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典故的古詩
李白《行路難》(其一)
閑來垂釣碧溪上,忽復乘舟夢日邊。
這兩句暗用典故.姜太公呂尚曾在渭水的磻溪上釣魚,得遇周文王,助周滅商;伊尹曾夢見自己乘船從日月旁邊經過,後被商湯聘請,助商滅夏。這兩句表示詩人自己對從政仍有所期待。
-----------------------------
劉禹錫《酬樂天揚州初逢席上見贈》
懷舊空吟聞笛賦,到鄉翻似爛柯人。
用了向秀《思舊賦》及王質爛柯這兩個典故。意思是說自己在外二十三年,如今回來,許多老朋友都已去世,只能徒然地吟誦向秀的《思舊賦》表示悼念而已。此番回來恍如隔世,覺得人事全非,不再是舊日的光景了。這樣既表達對當時統治者迫害舊友的不滿之情,又暗示自己被貶時間之長,以及回歸之後生疏而悵惘的心情,涵義十分豐富。
【拓展】
聞笛賦:指西晉向秀的《思舊賦》。三國曹魏末年,向秀的朋友嵇康
、呂安因不滿司馬氏篡權而被殺害。後來,向秀經過嵇康、呂安的舊居,聽到鄰人吹笛,勾起了對故人的懷念。
爛柯人:指晉人王質。相傳晉人王質上山砍柴,看見兩個童子下棋,就停下觀看。等棋局終了,手中的斧把已經朽爛。回到村裡,才知道已過了一百年。同代人都已經亡故
-------------------------------
蘇軾《江城子
密州出獵》
為報傾城隨太守,親射虎,看孫郎
孫郎,孫權,這里作者自喻。《三國志·吳志·孫權傳》載:「二十三年十月,權將如吳,親乘馬射虎於凌亭,馬為虎傷。權投以雙戟,虎卻廢。常從張世,擊以戈、獲之。」這里以孫權喻太守,
希望自己像孫權一樣年少有膽識
------------------------------------
蘇軾《江城子
密州出獵》
持節雲中,何日遣馮唐。
典出《史記·馮唐列傳》。漢文帝時,魏尚為雲中(漢時的郡名,在今內蒙古自治區托克托縣一帶,包括山西西北部分地區)太守。他愛惜士卒,優待軍吏,匈奴遠避。匈奴曾一度來犯,魏尚親率車騎出擊,所殺甚眾。後因報功文書上所載殺敵的數字與實際不合(虛報了六個),被削職。經馮唐代為辨白後,認為判的過重,文帝就派馮唐「持節」(帶著傳達聖旨的符節)去赦免魏尚的罪,讓魏尚仍然擔任雲中郡太守。蘇軾此時因政治上處境不好,調密州太守,故以魏尚自許,希望能得到朝廷的信任。
-----------------------------------
蘇軾《江城子
密州出獵》
會挽雕弓如滿月,西北望,射天狼
天狼:星名,一稱犬星,舊說主侵掠,這里引指西夏。《楚辭·九歌·東君》:「長矢兮射天狼。」《晉書·天文志》雲:「狼一星在東井南,為野將,主侵掠。」詞中以之隱喻侵犯北宋邊境的遼國與西夏。用天狼星比喻敵人(即遼國與西夏),表達了作者愛國,想要為國殺敵,報答國家的胸懷。
-----------------------
備註:由於蘇軾的《江城子
密州出獵》有三個用典故地地方,所以都列出來了。
㈡ 在古詩詞中,許多詩人善於引用典故,試舉兩例
唐朝的李商隱、宋朝的辛棄疾
李商隱《錦瑟》
李商隱《錦瑟》
錦瑟無端五十弦, 一弦一柱思華年。
庄生曉夢迷蝴蝶, 望帝春心托杜鵑。
滄海月明珠有淚, 藍田日暖玉生煙。
此情可待成追憶, 只是當時已惘然
典故:
「庄生曉夢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鵑。滄海月明珠有淚,藍田日暖玉生煙。」中間四句各用一個典故。第三句用《莊子·齊物論》中庄生夢蝶的故事,庄生,即莊子,戰國時哲學家,據說他曾夢見自己變成蝴蝶,逍遙自在地飛翔,醒後竟不辨己蝶。第四句用《華陽國志》中杜鵑啼血的故事,望帝,古代蜀國國君杜宇,國亡身死,魂魄化為杜鵑,每到春天便悲啼不止、直至出血。第五句用《博物志》裏海中鮫人(神話中的人魚)泣淚成珠的故事。傳說珍珠是由海里鮫人的眼淚變的。《新唐書·狄仁傑傳》以「滄海遺珠」比喻人才被埋沒。第六句源自南北朝干寶《搜神記》。傳說春秋時,吳王夫差的小女兒紫玉愛慕韓重,並想嫁給他,但沒有成功,因此郁悶而死。韓重從外地游學回來,前往她的墓上哀悼。忽然紫玉現出原形,贈送明珠給韓重,並對他唱歌。韓重想抱住她,紫玉卻像輕煙一般不見了。唐戴叔倫以「藍田日暖,良玉生煙」,形容可望而不可即的詩景(見司空圖《與極浦書》)。四個典故,每個典故一個意象,潛蘊著作者對自己今生今世愛情、事業、理想、追求的痛苦反思。庄生曉夢迷蝴蝶,抱負成虛;望帝春心托杜鵑,理想幻滅。玲瓏剔透的滄海明珠,本為稀世珍寶,如今卻只是在明月映照之下,成盈盈之「珠淚」,獨自被遺棄在滄海;自己追求的對象,如同藍田日暖玉生煙,可望而不可置於眉睫之前。
背景:
李商隱是一個極重感情的人。據說,他早年曾苦戀過一個女道士,並且可能有其他的戀愛經歷,但都沒有結果;婚後,他與妻子感情極好,然而妻子又在他三十九歲時去世。因此,在他的心靈中,愛情帶來的痛苦也是極深的。
政治上的失意潦倒,生活經歷中愛而不得和得而復失的悲哀,使李商隱常被一種感傷抑鬱的情緒糾結包裹。為排遣愁緒,原本對佛老傾情的李商隱與佛教的緣分更深。所謂「三年已來,喪失家道。平居忽忽不樂,始克意事佛。方願打鍾掃地,為清涼山行者」(《樊南乙集序》)。這種感情基調深深地影響了他的審美情趣,使得他的詩作內容更多取向內心體驗,逐漸形成一種悲哀傷感、典麗精工、迷惘虛幻、抽象朦朧、禪悟自適的詩風。《錦瑟》就是極具代表性的一篇。
永遇樂·京口北固亭懷古
名稱: 永遇樂·京口北固亭懷古
作者簡介:
辛棄疾(1140-1207),字幼安,號稼軒,歷城(今山東濟南)人。一生以恢復為志。工於詞,為豪放派詞人代表,風格沉鬱頓挫,悲壯激烈,人稱「詞中之龍」,與蘇軾並稱「蘇辛」。著有《稼軒長短句》,今人輯有《辛稼軒詩文抄存》。《全宋詞》存詞六百二十餘首。
永遇樂·京口北固亭懷古①
千古江山,英雄無覓、孫仲謀處②。舞榭歌台,風流總被、雨打風吹去。斜陽草樹,尋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③。想當年④,金戈鐵馬,氣吞萬里如虎。
元嘉草草⑤,封狼居胥,贏得倉皇北顧。四十三年⑥,望中猶記、烽火揚州路。可堪回首,佛狸祠下⑦,一片神鴉社鼓⑧!憑誰問,廉頗老矣⑨,尚能飯否?
〔注釋〕
①、京口:江蘇鎮江市因臨京峴山、長江口而得名。
②、孫仲謀:三國時的吳王孫權,字仲謀,曾建都京口。
③、寄奴:南朝宋武帝劉裕小名。
④、「想當年」三句:劉裕曾兩次帥晉軍北伐,收復洛陽、長安等地。
⑤、「元嘉草草」句:元嘉是劉裕子劉義隆年號。草草:輕率。是說劉義隆好大喜功,倉促北伐,以至慘敗。
⑥、「四十三年」句:作者於宋高宗紹興三十二年(1162)南歸,到寫該詞時正好為四十三年。
⑦、佛狸祠:魏太武帝拓拔燾小名佛狸。他曾在長江北岸瓜步山建立行宮,即後來的佛狸祠。
⑧、神鴉:指在廟里吃祭品的烏鴉。社鼓:祭祀時的鼓聲。
⑨、廉頗:戰國時趙國名將。
〔賞析〕
宋寧宗開禧元年(1205),辛棄疾在京口任鎮江知府時年六十五歲,登臨北固亭,感嘆對自己報國無門的失望,憑高望遠,撫今追昔,於是寫下了這篇傳唱千古之作。這首詞用典精當,有懷古、憂世、抒志的多重主題。江山千古,欲覓當年英雄而不得,起調不凡。開篇即景抒情,由眼前所見而聯想到兩位著名歷史人物——孫權和劉裕,對他們的英雄業績表示嚮往。接下來諷刺今日用事者(韓胄),又像劉義隆一樣草率,欲揮師北伐,令人憂慮。老之將至而朝廷不會再用自己,不禁仰天嘆息。其中「佛狸祠下一片神鴉社鼓」寫北方已非我有的感慨,最為沉痛。
〔譯文〕
大好江山永久地存在著,卻無處去找孫權那樣的英雄了。當年的歌舞樓台,繁華景象,英雄業跡都被歷史的風雨吹打而隨時光流逝了。夕陽照著那草木雜亂、偏僻荒涼的普通街巷,人們說這就是寄奴曾住過的地方。回想當時啊,劉裕率兵北伐,武器豎利,配備精良,氣勢好象猛虎一樣,把盤踞中原的敵人一下子都趕回北方去了。
南朝宋文帝(劉裕的兒子)元嘉年間興兵北伐,想要再封狼居胥山,建功立業,由於草率從事,結果只落得自己回顧追兵,便倉皇失措。四十三年過去了,向北遙望,還記得當年揚州一帶遍地烽火。往事真不堪回想,在敵占區里後魏皇帝佛狸的廟前,香煙繚繞,充滿一片神鴉的叫聲的社日的鼓聲!誰還來問:謙頗老了,飯量還好嗎?
這是辛棄疾於開禧元年(1205)六十六年歲,任鎮江知府時,登上京口北固亭後所寫。詞人面對錦綉河山,懷古喻今,抒發志不得伸、不被重用的憂憤情懷,全詞放射著愛國主義的思想光輝。
上片懷念孫權、劉裕。孫權坐鎮東南,擊退強敵;劉裕金戈鐵馬,戰功赫赫,收復失地,氣吞萬里。對歷史人物的贊揚,也就是對主戰派的期望和對南宋朝廷苟安求和者的諷刺和譴責。
下片引用南朝劉義隆冒險北伐,招致大敗妁歷史事實,忠告朝郯胄要吸取歷史教訓,不要草率從事,接著用四十三年來抗金形勢的變化,表示詞人收復中原的決心不變,結尾三句,借廉頗自比,表示出詞人報效國家的強烈願望和對宋室不能進用人才的慨嘆。
全詞豪壯悲涼,義重情深。詞中用典貼切自然,緊扣題旨增強了作品的說服力和意境美。楊慎在《詞品》中說:「辛詞當以京口北固亭懷古《永遇樂》為第一」,評價是中肯的。
本詞運用了五個典故。
孫仲謀——懷念英雄,表達收復失地的理想。
寄奴——懷念古人,表現北伐決心。
佛狸祠——今昔對照,不堪回首。
元嘉草草,封狼居胥——借古諷今,批歸納全詩。
廉頗——自發感慨,不忘為國效力
㈢ 詩詞中常見的典故
1、哀鴻
哀鴻比喻哀傷苦痛、流離失所的人。
《詩經·小雅·鴻雁》:「鴻雁於飛,哀鳴嗷嗷。維比哲人,謂我劬勞。」詩歌寫使臣行於四方,見流民如鴻雁飛集於野,流民喜使者到來,皆合詞傾訴,如鴻雁哀嗚之聲不絕。後來以鴻雁在野、哀鴻遍野喻指百姓流離失所。
龔自珍·《己亥雜詩》:三更忽軫哀鴻思,九月無襦淮水湄。
2、秦晉
春秋時,秦晉兩國為婚姻,後因稱兩姓聯姻為「秦晉之好」。
王實甫·《西廂記》第二本第一折:倒賠家門,情願與英雄結婚姻,成秦晉。
3、桑梓
桑梓,代指家鄉。
《詩經·小雅·小弁》:「維桑與梓,必躬敬止。」是說家鄉的桑樹和梓樹是父母種的,對它要表示敬意。後來人們用來喻指故鄉。
毛澤東·《七絕》:埋骨何須桑梓地,人生無處不青山!
4、寒食
寒食,清明節前一天或兩天。
傳說晉國介子推隱居山中,晉文公用燒山之法逼他出來做官,介子推不出被燒死。晉文公為紀念介予推,在其死亡之日禁止舉火,只吃冷食。
韓翃·《寒食》:春城無處不飛花,寒食東風御柳斜。
5、採薇
採薇,代指隱居避世。
殷朝末年,周武王伐殷,孤竹國國君的兒子伯夷、叔齊認為這是以臣弒君,就攔馬諫阻。殷之後,兩人不食周粟,隱居首陽山,採薇而食,終餓死。後以此喻隱居避世。
王績·《野望》:相顧無相識,長歌懷採薇。
6、三徑
三徑,指隱居生活。
西漢末,兗州刺史蔣詡隱居後,在院子里竹下開辟三徑,只與求仲、羊仲來往。後來,三徑便成了隱士住處的代稱。
陶淵明·《歸去來兮辭》:三徑就荒,松菊猶存。
(3)用典故的古詩擴展閱讀:
關於典故
典故原指舊制、舊例,也是漢代掌管禮樂制度等史實者的官名。後來一種常見的意義是指關於歷史人物、典章制度等的故事或傳說。典故這個名稱,由來已久。最早可追溯到漢朝,《後漢書.東平憲王蒼傳》:「親屈至尊,降禮下臣,每賜宴見,輒興席改容,中宮親拜,事過典故。」
典故指典制和掌故。《辭海》、《辭源》為「典故」一詞立了兩個義項:一是典故一詞的古義,與現代漢語所說的「故實」有些相當,指古代的典章制度、舊事舊例。我們今天所講的典故當然用的是典故的今義。典故的今義,《現代漢語詞典》釋作「詩文里引用的古書中的故事或詞句」。《辭海》、《辭源》的釋法與此有類,說是「詩文中引用的古代故事和有來歷出處的詞語」。
㈣ 古詩中什麼是「用典」
用典亦稱用事,凡詩文中引用過去之有關人、地、事、物之史實,或語言文字,以為比喻,而增加詞句之含蓄與典雅者,即稱「用典」。
㈤ 有哪些運用歷史典故的詩句
韓翃·《寒食》:春城無處不飛花,寒食東風御柳斜。
傳說晉國介子推隱居山中,晉文公用燒山之法逼他出來做官,介子推不出被燒死。晉文公為紀念介予推,在其死亡之日禁止舉火,只吃冷食。
㈥ 與典故有關的古詩詞
李白《行路難》(其一)
閑來垂釣碧溪上,忽復乘舟夢日邊.
這兩句暗用典故.姜太公呂尚曾在渭水的磻溪上釣魚,得遇周文王,助周滅商;伊尹曾夢見自己乘船從日月旁邊經過,後被商湯聘請,助商滅夏.這兩句表示詩人自己對從政仍有所期待.
劉禹錫《酬樂天揚州初逢席上見贈》
懷舊空吟聞笛賦,到鄉翻似爛柯人.
用了向秀《思舊賦》及王質爛柯這兩個典故.意思是說自己在外二十三年,如今回來,許多老朋友都已去世,只能徒然地吟誦向秀的《思舊賦》表示悼念而已.此番回來恍如隔世,覺得人事全非,不再是舊日的光景了.這樣既表達對當時統治者迫害舊友的不滿之情,又暗示自己被貶時間之長,以及回歸之後生疏而悵惘的心情,涵義十分豐富.
【拓展】
聞笛賦:指西晉向秀的《思舊賦》.三國曹魏末年,向秀的朋友嵇康 、呂安因不滿司馬氏篡權而被殺害.後來,向秀經過嵇康、呂安的舊居,聽到鄰人吹笛,勾起了對故人的懷念.
爛柯人:指晉人王質.相傳晉人王質上山砍柴,看見兩個童子下棋,就停下觀看.等棋局終了,手中的斧把已經朽爛.回到村裡,才知道已過了一百年.同代人都已經亡故
蘇軾《江城子 密州出獵》
為報傾城隨太守,親射虎,看孫郎
孫郎,孫權,這里作者自喻.《三國志·吳志·孫權傳》載:「二十三年十月,權將如吳,親乘馬射虎於凌亭,馬為虎傷.權投以雙戟,虎卻廢.常從張世,擊以戈、獲之.」這里以孫權喻太守,希望自己像孫權一樣年少有膽識
懷舊空吟聞笛賦,到鄉翻似爛柯人. ——劉禹錫《酬樂天揚州初逢席上見贈》
庄生曉夢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鵑. ——李商隱《錦瑟》
半卷紅旗臨易水,霜重鼓寒聲不起. ——李賀《雁門太守行》
坐觀垂釣者,徒有羨魚情. ——孟浩然《望洞庭湖贈張丞相》
吳宮花草埋幽徑, 晉代衣冠成古丘. ——李白《登金陵鳳凰台》
江東子弟多才俊, 卷土重來未可知. ——杜牧《題烏江亭》
早服還丹無世情, 琴心三疊道初成. ——李白《廬山謠寄盧侍御虛舟》
蓬山此去無多路,青鳥殷勤為探看. ——李商隱《無題》
樓船雪夜瓜洲渡,鐵馬秋風大散關. ——陸游《書憤》
舊時王謝堂前燕,飛入尋常百姓家. ——劉禹錫《烏衣巷》
東風不與周郎便,銅雀春深鎖二喬. ——杜牧《赤壁》
因思杜陵夢, 鳧雁滿回塘. —— 溫廷筠《商山早行》
昔時人已沒,今日水猶寒. ——駱賓王《易水送別》
昔人已乘黃鶴去,此地空餘黃鶴樓. ——崔灝《黃鶴樓》
至今思項羽,不肯過江東. ——李清照《絕句》
㈦ 古詩詞中運用典故的句子 至少三句!!包括作者和出處!
1、持節雲中,何日遣馮唐?
——蘇軾《江城子 密州出獵》
典故:.「持節雲中」兩句:用漢文帝與馮唐故事。據《漢書·馮唐傳》記載:雲中太守魏尚治軍有方,「使匈奴遠避,不近雲中之塞」,一旦入侵,必所殺甚眾。後因報功時「虜差六級」多報了六顆首級,被文帝「下之吏,削其爵」。馮唐竭力為魏尚辯白,認為文帝「賞太輕,罰太重」,頗失人心。文帝幡然醒悟,當日便令馮唐持節赦免魏尚,官復原職,並拜馮唐為車騎都尉。
2、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掛雲帆濟滄海。
典故:長風破浪:據《宋書·宗愨傳》載:宗愨少年時,叔父宗炳問他的志向,他說:「願乘長風破萬里浪。」濟:渡過。
3、閑來垂釣碧溪上,忽復乘舟夢日邊。
——李白《行路難》
典故:閑來兩句:傳說呂尚(姜太公)末遇周文王時,曾一度垂釣於磻溪(今陝西寶雞東南)。乘舟夢日邊:相傳伊尹在受商湯聘請的前夕,夢見自己乘船經過日月之旁。呂尚和伊尹都曾輔佐帝王建立不朽功業,李白藉此表明對自己的政治前途仍存極大的希望。
4、坐觀垂釣者, 徒有羨魚情。
——孟浩然《望洞庭湖贈張丞相》
典故:羨魚:羨慕釣魚。《淮南子·說林訓》中說:古人有言曰:「臨河而羨魚,不如退而結網。」意思是,與其空口贊賞別人的成績,不如自己扎扎實實地做點事情。
㈧ 運用典故的詩句
懷舊空吟聞笛賦,到鄉翻似爛柯人. ——劉禹錫《酬樂天揚州初逢席上見贈》
庄生回曉夢迷蝴蝶,望帝答春心托杜鵑. ——李商隱《錦瑟》
半卷紅旗臨易水,霜重鼓寒聲不起. ——李賀《雁門太守行》
坐觀垂釣者,徒有羨魚情. ——孟浩然《望洞庭湖贈張丞相》
吳宮花草埋幽徑, 晉代衣冠成古丘. ——李白《登金陵鳳凰台》
江東子弟多才俊, 卷土重來未可知. ——杜牧《題烏江亭》
早服還丹無世情, 琴心三疊道初成. ——李白《廬山謠寄盧侍御虛舟》
蓬山此去無多路,青鳥殷勤為探看. ——李商隱《無題》
樓船雪夜瓜洲渡,鐵馬秋風大散關. ——陸游《書憤》
舊時王謝堂前燕,飛入尋常百姓家. ——劉禹錫《烏衣巷》
東風不與周郎便,銅雀春深鎖二喬. ——杜牧《赤壁》
因思杜陵夢, 鳧雁滿回塘. —— 溫廷筠《商山早行》
昔時人已沒,今日水猶寒. ——駱賓王《易水送別》
昔人已乘黃鶴去,此地空餘黃鶴樓. ——崔灝《黃鶴樓》
至今思項羽,不肯過江東. ——李清照《絕句》
㈨ 寫出含有典故的古詩(越多越好
庄生曉夢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鵑。
㈩ 運用典故的古詩詞名句有哪些
懷舊空吟聞笛賦,到鄉翻似爛柯人. ——劉禹錫《酬樂天揚州初逢席上見贈》
庄生曉夢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鵑. ——李商隱《錦瑟》
半卷紅旗臨易水,霜重鼓寒聲不起. ——李賀《雁門太守行》
坐觀垂釣者,徒有羨魚情. ——孟浩然《望洞庭湖贈張丞相》
吳宮花草埋幽徑, 晉代衣冠成古丘. ——李白《登金陵鳳凰台》
江東子弟多才俊, 卷土重來未可知. ——杜牧《題烏江亭》
早服還丹無世情, 琴心三疊道初成. ——李白《廬山謠寄盧侍御虛舟》
蓬山此去無多路,青鳥殷勤為探看. ——李商隱《無題》
樓船雪夜瓜洲渡,鐵馬秋風大散關. ——陸游《書憤》
舊時王謝堂前燕,飛入尋常百姓家. ——劉禹錫《烏衣巷》
東風不與周郎便,銅雀春深鎖二喬. ——杜牧《赤壁》
因思杜陵夢, 鳧雁滿回塘. —— 溫廷筠《商山早行》
昔時人已沒,今日水猶寒. ——駱賓王《易水送別》
昔人已乘黃鶴去,此地空餘黃鶴樓. ——崔灝《黃鶴樓》
至今思項羽,不肯過江東. ——李清照《絕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