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寓意典故 » 謙虛典故

謙虛典故

發布時間: 2021-01-15 01:37:55

1. 關於謙虛的歷史典故及生活熱點

名言警句 1青春啊,永遠是美好的,可是真正的青春,只屬於這些永遠力爭上游的人,永遠忘我勞動的人,永遠謙虛的人!雷鋒
2虛心不是一般所謂謙虛,只是表面上接受人們的意見,也不是與人們無爭論無批評,把是非和真理的界線模糊起來,而必須保持自己的政治立場,當自己還未了解他人意見時不盲從。徐特立
3 科學的未來只能屬於勤奮而謙虛的年輕一代!巴甫洛夫
4 只有堅強的人才謙虛。赫爾岑
5 思想史上戴明,謙虛幾乎總是和學者的才能成正比例,下謙虛則反比。普列漢諾夫
6 謙虛的學生珍視真理,不關心對自己個人的頌揚;不謙虛的學生首先想到的是炫耀個人得到的贊譽,對真理漠不關心。思想史上載明,謙虛幾乎總是和學生的才能成正比,不謙虛則成反比。普列漢諾夫
7謙虛的學生珍視真理,不關心對自己個人的頌揚:不謙虛的學生首先想到的是炫耀個人得到的贊譽,對真理漠不關心。思想史上載明,謙虛幾乎總是和學生的才能成正比例,不謙虛則成反比。普列漢諾夫
8真正以謙虛是最高的美德,也即一切美德之母。丁尼生
9一知半解的人,多不謙虛,見多識廣有本領的人一定謙虛。謝學哉
10偉大的人是絕不會濫用他們的優點的,他們看出他們超過別人的地方,並且意識到這一點,然而絕不會因此就不謙虛,他們的過人之處愈多,他們愈認識到他們的不足。盧梭
11 不能憑最初印象去判斷一個人。美德往往以謙虛鑲邊,缺點往往被虛偽所掩蓋。拉布呂耶爾
12 科學的未來只能屬於勤奮而謙虛的年輕一代!巴甫洛夫
13一個成功者以最謙虛的態度來接受一個最忠誠的指導,這並不影響他的獨立人格。但是你在接受指導之前,必須進行冷靜的分析,千萬別存有屈服感。麥爾頓
14慷慨,尤其是還有謙虛,就會使人贏得好感。歌德
15要學會做科學的苦工。其次,要謙虛。第三要有熱情。記住,科學需要人的全部生命。巴甫洛夫
16善良和謙虛是永遠不應令人厭惡的兩種品德。斯蒂文生
17謙虛對於優點猶如圖畫中的陰影,會使之更加有力,更加突出。牛頓
18謙虛不僅是一種裝飾品,也是美德的護衛。愛迪生
19真理的最偉大的朋友就是時間,她的最大的敵人是偏見,她的永恆的伴侶是謙虛。戈登
20大多數的科學家,對於最高級的形容詞和誇張手法都是深惡痛絕的,偉大的人物一般都是謙虛謹慎的。貝弗里奇
21要謙虛。你們在任何時候也不要以為自己什麼都知道。不管別人怎樣器重你們,你們總要有勇氣對自己說:"我沒有學識。"巴甫洛夫

2. 古代謙虛禮讓的故事成語3個

故事 | 鐵杵磨針芝蘭之室
成語故事 | 鐵杵磨針。李白走過去,問道:「老婆婆,你在做什麼啊?」「我要把這根鐵杵磨成綉花針」老婆婆抬起頭回答到。李白說:「可是鐵杵那麼粗,什麼時候才能磨成細細的綉花針呢?」老婆婆反問李白:「滴水可以穿石,愚公可以移山,鐵杵為什麼不能磨成綉花針呢?」李白又說:「可是您的年紀那麼大」,老婆婆說:「只要我下的功夫比別人深,沒有做不到的事情。」老婆婆的一番話,令李白很慚愧。
鐵杵成針的故事孤山子閱覽室...
李白覺的很奇怪,上前問到:「老婆婆您在干什麼?」老婆婆說:「我要把鐵杵磨成綉花針。」李白吃了一驚問:「這個鐵杵幾年才能磨完?」老婆婆說「只要功夫深,鐵杵就能磨成綉花針。」李白聽了從此刻苦學習、仔細觀察,成了中國一位大詩人。
繪本故事功夫不負有心人(1),別錯過,記得要...wyk1014
繪本故事功夫不負有心人(1),別錯過,記得要收藏。1. 鐵杵磨成針的故事出自哪裡?3.李白看見一位老婆婆正在磨鐵杵,他出於好奇,就問她為什麼在磨鐵杵?讓孩子明白:對於孩子目前來說,當前最重要的是如何掌握自己的未來,我們要用鐵杵磨成針這個故事來振奮自己,刻苦鑽研,上課專心聽講,認真完成老師布置的作業,持之以恆,長期以往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就能達成所願。
中國人不可不知的20個成語典故康嶺
走著走著,在一個破茅屋門口,坐著一個滿頭白發的老婆婆,正在磨一根棍子般粗的鐵杵。「我要把這根鐵杵磨成一個綉花針。「綉花針?」李白又問:「是縫衣服用的綉花針嗎?」「可是,鐵杵這么粗,什麼時候能磨成細細的綉花針呢?」老婆婆反問李白:「滴水可以穿石,愚公可以移山,鐵杵為什麼不能磨成綉花針呢?」老婆婆的一番話,令李白很慚愧,於是回去之後,再沒有逃過學。
作文素材,堅持本心,取得成功一人飲酒醉d...
評論 | 給力0不給力0 2014-09-27 23:09 夜醉美″迷醉心扉 | 來自:作業幫 不忘初心,方得始終 順德一中高中部2013屆高三(6)班 阮錦碧 有人從《華嚴經》曾多次被提及的「初心」一詞凝練了一句話:不忘初心,方得始終。由此可見,不忘初心,方得始終。當然,並不是每個政府職員都受不住誘惑,忘記初心,絕大部分的他們依然不忘初心,秉承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宗旨辦事,最終為官清廉,受人民擁護。謹記,唯不忘初心,方得初心。
唐宋詩詞趣話(173)老劉tdrhg
唐宋詩詞趣話(173)李白與鐵杵磨針的故事。在回家的路上,遇見一位老婆婆,在一塊大石頭上磨著一根鐵杵。老婆婆告訴他要做一根針,李白說:「這么粗的一根鐵杵,什麼時候能磨成針呢?」老婆婆說:「鐵杵磨成針,功到自然成」。李白聽了老婆婆的話深受感動,受到很大啟發,決心發奮讀書,終於成為我國歷史上第一流的偉大詩人。
歷史上有哪些歷史人物因為一句話而受到啟發而...尤里蒙提
唐朝大詩人李白,小時候不愛讀書、一天,乘老師不在家。他來到山下小溪邊,見一位老婆婆,在石頭上磨一根鐵杵。李白很納悶上前問:老婆婆,您瞎磨什麼?老婆婆說:我在磨針。李白吃驚地問:哎呀!鐵杵這么粗大,怎麼能磨成針呢?老婆婆笑呵呵地說:只要天天磨鐵杵總能越磨越細,還怕磨不成針么?聰明的李白聽後,想到自己,心中慚愧,轉身跑回了書屋。
(已修改)成語故事 | 鐵杵成針icanner
成語故事 | 鐵杵成針成語故事 | 鐵杵成針 2016-11-21 蛙趣兒童視頻。李白好奇的問:「老婆婆,您磨鐵棍做什麼呀?」李白吃驚的說:「哎呀!即便是一般的鐵棍,也難以磨成那麼細的綉花針,您怎麼還偏偏找了根鴨蛋粗的鐵棍,就算是像我這樣的年輕人,磨一輩子也未必能把這根鐵棍磨成細細的綉花針啊!」一年之後,李白再次下山,找到那位老婆婆,在感謝對自己指點的同時,也看到那根鐵棍真的細了很多。
跟著學365成語故事24:鐵杵磨針賺他一大把
跟著學365成語故事24:鐵杵磨針。
磨杵成針沵沵
一天,他逃學到小溪邊,看見一位老婆婆手裡拿著根鐵杵(鐵棍),在一塊大石頭上磨。李白問:''你磨鐵杵作干什麼?李白又問:''這么粗的鐵杵,什麼時候才能磨成綉花針呢?過小溪,逢老媼方磨鐵杵,問之,曰:「欲作針。」太白感其意,還卒業。老婦人說:「要把這根鐵棒磨成針。」李白十分驚訝這位老婦人的毅力,於是就回去把自己的功課完成了。
幹部應該承受壓力和打磨西部小城2
幹部應該承受壓力和打磨。他來到山下小河邊,見一位老婆婆,在石頭上磨一根鐵杵。李白很納悶,上前問:「老婆婆,您磨鐵杵做什麼?」 老婆婆說:「我在磨針.」李白吃驚地問:「哎呀!鐵杵這么粗大,怎麼能磨成針呢?」老婆婆笑呵呵地說:「只要天天磨鐵杵總能越磨越細,還怕磨不成針嗎?」 聰明的李白聽後,想到自己,心中慚愧,轉身跑回了書屋.從此,他牢記「只要功夫深,鐵杵磨成針」的道理,發奮讀書,最終成為大詩人。
【讀書故事】李白鐵杵磨針江山攜手
【讀書故事】李白鐵杵磨針。過小溪,逢老媼方磨鐵杵③,問之,曰:「欲作針。」太白感其意,還卒業④。李白好奇地問:「老婆婆你在干什麼呀?」老婆婆看了他一眼,說:「磨針。」李白聽了很驚奇,脫口而出地說:「這么粗粗的鐵棒做針,要磨到什麼時候呀!」老婆婆十分自信地說:「只要功夫深,鐵棒磨成針,」說完仍低下頭磨她的鐵棒。《蜀中名勝記》記,李白年少時曾此讀書,「鐵杵針」一典即出於此(見《四川通志》)。
鐵杵磨成針 點化的不僅是李白誰不讓見
鐵杵磨成針 點化的不僅是李白。小學時,老師給我們講李白關於鐵杵磨成針的故事,最近又發現玄天上帝也有鐵杵磨成針的經歷,現在我把兩個典故列出,請大家參閱。李白遇磨鐵杵婆婆(資料圖 圖源網路)李白很納悶,上前問:「老婆婆,您磨鐵杵做什麼?」老婆婆說:「我在磨針。」李白吃驚地問:「哎呀!鐵杵這么粗大,怎麼能磨成針呢?」老婆婆笑呵呵地說:「只要天天磨鐵杵總能越磨越細,還怕磨不成針嗎?」
成語中的心理學之七·「一樹百獲」和「磨杵成...風聲書館
成語中的心理學之七·「一樹百獲」和「磨杵成針」因此說人的培養是一樹百獲毫不過分。明代曹學佺《蜀中廣紀·上川南道·彭山杲》引《杲志》雲:「杲東北二十五里有磨針溪,在象耳山下,相傳李白讀書山中,學未成棄去,適過是溪,逢老媼方磨鐵杵,問何為?曰:『欲磨作針耳。』白感其言,遂還卒業。」杵,是搗物的棒槌,要把鐵杵磨成針談何容易,李白因此收到啟發教育,發憤讀書,終有所成。這種成才的鍛煉,也就如鐵杵磨針的功夫。
功夫不負有心人——鐵杵磨成針自強不息500...
本文出自《方輿勝覽》,說的是大詩人李白小時候讀書不順,棄學途中偶遇一老婦人用鐵杵磨針,對自己的觸動很大,終於發奮讀書,最終學有大成。老婆婆反問:「滴水可穿石,愚公能移山,鐵杵為什麼不能磨成綉花針呢?」1.只要堅持不懈就算是鐵杵,也能磨成針。「我要把這根鐵杵磨成一個綉花針。」老婆婆抬起頭,對李白笑了笑,接著又低下頭繼續磨著。老婆婆反問李白:「滴水可穿石,愚公能移山,鐵杵為什麼不能磨成綉花針呢?」
鐵杵磨成針——功夫不負有心人——2016年6月...知行合一6oa...
本文出自《方輿勝覽》,說的是大詩人李白小時候讀書不順,棄學途中偶遇一老婦人用鐵杵磨針,對自己的觸動很大,終於發奮讀書,最終學有大成。他路過一條小溪,遇見一位老婦人,正在那裡磨一根鐵棒,李白感到奇怪,於是就問這位老婦人在干什麼。老婆婆反問:「滴水可穿石,愚公能移山,鐵杵為什麼不能磨成綉花針呢?」「我要把這根鐵杵磨成一個綉花針。」老婆婆反問李白:「滴水可穿石,愚公能移山,鐵杵為什麼不能磨成綉花針呢?」
鐵杵磨成針——功夫不負有心人——2106年5月...知行合一6oa...
中文名:鐵杵磨針。本文出自《方輿勝覽》,說的是大詩人李白小時候讀書不順,棄學途中偶遇一老婦人用鐵杵磨針,對自己的觸動很大,終於發奮讀書,最終學有大成。他路過一條小溪,遇見一位老婦人,正在那裡磨一根鐵棒,李白感到奇怪,於是就問這位老婦人在干什麼。「我要把這根鐵杵磨成一個綉花針。」老婆婆抬起頭,對李白笑了笑,接著又低下頭繼續磨著。老婆婆反問李白:「滴水可穿石,愚公能移山,鐵杵為什麼不能磨成綉花針呢?」
弟子規:第九單元xgj123456
【白話解說】長輩叫人,要立刻代替長輩叫喚;隔天一早天快亮的時候,張良就依約前來,老人已經在那裡了,老人說:「我們約定好了,你卻比我晚到,不能把道傳給你。」如此跑了三次,第三回張良先趕到了,且毫無倦怠之意,老人很高興,拿書給他說:「讀此書可為帝王師,如果要再求教於我,就到山東省穀穀城,山下的黃石就是我了!」張良讀這本書後,能隨機應變,輔佐漢高祖劉邦平定天下,後人稱這本書為「黃石公書」。司馬光教子。
鐵杵磨成針故事的主人公是誰?你未必知道木頭1018
李白問:「老婆婆,您在做什麼?」老婆婆說:「我要把這根鐵杵磨成一根綉花針。」李白說:「這怎麼可能呢?」老婆婆就語重心長地說:「只要功夫深,鐵杵磨成針。」李白聽了很慚愧,回去好好學習,終於成了名垂千古的大詩人。老太太說「鐵杵磨綉針,功久自然成」。沒准過些年就會出現李天飛同學鐵杵磨針的故事,然後李天飛同學把鐵杵賣了換羊肉串了。但是我們今天講的這個李白鐵杵磨針的故事,有意無意地忽略了許多內容:
鐵杵磨針的主角到底是誰?真的是李白嗎?快樂老年435...
鐵杵磨針的主角到底是誰?李白很納悶,上前問:「老婆婆,您磨鐵杵做什麼?」 老婆婆說:「我在磨針。」李白吃驚地問:「哎呀!鐵杵這么粗大,怎麼能磨成針呢?」老婆婆笑呵呵地說:「只要天天磨鐵杵總能越磨越細,還怕磨不成針嗎?」 聰明的李白聽後,想到自己,心中慚愧,轉身跑回了書屋。真武大帝問她:「你磨針做什麼」老太太說:「鐵杵磨成針,功到自然成。」真武大帝很慚愧,回山繼續修道。鐵杵磨針,其實就是一個道教故事!
《鐵杵磨針》
《鐵杵磨針》成語考悟。成語《鐵杵磨針》典出明·鄭之珍《目連救母·劉氏齋尼》:「好似鐵杵磨針,心堅杵有成針日」。譯文:「磨針溪坐落在眉州的象耳山下。傳說李白在山中讀書的時候,沒有完成好自己的學業,就放棄離開了。路上他遇到一位老婦人在磨一根鐵棒,李白就問那個老婦人要做甚麼?老婦人說:要做針,李白覺得她很愚蠢,老婦人說:功夫到家了,自然就會成功。結論:「鐵杵磨針」是唐代社會武姓太婆業余消遣活動的一種!

3. 說明越有知識的人越謙虛的典故有哪些

藺相如,典型的例子。希望幫助到了您,望採納。

4. 謙虛的名言警句及故事典故及生活熱點

• 九牛一毫莫自誇,驕傲自滿必翻車。歷覽古今多少事,成由謙遜敗由奢。內 ——容 陳毅
• 不滿足是向上的車輪。 —— 魯迅
• 勞謙虛己,則附之者眾;驕慢倨傲,則去之者多。 —— 葛洪
• 恃國家之大,矜民人之眾,欲見威於敵者,謂之驕兵。 —— 魏相
• 放盪功不遂,滿盈身必災。 —— 張詠
• 虛已者進德之基。 —— 方孝孺

5. 古人虛心求教的例子

1、白居易

相傳我國唐朝著名詩人白居易,每當作好了一首詩,總是先念給牧童或老婦人聽,然後再反復修改,直到他們聽了拍手稱好,才算定稿。

像白居易這樣一位著名的詩人,並不因牧童和村婦的無知而輕視他們,因為他懂得真正的文學作品,必須得到人民的承認,所以他虛心求教於人民群眾,這才使他的詩通俗易懂,為後人傳誦。

2、梅蘭芳

京劇大師梅蘭芳,他不僅在京劇藝術上有很深的造詣,而且還是丹青妙手。他拜名畫家齊白石為師,虛心求教,總是執弟子之禮,經常為白石老人磨墨鋪紙,全不因為 自己是外名演員而自傲。

有一次齊白石和梅蘭芳同到一家人家作客,白石老人先到,他布衣布鞋,其他賓朋皆社會名流或西裝革履或長袍馬褂,齊白石顯得有些寒酸,不引人注意。

不久,梅蘭芳到,主人高興相迎,其餘賓客也都蜂擁而上,一一同他握手。可梅蘭芳知道齊白石也來赴宴,便四下環顧,尋找老師。忽然,他看到了冷落在一旁的白石老人,他就讓開別人一隻只伸過來的手,擠出人群向畫家恭恭敬敬地叫了一聲「老師」,向他致意問安。

在座的人見狀很驚訝,齊白石深受感動。幾天後特向梅蘭芳饋贈《雪中送炭圖》並題詩道: 」記得前朝享太平,布衣尊貴動公卿。 如今淪落長安市,幸有梅郎識姓名。 「梅蘭芳不僅拜畫家為師,他也拜普通人為師。

他有一次在演出京劇《殺惜》時,在眾多喝彩叫好聲中,他聽到有個老年觀眾說「不好」。梅蘭芳來不及卸裝更衣就用專車把這位老人接到家中。恭恭敬敬地對老人說:「說我不好的人,是我的老師。先生說我不好,必有高見,定請賜教,學生決心亡羊補牢。

」老人指出:「閻惜姣上樓和下樓的台步,按梨園規定,應是上七下八,博士為何八上八下?」梅蘭芳恍然大悟,連聲稱謝。以後梅蘭芳經常請這位老先生觀看他演戲,請他指正,稱他「老師」。

3、程門立雪

楊時從小就聰明伶俐,四歲入村學,七歲就能寫詩,八歲就能作賦,人稱神童。他十五歲時攻讀經史,熙寧九年登進士榜。他一生立志著書立說,曾在許多地方講學,倍受歡迎。居家時,長期在含雲寺和龜山書院,潛心攻讀,寫作教學。

有一年,楊時赴瀏陽縣令途中,不辭勞苦,繞道洛陽,拜師程頤,以求學問上進一步深造。有一天,楊時與他的學友游酢,因對某問題有不同看法,為了求得一個正確答案,他倆一起去老師家請教。

時值隆冬,天寒地凍,濃雲密布。他們行至半途,朔風凜凜,瑞雪霏霏,冷颼颼的寒風肆無忌憚地灌進他們的領口。他們把衣服裹得緊緊的,匆匆趕路。

來到程頤家時,適逢先生坐在爐旁打坐養神。楊時二人不敢驚動打擾老師,就恭恭敬敬侍立在門外,等候先生醒來。這時,遠山如玉簇,樹林如銀妝,房屋也被上了潔白的素裝。楊時的一隻腳凍僵了,冷得發抖,但依然恭敬侍立。

過了良久,程頤一覺醒來,從窗口發現侍立在風雪中的楊時,只見他通身披雪,腳下的積雪已一尺多厚了,趕忙起身迎他倆進屋。 後來,楊時學得程門立雪的真諦,東南學者推楊時為「程學正宗」,世稱「龜山先生」。此後,「程門立雪」的故事就成為尊師重道的千古美談。

4、孔子

孔子學問淵博,可是仍虛心向別人求教。有一次,他到太廟去祭祖。他一進太廟,就覺得新奇,向別人問這問那。有人笑道:「孔子學問出眾,為什麼還要問?」孔子聽了說:「每事必問,有什麼不好?」他的弟子問他:「孔圉死後,為什麼叫他孔文子?」

春秋時,衛國有個叫孔圉的大夫,非常虛心好學。在他死後,衛國的國君為了表彰他這種虛心好學的精神,授予他一個謚號叫「文」。

孔子的學生子貢不明白為什麼把孔圉稱之為文,便去問孔子.孔子回答說:「他聰明而又虛心好學,從不因為向不如自己的人求教而感到羞恥,所以稱之為文。」( 「聰明好學,不恥下問,才配叫„文‟。」)弟子們想:「老師常向別人求教,也並不以為恥辱呀!

5、唐伯虎潛心學畫

唐伯虎是明朝著名的畫家和文學家,小的時候在畫畫方面顯示了超人的才華。唐伯虎拜師,拜在大畫家沈周門下,學習自然更加刻苦勤奮,掌握繪畫技藝很快,深受沈周的稱贊。

不料,由於沈周的稱贊,這次使一向謙虛的唐伯虎也漸漸地產生了自滿的情緒,沈周看在眼中,記在心裡,一次吃飯,沈周讓唐伯虎去開窗戶,唐伯虎發現自己手下的窗戶竟是老師沈周的一幅畫,唐伯虎非常慚愧,從此潛心學畫。

6. 典故!關於謙虛!

一次, 孔子和學生到魯桓公廟里, 看到座位上擺著欹器.孔子向守廟的人問道: 」這是什麼器具?」

」這是放在座位右邊的器具.」守廟的人回答.

孔子端詳了一會兒, 若有所思地說: 」我所知放在座位右邊的器具, 當它空著的時候是傾斜的, 裝了一半水的時候就變正了, 裝滿了水就會傾覆.」

說完, 他要學生們弄點水來, 倒進去試試.果然, 欹器裡面裝了一半水時就正了, 水一盛滿就傾覆了.孔子看後, 很有感慨.

」唉, 哪有盛滿了水而不傾覆的呢! 」孔子說.

」盛滿後有沒有辦法使它不傾覆呢?」子路問孔子.

孔子看了子路一眼, 然後對學生說: 」絕頂聰明的人, 用持重來保持他的聰明; 功滿天下的人, 用謙遜來保持他的功勞; 勇力蓋世的人, 用謹慎來保持他的本領......這就是所說的用退讓的辦法來減少自滿.」

你聽說過一句話」知識使人謙虛, 無知使人驕傲嗎?還有」半瓶子水嘩啦響, 滿瓶子水沒聲響, 」說的都是要謙虛的道理.因為只有謙虛才會讓你保持冷靜平和, 正確地認識你自己, 也才能進一步地充實和豐富你自己.所以, 大話說得越大的人, 往往就是懂得越少的人.

7. 虛心使人進步,驕傲使人落後的古代典故

孔子在祭祀魯桓公的祖廟里看到一種器物,他問守廟人:「這是何物 」 守廟人答專道:「此乃欹(qī)器,屬是人們置於座側,用於警戒自己言行的。」孔子說:「我早有耳聞,它虛則傾,中則正,滿則覆。」隨後,孔子讓弟子往欹器中注水。當水注入一半時,欹器是端正的;當水注滿了之後,欹器竟突然翻倒。孔子頗有感觸地嘆了一口氣說:「物滿則覆。為人處世也是如此,要謙虛,不可自滿。」
在《三國演義》里,劉備就是一個謙虛的人。他為了恢復漢室,竟三顧諸葛亮的茅廬。他不因諸葛亮位卑而居傲,而是降低自己的身份,一次又一次地去拜訪。諸葛亮終感其誠,答應為他了。劉備的虛心換來了天下。

8. 謙虛的歷史典故

1.哪壺不開提哪壺,怎麼提?
早年,有父子倆開了間小茶館,雖說本小,門面不大,可是店主善於經營,小茶館越辦越興旺。知縣白老爺整天不掏錢的大魚大肉吃足了,便到小茶館來喝茶。他一人佔一桌,罵罵咧咧不說,還得來點兒花生米、豆腐乾什麼的。茶喝夠了就揚長而去———白喝。白老爺天天來,這父子倆可怎麼受得了啊,卻又惹不起他,只好忍氣吞聲。
不久,小茶館的老掌櫃病倒了,便讓兒子司爐掌壺,應付生意。一天,白老爺一端起茶杯,就齜牙皺眉吧嗒嘴,說:「這水也沒開,茶也沒味兒。」過了幾天,白老爺來得少了;又過了幾天,白老爺漸漸不來了,小茶館又恢復了往日的興旺。老掌櫃病癒後,問兒子:「白老爺為什麼不來了?」兒子一笑,說:我給他沏茶,是哪壺不開提哪壺!」
2.王婆賣瓜自賣自誇,王婆是誰?
「王婆」,很多人誤以為指的是一位姓王的婆婆,少年抗議道:其實我是個不太安靜的美男子好嗎指個男的,原叫王坡。他做事婆媽,說話羅嗦,人送外號「王婆」。
王坡老家是宋代西夏,避戰亂而來了開封府。他隨身帶有胡瓜(即今日的哈密瓜),當地人還未識「寶」,竟無人光顧。
王婆(坡)就向來往人等一個勁地誇,宋神宗有次出巡,也看見王婆在向行人滔滔不絕的介紹;而王婆知道面前的是皇帝,更加勁的誇說,請皇上試試。宋神宗一啖,覺得甘甜清香,當下說:「做買賣的還是當誇則誇,像王婆賣瓜,自賣自誇的有何不好?」
3.張飛穿針大眼瞪小眼,為什麼要穿?
張飛少時拜王養年為師,王對有這樣一個「缺心眼子」表示淡淡的憂傷,就對他進行因人施教,天天要他拿著綉花針,把花線往針眼裡穿。開始時,張飛拿著針,「大眼珠」對著針孔的「小眼」,不知如何著手,急得哇哇直叫。王養年:「你有『大眼』,針有『小眼』,心裡就是沒有『心眼』。」
從此,張飛天天一人坐在房裡苦練穿針本領,性格也逐漸變得安靜起來了。使他一生養成了「小事粗魯、粗中有細;大事有謀,謀略過人」的品質。在他今後的軍戎生涯中,不管是擒劉岱、釋嚴顏,還是威震長坂橋、八蒙賺張郃等等戰斗,屢建奇功,揚名三軍。
4.新官上任三把火,哪三把?
據《三國演義》所述,三國時,諸葛亮當了劉備的軍師,在短短時期內,連續三次用火攻佔曹操。第一次火燒博望坡,使夏侯敦統領的10萬曹兵所剩無幾,第二次在新野,火攻,水淹使曹仁,曹洪的10萬人馬,幾乎全部覆沒。第三次火燒赤壁,百萬曹兵慘敗,最後跟隨曹操逃出去的,只剩27人。當時,人們把這三把火稱為「諸葛亮上任三把火」。傳到後來便成為人們常說的「新官上任三把火」了。
5.狗咬呂洞賓,咬他幹嘛?
呂作為一隻狗,表示是有節操的,沒事才不會亂咬人,其實這是跟狗還真沒啥關系。洞賓在成仙之前,有個同鄉好友叫苟杳,他父母雙亡,家境十分貧寒。呂洞賓很是同情他,和他結拜為金蘭兄弟。
一天,呂洞賓家裡來了一位姓林的客人,見苟杳一表人才,讀書用功,便要將妹妹許配給他。呂洞賓提出成親後自己要先陪新娘子睡三宿。苟杳一聽不禁一愣,但還是咬牙答應了。
苟杳成親這天,呂洞賓喜氣洋洋,而苟杳卻無臉面見人。苟杳好不容易過了三天,剛進洞房,見娘子正傷心落淚,連忙上前賠禮,林小姐只管低頭哭著說:「郎君,為何三夜竟不上床同眠,只對燈讀書,天黑而來,天明而去。」原來是呂洞賓怕兄弟貪歡,忘了讀書,用此法來激勵。
幾年後,苟杳果然金榜題名做了大官。一晃八年過去了,這年夏天,呂家不慎失了大火,偌大一份家產化成一堆灰燼。夫妻倆決定去找苟杳幫忙。苟杳對呂洞賓熱情招待,可就是不提幫忙的事情,一連住了一個多月,一分錢也沒有給呂洞賓,呂洞賓以為他忘恩負義,一氣回了家。呂洞賓回家一看,家裡蓋了新房,他剛要邁進家門,卻見大門兩旁貼著白紙,知道家中死了人,他大吃一驚,慌忙走進屋內,見屋內挺著一口棺材,妻子批麻戴孝,正在嚎啕大哭。
原來,呂洞賓走後不久,就有一幫人來幫他蓋房子,蓋完房子就走了。前天中午,又有一大幫人抬著一口棺材進來了,他們說呂洞賓在苟杳家病死了。呂洞賓一聽,知道是苟杳玩的把戲。他走近棺材,操起一把大斧把棺材劈開兩半,只見裡面全是金銀珠寶,上面還有一封信:苟杳不是負心郎,路送金銀家蓋房。你讓我妻守空房,我讓你妻哭斷腸。因為苟杳和狗咬同音,傳來傳去便成了狗咬呂洞賓,不識好人心了。

9. 謙虛的成語故事有哪些

洗耳恭聽,不驕不躁,謙虛謹慎,功成不居,
禮賢下士,戒驕戒躁,自知之明,不矜不伐,
平易近人,拋磚引玉,聞過則喜,謹言慎行,
好問則裕,深藏若虛,謙恭下士,辭尊居卑,
不露圭角

10. 關於禮貌謙讓的典故

謙虛禮貌的孔子

中國素稱「禮儀之邦」。「禮」作為一種具體的行為來講,就是指人們在待人接物時的文明舉止,也就是現在所說的禮貌。而禮貌的本質是表示對別人的尊重和友善,這種心理需求,是超越時代的,是永存的。然而,一個人如果只懂得禮貌的形式,卻沒有謙讓之心,那麼,他不會真正懂得禮貌,謙讓也是謙虛、平等的表現,是禮貌的重要內涵。謙虛禮貌包含著我們的祖先對自然文化的驕傲和自豪,是中國人之所以成為中國人的根本特徵之一。

春秋時期,孔子和他的學生們周遊列國,宣傳他們的政治主張。

一天,他們駕車去晉國。一個孩子在路當中堆碎石瓦片玩,擋住了他們的去路。孔子說:「你不該在路當中玩,擋住我們的車!」。孩子指著地上說:「老人家,您看這是什麼?」孔子一看,是用碎石瓦片擺的一座城。孩子又說:「您說,應該是城給車讓路還是車給城讓路呢?」孔子被問住了。孔子覺得這孩子很懂得禮貌,便問:「你叫什麼?幾歲啦?」孩子說:「我叫項橐,7歲!」孔子對學生們說:「項橐7歲懂禮,他可以做我的老師啊!」

誠實守信的孔子、曾子、季布

誠實,就是忠誠正直,言行一致,表裡如一。守信,就是遵守諾言、不虛偽欺詐。「言必信,行必果」、「一言既出,駟馬難追」這些流傳了千百年的古話,都形象地表達了中華民族誠實守信的品質。在中國幾千年的文明史中,人們不但為誠實守信的美德大唱頌歌,而且努力地身體力行。

孔子早在2000多年前就教育他的弟子要誠實。在學習中,知道的就說知道,不知道的就說不知道。他認為這才是對待學習的正確態度。

曾子也是個非常誠實守信的人。有一次,曾子的妻子要去趕集,孩子哭鬧著也要去。妻子哄孩子說,你不要去了,我回來殺豬給你吃。她趕集回來後,看見曾子真要殺豬,連忙上前阻止。曾子說,你欺騙了孩子,孩子就會不信任你。說著,就把豬殺了。曾子不欺騙孩子,也培養了孩子講信用的品德。

秦朝末年有個叫季布的人,一向重諾言,講信用。人們都說「得黃金百斤,不如得季布一諾」。這就是成語朋友的幫助,才倖免於難。而有信,自然會得到大家的:

舊時中國店鋪的門口,一般都寫有「貨真價實,童叟無欺」八個自古在商品買賣中,就提倡公平交易、誠實待客、不欺詐、不作假的行業道德。

在當代中國,誠實守信的美德也得到了發揚光大。這種美德表現在工作和學習上,就是專心致志,認真踏實,實事求是;表現在與人交往中,就是真誠待人,互相信賴;表現在對待國家和集體的態度上,就是奉公守法,忠誠老實。

百折不撓的橋玄

東漢官員橋玄品行端莊,嫉惡如仇。有次,一夥強盜綁住他十歲的兒子,帶進他家,要正在病中的橋玄立即拿錢贖取,遭到橋直的怒斥。不多時,官兵包圍了橋家,因怕強盜會殺橋直的兒子,遲遲不敢動手。這時橋玄憤怒地喊道:「我難道能因為兒子的生命而放了這伙壞人嗎?」催促官兵們趕快動手。結果,橋玄的兒子被強盜殺死了。人們稱贊橋玄「百折不撓」,始終保持節操。

百折不撓:形容不管經受多少挫折,決不屈服、退縮。折:挫折。撓:彎曲。

激夫獲貴的御者之妻

眼看丈夫滿為御

害羞感嘆求離去

夫慚懇解竟提升

不遜樂妻賢內助

晏嬰,戰國時齊景公之宰相,體軀短小,惟才幹超人,名聞諸侯,而其御者(車夫) 體甚魁梧,卻為俗子。 一日御者揮馬鞭過其門,意氣揚揚,狀甚自得,其妻窺狀,至為感嘆,是夜求御者離去,夫聞其故; 答以: 宰相身高不及六尺(約今之四尺二寸),名聞天下,備受諸侯敬仰,尚能謙虛,而君身高八尺,為晏嬰驅車,竟揚眉得意,前途豈有可為! 御者愧甚,從而改變,謙虛和謁,晏嬰稱奇,追問其故,乃告以受妻激之實情,晏嬰以知過能改,遂提升御者為大夫。

敬親感賊的姜詩夫妻

能事嚴親值佩欽

請看龎氏奉姑心

寄鄰紡織猶懷敬

感動赤眉不敢侵

漢朝姜詩,事母至孝,其妻龐氏,敬順尤篤。母好飲江水,龐氏每天必往六七里程外取水,煮羹烹茶奉姑,一日因遇強風遲歸,母因渴甚,而有微詞: 姜詩大怒,遂離棄得,龐氏寄住鄰家,日夜勤苦紡織,以所得微資,經常買佳餚,托鄰嫗轉給其姑,經久,鄰嫗始以實相告,其姑慚愧,即令其回家團聚,姜詩夫妻之孝行,因而名傳四方。時有赤眉賊路過該地,賊首呼喊: 驚大孝者觸鬼神之怒,眾賊未敢搶刧而過,其孝感豈不大乎。

熱點內容
古代勵志的名言 發布:2021-03-16 21:50:46 瀏覽:209
形容兒孫繞膝的詩句 發布:2021-03-16 21:49:35 瀏覽:878
席慕蓉賞析印記 發布:2021-03-16 21:48:26 瀏覽:311
權力很大含有手的成語 發布:2021-03-16 21:48:22 瀏覽:584
能聽的兒童故事 發布:2021-03-16 21:48:15 瀏覽:285
關於足球的詩歌詞句 發布:2021-03-16 21:47:40 瀏覽:870
拖拉機的古詩 發布:2021-03-16 21:42:53 瀏覽:571
亮甜的詩句 發布:2021-03-16 21:42:00 瀏覽:831
廣東話生日快樂祝福語 發布:2021-03-16 21:38:55 瀏覽:409
噓的短句 發布:2021-03-16 21:38:07 瀏覽:8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