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寓意典故 » 金盆洗手典故

金盆洗手典故

發布時間: 2021-01-09 11:17:26

⑴ 我打爛你的洗臉盆是什麼意思

洗臉盆的典故,就是金盆洗手,表示退出棄世,義無反顧的田園風格,就像封筆一樣,就是再出山門的意思。

⑵ 改邪歸正的對偶成語

改邪歸正 的對偶成語——棄暗投明 最為貼切!
對偶的還可以有:
1、愚公移山-(精衛版填海 )權
2、心裡有鬼-(目中無人 )
3、守株待兔-(緣木求魚 )
4、雪中送炭—(錦上添花 )
5、瓜熟蒂落-(水到渠成 )
6、狗仗人勢-(狐假虎威 )

⑶ 再作馮婦的成語故事

  • 拼音

    zài zuò féng fù,

  • 釋義

    意思是比喻再干舊行業。出自《孟子》的《盡心章句下》

  • 原文翻譯

    齊國遭飢荒,陳臻對孟子說:「國內的人們都以為老師會再次勸齊王打開棠地的糧倉來賑濟災民,大概不可以再這樣做了吧。」孟子說:「再這樣做就成了馮婦了。晉國有個人叫馮婦的,善於打虎,後來成了善士,不再打虎了。有次他到野外去,看到有很多人正在追逐一隻老虎。那老虎背靠著山勢險阻的地方,沒有人敢去迫近它。大家遠遠望見馮婦來了,連忙跑過去迎接他。馮婦挽袖伸臂地走下車來,眾人都很高興,可士人們卻譏笑他。」

  • 作品賞析

士人們譏笑他什麼?譏笑他重操舊業,又干起了打虎的勾當,而把自己做善士的追求放棄了。所以,「再作馮婦」作為一個相關成語,是指人應該明己見機守義,不應因環境而輕易放棄自己的追求與原則。簡言之.就 是不應「再作馮婦」。

但我們從孟子這段話的語氣里又感到他並不是完全否定馮婦的作為,因為「再作馮婦」實際上得到眾人的擁護,而只是士人們在譏笑他。難道孟子竟會因為怕士人譏笑而不再去勸齊王開倉救民嗎?

關於這個問題,朱熹有個解釋,他認為主要因為孟子說這話的時候,是齊王已不願意用他,不願意聽他的話了,而孟子自己也知道這個情況,已准備離開齊國了,所以才有這種說法。

可見,孟子說這段話時是處在一種矛盾的心態中,正如馮婦再次打虎,「再作馮婦」一樣,不再次去打虎吧,眾人正有危難需要自己。再次去打虎吧,又放棄了自己的追求與主張,且為士人所譏笑。孟子也是一樣,不去再勸齊王吧,災民的確需要救濟。再次去勸齊王吧,明知他不會聽,而自己正准備離開齊國,再去勸他,不是又放棄了自己離開齊國的打算了嗎?何況,如果自己現在還要去勸齊王,必然受到齊王身邊一批被重用的人的譏笑。權 衡的結果,還是不準備去「再作馮婦」。其實,學生陳臻是了解老師的處境和心情的。所以在向老師提出大家的願望後馬上又說 「殆不可復。」

不管怎麼說,有一點是可以肯定的,孟子之所以說出再作馮 婦的典故,是表明了他對自己行為的一種把握,一種審時度勢。這正如趙歧注《孟子》說:「可為則從,不可則凶。言善見用,得其時也非時逆指,猶若馮婦。暴虎無已,必有害也。」這可以說是 對孟子心態的深刻揭示。

那麼,這對我們又有什麼啟發呢?應該認為,是不是「再作 馮婦」並不絕對,關鍵是要審時度勢,把握自己。如果「可為」, 如果「見用」而「得其時」,再做一次馮婦也未嘗不可。如果「不可」,如果『非時逆指」,則不可「再作馮婦」,以免「暴虎無已, 必有害也」,而且還會受到有識之士的恥笑。[1]

⑷ 金盆洗手有典故嗎

今天也許你常能聽到有人說:"我可要\'金盆洗手\'了"這個俗語吧?它表達的是"洗手不幹"的意思,可是你是否知道"金盆洗手"源出於聖經故事?據《聖經》記載,猶太人當局判定耶穌犯了死罪,但他們無權執行這種判決,就把他送交羅馬巡撫彼拉多,要求判他死刑。彼拉多認為耶穌沒有做什麼壞事,打算釋放他,並提出了一個折中的辦法;

讓猶太人在耶穌和一個殺人罪犯巴拉巴之間選擇一個釋放給他們。眾猶太人在大祭司該亞法的指使下狂呼亂叫,堅決要求釘耶穌於十字架,釋放巴拉巴,並且威脅說:"耶穌自稱是猶太人的王,就是背叛愷撒。你若釋放他,就是對愷撒不忠。"彼拉多隻好讓步,說: "流這義人的血,罪不在我,你們承當吧。"並拿水在眾人面前洗手。

自從《聖經》問世之後,《聖經》中的許多故事就一直吸引著歷代的藝術家,而且不同時代的藝術家在描繪聖經故事的時候,往往攙雜進大量的自我想像以及那個時代人們許多生活的場景和對事物的看法。也有一些藝術家,雖然描繪的是《聖經》中的故事,而他們真實的目的常常只是借用《聖經》中的故事或人物來反映自己當時的心態。通過這些美麗的作品,人們又從另外一個方面看到人類社會發展的部分歷史,而且是視覺化的歷史。

義大利畫家馬提亞·普拉提(1613~1699)創作的《彼拉多洗手》,形象的表現了當耶穌被帶走時,彼拉多為了逃避良心的譴責,就在眾人面前洗手,以表示自己清白的那一刻。畫面天空採用深紅色的背景是為烘托悲傷的氣氛,但這雙沾滿鮮血的手並不是用水能洗干凈的。而彼拉多的凝視則吸引觀眾捫心自問:我們能容忍自己做這樣的事嗎?。

不知道是否是真的有此證據證明「金盆洗手」這大俗語源自聖經,只是一個說法

⑸ 都說「金盆洗手」,典故出自哪兒啊

你是否知道"金盆洗手"源出於聖經故事?據《聖經》記載,猶太人當局判定耶穌犯了死罪,但他們無權執行這種判決,就把他送交羅馬巡撫彼拉多,要求判他死刑。彼拉多認為耶穌沒有做什麼壞事,打算釋放他,並提出了一個折中的辦法; 讓猶太人在耶穌和一個殺人罪犯巴拉巴之間選擇一個釋放給他們。眾猶太人在大祭司該亞法的指使下狂呼亂叫,堅決要求釘耶穌於十字架,釋放巴拉巴,並且威脅說:"耶穌自稱是猶太人的王,就是背叛愷撒。你若釋放他,就是對愷撒不忠。"彼拉多隻好讓步,說: "流這義人的血,罪不在我,你們承當吧。"並拿水在眾人面前洗手。 自從《聖經》問世之後,《聖經》中的許多故事就一直吸引著歷代的藝術家,而且不同時代的藝術家在描繪聖經故事的時候,往往攙雜進大量的自我想像以及那個時代人們許多生活的場景和對事物的看法。也有一些藝術家,雖然描繪的是《聖經》中的故事,而他們真實的目的常常只是借用《聖經》中的故事或人物來反映自己當時的心態。通過這些美麗的作品,人們又從另外一個方面看到人類社會發展的部分歷史,而且是視覺化的歷史。 義大利畫家馬提亞·普拉提(1613~1699)創作的《彼拉多洗手》,形象的表現了當耶穌被帶走時,彼拉多為了逃避良心的譴責,就在眾人面前洗手,以表示自己清白的那一刻。畫面天空採用深紅色的背景是為烘托悲傷的氣氛,但這雙沾滿鮮血的手並不是用水能洗干凈的。而彼拉多的凝視則吸引觀眾捫心自問:我們能容忍自己做這樣的事嗎?
採納哦

⑹ 關於 陸機有華亭嘆 的典故

西晉的陸機,一位「大徹大悟」的讀書人,值得大書特書。他在臨死前給後人留下了一個表示後悔不迭的典故——「華亭鶴」。據說,在被砍頭前,他曾說過一句「華亭鶴唳,豈可復聞乎」。

陸機(261~303年),字士衡,吳郡(今江蘇蘇州)人,西晉著名的文學家。因為他曾經擔任平原內史,所以被世人稱為「陸平原」。他的祖父陸遜、父親陸抗,都是東吳的名將,他們家是江東數一數二的大貴族。

華亭,是一個地名,在今天的上海市郊區的吳淞口。西晉時,這里有大片的灘塗,許多遷徙的候鳥都在這一帶停留。

據史書記載,陸機「身長七尺,其聲如鍾,少有異才,文章冠世」。這樣一位出身高貴的風流才子,想必仕途是一帆風順吧?可是,令人想不到的是,在他跟隨成都王司穎之後沒幾年,陸機卻接到了一紙軍前處決的「斬首令」。當時,陸機告訴部下:「當初,成都王司馬穎托給我重任,我想推辭,卻沒有成功;今日,竟然要遭受誅殺,難道不是命運的捉弄嗎?」直到臨死前,他還鎮定自若地給下令處死他的司馬穎「洋洋灑灑」地寫了一封長信,然後「面不改色」地受刑。

其實,陸機被殺原本並非必然,完全是他自己找上門的。倘若他一直呆在華亭,完全可以繼續聽他的鶴唳聲,可以吟詩作賦,根本沒必要來首都洛陽謀求發展。如果說李斯把上蔡這個小縣當成「廁」還情有可原的話,那麼陸機竟然把人才濟濟的江東看成是「廁」,那他也未免太「狂妄自大」了吧!

想當初,陸機剛到洛陽時,也曾大大地風光了一番:京師萬人空巷,夾道歡迎他。這時,陸機真是如登仙境,只要他一開口,想做官,不是宰相,也是公卿。退一步說,憑他的才華和聲望,由他來領銜文壇,也是一件「順理成章」的事情。對他來說,高位、盛名、權力,幾乎是不費「吹灰之力」就可以得到。

可是,一個好文學家,不一定會做官;同理,一個官做得好的人,也不一定能成為好文學家。陸機的名作《文賦》,是用賦的形式寫出來的文學評論,具有獨創精神。他的那篇《辨亡論》,探討了東吳的興衰存亡,如果他堅持寫下去,在中國歷史上的地位也一定「非同小可」。但是,一個人文章寫得好,不一定就得做官,我們這位「陸先生」有了這點本錢,便驕傲起來,以為可以伸手要官,可就令人不敢恭維了。到最後,失敗、殺頭,完全是他「咎由自取」。

剛來到洛陽,陸機就利慾熏心,喜歡結交權貴。可惜,他所交非人,竟然與臭名昭著的賈南風的外甥賈謐「親善」,結果被大家看不起。不久,他千不該,萬不該,竟然捲入了「走馬燈」似的「八王之亂」,惹來殺身大禍。

起初,他是在吳王司馬晏手下做一個郎中令;後來,他投靠趙王司馬倫,當上了相國參軍。不久,趙王司馬倫登上大寶,陸機投機成功,被破格提拔為中書郎。哪知道,沒多久,趙王司馬倫又被齊王司馬冏推翻,陸機也被抓了起來,等著殺頭。幸虧,成都王司馬穎和吳王司馬晏出面為他說情,才發配3000里,沒有丟掉腦袋。

過了幾年,朝廷頒布大赦令,陸機也被放了回來。按說,「吃一塹長一智」,這回他該「金盆洗手」了吧!不,這位「陸先生」竟然「負其才望」,要「志匡世難」,救萬民於水火。其實,他對洛陽戀戀不舍,恐怕是另有所圖,也許是貪慕官位,還想再賭一把。權力好比「醇酒」,不飲自醉,何況他已經投身「權力場」,飲出一點味道了呢!

可惜的是,他把「寶」押在了成都王司馬穎的身上,「謂穎必能康榮晉室,遂委身焉」。不過,司馬穎偏偏是一個「形美而神昏,不知書」的大笨蛋,陸機焉有不敗之理?具有諷刺意味的是,陸機最後竟然遭到小人的陷害,被自己心目中的「中興之主」——司馬穎下令處死於軍前。本來,他身為一軍之長,還可以起兵「清君側」的,或者是交出軍權,逃到天涯海角,司馬穎恐怕也拿他無可奈何。但是,知識分子的優柔寡斷害了他,加上他素來喜歡感情用事,最後竟然乖乖地交出腦袋,作「華亭鶴」之嘆!

幾千年來,在皇權社會里,不知道還有多少文人經不住權力的誘惑,在「權力場」上隨波逐流,甚至拜倒在專制皇權的腳下,依附於權貴,沽名釣譽,為當權者(主要是皇帝)賣命,最終迷失了自我,甚至於被當權者所殺悔之晚年!

熱點內容
古代勵志的名言 發布:2021-03-16 21:50:46 瀏覽:209
形容兒孫繞膝的詩句 發布:2021-03-16 21:49:35 瀏覽:878
席慕蓉賞析印記 發布:2021-03-16 21:48:26 瀏覽:311
權力很大含有手的成語 發布:2021-03-16 21:48:22 瀏覽:584
能聽的兒童故事 發布:2021-03-16 21:48:15 瀏覽:285
關於足球的詩歌詞句 發布:2021-03-16 21:47:40 瀏覽:870
拖拉機的古詩 發布:2021-03-16 21:42:53 瀏覽:571
亮甜的詩句 發布:2021-03-16 21:42:00 瀏覽:831
廣東話生日快樂祝福語 發布:2021-03-16 21:38:55 瀏覽:409
噓的短句 發布:2021-03-16 21:38:07 瀏覽:816