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候諺語及解釋
蛐鱔著地復爬,下雨勿用制話。
雞鴨勿上舍,明朝嘸晴天。
螞蟻移窩,天井成河。
蛇攔道,雨來到。
雞早舍,天將變。(陰雨轉晴)
豬叼草,雪花飄。
貓(吃水)晴狗(吃水)落。
泥鰍跳,風雨到。
蛙聲急,風雨息。
蜘蛛收網,雨水必降。
燕子低飛,大雨可期。
燕子低飛蛇行道,一場大雨將來到。
龜背潮,下雨兆。
缸腳潮,下雨兆。
螞蝗沉水天氣晴,螞蝗浮水雨將淋。
蜻蜓成群飛,天要下陣雨。
蜻蜓高,穀子焦;蜒蜻底,一把泥。
雨中知了叫,晴天馬上到。
雞在高處鳴,雨止天放晴。
雞上棚,雨乒乓。
燕子來,好種田;嘎鵝來,好過年。
豬顛風,狗顛雨。
灶灰濕成塊,定有大雨來。
煙勿出洞連日雨。
桕子葉里笑,明年白米嘸人要。
布穀叫,清明到。
鴉風鵲雨。
咕鴨鳥,夏前叫,勤儉反給懶惰笑
2. 關於物候的諺語
[植物物候] 受地形、氣溫、日照影響,植物物候在縣內西北山地和東南丘陵平原地區不同,西北山地農作物播種、開花、收獲期,樹木發芽吐翠,花卉開放,都要比東南丘陵平原地區晚幾天甚至半個月,而落葉喬木的凋落卻要早幾天。
在長期的生產斗爭中,民間還積累了豐富的植物物候諺語。茲擇其要者輯錄於此:
1、「黃荊葉子包得過一粒谷,桐子樹葉子包得過一個蛋。」意為早稻該浸種了。
2、「桐子樹開花,該浸一季晚稻種啦。」
3、「一白早,二白好,三白栽也好不栽也好。」意思是按三白草葉子的變化確定栽一季晚禾的時間。三白草,多年生草本,夏季開花,從花序下最下端一片葉起,有1-3片葉先後成白色。當白第一片葉子時,栽晚禾早了一點;當白第二片葉子時,正好栽晚禾;等到白第三片葉時,就太晚了,不栽為好。
4、「楓樹發芽,凈棍稱爺。」凈棍-苦漢。楓樹發了芽,天氣逐漸暖和,可以少穿衣服。
5、「楓樹落葉,凈棍落劫。」楓樹落葉了,天氣逐漸變冷,要挨凍了。
6、「桂花飄香,蛇蟲不安。」天氣漸漸冷起來了。
7、「毛粟開口,九月初頭;毛粟純黃,九月重陽。」意指毛粟黃熟,已到了農歷九月重陽節。
8、「苦櫧烏,十月初;苦櫧顫,十月半。」苦櫧成熟,已到農歷十月初;苦櫧落地時,則是十月中旬了。
[動物物候] 動物的蟄眠、復甦、始鳴、絕鳴、遷徒等均與節候有密切關系。縣內常見的物候動物有:
大雁 冬來春去,可見飛經縣境上空。
家燕 「清明」後始見,築巢於屋檐或屋樑上,至「秋分」後離去。
布穀鳥 「清明」始鳴「割麥栽禾」,「立夏」後絕鳴。
白鷺 成排站著,漲大水的前兆。
烏鴉 成群驚飛,預示著大雪將降。
蟬 「小暑」始鳴,諺雲:「唔唔須須(指蟬)叫,街上新米糶。」「秋分」絕鳴。
飛白蟻 出洞飛走,預示著高溫、高濕、低壓、悶熱難當,將降暴雨。
螞蟻 結隊遷徒,將有雨降。
青蛙 「清明」前幾天始鳴,「立冬」前絕鳴。
蛇 「驚蟄」出洞活動,「立冬」進洞冬眠。
蜻蜓 結群低暗淡,將降暴雨。
魚鰍 在水面上打花,預示將有雨降。
[非生物物候] 縣內民間流傳的非生物物候諺語主要有:
1、枕頭回潮,雨在明朝
2、炊煙塞灶,大雨將至。
3、傢具發潮,有雨淋頭。
4、雲走東,雨不凶;雲走南,水滿塘;雲走西,水產陂;雲走北,曬死賊。
5、礎潤而雨,月暈而風。
6、霜重見晴天。
7、烏雲接落日,不落今日落明日。
8、雷公先唱歌,有雨冒幾多。
9、春霧晴,夏霧雨,秋霧曬死鬼,冬霧多雪雨。
10、朝霞有雨晚霞晴。
11、懶龍(虹)降東,有雨不凶;懶龍降雨,大水產陂;懶龍降南,落雨不長;懶龍降北,冒雨磨墨。
12、天上魚鱗斑,曬谷不用翻。
3. 跪求物候諺語以及科學的諺語解釋!!!!!!!
樓主愛的是阿爾馮斯嗎?我也很喜歡aru哦~可愛的小正太~
這里有一個關於其科學解釋的,怕字數太多我就不貼過來了。麻煩樓主自己去看。
http://..com/question/1972748.html
蛐鱔著地爬,下雨勿用話。
雞鴨勿上舍,明朝嘸晴天。
螞蟻移窩,天井成河。
蛇攔道,雨來到。
雞早舍,天將變。(陰雨轉晴)
豬叼草,雪花飄。
貓(吃水)晴狗(吃水)落。
泥鰍跳,風雨到。
蛙聲急,風雨息。
蜘蛛收網,雨水必降。
燕子低飛,大雨可期。
燕子低飛蛇行道,一場大雨將來到。
龜背潮,下雨兆。
缸腳潮,下雨兆。
螞蝗沉水天氣晴,螞蝗浮水雨將淋。
蜻蜓成群飛,天要下陣雨。
蜻蜓高,穀子焦;蜒蜻底,一把泥。
雨中知了叫,晴天馬上到。
雞在高處鳴,雨止天放晴。
雞上棚,雨乒乓。
燕子來,好種田;嘎鵝來,好過年。
豬顛風,狗顛雨。
灶灰濕成塊,定有大雨來。
煙勿出洞連日雨。
桕子葉里笑,明年白米嘸人要。
布穀叫,清明到。
鴉風鵲雨。
咕鴨鳥,夏前叫,勤儉反給懶惰笑。
這個網頁也很多的:http://www.linfentong.net/fx/Article_Print.asp?ArticleID=63
參考資料:http://www.zjrb.cn/wangjiang/2003-9/1/content_132.htm
4. 關於物候的諺語
關於物候的諺語
1、急風行雨暴
2、早怕南雲漫,晚怕北雲翻
3、早看東南,晚看西專北
4、雲從東南漲,有屬雨不過晌
5、日出紅雲升,勸君莫遠行; 日落紅雲升,來日是晴天
6、日落雲里走,地雨半夜後
7、春雷十日陰,春雷十日寒
8、露水閃,來日晴
9、東閃空,西閃雨,南閃火門開,北閃連夜來
10、南風轉東風,三天不落空
11、雨後西南風,三天不落空
12、五月南風下大雨,六月南風井底干
13、西風隨日落止,不止颳倒樹
14、西北風開天鎖
15、西南轉西北,還得半個月
16、南風不過三,過三不雨就陰天
17、風亂轉,不用算
18、東風濕,西風十,北風寒,南風暖
19、頂風上雲,不雨就陰
5. 關於物候的諺語
1、冬天麥蓋三層被,來年枕著饅頭睡。
意思是:麥子上蓋了三層被厚的雪,雪越厚越保暖。經過一冬的養精蓄銳,一開春便會以旺盛的勢頭突飛猛進,長的好當然就豐收。
冬天的雪下的越厚,地下的莊稼反而更保暖。因為雪可以在地面上形成一層保溫層,而且當天氣變暖的時候,融化的雪水可以第一時間融入土壤,增加小麥的水分供應。這樣一來,來年肯定就是一個大豐收了。
2、有錢難買五月旱,六月連陰吃飽飯。
每年的農歷五月的時候,地里能夠乾旱起來的話,一定的乾旱能夠使農作物的根系向土壤發展,為後期的生長打下堅實的基礎。六月份是一個降雨比較多的月份,如果能夠連續陰天降雨的話,就能夠很大程度上加快農作物根系的生長速度。
3、冬至在月頭,大寒年夜交。
這句話的意思就是說,冬至如果在月頭的話,那麼大寒就會延續到除夕左右,所以過年的時候就會比較冷。
4、鋪上熱得不能躺,田裡只見莊稼長。
在天氣非常炎熱的時候,人們躺倒床上睡覺都非常難受,但是田裡的莊稼卻蹭蹭的往上漲,因為在三伏天的時候,是莊稼長勢最快的時候。特別是小麥稻穀一類的,天氣溫度越是高長勢就越是好。
5、寸草鍘三刀,沒料也上膘。
這句話的意思是,把飼草鍘短後喂牛,尤其是把農作物的秸稈切短,這樣有助於牛採食,咀嚼與唾液能夠充分的混合,便於草料的消化,有利於增膘。
6、春分無雨劃耕田。
這句話說的是南方,如果到了春分不下雨的話,今年的雨水可能會比較少,所以種稻子收成差了。
7、狗貓換毛早,冬季冷得早。
這句話說的是,狗貓如果換毛出現的時候比較早,那麼說明冬天就會冷的早;狗貓不穿衣服,所以對於天氣變化也會更敏感。
6. 物候的諺語
物 候
[植物物候] 受地形、氣溫、日照影響,植物物候在縣內西北山地和東南丘陵平原地區不同,西北山地農作物播種、開花、收獲期,樹木發芽吐翠,花卉開放,都要比東南丘陵平原地區晚幾天甚至半個月,而落葉喬木的凋落卻要早幾天。
在長期的生產斗爭中,民間還積累了豐富的植物物候諺語。茲擇其要者輯錄於此:
1、「黃荊葉子包得過一粒谷,桐子樹葉子包得過一個蛋。」意為早稻該浸種了。
2、「桐子樹開花,該浸一季晚稻種啦。」
3、「一白早,二白好,三白栽也好不栽也好。」意思是按三白草葉子的變化確定栽一季晚禾的時間。三白草,多年生草本,夏季開花,從花序下最下端一片葉起,有1-3片葉先後成白色。當白第一片葉子時,栽晚禾早了一點;當白第二片葉子時,正好栽晚禾;等到白第三片葉時,就太晚了,不栽為好。
4、「楓樹發芽,凈棍稱爺。」凈棍-苦漢。楓樹發了芽,天氣逐漸暖和,可以少穿衣服。
5、「楓樹落葉,凈棍落劫。」楓樹落葉了,天氣逐漸變冷,要挨凍了。
6、「桂花飄香,蛇蟲不安。」天氣漸漸冷起來了。
7、「毛粟開口,九月初頭;毛粟純黃,九月重陽。」意指毛粟黃熟,已到了農歷九月重陽節。
8、「苦櫧烏,十月初;苦櫧顫,十月半。」苦櫧成熟,已到農歷十月初;苦櫧落地時,則是十月中旬了。
[動物物候] 動物的蟄眠、復甦、始鳴、絕鳴、遷徒等均與節候有密切關系。縣內常見的物候動物有:
大雁 冬來春去,可見飛經縣境上空。
家燕 「清明」後始見,築巢於屋檐或屋樑上,至「秋分」後離去。
布穀鳥 「清明」始鳴「割麥栽禾」,「立夏」後絕鳴。
白鷺 成排站著,漲大水的前兆。
烏鴉 成群驚飛,預示著大雪將降。
蟬 「小暑」始鳴,諺雲:「唔唔須須(指蟬)叫,街上新米糶。」「秋分」絕鳴。
飛白蟻 出洞飛走,預示著高溫、高濕、低壓、悶熱難當,將降暴雨。
螞蟻 結隊遷徒,將有雨降。
青蛙 「清明」前幾天始鳴,「立冬」前絕鳴。
蛇 「驚蟄」出洞活動,「立冬」進洞冬眠。
蜻蜓 結群低暗淡,將降暴雨。
魚鰍 在水面上打花,預示將有雨降。
[非生物物候] 縣內民間流傳的非生物物候諺語主要有:
1、枕頭回潮,雨在明朝
2、炊煙塞灶,大雨將至。
3、傢具發潮,有雨淋頭。
4、雲走東,雨不凶;雲走南,水滿塘;雲走西,水產陂;雲走北,曬死賊。
5、礎潤而雨,月暈而風。
6、霜重見晴天。
7、烏雲接落日,不落今日落明日。
8、雷公先唱歌,有雨冒幾多。
9、春霧晴,夏霧雨,秋霧曬死鬼,冬霧多雪雨。
10、朝霞有雨晚霞晴。
11、懶龍(虹)降東,有雨不凶;懶龍降雨,大水產陂;懶龍降南,落雨不長;懶龍降北,冒雨磨墨。
12、天上魚鱗斑,曬谷不用翻。
7. 有關物候學的諺語和解釋
1、鷹過要天晴,雁過黑沉沉
按鷹過要天晴,意謂老鷹有感應天氣的能力,故老鷹高飛而去時,反映天晴將較久。老鷹飛揚上空盤旋,必然是天空無濃雲,能見度大,空氣濕度低,高空氣流活動較小。老鷹能高飛,一般在天氣系統過境後。雁是一種喜溫的候鳥。它的生活地區,隨著季節的轉變而遷移。夏天生活在北方,冬天生活在南方。秋分過後,雁飛離北方,向南飛去。雁為了躲避寒冷,在冷鋒過境前往南飛,雁南飛後一般有冷鋒過境,黑雲密布,天氣轉涼且陰雨,故雲雁過黑沉沉。
2、虹出東要下雨,虹出西要天晴。(可能有誤,一般是:虹出東要天晴,虹出西要下雨。翻譯精確點是:早虹雨 、晚虹晴)早晨虹東方,下午陣陣雨。
四川西南部和雲貴高原之天氣系統在受副高加強西伸時由東往西移動,故雲:「虹出東要下雨,虹出西要天晴。早晨虹出東,下午陣陣雨。(太陽光穿過雲中水滴時,由於折射和反射而形成的弧形綵帶,叫虹。水滴越大,彩色越鮮艷。虹出現的位置,與太陽所在方向相反。上午太陽在東,虹在西邊。下午太陽在西邊,虹在東。在一般情況下天氣系統運動的規律是:自西向東移動,西邊出現虹,表明西邊的雷雨區會移來,本地將有雨;東邊有虹,表明雨區在東,它會東移出,就不會影響本地。所以也又叫「東虹日頭,西虹雨」。)
3、蚯蚓地上爬,雨點天上飄
空氣潮濕時,蚯蚓能感應到,並預知天將下雨,淹沒其地下的居所,所以蚯蚓要爬出地面。空氣潮濕時,階梯、牆腳、門欄等地面也呈現潮濕,為下雨的前兆。
4、楚潤九桶水,月暈起風雨
月暈是月光通過雲層中的冰晶時,經過折射而成的光的現象,成彩色光環,內紅外紫。日暈與月暈都是天氣變化的預兆。卷層雲為鋒面雲系,為下雨的前兆。
至於彝族的物候知識則反映在下列彝族諺語(爾比)中:
聽見布榖(鳥)叫,應該種地了。
聽見蟬兒叫,應該道草了(玉米長出子葉時除草謂之道草)
聽見金鈴叫,拿鐮收割好。
8. 物候諺語
蛐鱔著地爬,下雨勿用話。
雞鴨勿上舍,明朝嘸晴天。
螞蟻移窩專,天井成河。
蛇攔道,雨來到屬。
雞早舍,天將變。(陰雨轉晴)
豬叼草,雪花飄。
貓(吃水)晴狗(吃水)落。
泥鰍跳,風雨到。
蛙聲急,風雨息。
蜘蛛收網,雨水必降。
燕子低飛,大雨可期。
燕子低飛蛇行道,一場大雨將來到。
龜背潮,下雨兆。
缸腳潮,下雨兆。
螞蝗沉水天氣晴,螞蝗浮水雨將淋。
蜻蜓成群飛,天要下陣雨。
蜻蜓高,穀子焦;蜒蜻底,一把泥。
雨中知了叫,晴天馬上到。
雞在高處鳴,雨止天放晴。
雞上棚,雨乒乓。
燕子來,好種田;嘎鵝來,好過年。
豬顛風,狗顛雨。
灶灰濕成塊,定有大雨來。
煙勿出洞連日雨。
桕子葉里笑,明年白米嘸人要。
布穀叫,清明到。
鴉風鵲雨。
咕鴨鳥,夏前叫,勤儉反給懶惰笑
9. 關於物候的詩句和諺語
1、《鳥啼》——宋代歐陽修
窮山候至陽氣生,百物如與時節爭。
官居荒涼草樹密,撩亂紅紫開繁英。
花深葉暗耀朝日,日暖眾鳥皆嚶鳴。
譯文:滁州一帶春天來臨非常的溫暖,繁花似錦,萬物競生。官府所在地非常荒涼,卻草木茂盛,奼紫嫣紅的百花開放了。在光輝之下花兒美艷,綠葉繁茂,天氣暖和,鳥兒們都開始啼叫。
說明:冬去春來,氣候變暖,萬物生發,花卉爭相開放,眾鳥皆鳴。花鳥草木是有生命的東西,它們對季節的變化特別敏感,它們的生長發育,直接反映了季節的變化。
2、《賦得古原草送別》——唐代白居易
離離原上草,一歲一枯榮。
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
譯文:長長的原上草是多麼茂盛,每年秋冬枯黃春來草色濃。無情的野火只能燒掉干葉,春風吹來大地又是綠茸茸。
說明:揭示了物候學上兩個重要規律:第一,植物的榮枯,有一年一度的循環變化;第二,這種循環變化是隨氣候為轉移的,春天一到,萬物就要復甦了。
3、《游廬山大林寺》——唐代白居易
人間四月芳菲盡,山寺桃花始盛開。
長恨春歸無覓處,不知轉入此山中。
譯文:在人間四月里百花凋零已盡,高山古寺中的桃花才剛剛盛開。我常為春光逝去無處尋覓而悵恨卻不知它已經轉到這里來。
說明:山下芳華菲盡,而此處桃李始華,這是由於山地氣候對植物的影響。
4、《惠崇春江晚景二首》——宋代蘇軾
竹外桃花三兩枝,春江水暖鴨先知。
譯文:竹林外兩三枝桃花初放,鴨子在水中游戲,它們最先察覺了初春江水的回暖。
說明:早春天氣,鴨子最先感知春江水暖,嬉戲水中。
5、《約客》——宋代趙師秀
黃梅時節家家雨,青草池塘處處蛙。
譯文:梅子黃時,家家都被籠罩在雨中,長滿青草的池塘邊上,傳來陣陣蛙聲。
說明:詩中出現的三種物象,表明了春末夏初梅子黃熟時的節令特點。
6、《題菊花》——唐代黃巢
颯颯西風滿院栽,蕊寒香冷蝶難來。
譯文:颯颯秋風卷地而來,滿園菊花瑟瑟飄搖。花蕊花香充滿寒意,蝴蝶蜜蜂難以到來。
說明:菊花凋零,蝴蝶斂跡,雖不著一「秋」字,秋令的陣陣涼意卻撲面而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