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賢典故
幼學瓊林-卷一朝廷王皇為皇,五帝為帝。以德行仁者王,以力假仁者霸。天子天下之主,諸侯一國之君。官天下,乃以位讓賢;家天下,是以位傳子。陛
下,尊稱天子;殿下,尊重宗藩。皇帝即位曰龍飛,人臣覲君曰虎拜。皇帝之言,謂之綸音;皇後之命,乃稱懿旨。椒房是皇後所居,楓宸乃人君所蒞。天子尊崇,
故稱元首;臣鄰輔翼,故日股肱。
龍之種,麟之角,俱譽宗藩;君之儲,國之貳,首稱太子。帶子爰立青宮,帝印乃是五璽。宗室之派,演於天潢;帝胄之進,名為玉牒。前星耀彩,共祝太子以千
秋;嵩岳效靈,三呼天子以萬歲。神器大寶,皆言帝位;妃嬪媵嬙,總是宮娥。姜後脫簪而待罪,世稱哲後;馬後練服以鳴儉,共仰賢妃。唐放勛德配昊天,遂動華
封之三祝;漢太子恩覃少海,乃興樂府之四歌。
B. 成語閉門思過的典故 閉門思過的主人公是誰
成語典故
主人公韓延壽
西漢昭帝時,燕人韓延壽在左馮翊擔任太守。有一次內,他到高陵縣巡視,容碰到兄弟倆向他告狀。
其中一個說:「我弟弟佔了我的耕地。」另一個說:「這地本來就是爹媽在世時分給我的,哥哥不講理,硬說是分給他的。」
這件事,對韓延壽觸動很大。他十分慚愧地說:「我作為太守,是一郡之長,不能教化百姓,以致今天民眾間發生骨肉爭訟。這既傷風化,又使賢人孝子受恥。其責任在我身上,我應退職讓賢。」
這天,韓延壽推脫有病,不再處理公務,獨自一人呆在館舍的一間房間里,閉上門,思考自己的過錯(閉門思過)。
那告狀的兩兄弟知道韓延壽的上述舉動後,深為之感化。他們倆痛心疾首地流著淚,赤身前往館舍向韓延壽請罪。
韓延壽見他兄弟倆已覺醒,並決心痛改前非,這才稍有喜悅之色;但他從這件事看到了自己身為太守而未能盡到責任的過失,也不禁仰天垂淚。
C. 泰伯讓賢 講的是一個什麼故事。。。
周文王有幾個兒子,武王姬發好像是排老三,泰伯老大。按規矩,是泰伯做王,但他和二弟堅決要讓給比較有能力的老三姬發,就和二弟兩個人跑去吳地去了。於是老三姬發最後做了周武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