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寓意典故 » 被騎驢典故

被騎驢典故

發布時間: 2021-01-12 15:05:28

『壹』 騎驢的故事告訴我們什麼

不要一味聽從別人,要自己思考,有自己的主見。

故事內容:

父子倆進城趕集,天氣很熱。父親騎驢,兒子牽著驢走。一位過路人看見這爺倆兒,便說:「這個當父親的真狠心,自己騎驢子,卻讓兒子在地上走。」父親一聽這話,趕緊從驢背上下來,讓兒子騎驢, 他牽著驢走。

沒走多遠,一位過路人又說:這個當兒子的真不孝順,老爹年紀大了,不讓老爹騎驢,自己卻悠哉地騎著驢,讓老爹跟著小跑。兒子一聽此言,心中慚愧,連忙讓父親上驢, 父子二人共同騎驢往前走。

走了不遠,一個老太婆見了父子倆共騎一頭驢,便說:這爺倆的心真夠狠的,那麼一頭瘦驢,怎麼能禁得住兩個人的重量呢?可憐的驢呀。

父子倆聞言,只好從驢背上爬下來。但是,他們徒步走沒多遠,又一個陌生人笑著說:我才不會這么蠢,放著好好的驢不用,卻用腳來走。最後,人們看到這對父子倆抬著這頭驢從街頭走過。

(1)被騎驢典故擴展閱讀:

1、故事的情節雖然簡單,卻反映了生活中一個深刻的哲理:不要盲目聽從別人的意見,在生活中應當學會自主,做事要有自己的主見。否則不但不能讓大家滿意,還會使自己無所適從。

2、在人生的道路上將會面臨很多的抉擇,在面臨抉擇的時候不要被旁人的話輕易的誤導,要冷靜的思考,走自己的路。不要管別人的閑言閑語。這樣才能做出正確的抉擇。

『貳』 騎驢的故事。

一、父子倆進城趕集。天氣很熱。父親騎驢,兒子牽著驢走。

一位過路人看見這爺倆兒,便說:「這個當父 親的真狠心,自己騎驢子,卻讓兒子在地上走。」

父親一聽這話,趕緊從驢背上下來,讓兒子騎驢, 他牽著驢走。

沒走多遠,一位過路人又說:「這個當兒子的 真不孝順,老爹年紀大了,不讓老爹騎驢,自己卻 優哉地騎著驢,讓老爹跟著小跑。」

兒子一聽此言,心中慚愧,連忙讓父親上驢, 父子二人共同騎驢往前走。

走了不遠,一個老太婆見了父子倆共騎一頭 驢,便說:「這爺倆的心真夠狠的,那麼一頭瘦驢, 怎麼能禁得住兩個人的重量呢?可憐的驢呀!」

父子二人一聽也是,又雙雙下得驢背來,誰 也不騎了,乾脆走路,驢子也樂得輕松。走了沒 幾步,又碰到一個老頭,指著他們爺倆兒說:「這 爺倆都夠蠢的,放著驢子不騎,卻願意走路。」

父子二人一聽此言,呆在路上,他們已經不 知應該怎樣對待自己及驢了。

(2)被騎驢典故擴展閱讀:

故事蘊含的道理:

這個故事說明做事要有自己的主見,要有自己的目的和方式,不能一味讓別人的議論左右自己。

如果我們一味地聽信別人的議論,就會失去自己的判斷,最後不知所措,一事無成,就像這對父子一樣。所以,我們要學會凡事自己拿主意,用自己的大腦去思考、去判斷、去決定,一旦決定,就堅定地幹下去,而不要過於地在乎別人的意見,特別是那些不負責和信口開河的意見。

我們要學會自己動腦,養成自己拿定主意的習慣,是培養我們自立、自理能力的重要方面。


『叄』 騎驢找驢的成語故事

騎著驢去找別的驢。原比喻一面占著一個位置,一面去另找更稱心的工作。現專多比喻東西就在自屬己這里,還到處去找。

從前有個叫王三的人,想做生意掙大錢。他拿了一筆錢,高高興興地來到了集市上。
王三心想:「這些小毛驢看上去不錯。不如買幾頭回去。」他就問老闆:「 老闆,我想買幾頭驢回家去賣,能不能賺錢啊?」老闆回答:「當然能賺錢了!賺不到錢,你再回來找我!」
王三聽老闆這么一說,就痛痛快快地買下了五頭小毛驢。王三騎上小毛驢樂顛顛地往家走。
他一邊走一邊想:「我回家把驢賣了,賺到了錢,家裡人都得佩服我。」他一邊走一邊尋思著:「這五頭驢能賺……啊?一、二、 三、 四。怎麼只剩下四頭驢了?!」
他連忙又數了一遍:「一、二、三、四、五。哎?奇怪了!沒少啊!是五頭驢。剛才我眼花了,明明是一、二、三、四……啊?怎麼又少了一頭驢?!」
他急忙又數了一遍:「一、二、三、四、五。奇怪,是五頭啊!哦……只要我騎上驢就會少一頭!」
最後,他想了一下說:「嗯,算了,我不騎驢了。這樣就不會少了!」

『肆』 騎驢覓驢典故(長點)

親,這是一個中國新疆典故
一個農夫上街買了5頭驢,自己騎了一頭,然後回頭清點。。。。。。。。。。1,2,3,4,。。。
沒找到第五頭,其實第五頭他自己騎著呢
近義詞為目不見睫等等

『伍』 騎驢寓言

一對父子牽著一頭驢進城。兩人都不騎,被路人批評很傻;爸爸騎,被批評不慈;兒子騎,內被批評不孝容。兩個一起騎,被批評不仁,虐待動物。最後父子倆氣呼呼合力把驢子扛進城。

雖然網路上有很多版本,但結論就是

一個人要有主見,具備判斷是非的能力,才不會被別人的意見所左右。不要活在別人的輿論中,要靠自己的腳走路,自己的腦袋思考。

『陸』 父子騎驢的故事

善於利用別人的心理

『柒』 唐朝騎驢的風尚,是因為李白騎驢闖縣衙,歷史上真有此事

李白,是唐朝最偉大的詩人之一,他跟杜甫的名氣最響亮,地位最高,他們在詩上的成就都很高,但是待遇卻不一樣,杜甫一生都沒有受到重視,而李白則是全民偶像,唐玄宗也對其非常仰慕。

縣令讀後大驚,因為裡面寫的內容是:我喝醉時,用皇上手帕擦嘴,皇帝不但不怪罪,還親自給我調制醒酒羹湯。為了讓我下筆,貴妃親自捧上硯台,高力士給我脫靴。天子門前,皇宮之外,我尚能騎馬,沒有想到,區區華陰縣,還不讓騎驢!

縣令馬上明白李白身份,下跪謝罪,李白也不願意為難一個小吏,大笑一聲而去。

『捌』 歷史上,哪些人騎驢的﹖

一是因著毛驢性子慢,適於詩人推敲詩句。二大概是自古以來,君子固窮,驢子本身是落魄的東西,這跟詩人的落魄是一致的。詩人和毛驢,恰是一段絕配。李白有詩曰:「
阮籍為太守,騎驢上東平。判竹十餘日,一朝化風清。」中國古代詩人大多有騎毛驢旅行的經歷,詩人喜歡騎驢,似與毛驢有著不解之緣。騎驢幾乎成了詩人的標志。《唐詩紀事》引《古今詩話》中的一條記載:有人問詩人鄭綮新近有無詩作,鄭綮回答說:「詩思在灞橋風雪中驢子上,此處何以得之?」這位詩人回答得很果決,詩思只有在驢背上才能產生,離開了驢背,哪還會有詩情?細想起來,他這話還真有道理。唐代大詩人李白就有個生動的騎驢故事。據《唐才子傳》記載:李白雲游四方,某日,他想去登臨華山,便醉醺醺的騎著毛驢向華山趕去,經過華陰縣的衙門口,他沒有按規定從驢背上下來,縣令大怒,派衙役把李白抓來堂下,怒問:「你是什麼人?竟敢這般無禮!」拿出筆墨紙張,讓李白寫供詞。李白在供狀上沒有寫自己的姓名,只寫道:「曾令龍巾拭吐,御手調羹,貴妃捧硯,力士脫靴。天子門前,尚容走馬,華陰縣里,不得騎驢?」意思是說,你問我是誰,請看我的經歷:我曾酒後嘔吐,皇上用他的手絹給我擦嘴,皇上還親手給我調制醒酒的湯。我寫文章的時候,楊貴妃給我捧硯台,高力士給我脫靴子。天子門前,尚且允許我騎馬奔跑,你華陰縣里,竟然不允許我騎驢嗎?這位縣令雖不認識李白,但是對這段佳話早已聽聞。於是慌忙下座,向李白道歉說:「不知李翰林到此,得罪,得罪。」李白大笑,爬上驢背,揚長而去。被後人稱為「詩聖」的杜甫,也有騎驢的經歷,而且騎驢的年頭還不短,他在詩中說自己「騎驢十三載,旅食京華春」(《奉贈韋左丞丈二十二韻》)。毛驢是他主要的交通工具,「平明跨驢出,未知適誰門」(《示從孫濟》)。後來他做了官,上朝也是騎驢:「東家蹇驢許借我,泥滑不敢騎朝天」(《逼側行贈畢四曜》)。中唐詩人李賀,也是個終日騎驢遊走的主,《新唐書》本傳說:李賀每天早上太陽一出,就騎上毛驢到山野間轉悠,背著個古舊的破錦囊,東瞧瞧,西望望,有了靈感就在驢背上記下來,裝進錦囊里,晚上回家整理成篇。晚唐詩人賈島也有許多騎驢吟詩的佳話,略說一二。《唐才子傳》記載:有一天,賈島騎驢行走在京都大街上,當時秋風正緊,黃葉滿街,於是吟道:「落葉滿長安」,想對個上句,做成一聯,卻難以找到佳句。苦思片刻,忽然蹦出個「秋風吹渭水」來,一時樂得不知如何是好,正得意間,卻唐突了京兆尹(相當於今北京市長)的大駕,結果被關押了一夜。「秋風吹渭水,落葉滿長安」是賈島的名句,能寫出這樣的好句,雖被關押一夜我看也值。還有一事也發生在驢背上,那是在他騎著毛驢拜訪李凝幽居之後,他寫出兩句詩來:「鳥宿池邊樹,僧推月下門」,他對這個「推」字不太滿意,整天思索好詞。有一次他騎著毛驢在大街上行走,在驢背上沉吟這兩句詩,一會用手做推門狀,一會用手做敲門狀,引得路人萬分驚愕,以為他是個瘋子。正在這時,京兆尹韓愈的車駕過來了,他也沒看見,依然處在「推」「敲」的冥想之中,結果沖撞了韓愈的馬頭,韓愈的隨從把他抓住,韓愈問他怎麼回事,他告訴了實情。還好,韓愈也是個詩人,不但沒有治他的罪,還幫助他選定了「敲」字。南宋愛國詩人陸游,曾與抗金志士王炎屯兵南鄭,准備收取關中地區,進而收復中原。後來遭到投降派的打擊,被調任到成都做閑散官員。他在由南鄭前線開赴成都途中,經過劍門關的時候,寫了一首七絕《劍門道中遇微雨》:「衣上征塵雜酒痕,遠游無處不銷魂。此身合是詩人未?細雨騎驢入劍門。」作者一路風塵,一路飲酒,心情黯淡,神色沮喪。自問道:難道我這輩子就該當是個詩人(而不是抗金的將軍)嗎?不然的話,我怎麼也騎上毛驢了呢?顯然,作者把「騎驢」看作是成就詩人的標志了。以上事例說明了古代詩人與毛驢的密切關系。那麼為什麼會有這樣的關系?我以為可能是出於以下的幾個原因。一是毛驢比較馴順,便於力氣不大的詩人們駕馭。二是毛驢行走比較緩慢,便於詩人們在驢背上細致觀察、凝神思索,而「走馬看花」向來是被人們比喻為匆忙、粗略地觀察事物的,這顯然不利於作詩。第三個原因更為重要,在詩人的心目中,他們是一個散漫、灑脫、不修邊幅、擺脫物慾、甘任貧窮、隨情任性、浪漫不羈的群體,他們用不著高頭大馬以炫耀聲威,擺弄闊氣、散發銅臭是為他們所不屑的,他們自命為精神世界的驕子,為此,他們以毛驢為伴,這也真是天緣之合。毛驢有幸啊,陪伴著千古詩人一路走來。

------------------------------
滿意請採納
如有需要歡迎追問
謝謝~~~~~~~~~~~~~~~

『玖』 騎驢的故事

騎驢的故事:

父子倆進城趕集。天氣很熱。父親騎驢,兒 子牽著驢走。

一位過路人看見這爺倆兒,便說:「這個當父 親的真狠心,自己騎驢子,卻讓兒子在地上走。」

父親一聽這話,趕緊從驢背上下來,讓兒子騎驢, 他牽著驢走。

沒走多遠,一位過路人又說:「這個當兒子的 真不孝順,老爹年紀大了,不讓老爹騎驢,自己卻 優哉地騎著驢,讓老爹跟著小跑。」

兒子一聽此言,心中慚愧,連忙讓父親上驢, 父子二人共同騎驢往前走。

走了不遠,一個老太婆見了父子倆共騎一頭 驢,便說:「這爺倆的心真夠狠的,那麼一頭瘦驢, 怎麼能禁得住兩個人的重量呢?可憐的驢呀!」

父子二人一聽此言,呆在路上,他們已經不 知應該怎樣對待自己及驢了。

(9)被騎驢典故擴展閱讀

蘊含的道理:

1、《父子騎驢》是一篇寓言故事,講的是一對父子牽著一頭驢走在回家的路上,他們先後聽從了四種意見,結果都遭到了路人的非議,最後終於明白「我們應該有自己的主見」的道理。

2、故事的情節雖然簡單,卻反映了生活中一個深刻的哲理:不要盲目聽從別人的意見,在生活中應當學會自主,做事要有自己的主見。否則不但不能讓大家滿意,還會使自己無所適從。

3、在人生的道路上將會面臨很多的抉擇,在面臨抉擇的時候不要被旁人的話輕易的誤導,要冷靜的思考,走自己的路。不要管別人的閑言閑語。這樣才能做出正確的抉擇。

『拾』 寓言故事嗎 爺孫倆騎驢說明了什麼

這個故事說明:

一個人做事不要活在別人的眼光里,這世界上,不管你做什麼,怎麼做,都會有人提出不同的看法。

如果你太在意別人的看法,到最後,什麼都做不成,做什麼都是不對的。所以做自己認為對的事,何必太在乎別人怎麼想。

故事原文:

從前,有爺孫倆進城趕集,天氣很熱,爺爺騎驢,小孫子牽著驢走。

途中,一位過路人看見他們,便說:「這位老人只顧著自己享受,讓小孩子在地上走。」

爺爺想想也是,趕緊從驢背上下來,讓小孫子騎驢,自己牽著驢走。

沒走多遠,又一位過路人說:「這個小孩子真不懂事,自己騎著驢,讓老人跟著跑。」

一聽此言,小孫子心中慚愧,二人決定一起騎著驢走。

走不遠,一個老太太見爺孫倆共騎一頭驢,便說:「這爺倆的心真夠狠的,那麼一頭瘦驢,怎麼能禁得住兩個人騎呢?」

爺孫二人一聽也是,就全都下得驢背來,誰也不騎了,二人乾脆牽著驢走。

走了沒幾步,又碰到一個老頭,指著他們爺倆兒說:「這爺倆真夠蠢的,放著驢子不騎,卻願意走路。」

最後爺孫倆決定抬著驢走,走了不遠就有路人哈哈大笑,說:「這兩個人真有思,有驢不騎牽著也行,何必抬著呢?」

(10)被騎驢典故擴展閱讀:

寓言故事和成語故事的區別:

成語故事很大部分是歷史典故,是發生過的事情,然後人們用一個成語將這些事情總結、濃縮為一個簡短的句子或短語,以方便地表達整個故事和故事要講述的內容。

在功能上不一定要有積極的寓意。比如「百步穿楊」、「沉魚落雁」這些,只是具備一種描述、形容的作用,並不需要給人啟發。

寓言故事是根據事實或者編造的故事向人們講述一個道理,給人以啟發。並且大部分寓言,是為了講述一個道理而編造的,並沒有真實的根據。

在收編成語故事的時候,有時候人們也會把寓言收編進去,並且歷史本身就帶有很多值得人們思考的道理,因此,很多成語都能帶給人一些道理。

說白了,成語固有合適寓言故事的分類主要是在講述故事的目的上有不同,成語故事的目的是補充成語沒有完全表達的內容,使成語更容易理解。

寓言故事的目的就是講述道理,兩者不矛盾,只是分類不同。

很多成語故事本身就是一個寓言故事,但不能因此就說成語故事就是寓言故事。 比如一個班,有人喜歡音樂,有人喜歡運動,有人即喜歡讀書。成語故事和寓言故事是有區別的。

寓言故事推薦:

黃鼬和刺蝟

母黃鼬帶著小黃鼬到戶外活動,碰到一隻刺蝟迎面走來。

「站住,別過來,不然我可不客氣了!」刺蝟一見黃鼬,立刻擺出一副進攻的姿勢發出警告。

小黃鼬被唬住了,它停止腳步望著母黃鼬不知所措。母黃鼬卻若無其事地繼續朝刺蝟走去。刺蝟見這一招未能奏效,逃跑又來不及,連忙縮頭縮腳,將整個身軀向腹面捲起形成小刺球。

小黃鼬以為刺蝟屈服了,沖上前去張口就咬,不料被刺得滿口是血。

「這下嘗到苦頭了吧?」刺蝟得意洋洋地說:「連貓、狗一類的大動物都奈何我不得,你們算哪路神仙,敢來惹我!」

母黃鼬制止住小黃鼬,對它說:「孩子,你太缺少經驗了,好好看我是怎樣對付這類小刺頭的。」

只見母黃鼬走上前圍繞著刺蝟前後端祥觀察了一會,找到了刺蝟捲曲著的一點縫隙,然後將尾部靠近縫隙處噴出一股臭液。不長時間,刺蝟即被臭液所麻醉而重新伸展軀體。

母黃鼬立刻上前將刺蝟咬死,和小黃鼬飽餐了一頓刺蝟肉。

這時,母黃鼬語重心長地教導小黃鼬:「孩子,記住教訓,以後辦事不可魯莽,要學會審時度勢,善於發現對方的弱點和利用自己的優勢,這樣才能致敵與死地,懂了嗎?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寓言故事

熱點內容
古代勵志的名言 發布:2021-03-16 21:50:46 瀏覽:209
形容兒孫繞膝的詩句 發布:2021-03-16 21:49:35 瀏覽:878
席慕蓉賞析印記 發布:2021-03-16 21:48:26 瀏覽:311
權力很大含有手的成語 發布:2021-03-16 21:48:22 瀏覽:584
能聽的兒童故事 發布:2021-03-16 21:48:15 瀏覽:285
關於足球的詩歌詞句 發布:2021-03-16 21:47:40 瀏覽:870
拖拉機的古詩 發布:2021-03-16 21:42:53 瀏覽:571
亮甜的詩句 發布:2021-03-16 21:42:00 瀏覽:831
廣東話生日快樂祝福語 發布:2021-03-16 21:38:55 瀏覽:409
噓的短句 發布:2021-03-16 21:38:07 瀏覽:8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