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寓意典故 » 三不知的來源典故

三不知的來源典故

發布時間: 2021-01-10 02:28:13

㈠ 三不知的典故

「三不知」出抄自《左傳》襲 。公元前468年,晉國的苟瑤率兵攻打鄭國,齊國為防止晉國坐大,就派大夫陳成子帶兵援鄭。有個名叫苟寅的部將報告陳成子說:「有一個從晉軍來的人告訴我說,晉軍打算出動一千輛戰車來襲擊我軍的營門,要把齊軍全部消滅。」陳成子聽了,罵他說:「出發前國君命令我說:『不要追趕零星的士卒,不要害怕大批的人馬。』晉軍即使出動超過一千輛的戰車,我也不能避而不戰。你竟然講出壯敵人威風滅自己志氣的話!」苟寅自知失言,於是感慨說:「君子之謀也,始中終皆舉之,而後人焉。今我三不知而入之,不亦難乎?」此話意思是說:聰明人謀劃一件事情,對事情的開始、發展、結果這三方面都要考慮到,然後才向上報告。現在我對這三方面都不知道就向上報告,難怪拍馬屁拍到蹄子上。

㈡ 一問三不知,指的是哪三個「不知」出自哪個典故

一問三不知,此處的三不知指的是“時期的開始、發展和結果都不知道”。現在用來泛指一無所知,多帶有嘲諷的意味。“一問三不知”出自《左傳·哀公二十七年》。

使者說:“我們這次出兵攻打鄭國其實是為了幫您報仇,也就是幫原來的陳國報仇。”陳成子聽了非常生氣。後來又一個叫做苟寅的部將來報告說:“聽說晉軍會出動千輛戰車來偷襲我們。”陳成子聽了嚴肅地說到:“你這樣說就是滅了自己的威風,難道他們來偷襲我們了之後我們就能避而不戰了嗎?”苟寅知道自己失言了,反思自己道:“我自己的計謀不得重用,就是因為沒有能夠考慮到事情的開始、發展和結束啊。”幾天後,晉軍果然撤軍。

㈢ 一問三不知 的典故

一問三不知出自《左傳》,現指怎麼問都說不知道。三不知,指事情的起因,經過和結果。

出處:

語出《左傳·哀公二十七年》:君子之謀也,始衷(同「中」)終皆舉之,而後入焉。今我三不知而入之,不亦難乎!

後人改編成的故事
公元前468年,晉國的苟瑤率兵攻打鄭國。鄭國在春秋初年是個強國,後來日漸衰弱,成為一個弱小的諸侯國。鄭國君王抵擋不住晉軍的進攻,於是派大夫公子般到齊國去求救。公子般到了齊國後,向齊國的君主陳述了晉國如果吞並鄭國就會威脅到齊國的情況,祈求齊國派兵救援鄭國。
齊國的君主覺得公子般說得有理,於是就派大夫陳成子率軍前去救援。當陳成子率領軍隊到達淄水河岸的時候,天下大雨,士卒們不願意冒雨過河。這時,鄭國的向導子思可壞了,他很清楚,如果齊軍不抓緊行進的話,鄭國的都城可能就會有危險了。於是,他力勸陳成子趕快渡河。
陳成子也知道情況緊急,於是下令過河。陳成子披著雨篷,拄著兵戈,焦急地站在山坡上指揮齊軍過河。戰馬見了的舀滔的河水嚇得嘶叫,他使用鞭子狠抽,硬逼它們過河,經過一番努力,齊軍安全地渡過了淄水,准備與晉軍交戰。
晉軍統帥苟瑤見齊國軍隊來救鄭國,感到很意外,因為他沒有想到齊國會出兵和晉國交戰。他看到齊軍軍容嚴整,心裡有點害伯,便對左右的部將說:「他們的軍隊排列得非常整齊,我們恐怕打不過他們。我們還是撤兵吧。」
苟瑤一邊下令撤軍,一邊派一位使者去齊軍營地拜見陳成子,想讓這位使者去離間陳成子和鄭國的關系。沒想到,陳成子根本就不信這個使者說得話,把他趕了回去。齊國的使者走後,有個名叫苟寅的部將報告陳成子說:「有一個從晉軍來的人告訴我說,晉軍打算出動一千輛戰車來襲擊我軍的營門,要把齊軍全部消滅。」
陳成子聽了,罵他說:「出發前國君命令我說:『不要追趕零星的士卒,不要害怕大批的人馬。』晉軍即使出動超過一千輛的戰車,我也不能避而不戰。你方才竟然講出壯敵人威風滅自己志氣的話回國以後,我要把你的話報告國君。」
苟寅自知失言,於是感慨說:「君子之謀也,始中終皆舉之,而後人焉。今我三不知而入之,不亦難乎?」此話意思是說:明人謀劃一件事情,對事情的開始、發展、結果這三方面都要考慮到,然後才向上報告。現在我對這三方面都不知道就向上報告,怎能不碰壁呢?
幾天後晉軍撤兵,陳成子也率軍回國。

㈣ 什麼是「一問三不知」具體指的是什麼或有什麼典故

一問三不知

出處《左傳·哀公二十七年》

君子之謀也,始、衷、終皆舉之,而後入焉。今我三不知而入之,不亦難乎!
釋義:一問三不知,就是從苟瑤的話語中概括出來的。它的原意是對某一事情的開始、發展、結果都不知道,現在用來表示對實際情況一點也不知道。
故事:公元前468年,晉國的大夫苟瑤率大軍討伐鄭國。鄭國在春秋初年是個強國,後來日漸衰弱,成為一個弱小的諸侯國。鄭國君王抵擋不住晉軍的進攻,於是派大夫公子般到齊國去求救。
齊因的君主平公不能容忍晉國吞並鄭因而更加強大,構成對齊國的威脅,就派大夫陳成子率軍前去救援。陳成子率軍到達淄水河岸的時候,天下大雨,士卒們不願意冒雨過河。鄭國的向導子思說:「晉國的兵馬就在敝國都城的屋子底下,所以前來告急,敝國的君臣,正焦急地盼望齊軍早日到達。如果再不行進,恐怕要來不及了。」
陳成子披著雨篷,拄著兵戈,焦急地站在山坡上指揮齊軍過河。戰馬見了的舀滔的河水嚇得嘶叫,他使用鞭子狠抽,硬逼它們過河,經過一番努力,齊軍安全地渡過了淄水,准備與晉軍交戰。
晉軍統帥苟瑤見齊軍軍容嚴整,心裡有點害伯,便對左右的部將說:」我占卜過攻打鄭國,卻沒有占卜過和齊國作戰。他們的軍隊排列得非常整齊,我們恐怕打不過他們。」部將們也贊成他的看法,主張撤兵。苟瑤一邊下令撤軍,一邊派一位使者去齊軍營地拜見陳成子。使者說:「我們的統帥讓我向您解釋:這次晉國出兵,其實是為了替您報仇。您陳大夫這一族,是從陳國分文出來的。陳國雖然是被楚國滅掠的,但卻是鄭國的罪過。所以,敝君派我來調查陳國被滅的原因,同時間問您是否在為陳國憂愁。」
陳成子聽了使者的活,知道這是苟瑤編造出來的說言,十分生氣他說:「欺壓別人的人絕沒有好下場:像苟瑤這樣的人難道能夠長久嗎?」齊國的使者走後,有個名叫苟寅的部將報告陳成子說:「有一個從晉軍來的人告訴我說,晉軍打算出動一千輛戰車來襲擊我軍的營
門,要把齊軍全部消滅。」陳成子聽了嚴肅他說:
「出發前國君命令我說:『不要追趕零星的士卒,不要害怕大批的人馬。』晉軍即使出動超過一千輛的戰車,我也不能避而不戰。你方才竟然講出壯敵人威風,滅自己志氣的話!回國以後,我要把你的話報告國君。」
苟寅自知失言,後悔地說:「今天我才知道,自己為計么總是得不到信任而要逃亡在外了,君子謀劃一件事情,對事情的開始、發展、結果這三方面都要考慮到,然後向上報告。現在我對這三方面都不知道就向上報告,怎能不碰壁呢?」幾天後晉軍撤兵,陳成子也率軍回國。

㈤ 一問三不知的典故是

出處《左傳·哀公二十七年》

君子之謀也,始、衷、終皆舉之,而後入焉。今我三不知而入之,不亦難乎!
釋義:一問三不知,就是從苟瑤的話語中概括出來的。它的原意是對某一事情的開始、發展、結果都不知道,現在用來表示對實際情況一點也不知道。
故事:公元前468年,晉國的大夫苟瑤率大軍討伐鄭國。鄭國在春秋初年是個強國,後來日漸衰弱,成為一個弱小的諸侯國。鄭國君王抵擋不住晉軍的進攻,於是派大夫公子般到齊國去求救。
齊因的君主平公不能容忍晉國吞並鄭因而更加強大,構成對齊國的威脅,就派大夫陳成子率軍前去救援。陳成子率軍到達淄水河岸的時候,天下大雨,士卒們不願意冒雨過河。鄭國的向導子思說:「晉國的兵馬就在敝國都城的屋子底下,所以前來告急,敝國的君臣,正焦急地盼望齊軍早日到達。如果再不行進,恐怕要來不及了。」
陳成子披著雨篷,拄著兵戈,焦急地站在山坡上指揮齊軍過河。戰馬見了的舀滔的河水嚇得嘶叫,他使用鞭子狠抽,硬逼它們過河,經過一番努力,齊軍安全地渡過了淄水,准備與晉軍交戰。
晉軍統帥苟瑤見齊軍軍容嚴整,心裡有點害伯,便對左右的部將說:」我占卜過攻打鄭國,卻沒有占卜過和齊國作戰。他們的軍隊排列得非常整齊,我們恐怕打不過他們。」部將們也贊成他的看法,主張撤兵。苟瑤一邊下令撤軍,一邊派一位使者去齊軍營地拜見陳成子。使者說:「我們的統帥讓我向您解釋:這次晉國出兵,其實是為了替您報仇。您陳大夫這一族,是從陳國分文出來的。陳國雖然是被楚國滅掠的,但卻是鄭國的罪過。所以,敝君派我來調查陳國被滅的原因,同時間問您是否在為陳國憂愁。」
陳成子聽了使者的活,知道這是苟瑤編造出來的說言,十分生氣他說:「欺壓別人的人絕沒有好下場:像苟瑤這樣的人難道能夠長久嗎?」齊國的使者走後,有個名叫苟寅的部將報告陳成子說:「有一個從晉軍來的人告訴我說,晉軍打算出動一千輛戰車來襲擊我軍的營
門,要把齊軍全部消滅。」陳成子聽了嚴肅他說:
「出發前國君命令我說:『不要追趕零星的士卒,不要害怕大批的人馬。』晉軍即使出動超過一千輛的戰車,我也不能避而不戰。你方才竟然講出壯敵人威風,滅自己志氣的話!回國以後,我要把你的話報告國君。」
苟寅自知失言,後悔地說:「今天我才知道,自己為計么總是得不到信任而要逃亡在外了,君子謀劃一件事情,對事情的開始、發展、結果這三方面都要考慮到,然後向上報告。現在我對這三方面都不知道就向上報告,怎能不碰壁呢?」幾天後晉軍撤兵,陳成子也率軍回國。

㈥ 關於「替罪羊」「三不知」「狼藉」「抱佛腳」「破天荒」的來源典故

替罪羊」一詞是舶來品。英語里專門有「SCAPE-GOAT」(替罪羊)一詞。世界各地都習慣於用「替罪羊」一詞,比喻代人受過的人。羊是古代祭祀中必不可少的最主要的祭品。羊除了用作獻祭上帝的犧牲,還承擔了一項任務,就是給人類「替罪」。
用羊替罪來自古猶太教。古猶太人把每年的七月十日(即:猶太新年過後第十天)定為「贖罪日」,並在這一天舉行贖罪祭。儀式是這樣的:通過拈鬮決定兩只公羊的命運,一隻殺了作祭典,另一隻由大祭司將雙手按在羊頭上宣稱,猶太民族在一年中所犯下的罪過,已經轉嫁到這頭羊身上了。接著,便把這頭替罪羊放逐到曠野上去,即將人的罪過帶入無人之境。最後,再把那贖罪的羊燒死。「替罪羊」一說由此傳開。

替罪羊的故事來源

源自一個宗教典故。在基督教的《聖經》(《舊約》)中說,上帝為了考驗亞伯拉罕的忠誠,叫他帶著他的獨生子以撒到一個指定的地方,並把以撒殺了作燔祭,獻給上帝。正當亞伯拉罕要拿刀殺他的兒子時,有個天使加以阻止,說:「現在我知道你是敬畏上帝的了,前面林子里有一隻羊,你可用來『祭獻』上帝。」於是,亞伯拉罕便把小樹林中的那隻山羊抓來殺了,代替他的兒子獻給燔祭。
在《新約》中又說,耶穌為救贖世人的罪惡,寧願釘死在十字架上,作為「犧牲」(祭品)奉獻天主,並囑咐他的十二門徒,在他死後也照樣去做。因為這是仿效古猶太人在向主求恩免罪時,往往殺一隻羔羊替代自己供作「犧牲」,所以教會通常又稱耶穌為贖罪羔羊。參考資料:http://ke..com/view/44565.htm

㈦ 「一問三不知」是哪「三不知」,有何歷史典故

「一問三不知」中的「三不知」指的是事情的起因、經過和結果。這一詞語最早出自史書《左傳·魯哀公二十七年》,講述齊國人荀寅的自我反思。

我國文化源遠流長,在這漫長的歷史長河中,所產生的成語都有其特定的淵源,如長空中的點點繁星照亮黑夜,比如「卧薪嘗膽」一詞講的是越國國君勾踐發奮圖強擊敗夫差復國的故事。同樣成語「一問三不知」也有特定的來歷。

荀寅退出,反思到自己沒有將事情的前因後果考慮周全就進行匯報,結果落得被訓斥的下場,自覺慚愧。

後來「一問三不知」一詞就開始在民間流傳開來,表示對於一件事問啥啥不知道。後來也有對其意思進行引申,比如揣著明白裝糊塗,以保全自己。

㈧ 」知音「 」三不知「 的來源和典故

知音:相傳伯牙善彈琴,鍾子期善聽琴。伯牙彈到志在高山的曲調時,鍾子期就說「峨峨兮若泰山」;彈到志在流水的曲調時,鍾子期又說「洋洋兮若江河」。鍾子期死後,伯牙不再彈琴,以為沒有人能像鍾子期那樣懂得自己的音志。後遂以「知音」比喻對自己非常了解的人;知己朋友:你真是我的知音。

一問三不知出自《左傳》,現指怎麼問都說不知道。三不知,指事情的起因,經過和結果。另外,一問三不知也有裝糊塗,假裝不知道的意思,有明哲保身的意味。公元前468年,晉國的苟瑤率兵攻打鄭國,齊國為防止晉國強大,就派陳成子帶兵援鄭。有個名叫苟寅的部將報告陳成子說:「有一個從晉軍來的人告訴我說,晉軍打算出動一千輛戰車來襲擊我軍的營門,要把齊軍全部消滅。」陳成子聽了,罵他說:「出發前國君命令我說:『不要追趕零星的士卒,不要害怕大批的人馬。』晉軍即使出動超過一千輛的戰車,我也不能避而不戰。你方才竟然講出壯敵人威風滅自己志氣的話 回國以後,我要把你的話報告國君。」苟寅自知失言,於是感慨說:「君子之謀也,始中終皆舉之,而後人焉。今我三不知而入之,不亦難乎?」此話意思是說:聰明人謀劃一件事情,對事情的開始、發展、結果這三方面都要考慮到,然後才向上報告。現在我對這三方面都不知道就向上報告,難怪拍馬屁拍到蹄子上。

㈨ 一問三不知的典故

公元前468年,晉國的荀瑤率兵攻打鄭國,齊國為防止晉國強大,就派陳成子帶兵援鄭。兩軍對壘之際,有個名叫荀寅(中行文子名寅,晉國貴族,中行氏卿族的最後一人,又作荀寅。彼時,其投奔在齊。)的人報告陳成子說:「有一個從晉軍來的人告訴我說,晉軍打算出動一千輛戰車來襲擊我軍的營門,要把齊軍全部消滅。」陳成子聽了大怒,罵道:「出發前國君有令,不要追趕零星的干卒,不要害怕大批的人馬。晉軍就是出動1000輛戰車,我也不能避而不戰。你剛才的話壯敵人威風、滅自己志氣,回國後我要報告國君。」荀寅自知失言,於是感慨說:「君子之謀也,始中終皆舉之,而後人焉。今我三不知而入之,不亦難乎?」意思是說,聰明人謀劃一件事情,對其的開始、發展、結果三方面都要考慮到,然後才向上報告。而我對這三方面都不知道就向上急忙報告,難怪拍馬屁拍到蹄子上,不會有好結果。 「三不知」出自《左傳·魯哀公二十七年》:晉荀瑤帶領大軍伐鄭,齊軍前去援鄭。齊軍中荀寅進諫不被主將採納,自我反省,他說道:「君子之謀也, 始中終皆舉之,而後入焉。今我三不知而入之,不亦難乎?
釋義:「一問三不知」就是從荀寅的話語中概括出來的。它的原意是對某一事情的開始、發展、結果都不知道,用來表示對實際情況一點也不知道。 《左傳》中所說的「三不知」很明白,是始、中、終三階段三方面都不知道。鄧拓在他的《變三不知為三知》一文中,對「始、中、終」做了很詳細的闡述:「『始』,就是事物的起源、開端或創始階段,它包括了事物發展的歷史背景和萌芽狀態的種種情況在內。『中』,就是事物在發展中間的全部過程情形,它包括了事物在不斷上升或逐步下降的期間各種復雜變化過程在內。『終』,這就是事物發展變法的結果,是一個過程的終了,當然它同時也可以說是另一個新過程的開始。」
「三不知」從最初的始、中、終三方面都不知道,逐漸產生了別的意思。後來用「三不知」制對內情一無所知,有時指裝糊塗。明代小說《二刻拍案驚奇》卷三說道:「桂娘一定在里頭,只作三不知,闖將進去,見他時再作道理。」用「三不知」表示匆匆忙忙、冒冒失失。《金瓶梅》十三回里有「那西門慶三不知正進門,兩個撞了個滿懷。」可見,「三不知」還有突然、一下子的用法。清代無名氏所作《定情人》中寫道:小姐一見彩雲,就問她:「我剛與若霞說的幾句話,怎就三不知不見了你,你到哪裡去了這半晌?」而到現代,「三不知」就只是表示對情況一無所知了。 1.公元前468年,晉國的荀瑤率兵攻打鄭國。鄭國在春秋初年是個強國,後來日漸衰弱,成為一個弱小的諸侯國。鄭國君王抵擋不住晉軍的進攻,於是派大夫公子般到齊國去求救。公子般到了齊國後,向齊國的君主陳述了晉國如果吞並鄭國就會威脅到齊國的情況,祈求齊國派兵救援鄭國。
齊國的君主覺得公子般說得有理,於是就派大夫陳成子率軍前去救援。當陳成子率領軍隊到達淄水河岸的時候,天下大雨,士卒們不願意冒雨過河。這時,鄭國的向導子思可壞了,他很清楚,如果齊軍不抓緊行進的話,鄭國的都城可能就會有危險了。於是,他力勸陳成子趕快渡河。
陳成子也知道情況緊急,於是下令過河。陳成子披著雨篷,拄著兵戈,焦急地站在山坡上指揮齊軍過河。戰馬見了的舀滔的河水嚇得嘶叫,他使用鞭子狠抽,硬逼它們過河,經過一番努力,齊軍安全地渡過了淄水,准備與晉軍交戰。
晉軍統帥荀瑤見齊國軍隊來救鄭國,感到很意外,因為他沒有想到齊國會出兵和晉國交戰。他看到齊軍軍容嚴整,心裡有點害伯,便對左右的部將說:「他們的軍隊排列得非常整齊,我們恐怕打不過他們。我們還是撤兵吧。」
荀瑤一邊下令撤軍,一邊派一位使者去齊軍營地拜見陳成子,想讓這位使者去離間陳成子和鄭國的關系。沒想到,陳成子根本就不信這個使者說得話,把他趕了回去。齊國的使者走後,有個名叫荀寅的人報告陳成子說:「有一個從晉軍來的人告訴我說,晉軍打算出動一千輛戰車來襲擊我軍的營門,要把齊軍全部消滅。」
陳成子聽了,罵他說:「出發前國君命令我說:『不要追趕零星的士卒,不要害怕大批的人馬。』晉軍即使出動超過一千輛的戰車,我也不能避而不戰。你方才竟然講出壯敵人威風滅自己志氣的話回國以後,我要把你的話報告國君。」
荀寅自知失言,於是感慨說:「君子之謀也,始中終皆舉之,而後入焉。今我三不知而入之,不亦難乎?」此話意思是說:明人謀劃一件事情,對事情的開始、發展、結果這三方面都要考慮到,然後才向上報告。我對這三方面都不知道就向上報告,怎能不碰壁呢?
幾天後晉軍撤兵,陳成子也率軍回國。

㈩ 一問三不知 這個成語的由來

「一問來三不知」這句話人自們常常說,也應該都知道它是指問什麼都不知道的意思,但恐怕知道「三不知」來歷的人不多。
「三不知」的典故出自《左傳》。公元前468年,晉國的苟瑤率兵攻打鄭國,齊國為防止晉國強大,就派陳成子帶兵援鄭。有個名叫苟寅的部將報告陳成子說:「有一個從晉軍來的人告訴我說,晉軍打算出動一千輛戰車來襲擊我軍的營門,要把齊軍全部消滅。」陳成子聽了,罵他說:「出發前國君命令我說:『不要追趕零星的士卒,不要害怕大批的人馬。』晉軍即使出動超過一千輛的戰車,我也不能避而不戰。你方才竟然講出壯敵人威風滅自己志氣的話 回國以後,我要把你的話報告國君。」苟寅自知失言,於是感慨說:「君子之謀也,始中終皆舉之,而後人焉。今我三不知而入之,不亦難乎?」此話意思是說:聰明人謀劃一件事情,對事情的開始、發展、結果這三方面都要考慮到,然後才向上報告。現在我對這三方面都不知道就向上報告,難怪拍馬屁拍到蹄子上。

熱點內容
古代勵志的名言 發布:2021-03-16 21:50:46 瀏覽:209
形容兒孫繞膝的詩句 發布:2021-03-16 21:49:35 瀏覽:878
席慕蓉賞析印記 發布:2021-03-16 21:48:26 瀏覽:311
權力很大含有手的成語 發布:2021-03-16 21:48:22 瀏覽:584
能聽的兒童故事 發布:2021-03-16 21:48:15 瀏覽:285
關於足球的詩歌詞句 發布:2021-03-16 21:47:40 瀏覽:870
拖拉機的古詩 發布:2021-03-16 21:42:53 瀏覽:571
亮甜的詩句 發布:2021-03-16 21:42:00 瀏覽:831
廣東話生日快樂祝福語 發布:2021-03-16 21:38:55 瀏覽:409
噓的短句 發布:2021-03-16 21:38:07 瀏覽:8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