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寓意典故 » 禪有什麼典故

禪有什麼典故

發布時間: 2020-12-18 18:02:08

A. 禪語的禪語典故

有一個沙彌,滿懷疑慮地問無名禪師道:「禪師,您說學佛要發心普度眾生,如果有個壞人,他已經失去了人的條件,那就不是人了,還要度他嗎?」
禪師沒有立刻作答,只是拿起筆來,在紙上寫了一個「我」字,但字是反寫,如同印章上的文字正反顛倒。
禪師問道:「這是什麼?」
沙彌:「這是個字,只是寫反了。」
「什麼字呢?」 「一個『我』字!」
禪師追問:「寫反的『我』字算不算字?」 「不算!」
「既然不算,你為什麼說它是個『我』字?」 「算!」沙彌立刻改口道。
「既算是個字,你為什麼說它反了呢?」小沙彌怔住了,不知如何作答。
禪師:「正寫是字,反寫也是字,你說它是『我』字,又認得出那是反寫,主要是你心裡真正認得『我』字;相反的,如果你原不識字,就算我寫反了,你也無法分辨,只怕當人告訴你那個是『我』字以後,遇到正寫的『我』字,你倒要說寫反了!」
禪師又接著說:「同樣的道理,好人是人,壞人也是人,最重要的在於你須識得人的本性,於是當你遇到惡人的時候,仍然一眼便能見到他的善惡,並喚出他的『本性』,本性既明,便不難度化了。」 善人要度,惡人更要度,越是污泥,越可長出清凈蓮華,放下屠刀,可以立地成佛。所謂善惡正反,只在一念之間。「善惡是法,法非善惡」,從本性上看,沒有一個人不可度啊! 很久很久以前,在南瞻部洲有個大國,叫摩訶羅檀囊,統率著五千多個小國家。國王有三個王子——摩訶富那寧、摩訶提婆和摩訶薩青。三個王子里,小王子摩訶薩青天生具有一副慈悲心腸。
有一天,國王和王妃帶著王子,率領群臣出外去遊玩。國王久住深宮,很少遠行,便覺得有些疲勞,就找了個地方休息。而三位王子如同出籠的小鳥,快活地穿梭在叢林之間。
忽然,他們發現了一窩老虎。一隻雌虎正給兩只小虎餵奶,雌虎面黃肌瘦,虎仔活潑可愛,但雌虎為了充飢,似乎正要吞食小虎。
小王子見此情景,就問兩位哥哥:「哥哥!你們看那隻雌虎瘦得皮包骨頭,快要餓死了,但他仍然給愛子餵奶。依我看,雌虎在飢餓的逼迫下,一定會把虎仔吃掉的。」
兩個哥哥也同意弟弟的看法,說「如果雌虎餓死了,小虎沒有奶吃也同樣會餓死的」。小王子難過地說:「那麼,怎樣才能讓雌虎不吃掉虎仔呢」?「依我看,除非有新鮮的肉和溫熱的血,否則它是一定會吃掉虎仔的。」兩位哥哥說。
小王子聽後,進一步追問哥哥:「那你們說,如果有人把自己的血和肉施給那隻餓虎,這只餓虎還有活下去的希望嗎?」哥哥肯定地說:「當然能夠活下去了。但如果誰把身體施給了餓虎,這個人卻是不能復活的」!
兄弟三人你一言我一語地議論著,而小王子的內心卻有一番考慮,他打算犧牲自己,救活母虎與虎仔。小王子決心已定,陪著兩位哥哥走了片刻,向兩位哥哥說「哥哥,你們先走一步。我有一點兒事情要辦,隨後就來」。說完他獨自走入小徑,回到剛才那隻餓虎停留的地方。
他走到餓虎面前,毫不猶豫地將身體投向虎口,不料,餓虎只朝他望了一眼,卻閉著嘴巴不吃他。看到餓虎的神情,小王子若有所思。他早巳下定決心捨身供養,為了實現自己的心願,小王子乾脆找來一截尖銳的木頭,往自己身上猛戳,使鮮血汩汩流淌而出。一直咬著嘴唇的餓虎,看到鮮血,立刻恢復了精神,吐出鮮紅的舌頭,開始舔食王子的鮮血。餓虎喝足了血,又繼續吃王子的肉體。

先行幾步的哥哥,遲遲不見弟弟跟來,十分擔心,忍不住走回來搜尋。他們邊找邊喊「摩訶薩青!弟弟」!然而除了風聲,四周沒有一點迴音。兩位王子忽然想起剛才弟弟提出的問題,不寒而慄。他們急忙跑回雌虎停留的地方一看,天哪,可憐的弟弟已經被餓虎吃得精光,只剩下一副帶血的白骨散落在一旁。
餓虎吃完小王子的肉身,一不小心竟從懸崖上跌下,暈了過去。待它醒來後,回想起剛才的事,又跑回白骨旁不停地徘徊,十分難過。
再說國王休息時,妃子也不知不覺睡著了。她做了一個夢,夢見三隻鴿子在叢林里遊玩,忽然飛來一隻大老鷹,抓住最小的鴿子吃掉了。她忍不住「啊!」地慘叫一聲,立刻驚醒過來。
妃子立即對國王說:「大王!我剛才做一個不吉祥的夢。俗語說,鴿子即是孩子,我夢見三隻鴿子里,最小那隻被老鷹捉來吃掉,以至於驚醒。是不是小王子摩訶薩青有什麼意外呢?」 國王聽到妃子的話,也覺得心驚肉跳,趕緊命令隨從分頭尋找王子們的行蹤。
不久,兩位王子哭著回來了。父王一見兩個王子,就知道事情不妙,著急地問:「你弟弟呢?他怎麼沒有回來?」兩位王子嗚咽悲泣,上氣不接下氣,一面流淚,一面回答:「弟弟被餓虎吃掉了。」果然不幸被言中了,國王和妃子頓時暈倒在地。
片刻,國王和妃子才緩緩醒來,由兩位王子在前面引導,率領隨從,直奔小王子摩訶薩青慘死的地方。但見血跡斑斑的草地上,只剩下屍骨的殘骸。妃子和國王抱頭大哭。兩位王子和百官隨從,也都痛哭流涕,一片凄慘。
其實,捨身飼虎的摩訶薩青王子,死後投身到兜率天上。當時,他還有些懷疑,不知自己做了什麼功德,竟然能投生到優美的天界。
他對眼前的善果感到迷惑,於是運用天眼,察遍地獄、餓鬼、畜生、修羅和人間等五個世界,才發現自己前生施捨的殘骸散落在一座山林里,而父母、兄弟正圍靠在屍首旁邊,痛不欲生。
摩訶薩青王子心想:「不能讓他們這樣下去,我要下去勸導他們。」摩訶薩青王子即刻離開天界,立在空中,向父母親百般規勸和訓諭。
國王和妃子聽到空中的聲音,仰天央求:「剛才規勸我的,是哪位神明呀?」
「我是摩訶薩青,不久前施身給了餓虎。由於這種功德,現在才能投生在兜率天上。父王啊!有生就有死,這是人世的常情。凡是為非作歹的人,都會下地獄,凡有善行的人,都會出生天界。你為什麼還沉陷於憂愁與煩惱之中,而不能夠覺悟呢?為何空自悲嘆,不去修持各種善事呢?」
國王和妃子當下仍無法明白王子講的道理,繼續問:「因為你心懷慈悲,憐憫萬物,即使將自身施與餓虎,也毫無懊悔。可我們身為你父母,一想到你慘死的情狀,就為之心痛。這種苦惱與哀嘆,不是用語言所能說明的。縱使你持守大悲之願,可為什麼要讓我們這樣苦惱呢?」
王子看到雙親的愚痴,十分同情,又竭力解釋為善的功德和偉大,以打破父母的迷執。經過王子的一番說法與教化,國王夫婦才逐漸醒悟了。
國王吩咐家臣趕造七寶塔,把王子的屍首厚葬。摩訶薩青王子看到父母從悲傷的低谷中走了出來,才安心地返回兜率天宮。

B. 蘇軾論禪講的什麼典故

有一天,佛印禪師登壇說法,蘇東坡聞說趕來參加,座中已經坐滿人眾,沒有空位了。禪師看回到蘇東答坡時說:「人都坐滿了,此間已無學士坐處。」

蘇東坡一向好禪,馬上機鋒相對回答禪師說:「既然此間無坐處,我就以禪師四大五蘊之身為座。」

禪師看到蘇東坡與他論禪,於是說:「學士!我有一個問題問你,如果你回答得出來,那麼我老和尚的身體就當你的座位,如果你回答不出來,那麼你身上的玉帶就要留下本寺,做為紀念。」蘇東坡一向自命不凡,以為准勝無疑,便答應了。佛印禪師就說:「四大本空,五蘊非有,請問學士要坐那裡呢?」

蘇東坡為之語塞。

蘇東坡的玉帶因此輸給佛印禪師,至今仍留存於金山寺。

C. 一個禪的故事。請大家一觀。

另一個禪的故事
有一位老禪師,身邊有一童子做伴,童子一點都不懂寺院的禮儀規矩。有一天,來了一位行腳僧,他見童子無學,就教他各種禮儀。
入夜後,童子看見老禪師從外面回來,就上前去禮貌地噓寒問暖。老禪師心裡詫異,就問童子:「是誰教你這些的?」
童子說:「是那位行腳高僧。」
老禪師於是將行腳僧叫來,說:「閣下到底是什麼心行?這童子在我身邊兩三年了,可憐而不失赤子之心,是誰要你教壞他的?你快快整裝,給我離開!」
結果,在黃昏的大雨中,行腳僧就被趕出寺院。
有人說:「我愛少女,因為少女的故事最短。」另有人說:「我更愛兒童,因為兒童還沒有故事。」童年令人懷念,因為無憂無慮。為什麼無憂無慮?因為「還沒有故事」。
善道禪師說:「小孩出生時沒有任何見解,那時他哪裡懂得什麼經、什麼教?但長大之後,他就學會了種種知解,知道這個該怎樣,那個應如何,卻不明了這全是無端的煩惱。所以學道的人會贊嘆嬰兒沒有分別取捨之心。」
因為有了「故事」,就變得「世故」起來。
所謂「恢復童心」「重拾赤子之心」,並不是要摒棄一切知識和經驗,變得無知、幼稚,而是能像兒童一樣「無分別取捨之心」,沒有分別取捨,沒有無謂的牽掛,自然就無憂無慮。

D. 求:關於禪的故事

人生鹹淡兩由之

1925年初秋,弘一法師因戰事而滯留寧波七塔寺。

一天,他的老友夏丐尊來拜訪。看到弘一法師吃飯時,只有一盤鹹菜。

夏丐尊不忍的問:「難道這鹹菜不會太咸嗎?」

「咸有鹹的味道。」弘一大師回答道。

吃完飯後,弘一大師倒了一杯白開水喝。

夏丐尊又問:「沒有茶葉嗎?怎麼喝這平淡的白開水?」

弘一大師笑著說:「開水雖淡,淡也有淡的味道。」

求人不如求己

佛印禪師與蘇東坡同游靈隱寺,來到觀音菩薩的的像前,佛印禪師合掌禮拜。

忽然,蘇東坡問了一個問題,「人人皆念觀世音菩薩,為何他的手上也和我們

一樣,掛著一串念珠?觀世音菩薩念誰?」

佛印禪師:「念觀世音菩薩。」

蘇東坡:「為何亦念觀世音菩薩?」

佛印禪師:「他比我們更清楚,求人不如求己。」

磨磚作鏡

道一十二歲時到南嶽衡山,拜懷讓禪師為師,出家當了和尚。

一天,懷讓禪師看道一整天獃獃的坐在那裡參禪,於是便見機施教,

問:「你整天在這里坐禪,圖個什麼?」

道一說:「我想成佛。」

懷讓禪師拿起一塊磚,在道一附近的石頭上磨了起來。

道一被這種噪音吵得不能入靜,就問:「師父,你磨磚作什麼呀?」

懷讓禪師:「我磨磚作鏡子啊。」

道一:「磨磚怎麼能作鏡子呢?」

懷讓禪師:「磨磚不能作鏡子,那麼坐禪又怎麼能成佛呢?」

道一:「那要怎麼樣才能成佛呢?」

懷讓禪師:「這道理就好比有人駕車,如果車子不走了,你是打車呢還是打牛?」

道一沉默,沒有回答。

懷讓禪師又說:「你是學坐禪,還是學作佛?如果學坐禪,禪並不在於坐卧。

如果是學坐佛,佛並沒有一定的形狀。對於變化不定的事物不應該有所取捨,

你如果學坐佛,就是扼殺了佛,如果你摯著於坐相,就是背道而行。」

道一聽了懷讓禪師的教誨,如飲醍醐,通身舒暢。

佛法大意

白居易向鳥巢禪師請教:「佛法的大意是什麼?」

鳥巢禪師答:「諸惡莫作,眾善奉行。」

白居易鼻孔里哼了一聲,說:「這個,三歲的小孩也知道這樣說。」

鳥巢禪師說:「雖然三歲的小孩也說得出,但未必八十的老翁能夠做到。」

白居易心中服膺,便施禮退下了。

E. 求一些禪宗的典故和故事

有一天,蘇東抄坡到佛印襲禪師處與佛印禪師聊天,兩人均盤腿而坐,聊到高興時,蘇東坡問佛印禪師:「你看我現在像什麼?」佛印禪師說:「我看你像一尊佛。」蘇東坡笑著對佛印禪師說:「我看你像一堆牛屎」。佛印禪師笑笑,沒有說什麼。蘇東坡以為他勝利了,回家後沾沾自喜地和妹妹蘇小妹談起了這件事。妹妹說:「哥哥!你輸了。
禪師的心是佛一樣的境界,所以看你像一尊佛。而你的心像一堆牛屎一樣,看禪師當然也就像一堆牛屎了」。蘇東坡聽後面紅耳赤。

F. 有什麼禪悟人生或道家或佛家的故事

以前寫的幾篇關於禪的文章,僅供參考! 略談「禪」 編輯 | 刪除 | 許可權設置 | 更多▼ 更多▲ 設置置頂 推薦日誌 轉為私密日誌 覺道清凈禪 發表於2009年07月25日 20:25 閱讀(13) 評論(0) 分類: 個人日記 許可權: 公開 寫這個題目是比較難,因為禪是不可以說,說者即不為禪。但以我自己的感受體悟確實想說說。那麼就班門弄斧地侃一下。如果說錯了大家盡量包含。不昧因果,別落入野狐禪。哈哈!
禪:(Dhyana)全稱禪那又作禪那、馱衍那、持阿那。意譯作靜慮。靜思維。《五燈會元》卷一。:「世尊在靈山會上,拈花示眾,是時眾皆默然,唯迦葉尊者破顏微笑。世尊曰:『吾有正法眼藏,涅盤妙心,實相無相,微妙法門,不立文字,教外別傳,付囑摩柯迦葉』 」這大概是普遍認同禪宗的由來。
現在的禪宗一般指六祖慧能大師傳下來的頓悟法門,禪宗講的是明心見性,以心印心,不立文字。直指人心,見性成佛。破除一起執著。歷史上禪宗最興旺的時期是南北朝,和隋唐時期。特別在唐朝從皇帝士大夫,到市井百姓談玄論妙成為茶餘飯後。禪最大的特點是破除執著,破除常見的邏輯思維和慣性思維。一般來說參悟禪主要有三個階段。這三個階段是很難用語言來表達的。我用《五燈會元》卷十七一則語錄說明一下:老僧三十年前未參禪時,見山是山,見水是水。及至後來親見知識(善知識,有道行的人),有個入處,見山不是山,見水不是水。而今得個體榭處,依前見山只是山,見水只是水。大眾,這三般見解是同是別?這中境界三般見解是什麼狀態?難言也。前一種是常見。中間一種是掃除一切執著,見到真實。最後一種顯然不是同於第一種。而是證得一種更高的真實,這就是禪悟的境界。很難用語言來表達。是一個經過否定之否定的過程。只能通過比喻來說明,而這種比喻又不是通過邏輯能表達的,佛家的比喻往往是追求結果,邏輯思維和慣性思維只是過程。用通常的邏輯思維和慣性思維,來比喻超邏輯的慣性思維的結果,只有開悟的人才能感知印證開悟人。即以心印心。所以說難言也。
關於禪,是不能用通常的科學思維去理解。我們相信科學,禪者也和常人一樣適用科學,也尊重科學規律。但是講到禪,不同於一般的科學,因為科學是歸納法,是把概率作為宗旨,把實驗作為依據。立足於外部世界。禪是內部世界,是自我內心世界的學問,如果這種歸類只有禪者可以講出。沒有禪實踐的人是無法了解的。所以對於學人只能靠前人傳的經驗來對照自己。至於禪有百千三昧(三摩地),究竟哪種是和自己相應的,這就要靠自己實踐了。但禪究其根本不外乎止(舍摩他)觀(毗缽舍那)二字。經論中有許多關於禪的講述,有淺顯的,有深奧的。一般學人都喜歡淺顯易懂的,不去深入探究。正如鳩摩羅什大師說的「秦人好間」(後秦的中國人喜歡簡單)。《六祖法寶壇經》之所以得到廣傳被大家喜歡,正是和我們的口味。大家都喜歡頓悟,恨不得你告訴我一個方法,馬上讓我開悟。事實上哪有那麼簡單的事情。譬如一個人問月亮在什麼地方,佛把手指向月亮說:「在那」。那個人以為手指就是月亮。其實佛是要告訴他順著手指看。《金剛經》雲:「若人言如來有所說法,即為謗佛,不能解我所說故。」這句話是說,誰要是把手指看成月亮了就是謗佛,因為他沒有理解我所說的。因此我們看禪宗公案不能簡單參。其實禪宗公案都是遍學止觀經論的大成就者。在譬如有人問愛因斯坦什麼是相對論。他回答說:「當你一個人在等人的時候你會覺的時間過的很慢,當一個美麗的姑娘和你在一起的時候,你會覺的時間過的很快」。那人明白了什麼是相對論。其實愛因斯坦的相對論根本不是他所講的那麼簡單。只是要通過一個比喻來說明相對論。如同上面的指月一樣。一次妙境長老在講《瑜伽師地論》後,回答弟子關於禪方面有關問題的時候說到,「曾經在佛學雜志上,看到一位非常有名的法師講禪,結果一看他根本不懂什麼是禪,而且講的道理一大套。非常是可嘆!」那是一位居士寫信給那位有名法師,請教關於禪的問題,那位法師寫信回答了那位居士,此居士認為這篇回信非常好,就發表在佛學雜志上了。後來妙境長老看到了這篇文章。(註:妙境長老原美國法雲寺佛學院院長,妙老講止觀修習方法,及弘揚唯識宗一系堪稱當今一位高僧。2003年圓寂)關於禪要真的談是非常復雜的,禪有百千三昧,按照三界劃分,有欲界的未到地定,色界的四禪,無色界的空四定。按照尋伺劃分,色界初禪以下是有尋有伺地,初禪和二禪之間中間禪是無尋有伺地,二禪以上是無尋無伺地。按照修禪次第有師子奮迅三昧,不按照次第修有超越三昧。還有按照功德支分的,按照所緣境分的,按照對治分的,按照九住心分的,按照十六特勝分的,按照七作意分的,按照四十業處得分等等 上面提到的禪只是大海中的一滴水,就自己學過的提及一下。至於修末學實在不敢說參禪悟道,只能簡單介紹一下,供大家批評指正。
如何分別有尋有伺(初禪) 編輯 | 刪除 | 許可權設置 | 更多▼ 更多▲ 設置置頂 推薦日誌 轉為私密日誌 覺道清凈禪 發表於2009年07月07日 15:33 閱讀(11) 評論(0) 分類: 天下雜侃 許可權: 公開 有尋有伺對於研修禪定的人一定知道這個名相是指初禪。但不能以現行來決定他獲得有尋有伺(初禪),無尋唯伺(中間禪),或者無尋無伺(二禪以上)。
一解《瑜伽師地論》三十三卷雲:有尋有伺者:由於尋伺,未見過失,自地猶有對治欲界諸善尋伺;是故說名有尋有伺。
二解《大毗婆沙論》八十卷雲:有尋有伺者:與尋俱法,名有尋。與伺俱法,名有伺。
有尋有伺地也有無尋無伺,無尋無伺地上也有有尋有伺。這樣如何分別那,是以離欲否來決定他進入何地。沒有離欲的即使是無尋無伺也沒有得到定。比如有人他的第六意識不活動,他是不是一定得到定了?這不一定,嬰兒有沒有欲,因為他的生理不成熟。但嬰兒沒有得到定,不說嬰兒離欲。所以說修學禪定不是回到嬰兒狀態。
《道德經》第十章「摶氣致柔,能嬰兒乎。」第五十五章 「含德之厚,比於赤子。毒蟲不螫,猛獸不據,攫鳥不搏。骨弱筋柔而握固。」這里闡述了道家對嬰兒狀態的嚮往和希求。可以看出佛家禪定的修行不是修回到嬰兒狀態。
另外睡眠無夢的時候沒有尋伺的心所,但不能說他是無尋無伺。同樣看他是否離欲來決定是否得到禪定。禪修中如何對治掉舉昏沉 編輯 | 刪除 | 許可權設置 | 更多▼ 更多▲ 設置置頂 推薦日誌 轉為私密日誌 覺道清凈禪 發表於2009年08月01日 08:39 閱讀(13) 評論(0) 分類: 止觀禪修 許可權: 公開 禪修者在初學的時候最易犯的禪病是掉舉,當有一定基礎後容易犯禪病是昏沉。下面簡要談談如何對治掉舉昏沉。初學禪修的時候不能馬上就能熟練運用其心修止觀。禪修者首先要知道自己的禪病是什麼,不能忙修瞎練。因為用的方法不當則適得其反。《菩提道次第廣論》雲:「以掉舉者,是貪分攝散亂之心,能對治彼,諸經論中,贊厭離故。是故從於知識修信,乃至凈修行心以來,若有幾許眾多熏修,即有爾許速易成辦,智者所喜妙三摩地。又非但止修,即諸觀修,亦須遠離掉沉二過,將護修習。」對治掉舉的方法在《廣論》中明確指出,主要用修厭患想。因為掉舉是貪分所攝,使之產生散亂之心。假如不用厭離心而用光明想,則更促使心外張,使之產生散亂之心。更難做到心止如水。厭患想有:出離想、人體三十六不凈想、無始漂流生死想、大不凈觀等。《廣論》雲:「昏沉如<集論>雲:『雲何昏沉?謂痴分攝,心無堪能,與一切煩惱及隨煩惱助伴為業。』」相反在有一定禪修基礎後心往往容易昏沉,而一些不明其中道理禪者,卻以為坐在那心沒有怎麼動是如法的境界。其實昏沉是痴分攝,心沒有堪能性,就是說心力若沒有力量。這時候要用光明想。這時候不應修厭患所緣,因為厭離心令心向內攝,還要用觀慧思,簡擇樂境,能夠除昏沉。光明想有:佛像等極殊妙事,日月光等諸光明相等。上面簡要略談止觀禪修中容易出現的問題,以及對治方法。止觀修習中會有依每個人的不同,會有很多境界出現。若要對治則須具體分析,決不能忙修瞎練。禪修中做到不出問題一般有兩種方法,一是跟定一位有禪修經驗的師父,遇到問題及時請教解決問題。二是通讀經論,熟練掌握經論中涉及的具體問題。這種方法也可以和有經驗的師父學通經論後自己實踐。《清凈道論》說定品中詳盡舉例說明了這兩種方法。

G. 哲理小故事禪

下面是我整理收藏的一些哲理小故事。這些小故事給我不少啟迪,希望對你有所幫助:)

1.心態

父子二人看到一輛十分豪華的進口轎車。兒子不屑地對他的父親說:「坐這種車的人,肚子里一定沒有學問!」父親則輕描淡寫地回答:「說這種話的人,口袋裡一定沒有錢!

--你對事情的看法,是不是也反映出你內心真正的態度?

2.情況不同

一隻小豬、一隻綿羊和一頭乳牛,被關在同一個畜欄里。有一次,牧人捉住小豬,小豬大聲號叫,猛烈地抗拒。綿羊和乳牛討厭小豬的號叫,便說:「他常常捉我們,我們並不大呼小叫。」小豬聽了回答道:「捉你們和捉我完全是兩回事,他捉你們,只是要你們的毛和乳汁,但是捉住我,卻是要我的命!」

--立場不同、所處環境不同的人,很難了解對方的感受;因此對別人的失意、挫折、傷痛,不宜幸災樂禍,而應要有關懷、了解的心情。

3.靠自己

小蝸牛問媽媽:為什麼我們從生下來,就要背負這個又硬又重的殼呢?
媽媽:因為我們的身體沒有骨骼的支撐,只能爬,又爬不快。所以要這個殼的保護!
小蝸牛:毛蟲姊姊沒有骨頭,也爬不快,為什麼她卻不用背這個又硬又重的殼呢?
媽媽:因為毛蟲姊姊能變成蝴蝶,天空會保護她啊。
小蝸牛:可是蚯蚓弟弟也沒骨頭爬不快,也不會變成蝴蝶他什麼不背這個又硬又重的殼呢?
媽媽:因為蚯蚓弟弟會鑽土, 大地會保護他啊。
小蝸牛哭了起來:我們好可憐,天空不保護,大地也不保護。
蝸牛媽媽安慰他:「所以我們有殼啊!」我們不靠天,也不靠地,我們靠自己。

4.鯊魚與魚

曾有人做過實驗,將一隻最兇猛的鯊魚和一群熱帶魚放在同一個池子,然後用強化玻璃隔開,最初,鯊魚每天不斷沖撞那塊看不到的玻璃,耐何這只是徒勞,它始終不能過到對面去,而實驗人員每天都有放一些鯽魚在池子里,所以鯊魚也沒缺少獵物,只是它仍想到對面去,想嘗試那美麗的滋味,每天仍是不斷的沖撞那塊玻璃,它試了每個角落,每次都是用盡全力,但每次也總是弄的傷痕累累,有好幾次都渾身破裂出血,持續了好一些日子,每當玻璃一出現裂痕,實驗人員馬上加上一塊更厚的玻璃。後來,鯊魚不再沖撞那塊玻璃了,對那些斑斕的熱帶魚也不再在意,好像他們只是牆上會動的壁畫,它開始等著每天固定會出現的鯽魚,然後用他敏捷的本能進行狩獵,好像回到海中不可一世的兇狠霸氣,但這一切只不過是假像罷了,實驗到了最後的階段,實驗人員將玻璃取走,但鯊魚卻沒有反應,每天仍是在固定的區域游著它不但對那些熱帶魚視若無睹,甚至於當那些鯽魚逃到那邊去,他就立刻放棄追逐,說什麼也不願再過去,實驗結束了,實驗人員譏笑它是海里最懦弱的魚。

--可是失戀過的人都知道為什麼,它怕痛。

5.神跡

法國一個偏僻的小鎮,據傳有一個特別靈驗的水泉,常會出現神跡,可以醫治各種疾病。有一天,一個拄著拐杖,少了一條腿的退伍軍人,一跛一跛的走過鎮上的馬路,旁邊的鎮民帶著同情的回吻說:「可憐的傢伙,難道他要向上帝祈求再有一條腿嗎??」這一句話被退伍的軍人聽到了,他轉過身對他們說:「我不是要向上帝祈求有一條新的腿,而是要祈求?幫助我,叫我沒有一條腿後,也知道如何過日子。」

--試想:學習為所失去的感恩,也接納失去的事實,不管人生的得與失,總是要讓自已的生命充滿了亮麗與光彩,不再為過去掉淚,努力的活出自己的生命。

6.釣竿

有個老人在河邊釣魚,一個小孩走過去看他釣魚,老人技巧純熟,所以沒多久就釣上了滿簍的魚,老人見小孩很可愛,要把整簍的魚送給他,小孩搖搖頭,老人驚異的問道:「你為何不要?」小孩回答:「我想要你手中的釣竿。」老人問:「你要釣竿做什麼?」小孩說:「這簍魚沒多久就吃完了,要是我有釣竿,我就可以自己釣,一輩子也吃不完。」我想你一定會說:好聰明的小孩。錯了,他如果只要釣竿,那他一條魚也吃不到。因為,他不懂釣魚的技巧,光有魚竿是沒用的,因為釣魚重要的不在<釣竿>,而在<釣技>有太多人認為自己擁有了人生道上的釣竿,再也無懼於路上的風雨,如此,難免會跌倒於泥濘地上。就如小孩看老人,以為只要有釣竿就有吃不完的魚,像職員看老闆,以為只要坐在辦公室,就有滾進的財源。

7.用人之道

去過廟的人都知道,一進廟門,首先是彌陀佛,笑臉迎客,而在他的北面,則是黑口黑臉的韋陀。但相傳在很久以前,他們並不在同一個廟里,而是分別掌管不同的廟。彌樂佛熱情快樂,所以來的人非常多,但他什麼都不在乎,丟三拉四,沒有好好的管理賬務,所以依然入不敷出。而韋陀雖然管賬是一把好手,但成天陰著個臉,太過嚴肅,搞得人越來越少,最後香火斷絕。
佛祖在查香火的時候發現了這個問題,就將他們倆放在同一個廟里,由彌樂佛負責公關,笑迎八方客,於是香火大旺。而韋陀鐵面無私,錙珠必較,

H. 請問古詩中蟬的典故是什麼

古意中有的蟬是指動物中的蟬例 駱賓王 《在獄詠蟬》 西陸蟬聲唱,南冠縱觀詩詞理論,不難看出意象是詩詞的重要特徵,尤其在古詩詞中。詩歌評論家

I. 有哪些關於佛的禪語典故

經典禪語故事 1、泥濘路上 某日,坦山和尚與一道友一起走在一條泥濘小路上,此時,天正下著大雨。 他倆在一個拐彎處遇到一位漂亮的姑娘,姑娘因為身著綢布衣裳和絲質衣帶而無法跨過那條泥路。 「來吧,姑娘,」坦山說道,然後就把那位姑娘抱過了泥路,放下後又繼續趕路。 一路上,道友一直悶聲不響,最後終於按捺不住,向坦山發問:「我們出家人不近女色,特別是年輕貌美的女子,那是很危險的,你為什麼要那樣做?」 「什麼?那個女人嗎?」坦山答道,「我早就把她放下了,你還抱著嗎?」 2、求人不如求己 一人去寺廟參拜觀音菩薩。 幾叩首後,這人突然發現身邊一人也在參拜,且模樣與供台上的觀音菩薩一模一樣。 此人大惑不解,輕聲問道:「您是觀音菩薩嗎?」 那人答:「是。」 此人更加迷惑,又問:「那您自己為什麼還要參拜呢?」 觀音菩薩答:「因為我知道,求人不如求己。 」 3、輸與贏 一位武士手裡握著一條魚來到一休禪師的房間。 他說道:「我們打個賭,禪師說我手中的這條魚是死是活?」 一休知道如果他說是死的,武士肯定會松開手;而如果他說是活的,那武士一定會暗中使勁把魚捏死。 於是,一休說:「是死的。」 武士馬上把手鬆開,笑道:「哈哈,禪師你輸了,你看這魚是活的。」 一休淡淡一笑,說道:「是的,我輸了。」 一休輸了,但是他卻贏得了一條實實在在的魚。 4、你且看他 寒山問拾得:「世間有人謗我、欺我、辱我、笑我、輕我、賤我、騙我,如何處置乎?」 拾得曰:「忍他、讓他、避他、由他、耐他、敬他、不要理他,再過幾年你且看他。 」 5、悟性如光 讀佛經。 弟子問佛祖:「您所說的極樂世界,我看不見,怎麼能夠相信呢?」 佛祖把弟子帶進一間漆黑的屋子,告訴他:「牆角有一把錘子。」 弟子不管是瞪大眼睛,還是眯成小眼,仍然伸手不見五指,只好說我看不見。 佛祖點燃了一支蠟燭,牆角果然有一把錘子。 你看不見的,就不存在嗎? 6、送一輪明月 一位在山中修行的禪師,有一天夜裡,趁著皎潔的月光,他在林間的小路上散完步後回到自己住的茅屋時,正碰 上個小偷光顧,他怕驚動小偷,一直站門口等候他…… 小偷找不到值錢的東西,返身離去時遇見了禪師,正感到驚慌的時候,禪師說:「你走老遠的山路來探望我,總不能讓你空手而回呀!」說著脫下了身上的外衣,說道:「夜裡涼,你帶著這件衣服走吧。」 說完,禪師就把衣服披在小偷身上,小偷不知所措,低著頭溜走了。 禪師看著小偷的背影,感慨地說:「可憐的人呀,但願我能送一輪明月給你!」 第二天,溫暖的陽光融融地灑照著茅屋,禪師推開門,睜眼便看到昨晚披在小偷身上的那件外衣被整齊地疊放在門口。禪師非常高興,喃喃地說道:「我終於送了他一輪明月……」 7、一滴水 佛祖釋迦牟尼考問他的弟子:「一滴水怎樣才能不幹涸?」 弟子們都回答不出。 釋迦牟尼說:「把它放到江、河、湖、海里去。 8、平常心 三伏天,寺院里的草地枯黃了一大片,很難看。 小和尚看不過去,對師傅說:「師傅,快撒點種子吧!」 師傅曰:「不著急,隨時。」 種子到手了,師傅對小和尚說:「去種吧。」不料,一陣風起,撒下去不少,也吹走不少。 小和尚著急地對師傅說:「師傅,好多種子都被吹飛了。」 師傅說:「沒關系,吹走的凈是空的,撒下去也發不了芽,隨性。」 剛撒完種子,這時飛來幾只小鳥,在土裡一陣刨食。小和尚急著對小鳥連轟帶趕,然後向師傅報告說: 「糟了,種子都被鳥吃了。」 師傅說:「急什麼,種子多著呢,吃不完,隨遇。」 半夜,一陣狂風暴雨。小和尚來到師傅房間帶著哭腔對師傅說:「這下全完了,種子都被雨水沖走了。」 師傅答:「沖就沖吧,沖到哪兒都是發芽,隨緣。」 幾天過去了,昔日光禿禿的地上長出了許多新綠,連沒有播種到的地方也有小苗探出了頭。小和尚高興地說:「師傅,快來看吶,都長出來了。」 師傅卻依然平靜如昔地說:「應該是這樣吧,隨喜。」 9、禪者的祝福 唐朝的龍潭禪師,他少年未出家時很貧窮,靠賣餅為生,無處棲身,所以道悟禪師把寺旁的小屋子借給他住。 為了表示謝意,他每天送十個餅給道悟禪師,而道悟總是回贈一個給龍潭,並祝福他說:「這是給你的,祝你子孫繁昌!」 他實在不解,有一天他問何故,道悟卻說:「你送來的,我送給你有什麼不對?」 龍潭聽後從此開悟出家,後來成為一代宗師。 取之於人要回報於人,得之於社會要回饋社會;要我好你也好,我贏你也贏。這偉大的祝福,也是生活的至理。 10、天堂與地獄 有一位武士向白隱禪師問道。 武士問:「天堂和地獄有什麼區別?」 白隱反問:「你乃何人?」 武士答:「我是一名武士。」 白隱聽後笑道:「就憑你這粗魯之人也配向我問道?」 武士勃然大怒,隨手抽出佩劍,朝白隱砍去:「看我宰了你!」 眼看佩劍就要落在白隱頭上,白隱卻不慌不忙輕聲說道:「此乃地獄。」 武士猛然一驚,然後若有所悟,連忙丟棄佩劍,雙手和十,低頭跪拜:「多謝師傅指點,請原諒我剛才的魯莽。」 白隱又微微說道:「此乃天堂。」 11、惹塵埃 神秀曰:「身似菩提樹,心如明鏡台;時時勤拂拭,莫教惹塵埃。」 慧能雲:「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台;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 12、修佛 一人去深山中的寺廟找禪師問道。 禪師問:「你到這兒來是干什麼的?」 那人說:「我是來修佛的。」 禪師答:「佛沒壞,不用修,先修自己。」 13、心境 有一天,蘇東坡到佛印禪師處與佛印禪師聊天,兩人均盤腿而坐。 聊到高興時,蘇東坡問佛印禪師:「你看我現在像什麼?」 佛印禪師說:「我看你像一尊佛。」 蘇東坡笑著對佛印禪師說:「我看你像一堆牛屎。」 佛印禪師笑笑,沒有說什麼。 蘇東坡以為他勝利了,回家後沾沾自喜地和他妹妹蘇小妹談起了這件事。 他妹妹說:「哥哥,你輸了!禪師的心是佛一樣的境界,所以看你像一尊佛;而你的心態像一堆牛屎一樣,看禪師當然也就像一堆牛屎了。」 蘇東坡聽後頓時面紅耳赤。 14、禮物 一位禪師在旅途中,碰到一個不喜歡他的人。連續好幾天,那人用盡各種方法污衊他。 最後,禪師轉身問那人:「若有人送你一份禮物,但你拒絕接受,那麼這份禮物屬於誰呢?」 那人回答:「屬於原本送禮的那個人。」 禪師笑著說:「沒錯。若我不接受你的謾罵,那你就是在罵自己。」

J. 什麼是「禪」

禪定」就是「外不著想,內不動心」 禪宗六祖惠能大師在《壇經》上說:『什麼叫禪?什麼叫定?外不著相叫禪,內不動心叫定。'禪,乃梵文音譯「禪那」之略,其意譯為「棄惡」、「功德叢林」、「思維修」、「靜慮」等。它的基本含義就是息心靜寂地思考修佛的途徑和功果。
隨著佛教中國化的進程,禪的含義也在發展變化。比如「禪」常與「定」連用,稱為「禪定」。定,乃梵文的意譯,也譯作「等持」。禪定,是說心定止一境而離散動。這是修佛所能達到的較高境界。漢化佛教進一步發展,佛教宗派紛起,其中「禪宗」的崛起,使禪定的觀念進一步展開,這時的「禪」的含義已不僅僅是「靜慮」,而升華為涅盤之妙心。尤其是六祖慧能創立的南宗禪,主張「明心見性」、「直指人心」、「頓悟成佛」。這時的「禪」,從人心深處到大千世界,已無處不在,無時不在。而禪定的意境也更高一層,進入涅盤之境,達到人生永恆的解脫,這也是學佛參禪者所追求的最高「禪境」。
「禪」在自身發展變化的同時,又向其他領域滲透,於是就有了禪與詩的結合。參禪者(禪師或居士)把修習禪、理解禪的心得體會表現在詩歌里,這就是所謂的「禪詩」。


禪詩的主要內容是「禪」,自然就是有了「禪味」之說,它所包括的內容,可以從以下五個方面加以闡述。
一是直接宣揚佛法。這是早期禪詩的主要特點。佛教從西方傳入中土,首先接受它的是當時的士大夫知識分子階層。這里的佛教思想往往與中國的老莊思想結合起來,相互融合,才得以存在和發展。尤其魏晉以來,談玄之風盛行,僧徒與文人相互唱和,他們在詩中談玄說佛,一時成為風氣。如張翼、康僧淵、支遁、慧遠、陶淵明、謝靈運諸人,他們所寫的禪詩其內容或直接宣揚佛法,或談玄喻佛,禪味玄空,與唐以後的禪詩比較,可謂禪詩之濫觴。
二是詩中寓禪。隋唐時候,禪發展到作為佛教的一個宗派--禪宗以後,禪詩的內容也大大地豐富起來。禪宗講究「不立文字」,「教外別傳」,主張佛就在每一個人的心中,所謂「一念悟,眾生即佛;一念迷,佛即眾生。」(禪宗六祖慧能語)南宗禪更把日月星辰、山河大地、花草樹木、惡法善法、天堂地獄等宇宙萬物、人間善惡,都歸結到無限廣大的自性清凈心之中。這樣,詩中寓禪的內容就更為廣泛普遍。所謂「青青翠竹,盡是法身;鬱郁黃花,無非般若」(《大珠禪師語錄》卷下)是也。唐代詩人戴叔倫在《送虞上人遊方》詩中也說:「律義通外學,詩思入禪關;煙景隨緣到,風姿與道閑。」唐宋時期,一些大詩人,如孟浩然、王維、李白、杜甫、白居易、柳宗元、杜牧、王安石、蘇軾、黃庭堅等,他們所寫的禪詩,詩中寓禪已達到水乳交融、出神入化的境地。如柳宗元的《江雪》詩:「千山鳥飛絕,萬徑人蹤滅。孤舟蓑笠翁,獨釣寒江雪。」這首膾灸人口的絕句,如只以寫景詩欣賞,亦無不可;但因詩中的意境與禪宗悟道的境界契合,從禪詩的角度欣賞就更有禪味。漁翁(亦代表作者自己)獨自垂釣於寒江之上,周圍一片白茫茫,他那種與天地融為一體,渾然無別,澄澈透底的心境,不正是禪者找到歸宿、找到本心、發現自性的禪境嗎?
唐以來,詩僧的出現,更加豐富了禪詩的內容。詩僧寫的禪詩,詩中寓禪更是普遍現象。唐代王梵志、寒山、拾得、皎然,五代的貫休、齊己,宋代的道潛、惠洪,元代的明本,明代的梵琦、德清,清代的律然、今種、實諸人,他們把詩當作參禪悟道的手段。行、住、坐、卧,於物於事於人,無不以詩出之。正如齊己在《寄鄭谷郎中》一詩中所雲:「詩心何以傳?所證自同禪。」雲門禪師有詩雲:「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涼風冬有雪;若無閑事在心頭,便是人間好時節。」詩人是從春花秋月、夏風冬雪中發現了大自然的美。而只有達到物我兩忘(「若無閑事在心頭」),進而物我同一境界的人才能真正體味到美在其中。因為詩人看來,風花雪月就是他們自己,他們把自己的感情毫無保留地貫注到大自然中去,於是風花雪月也就成了有生命的東西,成了他們自我的化身。這就是詩中寓禪的魅力,也就是禪味的魅力。
三是禪者自悟或高僧啟悟僧徒,有的亦用詩的形式表達。這種詩叫做「偈」,亦稱「偈頌」、「偈詩」、「詩偈」,此類禪詩的詩味更濃。偈本來是佛經中的一種文體,其種類很多,這里所說的偈,是指以兩句或四句,每句從三字到八句不等的形式的偈。而詩偈大都是四句七言(少數四句四言)。如唐代神秀、慧能二人,為了回答禪宗五祖弘忍關於學佛參禪的心得體會,而分別寫一偈(詳見下文),即是此類詩最典型的代表。還有唐朝某女尼的悟道詩以及宋代止翁的《示徒》詩等等,都是非常好的偈詩。宋代蘄州五祖法演禪師曾以兩句艷詩開悟即將離任歸蜀的某提刑官曰:「頻呼小玉元無事,只要檀郎認得聲。」提刑官諾諾,並未開悟。而在一旁侍奉的克勤禪師聽後頗有所悟,便寫一偈呈上:「金鴨香消錦綉幃,笙歌叢里醉扶歸。少年一段風流事,只許佳人獨自知。」法演禪師和克勤禪師在詩里都提到了「聲」,對一般人來說,「認得聲」已屬不易,至於連聲都不要,卻能心照不宣,則是達到了「拈花微笑」的地步。所以,法演非常賞識克勤的這首偈詩,高興地說:「我侍者參得禪也。」禪師(包括居士)參禪,也有用詩作答的,凡此種種,皆禪詩禪味之屬。
四是禪詩中的佛典、公案的運用,往往使禪詩具有深邃迷濛的禪味。釋迦牟尼創建佛教以及佛教東傳的過程中,產生過多少神秘、美麗、有趣的傳說和故事,這些傳說和故事有的被作為典故記錄在佛經之中,有的被寫進有關書籍中,有的流傳於民間。而中國古代詩歌正有引經據典的傳統。文人與高僧寫的禪詩,自覺不自覺地將佛典引入詩中,如詩中不斷出現的「靈鷲」、「金身」、「拈花」、「西來意」等等,都是佛典被用在禪詩中的證明。
禪宗的產生與發展,還出現了數以千計的傳道悟道的故事,這些被禪者認為可作參禪悟道的典範故事叫做「公案」。公案被當作參禪的內容寫進禪詩,是禪家所謂「參話頭」內容之一。宋代圓悟克勤禪師雲:「參得一句透,千句萬句一時透,自然坐斷,把得定。古人道,『粉骨碎身未盡酬,一句瞭然超百億』。」如宋代正覺禪師《送慧上人往上江糴麻米》一詩,就是用了禪宗公案「廬陵米價」之典。
五是禪詩的作者以一個禪者的眼光觀察世界,表達對人生哲理、俗世弊端的看法,這也是禪詩具有禪味的一個方面。這方面唐代詩僧所寫的禪詩最具代表性。如王梵志、寒山、拾得諸人的詩,以幾近白話的形式,闡發對人生哲理的看法,對俗世人情的透析,自然而精湛。如王梵志的《城外土饅頭》、《吾富有錢時》,寒山的《老翁》、《東家》等詩,讀後真能滌心濾肺,使人有超然了悟之感。



無禪味不可稱禪詩,同樣,沒有詩味,也不能算是禪詩。禪詩的詩味有一般詩的特點,但又有與一般詩不同之處。中國古詩的特點,是在形象思維的基礎上,用賦、比、興的手法進行創作。禪詩作為中國古詩園地上的一株奇葩,其形式當然也不外乎中國古詩的這種特點,只不過其更注重個性的抒發而已。中國詩歌的發展,自《詩經》乃至漢、魏、晉以來,逐漸趨向追求表現心靈的自由方面。其主要表現是詩歌「抒情」方式的發展與逐漸完美。這種主觀抒情的特點,與禪詩追求的「思維修」、「靜慮」乃至禪宗所提倡的「頓悟」極為相通。宋代嚴羽《滄浪詩話·詩辨》中的一段話,用來說明禪詩的詩味十分恰當。嚴羽說:「論詩如論禪。……大抵禪道惟在妙悟,詩道亦在妙悟。……惟悟乃為當行,乃為本色。」他還說:「夫詩有別材,非關書也;詩有別趣,非關理也。……詩者,吟詠性情也。盛唐諸人惟在興趣,羚羊掛角,無跡可求,故其妙處,瑩徹玲瓏,不可湊泊,如空中之音,相中之色,水中之月,鏡中之像,言有盡而意無窮。」具體分析,禪詩的詩味有如下五個方面的特點:
第一,幽遠而深邃的意境。禪詩的上層之作,不在於禪語的運用與否,而在於它所創造的幽遠而深邃的意境,這也是禪家所追求的境界——禪境。如唐代王維的《書事》:「輕陰閣小雨,深院晝慵開。坐看蒼苔色,欲上人衣來。」詩把青青的蒼苔寫活了,人的思緒與之合二而一。詩人在詩中創造出的那種物我交融、優美和諧的意境,正是禪家夢寐以求的幽遠深邃、寧靜空靈的禪定境界。又如唐代皎然《聞鍾》詩:「古寺寒山上,遠鍾揚好風。聲余月松動,響盡霜天空。永夜一禪子,冷然心境中。」詩僧用古寺、寒山、松月、霜天、鍾聲,構造出一種寂靜清幽的環境,以「禪子」的主觀「心境」排除了物境,寫出禪僧進入禪境的神妙狀態。因此,我們說「意境」是禪詩詩味的靈魂。一首好的禪詩,即使沒有「佛」「禪」的字眼,但它所創造的意境——禪境,同樣會給人以心靈的震撼和美的享受。
第二,清新淡泊的情趣。禪詩所表現的清新淡泊的情趣,是詩人對塵世煩囂的淡泊心志的表達與瀟灑生活的體驗。只有淡泊,才能對世態炎涼避得開;只有瀟灑,才能生活的自在。如五代貫休《野居偶作》:「高淡清虛即是家,何須須佔好煙霞?無心於道道自得,有意向人人轉賒。風觸好花文錦落,砌橫流水玉琴斜。但令如此還如此,誰羨前程未可涯?」又如宋代靈澄《山居》詩:「因師問我西來意,我話山居不計年。草鞋只載三個耳,麻衣曾補兩番肩。東庵每見西庵雪,下澗常流上澗泉。半夜白雲消散後,一輪明月到窗前。」由於詩人心理上的淡泊,所以他體驗到的環境,是清新而又寧靜的,所過的生活是瀟灑自如的。這就是禪詩所表達的清新淡泊的情趣——禪詩的詩味之所在。
第三,深切透徹的說理,這也是禪詩詩味使然。禪詩所表達的禪理,是詩人以特殊視角觀察世界、透視人間的結果。這種結果可使人獲得思想上的自由、精神上的逍遙。如上面提到的唐代神秀和慧能為回答五祖弘忍所述教義而寫的詩偈,是說理學禪的絕好禪詩。神秀的詩:「身是菩提樹,心如明鏡台。時時勤指拭,莫使有塵埃。」這首偈詩所表達的思想奠定了北宗禪的理論基礎。它向學禪者指出,學佛參禪,有個循序漸進、堅持不懈的努力的過程。這一見地,後來被人們稱為「漸悟」法門。而慧能的詩恰與神秀的詩相對:「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台。 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這是說佛就在人們的心中,你覺悟了,就能頓悟成佛。這是奠定南宗禪的理論基礎,人們稱之謂「頓悟」法門。我們且不說二者孰對孰錯,就其說理服人方面,都已達到了深切透徹的境地。王梵志、寒山、拾得的某些詩亦有這個特點。
第四,生動逼真的形象。這個特點表現在描寫參禪者進入禪定狀態或描繪僧人形象的禪詩中比較突出。如宋代維政的《自題像》:「貌古形疏倚杖藜,分明畫出須菩提。解空不許離聲色,似聽孤猿月下啼。」又如唐代寒山的《自樂》、五代守安的《南台靜坐》、宋代遇臻的《秋夜坐》等等,都能逼真地描寫出學佛參禪者的形象,讀後給人一種躍然紙上,伸手可觸的感覺。還有一種描寫特體形象藉以喻禪的禪詩,如唐代從諗的《魚鼓頌》:「四大由來造化工,有聲全貴里頭空。莫嫌不與凡夫說,只謂宮商調不同。」又如五代無則的《百鳥舌》:「千愁萬恨過花時,似向春風怨別離。若使眾禽俱解語,一生懷抱有誰知!」這些詩都是以鮮明逼真的形象來說明禪理的。可以說,形象,給禪詩帶來了濃濃的詩味。
第五、樸素生動的語言。這在白話詩僧所寫的禪詩中表現最為突出。語言是詩的骨肉。語言生動、樸素、自然,就能使禪詩深入人心,從而起到說明禪理、弘揚佛法的作用。詩僧王梵志、寒山、拾得、皎然等人的禪詩,語言極為樸素生動。如王梵志《吾富有錢時》:「吾富有錢時,婦兒持我好;吾若脫衣裳,與吾疊袍襖;吾出經求去,送吾即上道;將錢入舍來,見吾滿面笑。……」又如寒山《東家》:「東家一老婆,富來三五年。昔日貧於我,今笑我無錢。渠笑我在後,我笑渠在前。相笑倘不止,東邊復西邊。」這些詩幾近白話,如行雲流水,樸素自然,生動活潑,讀後,給人留下深刻的印象,留下無限回味的餘地。
禪詩,是佛教在中國文化中的反映,具有「禪」與「詩」的兩重性。禪詩以其禪味寓其理,以其詩味耐人吟詠,二者相輔相成,這也是禪詩能夠在中國古詩園地中煥發異彩,得到人們喜愛的原因所在。正如洪丕謨先生在《禪詩百說》一書的序言中說的那樣:「禪是難以言說而又可以言說的。表達禪的可以言說的最好語言,莫過於詩。因為通過詩的含蓄,詩的雋永,詩的韻味,詩的非邏輯思維,將使你在細細的咀嚼回味中漸次進入佳境,並由此而窺覷到禪的關照,禪的明凈,禪的超脫,禪的穿透。」

熱點內容
古代勵志的名言 發布:2021-03-16 21:50:46 瀏覽:209
形容兒孫繞膝的詩句 發布:2021-03-16 21:49:35 瀏覽:878
席慕蓉賞析印記 發布:2021-03-16 21:48:26 瀏覽:311
權力很大含有手的成語 發布:2021-03-16 21:48:22 瀏覽:584
能聽的兒童故事 發布:2021-03-16 21:48:15 瀏覽:285
關於足球的詩歌詞句 發布:2021-03-16 21:47:40 瀏覽:870
拖拉機的古詩 發布:2021-03-16 21:42:53 瀏覽:571
亮甜的詩句 發布:2021-03-16 21:42:00 瀏覽:831
廣東話生日快樂祝福語 發布:2021-03-16 21:38:55 瀏覽:409
噓的短句 發布:2021-03-16 21:38:07 瀏覽:8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