性,是不能改變的——無論是用暴力還是道德說教,我們只能利用與引導人性。伶鼬改不了抓老鼠的本性也沒什麼,反正它的體形已是美女了。這個與它結婚的小夥子,利用它的本性來消滅家裡的老鼠,甚至可以讓它為鄰居抓老鼠賺錢,豈不既符合了它的本性、又增加了自己收入、也為社會做了一件好事嗎? (作者:著名經濟學家,現為清華等多所知名院校兼職教授) 布利丹毛驢的選擇 梁小民

㈣ 請問有沒有類似於斯塔夫里阿諾斯的《全球通史》和曼昆的《經濟學原理》的其他各學科著作

《胡雪岩全傳》
經商要學胡雪岩生意人的範本經世致用的處世運籌學中國財經小說經典著作從商必讀經典名作運籌學"古有先秦陶朱公,近有晚清胡雪岩。"一代紅頂商人雪岩在中國近代商業史上的地位,堪與中國古代"商聖"陶朱公范蠡相媲美,後人譽之為"亞商聖"。胡雪岩是中國晚清第一大豪商,他是中國歷史上第一個與外國銀行開展金融業務往來的人;第一個獲清廷特賜二品頂戴、賞黃馬褂、准紫禁城騎馬的殊榮。

《國富論》
西方經濟學的"聖經"經濟學的網路全書影響世界歷史的10本書之一影響人類文化的100本書之一影響中國近代社會的經典譯作對人類發展進程產生過深遠影響的書籍1986年法國《讀書》雜志推薦的理想藏書《國富論》出版於資本主義發展初期,在英國工業革命以前,書中總結了近代初期各國資本主義發展的經驗,批判吸收了當時的重要經濟理論,對整個國民經濟的運動過程做了系統的描述,被譽為"第一部系統的偉大的經濟學著作"。該書作者亞當•斯密因此獲得了政治經濟學古典學派"創立者"的稱號。從大約1790年起,亞當•斯密就成了專業人員特別是教授們的導師。

《伊索寓言》
世界上擁有讀者最多的一本書,它對西方倫理道德、政治思想影響最大。東西方民間文學的精華,勞動人民智慧的結晶。影響人類文化的100本書之一世界上最古老的寓言集《伊索寓言》被譽為西方寓言的始祖,它的出現奠定了寓言作為一種文學體裁的基石。兩千多年來,《伊索寓言》在歐洲文學發展史產生過極其深遠而廣泛的影響,一再成為後世寓言創作的藍本。如拉封丹的《龜兔賽跑》、克雷洛夫的《狐狸和葡萄》等都直接採用《伊索寓言》中的題材,經過藝術加工而成。

㈤ 君子國寓言小故事中經濟學的相關性是什麼

需求原理和供給原理是市場經濟中的兩個基本法則。一般情況下,買者和賣者分別根回據這兩個答原則行事,才能形成市場經濟特有的秩序,達到市場均衡。顯然,故事中的君子國,就違背了供求原理,才處於這樣的混亂局面。

經濟學假設人是利己的,以自身利益的最大化作為追求的目標。當一個人在經濟活動中面臨若干不同的選擇機會時,他總是傾向於選擇能給自己帶來更大經濟利益的那種機會,即總是追求最大的利益。

(5)經濟學著名的寓言擴展閱讀:

供求關系的意義就是供求影響商品最終的價格。價格與需求正相關,與供給量負相關。

可以用數學公式表示如下:

P=m/Q

dP/P=dm/m-dQ/Q

P價格,m需求,Q供給量。

當供給量的變化率dQ/Q小於需求的變化率dm/m時,價格上漲;當供給量的變化率dQ/Q大於需求的變化率dm/m時,價格下降。這是「供不應求價格上漲,供過於求價格下降」的真正意義。

㈥ 寓言中的經濟學怎麼樣

一開始讀的時候,我是抱著很高的期望去讀的。因為自己覺得自己經濟學的知識懂得太淺專,想多屬讀一些經濟學類的書。《寓言中的經濟學》名字吸引了我,畢竟感覺趣味性會較強。 剛讀前面幾章感覺還可以,越讀味道就越淡了。首先,裡面運用經濟學的知識去解釋寓言,再運用回現實生活的思想值得肯定。但這本書僅僅適合課外人士看。算是很基礎與入門的書。裡面某些寓言所闡述的經濟學原理算是牽強附會,而且基本上都是一些基礎的概念。對於經濟學專業的學生來說,不過是在反復強調幾個基礎的概念而已。 可能作者的初衷在於讓原本相對枯燥的經濟學變得生動,以引起更多的人對經濟學的興趣。這一點上,我覺得他做到了吸引尚未接觸過經濟學的人的效果。 但此書絕對不適合經濟學愛好者看,個人意見

㈦ 一個寓言故事,看看外國經濟學是如何給國人洗腦的

你這是營來銷學的寓言故事,我說一自個:一個管理學家看到一個農夫在喂牛,正在將草料一叉一叉往牛棚上面放,管理學家問:「草料應該放在地上或者食槽里,為什麼你要放在牛棚上面?」農夫說:「這種草料草質不好,放在地上或者食槽里,牛看都不會看一眼,放在牛棚上面,它能吃到但是要費點勁,這樣它反而會一點一點的全吃光」

㈧ 寓言經濟學的txt全集下載地址

寓言經濟學 txt全集小說附件已上傳到網路網盤,點擊免費下載:

內容預覽:
您下載的該電子書來自:TXT書庫
中國古代的寓言故事,歷經千年傳承至今,可謂千錘百煉,濃縮了 中國古代人類思想文化的精華。而經濟學是當今的「顯學」,與大眾的 生活息息相關。然而,「經濟學」向來被稱作「沉悶的學科」,一堆一堆 的概念,一串一串的數學公式,足以讓讀者乃至一些經濟學專業的學生 望而卻步。
本書選取入選現行語文教科書、可謂家喻戶曉的36則中國寓言故 事,在趣意盎然的故事中折射深奧的經濟學原理,讓讀者覺得學習、接 近經濟學不困難,高深艱澀的原理不再高高在上。
本書試圖在中國古代的「寓言」與西方現代的「經濟學」之間架一 座撟梁:寓言以散文或韻詩的形式,用語言文字的方式,寓理於事,概 括和揭示了 「經濟學」中許多深奧的原理;「經濟學」則用數學模型和 圖表等精緻的方式,抽象了 「寓言」中的許多道理。如「機制設汁理 論」與「楚王好細腰」的道理是相通的。
中國古代的「寓言」與西方現代的「經濟學」可謂兩極。從 時間上看,提出「寓言」概念的莊子,與被某些人尊稱為「經濟 學之父」的亞當*斯密,相隔2000多年;從地域上看,中國與西 方,由於地緣因素長期阻隔,真正開始溝通也不過100多年的歷 史。嚴格地講,二者由於時空的阻隔,未曾「謀面」。
將中國古代的「寓言」與西方現代的「經濟學」放在一起討 論,對我而言,是一 「未預結果」(Unintended Consequence) 0
20世紀中期以來,中國的經濟學教科書和相關專著……

㈨ 寓言中的經濟學 txt下載

http://wenku..com/view/4af2b3d528ea81c758f57873.html
樓主,已發送

㈩ 如何用國民收入決定理論解釋《蜜蜂的寓言》

18世紀,荷蘭的曼德維爾博士在《蜜蜂的寓言》一書中講過一個有趣的故事。一群蜜蜂為了追求豪華的生活,大肆揮霍,結果這個蜂群很快興旺發達起來。而後來,由於這群蜜蜂改變了習慣,放棄了奢侈的生活,崇尚節儉,結果卻導致了整個蜜蜂社會的衰敗。

蜜蜂的故事說的是「節儉的邏輯」,在經濟學上叫「節儉悖論」。在西方經濟學說史上,節儉悖論曾經使許多經濟學家備感困惑,但經濟學家凱恩斯從故事中卻看到了刺激消費和增加總需求對經濟發展的積極作用,受此啟發,他進一步論證了節儉悖論。

如何解讀這個悖論呢?眾所周知,節儉是一種美德。從理論上講,節儉是個人積累財富最常用的方式。從微觀上分析,某個家庭勤儉持家,減少浪費,增加儲蓄,往往可以致富。然而,熟悉西方經濟學的人們都知道,根據凱恩斯的總需求決定國民收入的理論,節儉對於經濟增長並沒有什麼好處。實際上,這里蘊涵著一個矛盾:公眾越節儉,降低消費,增加儲蓄,往往會導致社會收入的減少。因為在既定的收入中,消費與儲蓄成反方向變動,即消費增加儲蓄就會減少,消費減少儲蓄就會增加。所以,儲蓄與國民收入呈現反方向變動,儲蓄增加國民收入就減少,儲蓄減少國民收入就增加。根據這種看法,增加消費減少儲蓄會通過增加總需求而引起國民收入增加,就會促進經濟繁榮;反之,就會導致經濟蕭條。由此可以得出一個蘊涵邏輯矛盾的推論:節制消費增加儲蓄會增加個人財富,對個人是件好事,但由於會減少國民收入引起蕭條,對國民經濟卻是件壞事。

節儉悖論告訴我們:節儉減少了支出,迫使廠家削減產量,解僱工人,從而減少了收入,最終減少了儲蓄。儲蓄為個人致富鋪平了道路,然而如果整個國家加大儲蓄,將使整個社會陷入蕭條和貧困。凱恩斯曾形象地說,如果「你們儲蓄五先令,將會使一個人失業一天。」按照他的觀點,在資源沒有得到充分運用、經濟沒有達到潛在產出的情況下,只有每個人都盡可能多地消費,整個經濟才能走出低谷,邁向更加充分就業、經濟繁榮的階段。因此,凱恩斯的理論後來被一些人解釋為需求決定論。

在深受讀者歡迎的《經濟學》教科書中,薩繆爾森指出:「本·富蘭克林的《窮人理查德的手冊》告訴我們:『節儉一分錢就是掙一分錢』。」但是,「正當我們學習窮人理查德的智慧時,出現了一代新的理財奇才,他們聲稱在蕭條時期,古老的美德可以是現代的罪惡。」

古老的美德何以成為現代的罪惡?薩繆爾森試圖用冷靜的態度來解開這個悖論之謎。他告訴我們考慮以下兩點有助於澄清問題:一是在經濟學中我們必須永遠警惕邏輯上的合成謬誤。也就是說,對單獨個人有益的事不一定因而就對全體有益;在某些情況下,個人的精明可以是社會的愚笨。二是解決節儉悖論的線索存在於經濟是否處於蕭條的水平這一問題之中。在一個古老的社會中,我們總是處在充分就業狀態;因此,我們把國民產品用於當前消費越多,可用於資本形成的產品就越少。如果產出可以假定總是處在其潛在水平,那麼傳統的節儉理論就是絕對正確的,即從個人和從社會角度來說都是正確的。

節儉悖論使許多經濟學家接受了反儲蓄的心理狀態,特別是在經濟滑坡、商家和消費者變得悲觀時。然而,美國羅林斯學院的馬克·斯考森在《經濟學的困惑與悖論》中指出:薩繆爾森的反儲蓄主張近年來似乎有了一些改變。因為「越來越多的證據表明薩繆爾森的心思不再專注於此,始於第十三版(1989),他加進了支持儲蓄的部分。」實際上,針對凱恩斯主義者的反儲蓄偏見,有些經濟學家認為,儲蓄的關鍵是增長而非節儉。新古典主義者和奧地利學派經濟學家對節儉悖論學說也提出了批評。現在,西方有一種對凱恩斯主義、古典主義和奧地利學派有關儲蓄立場的補充方法,即在經濟增長時期既鼓勵儲蓄又鼓勵消費者支出。這種方法使得消費者支出上升時,儲蓄和投資也上升,結果將使經濟增長進入新境界。

節儉悖論給我們哪些啟示呢?筆者以為,任何悖論都是相對於一定的理論體系或特定的語境而言的,節儉悖論也不例外。

其一,必須認識到節儉悖論的存在有其特定的時空條件。只有在大量資源閑置,社會有效需求不足,存在嚴重失業時,才有可能出現這種悖論所呈現的矛盾現象。如果社會已經達到充分就業,但資源緊缺,甚至存在膨脹缺口,這時節儉可能就會抑制過高的總需求,也有助於消除通貨膨脹。

其二,正確理解節儉悖論,有助於提高我們對高儲蓄可能帶來的不良後果的認識。目前,我國居民的高儲蓄不能有效轉化為投資;同時居民消費需求不足,造成大量商品生產過剩,企業開工不足,失業人員增加,經濟增長受到影響。為了刺激消費擴大內需,國家採取了積極的財政政策,通過給公務員加薪,擴大「低保」范圍和提高「低保」標准等一系列措施鼓勵大家消費,但這些措施還沒有從根本上解決問題。顯然,高儲蓄是不利於解決消費需求不足問題的,也是不利於經濟發展的。

其三,今天城市居民的生活方式在總體上正從節儉型向消費型轉變,人們對生活質量和生命質量的意識明顯增強。在這個過程中,難免會出現消費心理的某些畸形發展,比如出於面子需要和攀比心理所導致的炫耀性消費、奢侈浪費等非理性的現象。因此,我們不僅要鼓勵老百姓增加消費,也要大力提倡理性消費,理直氣壯地反對浪費

熱點內容
古代勵志的名言 發布:2021-03-16 21:50:46 瀏覽:209
形容兒孫繞膝的詩句 發布:2021-03-16 21:49:35 瀏覽:878
席慕蓉賞析印記 發布:2021-03-16 21:48:26 瀏覽:311
權力很大含有手的成語 發布:2021-03-16 21:48:22 瀏覽:584
能聽的兒童故事 發布:2021-03-16 21:48:15 瀏覽:285
關於足球的詩歌詞句 發布:2021-03-16 21:47:40 瀏覽:870
拖拉機的古詩 發布:2021-03-16 21:42:53 瀏覽:571
亮甜的詩句 發布:2021-03-16 21:42:00 瀏覽:831
廣東話生日快樂祝福語 發布:2021-03-16 21:38:55 瀏覽:409
噓的短句 發布:2021-03-16 21:38:07 瀏覽:8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