芸字典故
① 有關薤葉芸香的歷史典故都有哪些
三國蜀建興元年劉備死後,牂牁郡太守朱褒及孟獲等反叛。蜀建興三年內,諸葛亮率軍南征,行至容牂牁郡(今貴州省安順和六枝境內)。其時天氣酷熱,又遇瘴氣,蜀軍飢渴難忍,人困馬乏,忽見泉水,大喜過望,人馬痛飲之。
不料隨即出現中毒症狀,眾兵士生命垂危,孔明亦束手無策,情急之中入漢伏波將軍馬援之廟跪拜,得遇高人「萬安隱者」孟節指點,方知兵士所飲之水名曰啞泉,須以安樂泉水解毒,並采「薤葉芸香」含之。「各人口含一葉,自然瘴氣不侵」,隨後才有五擒孟獲之大捷。
② 有關薤葉芸香的歷史典故都有哪些
薤葉芸香的文字記載始見於《三國志》:
三國蜀建興元年劉備死後,牂牁郡太守朱褒及孟獲等反叛。蜀建興三年,諸葛亮率軍南征,行至牂牁郡(今貴州省安順和六枝境內)。其時天氣酷熱,又遇瘴氣,蜀軍飢渴難忍,人困馬乏,忽見泉水,大喜過望,人馬痛飲之。不料隨即出現中毒症狀,眾兵士生命垂危,孔明亦束手無策,情急之中入漢伏波將軍馬援之廟跪拜,得遇高人「萬安隱者」孟節指點,方知兵士所飲之水名曰啞泉,須以安樂泉水解毒,並采「薤葉芸香」含之。「各人口含一葉,自然瘴氣不侵」,隨後才有五擒孟獲之大捷。
《三國志》的記載並非只是美麗的傳說,「牂牁」故地、啞泉、安樂泉均有址可尋,薤葉芸香之名亦沿用至今。
在貴州省六枝特區的牂牁江邊,曾有伏波廟,2008年建牂牁江大壩時,因水位提升200米,伏波廟被淹沒;安樂泉現名安樂塘,位於六枝特區境內的郎岱鎮,至今仍是當地居民飲用水源之一。
在牂牁江流域的安順市關索嶺,有孟獲屯、孔明塘等遺址;嶺上建有龍泉寺,祀蜀漢壽亭侯關羽。寺內有「馬刨泉」,傳為關羽第三子關索統兵至此,乘騎刨地出水而成,泉水甘甜清冽。在其右邊不遠處另有一泉,深尺許,大旱不消,大雨不漲,傳飲者必啞,故名「啞泉」。明朝徐霞客游歷至此,謂二泉「相去不數步,何良楛之異如此!」此泉從明朝以前至今,被蓋以巨石,並立禁碑,書曰「亘古啞泉」。
這些現存的地名、遺跡、葯材,為我們還原了一個真實的《三國志》所記載的歷史場景。
③ 薤葉芸香的歷史典故
《三國演義》中,諸葛丞相南征孟獲,士兵中啞泉和瘴氣之毒,得孟獲之兄孟節指點,用薤葉芸香為士兵解毒避瘴,從而五擒孟獲。現在引申為樂於助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