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寓意典故 » 北宋典故

北宋典故

發布時間: 2021-01-15 15:20:07

1. 北宋基本概況建立者、時間、都城、相關典故

北宋

建立者:趙匡胤

建立時間:960年

都城:東京開封府(河南開封)

陳橋兵變

959年,周世宗柴版榮駕崩,七歲的周恭帝權柴宗訓即位。殿前都點檢、歸德軍節度使趙匡胤,與禁軍高級將領石守信、王審琦等掌握了軍權。

960年正月初一,傳聞契丹聯合北漢南下攻周,宰相范質等未辨真偽,急遣趙匡胤統率諸軍北上御敵。周軍行至陳橋驛,趙匡胤和趙普等密謀策劃,發動兵變,眾將以黃袍加在趙匡胤身上,擁立他為皇帝。隨後,趙匡胤率軍回師開封,京城守將石守信、王審琦開城迎接趙匡胤入城,脅迫周恭帝禪位。趙匡胤即位後,改國號為「宋」,仍定都開封。石守信、高懷德、張令鐸、王審錡、張光翰、趙彥徽皆得授節度使位號。

2. 北宋仁宗時名相王曾的故事 王曾的軼事典故有哪些

王曾(978年—1038年12月21日),字孝先,青州益都(今山東青州)人,北宋仁宗時名相。
王曾少版年孤苦,善為文辭權。咸平年間,王曾連中三元(解試、省試、殿試皆第一),以將作監丞通判濟州。累官吏部侍郎,兩拜參知政事。曾規諫真宗造天書、修宮殿之事。宋仁宗即位後,拜中書侍郎、同中書門下平章事,以計智逐丁謂,朝廷倚以為重。後罷知青州。景祐元年(1034年),召入為樞密使,次年再次拜相,封沂國公。因與呂夷簡不和,一同被罷免,王曾出判鄆州。寶元元年(1038年)卒於鄆州,年六十一,贈侍中,謚文正。有《王文正公筆錄》。

王曾的軼事典故有哪些
王曾中狀元後,回到家鄉青州去。府官聽說王曾回家,就命令老百姓吹奏著樂器到城外迎接。王曾聽到這個消息,就換了衣服,騎了小驢子從別的城門進城。很快就來拜見府官,府官吃驚地說:「聽說您來,已派人出城迎候,守門官還沒來報告,您怎麼就到這里了?」王曾回答說:「我僥幸得了個狀元,怎麼敢驚動大人和父老前來歡迎?您這樣做是增加我的過失,所以,我改換姓名,瞞過歡迎的人群和守門官直接來拜見您。」府官不由贊嘆地說: 您稱得上是個真正的狀元公啊!」~

3. 北宋政治家章惇的故事 章惇的軼事典故有哪些

年少輕狂
章惇與蘇軾關系非常好。一天,章惇露出腹部躺在床上,剛好蘇軾從外面回來,章惇摸著肚子問蘇軾,說:"您說這裡面有什麼東西。"蘇軾說:"都是謀反的家族內部事務。"章惇大笑。
京城遇險
章惇要到東京汴梁去參加進士考試。章惇長得很英俊,風度翩翩。到達京城的當天晚上,閑來無事,章惇便一個人在街上閑游,忽然看見好幾頂富麗堂皇的轎子,隨從和侍衛穿的也很漂亮,最後一頂轎子里有個婦人,長得很漂亮,轎子里的女人總是盯著章惇看,挑逗章惇,章惇不知不覺地一直跟著轎子。
婦女向章惇招手,讓章惇坐進轎子,兩人在轎子里一起坐著,被抬到了一座豪門里,那個婦女讓章惇扮作隨從,混了進去。大院很豪華氣派,但似乎沒有人居住。
當晚,章惇就和婦人睡在一起了。這位婦女不但自己服侍章惇,還介紹了很多和她一樣的美貌女子和章惇縱情淫樂。這些婦女都長得很漂亮,章惇問他們的情況,婦女都不告訴他。
婦女們折騰完後,於是用鎖把章惇鎖在屋子裡,不讓他出來,一連幾天都是這樣,把章惇折騰的精疲力竭,這時候,章惇才感到害怕了。
後來,一位歲數較大的姬妾問章惇,你怎麼來這里了呢?我們主人雖然有很多妻子,但都不能生孩子 ,所以,主人才允許她們勾搭年輕英俊的男人,和主人的小妾們同房,指望能懷上孕,但是日子久了則會斃命,已經死了好幾個人。
章惇很害怕,問這個歲數較大的姬妾,怎麼才能逃脫。這位婦女說,看你的長相,不是庸碌無為的人,一定能夠解脫,主人明天一早上朝,你穿我的衣服出去,出去後,不用鎖門,到五更的時候,我給換套男僕的衣服,你混在僕人中間出去,就不會有危險了,千萬不要告訴別人,否則你就大禍臨頭。章惇按照她的計策,逃了出去。
後來章惇顯貴,才把這件事說了出來,雖然查到了這家主人姓名,但是不想說出來讓別人知道。
臨險書壁
蘇軾任鳳翔府節度判官,章惇為商州令,一起擔任考官,主持考試的劉原父認為他們都是國家中才能最優秀的人才,十分尊敬他們。章惇與蘇軾相處融洽,非常快樂,一起遊玩南山諸寺,寺有怪物害人,人們不敢住宿。章惇住下後,怪物不敢出來。
到達仙游潭,下臨絕壁萬仞,岸很狹窄,橫木架橋。章惇推蘇軾過潭書壁,蘇軾不敢過去。章惇平步而過,用索掛著樹,躡之上下,神色不動,用漆墨濡筆大書石壁說:"章惇、蘇軾來游。"蘇軾撫摸章惇的背說:"您一定能殺人。"章惇說:"為什麼啊?"蘇軾說:"能夠自己拚命的人,能殺人啊。"章惇大笑。
擊石震虎
章惇為商州推官,蘇軾為鳳翔幕僉,在山寺里喝酒。聽聞報告有老虎,二人酒狂,勒馬同往觀看。離老虎還有數十步,馬受驚不敢往前。蘇軾說:"馬都這個樣子了,來干什麼?"於是轉頭。章惇獨自鞭馬向前去,說:"我自然有道理。"已經接近,取銅沙羅,在石頭上攧響,老虎隨即受驚逃跑。回去對蘇軾說:你一定不如我。
反駁王珪
在"烏台詩案"中蘇軾被捕下獄,宰相王珪說:"蘇軾對於陛下有不臣之意。"宋神宗改容說:"蘇軾的確有罪,但對我還不敢這樣吧?你怎麼知道的。" 王珪說:"有蘇軾的詩為證。他曾作《檜》詩:根至九泉無曲處,歲寒唯有蟄龍知。龍本在天上飛,蘇軾卻要求地下的蟄龍,還要在九泉之下去求,這不是詛咒陛下,要造反嗎?"
章惇說:龍並非專指人君,大臣也可以被稱為龍。"宋神宗說:"諸葛孔明被人稱作'卧龍',東漢潁川有'荀氏八龍',難道他們都是人君嗎?對於詩人的作品,怎麼能這樣議論?他自己詠嘆檜樹,與我有什麼相關呢?"因為章惇的搭救宋神宗遂薄蘇軾之罪。
退朝之後,章惇對王珪說:"相公為什麼要這樣?想滅掉蘇軾家族嗎?" 王珪說:"這是舒亶說的。"章惇說:"他的唾液也可以吃嗎。"
士不可辱
宋神宗在陝西用兵失利,下令處死一個漕官。第二日,宰相蔡確奏事,宋神宗說:"昨天下令處死某人,現在已經完成了嗎?"蔡確說:"正想上奏。"宋神宗說:"對這個人有什麼疑問嗎?"蔡確說:"自從祖宗以來,從來沒有殺過文官,我們不願意從陛下開始。"宋神宗沉默很久之後說:"可以將他刺面發配到偏遠險惡的地方。"
門下侍郎章惇說:"與其這么做,不如殺了他。"宋神宗說:"為什麼?"章惇說:"士可殺,不可辱。"宋神宗語氣和臉色嚴肅說:"一件讓自己心情舒暢的事情都不能做嗎?"章惇說:"這樣的心情舒暢,不做也好。"
明察秋毫
章惇作宰相時,齊州奏孫耿鎮的監官,私自蓄養官奴,其實是鎮里富民所養的。一天晚上,遇到了那個惹事的官奴,富民馬上結客,毆打他,官奴傷重逃走,富民暗地遣人,去訴於州領導。
州奏監罪,請置監鎮於法。章惇明察秋毫,將富民斬殺於鎮市中,監官無罪釋放。
不拘禮法
學士白事於中書,全部公服靸鞋坐玉堂,使院吏入白,丞相出迎。然此禮不行久矣。章惇為制誥,直學士院,力欲行之。會一日,兩制俱白事,學士全部鞟足秉笏,而章惇單獨散手系鞋。翰林故事,十廢七八,忽行此禮,大喧眾人的議論。中丞鄧綰,尤肆詆毀,既而罷章惇直院。系鞋之禮,以後沒有行之者。

4. 北宋名相富弼的故事 北宋富弼的軼事典故有哪些

洛陽才子
富弼成名後,被譽為「洛陽才子」。當時范仲淹已經頗有名氣,認識富弼後專,對屬富弼大為贊賞,說他有「王佐之才」,把他的文章推薦給當時的宰相晏殊。晏殊是奇才,不到20歲就考中進士,寫出「無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識燕歸來」這一名句。他一眼看出富弼有發展前途,就問范仲淹:「這位洛陽才子可曾婚配?」范仲淹回答:「尚未婚配。」晏殊滿意地點了點頭。
當時晏殊尚有一女待字閨中,正托知貢舉陳祥幫忙選婿。陳祥對晏殊說:我觀富弼之文章氣度,有宰相之才。范仲淹見晏殊喜歡富弼,就和陳祥從中撮合,富弼終成為晏殊的東床快婿。

5. 北宋大臣余深的故事 余深的軼事典故都有哪些

修建余家塘

話說余深老家在羅源縣治西里許的地方,並建有聚書所,周環皆水,人稱玉環館,余深中進士,留在京城當官以後,很少回家,老房就住著他的父親余孟堅及家人余忠,不久余老太爺過世,他丁憂在家。第二年清明時節,余深帶著家人余忠並請了一位風水先生到他父親的墳上祭奠去了。他父親的墳就座落地縣南郊的蓮花山上,遠望對面席帽山、仙茅山,成三山對峙之勢,確是風水寶地,而且墳墓就修建在蓮花山的五虎下山之一的虎穴里。按風水地理說法葬在這個寶穴,後人必出貴人,而此時余深雖在京城官居著作佐郎,只是一個正八品的小小京官,因此這次趁著掃墓之機,特請了這位風水先生。風水先生用羅盤測過後說,這穴位沒錯,方位坐勢也對,虎本可以過山,過山後就可發達。但目前問題在虎過山的路被五里渡的潮水給隔堵了,虎一躍就落海,不能到岸過山,虎過不了海,就上不了另一座山,老爺你就升不了官了,除非在海邊築一條大壩,讓虎過度堤壩然後上另一座山,那樣老爺你就可能會大發達,不過這樣會破壞本縣的風水,如此以後羅源就出不了狀元郎了,除非老爺陞官後再將大壩給毀了。余深聽了點點頭,回家後不久,用京城裡的積蓄,招募一批強壯勞工和族人,花了一年多時間在縣城的東隅海灘將大壩修成,但由於是海水灘塗,種不了蔬菜水果又養不了魚,只好引附近的幾條山水蓄成一個水塘,種一些荷花,這個荷花塘由於是余深造的,所以人們稱為余家塘,也就是現在「九大中心」所在的地方,這個名字沿用至今。

緣結荔枝深

余深當權之時,因與蔡京等結黨,深得徽宗皇帝寵信之外,也由於他的才華,得到徽宗皇帝的贊賞。徽宗皇帝不是一個治國的皇帝,卻是一個風流成性的皇帝,喜歡吟詩填詞、寫字作畫,經常秦樓彈琴楚館撫瑟過著倚紅醉綠的糜爛生活。宣和年間的一個夏天,徽宗皇帝高興之餘,召集群臣於御花園,品嘗新進貢的閩南荔枝,並當場以十四寒賦詩一首,其中有句「玉液乍凝仙掌露,絳紗初脫水晶丸。」能參加這個盛宴,每個臣子都感到是一件千載難逢榮宗耀祖的事,且不說跟皇帝在一起品嘗他所賜的當時最貴重的水果,而且還能和詩一首,盡展才華,你說余深能不高興。於是,詩意溢於筆端,詩潮湧現絲箋,搦墨揮毫寫下了《奉和御制頒賜荔枝》一詩:

結實寧辭火後山,移根今照日華丹。

來從南海航千里,賜比西山葯一丸。

封值自憐依禁御,芬芳無復耀幽蘭。

萬年枝上風光到,嘗奉宣和燕暇看。

6. 哪些成語故事發生在北宋

程門立雪:楊時
楊時,字中立,是劍南將樂人。小的時候就異常聰穎,善寫文章。年紀稍大一點後,專心研究經史書籍。宋熙寧九年進士及第,當時,河南人程顥和弟弟程頤在熙寧、元豐年間講授孔子和孟子的學術精要(即理學),河南洛陽這些地方的學者都去拜他們為師,楊時被調去做官他都沒有去,在潁昌以學生禮節拜程顥為師,師生相處得很好。楊時回家的時候,程顥目送他說:「吾的學說將向南方傳播了。」又過了四年程顥去世了,楊時聽說以後,在卧室設了程顥的靈位哭祭,又用書信訃告同學的人。程顥死以後,又到洛陽拜見程頤,這時楊時已四十歲了。一天拜見程頤,程頤正閉著眼睛坐著,楊時與同學游酢(音zuò)就侍立在門外沒有離開,程頤已經睡醒的時候,那門外的雪已經一尺多深了。德性和威望一日比一日高,四方之人事不遠千里與之相交遊,其號為龜山先生。

胸有成竹:文同
宋朝畫家文同,特別喜歡畫竹子。他在園子里種了許多竹子,經常仔細觀察竹子的生長過程,特別是在晴天,雨後以及春夏秋冬不同的季節下竹子的各種形態,對竹子有了較深切的了解。一旦到他提別繪畫時,他的胸中早已有了竹子的形象,所以總是能夠把竹子畫得生動逼真,活靈活現。
胸有成竹"用來比喻在做事情以前,已經有了充分成熟的考慮,因而成功的把握很大

7. 北宋時期出現或盛行的名菜有哪些分別由那些歷史典故

蘇軾(蘇東坡)與東坡肉

相關典故
宋朝蘇東坡(1036-1101年),四川省眉山人,作文名列唐宋八大家;作詞與辛棄疾並為雙絕;書法與繪畫也都獨步一時。就是在烹調藝術上,他也有一手。東坡肉在徐州又稱東坡回贈肉,相傳,東坡回贈肉為蘇東坡任徐州知州時所創。公元1077年的宋神宗熙寧十年四月蘇軾知徐州。在剛上任不到四個月的蘇東坡,當年正碰上黃河決口,身為徐州父母官的蘇軾,毫不顧個人安危,毅然率領全城百姓,投向了抗洪治水,最終於戰勝了洪水,城裡百姓為了感謝這位與民朝夕相處、甘苦與共的「父母官」,紛紛殺豬宰牛,擔酒牽羊,打鑼敲鼓地送到知州衙門,贈給東坡先生,以表心意。而「廉潔」的蘇東坡並不拒絕,一一如數收下,並親指點廚師把這些送來的豬、牛、羊肉,分別改刀烹製成熟,回贈給參加抗洪的黎民百姓,故後人稱之為「東坡回贈肉」。當他觸犯皇帝被貶到黃州時,常常親自燒菜與友人品味,蘇東坡的烹調,以紅燒肉最為拿手。他曾作詩介紹他的烹調經驗是:「慢著火,少著水,火候足時它自美。」不過,燒制出被人們用他的名字命名的「東坡肉」,據傳那還是他第二次回杭州作地方官時發生的一件趣事。東坡肉那時西湖已被葑草湮沒了大半。他上任後,發動數萬民工除葑田,疏湖港,把挖起來的泥堆築了長堤,並建橋以暢通湖水,使西湖秀容重現,又可蓄水灌田。這條堆築的長堤,改善了環境,既為群眾帶來水利之益,又增添了西湖景色。後來形成了被列為西湖十景之首的「蘇堤春曉」。
當時,老百姓贊頌蘇東坡為地方辦了這件好事,聽說他喜歡吃紅燒肉,到了春節,都不約而同地給他送豬肉,來表示自己的心意。蘇東坡收到那麼多的豬肉,覺得應該同數萬疏浚西湖的民工共享才對,就叫家人把肉切成方塊塊,用他的烹調方法燒制,連酒一起,按照民工花名冊分送到每家每戶。他的家人在燒制時,把「連酒一起送」領會成「連酒一起燒」結果燒制出來的紅燒肉,更加香酥味美,食者盛贊蘇東坡送來的肉燒法別致,可口好吃。眾口贊揚,趣聞傳開,當時向蘇東坡求師就教的人中,除了來學書法的、學寫文章的外,也有人來學燒「東坡肉」。後農歷除夕夜,民間家家戶戶都製作東坡肉。相沿成俗,用來表示對他的懷念之情。現在成為杭州一道傳統名菜。樓外樓菜館效法他的方法烹制這個菜,供應於世,並在實踐中不斷改進,遂流傳至今。

東坡肉傳說
相傳系蘇東坡被貶於杭州時,在貧困的生活中,仿製前人的做法改良,將燒豬肉加酒做成紅燒肉小火慢煨而成。此菜在黃州發起,後傳至南宋首府杭州,發揚光大,遂成杭州名菜。
在贛北的永修(江西省九江市永修縣)一帶,每逢酒席宴會,首先是兩大碗和菜,象徵和睦相處。隨後上桌的就是兩大碗用稻草扎著的大塊豬肉。豐盛的酒宴上擺著這樣的兩碗豬肉,倒顯得別有風味, 拿起剪刀,剪斷稻草,再仔細地品嘗品嘗,肉色清清爽爽,入口香酥綿糯。肉香味中還夾雜著一股稻草的清香味,沁人肺腑,確實是餘味無窮。這種肉就叫「東坡肉」。為什麼這道菜稱為「東坡肉」呢?有這樣一個傳說。

傳說一
東坡肉宋朝有一位著名的文學家叫蘇東坡,他雲游四海,走遍天下。一年夏天的一個中午,他來到永修境內一個叫艾城的地方。此時,正是三伏暑天,天氣十分炎熱。恰好路邊有棵參天大樟樹,樹陰蔽日,真是個乘涼的好地方。蘇東坡坐在樹下石凳上,一邊納涼,一邊讀書。讀著讀著,突然傳來一陣哭聲。他抬頭一看,只見一農夫抱著個孩子急急忙忙朝這邊走來,後邊跟著個哭哭啼啼的婦人。東坡心想:八成是孩子得了什麼急病,我對醫學雖不在行,但醫書葯學倒也看過不少,常見病症也略知一二。於是就叫住農夫說:「讓我給看看吧!」原來這對夫婦中年得子,看得比生命還要寶貴,所以給孩子起了名字叫「金崽俚」。金崽俚今天突然得病,神志昏迷,不省人事,兩口子嚇得要命,急忙抱孩子去找郎中。常言道「病急亂求醫。農夫看看蘇東坡的打扮,又如此熱誠,立即把孩子遞給他。東坡接過一看,孩子緊咬牙關,手足抽搐,正合醫書上中暑之說。於是招呼農夫把孩子平放在地上,順手摘了一把樟葉,搓了搓放在孩子的鼻子下。隨後又按醫書上的做法,這里弄弄,那裡掐掐。一會兒,金崽俚「哇」地哭出聲來。兩口子真是喜出望外,抱起金崽,拉住蘇東坡就往家裡走。蘇東坡見農夫謝恩心切,也只好跟著走。來到農夫家一看,家雖不富,卻也十分整潔。農夫為了抱恩,留住蘇東坡熱情款待,一晃就是三天。
這天清晨,農夫興沖沖從集上買了兩斤豬肉,用一束稻草捆著提了回來。他一邊走,一邊想:肉買回來了,我還得去問問先生得口味。於是就去問蘇東坡。
這時,太陽剛露出半邊笑臉,朝霞滿天,露珠掛在田間得稻葉上,如一棵棵明亮的珍東坡肉珠。蘇東坡被這美麗的大自然景色迷住了,他面臨東窗,詩興大作,正在賦詩填詞,推敲詞句呢!農夫在門口輕聲問道:「先生,你看這肉怎樣弄著吃?」東坡作詩入迷,口中朗朗念著:「禾——草——珍——珠——透心香。。。。」農夫聽了一楞,先生這是什麼意思?仔細一琢磨:對了,他是叫我把肉和著稻草整煮,並要煮透心,那樣吃才香,所以說:「和草整煮透心香」。這先生和我們作田人真不一樣,說話開口是詩,連吃肉都特別。想到這里,農夫把肉拿到廚房,按蘇東坡講的和自己想的,叫老婆和著稻草把豬肉整塊地放在鍋里悶煮,煮得透爛。 到吃飯時,菜端上桌來,蘇東坡見一塊整肉,沒斫沒切,還用稻草捆著,想來想去,不知什麼原因。想問,又不好意思開口,要吃嗎,一整塊肉,稻草還捆在上頭,不知如何動手。農夫見蘇東坡望著肉出神,也挺奇怪。就對蘇東坡說:「早上我去問你,你不是說『和草整煮透心香』嗎?我是按照你的意思給弄的,先生怎麼不吃呢?」
蘇東坡恍然大悟。原來農夫把他的話給串起來了,斷斷續續的詩句,被他聽成一句話。既然如此,也只好順坡下驢。於是叫剪開繩子同農夫一家高高興興地吃起來。真沒想到豬肉摻雜著稻草香味,十分清香可口。吃完飯,農夫夫婦出門去了。東坡想:主人如此盛情款待,打擾幾天了,十分過意不去。幾次要走,主人都不肯,今天還是走了吧。主意一定,從包袱里取出五兩紋銀,放在桌子上,留下一張字條,上寫著:「主人盛情難卻,東坡不辭而別。」農夫夫婦回來,看見條子大吃一驚,原來救自己孩子的恩人竟是鼎鼎大名的蘇東坡先生。 這事一傳十,十傳百,大家都學著用稻草扎肉煮著吃,果然香酥可口。鄉親們便把這種肉稱作「東坡肉」。因其味道鮮美,做法別致,所以一直流傳。

傳說二
蘇東坡在杭州做刺史的時候,治理了西湖,替老百姓做了一件好事。那時西湖已被葑草湮沒了大半。他上任後,發動數萬民工除葑田,疏湖港,把挖起來的泥堆築了長堤,並建橋以暢通湖水,使西湖秀容重現,又可蓄水灌田。
西湖治理後,四周的田地就不怕澇也不愁旱了,這一年又風調雨順,杭州四鄉的莊稼得了個大豐收。老百姓感謝蘇東坡治理西湖的好處,到過年時候,大家就抬豬擔酒來給他拜年。
蘇東坡收下很多豬肉,叫人把它切成方塊,燒得紅紅的,然後再按治理西湖的民工花名冊,每家一塊,將肉分送給他們過年。大家很高興,人人都有誇蘇東坡是個賢明的父母官,把他送來的豬肉叫做「東坡肉」。東坡肉杭州有家大菜館,菜館老闆見人們都誇說「東坡肉」,就和廚師商量,把豬肉切成方塊,燒得紅酥酥的;掛出牌子,也取名為「東坡肉」。
這只新菜一出,那家菜館的生意就興隆極了,從早到晚顧客不斷,每天殺十頭大豬還不夠賣呢,別的菜館老闆看得眼紅,也學著做起來,一時間,不論大小菜館,家家都有「東坡肉」了。後來,經過同得公認,就把「東坡肉「定為杭州的第一道名菜。 蘇東坡為人正直,不畏權勢,朝廷中的那班奸臣本來就很恨他。這時見他得到老百姓的愛戴,心裡更不舒服。他們當中有一個御史,就喬裝打扮,到杭州來找岔子,存心要陷害蘇東坡。
那御史到杭州的頭一天,在一家館里吃午飯。堂倌遞上菜單,請他點菜。他接到菜單一看,頭一樣就是「東坡肉」!他皺起眉頭,想了一想,不覺高興得拍著桌子大叫:「我就要這頭一道菜!」吃過「東坡肉」,覺得味道倒真是不錯,向堂倌一打聽,知道「東坡肉」是同行公認的第一道名菜,於是,他就把杭州所有的菜館的菜單都收集起來,興沖沖地回京去了。
御史回到京城,馬上就去見皇帝。他說:「皇上呀,蘇東坡在杭州做刺史,貪贓枉法,把惡事都做絕啦!老百姓恨不得要吃他的肉。」 皇帝說:「你是怎麼知道的?可有什麼證據嗎?」
御史就把那一大迭油膩的菜單呈了上去。皇帝一看菜單,就不分青紅皂白,立刻傳下聖旨,將蘇東坡掉職,遠遠地發配到海南去充軍。
蘇東坡被調職充軍後,杭州的老百姓忘不了他的好處,仍然象過去一樣贊揚他。就這樣,「東坡肉」也一代一代地傳下來,東坡肉是1956年浙江省認定的36種杭州名菜之一,直到今天,還是杭州的一道名菜。

傳說三
北宋時期,廬山歸宗寺的佛印大師與蘇東坡、黃庭堅乃莫逆之交,來往頻繁,酬唱甚多。蘇東坡常游廬山,在佛印之里一住就是半月。有一天,蘇東坡正在書房改詩,忽然撲來一陳異香。東坡順著香味尋去遠遠地看見佛印端起肉正要進行品嘗,猛然一把抓住他,這可把佛印嚇了一大跳,回頭一看是東坡,才放下心來,並領著東坡進入卧室,痛痛快快地飲酒吃肉。東坡覺得佛印燒的肉特別可口,稱贊不已,常找佛印燒肉吃。佛印就乾脆把他的燒肉方法傳給了東坡。後來東坡又能把這個方法公之於眾,於是社會上都仿效起來,從而使得東坡肉成為流傳廣泛的一道名菜。

傳說四
蘇東坡三做「東坡肉」
相傳蘇東坡在徐州、黃州、杭州三個地方做過「東坡肉」。在任徐州知州時帶領百姓抗洪築堤保城,百姓紛紛殺豬宰羊上府慰勞,東坡推辭不掉,收下後親自指點家人燒制紅燒肉回贈予老百姓。大家食後,都覺得此肉肥而不膩、酥香味美,一致稱它為「回贈肉」。
元豐三年(1080)二月一日,蘇軾被謫貶到黃州,見黃州市面豬肉價賤,而人們不大吃它,便親自烹調豬肉。有一次他食得興起,即興作了一首打油詩名曰《食豬肉詩》,詩中寫道:「黃州好豬肉,價賤如糞土。富者不肯吃,貧者不解煮。慢著火,少著水,火候足時它自美。每日早來打一碗,飽得自家君莫管。」此詩一傳十,十傳百,人們開始爭相仿製,並把這道菜戲稱為「東坡肉」。 蘇東坡二任杭州知州時,組織民工疏浚西湖,築堤建橋,使葑草湮沒大半的西湖重新恢復昔日美景,杭州的老百姓非常感謝他,過年時,大家就抬豬擔酒來給他拜年。蘇東坡收到後,便指點家人將肉切成方塊,燒得紅酥醇香分送給參加疏浚西湖的民工們吃,大家吃後無不贊賞稱奇,於是「東坡肉」的美名更傳遍了全國。

8. 北宋大臣張商英的故事 張商英的軼事典故有哪些

張商英,生於公元1043年,卒於公元1121年,北宋蜀州(四川崇慶)新津人。字天覺,號無盡居士。從小就銳氣倜儻,日誦萬言。最初任職通川主簿的時候,一天,進入寺中看到大藏經的卷冊齊整,生氣的說:「吾孔聖之書,乃不及此!」欲著無佛論,後來讀《維摩經》,看到「此病非地大,亦不離地大」,深有所感,於是歸信佛法。
張商英(一0四三~一一二一),字天覺,號無盡居士,蜀州新津(今屬四川)人。唐英弟。英宗治平二年(一0六五)進士(《名臣碑傳琬琰集》下卷一六(《張少保商英傳》),調通川縣主簿,知南川縣。神宗熙寧四年(一0七一),權檢正中書禮房公事。五年,權監察御史里行(《續資治通鑒長編》卷二二八、二三一)。貶監荊南稅。元豐初,除館閣校勘。三年(一0八0),檢正中書刑房,尋責監江陵縣稅(同上書卷三三,三0八)。哲宗元祐元年(一0八六),為開封府推官。二年,出提點河東刑獄,連使河北、江南、淮南路(同上書卷三七五、四0三、四五0、四八一)。紹聖中,召為右正言、左司諫,因事責監江寧酒。起知洪州。元符元年(一0九八),為江淮荊浙等路發運使(同上書卷五0四)。召為工部侍郎,遷中書舍人。徽宗立,出為河北路都轉運使,降知隨州。崇寧初,為翰林學士,拜尚書右丞轉左丞。罷知亳州,入元祐黨籍。大觀四年(一一一0),除資政殿學士,中太一宮使(《乾道臨安志》卷三),頃除中書侍郎,拜尚書右僕射。政和元年(一一一一),出知河南府,尋落職知鄧州,再謫汝州團練副使,衡州安置。宣和三年卒,年七十九。贈少保。有文集一百卷(《宋史·藝文志》),已佚,《兩宋名賢小集》輯有《友松閣遺稿》一卷。《宋史》卷三五一、《東都事略》卷一0二有傳。

典故:張商英酷愛草書,揮毫潑墨甚是豪爽。有一次得到好詩句奮起直書,筆走龍蛇,讓侄子記錄下來詩句,侄子看到飛舞的字茫然而止,問是什麼字?張商英細看了很久,自己竟然也不知道是什麼字,還抱怨侄子說:「為什麼不早問啊,以至於我都忘了!」
原文出自宋代釋惠洪的《冷齋夜話》:張商英好草書而不工,一日得句索筆疾書,龍蛇飛動,使侄錄之。侄當波險處罔然而止,執所書問曰:「此何字也?」丞相熟視之久,亦不自識,詬曰:「胡不早問,致予忘之。」
免責聲明:以上內容源自網路,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創版權請告知,我們將盡快刪除相關內容。

9. 《中華上下五千年》發生在宋代的故事

1、陳橋兵變

陳橋兵變又稱陳橋驛兵變,是趙匡胤發動的取代後周,建立宋朝的兵變事件,此典故又稱黃袍加身。

959年,周世宗柴榮崩,七歲的周恭帝柴宗訓即位。殿前都點檢、歸德軍節度使趙匡胤,與禁軍高級將領石守信、王審琦等掌握了軍權。

960年正月初一,傳聞契丹聯合北漢南下攻周,宰相范質等未辨真偽,急遣趙匡胤統率諸軍北上御敵。周軍行至陳橋驛,趙匡胤和趙普等密謀策劃,發動兵變,眾將以黃袍加在趙匡胤身上,擁立他為皇帝。

隨後,趙匡胤率軍回師開封,京城守將石守信、王審琦開城迎接趙匡胤入城,脅迫周恭帝禪位。 趙匡胤即位後,改國號為「宋」,仍定都開封。石守信、高懷德、張令鐸、王審錡、張光翰、趙彥徽皆得授節度使位號。

2、杯酒釋兵權

杯酒釋兵權是指發生在北宋乾德年間,宋太祖趙匡胤為了加強中央集權,避免下屬將領也被迫「黃袍加身」,起兵篡奪新生政權,通過酒宴方式,威脅利誘,要求高級將領交出兵權的歷史事件。

杯酒釋兵權是宋太祖為加強中央集權,鞏固統治所採取的一系列政治軍事改革措施的開始,被視為寬和典範。其後,宋太祖還在軍事制度方面進行了多項改革,大大強化了北宋中央集權。

後來,「杯酒釋兵權」演變為一個成語,引申為輕而易舉解除將領兵權。

3、燭影斧聲

燭影斧聲,也稱斧聲燭影,是指宋開寶九年(公元976年)十月壬午夜,太祖趙匡胤大病,召晉王趙光義議事(另有記載說,是召太祖第四子趙德芳進宮商議後事,被晉王知曉後未召進宮),左右不得聞。

席間有人遙見得燭光下光義時而離席,有遜避之狀,又聽見太祖引柱斧戳地,並大聲說:「好為之」(另有記載說「好做,好做」)。後晉趙光義繼位,史稱太宗。

對此事件後世議論不一,一說光義謀害太祖篡位;又有說太後杜氏去世前與太祖、趙普立下「金匱之盟」,定下太祖去世後由其弟光義繼位,所以當時只是太祖向晉王囑咐後事,並不是趙光義行篡逆之事。

對此事件史料記載不一,爭論一直存在。

4、澶淵之盟

澶(chán)淵之盟是北宋和遼國,在經過二十五年的戰爭後締結的盟約。

公元1004年秋(宋真宗景德元年),遼國蕭太後與遼聖宗,親率大軍南下深入宋境。有的大臣主張避敵南逃,宋真宗也想南逃,因宰相寇準的力勸,才至澶州督戰。

宋軍堅守遼軍背後的城鎮,又在澶州(河南濮陽)城下以八牛弩射殺遼將蕭撻覽(一作凜)。遼由於自身原因,很早就通過降遼舊將王繼忠與北宋朝廷暗通關節。

宋真宗也贊同議和,派曹利用前往遼營談判,於十二月間(1005年1月)與遼訂立和約:遼宋約為兄弟之國,宋每年送給遼歲幣銀10萬兩、絹20萬匹,宋遼以白溝河為邊界。因澶州(河南濮陽)在宋朝亦稱澶淵郡,故史稱「澶淵之盟」。

此後宋、遼之間百年間不再有大規模的戰事,禮尚往來,通使殷勤,雙方互使共達三百八十次之多,遼朝邊地發生飢荒,宋朝也會派人在邊境賑濟,宋真宗崩逝消息傳來,遼聖宗「集蕃漢大臣舉哀,後妃以下皆為沾涕」。

5、靖康之變

靖康之變是指靖康二年(金天會五年,1127年)金朝南下攻取北宋首都東京,擄走徽、欽二帝,導致北宋滅亡的歷史事件。又稱靖康之亂、靖康之難、靖康之禍。

北宋宣和七年(金天會三年,1125年),金軍分東、西兩路南下攻打宋朝。東路由完顏干離不領軍攻燕京。西路由粘罕領軍直撲太原。東路金兵破燕京,渡過黃河,南下汴京(今河南開封)。

宋徽宗見勢危,乃禪位於太子趙桓,是為宋欽宗。靖康元年(金天會四年,1126年)正月,完顏宗翰率金兵東路軍進至汴京城下,逼宋議和後撤軍,金人要求五百萬兩黃金及五千萬兩銀幣,並割讓中山、河間、太原三鎮。

同年八月,金軍又兩路攻宋;閏十一月,金兩路軍會師攻克汴京。宋欽宗親自至金人軍營議和,被金人拘禁。

除徽欽二帝之外,還有大量趙氏皇族、後宮妃嬪與貴卿、朝臣等共三千餘人北上金國,東京城中公私積蓄為之一空,靖康之變導致北宋的滅亡。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陳橋兵變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杯酒釋兵權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燭影斧聲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澶淵之盟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靖康之變

10. 研究開封北宋時期成語典故的意義

圍魏救趙復wéiwèijiùzhà制o
[釋義] 指攻擊敵人後方;迫使進攻的敵人撤回兵力的戰術。魏、趙:戰國時的國名。
[語出] 《三國演義》三十回:「曹軍劫糧;曹操必然親往;操即自出;寨必空虛;可縱兵先去曹操之寨;操聞之;必速還。此孫臏『圍魏救趙』之計也。」
[辨形] 魏;不能寫作「味」。
[反義] 圍城打援 聲東擊西
[用法] 用於軍事。一般作謂語、賓語、定語。
[結構] 連動式。
[例句] 抗日戰爭時期;日本鬼子出來搶糧;我們便用~的辦法;打他的縣城;鬼子就急忙撤回。
[英譯]

熱點內容
古代勵志的名言 發布:2021-03-16 21:50:46 瀏覽:209
形容兒孫繞膝的詩句 發布:2021-03-16 21:49:35 瀏覽:878
席慕蓉賞析印記 發布:2021-03-16 21:48:26 瀏覽:311
權力很大含有手的成語 發布:2021-03-16 21:48:22 瀏覽:584
能聽的兒童故事 發布:2021-03-16 21:48:15 瀏覽:285
關於足球的詩歌詞句 發布:2021-03-16 21:47:40 瀏覽:870
拖拉機的古詩 發布:2021-03-16 21:42:53 瀏覽:571
亮甜的詩句 發布:2021-03-16 21:42:00 瀏覽:831
廣東話生日快樂祝福語 發布:2021-03-16 21:38:55 瀏覽:409
噓的短句 發布:2021-03-16 21:38:07 瀏覽:8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