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寓意典故 » 掠的典故

掠的典故

發布時間: 2021-01-11 03:01:24

1. 沖冠一怒為紅顏出自哪個典故

出自《圓圓曲》,是明末清初詩人吳偉業的一首七言歌行。典故:陳圓圓曾入宮,後為崇禎帝田貴妃之父田弘遇所得,又轉贈給遼東總兵、平西伯吳三桂為妾。李自成農民起義軍攻佔北京,陳圓圓被俘。吳三桂出於私恨,遂引清兵入關,反攻北京,復得陳圓圓。

此詩通過明末清初名妓陳圓圓與吳三桂的聚散離合,反映了明末清初一系列重大的歷史事件,委婉曲折地譴責了吳三桂的叛變行為。全詩巧妙地將吳三桂、陳圓圓同吳王夫差、西施聯系起來,同時又運用不少史書典故入詩,從而使詩篇籠罩了一種深沉的歷史感。

全詩(節選)如下:

鼎湖當日棄人間,破敵收京下玉關。

慟哭六軍俱縞素,沖冠一怒為紅顏。

紅顏流落非吾戀,逆賊天亡自荒宴。

電掃黃巾定黑山,哭罷君親再相見。

譯文如下:

君王當年離開了人間,將軍破敵收京讓開了山海關。

全軍痛哭披上了縞素,哪知道將軍沖冠一怒是為了紅顏。

還說紅顏流落不是他所系戀,還說逆賊命定滅亡是因為迷於飲宴。

像閃電般掃盪黃巾平定黑山.哭畢君王和老父親再和她相見。

(1)掠的典故擴展閱讀:

《圓圓曲》是長篇敘事詩,全詩組織結構嚴謹,次序井然,前後照應,多用曲筆,敘事、抒情、議論交織在了一起,雖以陳圓圓、吳三桂的離合故事為主要內容,但也揉合進了明末清初的故事,抒發了作者極其復雜的思想感情。

第一段為開頭八句,寫明崇禎皇帝弔死景山,吳三桂勾結清兵攻佔北京,以「沖冠一怒為紅顏」句切中吳三桂要害,並以此句為全詩的主旨。指明吳三桂打著復明的旗號,實際上是為了陳圓圓而降清的。

詩一開篇就借「鼎湖當日棄人間」代指崇禎之死,然後就寫吳三桂打敗李自成:「破敵收京下玉關」,極斬截利落。興兵的名義是為崇禎報仇,然而骨子裡卻另有懷恨。

「慟哭六軍俱縞素,沖冠一怒為紅顏」二句之妙,一在於對仗精整,以眾形獨,以素形紅;二在於下句「立片言以據要,乃一篇之警策」。它不是靠誇張取勝,而是一針見血以事實勝雄辯,「沖冠一怒為紅顏」這一事實是吳三桂本人也不敢正視的。

為一已私情犧牲民族大節及全家性命,其行徑比較《史記》中為護璧沖冠一怒的藺相如和將行剌秦王「怒發上指冠」的荊軻,畢竟太卑微,出以吳三桂口吻的「紅顏流落非吾戀」,辯解顯得無力,「哭罷君親再相見」的舉止於是顯得做作虛偽。

2. "沖冠一怒為紅顏"是說誰的典故

原文:

京師陷落。
李自成大軍入占京都。
吳三桂恰似無所依傍的浮萍迷惘飄盪。就在這無所沉浮的波濤中,他思念著自己心愛的人兒,一想到她的命運,他的心中不禁打了一個冷顫!
圓圓難道真的要出事?不,不會……還是先別猜,說不定沒人能找到她,她命大……
破天荒頭一遭,吳三桂在大軍進退維谷的危險處境下,竟然不去想如何進退,而是一腦子陳圓圓,他甚至沒有想到母親與家族會如何……
相約如夢,誓言如風。
夢已逝,風已去,人卻依然活在心中。
吳三桂不能沒有陳圓圓,若圓圓有個三長兩短,我將……我將怎麼辦呢?
吳三桂依然在想著陳圓圓。
三天後,細作從北京帶回了父親的書信。

三桂我兒:大順軍陷城,為父與眾臣已歸降。家中無事,陳圓圓亦平安無事。兒可准備投降大順,但須觀大順如何待明室降將。

吳三桂輕松地出了一口長氣。「圓圓平安無事」最是令人快意了。
降李自成?如果李自成真有天子氣像,那自然要降,否則我吳三桂還能到關外降清?我或當梁山好漢不成?
他對投降大順並無反感。改朝換代的事,誰又扭轉得了?良臣擇明主,飛鳥擇良木。萬一將來李自成不信任我了,我就與圓圓遨遊山林去,這打仗還能當日子過……?
吳三桂的心松馳下來,他在靜候佳音。
三月二十五日,北京家中又來了一封信,短極了,字跡亦潦草顫抖:

三桂吾兒:父事大順,勿憂,兒保重。陳圓圓單騎奔遼東尋你。
父字

奇怪的是,大信封中竟有一方絲巾,內含一綹青絲——圓圓的頭發!
她既然來找我,為什麼要留此青絲!?
這種男女永決式的剪青絲為念,吳三桂感到大惑大驚,究竟發生了什麼事?
吳三桂立即伏案回書:

父鑒:降順兒甚贊同。父信中說圓圓隻身匹馬奔遼東。何曾見其蹤跡?如此輕年少女,豈可匹馬出門,父親怎麼能如此失算?兒實不放心,盼再告。

實際上,這是吳襄騙兒子的。
他想讓兒子對圓圓死了心,就當圓圓死在亂兵路上了。大順李自成、劉宗敏搶走圓圓,能說嗎?況將來三桂還要投降大順,這君臣關系怎麼處?父受刑掠,也不能說……如今只有用言語安慰一些,盼到太平時日再說吧!
誰知次日即三月二十六日,吳府管事吳祿深夜逃出吳府,聽說吳三桂的軍馬就在豐潤時,他即連夜奔豐潤而來。
來到吳三掛帥府,吳祿即刻求見吳三桂。
吳三桂聽說是家中管事吳祿,立刻召見。
吳祿帶來的消息使吳三桂目瞪口呆!
家產被李自成籍沒!
家父被劉宗敏嚴刑拷打拘執!
家族人被軟禁!
最為讓吳三桂受不了的是:
陳圓圓被劉宗敏搶走……
吳三桂一下子失去了反應——他感到大地顛覆於一日之間,究竟是怎麼了?
圓圓、家父、財產、家族……
他覺得一股熱血驟然沖上頭頂,幾乎要倒下去了……他強扶起書案站定,他滿臉通紅,一直紅到發根,鼻竇由於內心激動張得大大的,額上冒出豆大的汗珠,一條深深的皺紋從緊咬著的嘴唇向氣勢洶洶的下巴伸展過去……他眼裡閃爍著一股無法遏制的怒火。這樣的目光使身邊的侍從們大為驚慌,都害怕起來。
吳三桂牙齒咬得咔咔直響。驟然間,他轉過身抽出兵器架上的斬將刀,突然發出一聲只有聽到過一隻受傷的獅子的吼聲的人才能想像得出的喊叫:
「李自成——!劉宗敏——!」
一刀劈下,書案即一聲巨響被從中劈開。
眾將聞聲,嘩然聚來……吳三桂只覺嗓子眼兒發甜,一口鮮血吐了出來,蹌踉幾步躺倒在地上。
眾將紛紛圍上來:
屋子裡一片慌亂。
良久,吳三桂才悠悠醒來,他沒有滴一滴眼淚,但眼珠紅絲遍布,血充瞳仁,他見眾將圍在自己身邊,向他們揮一揮手:
「各回營帳,容我思慮片刻,兩個時辰後大帳議事」。
「那將軍您……」
「我沒事!」
眾將紛紛走了。
吳三桂閉眼沉思:怎麼辦?進,李自成軍已駐山海關。退,往哪裡退?投降李自成?不,絕不能!我的圓圓,我的愛妾,我的美人,當初我為什麼沒把你帶上隨軍出征,為什麼讓你孤零零的一個人獨守家門,如今賊人進入京城,圓圓已身陷魔爪,被李自成蹂躪,她那嬌弱之軀,怎禁得住這幫賊人的踐踏,李自成,劉宗敏,你們這幫豬狗!
吳三桂由陳圓圓發展到對李自成大軍的全面仇恨,奪我愛妾——刑我家父——籍我家產——毀我皇室——逼殺皇上……國仇家恨,全部凝聚到李自成、劉宗敏身上,和這樣的賊匪怎麼能共事——那麼,肯定要與李自成為敵了?是的,肯定為敵了!
如果與李自成為敵,那麼就要趕快擺脫豐潤這個危險地帶。大軍出京,豐潤即日可下,這個地方地勢平平,無險可守,明明是坐以待斃……當務之急,是必須先找個立足點,再圖復仇根本,殺死仇家!
「傳參軍方獻廷、胡守亮兩位大人。」
吳三桂向書房外喊話,他需要這兩位參軍為他謀劃一處立足點。
「方獻廷,胡守亮參見將軍!」
話音剛落,二人推門而入。
噫!來得如此之快?吳三桂看了他們一眼。
「參見將軍!」
「二位請坐!」
「謝將軍。」二人坐定說道,「我二人並未離開,我們一直守在營帳書房外面,只等將軍商議大事。」
這真是兩個見事極快的高明參軍。
方獻廷是原遼東巡府的公子,與吳三桂意氣相投,其父死後他不做別的官,專門趕來為吳三桂作高級參謀,吳三桂甚為欣賞此人見多識廣,二人無事不談。
胡宗亮是軍中謀士出身,也是吳三桂的作戰參謀。他精通滿語,足智多謀,尤其在實際戰爭中會隨機應變,常有奇謀妙計。
吳三桂非常高興,向二人一拱手:
「方、胡兩位兄台:方今大勢已明,我與李自成、劉宗敏不共戴天!但急需找一處地方駐扎屯兵,目下之計,不知二位有何高見?」
「吳將軍所言極是,我二人早已想到一處地方——」
「什麼地方?」
「山海關!」
吳三桂手一劈道:「我也如此想!刻不容緩,連夜回師北上,一切到山海關再議!」
一個時辰後,眾將聚集營中。
吳三桂手捧尚方寶劍,臉色肅然,在營帳中來回走了幾步,正色宣誓:
「諸位將軍,這是大明先帝賜我的鎮遼尚方寶劍!而今我軍回師勤王後未幾,闖賊已攻克帝京,滅我泉社,逼殺皇上,刑戮大臣,焚掠皇宮……我父被刑,家產被抄,愛妾被奪!國仇家恨,今日集於一身!我誓與闖賊李自成、劉宗敏周旋到底,不殺此賊,誓不為人!請將凡願跟隨我報此國仇家恨者,留!凡不願復仇者,走!」
滿帳一聲吼:「願隨將軍復仇!」
「好!我軍連夜北進山海關,攻取山海關,再作計議!」吳三桂立即分派了行軍次序。
一個時辰後,八萬大軍開出豐潤。
這支大軍在黑夜中無聲無息向山海關撲去。

3. 酌酒厲兵的典故是

沒有看過這個典故,對歷史不太了解

4. 關於典故的成語有哪些

1、負荊請罪
【拼音】: fù jīng qǐng zuì
【解釋】: 負:背著;荊:荊條。背著荊條向對方請罪。表示向人認錯賠罪。
【出處】: 《史記·廉頗藺相如列傳》:「廉頗聞之,肉袒負荊,因賓客至藺相如門謝罪。」
【舉例造句】: 我今特來尋賢弟,負荊請罪。
【典故】: 戰國時期,趙國有兩位重臣藺相如與廉頗,因藺相如多次立功,趙王封他為相國,廉頗不服氣,認為自己的武功蓋過他的嘴,藺相如為了社稷,對廉頗多次避讓。廉頗得知他的良苦用心後慚愧不已,便背負荊條向藺相如請罪。
2、望梅止渴
【拼音】: wàng méi zhǐ kě
【解釋】: 原意是梅子酸,人想吃梅子就會流涎,因而止渴。後比喻願望無法實現,用空想安慰自己。
【出處】: 南朝宋·劉義慶《世說新語·假譎》:「魏武行役失汲道,軍皆渴,乃令曰:『前有大梅林,饒子,甘酸可以解渴。』士卒聞之,口皆出水,乘此得及前源。」
【舉例造句】: 鸞拆書看了,雖然不曾定個來期,也當畫餅充飢,望梅止渴。
【典故】: 東漢末年,曹操帶兵攻打張綉,行軍途中沒有水,帶的水也早已喝完,士兵們渴得要命,紛紛停下乘涼,派出去找水的人也沒發現水源,曹操急中生智,傳令下去說前邊有一梅林,時下正是產梅子的季節可以用梅子解渴,士氣大振而快速前進。
3、破釜沉舟
【拼音】: pò fǔ chén zhōu
【解釋】: 比喻下決心不顧一切地干到底。
【出處】: 《史記·項羽本紀》:「項羽乃悉引兵渡河,皆沉船,破釜甑,燒廬舍,持三日糧,以示士卒必死,無一還心。」
【舉例造句】: 只要我們有破釜沉舟的決心,就能克服學習上的各種困難。
【典故】: 秦朝末年,秦王派大將章邯帶20萬大軍進攻諸侯國趙國,趙王派人向楚王求援,楚王讓宋義掛帥,項羽輔佐率軍救援,宋義故意拖延時機,項羽殺了宋義並率軍渡過漳水去援趙,他們把鍋砸了,把船沉入江底,作生死決戰,終於擊敗秦軍。
4、卧薪嘗膽
【拼音】: wò xīn cháng dǎn
【解釋】: 薪:柴草。睡覺睡在柴草上,吃飯睡覺都嘗一嘗苦膽。形容人刻苦自勵,發奮圖強。
【出處】: 《史記·越王勾踐世家》:「越王勾路反國,乃苦身焦思,置膽於坐,坐卧即仰膽,飲食亦嘗膽也。」
【舉例造句】: 中國足球要想沖出亞洲,必須卧薪嘗膽,刻苦訓練。
【典故】: 春秋時期,吳王夫差打敗並俘虜了越王勾踐。勾踐給夫差餵了三年的馬,受盡折磨,回國後立志報仇復國,請范蠡幫助訓練軍隊,任用有賢能的人,自己親自參加勞動並堅持睡在柴草上,每次飯前均要嘗嘗一個苦膽,後來終於滅掉吳國。
5、四面楚歌
【拼音】: sì miàn chǔ gē
【解釋】: 比喻陷入四面受敵、孤立無援的境地。
【出處】: 《史記·項羽本紀》:「項王軍壁垓下,兵少食盡,漢軍及諸侯兵圍之數重。夜聞漢軍四面皆楚歌,項王乃大驚,曰:『漢皆已得楚乎?是何楚人之多也。』」
【舉例造句】: 在這四面楚歌里,憑你怎樣伶牙俐齒,也只得服從了。
【典故】: 楚漢相爭時期,項羽攻佔秦都以後,燒殺擄掠,人民怨聲載道。漢王劉邦趁機出擊想衣錦還鄉的項羽,讓大軍把項羽圍在垓下,並設下「四面楚歌」之計,項羽以為漢軍已經攻佔楚地,以為天要滅他,只好邊飲酒邊唱歌,悲壯自刎身亡。

5. 常見典故有哪些

一字千金,yī zì qiān jīn
[典源]:《史記·呂不韋列傳》:呂不韋使其客人著所聞.寫成<呂氏春秋>.「布咸陽市門,懸千金其上,延諸侯游士賓客有能增損一字者予千金。」同類事還有劉安聘天下辯通人士著<淮南子>書成亦布於都市,懸千金以示眾士.見<文選.楊修答臨淄侯簽>.又王獻之曾寫字給一老婦賣,得錢千金,見王獻之的<自論書>.後人講一字千金涉及書法的則指此事.
[釋義]:呂不韋將<呂氏春秋>一書置於門,增損一字,賞予千金。後遂用"一字千金,金懸秦市,千金字",稱贊文辭精妙,不可更改。
[一字千金];"陸機所擬十四首,文溫以麗,意悲而遠,驚心動魄,可謂幾乎~(南朝梁·鍾嶸《詩品》卷上),程先貞<寄張戶部韋豹清淵即次韋豹過平原見訪韻>:"連城片玉留聲價,一字千金借品題".
[金懸秦市]:盧照鄰<雙槿樹賦>:"金懸秦市,楊子見而無言;紙貴洛城,陸生聞而罷笑."
[千金字]:王維<上張令公>詩:"市閱千金字,朝聞五色書".

一鳴驚人yī míng jīng rén
[典源]:《韓非子·喻老》:「楚莊王蒞政三年,無令發,無政為也。右司馬御座,而與王隱曰:『有鳥止南方之阜,三年不翅,不飛不鳴,諳然無聲,此為何名。』王曰:『三年不翅,將以長羽翼;不飛不鳴,將以觀民則。雖無飛,飛必沖天;雖無鳴,鳴必驚人。」《史記·滑稽列傳》載:「齊威王之時喜隱,好為淫樂長夜之飲,沉湎不治,委政卿大夫。」「淳於髡說之以隱曰『國中有大鳥,止王之庭,三年不飛又不鳴,王知此鳥何也?」王曰「此鳥不飛則已,一飛沖天;不鳴則已,一鳴驚人。」事於上相類。
[釋義] 鳴:鳥叫。一叫就使人震驚。鳥三年不飛不鳴,但一飛沖天,一鳴驚人。後遂用「一鳴驚人,一鳴,一飛鳴,沖天翼,三年翼,齊禽。」比喻平時沒有突出的表現,一下子做出驚人的成績。
[一鳴驚人]蘇軾《次韻秦觀秀才見贈》:「江湖放浪久全真,忽然一鳴驚倒人。」
[一鳴]李商隱《送千牛李將軍赴闕五十韻》:「政已標三尚,人今佇一鳴。」黃庭堅《王聖美三子補中廣文生》詩:「三級定知魚尾進,一鳴已作雁行連。」
[一飛鳴] 蘇軾《秦少游發殯而葬之者》:「時來聊復一飛鳴,進隱不須煩伍舉。」
[沖天翼]貫休《遇葉進士》詩:「自愧龍鍾人,見此沖天翼。」
[三年翼]楊億《清風十韻》「五斗酲初折,三年翼自高。」
[齊禽]司馬光《送高陟歸金陵》:「卞玉已三獻,齊禽會一沖。」

七擒七縱qī qín qī zòng
[典源]:《三國志·蜀志·諸葛亮傳》:「亮率眾南征,其秋悉平。」裴松之注引《漢晉春秋》:「亮笑,縱使更戰,七縱七擒,而亮猶遣獲。」
[釋義] 三國時,諸葛亮出兵南方,將當地酋長孟獲捉住七次,放了七次,使他真正服輸,不再為敵。後遂用「七擒七縱,七縱七擒,七縱擒,七擒略,縱擒,擒孟獲」比喻運用策略,使對方心服。
[七擒七縱]季子安《粉蝶兒*題情》:「俏冤家風流萬種,他也待學七擒七縱。」
[七縱七擒]貫休《送人征蠻》:「七縱七擒處,君行事可攀。」
[七縱擒]陸游《東窗獨坐書懷》:「潔齋入靜三熏沐,宴坐降魔七縱擒。」
[七擒略]李白《書懷贈南極陵常贊府》:「將無七擒略,魯女惜園葵。」
[縱擒]黃輝《襄陽隆中》:「王略無偏正,天威有縱擒。」
[擒孟獲]王頊齡《喜湖南諸路大捷和學士李容齋前輩韻》:「早擒孟獲趨滇水,急斷盧循入廣州。」

人面桃花rén miàn táo huā
[典源]:唐孟棨《本事詩*情感》:「唐崔護清明郊遊,至村居求飲。有女持水至,含情倚桃佇立。明年清明再訪,則門庭如故,人去室空。因題詩曰:「去年今日此門中,人面桃花相映紅。人面不知何處去,桃花依舊笑春風。」
[釋義];書生崔護,去長安應試,未中。到城南郊外散心,邂逅一美女,次年在訪,物在人去,題詩感嘆不已。後遂用「人面桃花,桃花人面,桃花面」形容美女。用」題詩崔護,崔護重來,謁漿崔護,乞漿見女。「指有艷遇之人,又有表示未遇的惆悵。
[人面桃花] 袁去華《瑞鶴仙》):「:「縱收香藏鏡,他年重到,人面桃花在否?」
[桃花人面]黃遵憲《不忍池晚游詩》:「鴉背斜陽閃閃紅,桃花人面薄沙籠。」
[桃花面]張炎《渡江雲*山陰久客》:「常疑即見桃花面,甚近來翻笑無書。」
[題詩崔護]白樸《清平樂》:「桃花簾外重重,一言半語想通,縈損題詩崔護,幾回南陌春風。」
[崔護重來] 蘇軾《留別釋迦院牡丹呈趙粹》:「年年歲歲何窮已,花似今年人老也,去年崔護若重來,前度劉郎在千里。」
[謁漿崔護]陳克明《粉碟兒*怨別》:「偷香韓壽,謁漿崔護。」
[乞漿見女] 蘇軾《上已日與二三子攜酒出遊》:「應簾空復小桃枝,乞漿不見應門女。」

干將莫邪gān jiàng mò yé
[典源]:漢趙曄《吳越春秋*闔閭內傳》:「干將者,吳人,與歐冶子同師,俱能為劍......[闔閭]以故使劍匠作為二枚,一曰干將,一曰莫邪——莫邪,干將之妻也。干將作劍,采五山之鐵精,六合之金英,侯天伺地,陰陽同光。干將曰:『昔無師作冶,金鐵之類不銷,夫妻俱入冶爐中,然知成物。今吾作劍不變化者,其若斯耶?』莫邪曰:『師知爍身以成物,吾何難哉!』妻乃斷發、剪爪,投於爐中,使童女童男三百人鼓橐裝炭,金鐵乃刀濡,遂以成劍。」 又晉干寶《搜神記》,《列士傳》〈拾遺記〉等謂干將、莫邪為楚人也。其鑄劍事各書所載不一。
[釋義] 干將,春秋時吳國人,曾為吳王造劍。後與其妻莫邪奉命為楚王鑄成寶劍兩把,一曰干將,一曰莫邪(也作鏌鋣),後遂用「干將,莫邪,鏌鋣,干鏌」,比喻寶劍,或比喻良材美器。
[鏌鋣]黃庭堅〈次韻師厚病間十首〉:「胸中有鏌鋣,老境要志弱。」
[干將] 《戰國策·齊策五》:「(蘇秦說齊閔王曰)今雖干將莫邪,非得人力,則不能割劌矣。」
[莫邪]蘇軾〈喬太傅見和次韻答之〉:「莫邪當自躍,豈復須爐碳。」
[干鏌]李商隱〈贈司勛杜十三員外〉:「心鐵已從干鏌利,鬢絲休嘆雪霜垂。」

大風歌dà fēng gē
[典源]:《史記*高祖本記》:「 高祖還歸,過沛,留。置酒沛宮,①悉召故人父老子弟縱酒,發沛中兒得百二十人,教之歌。酒酣,②高祖擊築,③自為歌詩曰:「大風起兮雲飛揚,威加海內兮歸故鄉,安得猛士兮守四方!」令兒皆和習之。高祖乃起舞,慷慨傷懷,泣數行下。
[釋義]漢高祖劉邦還鄉,在沛縣置酒宴故老鄉親,自為歌,慷慨傷懷。後遂用「大風詩,大風詞,大風篇,大風曲」指這首歌,用「歌大風,唱大風」表達治國安邦的壯懷。
[大風詩]李世民《幸武功慶善宮》:「共樂還鄉宴,歡比大風詩。」
[大風詞]林寬《歌風台》:「蒿棘空存百尺基,酒酣曾唱大風詞。」
[大風篇]王德貞《奉和聖制過溫湯》:「停輿興睿覽,還舉大風篇。」
[歌大風] 李世民《過舊宅二首》之二:「八表文同軌,無勞歌大風。」
[唱大風]朱德《贈友人》:「北華收復賴群雄,猛士如雲唱大風。」

6. 「沖冠一怒為紅顏」的典故是什麼

吳三桂為了陳圓圓,攻打李自成。

沖冠一怒為紅顏
出自明末清初詩人吳偉業(字駿公 號梅村)的《圓圓曲》,寫於1651年順治八年辛卯初,原文是:「慟哭六軍俱縞素,沖冠一怒為紅顏」。

陳圓圓是明末名滿天下的「秦淮八艷」之一,一出道便被名士爭相攀求,一時名氣蓋過溫婉可人的董小宛。紅顏薄命,先被田弘遇所掠,獻給了崇禎皇帝,豈料沒有得到崇禎的寵幸,後被吳三桂納為妾。
1644年明崇禎十七年正月,闖王李自成在長安正式建立大順政權,年號永昌。隨後,他親率大軍渡河東征,殺向明朝的都城北京。
三月初,李自成兵臨宣府(河北張家口市宣化)城下,京城危在旦夕。崇禎萬般無奈之下,詔封吳三桂為平西伯,命其放棄關卡,入關勤王。此時吳三桂是遼東總兵,駐守山海關。吳三桂接到勤王旨令,統兵入關,當到達出山海關不遠的河北豐潤(今河北唐山市內)突聞噩耗,京城失陷,崇禎自縊身亡,遂帶兵返回山海關。
四月初,吳三桂親率所部進京謁見新皇帝李自成。但途中又聽聞大順軍在北京捉拿大批勛貴高官,拷掠追銀,他父親吳襄也在其中。而更刺激他的是,他的愛妾陳圓圓也被搶走了。相傳吳三桂當時勃然大怒,厲聲喊到:「大丈夫不能保一女子,何面目見人耶?」當即揮師第二次返回山海關,降而復叛,上演了一幕絕世的「沖冠一怒為紅顏」,為清廷定鼎中原立下了汗馬之功。

7. 歷史上都有哪些「沖冠一怒為紅顏」的典故

吳三桂為了陳圓圓「沖冠一怒為紅顏」吳三桂領兵赴京朝見新主(李自回成),走至永平沙河答驛時,遇到從京城逃出的家人,吳三桂問:「我家裡人好嗎?」家人說:「被闖王抄了。

」吳三桂說:「沒關系,我到後就會歸還。

」又問:「我父親好嗎?」答:「被拘捕了。

」吳三桂說:「我到後就會釋放。

」又問「陳夫人(指陳圓圓)還好嗎?」答:「被闖王(一說為劉宗敏)帶走了。

」此時,血氣方剛的吳三桂勃然大怒,厲聲叫到:「大丈夫不能保一女子,何面目見人耶?」隨後,掉頭打回山海關,以明朝大臣的身份,向昔日的宿敵清軍遞去了請兵書,希望多爾袞「合兵以抵都門,滅流寇於宮廷,示大義於中國。

」這就是「沖冠一怒為紅顏」的故事,也就是說吳三桂為了一個蘇州名妓陳圓圓,將大漢江山出賣給了滿清。

8. 雄才大略的成語典故

1、《漢書·武帝紀贊》:「如武帝之雄才大略,不改文、景之恭儉以濟斯民,雖《詩》回、《書答》所稱,何有加焉?」
2、《晉書·景懷夏侯皇後傳》:「宣帝居上將之重,諸子並有雄才大略。」
3、《三國演義》八三回:「此人名雖儒生,實有雄才大略,以臣論之,不在周郎之下。」

9. 古代比較典型的相聚的典故

古代比較典型的相聚的典故有破鏡重圓。破鏡重圓這個故事是由華陰人、隋越國公楊素的一段成人之美的佳話而來。
楊素,字處道,在輔佐隋文帝楊堅結束割據,統一天下,建立隋朝江山方面立下了汗馬功勞。他不僅足智多謀,才華橫溢,而且文武雙全,風流倜儻。在朝野上下都聲勢顯赫,頗著聲名。
南陳後主陳叔寶有一個妹妹,被封為樂昌公主,是當時有名的才女兼美女。成年後,下嫁太子舍人徐德言為妻。隋開皇九年(公元589年,)楊素與文帝楊堅的兩個兒子南下滅陳,俘虜了陳後主叔寶及其嬪妃、親戚,其中有陳叔寶的妹妹陳太子舍人徐德言之妻,也就是陳國的樂昌公主。由於楊素破陳有功,加之樂昌公主才色絕代,隋文帝就亂點鴛鴦,將樂昌公主送進楊素家中,賜為楊素小妾。楊素既仰慕樂昌公主的才華,又貪圖樂昌公主的美色,因此就更加寵愛,還為樂昌公主專門營造了宅院。然而樂昌公主卻終日鬱郁寡歡,默無一語。
原來,樂昌公主與丈夫徐德言兩心相知,情義深厚。陳國將亡之際,徐德言曾流著淚對妻子說:「國已危如累卵,家安豈能保全,你我分離已成必然。以你這般容貌與才華,國亡後必然會被掠入豪宅之家,我們夫妻長久離散,名居一方,唯有日夜相思,夢中神會。倘若老天有眼,不割斷我們今世的這段情緣,你我今後定會有相見之日。所以我們應當有個信物,以求日後相認重逢。」說完,徐德言把一枚銅鏡一劈兩半,夫妻二人各藏半邊。徐德言又說:「如果你真的被掠進富豪人家,就在明年正月十五那天,將你的半片銅鏡拿到街市去賣,假若我也倖存人世,那一天就一定會趕到都市,通過銅鏡去打問你的消息。」
一對恩愛夫妻,在國家山河破碎之時,雖然劫後餘生,卻受盡了離散之苦。好容易盼到第二年正月十五,徐德言經過千辛萬苦,顛沛流離,終於趕到都市大街,果然看見一個老頭在叫賣半片銅鏡,而且價錢昂貴,令人不敢問津。徐德言一看半片銅鏡,知妻子已有下落,禁不住涕淚俱下。他不敢怠慢,忙按老者要的價給了錢,又立即把老者領到自己的住處。吃喝已罷,徐德言向老者講述一年前破鏡的故事,並拿出自己珍藏的另一半銅鏡。顫索索兩半銅鏡還未吻合,徐德言早已泣不成聲……賣鏡老人被他們的夫妻深情感動得熱淚盈眶。他答應徐德言,一定要在他們之間傳遞消息,讓他們夫妻早日團圓。徐德言就著月光題詩一首,托老人帶給樂昌公主。詩這樣寫道:
鏡與人俱去, 鏡歸人不歸。
無復嫦娥影, 空留明月輝。
樂昌公主看到丈夫題詩,想到與丈夫咫尺天涯,難以相見,更是大放悲聲,終日容顏凄苦,水米不進。楊素再三盤問,才知道了其中情由,也不由得被他二人的真情深深打動。他立即派人將徐德言召入府中,讓他夫妻二人團聚。樂昌公主看到當年風流倜儻的徐德言兩鬢斑白,而徐德言看到變為別人小妾的樂昌公主(作為小妾一切要看人臉色行事),兩人感慨萬千。楊素見此情此景,於是讓樂昌公主對此景賦詩一首,於是樂昌公主吟道:
今日何遷次,新官對舊官。
笑啼俱不敢,方驗做人難。
楊素聽後非常感動,於是決定成人之美,把樂昌公主送回給徐德言,並贈資讓他們回歸故里養老。府中上下都為徐陳二人破鏡重圓和越國公楊素的寬宏大度、成人之美而感嘆不已。在歡慶的感激之情。宴罷,夫妻二人攜手同歸江南故里。這段佳話被四處傳揚,所以就有了破鏡重圓的典故,一直流傳至今。

10. 淺嘗輒止 典故

【成語】:淺嘗來輒止
【拼音】:qiǎn chá源ng zhé zhǐ【解釋】:輒:就。略微嘗試一下就停下來。指不深入鑽研。【示例】:做事情不能淺嘗輒止,要持之以恆,這樣才能成功。【近義詞】:半途而廢、浮光掠影【反義詞】:持之以恆、堅持不懈【語法】:連動式;作謂語、定語;含貶義

熱點內容
古代勵志的名言 發布:2021-03-16 21:50:46 瀏覽:209
形容兒孫繞膝的詩句 發布:2021-03-16 21:49:35 瀏覽:878
席慕蓉賞析印記 發布:2021-03-16 21:48:26 瀏覽:311
權力很大含有手的成語 發布:2021-03-16 21:48:22 瀏覽:584
能聽的兒童故事 發布:2021-03-16 21:48:15 瀏覽:285
關於足球的詩歌詞句 發布:2021-03-16 21:47:40 瀏覽:870
拖拉機的古詩 發布:2021-03-16 21:42:53 瀏覽:571
亮甜的詩句 發布:2021-03-16 21:42:00 瀏覽:831
廣東話生日快樂祝福語 發布:2021-03-16 21:38:55 瀏覽:409
噓的短句 發布:2021-03-16 21:38:07 瀏覽:8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