歇後語盜書
A. 蔣干盜書的歇後語
名稱:蔣干盜書
拼音:jiǎng
gàn
dào
shū
解釋:蔣干:《三國演義》中的人物。蔣干盜回去書信回到曹營殺自己大將。比答喻中別人的反間計。
事例:~的故事不能忘。
用法:作賓語、定語;指中計
歇後語:蔣干盜書——上了大當
蔣干盜書
(成語典故)
蔣干盜書,成語典故。這個故事發生在三國赤壁大戰前夕,曹操親率百萬大軍,駐扎在長江北岸,意欲橫渡長江,直下東吳。東吳都督周瑜也帶兵與曹軍隔江對峙,雙方劍拔弩張。曹操手下的謀士蔣干,因自幼和周瑜同窗讀書,便向曹操毛遂自薦,要過江到東吳去作說客,勸降周瑜。結果周瑜設下計策,令蔣干盜得假冒曹操水軍都督蔡瑁、張允寫給周瑜的降書。蔣干獻書曹操,令斬了蔡瑁、張允。後來蔣干盜書用來比喻中別人的反間計。
B. 蔣干盜書 歇後語
蔣干盜書來——上了大當
蔣干盜自書
成語信息
解釋:成語典故。這個故事發生在三國赤壁大戰前夕,曹操親率百萬大軍,駐扎在長江北岸,意欲橫渡長江,直下東吳。東吳都督周瑜也帶兵與曹軍隔江對峙,雙方劍拔弩張。曹操手下的謀士蔣干,因自幼和周瑜同窗讀書,便向曹操毛遂自薦,要過江到東吳去作說客,勸降周瑜。結果周瑜設下計策,令蔣干盜得假冒曹操水軍都督蔡瑁、張允寫給周瑜的降書。蔣干獻書曹操,令斬了蔡瑁、張允。後來蔣干盜書用來比喻中別人的反間計。
C. 將干盜書——上了大當解歇後語
原出於小說《三國演義》;意思一般來說是盜有所得,但因蔣干盜書中了離間計反而有重大損失,甚至比偷雞不成蝕把米還重,因此說上了大當。
D. ( )盜書——聰明反被聰明誤歇後語
蔣干盜書,聰明反被聰明誤。
典故:赤壁之戰前,蔣干向曹操說,他和周瑜是同版學,願意去說服周瑜.曹操同意了之後權,蔣干就去長江對岸.結果周瑜高明,不但讓蔣干沒有機會說出勸降的話來,還安排計策,讓蔣干以為曹操麾下降將,原荊州劉表手下的蔡瑁張允暗中勾搭周瑜,於是把所謂的證據,蔡瑁張允私通周瑜的書信盜走,讓曹操斬了蔡瑁張允.。
E. 誰盜書聰明反被聰明物的歇後語是什麼
蔣干盜書——聰明反被聰明誤
如果有幫到您 哦
F. 歇後語「蔣干盜書」的下句
蔣干盜書——上了大當
G. 歇後語 蔣干盜書 的下一句是什麼有4個選擇
蔣干盜書——上了大當。
「蔣干盜書」發生在三國赤壁大戰前夕,曹操親率百萬大軍,駐扎在長江北岸,意欲橫渡長江,直下東吳。東吳都督周瑜也帶兵與曹軍隔江對峙,雙方劍拔弩張。
曹操手下的謀士蔣干,因自幼和周瑜同窗讀書,便向曹操毛遂自薦,要過江到東吳去作說客,勸降周瑜。
結果周瑜設下計策,令蔣干盜得假冒曹操水軍都督蔡瑁、張允寫給周瑜的降書。蔣干獻書曹操,令斬了蔡瑁、張允。後來蔣干盜書用來比喻中別人的反間計。
(7)歇後語盜書擴展閱讀:
《三國演義》中的蔣干,字子翼,三國時期的人物,九江(治今安徽壽縣)人。《演義》描述赤壁之戰前蔣干充當曹操之說客,企圖勸說周瑜投降。
而當時,不想周瑜正擔心蔡瑁和張允幫助曹軍訓練好水軍,將計就計,擺下「群英會」,誘導他盜走假的張、蔡二人的「投降書」,以反間計除去了這二人。後卻自以為立功,成為笑柄。
赤壁之戰結束了自東漢末年以來群雄紛爭的局面,為三足鼎立奠定了基礎。對於這場戰爭,當時很多人都想不到在官渡之戰中以少勝多大敗袁紹,接著又趁勢奪取荊州的一代梟雄曹操竟敗於黃口孺子周郎之手。
曹操失敗的原因固然很多,但與蔣干這個成事不足,敗事有餘的腐儒二過江東大有關系。
曹操所帶的北方之兵不習水戰,幸得荊州降將蔡瑁、張允為水軍都督。此二人久居江東,諳習水戰之法,周瑜一直視為心腹之患,久欲除之而難以下手。恰巧自報奮勇說降周瑜的蔣干過江來了。
周瑜略施小計,讓蔣干盜得蔡張二人寫給他的密信,致使曹操錯殺了二將。然而周郎破曹還是心有餘而力不足,避難江東的龐統雖想出了連環計,但如何讓龐統平安過江,又如何使曹操不生疑竇?
正在周瑜為此發愁的時候,蔣干又來了。是他把龐統引見給曹操,曹操輕信了名士龐統獻的連環計,導致了戰爭的失敗。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蔣干盜書
H. 蔣干盜書的歇後語打一生肖
上了大當
I. 歇後語:徐庶進曹營一 周瑜打黃蓋一 蔣干盜書一 張飛使計謀一 諸葛亮皺眉頭一
徐庶進曹營—————一言不發
周瑜打黃蓋—————一個願打一個願挨
蔣干盜書-----上了大當
張飛使計謀--粗中有細
諸葛亮皺眉頭——
計上心來
J. 蔣干盜書——上了大當這個歇後語現在比喻什麼
比喻這件事做得不值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